江西省上饶市婺源县文公中学2024-2025学年高三上学期11月生物学测试卷
展开
这是一份江西省上饶市婺源县文公中学2024-2025学年高三上学期11月生物学测试卷,共13页。试卷主要包含了本试卷分选择题和非选择题两部分,答题前,考生务必用直径0,97,77,57,36,67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
1.本试卷分选择题和非选择题两部分。满分100分,考试时间75分钟。
2.答题前,考生务必用直径0.5毫米黑色墨水签字笔将密封线内项目填写清楚。
3.考生作答时,请将答案答在答题卡上。选择题每小题选出答案后,用2B铅笔把答题卡上对应题目的答案标号涂黑;非选择题请用直径0.5毫米黑色墨水签字笔在答题卡上各题的答题区域内作答,超出答题区域书写的答案无效,在试题卷、草稿纸上作答无效。
一、选择题:本题共12小题,每小题2分,共24分。在每小题给出的4个选项中,只有1项符合题目要求,答对得2分,答错得0分。
1.信号肽假说提出:游离核糖体最初合成的一段氨基酸序列作为信号肽序列(SP),被位于细胞质基质中的信号识别颗粒(SRP)识别,新生肽与SRP结合形成SRP复合物,暂停蛋白质的合成。SRP复合物与位于内质网膜上的DP(SRP的受体)识别,引导核糖体附着于内质网上.继续蛋白质的合成。经内质网加工后的肽链不含SP。下列推测错误的是( )
A.肽链是否含有SP,是游离核糖体能否附着于内质网的关键
B.在内质网对肽链加工的过程中,存在肽键的断裂
C.缺乏SRP会影响消化酶、抗体的合成与分泌
D.DP合成缺陷的细胞无法合成具有生物活性的蛋白质
2.图中①~④表示人体细胞的不同结构。下列相关叙述错误的是( )
A.溶酶体的形成需要①②③的参与
B.①是进行有氧呼吸的主要场所
C.③中的蛋白质可能被运送至细胞膜
D.④沿细胞骨架运输的过程不消耗能量
3.某科研小组为了探究不同浓度CuSO4溶液对大蒜和蚕豆根尖分生组织细胞有丝分裂的影响,观察大蒜和蚕豆根尖分生区细胞,并计算有丝分裂指数(有丝分裂指数=分裂期细胞数/观察到的细胞总数),以下叙述正确的是( )
A.制作大蒜蚕豆根尖细胞有丝分裂装片流程为:解离—染色—漂洗—制片
B.用甲紫染色后在光学显微镜下进行观察,视野内大部分细胞可以观察到染色体
C.用高浓度的CuSO4溶液处理会使大蒜根尖中更多的细胞停留在分裂间期
D.CuSO4溶液浓度为0时,大蒜的结果出现的原因是多数细胞没有进入细胞周期
4.下图是某动物细胞分裂的示意图。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
A.该细胞正处于减数第一次分裂前期
B.在减数第一次分裂后期时,②会断裂,①与③分离
C.⑤与⑥会在减数第二次分裂后期时彼此分离
D.该细胞中含有4条染色体,8个核DNA分子
5.多倍体普遍存在于植物界,根据染色体组来源的差异,生物学上将多倍体分为同源多倍体(如三倍体无子西瓜)和异源多倍体(如普通小麦)。玉米为二倍体植物,玉米多倍体植株的培育过程如图所示。下列叙述错误的是( )
A.多倍体可由二倍体祖先经过染色体数目加倍而产生
B.图示幼苗Ⅱ的细胞中染色体组数目均为幼苗I的两倍
C.用秋水仙素诱导处理发芽的种子,可抑制纺锤体形成从而实现染色体数目加倍
D.可用显微镜观察根尖分生区细胞染色体数目的方法鉴定多倍体
6.如图是电镜下僧帽细胞的树突与颗粒细胞芽球(树突)的模式图,已知僧帽细胞兴奋时会受到来自颗粒细胞的抑制,下列叙述错误的是( )
A.僧帽细胞兴奋时会引起颗粒细胞芽球Na+内流
B.神经递质释放出来后通过扩散来到突触后膜,该过程不需要ATP提供能量
C.突触Ⅱ突触小泡内的神经递质为兴奋性神经递质
D.突触Ⅱ中,递质作用于特异性受体时也会引发突触后膜膜电位变化
7.气管黏膜由黏膜上皮和固有层组成。在抗原刺激下,分泌型抗体IgA(sIgA)穿过黏膜上皮细胞到达黏膜表面,可与相应病原体结合形成复合物,随气管黏膜分泌物排出体外(如图)。下列叙述不正确的是( )
A.图中甲为浆细胞,内质网发达,不具备识别抗原的能力
B.sIgA通过阻断相应病原体对黏膜上皮细胞的黏附发挥抗感染作用
C.黏膜及其分泌物参与组成保卫人体的第一道防线
D.sIgA分泌及参与清除病原体的过程实现了免疫系统的免疫防御、免疫自稳、免疫监视功能
8.如图为对胚芽鞘做不同处理的实验,d为一胚芽鞘被纸盒罩住,纸盒的一侧开口,有单侧光照射。下列对实验结果的描述,错误的是( )
A.a中胚芽鞘直立生长,b中生长素发生了横向运输
B.b中胚芽鞘向光弯曲生长,c中胚芽鞘背光弯曲生长
C.d中如果固定胚芽鞘,旋转纸盒,一段时间后,胚芽鞘向光弯曲生长
D.d中如果将纸盒和胚芽鞘一起旋转,胚芽鞘受光均匀,会直立生长
9.如图显示某一规模农场自1917年第一次使用化肥后100年中物种丰富度变化的数据。下列分析错误的是( )
(注:纵坐标为单一物种总干重所占百分比,横坐标为物种丰富度)
A.1942年比1917年植物种类减少,物种丰富度降低
