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部编版语文八年级下册 第三单元 10《小石潭记》教学设计第1页](http://img-preview.51jiaoxi.com/2/2/16474820/0-1733364615262/0.jpg?x-oss-process=image/resize,w_794,m_lfit,g_center/sharpen,100)
部编版语文八年级下册 第三单元 10《小石潭记》教学设计
展开
这是一份部编版语文八年级下册 第三单元 10《小石潭记》教学设计,共2页。
《小石潭记》教学设计(一)、 教学目标1.知识与能力:(1)深情的朗读这篇文章直至背诵(2)掌握重点词、句的解读与翻译(3)品味文章的语言,掌握作者复杂微妙的思想感情2.方法与途径:(1)通过反复朗读培养文言文的语感(2)通过推敲、揣摩、品味文中词语和句子,概括小石潭的特点。(3)借助工具书,翻译课文,提高文言课文的阅读能力(4)通过推敲、揣摩、品味文中词语和句子,体会作者贬官失意后的孤清之情。3.情感态度价值观品味作者蕴含在文字中的丰富情感。4.现代教学手段的运用创意设境,激情引趣激发思维,释疑解难激起情感共鸣,陶冶思想情操(二)、教学重点与难点1、掌握重点实词和短语。2、通过推敲、揣摩、品味文中词语和句子,体会作者贬官失意后的孤清之情。(三)、教学准备借助多媒体、PPT(四)、教学过程教学方法:诵读法、对比法课时:一课时一、课堂导入林语堂说“文章是纸上的山水,山水是地上的文章”,这节课,老师要带大家穿越到唐朝,跟着柳宗元一起去永州的小石潭看一看。二、读准字音 读清节奏欲知小石潭的景色美在何处,请同学们大声地朗读课文,一边读一边将自己学到的新的字词知识圈点勾画出来,一会儿在全班分享。(生自由朗读,圈点勾画)朗读课文,让我们跟随作者游览了小石潭,老师看到了小石潭的美景,同时也体会到了作者复杂的心情。三、寻访美景 描绘内容柳宗元在游览小石潭时见到了哪些景物呢?请同学们在课文中寻找美景,每种景物用一个字表示出来。(潭、溪、鱼、石、树、岸、水)接下来,请同学们放慢脚步,根据自己的喜好,尽情地欣赏小石潭。请找出最能让你展开想象的景物,用散文的语言将你所看到的景色描绘出来。四、游记寻踪 学习写法理清柳宗元带我们游览的路线,表明作者游踪的句子依次有:从小丘西行、下见小潭、近岸、潭中、潭西南、坐潭上、记之而去一路走来,景物不断变化,在游记散文中这种写法叫做“移步换景”。作者站到了小潭边,向下看到了水和鱼,向西南方向寻找源头,又看到了小溪,这种写法叫做“定点观景”。作者在写景的时候,你还发现了什么写法?鱼:俶尔远逝、往来翕忽(动静结合)以鱼烘托水的清澈:(侧面烘托)这种写法在《记承天寺夜游》中,苏轼也给我们展示过,想想看?苏轼通过院子里的树影让我们感受到了月光的澄澈透明和美好,我们在写作的时候也可以尝试运用侧面烘托的手法。五、借景品情 感悟心境描绘出如此美景的柳宗元,当时是怎样的心情呢?(心乐之)“乐”很恰当,眼前的景用最通俗的一个字来概括就是“美”。景美人乐,可作者却说“不可久居”为何?背景介绍:柳宗元参与政治改革失败,发配到永州。此时老母病故,居处造火。“一切景语皆情语”,在柳宗元眼中,景色不再优美时,人会感到孤独。景凄清,人孤独。对比:刘禹锡和马致远笔下的秋天、杜甫和白居易笔下的春天(借景抒情 情景交融)六、拓展延伸千古文人山水梦,“仕不得志”便寄情山水七、作业思考:你怎样看待文人们的这种情感寄托?(300字练笔)八、课堂小结感谢柳宗元,让我们欣赏了秀丽奇特的小石潭。也感谢小石潭,让我们体会到了一个失意文人内心丰富的情感!九、板书设计 小石潭记 柳宗元 移步换景 定点观景 动静结合 侧面烘托 情景交融
![文档详情页底部广告位](http://img.51jiaoxi.com/images/257d7bc79dd514896def3dc0b2e3f598.jp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