开学活动
搜索
    上传资料 赚现金

    广东省东莞市塘厦金桂园学校2024-2025学年八年级上学期9月月考化学试卷(解析版)-A4

    广东省东莞市塘厦金桂园学校2024-2025学年八年级上学期9月月考化学试卷(解析版)-A4第1页
    广东省东莞市塘厦金桂园学校2024-2025学年八年级上学期9月月考化学试卷(解析版)-A4第2页
    广东省东莞市塘厦金桂园学校2024-2025学年八年级上学期9月月考化学试卷(解析版)-A4第3页
    还剩7页未读, 继续阅读
    下载需要10学贝 1学贝=0.1元
    使用下载券免费下载
    加入资料篮
    立即下载

    广东省东莞市塘厦金桂园学校2024-2025学年八年级上学期9月月考化学试卷(解析版)-A4

    展开

    这是一份广东省东莞市塘厦金桂园学校2024-2025学年八年级上学期9月月考化学试卷(解析版)-A4,共10页。
    3、选择题每小题选出答案后,用2B铅笔把答题卡上对应题目选项的答案信息点涂黑,如需改动,用橡皮擦干净后,再选涂其他答案,答案不能答在试题上;
    4、非选择题必须用黑色字迹的钢笔或签字笔作答,答案必须写在答题卡各题目的指定区域内相应位置上;如需改动,先划掉原来的答案,然后再写上新的答案;不准使用修正带或涂改液
    一、选择题(每小题仅有一个正确选项,每题3分)
    1. 化学在日常生活中的应用广泛,下列哪一项不是化学在日常生活中的应用
    A. 制作塑料制品
    B. 食品的防腐处理
    C. 金属的电镀
    D. 计算机编程
    【答案】D
    【解析】
    【详解】A、塑料制品的制造涉及一系列化学反应,是化学在日常生活中的应用,不符合题意;
    B、食品的防腐处理常用化学防腐剂或化学方法以延长食品保质期,是化学在日常生活中的应用,不符合题意;
    C、金属电镀是通过化学电解反应在金属表面镀上一层薄膜,是化学在日常生活中的应用,不符合题意;
    D、计算机编程属于信息技术范畴,与化学无直接关系,符合题意。
    故选:D。
    2. 某化学兴趣小组的学生要对水进行化学研究,其中不属于化学学科研究范畴的是
    A. 水的性质和变化B. 水发电的原理C. 水的用途D. 水的组成和结构
    【答案】B
    【解析】
    【详解】化学是一门在分子、原子层次上研究物质的性质与变化、组成与结构、用途与制法的基础自然科学。
    A.根据化学的定义,化学研究物质的性质与变化,研究水的性质和变化属于化学学科研究范畴,故A错误;
    B.水发电的原理是利用水的重力势能转化为动能推动发电机组然后转化为电能的,研究水发电的原理不属于化学学科研究范畴,属于物理学科研究的范畴,故B正确;
    C.根据化学的定义,化学研究物质用途,研究水的用途属于化学学科研究范畴,故C错误;
    D.根据化学的定义,化学研究物质的组成与结构,研究水的组成和结构属于化学学科研究范畴,故D错误。
    故选:B。
    3. 每一门学科都有自己的研究领域和对象。下列不属于化学研究的领域的是
    A. 研制治疗癌症的新药B. 研究地壳板块结构及运动规律
    C. 研制新型航空航天材料D. 研究将废旧塑料变成汽车燃料
    【答案】B
    【解析】
    【详解】A、研制治疗癌症的新药,属于研究、制取新物质,属于化学研究的领域,A选项不符合题意;
    B、研究地壳板块结构及运动规律,属于地理学研究领域内容,不属于化学研究的领域,B选项符合题意;
    C、研制新型航空航天材料属于研究、制取新物质,属于化学研究的领域,C选项不符合题意;
    D、研究将废旧塑料变成汽车燃料,是综合利用资源,可缓解化石能源危机,爱护与化学研究的领域,D选项不符合题意。
    故选:B。
    4. 以“化学能否改善人类生活”为辩题,下列正方关于“化学能改善人类生活”的观点表述不合理的是
    A. 化学可合成新药物,帮助人类战胜疾病
