终身会员
搜索
    上传资料 赚现金
    语文朗读宝

    中考语文一轮复习讲与练29 说明文阅读之说明顺序及思路(2份,原卷版+解析版)

    立即下载
    加入资料篮
    资料中包含下列文件,点击文件名可预览资料内容
    • 原卷
      中考语文一轮复习讲与练29 说明文阅读之说明顺序及思路(原卷版).doc
    • 解析
      中考语文一轮复习讲与练29 说明文阅读之说明顺序及思路(解析版).doc
    中考语文一轮复习讲与练29 说明文阅读之说明顺序及思路(原卷版)第1页
    中考语文一轮复习讲与练29 说明文阅读之说明顺序及思路(原卷版)第2页
    中考语文一轮复习讲与练29 说明文阅读之说明顺序及思路(原卷版)第3页
    中考语文一轮复习讲与练29 说明文阅读之说明顺序及思路(解析版)第1页
    中考语文一轮复习讲与练29 说明文阅读之说明顺序及思路(解析版)第2页
    中考语文一轮复习讲与练29 说明文阅读之说明顺序及思路(解析版)第3页
    还剩9页未读, 继续阅读
    下载需要10学贝 1学贝=0.1元
    使用下载券免费下载
    加入资料篮
    立即下载

    中考语文一轮复习讲与练29 说明文阅读之说明顺序及思路(2份,原卷版+解析版)

    展开

    这是一份中考语文一轮复习讲与练29 说明文阅读之说明顺序及思路(2份,原卷版+解析版),文件包含中考语文一轮复习讲与练29说明文阅读之说明顺序及思路原卷版doc、中考语文一轮复习讲与练29说明文阅读之说明顺序及思路解析版doc等2份试卷配套教学资源,其中试卷共27页, 欢迎下载使用。

