开学活动
搜索
    上传资料 赚现金

    浙江省温州市第二十三中学2024-2025学年七年级上学期期中检测科学试卷

    浙江省温州市第二十三中学2024-2025学年七年级上学期期中检测科学试卷第1页
    浙江省温州市第二十三中学2024-2025学年七年级上学期期中检测科学试卷第2页
    浙江省温州市第二十三中学2024-2025学年七年级上学期期中检测科学试卷第3页
    还剩25页未读, 继续阅读
    下载需要10学贝 1学贝=0.1元
    使用下载券免费下载
    加入资料篮
    立即下载

    浙江省温州市第二十三中学2024-2025学年七年级上学期期中检测科学试卷

    展开

    这是一份浙江省温州市第二十三中学2024-2025学年七年级上学期期中检测科学试卷,共28页。试卷主要包含了选择题,非选择题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
    一、选择题(本题有15小题,每小题2分,共30分。每小题只有一个选项是正确的,不选、多选、错选均不给分)
    1.小科在校园中发现了很多有趣的现象,并提出了一些问题。以下不属于科学问题的是( )
    A.校园里哪几种植物在冬季开花?
    B.入秋后银杏树叶为什么会变黄?
    C.初中校园里的哪种花最吸引人?
    D.校园里哪些地方容易找到蜗牛?
    2.小科走进教室,下列数据中最接近生活实际的是( )
    A.教室的环境温度约为45℃B.科学教科书的长度大约为20dm
    C.同学的身高大约为1.65mD.一间教室的体积大约是20m3
    3.小科来到科普长廊,看到图中的花丛里有一只“兰花”螳螂。它体长3-6厘米,长得像朵粉红淡雅的兰花。下列有关其生命特征错误的是( )
    A.能进行生长发育B.能进行光合作用
    C.能对外界刺激作出反应D.能适应环境
    4.借助仪器和工具能拓展观察内容和范围。下列借助放大镜仍观察不到的是( )
    A.人的指纹B.蜗牛的外形
    C.食盐颗粒的大小D.细胞的结构
    5.根据细胞学说的内容和发展史。同学们提出了如下观点,正确的是( )
    A.科学的发展离不开技术的支持,技术可以促进科学发展
    B.英国科学家胡克将细胞壁当成了细胞,因此他的发现没有科学价值
    C.施莱登和施旺认为所有生物都是由细胞构成的
    D.经过200年的发展,细胞学说已非常完善,因此不需要再发展
    6.武陵腹水草是中国科学院胡光万研究团队命名的新物种。该植物会在顶端开紫红色小花,并可借助种子繁殖。如图是车前草、武陵腹水草、爬岩红的二歧分类检索表(部分)。关于这三种植物,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武陵腹水草与车前草的共同点最多
    B.该分类表中,最小的分类等级是科
    C.武陵腹水草与爬岩红亲缘关系最近
    D.共同的分类等级是界、门、纲、目
    7.“为300万名义务教育阶段学生开展正脊筛查”列入2023年浙江省政府民生实事项目,该项目可以获得学生的脊柱曲度、体质指标等相关健康信息。“正脊筛查”属于科学探究环节中的( )
    A.提出问题B.建立假设
    C.设计实验方案D.收集事实与证据
    七年级段开展了一次校园生物调查的活动。请回答下列小题:
    8.调查是研究科学的基本方法之一,探索者小组在调查校园植物时,下列做法错误的是( )
    A.调查前制订周密的方案B.采摘并品尝能摘到的植物果实
    C.在校园水池中发现睡莲并记录D.将雪松记录为裸子植物
    9.伙伴联盟小组的同学调查了校园的植物类群,有关说法不正确的是( )
    A.校园中的肾蕨、芒萁利用孢子繁殖
    B.校园中种植的苏铁、银杏、竹、菊都是种子植物
    C.背阴的墙面上,葫芦藓植株矮小,没有真正的根
    D.池水变绿的原因之一是大量藻类植物的叶片漂浮在水中
    10.同心圆小组的同学发现紫荆种在校园的主干道两旁,查阅资料可知:“栴檀池一曲,滟滟紫荆开”,紫荆丛生或单生灌木,高2-5米;树皮和小枝灰白色;花期3-4月;果期8-10月。紫荆可能属于( )
    A.藻类植物B.蕨类植物C.裸子植物D.被子植物
    11.学习勇士小组的同学们在校园内发现了一种奇特的昆虫——蜂鸟鹰蛾(如图1)。蜂鸟鹰蛾和蜂鸟(如图2)无论是外形、体重,还是生活习性、飞行速度都极其相似,但是它们也存在许多区别。下列描述不正确的是( )
    A.蜂鸟鹰蛾属于鸟类
    B.蜂鸟鹰蛾的身体分为头、胸、腹三部分
    C.蜂鸟是脊椎动物
    D.它们的遗传物质都主要贮存在细胞核中
    12.在调查了校园动物后,智慧之光小组的同学尝试用韦恩图对动物进行分类。图中B类动物是以( )为分类依据的。
    A.终生用肺呼吸B.胎生哺乳
    C.卵生D.变温
    茶起源于中国,盛行于世界。乌牛早是温州永嘉特色的茶树品种,请回答下列小题:
    13.永嘉某茶园采用“茶园养鸡”的生态农业模式。鸡在茶园内活动,可以增进茶树植株间通风,鸡啄食园内杂草,寻食害虫,不仅有效减轻了病虫害及杂草的发生,也减少了对鸡的喂食量达到鸡、茶增收。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乌牛早茶树与杂草的种间关系为捕食
    B.茶园中的所有生物及其生活环境构成了生态系统
    C.该生态农业模式中的一条食物链为:杂草→鸡→害虫
    D.在茶园养鸡,生物多样性的丰富程度没有增加
    14.不合理的农业管理,如过渡施用化肥和除草剂会使茶园沙漠化,这体现了( )
    A.生物适应环境B.生物影响环境
    C.环境影响生物D.环境适应生物
    15.市面上的防晒霜都宣传可以防晒,暑假期间,四位同学设计了实验方案。你认为最合理的实验方案是( )
    A.小赵:一只手背上一半涂上防晒霜,一半不涂,一天后,比较两部分手背的灼伤程度。
    B.小王:同一只手,第一天涂上防晒霜,第二天不涂,比较这两天被灼伤的程度。
    C.小陈:在同学手背涂上防晒霜,自己不涂,一天后,比较自己手背和同学手背被灼伤程度。
    D.小李:手心上涂上防晒霜,手背上不涂,一天后,比较手心与手背被灼伤的程度。
    二、非选择题(本题有8小题,除标3分以外的,其余每空2分,共70分)
    16.学习科学需要经常在实验室里做各种各样的实验,因此我们一起走进了科学实验室。
    (1)如图是实验室常见的一些警告标志。表示当心高温表面的是( )
    A.B.
    C.D.
    (2)请从图中选择合适的仪器填空。
