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暑假讲义)初中语文八年级辅导讲义第10讲 基础+现代文阅读+古诗文鉴赏+写作(原卷版)第1页](http://img-preview.51jiaoxi.com/2/2/16465106/0-1733297896738/0.jpg?x-oss-process=image/resize,w_794,m_lfit,g_center/sharpen,100)
![(暑假讲义)初中语文八年级辅导讲义第10讲 基础+现代文阅读+古诗文鉴赏+写作(原卷版)第2页](http://img-preview.51jiaoxi.com/2/2/16465106/0-1733297896801/1.jpg?x-oss-process=image/resize,w_794,m_lfit,g_center/sharpen,100)
![(暑假讲义)初中语文八年级辅导讲义第10讲 基础+现代文阅读+古诗文鉴赏+写作(原卷版)第3页](http://img-preview.51jiaoxi.com/2/2/16465106/0-1733297896831/2.jpg?x-oss-process=image/resize,w_794,m_lfit,g_center/sharpen,100)
![(暑假讲义)初中语文八年级辅导讲义第10讲 基础+现代文阅读+古诗文鉴赏+写作(解析版)第1页](http://img-preview.51jiaoxi.com/2/2/16465106/1-1733297898135/0.jpg?x-oss-process=image/resize,w_794,m_lfit,g_center/sharpen,100)
![(暑假讲义)初中语文八年级辅导讲义第10讲 基础+现代文阅读+古诗文鉴赏+写作(解析版)第2页](http://img-preview.51jiaoxi.com/2/2/16465106/1-1733297898162/1.jpg?x-oss-process=image/resize,w_794,m_lfit,g_center/sharpen,100)
![(暑假讲义)初中语文八年级辅导讲义第10讲 基础+现代文阅读+古诗文鉴赏+写作(解析版)第3页](http://img-preview.51jiaoxi.com/2/2/16465106/1-1733297898187/2.jpg?x-oss-process=image/resize,w_794,m_lfit,g_center/sharpen,100)
所属成套资源:(暑假讲义)初中语文八年级辅导讲义 新知+基础+名著+现代文+古诗文+写作(2份,原卷版+解析版)
- (暑假讲义)初中语文八年级辅导讲义第08讲 基础+现代文阅读+古诗文鉴赏+写作(2份,原卷版+解析版) 试卷 0 次下载
- (暑假讲义)初中语文八年级辅导讲义第09讲 基础+现代文阅读+古诗文鉴赏+写作(2份,原卷版+解析版) 试卷 0 次下载
- (暑假讲义)初中语文八年级辅导讲义第11讲 基础+现代文阅读+古诗文鉴赏+写作(2份,原卷版+解析版) 试卷 0 次下载
- (暑假讲义)初中语文八年级辅导讲义第12讲 基础+现代文阅读+古诗文鉴赏+写作(2份,原卷版+解析版) 试卷 0 次下载
- (暑假讲义)初中语文八年级辅导讲义第13讲 基础+现代文阅读+古诗文鉴赏+写作(2份,原卷版+解析版) 试卷 0 次下载
(暑假讲义)初中语文八年级辅导讲义第10讲 基础+现代文阅读+古诗文鉴赏+写作(2份,原卷版+解析版)
展开
这是一份(暑假讲义)初中语文八年级辅导讲义第10讲 基础+现代文阅读+古诗文鉴赏+写作(2份,原卷版+解析版),文件包含暑假讲义初中语文八年级辅导讲义第10讲基础+现代文阅读+古诗文鉴赏+写作原卷版doc、暑假讲义初中语文八年级辅导讲义第10讲基础+现代文阅读+古诗文鉴赏+写作解析版doc等2份试卷配套教学资源,其中试卷共18页, 欢迎下载使用。
