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重庆市万州第二高级中学2024-2025学年高二上学期11月期中考试化学试题(解析版)-A4第1页](http://img-preview.51jiaoxi.com/3/7/16458254/0-1733220476707/0.jpg?x-oss-process=image/resize,w_794,m_lfit,g_center/sharpen,100)
![重庆市万州第二高级中学2024-2025学年高二上学期11月期中考试化学试题(解析版)-A4第2页](http://img-preview.51jiaoxi.com/3/7/16458254/0-1733220476770/1.jpg?x-oss-process=image/resize,w_794,m_lfit,g_center/sharpen,100)
![重庆市万州第二高级中学2024-2025学年高二上学期11月期中考试化学试题(解析版)-A4第3页](http://img-preview.51jiaoxi.com/3/7/16458254/0-1733220476811/2.jpg?x-oss-process=image/resize,w_794,m_lfit,g_center/sharpen,100)
重庆市万州第二高级中学2024-2025学年高二上学期11月期中考试化学试题(解析版)-A4
展开
这是一份重庆市万州第二高级中学2024-2025学年高二上学期11月期中考试化学试题(解析版)-A4,共16页。试卷主要包含了选择题,填空题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
一、选择题(本大题共14小题,每小题3分,共42分,每小题给出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项是符合题目要求)
1. 下列各组物质中,前者属于强电解质,后者属于弱电解质的一组是
A. CH3COONa、葡萄糖B. CaCO3、HF
C. Na2SO4、NH3D. H2S、(NH4)2CO3
【答案】B
【解析】
【详解】A.CH3COONa为强电解质、葡萄糖为非电解质,故A不符合题意;
B.CaCO3为强电解质、HF为弱电解质,故B符合题意;
C.Na2SO4为强电解质、NH3为非电解质,故C不符合题意;
D.H2S为弱电解质、(NH4)2CO3为强电解质,故D不符合题意;
故答案:B。
2. 下列物质的用途或事实与盐类的水解无关的是
A. 粗盐因含CaCl2在空气中易潮解
B. 用明矾净水
C. 配制AgNO3溶液时,将AgNO3溶于较浓的HNO3中,再加水稀释
D. 用MgCl26H2O制取无水MgCl2,需在HCl气流中加热
【答案】A
【解析】
【详解】A.CaCl2在不能水解,氯化钙与水结合生成水合物,则粗盐潮解与盐类水解无关,A符合题意;
B.明矾用于净水是由于Al3+水解产生Al(OH)3胶体,使悬浊物沉降,可以净水,B不符合题意;
C.Ag+水解产生AgOH,故将AgNO3溶于较浓的HNO3中,抑制水解,C不符合题意;
D.Mg2+在水中会水解,加热会促进Mg2+的水解,故由制取无水固体时,需在HCl气流中蒸发,抑制Mg2+的水解,D不符合题意;
答案选A。
3. 下列实验现象不能证明醋酸是弱电解质的是
A. 醋酸钠溶液的pH大于7
B. 0.1ml/L的醋酸溶液pH=3.3
C. 1ml/L的醋酸电导率弱于1ml/L的盐酸
D. 醋酸溶液能与碳酸钠固体混合产生气泡
【答案】D
【解析】