    B. 化学工业会产生废物,可能污染环境
    C. 化学可研发新型燃料,缓解能源危机
    D. 化学可合成新材料,提高人类的生活质量
    【答案】B
    【解析】
    【详解】A、化学可以制造新物质,可合成新药物,帮助人类战胜疾病,改善人类生活;
    B、化学工业会产生废物,可能污染环境,对人类有害,危害人类生活;
    C、化学可研发新型燃料,缓解能源危机,促进人类发展,改善人类生活;
    D、化学可合成新材料,提高人类的生活质量,改善人类生活;
    故选B。
    5. 从物质变化的角度分析下列典故中,主要体现化学变化的是
    A. 诸葛亮:火烧赤壁B. 匡衡:凿壁偷光
    C. 司马光:砸缸鱼D. 李白:铁杵磨成针
    【答案】A
    【解析】
    【详解】A、火烧赤壁,属于物质的燃烧,有新物质的生成,属于化学变化,故A正确;
    B、凿壁偷光,只是物质形状的改变,没有新物质生成,属于物理变化,故B错误;
    C、司马光砸缸,只是物质形状的改变,没有新物质生成,属于物理变化,故C错误;
    D、铁杵磨成针,只是物质形状的改变,没有新物质生成,属于物理变化,故D错误;
    故选:A
    6. 下列变化中,属于物理变化的是
    A. 玻璃破碎B. 汽油燃烧C. 燃放鞭炮D. 火药爆炸
    【答案】A
    【解析】
    【分析】有新物质生成的变化属于化学变化;没有新物质生成的变化属于物理变化。
    【详解】A、玻璃破碎,只是形状发生改变,没有新物质生成,属于物理变化,A正确;
    B、汽油燃烧会生成二氧化碳、水,有新物质生成,属于化学变化,B错误;
    C、燃放鞭炮,会产生二氧化硫等物质,有新物质生成,属于化学变化,C错误;
    D、火药在有限的空间中被点燃发生爆炸,整个过程中有新物质生成,属于化学变化,D错误。
    故选A。
    7. “赏中华诗词,品古韵之美"。下列古诗词描述的变化中,与其他存在本质区别的是
    A. 落红不是无情物,化作春泥更护花
    B. 美人首饰侯王印,尽是沙中浪底来
    C. 竹外桃花三两枝,春江水暖鸭先知
    D. 南朝四百八十寺,多少楼台烟丽中
    【答案】A
    【解析】
    【详解】A、落花化作春泥过程中,有新物质生成,属于化学变化;
    B、“美人首饰侯王印,尽是沙中浪底来”含义为美人的首饰和侯王的金印,全都是从沙中浪底淘来的黄金,过程中没有新物质生成,属于物理变化;
    C、“竹外桃花三两枝,春江水暖鸭先知”描写的春天的景象,过程中没有新物质生成,属于物理变化;
    D、“南朝四百八十寺,多少楼台烟丽中”含义为南朝遗留下的许多座古寺, 如今有多少笼罩在这朦胧烟雨之中,过程中没有新物质生成,属于物理变化。
    只有A属于化学变化,故选A。
    8. “洛阳宫灯”是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开国大典天安门城楼上悬挂的大红灯笼就来自洛阳宫灯。洛阳宫灯的制作有70多道工序,下面四道工序中一定发生化学的是
    A. 钻眼穿骨架B. 捏灯形C. 烧制浆糊D. 贴云字
    【答案】C
    【解析】
    【分析】化学变化是指有新物质生成变化。物理变化是指没有新物质生成的变化。化学变化和物理变化的本质区别为是否有新物质生成。
    【详解】A、钻眼穿骨架过程中没有新物质生成,属于物理变化,故选项错误;
    B、捏灯形过程中没有新物质生成,属于物理变化,故选项错误;
    C、烧制浆糊过程中有新物质生成,属于化学变化,故选项正确;
    D、贴云字过程中没有新物质生成,属于物理变化,故选项错误。
    故选:C。
    9. 据《礼记》记载,西周时期已有相当丰富的酿酒经验和完整的酿酒技术规程。下列酿酒过程中只发生物理变化的是
    A. “糖化”:将淀粉水解为葡萄糖
    B. “发酵”:将葡萄糖转化为酒精
    C. “蒸馏”:根据沸点不同分离得到白酒
