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4-2025学年黑龙江省富锦市某校高二(上)期中考试地理试卷(解析版)
展开
这是一份2024-2025学年黑龙江省富锦市某校高二(上)期中考试地理试卷(解析版),共14页。试卷主要包含了选择题,非选择题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
满分100分,考试时间75分钟
第Ⅰ卷(选择题,共60分)
一、选择题:(本题共30小题,每小题2分,共60分。每小题列出的四个备选项中,只有一个是符合题目要求的,不选、多选、错选均不得分)
1. 假如黄赤交角为15°,则 ( )
A. 热带范围扩大B. 温带范围不变
C. 北极圈纬度为75°ND. 南回归线南移
【答案】C
【解析】黄赤交角的度数是南北回归线的度数,南北回归线间是地球上太阳直射的范围。地球上极圈内有极昼和极夜现象。极圈的度数+回归线度数=90°,回归线和极圈是五带的划分界线。而如果黄赤交角减小,太阳直射的范围会变小,热带范围会减小,而极圈的度数增大,极圈到极点的范围减小,有极夜和极昼现象的范围也随之减小。温度范围变大;又因极圈的度数+回归线度数=90°,回归线为15°,极圈为75°,北极圈纬度为75°N,南回归线北移,故选C项。
下图是“地球表面自转线速度等值线分布图”,读图,完成下面小题。
2. 图中区域大部分位于( )
A. 北半球中高纬度B. 北半球低纬度
C. 南半球中纬度D. 南半球低纬度
3. 图中a、b两点纬度相同,但地球自转的线速度明显不同,原因是( )
A. a点地势高,自转线速度大B. b点地势低,自转线速度大
C. a点地势低,自转线速度大D. b点地势高,自转线速度大
【答案】2. A 3. A
【解析】
【2题详解】
读图可知,图示区域地球自转线速度由南向北递减,地球自转线速度应从低纬向高纬递减,表明该地纬度向北递增,即图中区域位于北半球,排除CD;根据所学知识可知,30°、60°纬线上各地的自转线速度分别为1447km/h、837km/h,图示大部分区域线速度介于837km/h~1447km/h之间,表明该区域大部分位于中纬度,A符合题意,排除B。故选A。
【3题详解】
同一纬度地区,海拔越高,地面点则距自转中心越远,自转半径越大,因此自转线速度越大。读图可知,图中a处的线速度介于870~900千米/小时之间,比同纬度b地的线速度(介于840~870千米/小时之间)大,a点自转线速度大于b点,而两地处于同一纬度地区,故a点的海拔高于b点,即a点地势高,自转线速度大,A正确,BCD错误。故选A。
某航班从上海(约31°N,120°E)出发,飞往旧金山(约38°N,120°W),下表为该航班信息,据此完成下面小题。
4. 该航班飞行的时间为( )
A 8小时30分钟B. 4小时30分钟
C. 16小时30分钟D. 12小时30分钟
5. 该航班抵达旧金山机场时,全球处于新一天的范围约占全球的比例为( )
A. 1/4B. 1/5
C. 略小于2/3D. 略小于3/4
【答案】4. D 5. D
【解析】
【4题详解】
飞机起飞时,上海(北京时间)为6月12日00:30,北京时间比旧金山时间(120°W,西八区)早16小时,因此此时旧金山时间应为6月7日8:30。航班信息显示飞机降落时,旧金山时间为6月11日21:00,因此飞机飞行时间为12小时30分钟。故D正确,ABC错误。故选D。
【5题详解】
由飞机抵达的旧金山时间6月11日21:00,算出国际日界线所在的区时为17:00,17/24约为3/4,故D正确,ABC错误。故选D。
下图为某一河段的剖面,因地球地转偏向力导致两岸坡度差异较大。读图,完成下面小题。
6. 此河流可能位于( )