【详解】A.醋酸钠溶液的pH大于7,说明醋酸钠发生水解反应,则醋酸钠是强碱弱酸盐,醋酸是弱酸,故不选A;
B.0.1ml/L的醋酸溶液pH=3.3,说明醋酸部分发生电离,则醋酸是弱酸,故不选B;
C.1ml/L的醋酸电导率弱于1ml/L的盐酸,则说明醋酸部分发生电离,则醋酸是弱酸,故不选D;
D.醋酸溶液能与碳酸钠固体混合产生气泡,说明醋酸的酸性大于碳酸,不能说明醋酸是弱酸,故选D;
选D。
4. 下列事实能用勒夏特列原理解释的是
A. 工业合成氨选择500℃
B. SO2氧化成SO3,需要使用催化剂
C. 光照新制氯水时,溶液的颜色逐渐变浅
D. 由H2(g)、I2(g)和HI(g)组成的平衡体系,加压后颜色加深
【答案】C
【解析】
【详解】A.工业合成氨的反应是可逆的,正反应放热,选择500℃左右的较高温度能使反应逆向进行,不利于化学平衡的正向移动,使用该温度主要是考虑催化剂的催化效率高、反应速率大,所以不能用化学平衡移动原理解释,故A不选;
B.使用催化剂平衡不移动,不能用勒夏特列原理解释,故B不选;
C.氯水中存在化学平衡Cl2+H2O⇌HCl+HClO,光照使氯水中的次氯酸分解,次氯酸浓度减小,使得平衡向右移动,氯气浓度变小,溶液的颜色逐渐变浅,能用勒夏特列原理解释,故C选;
D.加压后颜色加深,是体积缩小浓度增大,加压平衡不移动,不能用勒夏特利原理解释,故D不选;
故选:C。
5. 二氧化硫催化氧化反应为: ,下列措施既能加快反应速率又能提高平衡转化率的是
A. 升高温度B. 增大压强C. 分离出D. 使用催化剂
【答案】B
【解析】
【详解】A.升高温度,反应速率加快,但该反应是放热反应,升温平衡逆向移动,平衡转化率降低,故A不符合题意;
B.增大压强,反应速率加快,该反应正反应方向是气体分子总数减少的反应,加压平衡正向移动,平衡转化率增大,故B符合题意;
C.分离出SO3,平衡尽管正向移动,平衡转化率增大,但c(SO3)减小,反应速率减慢,故C不符合题意;
D.使用催化剂只能加快反应速率,不会使平衡移动,平衡转化率不变,故D不符合题意;
故选B。
6. 在X(g)+3Y(g)2Z(g)+R(g)反应中,表示该反应速率最快的是
A. v(X)=0.07ml·L-1·s-1B. v(Y)=0.09ml·L-1·s-1
C. v(Z)=0.06ml·L-1·s-1D. v(R)=3.6ml·L-1·min-1
【答案】A
【解析】
【分析】化学反应中,各物质的速率之比等于其化学计量数之比,故要比较同一方程式中不同物质的反应速率需要把它换算成同一种物质的速率
【详解】每个选项都用X的速率来表示的话,则
A.v(X)=0.07ml·L-1·s-1;
B.v(X)=13v(Y)=0.03ml·L-1·s-1
C.v(X)=12v(Z)=0.03ml·L-1·s-1
D.v(X)=v(R)=0.06ml·L-1·s-1
故速率最快的选A。
7. 用下列实验装置进行相应实验,操作不正确或不能达到预期目的的是
A. AB. BC. CD. D
【答案】A
【解析】
【详解】A.测定盐酸溶液pH时,pH试纸不能湿润,否则会导致结果偏大,故A项不正确;
B.醋酸能与碳酸氢钠反应生成碳酸,而次氯酸无法与碳酸氢钠反应生成碳酸,说明酸性:醋酸>碳酸>次氯酸,故B项正确;
C.根据单位时间内产生氢气多少或者根据生成一定体积气体所需时间长短可测定反应速率,故C项正确;
D.碱式滴定管排气泡的操作为:将胶管向上弯曲,并用力捏挤玻璃珠上方的滴定管壁,让溶液从尖嘴快速流出,故D项正确;
综上所述,不正确的是A项。
8. 常温下,关于pH=11的氨水溶液,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