    ①用于吸取和滴加少量液体的是 ;(填字母)
    ②能直接在热源上加热的是 ;(填名称)
    (3)小科在实验室进行了一些实验操作,如图所示正确的是( )
    A.滴加液体B.闻气体气味
    C.熄灭酒精灯D.温度计读数
    (4)小科用50mL量筒量取46mL蒸馏水,若仰视读数,则实际量取的液体体积 46mL(填“大于”、“小于”或“等于”)。
    (5)如图是酒精灯的火焰部分,用酒精灯给物质加热时,要用火焰的 (填字母)部分。小科在使用酒精灯时,不慎烫伤,应 。
    17.宇航员麦克莱恩进入空间站四个月后,她发现无法穿上从地面带去的宇航服,原因是她在失重环境下长高了。用刻度尺在空间站内测量身高,精确度更高的测量值为 cm。
    18.如图是温州菜场里常见到的4种贝壳食物,某同学根据它们的特征编制了如下检索表:
    (1)构成贝类生物的结构和功能的基本单位是 。
    (2)检索表中“?”处应填 。
    (3)血蛤在检索表中的位置是 。(填“甲”、“乙”、“丙”、“丁”)
    19.在学习了动植物细胞的结构后,七年级(2)班开展了细胞模型制作活动。
    【确定任务】各组讨论确定制作哪种细胞模型。
    【制订方案】选择制作方式并准备制作材料。
    以上是第一小组制作动物细胞模型的方案,请指出其中错误之处,并说明理由。
    【实施方案】各小组分工合作,实施制订的项目方案。
    【展示交流】各小组在课堂上展示自己制作的细胞模型,分享制作模型的过程,从科学性、艺术性、创新性等方面对制作的模型进行评价。
    ⑴小组自评。第二组:我们的作品用生活中常见的植物种子为主要材料,将它们摆成不同的造型代表植物细胞的各个结构,结构完整,材料新颖。我们用大米摆成椭圆球形结构④,代表植物细胞的 ;我们用绿豆摆成结构⑤,这个结构最好用绿豆,因为该结构含有 。
    ⑵组间互评。小科同学:第三组作品有一个不足是用玻璃杯制作结构①。你认为他的评价理由是: 。
    20.小科参加学校开展的“自制简易显微镜”项目化学习活动,他利用2块放大镜(A和B)、纸筒、光盘、平面镜和可升降支架等材料制作了一台“简易显微镜”(如图1)。适当调节支架高度,调整标本和放大镜之间的距离,可起到光学显微镜中细准焦螺旋的作用。
    (1)放大镜B相当于实验室光学显微镜中的 (填结构名称)。
    (2)在制作洋葱表皮细胞临时装片时,先在载玻片中央滴一滴 ,这样做的目的是维持细胞的正常形态。如图2是制作洋葱表皮临时装片实验时,用解剖针展平,这一步的目的是 。为了避免产生图3中的现象,盖盖玻片时应该怎么操作? 。
    (3)小科利用自制的“简易显微镜”观察洋葱表皮细胞时,视野内的像如图4所示,若要获得像的清晰度如图5所示,他接下去操作是 。在显微镜下观察到的洋葱鳞片叶内表皮细胞,细胞中被染成深色的结构是 。
    (4)项目化评价小组制定的“自制简易显微镜”评价表如下表。
    根据“指标二”,小科自制的“简易显微镜”评为“待改进”。为使“指标二”达到合格水平,请你对该“简易显微镜”提出合理的改进建议: 。
    21.学校科学兴趣小组同学在饲养金鱼时,发现金鱼不时浮上水面呼吸,发生“浮头”现象,为探究金鱼发生“浮头”现象的原因,该小组同学在老师指导下设计了如下实验(注:溶氧量表示单位体积水体中含有的氧气量。)
    步骤一:选取15条 ? 的金鱼,随机平分为甲、乙、丙三组;
    步骤二:三组金鱼分别放入溶氧量不同的三个鱼缸中;
    步骤三:记录实验现象和实验结果。
    (1)完成步骤一中“?”处的内容 。(写出2点)
    (2)将表格数据处理后可得到如图所示的柱形图,图中X的数值为 。
    (3)已知温度升高后,氧气在水中的溶解度会降低。若将隔夜自来水改为煮沸冷却后的自来水,金鱼的呼吸频率将会 (选填“升高”或“降低”)。根据以上实验分析,请得出本次实验的结论: 。
    22.在学习长度测量后,小科想要用自己的步距和步数测量学校到家的距离。
    【步距测量】小科在微湿的泥土地上按照不同方式前进,测量步距。
    方式1:慢跑 方式2:慢走
    (1)请选择合适的前进方式,并说明理由 。
    (2)选择合适的前进方式后,小科在湿地上进行测量,标记步距为s。下列测量方式正确的是____。
    A.
    B.
    C.
    (3)【方法迁移】
    小科想用自行车测量学校到家的路程。请说出具体方法 。
    23.科学小组开展了“自制温度计”的项目化学习。
    【知识储备】历史上温度计的发明:1593年,伽利略发明了第一支温度计,以被水封住的空气作为测温物质(如图)。若伽利略发明的温度计玻璃管中水柱上升,说明温度在 (填“升高”“不变”或“下降”)。
    【项目任务】自制温度计,并用于温度测量。
    【项目准备】基础材料:塑料瓶、吸管、水、橡皮泥、刻度尺、记号笔。
    优化材料:自选。
    【评价量规】在老师的指导下,小组同学制定了评价量规,表中为部分评价指标。
    【项目制作】小组同学使用水进行温度计的制作,再对组装好的自制温度计标记刻度。
    ①标注100℃刻度:将自制温度计置于沸水中,待液柱稳定后在硬卡纸上标出刻度;
    ②标注0℃刻度: ,待液柱稳定后在硬卡纸上标出刻度;
    ③量出0℃和100℃的距离是20cm,在0℃和100℃之间进行40等分,标定剩余刻度。
    【展示交流】小科认为,用红墨水来制作效果会更好,你是否同意他的观点?并说明理由: 。小组展示时发现,用同种材料制成的温度计,放入相同温度的水中,液面上升的速度和最终液柱高度都不同(如图所示,液柱高度:甲<乙<丙),试分析造成这种现象的原因: 。
    【项目评价】根据评价表,甲温度计的最小刻度这一指标被评为“合格”。为使其达到“优秀”水平,请你对该温度计提出合理的改进建议: 。
    答案解析部分
    浙江省温州市第二十三中学2024-2025学年七年级上学期期中检测科学试卷
    一、选择题(本题有15小题,每小题2分,共30分。每小题只有一个选项是正确的,不选、多选、错选均不给分)
    1.小科在校园中发现了很多有趣的现象,并提出了一些问题。以下不属于科学问题的是( )
    A.校园里哪几种植物在冬季开花?
    B.入秋后银杏树叶为什么会变黄?
    C.初中校园里的哪种花最吸引人?
    D.校园里哪些地方容易找到蜗牛?
    【答案】C
    【知识点】认识科学
    【解析】【分析】 科学问题是指能够通过收集数据而回答的问题。一般而言,可以探究的科学问题描述的是两个或多个变量之间的关系,其中的变量必须是可检验的。
    【解答】 A.校园里哪几种植物在冬季开花,属于生物学方面的知识,有科学价值,故A不合题意;
