湖南省常德市汉寿县汉寿县第一中学2024-2025学年高二上学期11月期中化学试题
展开
这是一份湖南省常德市汉寿县汉寿县第一中学2024-2025学年高二上学期11月期中化学试题,共20页。试卷主要包含了单选题,非选择题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
可能用到的相对原子质量:H-1 N-14 O-16 Na-23 V-51 Fe-56 Cu-64
一、单选题(每题 3 分,共 42 分)
1.以“点燃激情,传递梦想”为主题的奥运火炬“祥云”正在祖国各地传递。“祥云” 火炬的燃料是丙烷,它在燃烧时放出大量的热。关于能量变化的说法正确的是
A.伴有能量变化的物质变化都是化学变化
B.物质发生化学变化都伴随者能量变化
C.化学反应中,反应物的总能量是低于生成物的总能量
D.化学反应中,反应物的总能量是高于生成物的总能量
2.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碳酸氢钠在水溶液中的电离方程式为:NaHCO3 = Na+ + H+ + CO32-
B.可溶性盐在水中完全电离是强电解质,难溶性盐在水中溶解度很小是弱电解质
C.强电解质的水溶液导电性不一定强于弱电解质的水溶液
D.强电解质都是离子化合物,在水溶液或熔融状态下完全电离,以离子形式存在
3.下列四种酸溶液,均能跟锌片反应,其中最初反应速率最快的是( )
A.10℃20mL3ml/L的盐酸溶液B.20℃30mL3ml/L的盐酸溶液
C.20℃20mL4ml/L的醋酸溶液D.20℃10mL2ml/L的硫酸溶液
4.牙膏常用碳酸钙(CaCO3)作摩擦剂。碳酸钙属于
A.氧化物B.酸C.碱D.电解质
5.下列事实中,不能用勒夏特列原理解释的是
A.、、平衡混合气加压后颜色变深
B.开启啤酒瓶后,瓶中立刻泛起大量泡沫
C.实验室中常用排饱和食盐水的方法收集
D.工业生产硫酸的过程中使用过量的空气以提高的利用率
6.用稀盐酸与稀溶液(碱稍过量)测定中和反应的反应热时,下列有关说法错误的是
A.酸、碱混合前应分别测量其温度
B.酸碱混合时,应将碱溶液一次性快速加入到酸中
C.实验中应上下抽动玻璃搅拌器
D.用量筒取盐酸时若仰视读数,则测得的反应热偏大
7.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
A.中和相同体积、相同浓度的醋酸和盐酸,所需的物质的量相同
B.常温下,浓度均为的氨水和溶液中,溶液的导电能力更强
C.常温下,的溶液一定是酸溶液
D.向溶液中滴加醋酸至,则溶液呈中性
8.CO2的回收与利用是科学家研究的热点课题,可利用CH4与CO2制备“合成气”(CO、H2)。科学家提出制备“合成气”反应历程分两步:
反应①:CH4(g)C(ads)+2H2 (g) H1
反应②:C(ads)+ CO2(g)2CO(g) H2
上述反应中C(ads)为吸附性活性炭,反应历程的能量变化如图所示。
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A.增大压强,能加快反应速率,但需要改进设备、增加动力、增大投资,经济效益差,且“合成气”产率降低
B.CH4与CO2制备“合成气”的热化学方程式为CH4(g)+ CO2(g)2CO(g)+2H2 (g) H= +(E1-E3)kJ·ml-1
C.升高温度有利于提高“合成气”的产率
D.能量变化图中:E4+E2>E5+E1
9.水溶液中存在电离平衡和。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加入少量水,平衡向右移动,溶液中氢离子浓度增大
B.滴加少量浓盐酸,平衡向左移动,溶液pH值增大
C.滴加新制氯水,平衡向左移动,溶液pH值减小