A. 加水稀释100倍后,溶液的pH>9
B. 与等体积pH=3的H2SO4溶液充分混合后,溶液呈酸性
C. 溶液中c(OH—)=1.0×10-3ml·L-1
D. 此溶液中由水电离出的和浓度均为1.0×10-11ml·L-1
【答案】B
【解析】
【详解】A.氨水中存在如下平衡:NH3·H2ONH+ OH—,加水稀释时,电离平衡右移,所以加水稀释100倍时,溶液中氢氧根离子浓度变化小于稀释倍数,溶液的pH大于9,故A正确;
B.pH为11的氨水溶液的浓度大于1.0×10-3ml·L-1,与等体积pH为3的硫酸溶液充分混合时,氨水过量,溶液呈碱性,故B错误;
C.pH为11的氨水溶液中氢氧根离子浓度为1.0×10-3ml·L-1,故C正确;
D.水中存在如下电离平衡:H2OH++OH—,由电离方程式可知,溶液中水电离出的氢离子浓度总是等于水电离出的氢氧根离子浓度,所以pH为11的氨水溶液中水电离出的氢离子浓度和氢氧根离子浓度都为1.0×10-11ml·L-1,故D正确;
故选B。
9. 室温下,下列各组离子在指定溶液中能大量共存的是
A. 水电离出的c(H+)=1×10-12ml·L-1的溶液中:Na+、K+、Cl-、
B. 甲基橙为红色的溶液中:Na+、K+、、
C. 澄清透明的溶液中:、Fe3+、Cu2+、Cl-
D. 0.1ml·L-1NaHCO3的溶液中:、Al3+、、
【答案】C
【解析】
【详解】A.水电离出的c(H+)=1×10-12ml·L-1的溶液,可以是酸性也可以是碱性,在强酸性或者强碱性条件下,碳酸氢根离子均不能大量共存,A错误;
B.甲基橙为红色的溶液是酸性溶液,碳酸根离子与氢离子反应不能大量共存,B错误;
C.澄清透明的溶液中,硫酸根离子、铁离子、铜离子、氯离子之间相互不反应,可以大量共存,C正确;
D.碳酸氢根离子与铝离子发生双水解不能大量共存,D错误;
故答案选C。
10. 下列实验能达到预期目的的是
A. AB. BC. CD. D
【答案】B
【解析】
【详解】A.NaClO溶液有漂白性,不可以用pH试纸测定其pH,故A错误;
B.碳酸钠存在水解平衡,少量CaCl2晶体,消耗碳酸根,使水解平衡逆向移动,氢氧根离子浓度减小,溶液红色变浅,故B正确;
C.FeCl3易水解生成Fe(OH)3和HCl,加热使盐酸挥发,蒸干溶液时最终得到的固体是Fe(OH)3,故C错误;
D.在固定容积的密闭容器中发生反应:2NO2⇌N2O4,向其中通入氩气,不影响反应中各物质的浓度和各物质的分压,反应速率不变,实验不能探究压强对化学平衡的影响,故D错误;
故选B。
11. 对密闭容器中进行的反应:X(g)+3Y(g)2Z(g)绘制如图像,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A. 依据图甲可判断正反应为放热反应
B. 在图乙中,虚线可表示使用了催化剂后X的转化率
C. 图丙可表示减小压强,平衡向逆反应方向移动
D. 依据图丁中混合气体的平均相对分子质量随温度的变化情况,可推知正反应的△H<0
【答案】C
【解析】
【详解】A.依据图像分析,温度升高逆反应速率大于正反应速率,平衡逆向进行,逆向是吸热反应,正向是放热反应,可以判断正反应为放热反应,A正确;
B.使用催化剂化学反应速率增大,缩短反应达到平衡的时间,化学平衡不移动,X的转化率一样,所以虚线可表示使用了催化剂,B正确;
C.由X(g)+3Y(g)⇌2Z(g)可知,该可逆反应是一个气体体积缩小的反应,减小压强使平衡逆向移动,则v(正)<v(逆),但减小压强化学反应速率减小,故v正、v逆均减小,C错误;
D.依据图像分析,温度升高平均相对分子质量减小,平均分子质量减小,总质量不变,说明气体物质的量变大,所以平衡逆向进行,逆反应是吸热反应,正反应是放热反应,即△H<0,D正确;
