终身会员
搜索
    上传资料 赚现金

    部编人教版初中道德与法治八年级上册8.5.1法不可违(教案)

    立即下载
    加入资料篮
    部编人教版初中道德与法治八年级上册8.5.1法不可违(教案)第1页
    还剩2页未读, 继续阅读
    下载需要10学贝 1学贝=0.1元
    使用下载券免费下载
    加入资料篮
    立即下载

    初中政治 (道德与法治)法不可违教案

    展开

    这是一份初中政治 (道德与法治)法不可违教案,共3页。
    课题
    5.1法不可违
    课型
    新授课
    教具
    多媒体、课件
    主备人

    素养
    目标
    1.政治认同:维护我国社会主义法律权威,做合格的社会主义公民。
    2.道德修养:加强自身修养,逐步形成自我控制、约束自己不良行为的能力。
    3.法治观念:树立法治意识,增强法治观念,感受法律的尊严。
    4.健全人格:逐步形成自觉按照社会要求规范自己活动的能力。
    5.责任意识:树立法律意识,增强守法观念,做尊法学法守法用法的人。
    核心
    问题
    1.法律的作用?
    2.什么是违法行为?
    3.违法行为的类别及其应承担的责任?
    教学
    方法
    故事情景教学+议题式教学
    教学过程
    教学环节
    教师主导
    学生主体
    设计意图
    时政评说
    教师点评。
    时政评说
    培养核心素养
    导入新课
    (情景创设)视频故事:男子为炫富烧100元点烟被罚1万元
    导入新课。
    1.议题:违法无小事
    (情景创设)视频故事:男子为炫富烧100元点烟被罚1万元
    (互动设问)(1)该男子为什么会被罚?
    (2)在这件事上,法律起到了什么作用?
    (3)这样的事情可以避免吗?
    总结:法律的作用;什么是违法行为。
    (情景创设)视频故事:领导多次辱骂下属致其抑郁
    (互动设问)(1)王某的行为侵犯了黄某的什么权利?违反了什么法律?
    (2)法院判决王某承担什么法律责任?
    (3)王某的行为属于什么类型的违法行为?
    (情景创设)文字故事:两则案例
    (互动设问)(1)案例一、二分别违反了什么法律?承担什么法律责任?
    (2)案例一、二分别属于什么类型的违法行为?
    总结:违法行为的类别及其应承担的责任。
    2.议题:警惕身边的违法行为
    (情景创设)文字故事:身边的镜头
    (互动设问)分析下列行为属于什么类型的违法行为?
    总结:民事违法行为、行政违法行为的典型案例
    思考并回答问题。
    通过故事情景给学生以感性认知,引导学生从理性上认识法律的作用,以及违法行为的含义。
    通过故事情景给学生以感性认知,引导学生从理性上理解违法行为的类别及其应承担的责任,树立法律意识,增强守法观念。
    通过故事情景给学生以感性认知,引导学生认识一般违法行为的典型案例,从而警惕身边的违法行为,做尊法学法守法用法的人。
    教师寄语——同学们,通过本课的学习,我们了解了违法行为及其种类,知道了身边的一些行政违法行为和民事违法行为,懂得了违法无小事,要警惕身边的违法行为,增强守法观念,自觉规范自己的行为!
    总结提升
    自主学习
    1.法律的作用。
    ①作为一种行为规范,法律为人们的行为提供一个模式、标准或方向。(指引作用)
    ②法律是评价人们的行为是否合法有效的准绳。(评价作用)
    ③法律是最刚性的社会规则,不违法是人们行为的底线。(强制作用)
    2.什么是违法行为。
    违法行为是指出于过错违反法律、法规的规定,危害社会的行为。
    3.违法行为的类别及其应承担的责任。
    ①民事违法行为:违反了民事法律规范,要承担民事责任。
    ②行政违法行为:违反了行政法律规范,要受行政处分或行政处罚。
    ③刑事违法行为:违反了刑法,要受刑罚处罚。
    学生自主课堂整理
    学习内化
    1.根据违反法律的不同,下列违法行为中属于同一类的是( )
    ①拾到别人丢失的东西拒绝归还
    ②殴打他人致人重伤
    ③在网上制造、传播谣言
    ④欠别人的债,到期不还
    A.①②B.①④C.③④D.②③
    2.违反的法律不同,需要承担的法律责任也不同。下列判断正确的是( )
    A.①②B.①③C.②④D.③④
    3.2021年9月9日,江西省南昌市中级人民法院依法对劳荣枝案进行一审公开宜判, 以被告人劳荣枝犯故意杀人罪、抢劫罪、绑架罪,数罪并罚,决定执行死刑,剥夺政治权利终身,并处没收个人全部财产。对此案,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①劳荣枝的行为属于行政违法行为
    ②严重社会危害性是劳荣枝行为的最本质特征
    ③我国法律依靠国家强制力保证实施
    ④劳荣枝受到的法律制裁属于民事制裁范畴
    A.①③B.①④C.②③D.②④
    学生自我检测
    学习迁移
    巩固提升
    板书设计
    教学反思

    相关教案

    人教版(2024)八年级上册法不可违教学设计:

    这是一份人教版(2024)八年级上册法不可违教学设计,共4页。教案主要包含了新课导入,自主学习,新课讲授,课堂小结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

    政治 (道德与法治)八年级上册法不可违教案设计:

    这是一份政治 (道德与法治)八年级上册法不可违教案设计,共3页。教案主要包含了教学内容分析,教学目标,学习者特征分析,教学策略选择与设计,教学重点及难点,教学过程,板书设计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

    初中法不可违教案设计:

    这是一份初中法不可违教案设计,共4页。教案主要包含了教学目标,教学重难点,教学过程,教学反思,板书设计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

    • 精品推荐
    • 课件
    • 教案
    • 试卷
    • 学案
    • 其他
    欢迎来到教习网
    • 900万优选资源,让备课更轻松
    • 600万优选试题,支持自由组卷
    • 高质量可编辑,日均更新2000+
    • 百万教师选择,专业更值得信赖
    微信扫码注册
    qrcode
    二维码已过期
    刷新

    微信扫码,快速注册

    手机号注册
    手机号码

    手机号格式错误

    手机验证码 获取验证码

    手机验证码已经成功发送,5分钟内有效

    设置密码

    6-20个字符,数字、字母或符号

    注册即视为同意教习网「注册协议」「隐私条款」
    QQ注册
    手机号注册
    微信注册

    注册成功

    返回
    顶部
    Baidu
    ma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