    B.入秋后银杏树叶为什么会变黄,属于生物学方面的知识,有科学价值,故B不合题意;
    C.初中校园里的哪种花最吸引人,是属于人的感觉方面的内容,没有科学价值,故C符合题意;
    D.校园里哪些地方容易找到蜗牛,属于生物生活环境方面付知识,有科学价值,故D不合题意。
    故选C。
    2.小科走进教室,下列数据中最接近生活实际的是( )
    A.教室的环境温度约为45℃B.科学教科书的长度大约为20dm
    C.同学的身高大约为1.65mD.一间教室的体积大约是20m3
    【答案】C
    【知识点】估测
    【解析】【分析】根据对温度和长度的认识分析判断。
    【解答】A.教室的环境温度约为25℃,故A错误;
    B.科学教科书的长度大约为20cm,故B错误;
    C.同学的身高大约为1.65m,故C正确;
    D.一间教室的体积大约是200m3,故D错误。
    故选C。
    3.小科来到科普长廊,看到图中的花丛里有一只“兰花”螳螂。它体长3-6厘米,长得像朵粉红淡雅的兰花。下列有关其生命特征错误的是( )
    A.能进行生长发育B.能进行光合作用
    C.能对外界刺激作出反应D.能适应环境
    【答案】B
    【知识点】生物的基本特征
    【解析】【分析】 生物的共同特征:①生物的生活需要营养;②生物能进行呼吸;③生物能排出身体内产生的废物;④生物能对外界刺激作出反应;⑤生物能生长和繁殖;⑥生物都有遗传和变异的特性;⑦除病毒以外,生物都是由细胞构成的。
    【解答】 ACD.兰花螳螂属于节肢动物,能进行生长发育,能对外界刺激作出反应,能适应一定的环境,故ACD正确不合题意;
    B.植物体内有叶绿体,能进行光合作用,而兰花螳螂属于动物,体内没有叶绿体,不能进行光合作用,故B错误符合题意。
    故选B。
    4.借助仪器和工具能拓展观察内容和范围。下列借助放大镜仍观察不到的是( )
    A.人的指纹B.蜗牛的外形
    C.食盐颗粒的大小D.细胞的结构
    【答案】D
    【知识点】科学探究观察工具
    【解析】【分析】 放大镜是用来观察物体细节的简单目视光学器件,物体在人眼视网膜上所成像的大小正比于物对眼所张的角(视角),视角愈大,像也愈大,愈能分辨物的细节。
    【解答】人的指纹、蜗牛的外形和食盐颗粒,都是肉眼可以看到的物体,可以借助放大镜进行观察,故A、B、C不合题意;
    细胞非常微小,用放大镜看不到,只能借助显微镜,故D符合题意。
    故选D。
    5.根据细胞学说的内容和发展史。同学们提出了如下观点,正确的是( )
    A.科学的发展离不开技术的支持,技术可以促进科学发展
    B.英国科学家胡克将细胞壁当成了细胞,因此他的发现没有科学价值
    C.施莱登和施旺认为所有生物都是由细胞构成的
    D.经过200年的发展,细胞学说已非常完善,因此不需要再发展
    【答案】A
    【知识点】细胞的发现和细胞学说
    【解析】【分析】根据对科学探究的认识和理解分析判断。
    【解答】A.科学的发展离不开技术的支持,技术可以促进科学发展,故A正确;
    B.英国科学家胡克将细胞壁当成了细胞,但是为后面的研究提供了理论支持,故B错误;
    C.施莱登和施旺认为植物和动物都是由细胞构成的,而不是所有生物,故C错误;
    D.经过200年的发展,细胞学说已非常完善,但是还有很多细节没有弄清楚,故D错误。
    故选A。
    6.武陵腹水草是中国科学院胡光万研究团队命名的新物种。该植物会在顶端开紫红色小花,并可借助种子繁殖。如图是车前草、武陵腹水草、爬岩红的二歧分类检索表(部分)。关于这三种植物,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武陵腹水草与车前草的共同点最多
    B.该分类表中,最小的分类等级是科
    C.武陵腹水草与爬岩红亲缘关系最近
    D.共同的分类等级是界、门、纲、目
    【答案】C
    【知识点】生物的分类方法和分类单位
    【解析】【分析】生物分类的等级从高到低依次是:界、门、纲、目、科、属、种。界是最大的分类单位,种是最基本的分类单位。生物所属的等级越大,包含的生物越多,共同特征越少,生物之间的亲缘关系越远;生物所属的等级越小,包含的生物越少,共同特征越多,生物的亲缘关系越近。
    【解答】 AC.武陵腹水草与车前草同科不同属,武陵腹水草与爬岩红同属,因此,武陵腹水草与爬岩红亲缘关系最近,故A错误,C正确;
    B.该分类表中,最小的分类等级是属,故B错误;
    D.由分类表知,车前草、武陵腹水草、爬岩红的共同分类等级是界、门、纲、目、科,故D错误。
    故选C。
    7.“为300万名义务教育阶段学生开展正脊筛查”列入2023年浙江省政府民生实事项目,该项目可以获得学生的脊柱曲度、体质指标等相关健康信息。“正脊筛查”属于科学探究环节中的( )
    A.提出问题B.建立假设
    C.设计实验方案D.收集事实与证据
    【答案】D
    【知识点】科学探究的基本环节
    【解析】【分析】科学探究的一般过程是:提出问题→作出假设→制定计划→实施计划→得出结论→表达和交流;探究的过程是从发现问题、提出问题开始的。
    【解答】科学探究的环节包括提出问题、建立假设、设计实验方案、收集事实与证据、分析与解释数据、得出结论等。题目中提到的“正脊筛查”是为了获得学生的脊柱曲度、体质指标等健康信息,这属于收集事实与证据的环节。因此,正确答案是D。
    故答案为:D。
    七年级段开展了一次校园生物调查的活动。请回答下列小题:
    8.调查是研究科学的基本方法之一,探索者小组在调查校园植物时,下列做法错误的是( )
    A.调查前制订周密的方案B.采摘并品尝能摘到的植物果实
    C.在校园水池中发现睡莲并记录D.将雪松记录为裸子植物
    9.伙伴联盟小组的同学调查了校园的植物类群,有关说法不正确的是( )
    A.校园中的肾蕨、芒萁利用孢子繁殖
    B.校园中种植的苏铁、银杏、竹、菊都是种子植物
    C.背阴的墙面上,葫芦藓植株矮小,没有真正的根
    D.池水变绿的原因之一是大量藻类植物的叶片漂浮在水中
    10.同心圆小组的同学发现紫荆种在校园的主干道两旁,查阅资料可知:“栴檀池一曲,滟滟紫荆开”,紫荆丛生或单生灌木,高2-5米;树皮和小枝灰白色;花期3-4月;果期8-10月。紫荆可能属于( )
    A.藻类植物B.蕨类植物C.裸子植物D.被子植物