    目录TOC \ "1-3" \h \u
    \l "_Tc20274" 考情分析 PAGEREF _Tc20274 \h 2
    \l "_Tc20274" 【课标要求】 PAGEREF _Tc20274 \h 2
    \l "_Tc11720" 【考查重点】 PAGEREF _Tc11720 \h 2
    \l "_Tc3856" 【主要题型】 PAGEREF _Tc3856 \h 2
    \l "_Tc20519" 【命题趋势】2
    \l "_Tc20519" 【备考策略】2
    必考题型归纳 \l "_Tc20274" 3
    \l _Tc974 考点1.分析文章的说明顺序3
    考点2.段落顺序能否调换5
    考点3.分析文章的说明思路6
    \l "_Tc20274" 方法总结8
    \l _Tc20888 一、说明文的顺序及作用8
    \l _Tc20888 二、文章结构和层次8
    \l _Tc20888 三、能不能调换段落顺序8
    \l _Tc20888 四、说明顺序及作用8
    \l _Tc20888 五、划分文章层次8
    六、说明文结构9
    \l "_Tc20888" \l "_Tc20888" 考场练兵9
    【课标要求】
    阅读文章,理清文章顺序。把握文章的结构和思路。
    【考查重点】
    说明文的说明内容往往直接制约着文章的结构安排和说明顺序,比如说明事物的形状和构造,多是按事物的构成部分或所占空间位置的次序,即空间顺序来写的;说明事物的建造过程、演变发展过程,往往以时间为序,即时间顺序;介绍事物的性质、功用、原理、特点等事理,多按照事物的内部联系,以及人们认识事物的规律安排说明顺序,即逻辑顺序。常用的逻辑顺序有从概括到具体,从整体到部分,从主要到次要,从现象到本质,从原因到结果,从特点到用途等。
    【主要题型】
    1、本文使用了什么说明顺序,有何作用?
    2、本文的说明顺序是________
    3、给文章划分层次。
    4、某几段能否调换位置。
    5、请你写出本文的行文思路。
    6、本文的说明顺序是什么,请结合文章具体内容简要分析。
    【命题趋势】
    1.从选材上看,基本以科技说明文为主,多为社会热点和新的科学发现。
    2.从设题点看,由知识检测向能力考查转变,试题更为关注的是学生的思维过程,尤其是学科思维。综合性、探究性的试题越来越受到青睐与重视。
    3.从立意上看,不少地方的题目直接引导学生思考人与自然,人与科学的关系,思考人的生存状态,重在科学思想与科学精神。
    4.试题创新上,注重体现课程整合,强调人文精神。
    【备考策略】
    阅读说明文时要逐段概括要点,理清说明顺序。概括要点时,要重视首括句、尾结句或提问式语句的作用。阅读时可以把这些语句勾画出来。概括要点时最好用完整的句子,意思要简明扼要。在逐段概括要点的基础上,用“同类合并”的方法,把全文划分为相对独立的几部分,概括出每部分的大意,把每部分的大意依次连缀起来,就能比较清楚地显示出全文的说明顺序了。
    考点1.分析文章的说明顺序
    说明顺序有哪些
    1、空间顺序:即以事物的空间方位说明事物。说明形状和构造的说明文常使用这种顺序,一般是按事物的空间位置或构成部分,或按上下左右、前后内外、东西南北等次序,根据情况灵活安排。这种说明顺序,一般用于说明相对静止的事物和内部构造比较复杂的事物。如《故宫博物院》。
    用途:常用于介绍建筑物、景点或具体物品。
    标志词:东西南北中、上下左右、内外前后等
    2、时间顺序:即按照事物发生发展的过程说明事物。介绍事物发展变化过程的说明文常使用这种说明顺序,一般按照时间先后及发展阶段为序进行说明。
    用途:说明生产技术、产品制作、工作方法、历史发展动植物生长、人物成长等。
    标志词:年、季节、月、时代、朝代等。
    3、逻辑顺序:也称事理顺序,即按照事物的内部联系或人们对事物的认知过程来安排说明顺序。介绍高科技产品或说明事物间的联系,或介绍事物的性质、种类、原理功用等,往往使用这种顺序。一般按由原因到结果、由主要到次要、由整体到局部、由概括到具体、由现象到本质、由特点到用途的顺序进行说明。如《苏州园林》。
    用途:说明事理内部联系、事物认知规律。
    标志词:首先、其次、再次;因为、所以。
    【例题剖析】
    【例1】(2023·江苏无锡·二模)
    北斗,国之重器
    ①2020年6月23日9时43分,北斗三号系统“收官之星”成功发射,标志着由我国自主研制的北斗全球卫星导航系统全系统组网完成。
    ②提到卫星导航,人们自然会想到GPS系统。GPS系统由美国研发,自1995年建成后,在多个领域广泛应用。既然GPS系统方便可用,为什么还要建设北斗系统呢?卫星导航系统属国之重器,只有拥有自主建设和独立运行的卫星导航系统,才能长期、稳定、可靠地保障社会经济发展,维护国家安全。
    ③目前,美国的GPS、俄罗斯的GLONASS、欧盟的伽利略系统以及中国的北斗系统四大全球卫星导航系统服务功能大体相近,都能提供全天候、全天时的高精度定位、导航、测速、授时服务。而中国的北斗三号系统在诸多方面还拥有自己独特的服务功能。