★ 饮酒(其五) 东晋·陶渊明
1.下列句子中加点字的字音或字形完全正确的一项是( )
A.它既不倾(qīnɡ)盆瓢泼(pō),又不绵绵如丝,或淅淅沥沥,它显出一种自然、平静。
B.邻居们把他抬上车时,她还在大口大口地吐(tǔ)着鲜血(xuè)。我没想到她已经病成那样。看着三轮车远去,也绝没有想到那竟是永远的决别。
C.当你沐浴后,湿发披在两肩,穿过金色花的林阴,走到你做祷(dǎ)告的小庭院时,你会嗅(xiù)到这花香,却不知道这香气是从我身上来的。
D.那朵红莲,被那繁密的雨点,打得左右攲(yī)斜。在无遮蔽(bì)的天空之下,我不敢下阶去,也无法可想。
【答案】A
【解析】B.“吐”应读“tù”,“决别”应为“诀别”;C.“林阴”应为“林荫”;D.“攲”应读“qī”。
2.下列词语中书写完全正确的一项是( )
A.溃退 凌空 惮精竭虑 深恶痛疾
B.匿名 横蛮 正襟危坐 和颜悦色
C.娴熟 酷似 惊心动魄 百手起家
D.愚钝 荧光 摧枯拉朽 眼花瞭乱
【答案】B
【解析】此题考查字形的识记。A项,惮—殚;C项,百—白;D项,瞭—缭。
3.下列句子中,没有语病的一项是( )
A.只有走进普通劳动者的生活,才能洞见他们的人生轨迹,守护劳动者的风景。
B.专家认为,过度疲劳引起健康透支,最大的问题不是加班,而是休息时间都无法彻底放松心情所致。
C.苹果营养丰富,但是它的表面常常黏附着对人体有害的细菌和农药,所以食用前应将苹果洗净、削皮。
D.“接天莲叶无穷碧,映日荷花别样红”,荷园的荷花尤其特别引人注目,游人不由得驻足欣赏。
【答案】C
【解析】A.用词不当。将“守护”改为“欣赏”;B.句式杂糅。删掉“所致”;D.语义重复。删掉“尤其”或“ 特别”;故选C。
4.下列句子标点符号使用正确的一项是( )
A.茫茫宇宙到底有没有外星人,生命能不能合成,人果真由命运主宰?这一切都引起人们深深的思考。
B.有关专家指出,白开水是最符合人体需要的“天然饮料”。它既洁净,又能使硬度过大的水变得适中——(因为过多的矿物质煮沸后会沉淀),还含有多种微量元素。
C.我们的肌肤每天受到各种侵害,阳光的辐射、空气的污染,都会使肌肤变得干燥、粗糙。您是否想过给自己的肌肤补充一些营养呢?
D.“这不是我们家的狗,”普洛诃尔接着说:“这是将军的哥哥的狗。”
【答案】C
【解析】A.将前两个逗号都改为问号,因为它们是三个问句,不是选择问;B.括号起解释说明作用,去掉破折号;D.提示语在所说的话中间,其后应用逗号而不是冒号。
5.下列关于名著知识及文学常识的表述,正确的一项是( )
A.《孟子》一书,相传是孟子的弟子所作,是一部纪传体史书。孟子是儒家思想的代表人物,地位仅次于孔子,后世常以“孔孟”并称。
B.小说是四大文学体裁之一,它以塑造人物形象为中心,通过故事情节的叙述和环境描写来反映社会生活。宋江是小说《水浒传》里的人物,人称“智多星”。
C.唐僧原是如来的二徒弟金蝉子,转世投胎,乳名江流,后与唐太宗结拜为兄弟,并赴西天取经,历经81难,终得正果,受职“旃檀功德佛”。
D.《阿长与〈山海经〉》这篇散文,写了阿长与“我”之间的许多往事,如讲美女蛇的故事、让“我”吃福橘、给我买《山海经》以及一起寻蝉蜕等,表现出她的热情好事与心地善良。
【答案】C
【解析】A.《孟子》一书是孟子及其门人所作,是一部以记言为主的语录体散文集,不是纪传体史书;B.人称“智多星”的是吴用;D.阿长没有和“我”一起寻蝉蜕,寻蝉蜕是发生在三味书屋的事。
(一)长在树上的“宝石”
毛恪成
①“油蛉在这里低唱,蟋蟀们在这里弹琴。……如果不怕刺,还可以摘到覆盆子,像小珊瑚珠攒成的小球,又酸又甜,色味都比桑葚要好得远。”这是鲁迅先生《从百草园到三味书屋》中的文字。覆盆子到底是一种什么样的植物呢?