    11.学习勇士小组的同学们在校园内发现了一种奇特的昆虫——蜂鸟鹰蛾(如图1)。蜂鸟鹰蛾和蜂鸟(如图2)无论是外形、体重,还是生活习性、飞行速度都极其相似,但是它们也存在许多区别。下列描述不正确的是( )
    A.蜂鸟鹰蛾属于鸟类
    B.蜂鸟鹰蛾的身体分为头、胸、腹三部分
    C.蜂鸟是脊椎动物
    D.它们的遗传物质都主要贮存在细胞核中
    12.在调查了校园动物后,智慧之光小组的同学尝试用韦恩图对动物进行分类。图中B类动物是以( )为分类依据的。
    A.终生用肺呼吸B.胎生哺乳
    C.卵生D.变温
    【答案】8.B
    9.D
    10.D
    11.A
    12.A
    【知识点】常见的脊椎动物;常见的无脊椎动物;种子植物;调查校园植物
    【解析】【分析】(1) 调查时首先要明确调查目的和调查对象,制定合理的调查方案;如果调查的范围很大,就要选取一部分调查对象作为样本;调查过程中要如实记录,对调查的结果要进行整理和分析,有时要用数学方法进行统计。
    (2) 植物根据生殖细胞的不同可分为孢子植物和种子植物。孢子植物用孢子来繁殖后代,包括藻类植物、苔藓植物和蕨类植物;种子植物用种子来繁殖后代,包括裸子植物和被子植物。
    (3)A. 藻类植物的种类很多,多数生活在水中,少数生活在阴湿处,有单细胞的,如衣藻,有多细胞的,如海带、紫菜等,结构简单,无根、茎、叶的分化,不能产生种子,用孢子繁殖后代,属于孢子植物;
    B. 蕨类植物有了根、茎、叶的分化,体内有输导组织,一般比较高大,蕨类植物用孢子繁殖,属于孢子植物,不能产生种子;
    C.裸子植物的胚珠外面无子房壁发育成果皮,种子裸露,因此裸子植物只有种子,无果实,用种子繁殖,;
    D.被子植物又叫绿色开花植物,一株完整的绿色开花植物体由根、茎、叶、花、果实和种子六大器官构成,胚珠外面有果皮包被,用种子繁殖后代,种子外有果皮包被。油菜属于被子植物。
    (4)①节肢动物的主要特征为:身体分部,躯体、足和触角均分节,体表具有外骨骼。
    ②鸟类的主要特征:身体呈流线型,可以减少飞行时的阻力,身体被覆羽毛,具有可用于飞翔的翼,胸肌发达,胸骨有龙骨突。
    (5)根据爬行动物和哺乳动物的共同特征分析判断。
    8. A.调查时首先要明确调查的目的、对象和调查的范围,要制订周密的计划,按计划有序进行,对调查的结果要认真整理、分析,故A正确不合题意;
    B.调查时不可随意品尝植物的味道,以免中毒,故B错误符合题意;
    C.调查过程中对观测的对象要如实记录,在校园内的水池中发现了睡莲并记录下来,故C正确不合题意;
    D.雪松属于裸子植物 ,调查过程中对观测的对象要如实记录,将雪松记录为木本植物,故D正确不合题意。
    故选B。
    9. A.肾蕨、卷柏都属于蕨类植物,利用孢子繁殖,属于孢子植物,故A正确不合题意
    B.苏铁、水杉、竹、菊都用种子繁殖,属于种子植物,故B正确不合题意;
    C.葫芦藓属于苔藓植物,植株矮小,没有输导组织、真正的根,故C正确不合题意;
    D.衣藻属于藻类植物,无根、茎、叶的分化,故D错误符合题意。
    故选D。
    10.紫荆为绿色开花植物,一株完整的绿色开花植物体由根、茎、叶、花、果实和种子六大器官构成,胚珠外面有果皮包被,用种子繁殖后代,种子外有果皮包被,属于被子植物。
    故选D。
    11. 图中的蜂鸟鹰蛾体表有外骨骼,靠翅飞行,靠口器摄食,属于节肢动物。蜂鸟体表被覆羽毛,前肢变成翼,用喙取食,属于鸟类。
    故选A。
    12.根据图片可知,B类包括蟒蛇为爬行动物,山羊和奶牛为哺乳动物,二者的共同特征为终生用肺呼吸,故A正确,B、C、D错误。
    故选A。
    茶起源于中国,盛行于世界。乌牛早是温州永嘉特色的茶树品种,请回答下列小题:
    13.永嘉某茶园采用“茶园养鸡”的生态农业模式。鸡在茶园内活动,可以增进茶树植株间通风,鸡啄食园内杂草,寻食害虫,不仅有效减轻了病虫害及杂草的发生,也减少了对鸡的喂食量达到鸡、茶增收。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乌牛早茶树与杂草的种间关系为捕食
    B.茶园中的所有生物及其生活环境构成了生态系统
    C.该生态农业模式中的一条食物链为:杂草→鸡→害虫
    D.在茶园养鸡,生物多样性的丰富程度没有增加
    14.不合理的农业管理,如过渡施用化肥和除草剂会使茶园沙漠化,这体现了( )
    A.生物适应环境B.生物影响环境
    C.环境影响生物D.环境适应生物
    【答案】13.B
    14.B
    【知识点】生态系统及其多样性;生态系统的成分
    【解析】【分析】(1)A.生态系统要素之间存下竞争、合作、捕食等关系;
    B.根据生态系统的定义判断;
    C.态系统中贮存于有机物中的能量在生态系统中层层传导,通俗地讲,是各种生物通过一系列吃与被吃的关系(捕食关系)彼此联系起来的序列,在生态学上被称为食物链。
    D.生物的种类越多,则生物多样性越丰富。
    (2)根据生物和环境之间的相互作用分析。
    13.A.乌牛早茶树与杂草之间互相争夺阳光和水分,为竞争关系,故A错误;
    B.茶园中的所有生物及其生活环境构成了生态系统,故B正确;
    C.该生态农业模式中的一条食物链为:杂草→害虫→鸡,故C错误;
    D.在茶园养鸡,生物多样性的丰富程度有所增加,故D错误。
    故选B。
    14. 不合理的农业管理,如过渡施用化肥和除草剂会使茶园沙漠化, 体现了生物的活动影响环境,故B正确,而A、C、D错误。
    故选B。
    15.市面上的防晒霜都宣传可以防晒,暑假期间,四位同学设计了实验方案。你认为最合理的实验方案是( )
    A.小赵:一只手背上一半涂上防晒霜,一半不涂,一天后,比较两部分手背的灼伤程度。
    B.小王:同一只手,第一天涂上防晒霜,第二天不涂,比较这两天被灼伤的程度。
    C.小陈:在同学手背涂上防晒霜,自己不涂,一天后,比较自己手背和同学手背被灼伤程度。
    D.小李:手心上涂上防晒霜,手背上不涂,一天后,比较手心与手背被灼伤的程度。
    【答案】A
    【知识点】实验方案设计与评价
    【解析】【分析】在科学实验中,当实验结果会受到多种因素影响时,必须控制好变量。在进行防晒效果实验中,影响实验结果的因素中时间因素、个人体质因素、相同部位的皮肤因素等都会对实验结果产生影响,因此,这些影响因素在对比实验中必须控制一致。
    【解答】 A.小赵:由于采取要一只手背一半涂抹、一半不涂抹防晒霜进行对比实验,对比实验的影响因素基本一致,所获得的实验结果较为科学,故A符合题意;
