部编版语文八年级下册 第三单元 12走进《诗经》——《关雎》《蒹葭》《式微》《子衿》整合教学设计
展开
这是一份部编版语文八年级下册 第三单元 12走进《诗经》——《关雎》《蒹葭》《式微》《子衿》整合教学设计,共3页。
走进《诗经》——《关雎》《蒹葭》《式微》《子衿》整合教学一课时教材分析 八下第三单元安排了《关雎》《蒹葭》这两首诗,课外诗词诵读里面又安排了《式微》《子衿》,考虑到都是选自《诗经》,学生已经通过课前导学案和课本注释初步了解《诗经》的相关知识,理解了四首诗的内容,所以设计了鉴赏型的活动课教学。让学生通过读、唱、画、品等方式,鉴赏《关雎》《蒹葭》《式微》《子衿》,感受《诗经》的美与情。学情分析 前两首已经学过,学生已经初步了解《诗经》的相关知识,掌握了诗歌内容。八年级学生进入青春期,对爱情也处在懵懂时期,这几首诗多和爱情有关,希望通过这些古诗的学习能让学生体会《诗经》里的美与情。考虑到八年级学生表达积极性不高,所以设计了“我是朗读者”“我是传唱人”“我是插画师”“我是品鉴官”等活动,希望调动学生的参与热情。教学目标 通过读、唱、画和品的方式,引导学生品味诗的美与情。教学重难点 通过活动设计、任务驱动,学会自主欣赏,体会《诗经》的美与情。教学准备1.通过智慧课堂【布置作业】推送导学案,要求学生完成以下任务:(1)【朗读测评】提交朗读音频;(2)【打卡任务】以小组为单位,派代表画《蒹葭》插图并拍照提交;听哈辉演唱的歌曲《关雎》和陈琴的吟唱《蒹葭》音频,并用自己喜欢的歌曲曲调演唱四首诗中的一首,拍成视频提交。2.教师上课前查看【朗读测评】质量报告和【打卡任务】完成情况及质量。一、教学环节 (一)说《诗经》 谈话导入:中国是诗的国度,诗的源头是什么?你对《诗经》了解多少?(小检测) 学生通过【在线检测】完成回答,教师查看报告,如果有问题及时解决。 (二)读《诗经》 1.【作业展播】点击【窗口】,调出学生朗读测评报告,根据报告选听朗读测评成绩最优秀的学生朗读录音,学生点评,明确得分最高的原因。智能测评标准:准确度、流畅度2.【我是朗读者】请选择一首诗现场朗读,要求读出音韵美,读出情感美。学生比赛,有感情朗读。师生合作点评,明确:优秀朗读还应考虑音韵美和情感美。(三)唱《诗经》 1.【我是传唱人】任选一首诗,用喜欢的歌曲曲调演唱,录制视频;或现场吟诵。 2.播放演唱视频(学生通过“作业打卡提交提前录好地视频),请两位学生现场吟诵,并进行拉票。利用智慧课堂【投票】功能,让学生投票,选出自己最喜欢的节目。(四)画《诗经》 【我是插画师】“诗中有画,画中有诗”,用画品诗,也是一种鉴赏的方法。1.评选最佳插画。点击【窗口】,打开插画作业,现场展示,利用【投票】选出最佳插画。2.评一评:这幅插图是否合适,还有没有可以修改完善的地方,请结合诗歌内容说明理由。使用【聚焦-放大】【屏幕推送】,学生点评,教师点拨。 (五)品《诗经》 【我是品鉴官】使用【分组讨论】功能给学生分组,讨论: 请以“我从 这一句(这几句)中,品出了《诗经》的 美”的句式,说说自己的发现和思考。 要求:每组将讨论过程拍照提交,并派代表发言。使用【计时器】功能,提高课堂效率。教师【截屏分享】,帮助学生梳理课堂笔记,及时留存,加深印象。结合学生的回答板书。 (六)悟《诗经》孔子说:不学诗,无以言。希望同学们通过《诗经》的学习,能个感受到诗之美,感受到生活之美。(七)布置作业(任选一项)1.推荐阅读:《讲给大家的》(李山 著)2.各小组采用合作的形式修改《蒹葭》插图。 3.各小组选一首诗合作拍摄朗读视频提交。板书设计结合学生讨论结果板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