答案选C。
12. 已知:各相关物质的燃烧热数据,如下表。
下列热化学方程式正确的是
A kJ⋅ml-1
B. kJ⋅ml-1
C. kJ⋅ml-1
D. kJ⋅ml-1
【答案】C
【解析】
【详解】A.在101kPa时,1ml纯物质完全燃烧生成稳定产物时所放出的热量,叫做该物质的燃烧热,据此可写出kJ·ml,故A错误;
B.在101kPa时,1ml纯物质完全燃烧生成稳定产物时所放出的热量,叫做该物质的燃烧热,据此可写出kJ·ml,则 kJ·ml×2=+571.6 kJ·ml,故B错误;
C.已知①kJ·ml;②kJ·ml;③kJ·ml,根据盖斯定律:2×①+2×②-③,可得kJ⋅ml;故C正确;
D.在101kPa时,1ml纯物质完全燃烧生成稳定产物时所放出的热量,叫做该物质的燃烧热,据此可写出 kJ⋅ml-1,故D错误;
故选C。
13. 25℃时,pH=2的盐酸和醋酸各1mL分别加水稀释,pH随溶液体积变化的曲线如图所示。据图判断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 曲线Ⅱ是盐酸
B. 水的电离程度:b>a>c
C. 取等体积的a点、b点和c点的溶液消耗等浓度氢氧化钠溶液的体积:a=b>c
D. b点的酸浓度大于a点的酸浓度
【答案】D
【解析】
【分析】盐酸是强酸,在水溶液中完全电离,醋酸是弱酸,在水溶液中部分电离,稀释促进醋酸电离,等pH的两个溶液加等量的水稀释,盐酸溶液的pH变化程度大于醋酸溶液的变化,因此Ⅰ为盐酸的变化曲线,Ⅱ为醋酸的变化曲线;
【详解】A.据分析,Ⅰ为盐酸的变化曲线,Ⅱ为醋酸的变化曲线,A错误;
B.酸电离产生的氢离子抑制水的电离,氢离子浓度越大,pH越小,水的电离程度越小,则水的电离程度:b<a<c,B错误;
C.等pH的盐酸和醋酸,醋酸的物质的量浓度大,稀释相同倍数后,也是醋酸的物质的量浓度大,则等体积的a点、b点和c点的溶液,酸的物质的量b>a>c,则消耗等浓度氢氧化钠溶液的体积:b>a>c,C错误;
D.根据分析、结合选项C可知,b点的酸浓度大于a点的酸浓度,D正确;
选D。
14. 是一种新型硝化剂,在恒温恒容条件下发生下列反应:温度下的部分实验数据如下:
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
A. 内分解速率为
B. 温度下的平衡常数为,1000s时的转化率为
C. 其他条件不变,温度下反应到时测得的浓度为,则
D. 时,再充入,重新达到平衡后的转化率减小
【答案】C
【解析】
【详解】A.依据图标数据分析计算500s内N2O5 (g)消耗的浓度为5.00ml/L-3.52ml/L=1.48ml/L,N2O5分解速率为,A正确;
B.由表中数据可知,T1温度下,1000s时反应到达平衡,平衡时c(N2O5)=2.5ml/L,因反应在密闭容器中进行,则转化的c(N2O5)=5.00ml/L-2.5ml/L=2.5ml/L,故平衡时c(NO2)=5ml/L,c(O2)=1.25ml/L,平衡常数,转化率为,B正确;
C.该反应正反应是吸热反应,升高温度,反应速率加快,平衡向正反应移动,平衡时时N2O5(g)浓度应降低,其他条件不变时,T2温度下反应到1000s时测得N2O5(g)浓度为2.98 ml/L,浓度大于2.5ml/L,故不可能为升高温度,应为降低温度,故T1>T2,C错误;
D.时,再充入,等效于增大压强,平衡逆向移动,重新达到平衡后的转化率减小,D正确;
故选C。
二、填空题(本大题共4小题,共58分)
15. 溶液中的反应以及平衡与日常生活、工农业生产和环境保护等息息相关,请根据所学知识回答下列问题。