    B.小王:由于采不同时间涂抹,会由于时间因素控制不当天气的变化成为对比实验的不同因素,因此实验结果不具有科学性,故B不合题意;
    C.小陈:由于采取不同实验者,会因个人的体质因素不同,而让对比实验因影响因素不同不具有科学性,故C不合题意;
    D.小李:由于采取不同部位的皮肤进行对比实验,使对比实验的影响因素不同,而让对比实验因影响因素的不同不具有科学性,故D不合题意。
    故选A。
    二、非选择题(本题有8小题,除标3分以外的,其余每空2分,共70分)
    16.学习科学需要经常在实验室里做各种各样的实验,因此我们一起走进了科学实验室。
    (1)如图是实验室常见的一些警告标志。表示当心高温表面的是( )
    A.B.
    C.D.
    (2)请从图中选择合适的仪器填空。
    ①用于吸取和滴加少量液体的是 ;(填字母)
    ②能直接在热源上加热的是 ;(填名称)
    (3)小科在实验室进行了一些实验操作,如图所示正确的是( )
    A.滴加液体B.闻气体气味
    C.熄灭酒精灯D.温度计读数
    (4)小科用50mL量筒量取46mL蒸馏水,若仰视读数,则实际量取的液体体积 46mL(填“大于”、“小于”或“等于”)。
    (5)如图是酒精灯的火焰部分,用酒精灯给物质加热时,要用火焰的 (填字母)部分。小科在使用酒精灯时,不慎烫伤,应 。
    【答案】(1)B
    (2)A;试管
    (3)C
    (4)大于
    (5)C;用大量冷水冲洗受伤处
    【知识点】体积的测量;常用仪器的名称;常见实验操作
    【解析】【分析】(1)根据常见警告标志的含义解答;
    (2)①②根据常见实验仪器的用途解答;
    (3)根据常见实验操作的规范判断;
    (4)根据“俯视大仰视小”的规律分析;
    (5)根据酒精灯的使用方法解答。
    【解答】(1)为当心火灾,为当心高温,为当心电离辐射,为小心光照,故B符合题意,A、C、D不合题意。
    故选B。
    (2) ①用于吸取和滴加少量液体的是胶头滴管,故选A;
    ② 能直接在热源上加热的是试管,故选F。
    (3)A.使用胶头滴管滴加少量液体时,注意胶头滴管不能伸入到试管内或接触试管内壁,应垂直悬空在试管口上方滴加液体,防止污染胶头滴管,故A错误;
    B.闻气体的气味时,应用手在瓶口轻轻的扇动,使极少量的气体飘进鼻子中,不能将鼻子凑到集气瓶口去闻气体的气味,故B错误;
    C.使用酒精灯时要注意“两查、两禁、一不可”,熄灭酒精灯时,不能用嘴吹灭酒精灯,应用灯帽盖灭,故C正确;
    D.温度计的液泡不能触碰烧杯的底部,故D错误。
    故选C。
    (4) 小科用50mL量筒量取46mL蒸馏水,若仰视读数, 读出的示数偏小,而实际量取的体积大于46mL;
    (5)如图是酒精灯的火焰部分,用酒精灯给物质加热时,要用火焰的外焰(A)部分。小科在使用酒精灯时,不慎烫伤,应用大量冷水冲洗受伤处。
    17.宇航员麦克莱恩进入空间站四个月后,她发现无法穿上从地面带去的宇航服,原因是她在失重环境下长高了。用刻度尺在空间站内测量身高,精确度更高的测量值为 cm。
    【答案】172.0
    【知识点】长度的测量
    【解析】【分析】刻度尺的分度值越小,则测量越准确,根据“测量值=准确值+估读值”分别记录两个刻度值,然后相减即可。
    【解答】根据图片可知,左边刻度尺的分度值为10cm,右边刻度尺的分度值为1cm,则右侧的分度值更小,则测量更准确。
    根据右侧的刻度尺可知,宇航员的身高为:172cm+0.00cm=172.0cm。
    18.如图是温州菜场里常见到的4种贝壳食物,某同学根据它们的特征编制了如下检索表:
    (1)构成贝类生物的结构和功能的基本单位是 。
    (2)检索表中“?”处应填 。
    (3)血蛤在检索表中的位置是 。(填“甲”、“乙”、“丙”、“丁”)
    【答案】(1)细胞
    (2)扇形(能与方形区分的答案均可,如不是方形等)
    (3)乙
    【知识点】利用检索表来辨认生物
    【解析】【分析】(1)细胞是构成生物的结构和功能的基本单位;
    (2)根据1a确定分类依据即可;
    (3)将血蛤和其他三种分成两种,确定它们的不同点即可。
    【解答】(1) 构成贝类生物的结构和功能的基本单位是细胞;
    (2)根据图片可知,1a和2a的分类依据是外壳的形状,1a为方形,而其它的都是方形,则“?”为圆形(或非方形)。
    (3)血蛤为的花纹为放射线状条纹,故选乙。
    19.在学习了动植物细胞的结构后,七年级(2)班开展了细胞模型制作活动。
    【确定任务】各组讨论确定制作哪种细胞模型。
    【制订方案】选择制作方式并准备制作材料。
    以上是第一小组制作动物细胞模型的方案,请指出其中错误之处,并说明理由。
    【实施方案】各小组分工合作,实施制订的项目方案。
    【展示交流】各小组在课堂上展示自己制作的细胞模型,分享制作模型的过程,从科学性、艺术性、创新性等方面对制作的模型进行评价。
    ⑴小组自评。第二组:我们的作品用生活中常见的植物种子为主要材料,将它们摆成不同的造型代表植物细胞的各个结构,结构完整,材料新颖。我们用大米摆成椭圆球形结构④,代表植物细胞的 ;我们用绿豆摆成结构⑤,这个结构最好用绿豆,因为该结构含有 。
    ⑵组间互评。小科同学:第三组作品有一个不足是用玻璃杯制作结构①。你认为他的评价理由是: 。
    【答案】2,动物细胞没有细胞壁;液泡;叶绿素;玻璃杯没有空隙,无法体现细胞膜控制物质进出的功能
    【知识点】细胞模型
    【解析】【分析】 【制订方案】 根据动物细胞的结构和功能的知识判断;
    【展示交流 】(1)根据植物细胞的结构和功能分析解答;
    (2)根据细胞膜的特点和功能分析。
    【解答】【制订方案】 以上是第一小组制作动物细胞模型的方案, 其中的错误是②,利用是: 动物细胞没有细胞壁 。
    【展示交流 】(1)我们用大米摆成椭圆球形结构④,代表植物细胞的液泡;我们用绿豆摆成结构⑤为叶绿体,这个结构最好用绿豆,因为该结构含有叶绿素 。
    (2)结构①为细胞膜,存在空隙,可以控制物质进出,而玻璃杯的缺点是: 玻璃杯没有空隙,无法体现细胞膜控制物质进出的功能 。
    20.小科参加学校开展的“自制简易显微镜”项目化学习活动,他利用2块放大镜(A和B)、纸筒、光盘、平面镜和可升降支架等材料制作了一台“简易显微镜”(如图1)。适当调节支架高度,调整标本和放大镜之间的距离,可起到光学显微镜中细准焦螺旋的作用。
    (1)放大镜B相当于实验室光学显微镜中的 (填结构名称)。