    D. “窖藏”:封存白酒产生具有醇厚香味的物质
    【答案】C
    【解析】
    【详解】A、将淀粉水解为葡萄糖,产生了新物质葡萄糖,是化学变化;错误;
    B、葡萄糖转化为酒精,两者是不同的物质,酒精是新物质,是化学变化;错误;
    C、根据沸点不同分离得到白酒是物质的状态发生改变,没有新物质产生,是物理变化;正确;
    D、封存白酒产生有醇厚香味的新物质,发生的主要是化学变化;错误;
    故选C。
    10. 党的二十大报告中指出,要推动绿色发展,促进人与自然和谐共生。下列举措不符合这一要求的是
    A. 应用新技术、新工艺减少和处理“三废”排放B. 开发利用太阳能、风能等新能源替代化石燃料
    C. 实行塑料制品回收再生、循环利用D. 大力开采矿物资源,加快经济发展
    【答案】D
    【解析】
    【详解】A、应用新技术、新工艺减少和处理“三废”排放,有利于保护环境,改善环境质量,符合要求;
    B、开发太阳能、风能等新型能源,可以减少化石燃料的使用,改善环境质量,符合要求;
    C、塑料制品的回收再生、循环利用是减少白色污染,符合要求;
    D、大量开采金属矿物可以提高金属的产量,但会造成资源匮乏,不符合要求。
    故选D。
    11. “一带一路”是跨越时空的宏伟构想,赋予了古丝绸之路崭新的时代内涵。下列通过古丝绸之路传到国外的发明和技术中不涉及化学变化的是
    A. 使用火药B. 葡萄酿酒
    C. 用泥土烧制陶瓷D. 指南针指引航海
    【答案】D
    【解析】
    【详解】A、使用火药,有二氧化碳等新物质生成,属于化学变化;
    B、葡萄酿酒,发生缓慢氧化,有酒精等新物质生成,属于化学变化;
    C、用泥土烧制陶瓷,包含物质的燃烧,有新物质生成,属于化学变化;
    D、指南针指引航海,没有新物质生成,属于物理变化。
    故选D。
    12. 学校开设内容丰富的劳动和手工艺项目,下列项目主要发生化学变化的是
    A. 打扫教室B. 剪纸技艺C. 烧制瓷器D. 编织毛衣
    【答案】C
    【解析】
    【详解】A、打扫教室,只是将教室清理干净,无新物质生成,属于物理变化;
    B、剪纸技艺,只是形状的改变,无新物质生成,属于物理变化;
    C、烧制瓷器,发生了燃烧,一定有新物质生成,属于化学变化;
    D、编织毛衣,只是形状的改变,无新物质生成,属于物理变化。
    故选C
    13. 2024年1月9日消息,我国高空风能发电机成功发电。其原理是通过氦气球提供初始升力,上升到一定高度后,在500米以上高空采集捕获风能。氦气球升空利用氦气的性质是
    A. 密度小B. 化学性质稳定C. 无色无味D. 通电发光
    【答案】A
    【解析】
    【详解】A、氦气的密度比空气小,可用于填充气球。符合题意;
    B、化学性质稳定与浮力无关。不符合题意;
    C、无色无味与浮力无关。不符合题意;
    D、通电发光与浮力无关。不符合题意;
    故选A。
    14. 2023年12月31日,中国神华广东台山电厂600兆瓦煤电机组成功实施高负荷发电工况下煤炭掺氨燃烧试验。该试验中利用了氨气哪条性质
    A. 碱性B. 挥发性C. 可燃性D. 有刺激性气味
    【答案】C
    【解析】
    【详解】氨燃烧说明氨气具有可燃性。
    故选C。
    15. 中国古籍文房四宝指的是“笔、墨、纸、砚”,其中“墨”的主要成分是炭黑。炭黑的下列性质属于化学性质的是
    A. 可燃性B. 常温下呈固态C. 颜色是黑色D. 熔点高
    【答案】A
    【解析】
    【详解】A、可燃性需要化学变化表现出来,是化学性质,故A正确;
    B、常温下呈固态是物质的状态,不需要化学变化表现出来,是物理性质,故B错误;
    C、黑色是物质的颜色,不需要化学变化表现出来,是物理性质,故C错误;
    D、熔点高是物质的熔点,不需要化学变化表现出来,是物理性质,故D错误。