②覆盆子学名山莓,是蔷薇科悬钩子属植物,因其果实形、色、味与草莓相似且长在树上,故而也叫树莓。每年二三月份,树莓开花,它的花朵洁白无瑕,小巧玲珑,香味浓郁。
③四至六月,树莓结果。它的果实由很多小核果组成,接近球形或卵球形。依据果实不同的颜色,树莓可分为红树莓、黄树莓、黑树莓和紫树莓四大类,其中以红树莓最为常见。树莓果实可以鲜食,其口味独特,酸甜适中。这种鲜甜的味道,主要来源于淀粉在果实成熟过程中逐渐水解,转化成的可溶性糖。
④树莓的果实营养丰富,含有大量维生素和氨基酸。例如其维生素C的含量是苹果的5倍,氨基酸的含量是苹果的6倍多,梨和柑橘的近7倍。联合国粮农组织称它是“第三代黄金水果”,欧洲人更将其称为“水果之王”。
⑤树莓还有较高的药用价值。我国很早就将树莓当作中药使用,李时珍在《本草纲目》一书中提到,覆盆子味甘、酸、平、无毒,具有清热解毒、美容养颜、延缓衰老等功效。国外也有研究表明,树莓是一种效果相当不错的减肥食品。在许多国家,树莓也都被视为药食同源的神秘果实。据说,英国皇室将树莓作为御用果品已有500年的历史。树莓果实中所含的各种营养成分极易被人体吸收,常食可抗病强身。此外,树莓中钾的含量是钠的48.6倍,体现了高低钠的特点,对于预防和治疗肾病、高血压等也有很大益处。
⑥总体来看,树莓极具开发价值,犹如长在树上的“宝石”。
1. 下面有关树莓的说法,不符合原文意思的一项是( )
A. 树莓因果实的形、色、味与草莓相似且长在树上而得名,还有覆盆子、山莓等名称。
B. 树莓在每年的二三月份开花,它的花朵洁白无瑕,小巧玲珑,香味浓郁。
C. 树莓可分为红树莓、黄树莓、黑树莓和紫树莓四大类,其中以黄树莓最为常见。
D. 树莓的果实中所含的各种营养成分极易被人体吸收,常食可抗病强身。
【答案】 C
【解析】C.“其中以黄树莓最为常见”表述有误,原文依据“其中以红树莓最为常见”。
2. 下面对文中画线句子使用的说明方法及作用的分析,正确的一项是( )
A. 使用列数字、作比较、分类别的说明方法,说明树莓果实营养丰富,含有大量维生素和氨基酸。
B. 使用举例子、列数字、作比较的说明方法,说明树莓果实营养丰富,含有大量维生素和氨基酸。
C. 使用打比方、列数字、分类别的说明方法,说明苹果、梨和柑橘营养丰富。
D. 使用打比方、列数字、作比较的说明方法,说明苹果、梨和柑橘营养丰富。
【答案】 B
【解析】B.“例如其维生素C的含量”属于举例子,“5倍”“1倍多”“近2倍”属于列数字,“氨基酸的含量是苹果的1倍多,梨和柑橘的近2倍”属于作比较。作用是具体准确说明第(4)段第一句话“树莓的果实营养丰富,含有大量维生素和氨基酸”。
3. 下面对本文的理解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
A. 文章开头用《从百草园到三味书屋》中的文字引出说明对象,激发读者的阅读兴趣。
B. 文中加点词“主要”“据说”,都体现了说明文语言准确、严密特点。
C. 第⑥段作者把树莓比作长在树上的“宝石”,生动形象地说明树莓极具开发价值。
D. 本文是一篇事理说明文,融知识性、趣味性为一体,为读者普及了科学知识。
【答案】 D
【解析】D.“本文是一篇事理说明文”表述有误,本文是一篇介绍树莓果实的特点、营养、药用价值的事物说明文。