    (2)在制作洋葱表皮细胞临时装片时,先在载玻片中央滴一滴 ,这样做的目的是维持细胞的正常形态。如图2是制作洋葱表皮临时装片实验时,用解剖针展平,这一步的目的是 。为了避免产生图3中的现象,盖盖玻片时应该怎么操作? 。
    (3)小科利用自制的“简易显微镜”观察洋葱表皮细胞时,视野内的像如图4所示,若要获得像的清晰度如图5所示,他接下去操作是 。在显微镜下观察到的洋葱鳞片叶内表皮细胞,细胞中被染成深色的结构是 。
    (4)项目化评价小组制定的“自制简易显微镜”评价表如下表。
    根据“指标二”,小科自制的“简易显微镜”评为“待改进”。为使“指标二”达到合格水平,请你对该“简易显微镜”提出合理的改进建议: 。
    【答案】(1)物镜
    (2)清水;防止细胞重叠;一侧先接触水滴,再缓缓放下
    (3)适当上下调节可升降支架高度,直至像清晰;细胞核
    (4)调节像的大小改进建议:可增加放大倍数不同的放大镜和与之配套的长度不同的纸筒若干、将长度、内径合适的纸筒纵向切一条缝,放大镜从纸筒一端放入,柄从缝中伸出,可上下移动放大镜;调节像的亮度改进建议:增加凹面反光镜、在光盘下方固定挖有不同圆形孔径的纸板来遮光、在光盘的正下方固定一个亮度可调的小手电筒等光源来替代平面镜(写出一点即可)
    【知识点】显微镜的使用
    【解析】【分析】(1)在显微镜中,靠近物体的为物镜,靠近眼睛的为目镜;
    (2)根据制作临时装片的注意事项解答。根据盖玻片的操作解答;
    (3)当显微镜成像不够清晰时,需要调节物镜到装片的距离,直到看到清晰的像即可。根据细胞结构的知识解答;
    (4)根据指标二待改进和合格的标准差异,精确改进的方向,从而确定改进措施。
    【解答】(1)根据图片可知,放大镜B靠近装片,相当于光学显微镜中的物镜;
    (2)在制作洋葱表皮细胞临时装片时,先在载玻片中央滴一滴清水,这样做的目的是维持细胞的正常形态。如图2是制作洋葱表皮临时装片实验时,用解剖针展平,这一步的目的是防止细胞重叠。为了避免产生图3中的现象,盖盖玻片时应该:一侧先接触水滴,再缓缓放下。
    (3)小科利用自制的“简易显微镜”观察洋葱表皮细胞时,视野内的像如图4所示,若要获得像的清晰度如图5所示,他接下去操作是: 适当上下调节可升降支架高度,直至像清晰 。在显微镜下观察到的洋葱鳞片叶内表皮细胞,细胞中被染成深色的结构是细胞核。
    (4)比较指标二合格和待改进的标准可知,只要增加调节像的大小或像的亮度的功能即可,那么改进建议如下:
    ① 调节像的大小改进建议:可增加放大倍数不同的放大镜和与之配套的长度不同的纸筒若干、将长度、内径合适的纸筒纵向切一条缝,放大镜从纸筒一端放入,柄从缝中伸出,可上下移动放大镜;
    ②调节像的亮度改进建议:增加凹面反光镜、在光盘下方固定挖有不同圆形孔径的纸板来遮光、在光盘的正下方固定一个亮度可调的小手电筒等光源来替代平面镜。
    21.学校科学兴趣小组同学在饲养金鱼时,发现金鱼不时浮上水面呼吸,发生“浮头”现象,为探究金鱼发生“浮头”现象的原因,该小组同学在老师指导下设计了如下实验(注:溶氧量表示单位体积水体中含有的氧气量。)
    步骤一:选取15条 ? 的金鱼,随机平分为甲、乙、丙三组;
    步骤二:三组金鱼分别放入溶氧量不同的三个鱼缸中;
    步骤三:记录实验现象和实验结果。
    (1)完成步骤一中“?”处的内容 。(写出2点)
    (2)将表格数据处理后可得到如图所示的柱形图,图中X的数值为 。
    (3)已知温度升高后,氧气在水中的溶解度会降低。若将隔夜自来水改为煮沸冷却后的自来水,金鱼的呼吸频率将会 (选填“升高”或“降低”)。根据以上实验分析,请得出本次实验的结论: 。
    【答案】(1)大小、活力、品种、健康程度等相近
    (2)75
    (3)升高;在一定的溶氧量范围内,水中的溶氧量越低,金鱼浮头次数会越多
    【知识点】实验方案设计与评价
    【解析】【分析】(1)根据控制变量法的要求确定“?”处的内容;
    (2)根据图像可知,x的数值是溶氧量为6mg/L时平均呼吸频率;
    (3)根据煮沸后水中含氧量的变化确定呼吸频率的变化,并得出结论。
    【解答】(1)金鱼的大小、活力、品种和健康程度,以及溶氧量都会影响金鱼的“浮头”频率,因此如果用“浮头”频率反应溶氧量的变化,就需要控制金鱼的大小、活力、品种和健康程度等相同。
    (2)根据表格数据可知,第二次实验中平均呼吸频率v=73+78+743=75;
    (3) 已知温度升高后,氧气在水中的溶解度会降低。若将隔夜自来水改为煮沸冷却后的自来水,水中含氧量降低,则金鱼的呼吸频率将会升高。
    根据表格数据得到结论: 在一定的溶氧量范围内,水中的溶氧量越低,金鱼浮头次数会越多 。
    22.在学习长度测量后,小科想要用自己的步距和步数测量学校到家的距离。
    【步距测量】小科在微湿的泥土地上按照不同方式前进,测量步距。
    方式1:慢跑 方式2:慢走
    (1)请选择合适的前进方式,并说明理由 。
    (2)选择合适的前进方式后,小科在湿地上进行测量,标记步距为s。下列测量方式正确的是____。
    A.
    B.
    C.
    (3)【方法迁移】
    小科想用自行车测量学校到家的路程。请说出具体方法 。
    【答案】(1)方式2:慢走。微湿的泥土地上,表面上是湿滑的,容易摔倒,每次迈开步子要均匀,不要大小不一致(或方式1:慢跑。可以节约时间,提高实验效率。任选一种方式,理由合理,自圆其说都得分。只选择方式不得分)
    (2)A
    (3)先测出踏板转一圈时轮胎运动的距离,再数出自己蹬了多少圈,然后计算总长度。(合理即可)
    【知识点】长度的测量
    【解析】【分析】(1)慢走的优点是容易控制步子的长度均匀,测量更准确,缺点是速度慢。慢跑的优点是速度快,节约时间,但是步子够均匀,测量误差较大;
    (2)一步的距离要么是鞋跟到鞋跟的距离,要么是鞋尖到鞋尖的距离;
    (3)轮胎转动一圈经过的距离等于轮胎的周长,用周长×圈数得到总长度,据此分析解答。
    【解答】(1)我选择方式2,理由是: 微湿的泥土地上,表面上是湿滑的,容易摔倒,每次迈开步子要均匀,不要大小不一致(或方式1:慢跑。可以节约时间,提高实验效率。) 。
    (2)一步的距离要么是鞋跟到鞋跟的距离,故A正确,B、C错误。
    故选A。
    (3)小科想用自行车测量学校到家的路程,具体方法:先测出踏板转一圈时轮胎运动的距离,再数出自己蹬了多少圈,然后计算总长度。
    23.科学小组开展了“自制温度计”的项目化学习。
