江苏省苏州市工业园区2024-2025学年九年级上学期期中五校联考化学试卷(含答案解析)
展开
这是一份江苏省苏州市工业园区2024-2025学年九年级上学期期中五校联考化学试卷(含答案解析),共13页。试卷主要包含了字体工整,笔迹清楚,下列物质由分子构成的是,下列变化中,属于缓慢氧化的是,下列有关钠元素的说法中正确的是,下列有关催化剂的叙述正确的是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
注意事项:
1.本试卷满分100分,考试时间100分钟;
2.所有的答案均应书写在答题卷上,按照题号顺序答在相应的位置,超出答题区域书写的答案无效;书写在试题卷上、草稿纸上的答案无效;
3.字体工整,笔迹清楚。保持答题纸卷面清洁。
可能用到的相对原子质量:H-1 O-16 Cl-35.5 C-12 Zn-65 N-14
1.下列做法不利于保护环境的是()
A.生活垃圾分类处理B.工业废水直接灌溉农田
C.化肥合理施用D.使用清洁能源
2.空气的组成成分中,体积分数最大的是()
A.O2B.N2C.CO2D.稀有气体
3.下列有关化学用语的表示正确的是()
A.银元素:AGB.硫酸钠:Na2S
C.3个氧原子:O3D.2个镁离子:2Mg2+
4.下列物质由分子构成的是()
A.铜B.氯化钠C.水D.金刚石
5.下列有关硬水性质实验的操作,正确的是()
A.取样品B.滴加肥皂水
C.振荡D.加热水样
6.下列变化中,属于缓慢氧化的是()
A.木炭燃烧B.粮食腐烂C.光合作用D.燃放烟花
7.下列物质的性质与用途具有对应关系的是()
A.石墨能导电,可用于制作铅笔芯B.氮气化学性质稳定,可用作保护气
C.镁带具有银白色金属光泽,可用作烟花D.酒精具有挥发性,可用于杀菌消毒
阅读下列材料,回答下面小题:通过晾晒海水可以获得NaCl等物质。电解熔融NaCl制取Na的化学表达式为NaCl(熔融)。元素周期表中钠元素的信息如图所示。
8.下列有关钠元素的说法中正确的是()
A.属于非金属元素B.原子序数为11
C.相对原子质量为22.99gD.Na+中有11个电子
9.电解熔融NaCl制取Na的化学反应属于()
A.化合反应B.分解反应C.氧化反应D.以上都不是
10.下列有关催化剂的叙述正确的是()
A.二氧化锰是所有反应的催化剂
B.加入二氧化锰不能使双氧水分解出来的氧气总量增加
C.催化剂能改变化学反应速率,所有反应都需要催化剂
D.要使双氧水分解放出氧气,必须要加入二氧化锰,否则反应就不能发生
11.在给定条件下、下列物质间的转化不能实现的是()
A.B.C.D.
12.下列有关水的说法正确的是()
A.地球上的淡水资源取之不尽用之不竭
B.用活性炭吸附可除去水中的所有杂质
C.生活中可利用肥皂水区分硬水和软水
D.生活污水和工业废水可随意排入河流
13.建立微观和宏观之间的联系是一种科学的思维方式,下列叙述不正确的是()
A.石墨和金刚石物理性质不同的原因是碳原子的排列方式不同
B.氧气和臭氧的化学性质存在差异的原因是构成它们的分子不同
C.夏天钢轨之间的缝隙变小的原因是温度升高铁原子变大了
D.过氧化氢溶液是混合物的原因是其中含有过氧化氢分子、水分子等多种分子
14.服用葡萄糖酸锌(C12H22O14Zn)可以给人体补锌。已知人体内水的质量分数为65%-70%,下列关于C12H22O14Zn的说法正确的是()
A.由四种元素组成
B.H、O元素的质量比为11:7
C.C元素的质量分数最大
D.O、Zn元素均为人体必需的微量元素
15.人类的生存离不开氧气,下列关于氧气说法不正确的是:()
A.保持氧气化学性质的最小粒子是氧分子
B.鱼类能在水中生存,说明氧气易溶于水
C.植物的光合作用是空气中氧气的主要来源
D.氧气能供给呼吸,与物质反应释放能量,维持生命活动
16.对下列实验中出现的异常现象分析合理的是()
A.加热碱式碳酸铜固体粉末时,试管破裂——加热时试管口略向下倾斜
B.细铁丝在氧气中燃烧时,集气瓶底炸裂——没有等火柴燃尽就放入集气瓶中
C.盛有稀盐酸的试剂瓶的标签腐蚀——倾倒液体时,标签没有向着手心
D.做测定空气中氧气含量实验时,进入集气瓶中的水大于——红磷过量
17.下列实验方案不能达到实验目的的是()
