初中语文人教部编版(2024)八年级下册卖炭翁教学设计
展开
这是一份初中语文人教部编版(2024)八年级下册卖炭翁教学设计,共3页。
教学目标
1.反复诵读,结合注释把握诗歌内容,感受诗歌所反映的社会现实,培养社会责任意识。
2.品味诗中的描写手法、对比艺术,分析卖炭翁和宫使的形象。(重点)
3.当堂背诵全文(难点)
教学过程
1
导入
同学们,什么是炭?今天我们来了解一位卖炭老翁的故事。
2
初读感知
1.这是怎样的故事呢?带着我们的好奇心自由朗读全文。纠字音。
2.这是怎样的老翁?用文中的词回答。(可怜)带着这种情感,读给你的同桌听。
3
深入赏析
(一)烧炭
1.在这个可怜的卖炭翁身上发生了什么事?老师将课文分成三层,先来学习第一层,疏通诗意。
卖炭翁,伐薪烧炭南山中。
满面尘灰烟火色,两鬓苍苍十指黑。
卖炭得钱何所营?身上衣裳口中食。
2. 请用这个句式说话:
这是_____的卖炭翁,从句子_____处的_____描写可以看出。
如:这是两鬓灰白的卖炭翁,从句子“两鬓苍苍”处的外貌描写可以看出。
3.小结朗诵
(师)这是生活艰辛 的卖炭翁,他伐薪烧炭南山中;
(女)这是蓬头垢面的卖炭翁,他满面尘灰烟火色;
(男)这是两鬓灰白、十指漆黑的卖炭翁,他两鬓苍苍十指黑;
(师)这是苍老穷困、收入低微的卖炭翁,他卖炭得钱何所营?
(合)身上衣裳口中食。
4.一分钟背诵本层内容。教师随机抽背。
(二)运炭
如果把第一层概括为“烧炭”,那么第二层怎么概括呢?(运炭)
可怜身上衣正单,心忧炭贱愿天寒。
夜来城外一尺雪,晓驾炭车辗冰辙。
牛困人饥日已高,市南门外泥中歇。
2. 这是 运炭路程,从 句子看出 (翻译)。
如:这是天早、雪厚、路滑、车沉的运炭路程,从夜来城外一尺雪,晓驾炭车辗冰辙 句子看出夜里城外下了一尺厚雪,雪路难行 ,清晨老翁驾着炭车轧着冰冻的车辙赶路 。
3. 齐生诵读
这是充满期待的运炭路程,他可怜身上衣正单,心忧炭贱愿天寒;
这是雪厚、路滑的运炭路程,夜来城外一尺雪;
这是路途遥远的运炭路程,夜来城外一尺雪;
这是艰难前行的运炭路程,他晓驾炭车辗冰辙;
这是饥饿寒冷的运炭路程,牛困人饥日已高;
这是精疲力竭的运炭路程,他在市南门外泥中歇。
4. 一分钟背诵本层内容。教师随机抽背。
(三)失炭
1.仿照示例概括:烧炭——运炭——?炭 (失炭)
翩翩两骑来是谁?黄衣使者白衫儿。
手把文书口称敕,回车叱牛牵向北。
一车炭,千余斤,宫使驱将惜不得。
半匹红纱一丈绫,系向牛头充炭直。
2.疏通句意后填空。
3.这是怎样的宫使?
这是风度翩翩的宫使;
这是衣着华丽的宫使;
这是高高在上的宫使;
这是趾高气昂的宫使;
这是蛮不讲理的宫使;
这是仗势欺人的宫使;
这是专横跋扈的宫使;
这是霸道凶残的宫使;
4.这是一场怎样的交易?
助读资料:
(1)宫市,“宫”指皇宫,“市”是买的意思。自唐德宗贞元末年起,宫中日用所需,不再经官府承办,由太监直接向民间“采购”,谓之“宫市”。太监常率爪牙在长安东市、西市和热闹街坊,以低价强购货物,甚至不给分文,还进行勒索,百姓深受其害。
(2)
一车炭,千余斤
十斤柴,一斤炭,
万斤柴,千斤炭;这万斤柴是老翁
一根一根十几万次在深山老林的砍伐,
又一步一步十几万步拖到山下,经过
一日又一日几十万个分分秒秒的燃烧,
天寒地冻,长途跋涉,牛困人饥,才有这一车炭,千余斤
其价值等于“半匹红纱一丈绫”吗?
(3)红纱和绫:两种丝织品,红纱、绫都是达官贵族使用的,并不能自由贸易来换钱。
4
拓展思考
1.卖炭翁和宫使的形象生动鲜明,跃然纸上,作者用了什么表现手法?请举例说明。
2.作者为何这样写呢?(知人论世)
白居易(772年-846年),字乐天,号香山居士,是杜甫之后唐朝又一杰出的现实主义诗人,唐代三大诗人之一。他主张“文章合为时而著,歌诗合为事而作”,和元稹共同倡导了“新乐府运动”。《卖炭翁》就是一首叙事讽喻诗。
讽喻诗,反映国事民生,政治上的美刺作用;体现出对社会、对政治、对人民的强烈正义感和责任感。
3.《卖炭翁》主旨归纳:
本诗通过记叙卖炭老翁的辛苦劳动所得被宫使掠夺一空的遭遇,揭露了“宫市”的掠夺本质, 反映了中唐以后统治阶层直接剥削、压迫人民的社会现实,表达了诗人对统治者的愤懑和对劳动人民的深切同情。
相关教案
这是一份初中语文人教部编版(2024)八年级下册卖炭翁教案,共3页。教案主要包含了教学目标,教学重难点,教学方法,教学过程,教学反思,课后习题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
这是一份人教部编版(2024)八年级下册卖炭翁教案,共4页。
这是一份语文八年级下册卖炭翁教学设计,共4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