D.加入少量NaOH固体(忽略体积变化),溶液中所有离子浓度都减小
10.已知反应:,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达到平衡后,升高温度,K值增大
B.达到化学平衡时,
C.达到平衡后,加压,气体平均摩尔质量增大
D.达到平衡后,加入催化剂,的平衡转化率增大
11.用NH3制取硝酸的第一步反应为:4NH3+5O24NO+6H2O。对该反应的有关说法错误的是
A.该反应是可逆反应B.反应中NH3能全部转化为NO
C.催化剂能加快该反应的速率D.升高温度能加快该反应的速率
12.已知:,向一恒温恒容的密闭容器中充入和发生反应,时达到平衡状态Ⅰ,在时改变某一条件,时重新达到平衡状态Ⅱ,正反应速率随时间的变化如图所示。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容器内压强不变,表明反应达到平衡B.平衡时的体积分数:
C.时改变的条件:向容器中加入D.平衡常数:
13.已知在温度和时水的电离平衡曲线如图所示,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A.在A、C两点处,水的离子积常数:
B.升高温度可实现由C点到A点
C.时,的硫酸溶液与的氢氧化钠溶液等体积混合,所得溶液的
D.图中矩形POMA的面积表示时水的离子积常数的值
14.时,配制一组的混合溶液,溶液中、、、的浓度与溶液pH的关系曲线如下图所示。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该温度下,的电离平衡常数
B.a点:
C.b点:
D.向c点所表示的溶液中滴加等体积的NaOH溶液:
二、非选择题(共 4 个大题,除标注外每空 2 分,共 58 分)
15.酸碱中和滴定是重要的定量实验,用标准溶液滴定某一元酸HA的浓度,回答下列问题:
(1)标准溶液的配制:用托盘天平称量固体,配成标准溶液,则标准溶液的物质的量浓度为 ,滴定时溶液应装入 (填仪器名称)
(2)滴定过程:用标定后的标准溶液滴定一元酸HA。(用基准物质邻苯二甲酸氢钾标定标准溶液的浓度,结果为)滴定时,最好选用 作为滴定的指示剂,使用该指示剂滴定时,滴定终点的现象是
(3)根据表中数据,该一元酸HA溶液的物质的量浓度是 (保留四位有效数字)
(4)下列操作会造成的测定结果偏高的是_______
A.锥形瓶用待测液润洗
B.滴定过程中摇瓶幅度太大,将锥形瓶中溶液撒到瓶外
C.滴定过程中向锥形瓶中加入少量蒸馏水
D.滴定结束时,仰视读数
(5)用溶液滴定酸的浓度时,对酸的电离常数和起始浓度是有一定条件的,当起始浓度与电离常数满足时可以比较准确的滴定。现有的四种酸它们的值如表,则根据数据判断,能用溶液滴定浓度的酸是 (填化学式)
16.为测定氨分子中氮、氢原子个数比。某研究性学习小组设计了如下实验流程:
实验时,先用制得的氨气排尽洗气瓶前所有装置中的空气,再连接洗气瓶和气体收集装置,立即加热氧化铜。反应完成后,黑色的氧化铜转化为红色的单质铜。
如图A、B、C为甲、乙两小组制取氨气时可能用到的装置,D为盛有浓硫酸的洗气瓶。
实验1测得反应前氧化铜的质量m1g、氧化铜反应后剩余固体的质量m2g、生成的氮气在标准状况下的体积V1L。
实验2测得洗气前装置D的质量m3g、洗气后装置D的质量m4g、生成的氮气在标准状况下的体积V2L。请回答下列问题:
(1)写出仪器a和b的名称分别是:圆底烧瓶和 。
(2)检查A装置气密性的操作是 。
(3)实验1和实验2分别选择了不同的方法制取氨气,请将实验装置的字母编号和制备原理填或相关化学方程式写在下表的空格中。
(4)实验1用所测数据计算出氨分子中氮、氢的原子个数比为 。(列式子,不计算结果)
