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6474886第1页](http://img-preview.51jiaoxi.com/doc/images/p_f_2_p/16474886/1/1_1733366404716.jpg?x-oss-process=image/resize,w_794,m_lfit,g_center/sharpen,100)
部编版语文八年级下册 22 《礼记》二则 虽有佳肴 教案
展开虽有佳肴 教学目标 1.积累重点文言字词,熟读并背诵课文。2.准确翻译文句,理解文中所蕴含的道理。3.联系实际,用正确的学习方法指导自己的学习。教学重点:1.积累重点文言字词,熟读并背诵课文。2.准确翻译文句,理解文中所蕴含的道理教学难点:准确翻译文句,理解文中所蕴含的道理。课时:1课时教学过程:一、预习反馈1.交流课前预习,了解有关文学常识。2.检查、矫正课前预习,正确认读字音。二、朗读课文,疏通文意1、仿照示例,为课文划分朗读节奏。虽有/佳肴,弗食,不知/其旨也;虽我/至道,弗学,不知/其善也。是故学然后知不足,教然后知困。知不足,然后能自反也;知困,然后能自强也。故曰:教学相长也。《兑命》曰:“学学半。”其此之谓乎?明确:虽有/佳肴,弗食,不知/其旨也;虽我/至道,弗学,不知/其善也。是故/学/然后知不足,教/然后知困。知不足,然后/能自反也;知困,然后/能自强也。故曰:教学/相长也。《兑命》曰:“学/学半。”其/此之谓乎? 三:1、反复朗读课文。要求:读准字音,读出语气,节奏鲜明。2、借助注释和工具书,以学习小组为单位,合作探究,解决字词问题。.解释下列句中加点的词。 (1)虽有佳肴 虽: 佳: 肴: (2)弗食,不知其旨也 食: 旨: (3)虽有至道,弗学,不知其善也 至道: 善: (4)是故学然后知不足,都然后知困 是故: 困: (5)知不足,然后能自反也;知困,然后能自强也 反: 自强: (6)故曰:教学相长也 长: (7)其此之谓也 其: 此之谓也:明确:(1)虽:即使;佳:美好;肴:用鱼、肉做的菜。(2)食:吃;旨:味美;(3)至道:最好的道理;善:好处。(4)是故:因此,所以;困:不通,理解不了。(5)反:反省;自强:自我勉励。(6)长:促进。(7)其:表示推测语气;此之谓也:说的就是这个道理吧?“此……之谓也”是一种固定句式,通常翻译为“大概说的就是……吧。 四.口头翻译全文,师生一起矫正。五、合作研讨,把握内容1.这篇短文告诉了我们一个什么样的道理?明确:教学相长。人学习之后就会知道不足,知道了不足之处,才能反省自己,提高自己;教人之后才能知道自己有理解不了的地方,这样才会自我勉励,不断提高。教和学是相互促进,相辅相成的。2.本文说理逻辑严密,条理分明。想一想:文章开头作者为什么要从“虽有佳肴”写起?明确:从“佳肴”写起,是为了由“佳肴”、“至道”引出下文对教与学关系的论述,有“佳肴”、“至道”作类比,教与学的关系就浅显易懂了,这种说理的方法叫做“类比推理”。课后学习1.背诵课文。2.完成课后练习。板书设计:弗食,不知其旨 学知不知,教后知困 学学半 ﹜ ﹜弗学,不知其善 不足知反,知困自强 教学相长
![文档详情页底部广告位](http://img.51jiaoxi.com/images/257d7bc79dd514896def3dc0b2e3f598.jp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