    【知识储备】历史上温度计的发明:1593年,伽利略发明了第一支温度计,以被水封住的空气作为测温物质(如图)。若伽利略发明的温度计玻璃管中水柱上升,说明温度在 (填“升高”“不变”或“下降”)。
    【项目任务】自制温度计,并用于温度测量。
    【项目准备】基础材料:塑料瓶、吸管、水、橡皮泥、刻度尺、记号笔。
    优化材料:自选。
    【评价量规】在老师的指导下,小组同学制定了评价量规,表中为部分评价指标。
    【项目制作】小组同学使用水进行温度计的制作,再对组装好的自制温度计标记刻度。
    ①标注100℃刻度:将自制温度计置于沸水中,待液柱稳定后在硬卡纸上标出刻度;
    ②标注0℃刻度: ,待液柱稳定后在硬卡纸上标出刻度;
    ③量出0℃和100℃的距离是20cm,在0℃和100℃之间进行40等分,标定剩余刻度。
    【展示交流】小科认为,用红墨水来制作效果会更好,你是否同意他的观点?并说明理由: 。小组展示时发现,用同种材料制成的温度计,放入相同温度的水中,液面上升的速度和最终液柱高度都不同(如图所示,液柱高度:甲<乙<丙),试分析造成这种现象的原因: 。
    【项目评价】根据评价表,甲温度计的最小刻度这一指标被评为“合格”。为使其达到“优秀”水平,请你对该温度计提出合理的改进建议: 。
    【答案】下降;将自制温度计放入冰水混合物中;同意,红墨水能使现象更明显。;空气的受热膨胀比水明显,丙中空气多,故液柱上升最高;换用直径更细的吸管或换用更大的塑料瓶,可使液柱变化明显
    【知识点】温度及温度的测量
    【解析】【分析】【知识储备】根据气体的热胀冷缩的规律分析;
    【项目制作】②冰水混合物的温度为0℃;
    【展示交流】玻璃管是无色透明的,如果液体也是无色透明的,那么不容易观察液柱的高低变化。
    根据空气和水受热后的体积变化幅度大小解答;
    【项目评价】根据V=Sh可知,塑料瓶的体积越大,玻璃管的直径越小,则升高相同的温度时液柱的变化更大,测量越准确。
    【解答】【知识储备】根据图片可知,当玻璃管内水柱上升时,空气的体积减小,根据“热胀冷缩”的规律可知,此时温度下降。
    【项目制作】 ②标注0℃刻度: 将自制温度计放入冰水混合物中 ,待液柱稳定后在硬卡纸上标出刻度;
    【展示交流】 小科认为,用红墨水来制作效果会更好, 我同意她的观点,理由是: 红墨水能使现象更明显 。
    小组展示时发现,用同种材料制成的温度计,放入相同温度的水中,液面上升的速度和最终液柱高度都不同(如图所示,液柱高度:甲<乙<丙),造成这种现象的原因: 空气的受热膨胀比水明显,丙中空气多,故液柱上升最高 。
    【项目评价】 对该温度计提出合理的改进建议: 换用直径更细的吸管或换用更大的塑料瓶,可使液柱变化明显 。
    歧分类检索表
    1a两片外壳,方形…………………甲
    1b两片外壳, ? ………………2
    2a壳顶突出,放射线状……………乙
    2b壳顶突出,同心层纹……………3
    3a黄褐色壳皮,褐色花纹………丙
    3b外壳青白色,灰蓝色轮纹……丁
    动物细胞模型制作方案:
    1.细网纱——细胞膜
    2.方纸盒——细胞壁
    3.黏土——细胞质
    4.核桃——细胞核
    错误之处:
    (用数字表示,并说明理由)
    组别
    细胞模型名称
    材料
    作品展示
    第二组
    植物细胞模型
    硬纸板、吸管、绿豆、红豆、黄豆、大米
    第三组
    动物细胞模型
    玻璃杯、琼脂、杨梅核
    评价指标
    优秀
    合格
    待改进
    指标一
    能精细调节像的清晰度
    能粗略调节像的清晰度
    无法调节像的清晰度
    指标二
    对像的大小和亮度都能进行调节
    只能对像的大小或亮度进行调节
    对像大小和亮度都不能进行调节
    组别
    溶氧量(mg/L)
    培养环境
    呼吸频率(次/分钟·条)
    浮头现象
    第1次
    第2次
    第3次
    A
    4
    隔夜自来水
    110
    114
    112
    次数较多
    B
    6
    隔夜自来水
    73
    78
    74
    次数较少
    C
    8
    隔夜自来水
    57
    59
    61
    不浮头
    评价指标
    优秀
    合格
    待改进
    装置结构
    结构完整,能较为直观地显示温度变化
    结构完整
    结构密闭性较差,无法显示温度变化
    最小刻度
    达到1℃
    达到5℃
    达到10℃
    歧分类检索表
    1a两片外壳,方形…………………甲
    1b两片外壳, ? ………………2
    2a壳顶突出,放射线状……………乙
    2b壳顶突出,同心层纹……………3
    3a黄褐色壳皮,褐色花纹………丙
    3b外壳青白色,灰蓝色轮纹……丁
    动物细胞模型制作方案:
    1.细网纱——细胞膜
    2.方纸盒——细胞壁
    3.黏土——细胞质
    4.核桃——细胞核
    错误之处:
    (用数字表示,并说明理由)
    组别
    细胞模型名称
    材料
    作品展示
    第二组
    植物细胞模型
    硬纸板、吸管、绿豆、红豆、黄豆、大米
    第三组
    动物细胞模型
    玻璃杯、琼脂、杨梅核
    评价指标
    优秀
    合格
    待改进
    指标一
    能精细调节像的清晰度
    能粗略调节像的清晰度
    无法调节像的清晰度
    指标二
    对像的大小和亮度都能进行调节
    只能对像的大小或亮度进行调节
    对像大小和亮度都不能进行调节
    组别
    溶氧量(mg/L)
    培养环境
    呼吸频率(次/分钟·条)
    浮头现象
    第1次
    第2次
    第3次
    A
    4
    隔夜自来水
    110
    114
    112
    次数较多
    B
    6
    隔夜自来水
    73
    78
    74
    次数较少
    C
    8
    隔夜自来水
    57
    59
    61
    不浮头
    评价指标
    优秀
    合格
    待改进
    装置结构
    结构完整,能较为直观地显示温度变化
    结构完整
    结构密闭性较差,无法显示温度变化
    最小刻度
    达到1℃
    达到5℃
    达到10℃