(1)泡沫灭火器中的主要成分是Al2(SO4)3和NaHCO3溶液,灭火的原理是_______(用离子方程式表示)。
(2)CuSO4的水溶液呈_______(填“酸”、“中”、“碱”)性,实验室在配制CuSO4溶液时,常将CuSO4固体先溶于硫酸中,然后再用蒸馏水稀释到所需的浓度,目的是_______。
(3)向氨水中滴加稀硫酸,使其恰好完全中和,则所得溶液中离子浓度由大到小的关系是:_______。
(4)某温度下,纯水中的c(H+)=2.0×10-7ml/L,则该温度时的水的离子积Kw=_______。
(5)25℃时,将pH=2的盐酸溶液与pH=13的NaOH溶液以一定体积比混合后,溶液pH=11,则盐酸溶液与NaOH溶液的体积比为_______。(近似认为酸碱总体积就是混合液体积)
(6)已知25℃时,H2CO3的电离平衡常数Ka1=4.3×10-7,Ka2=5.6×10-11,HCN的电离平衡常数Ka=6.2×10-10,则向NaCN溶液中通入少量CO2,反应的离子方程式为_______。下列措施能使HCN溶液中c(CN-)增大的同时c(H+)减小的是_______(填字母)。
A.NaCN B.加入固体KHSO4 C.加入Na2CO3固体 D.升高温度
【答案】(1)Al3++3=Al(OH)3↓+3CO2↑
(2) ①. 酸 ②. 抑制硫酸铜的水解
(3)c()>c()>c(H+)>c(OH-)
(4)4.0×10-14
(5)9:1 (6) ①. ②. AC
【解析】
【小问1详解】
泡沫灭火器灭火的原理为铝离子和碳酸氢根离子发生双水解反应,离子方程式为:;
【小问2详解】
由于硫酸铜为强酸弱碱盐,铜离子发生水解,溶液显酸性,则CuSO4的水溶液呈酸性;实验室在配制CuSO4溶液时,常将CuSO4固体先溶于硫酸中,然后再用蒸馏水稀释到所需的浓度,目的是抑制硫酸铜的水解;
【小问3详解】
向氨水中滴加稀硫酸,使其恰好完全中和,生成硫酸铵[(NH4)2SO4],硫酸铵为强酸弱碱盐,铵根离子水解,溶液呈酸性,则所得溶液中离子浓度由大到小的关系是c()>c()>c(H+)>c(OH-);
【小问4详解】
某温度下,纯水中的c(H+)=2.0×10-7ml/L,纯水中的c(OH-)=2.0×10-7ml/L则该温度时的水的离子积;
【小问5详解】
25℃时,将pH=2的盐酸溶液与pH=13的NaOH溶液以一定体积比混合后,溶液pH=11,设盐酸溶液体积为V1,NaOH溶液的体积为V2,,,则,则,则盐酸溶液与NaOH溶液的体积比为9:1;
【小问6详解】
根据电离平衡常数可知,Ka1(H2CO3)﹥Ka(HCN)﹥Ka2(H2CO3),则向NaCN溶液中通入少量CO2,生成HCN和NaHCO3,反应的离子方程式为:;
下列措施能使HCN溶液中c(CN-)增大的同时c(H+)减小的是
A.加入NaCN,c(CN-)增大,平衡逆向移动,c(H+)减小,故A项符合题意;
B.加入固体KHSO4,c(H+)增大,平衡逆向移动,c(CN-)减小,故B项不符合题意;
C.加入Na2CO3固体,碳酸钠与氢离子反应,平衡正向移动,c(CN-)增大,氢离子被消耗,c(H+)减小,故C项不符合题意;
D.升高温度,平衡正向移动,c(CN-)、c(H+)均增大,故D项不符合题意;
故答案为:AC。
16. 中国政府承诺:到2030年,二氧化碳排放比2005年下降65%以上因而研究CO2可转化成有机物实现碳循环很重要。
I.以CO2和NH3为原料合成尿素:2NH3(g)+CO2(g)⇌CO(NH2)2(s)+H2O(g) ΔH=-87kJ·ml-1。
(1)该反应_______正向自发进行(填字母)。