    ④高精度的“太空灯塔”。相比北斗二号,北斗三号系统通过配置新一代原子钟,提升了卫星性能,定位精度提升1至2倍,改善了用户体验。北斗三号可以为汽车导航提供静态厘米级、动态分米级的高精度定位,实现车道级的导航。换句话说,在北斗的帮助下,未来导航软件能准确地判断你的车是在中间车道,还是左转车道。北斗三号系统还可以向用户提供精密测量测绘数据。北斗三号导航卫星首席总设计师谢军表示,测量地震后建筑物的下沉变化,即便是几毫米,都逃不过北斗的法眼。
    ⑤更有效的搜救服务。北斗三号系统通过在6颗中圆地球轨道卫星上搭载搜救载荷,为水上、陆地以及空中遇险目标提供定位和救援服务。其他的卫星导航系统只能收到求救者向卫星发出的求救信息,至于求救信息是否发出,救援人员是否收到,求救者无从得知。我国的北斗三号系统专门设计了反向链路,求救者不仅可以发出求救信息,还可以收到救援人员的反馈信息。这样大大增强了求救者的获救信心,从而提升了搜救成功率。
    ⑥独门绝技的“短报文”。与众不同的是,北斗导航卫星系统附加了通信功能——短报文,具备在没有网络信号条件下的通信功能。在无人区、荒漠等地区,或在通信基站遭受地震、洪水、台风等破坏时,装有短报文模块的北斗终端仍能保证通信畅通。如今,北斗三号短报文通信能力显著提升,每次能发送汉字1200个,还可发送图片等信息,应用场景更为丰富。北斗的一体化功能不仅能让用户知道自己“在哪儿”,也能告诉别人“发生了什么”。北斗的这一功能,GPS之父帕金森教授盛赞道:“这是多么美妙的体验!”
    ⑦不少人好奇,我们何时才能用上自己的北斗呢?其实,北斗就在你我手中!卫星导航以芯片模式搭载在手机硬件里,只要拥有一台装有北斗芯片的手机,就可以收到北斗卫星导航信号。据统计,截至2019年底,北斗导航型芯片、模块销量已突破1亿片。2020年第一季度,国内市场申请入网的智能手机,超过75%支持北斗定位。就连大家非常熟悉的共连车,也大量使用了北斗定位系统。可以说,北斗早已融入了我们的生活。
    ⑧北斗卫星导航系统是我国研发周期最长、投资规模最大、技术最为复杂的航天系统工程,是我国改革开放40余年来取得的重要成就之一。
    (选文有删改)
    【问题】选文思路清晰,按照逻辑顺序依次介绍了 、 和 。
    【答案】 研制北斗系统的原因 北斗系统独特的服务功能 北斗系统目前的应用情况
    【解析】本题考查内容概括。
    根据②段关键句“为什么还要建设北斗系统呢?”可知,第①空可填“研制北斗系统的原因”;
    根据③段关键句“而中国的北斗三号系统在诸多方面还拥有自己独特的服务功能”可知,第②空可填“北斗系统独特的服务功能”;
    根据⑦段关键句“不少人好奇,我们何时才能用上自己的北斗呢?”可知,第③空可填“北斗系统目前的应用情况”。
    考点2.段落顺序能否调换
    第x句(段)与第x句(段)顺序能否调换
    1、答题思路:①表态:(一般)不能。
    ②看所给句子或段落是否与前后文相照应或与前后文总说部分的顺序是否一致。
    ③辨析所给句子或段落之间的关系,看是按什么顺序进行说明的。
    2、答题模板:(一般是)不能调换。因为第x句(段)运用了……的说明顺序,介绍了……,另一句(段)介绍了……,符合人们认知事物(事理)的一般规律,调换后不合逻辑。
    【例题剖析】
    【例1】(2023·江苏盐城·二模)阅读选文,回答各题。
    海水为什么是咸的?
    ①茫茫大海,碧波荡漾,海洋是地球水资源的故乡,但海水会让口渴者望而却步,因为它含有大量且种类丰富的盐,尝起来又苦又涩又咸。
    ②大海中的盐有多少呢?科学家做过估算,海洋中所有盐类的总重量达到5亿亿吨。人类厨房中的必备品——氯化钠(食盐的主要成分),是海水诸多盐类中最主要的一种。氯化钠在海水中的平均含量有3.5%左右,如果把全世界海水中的氯化钠提取出来平铺在陆地上有120多米厚。除了氯化钠,海洋中还含有碳酸镁、氯化钙以及其他各种金属元素的盐类,它们的平均含量只有氯化钠的三分之一,但提取出来平铺在陆地上也有40米厚。所以,海洋是名副其实的“大盐库”。
    ③其实,原始地球的海水源自于冰质彗星,水质还是挺“纯”的,它的味道应该像矿泉水一样可口,那么,海洋中的盐是哪儿来的呢?科学家们就这个问题基本已达成共识。
    ④地球上的水在不断运动和循环,每天都会有大量的海水蒸发到空气中,这些水蒸气升上天空,溶解大气中的二氧化碳,变成微酸的雨滴落到陆地的每一个角落,“酸雨”将溶解的矿物质和金属离子(包括氯离子和钠离子)带进江河中,最后汇入大海。就这样,蒸发掉的水分绕了一圈,再次回到自己的海洋老家,但它却带来了很多陆地上的盐分。根据美国国家海洋和大气管理局公布的数据,雨水每年会将大约2.25亿吨盐注入海洋,而海洋盐分的90%是由“雨水循环”贡献的。
    ⑤此外,海底火山和深海热泉也在为海洋盐分的增加而默默“付出”。在海底地壳的裂口处会出现火山和热液喷口——海水沿裂隙向下渗流,受岩浆热源的加热,形成了喷发的热泉。当新鲜的熔岩从海底的火山中涌出时,热的岩石与咸海水发生反应,会溶解其中的一些矿物质,热液喷口则会直接将含盐的热液灌注到海水中。数十亿年的周而复始、日积月累,海洋中的盐分越积越多,海水也就越来越咸了。