    故选A。
    二、填空题
    16. ①铁生锈;②铁能生锈;③酒精挥发;④酒精易挥发;⑤石蜡受热熔化;⑥石蜡能燃烧生成水和二氧化碳,⑦碳能在空气中燃烧。以上生活中常见的现象中,属于物理性质的是______(填序号,下同);属于化学性质的是______;属于物理变化的有_______;属于化学变化的有______。
    【答案】 ①. ④ ②. ②⑥⑦ ③. ③⑤ ④. ①
    【解析】
    【分析】物理性质是物质不需要通过化学变化就能表现出来的性质,如颜色、气味、状态、密度、熔沸点、导电性等;化学性质是物质在化学变化中表现出来的性质,如可燃性、氧化性、还原性、稳定性等。物理变化是没有新物质生成的变化,化学变化是有新物质生成的变化。
    【详解】①铁生锈变成铁锈,该过程有新物质生成,属于化学变化;
    ②铁能生锈,该性质需要在化学变化中表现出来,属于化学性质;
    ③酒精挥发,是酒精由液态变为气态,该过程没有生成新物质,属于物理变化;
    ④酒精易挥发,该性质不需要通过化学变化就能表现出来,属于物理性质;
    ⑤石蜡受热熔化,是石蜡由固态变为液态,该过程没有生成新物质,属于物理变化;
    ⑥石蜡能燃烧生成水和二氧化碳,该性质需要在化学变化中表现出来,属于化学性质;
    ⑦碳能在空气中燃烧,该性质需要在化学变化中表现出来,属于化学性质。
    综上所述,属于物理性质的是④;属于化学性质的是②⑥⑦;属于物理变化的有③⑤;属于化学变化的有①。
    17. 肖红同学取一块木炭做如下实验,并做好实验记录:①观察木炭颜色、状态:为黑色固体;②另取一块体积相同的煤块比较它们的质量,发现煤块的质量大;③点燃木炭,木炭燃烧;④把木炭砸碎;⑤把木炭放入水中,浮于水面上。
    (1)上述各项描述中,属于物理变化的是_______,属于化学变化的是_______。(填序号)
    (2)由此推知木炭的物理性质有______;(用文字叙述,下同),化学性质有:______。
    (3)由此可知木炭的用途有:_______。
    【答案】(1) ①. ④ ②. ③
    (2) ①. 黑色固体、密度比煤和水的密度小 ②. 木炭具有可燃性
    (3)作燃料
    【解析】
    【小问1详解】
    把木炭砸碎,只是形状的变化,没有新物质生成,属于物理变化;点燃木炭,木炭燃烧,有二氧化碳等新物质生成,属于化学变化,故填:④;③;
    【小问2详解】
    物质的颜色、状态、密度、水溶性等性质不需要通过化学变化表现出来,属于物质的物理性质;点燃木炭能够燃烧需要通过化学变化表现出来,属于物质的化学性质;
    故填:黑色固体、密度比煤和水的密度小;木炭具有可燃性;
    【小问3详解】
    木炭能燃烧,可作燃料,故填:作燃料。
    18. 元素符号是化学学科必备的基础知识,请你将下列表格补充完整。(田字格写汉字,正下方写出对应的符号)
    【答案】
    【解析】
    【详解】前20号元素分别是氢、氦、锂、铍、硼、碳、氮、氧、氟、氖、钠、镁、铝、硅、磷、硫、氯、氩、钾、钙,符号分别是H、He、Li、Be、B、C、N、O、F、Ne、Na、Mg、Al、Si、P、S、Cl、Ar、K、Ca。
    19. 材料1 早在宋代,轻粉(Hg2Cl2)已是我国的一种重要药物,其制作方法之一是使用古方药小还丹和食盐等物质在固体状态下共热,收集升华出的白色粉末,即为轻粉。其中有一个反应是在加热条件下硫酸亚汞(Hg2SO4)和氯化钠反应生成硫酸钠和轻粉。
    材料2 轻粉微溶于水,可用作治疗疥疮的药物,在光照射下容易分解成汞和氯化汞。
    根据资料整理下列有关轻粉的知识卡片。
    (1)物理性质:_______(填一条)。
    (2)化学性质:_______。
    (3)用途:______。
    (4)保存方法:______。
    【答案】(1)白色粉末(微溶于水)
    (2)在光照射下容易分解成汞和氯化汞