A.AB.BC.CD.D
18.锶(元素符号为Sr)原子的结构示意图如图所示,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
A.x的值为8
B.锶原子核外有5个电子层
C.锶原子的核电荷数为38
D.锶原子在化学反应中易失去2个电子,形成锶离子Sr2-
19.图1所示装置可用于测定空气中氧气的含量,其中与集气瓶相连的压强传感器等电子设备能将集气瓶内气体压强精确地记录并保存下来.图2、图3是用该装置测得的红磷和木炭分别在集气瓶中燃烧的压强﹣时间关系图(该装置气密性良好,p0是集气瓶内初始气压,p和p′分别是反应结束后恢复到室温时集气瓶内的气压).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燃烧匙内所装红磷或木炭的多少对实验结果无影响
B.反应开始时集气瓶中压强瞬间变大的是由燃烧放热造成的
C.p=0.79p0,p′=p0是因为红磷的着火点比木炭低
D.由图3可推出空气中氧气的含量
20.工业上常用NO生产HNO3过程中的物质转化关系如图所示,下列有关说法错误的是()
A.反应①为化合反应B.反应②的表达式是
C.该流程需要不断补充氧气和水D.NO是总反应的催化剂
二、非选择题(共60分)
21.科技是第一生产力,近年来我国在科技领域取得了一系列辉煌成就。
(1)航母在建造过程中大量使用特种钢。该特种钢的耐腐蚀性能比纯铁的______(填“好”或“差”)。
(2)“天舟号”货运飞船换装了以LiFePO4作正极材料的新型锂电池。已知LiFePO4中Li为+1价,为-3价,则其中Fe的化合价为______,中电子载为______。
(3)航母动力由重油(含C8H18等多种成分)燃烧提供。C8H18分子中碳、氢原子个数比为______(填最简整数比),该物质燃烧时,能量转化形式______。
(4)我国科学家公布了对嫦娥五号带回月球土壤样品的研究成果,准确测定了月球土壤样品中40多种元素的含量,以下为氦-3的有关信息。已知氦-3原子是一种含2个质子和1个中子的原子,下列模型能表示氦-3原子的是______(填序号)。
22.如图是实验室常用气体制备或收集装置图,请回答下列问题:
(1)图中仪器a的名称是______。
(2)实验室用高锰酸钾制氧气的符号表达式为______用该原理制取并收集减纯净的氧气,装置可选用______(填字母),为防止高锰酸钾粉末进入导管,该装置需要做出的改进是______。
(3)某学习小组利用图1所示装置对氩酸钾制氧气进行探究,实验时测得氧气浓度随温度的变化如图2。
①氯酸钾与二氧化锰混合制氧气的符号表达式为______
②由图2可知:MnO2的作用有______.(选填序号)。
a.加快反应速率b.降低分解温度c.增加氧气产量
(4)氨气是一种无色有刺激性气味的气体密度小于空气,极易溶于水。实验室常用加热碱石灰(生石灰和氢氧化钠的固体混合物)与氯化铵混合物的方法制取氨气,发生装置可以选用______(填字母);若选用G装置收集,气体应该从______(填“m”或“n”)通入,还需要装置G后接装置H,H装置中倒置漏斗作用是____________。
23.近代以来,科学家通过对水的生成和分解实验的研究认识了水的组成。
Ⅰ.电解分解水:
(1)1800年,英国化学家尼科尔森通过电解水得到氢气和氧气,现有某同学在水电解器中加入蒸馏水,并加入少量稀硫酸溶液,通直流电一段时间后现象如图1所示。
①图1中左侧为______(填“正”或“负”)极。
②电解器中加入稀硫酸的目的是____________。
(2)二氧化氯(ClO2)是净化饮用水的一种十分有效的净水剂,如图2是用二氧化氢净水过程中发生反应的微观示意图,其中丙为氩酸(HClO3),请回答下列问题。
①写出图2中反应的符号表达式______
②20.25g二氧化氯中氯元素的质量为______g。
Ⅱ.光催化分解水:
(3)我国科学家利用太阳光在某种新型催化剂表面分解水后,再利用某种高效催化剂将二氧化碳转化成有机物燃料X。反应过程如图3所示,回答下列问题:
①X由碳氢元素组成的化合物,相对分子质量为28,碳氢元素质量比为6∶1,则X的化学式为______.