    ⑥既然海水中已经含有那么多盐分,而且盐分还将源源不绝地进入海洋。那么,海水会不会没有限度地“咸”下去?科学家发现,海洋有各种能降低含盐量的奇妙方法,使海水处于动态的平衡之中。而且,如今随着全球变暖,极地冰川融化,注入海洋的淡水越来越多。所以,相比较于海水变咸,“海水是否会变淡?”反而成了科学家们更关注的问题。
    【问题】选文第③④⑤段的顺序可否调换?为什么?
    【答案】不能,3段和4、5段是总分关系;4段与5段是按照从主要到次要的逻辑顺序来说明的。
    【解析】本题考查说明顺序。
    结合第③段“海洋中的盐是哪儿来的呢?科学家们就这个问题基本已达成共识”、④地球上的水在不断运动和循环,每天都会有大量的海水蒸发到空气中,这些水蒸气升上天空,溶解大气中的二氧化碳,变成微酸的雨滴落到陆地的每一个角落,‘酸雨’将溶解的矿物质和金属离子(包括氯离子和钠离子)带进江河中,最后汇入大海。就这样,蒸发掉的水分绕了一圈,再次回到自己的海洋老家,但它却带来了很多陆地上的盐分”、⑤段“当新鲜的熔岩从海底的火山中涌出时,热的岩石与咸海水发生反应,会溶解其中的一些矿物质,热液喷口则会直接将含盐的热液灌注到海水中。数十亿年的周而复始、日积月累,海洋中的盐分越积越多,海水也就越来越咸了”等内容可知,第③段和④⑤段是总分关系,第④段和第⑤段都在说明海洋盐分的来源,第④段说明“雨水循环”是海洋盐分的主要来源,第⑤说明海底火山和深海热泉默默“付出”也是海洋盐分的来源,第④⑤两段是按由主到次的逻辑顺序说明的;同时第⑤段首句“此外,海底火山和深海热泉也在为海洋盐分的增加而默默‘付出’”承上启下,该句的内容也决定了④⑤两段内容的先后顺序。因此,不能调换顺序。
    考点3.分析文章的说明思路
    说明文必须按一定的顺序进行说明:时间顺序、空间顺序、逻辑顺序,选择具体的特点和细节来说明。所以,说明文的思路要围绕说明顺序、事物的特点和细节展开。
    概括说明文的行文思路其实就是把文章各层次的内容归纳出来并运用顺序词连贯表达。
    【例题剖析】
    【例1】(2023·江苏淮安·一模)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下面小题。
    压力与高度
    张前
    ①最近,生物学家发现了一种神奇的小昆虫——沫蝉。
    ②沫蝉栖息在植物叶子上,分布在世界各地。它的神奇之处在于跳起来的高度相当于它身高的100倍,这相当于一个人跳70层楼那么高。因沫蝉的相对弹跳高度打破了跳蚤保持的纪录,它被生物学家封为自然界新的“跳高冠军”。
    ③研究认为沫蝉弹跳能力如此发达是为了逃避来自鸟和其他昆虫的袭击。
    ④从事此项研究的剑桥大学动物学家麦克罗姆说:“沫蝉的弹跳能力令人难以置信。这使它们几乎不能被捕捉到。以前没有人对它的弹跳进行过测量。”他在《自然》杂志中描述:“就身体长度而言,沫蝉惊人的跳跃能力超过自然界任何一种昆虫,跳跃高度超过了跳蚤,并且速度是跳蚤的4倍多。”
    ⑤沫蝉为什么能跳这么高呢?
    ⑥原来,它的后腿肌肉非常健壮,就像随时待发的弹弓,可以在瞬间跳跃中爆发后腿蓄力。沫蝉在起跳前双腿固定蓄力,起跳的初始速度为每秒3.1米,三倍于跳蚤的起跳速度。沫蝉起跳时承受的重力约为其体重的400倍。而有经验的喷气式飞机的驾驶员在起飞时最多能承受其体重7倍的重力。相比之下,跳蚤的力量只是重力的135倍。
    ⑦沫蝉之所以能打破跳蚤的起跳纪录,是因为它能忍受起跳时约为其体重400倍的巨大压力。
    ⑧这一现象足以让我们反思:人世间,人和人所处的“高度”千差万别,就在于他们对待压力的态度不同。面对压力,有人畏首畏尾,退缩不前,致使一生担惊受怕,一事无成;有人从容不迫,坚强面对,于是在现实和众人的“挤压”下成就了人生的辉煌。
    【问题】文章第④段引用动物学家麦克罗姆的话有什么用意?
    【答案】引用动物学家麦克罗姆这位专家的话意在强调沫蝉神奇的跳跃能力,说明了沫蝉弹跳能力如此发达是为了逃避来自鸟和其他昆虫的袭击。进一步说明了面对压力,从容不迫,坚强面对,于是在现实和众人的“挤压”下成就了人生的辉煌。使说明更真实、更具权威性。
    【解析】本题考查语段的的作用。
    引用动物学家麦克罗姆的话属于引用,用引用的方法说明事物的特征,增强说明语言的权威性和说服力。“沫蝉的弹跳能力令人难以置信。这使它们几乎不能被捕捉到。以前没有人对它的弹跳进行过测量”这句话说明沫蝉神奇的令人难以置信的弹跳力。“就身体长度而言,沫蝉惊人的跳跃能力超过自然界任何一种昆虫,跳跃高度超过了跳蚤,并且速度是跳蚤的4倍多”说明了第③段的研究“沫蝉弹跳能力如此发达是为了逃避来自鸟和其他昆虫的袭击”,从而进一步说明了文中的道理,即第⑧段“有人从容不迫,坚强面对,于是在现实和众人的‘挤压’下成就了人生的辉煌”,从而增强了说明语言的权威性和说服力。
    说明文的顺序及作用
    ①时间顺序。
    标志:朝代,表示时间的数字、年代等。
    作用:过程清晰,线索清楚,纵向排列,明确有序。
    ②空间顺序。
    标志:表示方位的词语,上下、远近、左右、内外、东西南北中等。作用:能把复杂的事物讲清楚,可使读者对该事物的整体面貌和空间分布有清晰、具体的了解。