    (3)可用作治疗疥疮的药物 (4)避光保存
    【解析】
    【分析】物质在化学变化中表现出来的性质叫做化学性质,如可燃性、氧化性、还原性、毒性等。物质不需要发生化学变化就表现出来的性质叫做物理性质,如颜色状态、气味、熔点、沸点、密度、硬度、导电性、溶解性等。
    【小问1详解】
    由题中信息可知,轻粉是一种白色粉末,微溶于水;
    【小问2详解】
    轻粉在光照射下容易分解成汞和氯化汞,是需要化学变化才能表现出来的性质,属于化学性质;
    【小问3详解】
    由题中信息可知,轻粉可用作治疗疥疮的药物;
    【小问4详解】
    由于轻粉光照易分解,所以要避光保持。
    20. 碘化银是当前中国实施人工增雨的主要催化剂,它比干冰制造冰晶的功效高出百倍。①碘化银常温下为黄色晶体;②毒性低;③熔点558℃,沸点1506℃;④几乎不溶于水;⑤可用于制造照相感光乳剂;⑥应该用棕色玻璃瓶包装,储存于阴凉、干燥、避光处。根据上述文字回答下列问题:
    (1)属于碘化银物理性质的是_______,属于碘化银化学性质的是_______,属于碘化银用途的是_______。(填序号)
    (2)根据储存注意事项,推测碘化银的另一性质可能是______。
    不法商贩用工业酒精勾兑成食用白酒销售,严重者会致人死亡。已知工业酒精中含有甲醇,甲醇又名木醇,外观与水相似,有刺激性气味。
    (3)甲醇的物理性质是_______。
    (4)装有甲醇试剂瓶的标签上通常贴有如下危险化学品标志,可以推断出甲醇的化学性质是_______。
    【答案】(1) ①. ①③④ ②. ② ③. ⑤ (2)见光、受热易分解
    (3)有刺激性气味的无色液体 (4)有毒
    【解析】
    【分析】物质在化学变化中表现出来的性质叫做化学性质,如可燃性、氧化性、还原性、毒性等。物质不需要发生化学变化就表现出来的性质叫做物理性质,如颜色状态、气味、熔点、沸点、密度、硬度、导电性、溶解性等。
    【小问1详解】
    “①碘化银常温下为黄色晶体;③熔点558℃,沸点1506℃;④几乎不溶于水”这些都是不需要化学变化就能表现出来的性质,属于物理性质;
    “②毒性低”是需要化学变化才能表现出来的性质,属于化学性质;
    “⑤可用于制造照相感光乳剂”属于碘化银的用途;
    【小问2详解】
    根据:“⑥应该用棕色玻璃瓶包装,储存于阴凉、干燥、避光处”可推测碘化银见光、受热易分解;
    【小问3详解】
    由“外观与水相似,有刺激性气味”可知,甲醇是一种无色具有刺激性气味的液体;
    【小问4详解】
    装有甲醇试剂瓶的标签上通常贴有如下危险化学品标志,可以推断出甲醇具有毒性。
    21. 从物理性质上看,氧气和二氧化碳都是无色无味的气体,但氧气不易溶于水,而二氧化碳能溶于水。它们的密度都比空气大,这是它们的共同点。在化学性质方面,氧气是一种化学性质比较活泼的气体,能支持燃烧和供给呼吸,相比之下,二氧化碳本身不燃烧,也不支持燃烧,二氧化碳能让石灰水变浑浊。氧气和二氧化碳在物理性质和化学性质上都有明显的区别。氧气因其活泼的化学性质而被广泛应用于生活和生产中,如呼吸作用、燃烧等;而二氧化碳则因参与植物光合作用而被用于气体肥料。根据以上信息,我们如何区分二氧化碳和氧气呢?以下是夏明设计的实验思路,请你帮他一起完成。
    【答案】 ①. 氧气##O2 ②. 二氧化碳##CO2 ③. 二氧化碳##CO2
    【解析】
    【详解】氧气有助燃性,燃着的木条伸进装满氧气的集气瓶中不会被熄灭,故左边的集气瓶中的气体是氧气;
    二氧化碳不可支持燃烧,燃着的木条伸进装满二氧化碳的集气瓶中会熄灭,故右边的集气瓶中的气体是二氧化碳;
    实验操作
    实验现象
    结论
    1.将燃着的木条分别伸入两集气瓶
    左边集气瓶中气体是______
    右边集气瓶中的气体是______
    2.将澄清石灰水分别加入两集气瓶中
    其中一瓶变浑浊
    则该气体是______