(5)实验2用所测数据计算出氨分子中氮、氢的原子个数比明显小于理论值,其原因是 。为此,实验2在原有实验的基础上增加了一个装有某药品的实验仪器重新实验。根据实验前后该药品的质量变化及生成氮气的体积,得出了合理的实验结果。该药品和实验仪器的名称分别是 和 。
17.甲烷是重要的气体燃料和化工原料,由制取合成气(CO、)的反应原理为。回答下列问题:
(1)若生成,吸收热量,相关化学键的键能(断裂化学键所吸收的能量),如表所示。
①的键能为 (用含a的式子表示)
②当体系温度等于时。温度大于T时 (填“>”“E5-E2,所以E4+E2>E5+E1,D正确;
故答案选B。
9.C
【详解】A.弱电解质“越稀越电离”,加入少量水,平衡向右移动,溶液中氢离子浓度减小,故A错误;
B.滴加少量浓盐酸,氢离子浓度增大,平衡向左移动,溶液pH值减小,故B错误;
C.滴加新制氯水,和Cl2反应生成S单质和HCl,浓度减小,平衡向左移动,溶液pH值减小,故D正确;
D.加入少量NaOH固体(忽略体积变化),氢离子浓度减小,平衡正向移动,溶液中S2-离子浓度增大,故D错误;
选C。
10.C
【详解】A.该反应为放热反应,其他条件不变,升温,平衡逆向移动,K值减小,A项错误;
B.达到化学平衡时,不同物质表示的正、逆反应速率之比与化学计量数之比相同,,B项错误;
C.加压、平衡向气体体积减小的方向移动,总质量不变,平均摩尔质量增大,C项正确;
D.加入催化剂不会影响反应物的平衡转化率,D项错误。
故选C。
11.B
【详解】A. 4NH3+5O2⇌4NO+6H2O反应中用的是可逆号,反应是可逆反应,A项正确;
B. 对于可逆反应,反应物不能完全转化为生成物,B项错误;
C. 由于催化剂可以降低反应所需能量,提高单位体积内活化分子百分数,使反应速率加快,C项正确;
D. 由于升高温度,催化剂可以降低反应分子所需能量,提高单位体积内活化分子百分数,使反应速率加快,D项正确;
答案选B。
12.B
【分析】根据图象可知,向恒温恒容密闭容器中充入1ml A和3ml B发生反应,反应时间从开始到t1阶段,正反应速率不断减小,t1-t2时间段,正反应速率不变,反应达到平衡状态,t2-t3时间段,改变条件使正反应速率逐渐增大,平衡向逆反应方向移动,t3以后反应达到新的平衡状态,据此结合图象分析解答。
【详解】A.容器内发生的反应为,该反应是气体分子数不变的可逆反应,所以在恒温恒容条件下,气体的压强始终保持不变,则容器内压强不变,不能说明反应达到平衡状态,A错误;
B.最初加入体系中的A和B的物质的量的比值为1:3,当向体系中加入C时,平衡逆向移动,最终A和B各自物质的量增加的比例为1:2,因此平衡时A的体积分数φ(II)>φ(I),B正确;
C.根据图象变化曲线可知,t2∼t3过程中,t2时v正瞬间不变,平衡过程中不断增大,则说明反应向逆反应方向移动,且不是“突变”图象,属于“渐变”过程,所以排除温度与催化剂等影响因素,改变的条件为:向容器中加入C,C错误;
D.平衡常数K与温度有关,因该反应在恒温条件下进行,所以K保持不变,D错误。
故选B。
13.A
【详解】A. A点对应的、均大于C点对应的、,故水的离子积常数:,A项错误;
B. 升高温度,水的电离平衡正向移动,、增大,可实现由C点到A点,B项正确;
C. 时,的硫酸溶液中,的氢氧化钠溶液中,等体积混合时,二者恰好完全反应,所得溶液的,C项正确;
D. 时,水的离子积常数等于,即,为矩形POMA的面积,D项正确;
故选A。
14.D
【详解】c (Na2CO3) +c (NaHCO3) =0. 10mlL-1的混合溶液中,钠离子浓度最大,且碱性越强时CO32-越大,HCO3-、H2CO3均随pH增大而减小,则图中c在Na+的浓度变化曲线上,a在H2CO3、CO32-的浓度变化曲线上、b在HCO3-的浓度变化曲线上;