    ③逻辑顺序。
    标志:常用表示因果、事理顺序的词,如“因为……所以”“首先……其次”“先”“后”“然后”“最后”。
    作用:可以把复杂的事物讲得更清楚,有利于说明、揭示事理的内在联系。能让读者对……过程(流程)了解得更清楚。
    二、文章结构和层次
    结构:开头引出说明对象,中间详细解说说明对象,结尾总结说明对象。
    结构形式:总分式、并列式、递进式,承接式。
    划分依据:按时间、空间顺序说明的,结构划分就按相应的顺序:
    按逻辑顺序说明的,其结构一般是“总——分——总”。
    三、能不能调换段落顺序
    ①不能调换;
    ②原文采用由……到……的顺序介绍事物,符合事物发展的规律(符合事件本身的规律),符合人们的认知规律,调换后不合逻辑;
    ③与全文的结构布局有某种对应关系,总分关系中分说与前文总说顺序相照应。
    四、说明顺序及作用
    本文使用……顺序对……加以说明,更有条理性,便于读者理解。(第一空填具体的说明顺序,第二空填写具体的事物名称或说明的事理。如果是事理说明文,但又不能准确表述,可用“事理”“科学事理”等模糊性的词语表述。)
    五、划分文章层次
    1、按说明顺序: ①时间顺序。根据对事物或事理在不同时间的介绍来划分。
    ②空间顺序。根据对事物空间转换的介绍顺序来划分。
    ③逻辑顺序。按照事物或事理的内部联系或人们认识事物的规律来划分。
    2、 按结构:从总分式、并列式、递进式等入手。
    3、按说明对象:看文章从哪些方面说明这一对象,从这些不同方面人手进行划分。
    4、抓联系纽带:依据过渡句或过渡段划分。(过渡句、过渡段一般划分到下一层次)
    六、说明文结构
    1、总分式。在说明事物或事理时,段落(层次)之间有一个总分关系,表现为由总到分、由分到总、由总到分再到总。具体说包括总--分、分--总、总--分--总方式,其“分”的部分又常按并列方式安排。
    2、承接式。各层之间按照事物的发展过程,或者按时间、因果、条件等关系安排,前后相互承接。
    3、递进式。后边在前边的基础上进一步说明,各层之间的关系是由浅入深。分析文章结构,要抓中心句及连接词,如“首先”“其次”“还”“也”“此外”等词语。
    一、(2023·江苏苏州·中考二模)阅读下面的文字,回答问题。
    “土得可爱”的中国年画
    ①年画是我国特有的传统民间美术形式,它始于古代的门神画,是用来祈福消灾的。随着绘画技艺的不断普及和表现形式的不断丰富,年画逐渐成为老百姓喜闻乐见的装饰品,进而成为一种民间绘画艺术。
    ②年画的内容从最初的门神扩展到人物、历史典故、风土民俗、福娃、鲤鱼等多种题材,制作技艺也衍生出木版、水彩、扑灰、胶印等多种形式。每逢春节,张贴年画已成为我国大多数地区过年的习俗。
    ③在各地年画中,以江苏苏州桃花坞年画、天津杨柳青年画、山东潍坊杨家埠年画和四川绵竹年画最负盛名,被誉为“中国年画四大家”。
    ④桃花坞木版年画有一版一色的特点,构图丰满,造型夸张,色彩鲜艳,线条流畅,不失清雅,富有装饰性和朴实感,具有强烈的地方风格和民族特色。
    ⑤杨柳青年画继承了宋、元绘画的传统,采用木版套印和手工彩绘相结合的方法,创立了鲜明活泼、喜气吉祥、富有感人题材的独特风格,其中一大题材便是我们常见的胖娃娃。
    ⑥杨家埠木版年画的内容与农民的生产、生活息息相关,洋溢着浓厚而淳朴的乡土气息。它是真正的农民画,体现了我国北方农民粗犷、奔放、勤劳、幽默、爱憎分明的性格与高尚道德情操,反映了他们在劳动生活中的喜怒哀乐与健康的审美情趣。
    ⑦绵竹年画以彩绘见长,构图讲求对称,主次分明;色彩上采用对比手法,构成红火热烈的艺术效果;线条讲求刚柔结合,疏密有致,具有强烈的节奏感。而夸张、象征、寓意的造型,更具诙谐活泼的效果。
    ⑧年画不仅是春节时五彩缤纷的点缀,还是文化流通、道德教育、审美传播、信仰传承的载体与工具,更是一种看图识字式的大众读物,其中时事题材的年画还是一种百姓喜闻乐见的媒体。
    ⑨在收藏成为时尚的今天,年画也以其浓郁的装饰性和观赏性,成为收藏者们的热门藏品。在我国传统年画中,以下五类最值得收藏;一为神像,以门神最为常见,还有财神、灶王、关王、八仙等;二为吉祥图案,如状元及第、吉庆有余、连生贵子、群仙祝寿等;三为历史人物及故事,如桃园结义、文姬归汉、昭君出塞、穆桂英挂帅等;四为戏曲故事,如《三国演义》中的空城计、群英会,《西厢记》中的红娘传书、花园相会等;五为市井风俗,如春游图、赛龙舟、摇钱树、聚宝盆、老鼠娶亲、鲤鱼跃龙门等。这些年画题材丰富,画面或质朴可爱或精致生动,或粗犷豪放或雍容典雅,彰显着我国民间传统文化的博大精深。
    (选自《学生天地》,有删改)
    1.下列关于“中国年画”的说法有误的一项是( )
    A.年画始于门神画,是用来祈福消灾、表达喜庆审美情趣的一种民间绘画艺术。
    B.年画的内容题材多样,每逢春节,张贴年画已成为我国所有地区过年的习俗。
    C.“中国年画四大家”为桃花坞年画、杨柳青年画、杨家埠年画和绵竹年画。
    D.四川绵竹年画以彩绘见长,构图讲求对称,主次分明。
    2.下面是小雨和小纹在阅读文章后的讨论,请完成他们的对话。