(二)家常豆腐
迟子建
①大凡在农村长大的孩子,对豆腐房该是不会陌生的。村子小的至少要有一爿①,而大一些的则有两三爿。我童年生活的村子百户人家,却有两爿豆腐房,一爿在村西,另一爿在村东。在村东的那爿就在我家的前一趟房。
②豆腐房都临着水井,这样取水方便。做豆腐的人在前一夜就泡好了黄豆和纱包,当我们还在梦乡中时他就得起来和驴拉磨。驴被蒙上眼睛拉着石磨艰难地转圈,人就得不时往磨眼里填泡涨了的黄豆。待到人们呵欠连天地从炕上爬起来时,两爿豆腐房里的豆腐就都压好了。
③常常是在睡眼惺忪时就被父母喊起来去豆腐房换豆腐。盆子里装着黄豆,黄豆上又放着零钱,我便端着它们没精打采地去豆腐房。那时吃豆腐的人多,常常要排队,豆腐房里满是雾气。有时能换着,有时赶到我这恰好就没了。卖豆腐的人称过黄豆后就将秤盘一掀,黄豆咕噜噜进了一口缸里。一斤豆腐才一毛钱,每块豆腐是二两。一般的情况下我都端着五块豆腐回来。我在地上走,豆腐则在盆子里走;我走出了汗,而它走出了一汪淡黄的水。它在盆里显得颤颤巍巍的,但那不是老态龙钟的表现,而是充满生机的跃动。豆腐进了灶房不是调了汤,就是被炒成糊状,名为“鸡刨豆腐”,再不就是将葱花撒到豆腐上,佐以盐或香油,吃它个爽爽快快的一清二白。
④土豆、白菜、萝卜和豆腐把我养育成人。由于常吃豆腐,就有腻的感觉。所以上师专以后逢到食堂做豆腐,我就拿着饭盒犯愁。
⑤如今豆腐又走俏起来了,价廉物美是一方面,更重要的是一些医学专家对它的营养的充分肯定。于是各大副食品商场里总有十几种的豆腐制品。豆腐干、豆腐泡、素什锦、豆腐鱼、豆腐鸡等等,品种繁多,不一而足。拿平凡的豆腐做了大文章。豆腐已经不仅仅是豆腐,它被包装成鸡、鱼、鸭等等的形状。
⑥豆腐在农村还有另外一种讲究,那就是除夕夜的饭桌上要有一道豆腐菜,意谓“逗福”,仿佛是伸出一根长长的饵线将满年的福气都钓到自家门中。除夕夜的豆腐不能做汤,汤上不了席面,最好是切成方方正正的六片或八片,用油煎透了,使之泛出金黄色,然后一片片相挨着摆在盘中。六片是“六六大顺”,八片是“八仙过海”,有要平安的,也有要沾染仙气的。
⑦大概由于豆腐是寻常百姓家的惯常食品,所以现在饭店里有一种菜就叫“家常豆腐”。“家常”二字极为准确和形象地概括出了豆腐的特点。豆腐那莹白的颜色比得上蟹肉,它的鲜嫩也敌得过野生的鲜蘑,所以它能美誉不减。有土地在,就有黄豆可打;有河流在,就有永不枯竭的水源。有了豆子和水,豆腐的生命力将长盛不衰。而且豆腐的大众化还体现在它不欺老凌弱,老人牙齿老化和松动后嚼不动肉,可豆腐却以温柔的品性体恤他们的难处;幼儿未生牙时对待许多美食要由母亲的口先嚼成泥状后方能下咽,拾人牙慧,而豆腐却省了这一层麻烦,它永远不会噎住小孩子。
⑧既然豆腐这般好,那么我也重续与豆腐的缘分了。只是城里的豆腐不如家乡的鲜美,大约是水质不同的缘故吧。漂浮着漂白粉的自来水显然比不上清冽的井水好吃。而且现在的豆腐不用豆子来换了,花上一元钱就可提回一块,少了一种交换的乐趣。
【注释】①爿(pán):商店、工厂等一家叫一爿。
1. 本文主要围绕“豆腐”展开描述,请你概括作者对豆腐的情感发生了怎样的变化。(3分)
(对豆腐的)期待、喜爱→①__________→②____________→③____________
【答案】①犯愁(腻) ②怀念 ③重续缘分(喜爱)