A. Ka1=,图中数据不能确定碳酸的浓度,则不能计算H2CO3的电离平衡常数Ka1,可由b点计算H2CO3的电离平衡常数Ka2,故A错误;
B. a点溶液遵循电荷守恒c (HCO3-) +2c (CO32-) +c (OH-) =c (Na+) +c(H+),且a点时c (H2CO3) =c (CO32-) ,则a点: c (Na+) +c (H+) =c(OH-) +c (HCO3-) +2c (H2CO3) ,故B错误;
C. b点时c (HCO3-) =c (CO32-) ,c (Na+) =0.15 ml∙L-1,物料守恒式为:c(H2CO3) +c (HCO3-) +c (CO32-) =0.1 ml∙L-1,则b点:c (Na+) +c (H2CO3) =0.10 ml∙L-1+c (CO32-) ,故C错误;
D. c点时Na+的浓度为0.15 ml∙L-1,c (Na2CO3) +c (NaHCO3) =0.10ml∙L-1,则c(Na2CO3) =0.05 ml∙L-1,c (NaHCO3) =0.05 ml∙L-1,滴加等体积0.05 ml∙L-1的NaOH溶液,与NaHCO3恰好反应生成Na2CO3,由溶液中质子守恒可知c (OH-) =c (HCO3-) +c (H+) +2c (H2CO3),故D正确;
答案选D。
【点睛】本题考查离子浓度大小的比较,为高频考点,把握图中离子浓度与曲线的关系、电荷守恒及物料守恒为解答的关键,侧重分析与应用能力的考查,注意电离平衡常数的计算,题目难度不大。
15.(1) 碱式滴定管
(2) 酚酞 最后一滴(或半滴)溶液滴下后,溶液由无色变为浅红色,且半分钟内不褪色
(3)
(4)AD
(5)、
【详解】(1)用托盘天平称量固体,配成标准溶液,则标准溶液的物质的量浓度为=0.2ml/L,由于NaOH会腐蚀酸式滴定管下端的玻璃活塞,故滴定时溶液应装入碱式滴定管中,故答案为:0.2ml/L;碱式滴定管;
(2)用标准NaOH溶液滴定一元酸HA,滴定终点时呈中性或碱性,酚酞的变色范围为8.0~10,所以指示剂最好用酚酞;判断滴定达终点的依据为:当加入最后一滴液体时,锥形瓶内溶液的颜色恰好由无色变为粉红色,且半分钟内不褪色,即为滴定终点,故答案为:酚酞;当加入最后一滴液体时,锥形瓶内溶液的颜色恰好由无色变为粉红色,且半分钟内不褪色,即为滴定终点;
(3)三次滴定消耗标准液的体积分别为(20.50-0.40)mL=20.10mL、(22.25-2.10)mL=20.15mL、(21.10-1.05)mL=20.05mL,三次滴定数据均有效,消耗标准液的平均体积为:=20.10mL,根据NaOH~HA可知:n(HA)=n(NaOH),则c(HA)==0.1990ml•L-1,故答案为:0.1990ml•L-1。
(4)A.锥形瓶用待测液润洗,导致待测液浓度的物质的量偏大,滴定过程中消耗标准液体积偏大,测定结果偏高,A符合题意;
B.滴定过程中摇瓶幅度太大,将溶液滴到瓶外,导致待测液部分损失,故消耗标准液体积偏小,测定结果偏低,B不合题意;
C.滴定过程中向锥形瓶中加入少量蒸馏水,不影响测定结果,C不合题意;
D.滴定结束时,俯视读数,读出的标准液体积偏大,测定结果偏高,D符合题意;
故答案为:AD;
(5)已知HClOH++ClO-,Ka=,则c(HClO)Ka=c(H+)c(ClO-)=c(H+)2=(10-4.2)2=10-8.4<10-8,同理:c(HCN)Ka=(10-5.1)2=10-10.2<10-8,c(HAc)Ka=(10-2.8)2=10-5.6>10-8,c(HCOOH)Ka=(10-2.4)2=10-4.8>10-8,综上分析可知,只有HAc和HCOOH能用NaOH来滴定,故答案为:HAc、HCOOH。