    小纹:小雨,我有疑惑:③—⑦段运用了什么杨的说明顺序呀?
    小雨:小纹,这五段采用先总后分的(1) 顺序,说明了(2) 的特点。
    小纹:我发现,第③段列出了江苏苏州桃花坞年画、天津杨柳青年画、山东潍坊杨家埠年画和四川绵竹年画,运用(3) 的说明方法。
    小雨:对,第⑨段画波浪线的句子也运用了这种说明方法,作用是(4) 。
    小纹:对!我还发现,第⑨段中划线句不够简洁,“最”这个词显得有点多余,应该删去,这样更符合说明文语言简洁的特点。
    小雨:我不这样认为,我觉得不能删去,因为(5) 。
    【答案】1.B 2. (1)逻辑; (2)“中国年画四大家”; (3)举例子; (4)通过列举桃园结义、文姬归汉等年画的例子对值得收藏的历史人物及故事年画进行说明,使说明更具体。 (5)“最”表程度,说明了值得收藏的神像中门神“常见”的程度最深,体现了说明文语言的准确性。
    【解析】1.本题考查对文章内容的理解分析。
    B.根据第②段“每逢春节,张贴年画已成为我国大多数地区过年的习俗”可知,张贴年画是我国大多数地区过年的习俗,选项中的“我国所有地区过年的习俗”说法有误;
    故选B。
    2.本题考查对文章的理解分析。
    ①空,根据“先总后分”可知,③一⑦段运用的说明顺序是逻辑顺序。
    ②空,根据第④段“桃花坞木版年画有一版一色的特点,构图丰满,造型夸张,色彩鲜艳,线条流畅,不失清雅,富有装饰性和朴实感,具有强烈的地方风格和民族特色”可知,这是说明桃花坞木版年画的特点;根据第⑤段“杨柳青年画继承了宋、元绘画的传统,采用木版套印和手工彩绘相结合的方法,创立了鲜明活泼、喜气吉祥、富有感人题材的独特风格”可知,这是说明天津杨柳青年画的特点;根据第⑥段“杨家埠木版年画的内容与农民的生产、生活息息相关,洋溢着浓厚而淳朴的乡土气息”可知,这是说明山东潍坊家埠年画的特点;根据第⑦段“绵竹年画以彩绘见长,构图讲求对称,主次分明;色彩上采用对比手法,构成红火热烈的艺术效果;线条讲求刚柔结合,疏密有致,具有强烈的节奏感。而夸张、象征、寓意的造型,更具诙谐活泼的效果”可知,这是说明四川绵竹年画的特点。根据第③段“在各地年画中,以江苏苏州桃花坞年画、天津杨柳青年画、山东潍坊家埠年画和四川绵竹年画最负盛名,被誉为“中国年画四大家”可知,这是说明“中国年画四大家”的各自特点的。
    ③空,第③段列出了江苏苏州桃花坞年画、天津杨柳青年画、山东潍坊杨家埠年画和四川绵竹年画,这是运用了举例子的说明方法。
    ④空,第⑨段画波浪线句子“如桃园结义、文姬归汉、昭君出塞、穆桂英挂帅等”运用了举例子的说明方法,结合第⑨段“在我国传统年画中,以下五类最值得收藏;一为神像……三为历史人物及故事,如桃园结义、文姬归汉、昭君出塞、穆桂英挂帅等”可知,列举桃园结义、文姬归汉等年画的例子对值得收藏的历史人物及故事年画进行说明,使说明更具体。
    ⑤空,“最”是副词,表示程度,起修饰限定的作用。根据第⑨段“在我国传统年画中,以下五类最值得收藏;一为神像,以门神最为常见”这一语境可知,这是从程度上加以限定,说明值得收藏的神像中门神“常见”的程度最深,这体现了说明文语言的准确性。
    二、(2023·江苏南京·模拟预测)阅读说明性文本,完成下面小题。
    “折柳寄情”传递中华传统文化
    嵇立平
    ①2月20日,冬奥会闭幕式在北京国家体育馆鸟巢隆重举行,美轮美奂的表演吸引了全球人们的眼球。
    ②在闭幕式上的表演中,有一个环节是“折柳寄情”。“长亭外,古道边,芳草碧连天。……”伴随着经典名曲《送别》的悠扬旋律,80名舞蹈演员在光影的衬托下,展现出一条条绿色的柳枝,随后365个各行各业的普通人手捧发光的柳枝围拢过未,代表了一年365天的思念,表现出“惜别冬奥”的场景,这一幕独特的中国式的浪漫演绎,令人感动泪目。
    ③我国植柳不晚于周朝,柳树是我国的原生树种,也是我国人工栽培最早、分布范围最广的植物之一。殷商时期的甲骨卜辞中就有“柳”的象形文字。我国最早的诗歌总集《诗经》中有。“折柳樊圃”之诗句,即指折下柳枝围成篱笆。
    ④我国人工种植柳树的记载最早见于周朝文献《古微书·礼纬·稽命征》,文中载:春秋时期“庶人无坟,树以杨柳”,是说平民百姓无坟墓,仅在埋葬地种植杨柳树。可见我国人工种植柳树最迟不晚于周代,在春秋战国时期得到较大的发展。
    ⑤植柳不仅可以防风固沙、护路卫堤、遮阴造景、获取木材,而且易种易活,随处而安,所以自春秋及至近现代,我国植柳之风长盛不衰,遍布大江南北,也屡屡见于历代的文献、典故之中。
    ⑥汉代后,柳树被引植到皇家宫廷苑囿中。据载,汉昭帝时著名的园林上林苑和汉梁孝王忘忧之馆中,都种植有大柳树。西汉名将周亚夫在军营中密植柳树,即历史上著名的“细柳营”。东晋诗人陶渊明爱柳成癖,归隐之后在自家房前亲植五棵柳树,自号“五柳先生”。北魏时著名农学家贾思勰在《齐民要术》中,更对历代植柳经验技术进行了系统总结。
    ⑦在我国古代文化中,“折柳”一词寓含“惜别怀远”之意,折柳送别的传统文化源远流长。因“柳”与“留”谐音,离别赠柳可以表达挽留之意和依依惜别之情,所以在我国的古代,亲朋好友长期分离时,送行者常要折一支柳条赠给远行者。