【解析】本题考查的是理清情感线索。注意文中表达情感的词语,多能直接作为答案;注意答案要与所给示例的字数、词性等保持一致。
2. 本文围绕“豆腐”写了很多内容,下列选项在文中没有出现的一项是(3分)( )
A. 做豆腐 B. 换豆腐 D. 送豆腐
【答案】D
【解析】文章第②段描写了做豆腐的人做豆腐;第③段写了“我”拿着黄豆和零钱换豆腐;第⑥⑦段写了吃豆腐;文中并没有提及“送豆腐”。故选D项。
3. 下列对文章的理解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 )
A. 通常情况下,豆腐房都会临着水井,因为这样取水方便。
B. 每逢食堂做豆腐我都犯愁,因为食堂的豆腐没有家乡的好吃。
C. 农村家里除夕夜时,会做一道豆腐,寓意着将福气都钓到家里。
D. 豆腐的大众化不仅体现在“家常”,还在于它不“欺强凌弱”。
【答案】B
【解析】B项由第④段“由于常吃豆腐,就有腻的感觉。所以上师专以后逢到食堂做豆腐,我就拿着饭盒犯愁”可知,“我”犯愁并不是因为食堂做的豆腐没有家乡的好吃。故选B项。
(一)
文侯与群臣饮酒,乐,而天雨,命驾将适野。左右曰:“今日饮酒乐,天又雨,君将安之?”文侯曰:“吾与虞人期猎,虽乐,岂可无一会期哉!”乃往,身自罢之。
韩借师于魏以伐赵,文侯曰:“寡人与赵,兄弟也,不敢闻命。”赵借师于魏以伐韩文侯应之亦然二国皆怒而去已而知文侯以讲于已也皆朝于魏。魏由是始大于三晋,诸侯莫能与之争。
使乐羊伐中山,克之,以封其子击。文侯问于群臣曰:“我何如主?”皆曰:“仁君。”任座曰:“君得中山,不以封君之弟而以封君之子,何谓仁君?”文侯怒,任座趋出。次问翟璜,对曰:“仁君也。”文侯曰:“何以知之?”对曰:“臣闻君仁则臣直,向者任座之言直,臣是以知之。”文侯悦,使翟璜召任座而反之,亲下堂迎之,以为上客。
(选自《资治通鉴》)
【注】①文侯:魏国君主。②适:到……去。③虞:古代管理山泽的官。④中山:中山国。⑤击:文侯的儿子魏击。⑥任座:人名。
1.下列对文中加粗词语的相关内容的解说不正确的一项是( )
A.古代车乘的总称,亦特指帝王的车,转指帝王。
B.战国时赵、韩、魏三国的合称。赵氏、韩氏、魏氏原为晋国大夫,战国初,分晋各立为国,故称。
C.寡人,即为寡德之人,意为“在道德方面做得不足的人”。是古代君主、诸侯王对自己的谦称。
D.外来的(人),与“主”相对。“上客”,即上等客人。
【答案】D
【解析】D项解说有误。客:外来的(人),与“主”相对:客人。上客:尊贵的客人。
2.下列对原文有关内容的概括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
A.魏文侯是个诚实守信的人,为了不违狩猎之约,弃宴亲自前往。
B.魏文侯坚持外交原则,曾惹怒了实力不弱的韩、赵两国。
C.针对魏文侯封地于子的不当做法,任座敢于仗义执言,体现了他刚直不阿的性格。
D.魏文侯一会儿“怒”,一会儿“悦”,若非翟璜的巧妙解说,任座定会性命难保。
【答案】D
【解析】通过对文章内容的分析可知,魏文侯是位圣明的君主,不可能轻易杀人。当任座说他称不上仁德时,他只是大怒,没想杀他。
3.把下列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
吾与虞人期猎,虽乐,岂可无一会期哉!