②图3反应②生成的水全部循环利用,为使该过程持续发生,但反应①需要不断补充水,其原因是____________。
24.某化学兴趣小组的同学学习了气体性质实验后,对氢气的性质开展了以下项目式学习。
【项目一:氢气的性质】
用自制的氢气通过软管吹泡泡液并用喷枪点燃,观察现象。
(1)吹出的泡泡液在空气中大多数都上升,但也有少数的泡泡液下降,下降的可能原因是______。
【项目二:氢气点燃需验纯】
【查阅资料】下表为三种常见可燃性气体的爆炸极限(容易导致爆炸的空气中可燃性气体的体积分数范围):
(2)根据上表可以得出,______使用最安全,同学用温度传感器分别测定等质量的氢气(制备氢气装置导管中导出)和酒精灯燃烧后火焰温度的变化情况,如图2所示。
(3)结合图2信息,可以得出氢气做燃料比酒精好,理由是____________。
【项目三:氢能源开发】
(4)科学家研究开发氢能源的脚步从未停止。可利用天然气(主要成分CH4)和水在一定条件下制备氢气,如图3。
①在蒸汽转化的过程中,将水变成水蒸气与天然气混合进行反应的原因是____________。
②水蒸气与天然气反应除生成氢气外还能得到碳的氧化物,其中碳元素为+2价,写出该反应的符号表达式______。
(5)如图4为利用MnFe2O4热化学循环制氢的反应流程,反应前后Mn的化合价均为+2价。
①与传统电解法制取氢气相比,该流程的优点是______。
②若MnFe2O(4-y)中y=0.5,则MnFe2O(4-y)中Fe3+与Fe2+的个数比为______。
(6)科学家将微小的固态氢置于488万个大气压下,使固体中所有的氢分子破裂为氢原子,制得具有金属性质的固态金属氢。金属氢形成后,可保持稳定的状态,金属氢具有许多优良性能;超导性,输电效率在99%以上;高导热性,大约是金属铜的两倍多;可作高能燃料,是理想的火箭推进剂。
①金属氢是由______(填“分子”“原子”或“离子”)构成的。
②下列有关金属氢的说法错误的是______(填字母)。
A.可用作导线B.形成过程只发生了物理变化
C.在氧气中不能燃烧D.具有一些金属的物理性质
25.某小组同学对氧气制取展开项目式研究。
Ⅰ.项目一:固体燃料制氧气
“氧烛”如图甲所示,利用固体燃料——产氧药块(由氯酸钠和一定量的镁粉、二氧化锰等均匀混合制成)制氧气。该反应需要在300℃左右进行;并伴随少量氯气产生。若温度过低,反应会终止,若温度过高,会产生大量氯气。
(1)氯酸钠与氯酸钾的分解相似,请写出氯酸钠分解的符号表达式______.
(2)启动“氧烛”时,按压点火装置,产氧药块中镁粉与氧气先发生反应,该反应的目的是____________,便于产氧药块中氯酸钠耗尽。
(3)产氧药块中需均匀分布一定质量的镁粉,但不能过多,除了会消耗过多氧气外,还有______。
(4)“氧烛”的填充材料会影响其放氧时间(即完成反应的时间)和外壳温度。兴趣小组同学分别测试了无填充材料、填充材料A和填充材料B三种情况下“氧烛”的放氧时间及外壳温度,结果如图乙所示。根据图像分析,“氧烛”应选择的填充材料是______.选填“A”或“B”)。
Ⅱ.项目二:用水果果肉作为催化剂,用如图装置探究影响过氧化氢溶液分解速率的因素。
【查阅资料】ⅰ.过氧化氢分解酶是一种广泛存在于植物中的生物酶。
ⅱ.植物果肉中含有的某些金属离子也可以催化过氧化氢的分解。
【进行实验】室温下,向烧瓶中加入10mL不同浓度的过氧化氢溶液,再与3g水果果肉混合,记录液柱从0移动至5的时间。
【解释与结论】
(5)进行实验前、用双手捂住烧瓶底部,观察到液柱向右缓缓移动,松手后,液柱又返回原点,说明____________。
(6)③④⑤的目的是____________
(7)①中,若将过氧化氢溶液浓度改为1%,则液柱从0移动至5的时间______(“>”、“ (8)加入5g苹果果肉,记录液柱从0移动至5的时间(合理即可)
26.(1)78% (2)AD
(3)①.受热易分解②.46.7% ③.混合物
(4)①.②.氮元素③.氨催化氧化反应是一个放热反应
(5)①.②.反应速率加快③.反应物浓度下降
相关试卷
这是一份江苏省苏州市工业园区唯亭学校2024--2025学年九年级上学期11月期中考试化学试题(无答案),共8页。试卷主要包含了字体工整,笔迹清楚,下列化学用语表示正确的是,下列变化不属于缓慢氧化的是,下列有关实验现象的描述正确的是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
这是一份江苏省苏州市工业园区五校联考2024--2025学年九年级上学期11月期中考试化学试题(无答案),共10页。试卷主要包含了字体工整,笔迹清楚,下列物质由分子构成的是,下列变化中,属于缓慢氧化的是,下列有关纳元素的说法中正确的是,下列有关催化剂的叙述正确的是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
这是一份2023-2024学年江苏省苏州市工业园区九年级(上)月考化学试卷,共21页。试卷主要包含了单项选择题,非选择题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