    ⑧最早以“杨柳”来寄托怀家恋土之情的,是我国第一部诗歌总集《诗经》里的《小雅·采薇》:“昔我往矣,杨柳依依;今我来思,雨雪霏霏。”说的是一个旅人回想当初离家时,杨柳依依随风吹,如今思念归家时,大雪纷纷满天飞。诗句像一幅画,把他在漂泊苦旅中的思乡之情表达得淋漓尽致。唐朝时,京城长安近郊的灞桥两岸,十里长堤,一步一柳,凡送别亲人好友东去的人多到此地分手,并折下桥头柳枝相赠。时间长了,“灞桥折柳”便成了送别的习惯。
    ⑨“折柳”一词也寓含“怀远”之意。人们在思念亲人、怀念故友时也会折柳寄情。唐代诗人张九龄写有诗歌《折杨柳》:“纤纤折杨柳,持此寄情人。一枝何足贵,怜是故园春。”说的是一位女子折下纤纤的杨柳枝,用来寄给远方的郎君,虽然一枝杨柳并不贵重,但它代表了家乡的春天和自己的相思之情。
    ⑩《折柳寄情》的表演,向世人传递了中华传统文化的“惜别怀远”之情,让我们与参加冬奥会的各国友人“今宵离别后,一起向未来!”
    (作者为中国科普作家协会会员、北京作家协会会员,文章有删改)
    3.根据文章内容,下列理解和判断,不正确的一项是( )
    A.柳树是我国的原生树种,也是我国人工栽培最早、分布范围最广的植物之一。
    B.我国人工种植柳树不晚于周代,在春秋战国时期得到较大的发展。
    C.“唐代诗人柳宗元在任柳州刺史时,在江岸广栽柳树,写有‘柳州柳刺史,种树柳江边’之诗,博得了‘柳痴’的称号。”此事例根据内容理解可以放在第⑥段。
    D.最早以“杨柳”来寄托怀家恋土之情的文章,出自于我国第一部诗歌总集《诗经》。
    4.选文第⑥段运用了哪种说明方法,有什么作用?
    5.选文中画线句子中的“屡屡”能否删去?为什么?
    6.选文⑧⑨两段的顺序能否调换?请简要说明理由。
    7.“折柳寄情”中寄寓了古人的美好情思与祝福,请结合本文简要概述“折柳”中蕴含的传统文化内涵。
    【答案】3.B 4.举例子,列举汉昭帝种植柳树,周亚夫密植柳树,陶渊明种植柳树,贾思勰总结历代植柳经验四个事例,具体有力地说明汉代后柳树被引植到皇家宫廷苑囿中,也说明我国种植柳树的历史悠久,使说明更真实可信。 5.不能删去,屡屡是多次(经常)的意思,在文中是指,自春秋及至近现代,我国植柳之风长盛不衰,遍布大江南北,也多次(经常)见于历代的文献、典故之中,若删去之后,表示总是见于历代的文献、典故之中,与原文意思不符,所以不能删,这个词体现了说明文语言的准确性。 6.不能调换,第⑦段,总体写出我国古代文化“折柳”一词寓含“惜别怀远”之意,第⑧段说明“折柳”寓含怀家恋土、惜别之意,第⑨段“折柳”一词也寓含“怀远”之意这两段与第⑦段一一对应,存在逻辑关系,因此不能调换顺序。 7.亲朋好友离别的挽留之意和依依惜别之情(“惜别怀远”之情);旅人的怀家思乡之情;思念亲人,怀念故友之情。
    【解析】3.本题考查理解理解。
    B.根据第④段“可见我国人工种植柳树最迟不晚于周代,在春秋战国时期得到较大的发展” 可知,我国人工种植柳树最迟不晚于周代,而非“我国人工种植柳树不晚于周代”。
    故选B。
    4.本题考查对说明方法及其作用。
    根据第⑥段“据载,汉昭帝时著名的园林上林苑和汉梁孝王忘忧之馆中,都种植有大柳树……北魏时著名农学家贾思勰在《齐民要术》中,更对历代植柳经验技术进行了系统总结”列举汉昭帝种植柳树,周亚夫密植柳树,陶渊明种植柳树,贾思勰总结历代植柳经验四个事例,可知运用了举例子的说明方法。结合“汉代后,柳树被引植到皇家宫廷苑囿中”分析可知,具体有力地说明了汉代后柳树被引植到皇家宫廷苑囿中,也说明我国种植柳树的历史悠久,使说明更真实可信。
    5.本题考查说明语言。
    ⑤段画线句“所以自春秋及至近现代,我国植柳之风长盛不衰,遍布大江南北,也屡屡见于历代的文献、典故之中”中的“屡屡”的意思是多次(经常)的意思,表示频次很多。这里是指自春秋及至近现代,我国植柳之风长盛不衰,遍布大江南北,也多次(经常)见于历代的文献、典故之中。如果去掉这个词语,不能准确表达频次很多,与事实不符。这个词体现了说明文语言的准确性。所以不能删去。
    6.本题考查说明顺序。
    根据第⑧段“最早以‘杨柳’来寄托怀家恋土之情的,是我国第一部诗歌总集《诗经》里的《小雅·采薇》……”说明“折柳”寓含怀家恋土、惜别之意,第⑨段“‘折柳’一词也寓含‘怀远’之意……”说明“折柳”一词也寓含“怀远”之意,结合第⑦段“在我国古代文化中……送行者常要折一支柳条赠给远行者”是总体写出我国古代文化“折柳”一词寓含“惜别怀远”之意,可知这两段话与第⑦段一一对应,存在逻辑关系,因此不能调换顺序。
    7.本题考查内容概括。
    根据第⑦“在我国古代文化中,‘折柳’一词寓含‘惜别怀远’之意,折柳送别的传统文化源远流长……所以在我国的古代,亲朋好友长期分离时,送行者常要折一支柳条赠给远行者”,可概括为:亲朋好友离别的挽留之意和依依惜别之情(“惜别怀远”之情);
    根据第⑧段“唐朝时,京城长安近郊的灞桥两岸,十里长堤,一步一柳,凡送别亲人好友东去的人多到此地分手,并折下桥头柳枝相赠。时间长了,‘灞桥折柳’便成了送别的习惯”,可概括为:旅人的怀家思乡之情;
    第⑨段“‘折柳’一词也寓含‘怀远’之意。人们在思念亲人、怀念故友时也会折柳寄情”,可概括为:思念亲人,怀念故友之情。