【答案】我事先与虞人(管理山林的人)约好打猎,饮酒虽乐,难道可以无视一个约定吗?
【解析】本题考查文言文翻译。在具体翻译时,对句子中的每个字词,只要它有一定的实在意义,都必须字字落实,对号入座。翻译时,要直接按照原文的词义和词序,把文言文对换成相应的现代汉语,使字不离词,词不离句。注意以下关键词:期:约定。
【译文】 魏文侯和群臣饮酒,兴致正高时,突降大雨,文侯命令马上备车前往近郊。左右侍从劝说:“饮酒正在兴头,天又下雨,国君要到哪里去?”文侯回答:“我事先与虞人(管理山林的人)约好打猎,饮酒虽乐,但怎能失约呢?”于是起身前往,亲自告诉对方,因下雨取消打猎的事。
韩国向魏国借兵攻打赵国。魏文侯说:“我和赵国情同手足如兄弟,不能答应你。”赵国又向魏国借兵攻击韩国,魏文侯同样拒绝。韩、赵两国使者皆愤然辞去。事后,两国得知魏文侯的用意,都开始向魏国朝贡。自此,魏国开始强大,其他诸侯国不能跟它争锋。
魏文侯派乐羊攻打中山国,攻克后,封给儿子魏击。魏文侯问群臣:“我为君如何?”大家皆回答:“你是仁德的 国君。”只有任座说:“国君攻克中山,不将它封给弟弟,却分给儿子,怎么能称得上仁德呢?”魏文侯大怒,任座匆忙告辞。魏文侯再问另一位大臣翟璜。翟璜回 答:“国君是仁德的君主啊!”魏文侯再问:“你怎么知道?”翟璜回答:“臣听说只有国君仁德,臣子才可能正直。刚才任座言辞正直,我才得以知道。”魏文侯 大悦,派翟璜速召回任座,亲自下堂迎接他,待作上宾。
(二)九日送别
(唐)王之涣
蓟庭萧瑟故人稀,何处登高且送归。
今日暂同芳菊酒,明朝应作断蓬飞。
注释:蓟(jì)庭,地名。[中国#@*教~育出&版网]
1.请简要分析“今日暂同芳菊酒”中的“暂”字的妙处。
【答案】一个“暂”字,把作者和朋友分别的依依不舍,转念又觉即使悲切也无济于事,还不如今天忘却离别的忧伤,高高兴兴、开怀同饮菊花美酒这样复杂的情感活灵活现的展现出来了。
【解析】本题考查炼字的能力。解答时从关键词语的词性、色彩、修辞及所表达的思想感情去把握它的内涵。要结合诗句意境和作者的情感去分析。“暂”字是暂且之意,这里的意思是“暂且和朋友一起同饮芬芳的菊香之酒”,结合下句“明朝应作断蓬飞”写出的明日的依依惜别,可见是表现了诗人暂且忘掉离别的忧伤,尽享欢聚的美好的复杂心理。
2.从全诗看,末句写“断蓬”有什么用意?