    相关试卷

    浙江省温州市鹿城区温州市第二中学2024-2025学年九年级上学期11月期中科学试题:

    这是一份浙江省温州市鹿城区温州市第二中学2024-2025学年九年级上学期11月期中科学试题,文件包含试题卷pdf、参考答案pdf等2份试卷配套教学资源,其中试卷共10页, 欢迎下载使用。

    浙江省温州市实验中学2024-2025学年七年级上学期期中测试科学试题:

    这是一份浙江省温州市实验中学2024-2025学年七年级上学期期中测试科学试题,共27页。试卷主要包含了选择题,填空题,实验与探究题,综合题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

    浙江省温州市鹿城区2024-2025学年七年级上学期期中科学试题:

    这是一份浙江省温州市鹿城区2024-2025学年七年级上学期期中科学试题,文件包含2024学年第1学期七年级期中科学pdf、2024学年第1学期七年级期中科学答案pdf等2份试卷配套教学资源,其中试卷共8页, 欢迎下载使用。

    英语朗读宝
    欢迎来到教习网
    • 900万优选资源,让备课更轻松
    • 600万优选试题,支持自由组卷
    • 高质量可编辑,日均更新2000+
    • 百万教师选择,专业更值得信赖
    微信扫码注册
    qrcode
    二维码已过期
    刷新

    微信扫码,快速注册

    手机号注册
    手机号码

    手机号格式错误

    手机验证码 获取验证码

    手机验证码已经成功发送,5分钟内有效

    设置密码

    6-20个字符,数字、字母或符号

    注册即视为同意教习网「注册协议」「隐私条款」
    QQ注册
    手机号注册
    微信注册

    注册成功

    返回
    顶部
    Baidu
    ma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