A. 低温下能B. 高温下能C. 任何温度下都能D. 任何温度下都不能
(2)研究发现,合成尿素反应分两步完成,其能量变化如图所示:
第一步:2NH3(g)+CO2(g)⇌H2NCOONH4(s) △H1
第二步:H2NCOONH4(s)⇌CO(NH2)2(s)+H2O(g) △H2
①图中△H2=_______。
②反应的决速步是_______反应(填“第一步”或“第二步”)。
II.以CO2和CH4催化重整制备合成气:CO2(g)+CH4(g)⇌2CO(g)+2H2(g)。在密闭容器中通入物质的量均为的CO2和CH4,在一定条件下发生反应,CH4的平衡转化率随温度、压强的变化关系如图所示。
(3)①反应在恒温、恒容密闭容器中进行,下列叙述能说明反应到达平衡状态的是______________(填字母)。
A.容器中混合气体的密度保持不变
B.容器内混合气体的压强保持不变
C.容器中气体的平均相对分子质量不变
D.同时断裂1mlC-H键和2mlH-H键
E.CO和H2的浓度相等时
②由图可知,压强p1_______p2(填“>”、“<”或“=”,下同);Y点速率v逆_______v正。
③已知气体分压=气体总压×气体的物质的量分数,用平衡分压代替平衡浓度可以得到平衡常数Kp,则X点对应温度下的Kp=_______(用含p2的代数式表示)。
【答案】(1)A (2) ①. +72.5 ②. 第二步
(3) ①. BC ②. < ③. < ④.
【解析】
【小问1详解】
该反应△HA3,该结果不能证明加入促进了CH3COONa的水解,原因是:的水解会导致溶液pH减小;
【小问2详解】
A
B
C
D
测定盐酸的pH
验证酸性:醋酸>次氯酸
测定Zn与反应速率
碱式滴定管排气泡
编号
实验内容
实验目的
A
室温下,用pH试纸分别测定浓度相等的NaClO溶液和NaHCO3溶液的pH
比较HClO与H2CO3的酸性强弱
B
往含有酚酞的Na2CO3溶液中,加入少量CaCl2晶体,现象溶液红色变浅
证明Na2CO3溶液中存在水解平衡
C
制备无水FeCl3固体
将氯化铁溶液蒸干
D
在固定容积的密闭容器中发生反应:2NO2⇌N2O4,向其中通入氩气
探究压强对化学平衡的影响
物质
C(s)
燃烧热/(kJ·ml-1)
-393.5
-1366.8
-285.8
t/s
0
500
1000
1500
5.00
3.52
2.50
2.50
序号
温度
V(CH3COONa)/mL
V(CH3COONH4)/mL
V(H2O)/mL
pH
1
25℃
40.0
0
0
A1
2
25℃
4.0
0
36.0
A2
3
25℃
20.0
200
0
A3
4
40℃
40.0
0
0
A4
序号
实验
记录的数据
5
取溶液,用盐酸滴定至终点
消耗盐酸体积为
6
测40℃纯水的
7
_______
相关试卷
这是一份重庆市万州第二高级中学2024-2025学年高二上学期11月期中考试化学试题(原卷版)-A4,共7页。试卷主要包含了选择题,填空题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
这是一份重庆市万州第二中学2024-2025学年高二上学期期中考试化学试题,文件包含化学试卷docx、化学答案docx等2份试卷配套教学资源,其中试卷共9页, 欢迎下载使用。
这是一份重庆市万州第二高级中学2023-2024学年高二上学期期中考试化学试题(Word版附解析),共19页。试卷主要包含了本试卷分第I卷和第II卷两部分, 下列装置或操作正确的是, 已知常温下,的电离常数, 已知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