    相关试卷

    广东省东莞市塘厦金桂园学校2024-2025学年八年级上学期9月月考化学试卷(原卷版)-A4:

    这是一份广东省东莞市塘厦金桂园学校2024-2025学年八年级上学期9月月考化学试卷(原卷版)-A4,共4页。

    湖北省天门市华斯达学校2024-2025学年九年级上学期九月考试化学试卷(A)(解析版)-A4:

    这是一份湖北省天门市华斯达学校2024-2025学年九年级上学期九月考试化学试卷(A)(解析版)-A4,共13页。试卷主要包含了选择题,非选择题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

    湖北省荆门市外语学校2024-2025学年九年级上学期第一次月考化学试卷(解析版)-A4:

    这是一份湖北省荆门市外语学校2024-2025学年九年级上学期第一次月考化学试卷(解析版)-A4,共13页。试卷主要包含了 物质的性质决定用途, 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下列有关概念的解释正确的是, 下列有关物质的说法中正确的是, 小明用托盘天平称量8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

    英语朗读宝
    欢迎来到教习网
    • 900万优选资源,让备课更轻松
    • 600万优选试题,支持自由组卷
    • 高质量可编辑,日均更新2000+
    • 百万教师选择,专业更值得信赖
    微信扫码注册
    qrcode
    二维码已过期
    刷新

    微信扫码,快速注册

    手机号注册
    手机号码

    手机号格式错误

    手机验证码 获取验证码

    手机验证码已经成功发送,5分钟内有效

    设置密码

    6-20个字符,数字、字母或符号

    注册即视为同意教习网「注册协议」「隐私条款」
    QQ注册
    手机号注册
    微信注册

    注册成功

    返回
    顶部
    Baidu
    ma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