    相关试卷

    中考语文一轮复习讲与练31 说明文阅读之句段作用(2份,原卷版+解析版):

    这是一份中考语文一轮复习讲与练31 说明文阅读之句段作用(2份,原卷版+解析版),文件包含中考语文一轮复习讲与练31说明文阅读之句段作用原卷版doc、中考语文一轮复习讲与练31说明文阅读之句段作用解析版doc等2份试卷配套教学资源,其中试卷共32页, 欢迎下载使用。

    中考语文一轮复习讲与练30 说明文阅读之语言特点(2份,原卷版+解析版):

    这是一份中考语文一轮复习讲与练30 说明文阅读之语言特点(2份,原卷版+解析版),文件包含中考语文一轮复习讲与练30说明文阅读之语言特点原卷版doc、中考语文一轮复习讲与练30说明文阅读之语言特点解析版doc等2份试卷配套教学资源,其中试卷共22页, 欢迎下载使用。

    中考语文一轮复习讲与练28 说明文阅读之说明方法及作用(2份,原卷版+解析版):

    这是一份中考语文一轮复习讲与练28 说明文阅读之说明方法及作用(2份,原卷版+解析版),文件包含中考语文一轮复习讲与练28说明文阅读之说明方法及作用原卷版doc、中考语文一轮复习讲与练28说明文阅读之说明方法及作用解析版doc等2份试卷配套教学资源,其中试卷共20页, 欢迎下载使用。

    • 精品推荐
    • 所属专辑
    欢迎来到教习网
    • 900万优选资源,让备课更轻松
    • 600万优选试题,支持自由组卷
    • 高质量可编辑,日均更新2000+
    • 百万教师选择,专业更值得信赖
    微信扫码注册
    qrcode
    二维码已过期
    刷新

    微信扫码,快速注册

    手机号注册
    手机号码

    手机号格式错误

    手机验证码 获取验证码

    手机验证码已经成功发送,5分钟内有效

    设置密码

    6-20个字符,数字、字母或符号

    注册即视为同意教习网「注册协议」「隐私条款」
    QQ注册
    手机号注册
    微信注册

    注册成功

    返回
    顶部
    Baidu
    ma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