【答案】“断蓬”,就是飞蓬,时值深秋,蓬草枯黄断根,遇风飞旋。作者用“断蓬”暗喻:明日一别,就像那飞蓬一样,不知道何时才能够再见。表现出诗人对和朋友此时的相遇十分的珍惜,对即将的离别万分的悲伤。
【解析】“断蓬”是飞蓬之意,深秋,蓬草枯黄断根,遇风飞旋。这里是运用比喻的修辞手法,把漂泊在外的游子比作飞蓬,表现了和友人的依依不舍,对离别的悲伤。
我走进了动物王国
天使,用她那神奇的魔法棒让我可以像鸟一样会飞,向鹿一样能跑,像猴子一样能灵巧地爬树……更神奇的是,我还精通各种动物的语言。这天,我来到了美丽的原始森林。顿时,我为眼前呈现的一切而惊叹、折服,体会到“原始森林”这份独有的古老的美丽。
原始森林内特定的气候,使我刚进去时,有些喘不过气来,因为奇妙的天使还赐给我能在原始森林里正常呼吸的器官,所以我很快就适应了原始森林内的气候。突然,一只美丽的雄孔雀向我款款走来,“你好,你真漂亮!”我忙说。“谢谢,我很希望同你交谈,但很抱歉,我要去找我的女朋友了,再见。”雄孔雀彬彬有礼地答道,他向我展开了那迷人的“衣衫”,抖了抖,便走了。我心想:呵呵,原来孔雀也有约会呀,真有趣!
我边想边走,不料,一阵大风袭来,树叶沙沙地响着,使神秘的原始森林更加阴森了。地面上不够刺激,去看看天上吧!这样想着,我身体一用力,“腾”地飞上了天空,俯视原始森林,森林的上空总是雾气蒸腾,恍如仙境,为神秘的原始森林又添上了一份妖娆。 就在这时,耳边响过一阵“晃”的响声,使我一惊,我抬起头来一看,原来是一只威风凛凛的苍鹰,“嗨,朋友,你好!”我赶忙追上去,“你好。”他似乎不是很友好。“你很威风呢!”我望着他炯炯有神,闪着寒光的眼睛装出一副很崇拜他的样子。“谢谢。”他有礼而疏远的答道。看来,他是一直这样冷漠的,没办法了。“再见。”我和他挥手道别。“再见。”他依然孤傲地说。
我“飞”累了,又落到了地面上。忽然,一群“大型蚂蚁”向我爬来。天哪!这不是会咬人的大蚂蚁吗?我吓了一大跳!我“腾”得又“浮”在了半空中。“啊乎”我大大地喘了一口气。“洞”哎呀,好痛呀,是谁把野果子往我头上扔呐!我抬头一看,原来是一只顽皮的猴子!看他那调皮样,现在居然还向我做鬼脸!我赶忙爬上另一棵树,也用野果子朝他扔,这样,我们展开了一场有趣的“扔野果子大赛”……
哎呀,玩了这么久了,功课还没做呢!在无可奈何之下,我只好和这次奇妙的旅程说“拜拜”了。
这次的“原始森林之旅”给我带来了很大的快乐,真是个难忘的旅程啊!
【解析】 本文可以通过对“我”与森林里动物之间发生的故事,展示“我”对环境的担忧,对动物种族濒临灭绝的担忧;还可以通过与森林里的某一种植物的对话,从中揭示植物的特点,点明其值得我们学习的品质……在文体上,必须写成记叙文这种文体。在写法上,一定要使用想象、细节描写、侧面烘托等写法,丰富写作内容,深化文章的主题。原文
译文
赏析
结庐①在人境②,
而无车马喧。
问君何能尔③?