16. 长颈漏斗 连接导管,将导管插入水中,微热试管,导管口有气泡产生,停止加热,导管内有水回流并形成一段稳定的水柱。 (NH4)2SO4+Ca(OH)22NH3↑+2H2O+CaSO4 B 氢氧化钠溶于氨水后放热和增加氢氧根浓度均促进NH3+H2ONH3·H2ONH4++OH-;向逆方向移动,使更多的氨气逸出 8V1:11.2(m1-m2) 浓硫酸吸收了未反应的氨气,从而使计算的氢的量偏高 碱石灰(或氧化钙等) 干燥管(或U形管)
【分析】根据装置的特征确定仪器的名称并检查气密性的操作方法;结合反应原理选择实验装置和书写反应方程式;结合实验数据分别计算出氢和氮原子的物质的量即可解题。
【详解】(1)仪器a名称是圆底烧瓶、仪器b的名称是长颈漏斗;
(2)检查A装置气密性的具体操作方法是连接导管,将导管插入水中,微热试管,导管口有气泡产生,停止加热,导管内有水回流并形成一段稳定的水柱;
(3)实验1:氢氧化钙与硫酸铵反应生成硫酸钙、氨气和水,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NH4)2SO4+Ca(OH)22NH3↑+2H2O+CaSO4;
实验2:浓氨水是液体,氢氧化钠是固体,为使氨气逸出,把氨水滴入固体氢氧化钠中,随着氢氧化钠溶解放热,氨气挥发放出气体,故选B装置;氢氧化钠溶于氨水后放热使氨气溶解度降低,增加氢氧根浓度,使NH3+H2O⇌NH3•H2O⇌NH4++OH-向逆方向移动,加快氨气逸出;
(4)反应前氧化铜的质量为m1g、氧化铜反应后转化成的铜的质量为m2g,则氧化铜中氧元素的质量为m1-m2,根据原子守恒,则生成的水中氧原子的物质的量为ml;水中氢原子个数是氧原子个数的两倍,因此氢原子的物质的量为ml×2=ml,生成的氮气在标准状况下的体积V1L,则氮气中氮原子的物质的量为ml=ml;因此氮氢原子个数比为ml:ml=8V1:11.2(m1-m2);
(5)实验2用所测数据计算出氨分子中氮、氢的原子个数比小于理论值,其原因是洗气瓶D中的浓硫酸不但吸收了反应生成的水,还吸收了未反应的氨气,从而使计算的氢的量偏高,因此在洗气瓶D前的位置应增加了一个装有碱石灰(无水硫酸铜、氢氧化钠、氧化钙等)的干燥管(或U形管)只吸收水,减小误差。
【点睛】本题考查氨气的制备及氨气的组成测量,利用了氨气的还原性,能准确测定反应中生成的水和氮气的量是实验成功的关键,实验2的易错点是硫酸吸收了水和氨气,导致误差增大。
17.(1) 1282-4a < AB
(2) 压强 q>n>m 25% 0.19
【详解】(1)若生成,吸收热量,则生成1mlCO吸收热量4,设的键能为 x,=断键吸收的总能量-形成化学键放出的总能量=,解得x=1282-4a;该反应的>0,且是一个气体体积增大、熵增大的反应,即>0,当体系温度等于时,温度大于T时不变,>0,所以 n>m,所以m、n 、q点的平衡常数由大到小的顺序为q>n>m;设甲烷的浓度变化量为x,由题意可知:,解得x=0.25,此时甲烷的转化率为;该条件下平衡常数。
18.(1)将、还原为、
(2)
(3)
相关试卷
这是一份湖南省常德市汉寿县第一中学2024-2025学年高一上学期11月期中考试化学试题(含答案),共10页。试卷主要包含了单选题,非选择题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
这是一份湖南省常德市汉寿县第一中学2024-2025学年高三上学期11月期中考试化学试题(含答案) (1),共15页。试卷主要包含了单选题,非选择题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
这是一份湖南省常德市汉寿县第一中学2024-2025学年高一上学期11月期中考试 化学试题,共16页。试卷主要包含了单选题,非选择题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