B.2017年时,农场中的生物群落无明显的分层现象
C.从图中信息反映出人类的干扰会影响群落的演替
D.1917~2017年间该农场种群类型数量和各种群密度均不断降低
10.下图为生活在一自然区域内的部分生物,对图中各生物关系的分析合理的是( )
A.若增大蛇的种群数量,短期内,鹰和虫的种群数量可能均增大
B.该食物网中所有生物构成一个生物群落
C.鹰获取能量较多的食物链是草→虫→蛙→蛇→鹰
D.图中虫获得的能量约占草能量的10-20%
11.为探究雌二醇(简称 E₂,一种雌激素)对小鼠卵母细胞体外成熟的影响,取未成熟卵丘—卵母细胞复合体(COCs)置入含不同浓度的 E₂培养液中培养24h,并进行体外受精及胚胎培养,比较各组之间卵母细胞成熟率、受精率和卵裂率。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
A.雌激素是在卵巢细胞的核糖体上合成
B.对照组的 COCs应在等量的生理盐水中培养
C.随着 E₂浓度的升高,卵母细胞成熟率不断提高
D.选用1.0或1.5mg/L的E₂处理对小鼠卵母细胞的成熟及胚胎发育较好
12.“嵌合体”是指由两个或两个以上具有不同遗传物质的细胞系形成的综合体。某大学利用人类诱导多能干细胞培育出类脑组织,植入小鼠的大脑体感皮层中,成功培育出能进行人类某些活动的“嵌合体小鼠”。这对于了解人脑发育过程,探究神经系统退行性疾病有巨大突破。下列相关叙述错误的是( )
A.该实验成功的技术基础是动物细胞培养
B.体细胞经诱导产生多能干细胞后,细胞全能性升高
C.嵌合体幼鼠的一个细胞中含有人和小鼠的基因
D.诱导多能干细胞避免了胚胎干细胞所涉及的伦理问题
二、选择题:本题共4小题,每小题4分,共16分。在每小题给出的4个选项中,有2项或2项以上符合题目要求,全部选对的得4分,选对但选不全的得2分,有错的得0分。
13.细胞自噬是细胞成分降解和回收利用的基础,对生物生长发育有重要意义。泛素是真核细胞内的一种多肽,细胞中错误折叠的蛋白质或损伤的细胞器被泛素标记后最终被溶酶体降解,以维持细胞内部环境稳定,部分机制如图所示。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有些细胞凋亡可能与细胞自噬过于激烈有关
B.吞噬泡可以直接识别被泛素标记的蛋白质
C.细胞进入衰老时期后,被溶酶体降解的线粒体增多
D.在长期饥饿状态下,细胞自噬减弱以避免浪费物质和能量
14.下列与模拟实验和模型构建相关的叙述,正确的是( )
A.“性状分离比的模拟实验”中,每个小桶内的两种颜色小球数量可以不相等
B.用橡皮泥制作染色体、细绳代表纺锤丝模拟减数分裂中染色体的数目和行为变化
C.双螺旋结构模型中的碱基互补配对解释了DNA分子具有恒定的直径
D.可用不同颜色的材料区分不同的细胞结构来制作真核细胞的三维结构模型
15.当大量丢失水分使细胞外液量减少以及血钠含量降低时,醛固酮通过基因调节机制生成多种蛋白质调节血钠含量的平衡。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
A.醛固酮由肾上腺髓质分泌,可随血液运输到全身各处
B.醛固酮与细胞膜上的受体结合后影响核基因的表达
C.Na+和K+通过钠钾泵的转运有利于提高内环境的渗透压
D.醛固酮可以提高内环境中水含量从而使血压升高
16.图示基因表达与性状的关系,相关叙述正确的是( )
A.启动子甲基化后,可能会影响①过程DNA聚合酶的识别
B.mRNA核苷酸序列的改变,可能会影响②过程碱基互补配对方式
C.酪氨酸酶基因异常导致白化症状属于基因对生物性状的间接控制
D.基因与性状是一一对应的,基因发生突变必然导致生物性状的改变
三、非选择题:共5个小题,每小题12分,共60分。
17.科学家用水培法培养甜瓜幼苗,每天k+和Mg2+初始状态均为500mg/L,定时测定培养液中k+和Mg2+的剩余量,如图所示。回答下列问题:
(1)Mg2+是甜瓜生存所必需的,因为 ,最终会影响有机物的合成。
(2)甜瓜对Mg2+的吸收量 (填>或”“≈”或“
相关试卷
这是一份江西省上饶市婺源县文公中学2024-2025学年高二上学期11月考试生物试题,共14页。试卷主要包含了本试卷分选择题和非选择题两部分,答题前,考生务必用直径0,9%的氯化钠溶液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
这是一份江西省上饶市婺源县文公中学2024-2025学年高一上学期11月生物学测试卷,共14页。试卷主要包含了本试卷分选择题和非选择题两部分,答题前,考生务必用直径0,25mL/kg、0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
这是一份江西省上饶市私立世龙中学2024-2025学年高三上学期11月生物学检测卷,共13页。试卷主要包含了选择题,非选择题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