心远地自偏。
建造房舍在喧嚣扰攘的尘世,却感觉不到车马往来的喧嚣。问我为什么能够这样?只要内心超凡脱俗,自然就会觉得所处的地方僻静了。
内容理解:前四句通过叙事和议论,定下全篇的基调。诗人从居住的草庐写起,反思归田后自己的生活状况。
写作手法:运用设问,自问自答揭开了谜底。“问君何能尔”一句转换叙事角度,将抒情主体客体化,仿佛在以第三者的好奇心追问下去,颇富情趣。“心远地自偏”一句,以极为精练的语言,做出了回答:因为心情闲适,心志高远,所以居所也就自然会偏僻安静。
采菊东篱下,
悠然④见南山。
在东篱之下采摘菊花,闲适淡泊中远处的南山映入眼帘。
内容理解:“东篱”象征诗人远离尘俗、洁身自好的品格;“悠然”写出诗人远离世俗后心灵的自得、闲适、恬淡;“见”字写出了一种无意得之、悠然忘我的心境,说明诗人所见所感,非有意寻求,而是不期而遇。
写作手法:以景物衬托诗人悠闲自得、与世无争的情怀。
山气⑤日夕⑥佳,
飞鸟相与还。
山间的云气与傍晚的夕阳都十分美好,还有飞鸟结伴归来。
内容理解:前句承上启下,承上点明南山的暮景,引出下句飞鸟结伴归林。抒情主体又渐渐浮出,写眼前景物,脱口而出,不事雕琢,自有神韵。
修辞:运用比喻的修辞手法,以飞鸟自喻,借飞鸟结伴飞返山林,表达出诗人弃官归隐后的自在心境。
此中有真意,
欲辨已忘言。
这情景中蕴含着人生的真正意义,想要分辨清楚,却不知怎样表达。
内容理解:写诗人面对良辰美景神往而又迷惘的情形。“真意”即自然之趣,既表现为山水田园的具体“自然”,也是诗人主观精神的抽象“自然”,指能够悠闲自在地生活,不在世俗中迷失自我的自然志趣和人生真谛。
【课下重点注释】①结庐:建造房舍。结,建造、构筑。庐,简陋的房屋。②人境:喧嚣扰攘的尘世。③尔:如此,这样。④悠然:闲适淡泊的样子。⑤山气:山间的云气。⑥日夕:傍晚。
【主旨】这首诗融情入景,描绘了诗人在草庐不受世人的打扰,在南山悠闲自在的采菊生活,表现了诗人归隐田园后悠然自得的心境以及对自然风光的喜爱。
我
来
评
:
相关试卷
这是一份(暑假讲义)初中语文九年级辅导讲义第06讲 新知+基础+名著+现代文+古诗文+写作(2份,原卷版+解析版),文件包含暑假讲义初中语文九年级辅导讲义第06讲新知+基础+名著+现代文+古诗文+写作原卷版doc、暑假讲义初中语文九年级辅导讲义第06讲新知+基础+名著+现代文+古诗文+写作解析版doc等2份试卷配套教学资源,其中试卷共24页, 欢迎下载使用。
这是一份(暑假讲义)初中语文九年级辅导讲义第05讲 新知+基础+名著+现代文+古诗文+写作(2份,原卷版+解析版),文件包含暑假讲义初中语文九年级辅导讲义第05讲新知+基础+名著+现代文+古诗文+写作原卷版doc、暑假讲义初中语文九年级辅导讲义第05讲新知+基础+名著+现代文+古诗文+写作解析版doc等2份试卷配套教学资源,其中试卷共22页, 欢迎下载使用。
这是一份(暑假讲义)初中语文九年级辅导讲义第04讲 新知+基础+名著+现代文+古诗文+写作(2份,原卷版+解析版),文件包含暑假讲义初中语文九年级辅导讲义第04讲新知+基础+名著+现代文+古诗文+写作原卷版doc、暑假讲义初中语文九年级辅导讲义第04讲新知+基础+名著+现代文+古诗文+写作解析版doc等2份试卷配套教学资源,其中试卷共27页, 欢迎下载使用。
![文档详情页底部广告位](http://img.51jiaoxi.com/images/257d7bc79dd514896def3dc0b2e3f598.jp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