A. 南半球B. 北半球
C. 赤道上D. 回归线上
7. 若此河流是一条自西向东流动的河流,哪一岸的河堤需要特别加固( )
A. 东岸B. 西岸
C. 北岸D. 南岸
【答案】6. A 7. C
【解析】
【6题详解】
沿地表水平运动物体的偏移规律:北半球向右偏,南半球向左偏,赤道不偏。根据题意,该河段较平直,因此两岸的形态主要受地转偏向力的影响;读图可知,该河段左岸受侵蚀更加明显,右岸泥沙沉积,说明地转偏向力偏向左,此段河流可能位于南半球。故选A。
【7题详解】
结合上题分析,该河流位于南半球,若流向为自西向东,则北岸为左岸,易受河流侵蚀,河堤需要特别加固。C正确。南岸是沉积作用明显的一侧,D错误;自东向西流动的河流,没有东西岸,AB错误。故选C。
左图为二分二至日中某日以极点为中心的昼夜分布图,其中阴影区域为黑夜,非阴影区域为白天,MON为晨昏线。右图为二分二至日地球公转位置示意图。据此完成下面小题。
8. 2023年国庆期间,地球公转的位置位于图中的( )
A. a→b区间B. b-→c区间
C. c→d区间D. d-→a区间
9. 根据材料可知,图示( )
A. 此时北京时间为17时B. 该日应为春分日
C. ON曲线段为昏线D. 该半球为南半球
10. 该日过后三个月内( )
A. 地球公转速度先变快,后变慢
B. 长沙市昼长夜短,昼渐短、夜渐长
C. 太阳直射点在北半球,向北移
D. 海南三亚正午日影先变长,后变短
【答案】8. C 9. A 10. B
【解析】
【8题详解】
据图中地球公转方向可知,a为春分,b为夏至,c为秋分,d为冬至,由此可知国庆期间,地球公转位置位于c→d区间,C正确,ABD错误。故选C。
【9题详解】
根据图中经度分布可知,此图为北半球的俯视图,此时北极圈及以内地区出现极昼,故应为夏至日,按照地球自转方向来看,NO为晨线,MO为昏线;M地与昏线相交,且位于赤道,故M点135°E地方时应为18:00,此时北京时间应为17:00,A正确,BCD错误。故选A。
【10题详解】
根据上题可知,此时为夏至日6月22日,再过3个月为12月22日,在7月初到达远日点,此时地球公转速度先变慢,后变快,A错误;此时为北半球昼长最长的一天,过了该日后北半球的长沙市昼长夜短,昼渐短、夜渐长,B正确;此时太阳直射点位于北半球,且向南移,C错误;此时太阳直射北回归线,三亚位于北回归线以南,太阳直射点在该日后会向三亚移动,到达三亚后继续向南移动,故此时该地正午日影先变短,后变长,D错误。故选B。
开都河流经巴音布鲁克草原(巴音布鲁克草原位于天山腹地,四周雪山环抱)时,河道蜿蜒曲折,因此有“九曲十八弯”的美称。完成下面小题。
11. “九曲十八弯”河段上的地貌( )
A. 以风力堆积为主B. 河床底部起伏不平
C. 石灰岩广布D. 可能会形成牛轭湖
12. 野外进行地貌观察时,一般采用从宏观到微观的观察顺序,以下观察顺序正确的是( )
A. 巴音布鲁克草原→S形河湾→凹凸河岸
B. 凹凸河岸→S形河湾→河床剖面
C. 巴音布鲁克草原→天山→凹凸河岸
D. 槽形河谷→巴音布鲁克草原→凹凸河岸
【答案】11. D 12. A
【解析】
【11题详解】
“九曲十八弯”说明当地曲流发育。在地形平坦地区流淌的河流,河曲发育,随着流水对河面的冲刷与侵蚀,河流愈来愈曲,最后导致河流自然截弯取直,河水由取直部位径直流去,原来弯曲的河道被废弃,形成湖泊,因这种湖泊的形状恰似牛轭,故称之为牛轭湖。D正确;“九曲十八弯”河段上的地貌是流水侵蚀的结果,A错误;河流曲流大多发育在地表相对平坦、物质软硬适度的区域,B错误;石灰岩广布地区喀斯特地貌发育,喀斯特地貌区地表景观主要有孤峰、峰林、峰丛、洼地、丘陵、落水洞和干谷等,C错误。故选D。
【12题详解】
在野外进行地貌观察时,一般按照从宏观到微观的顺序,先观察视野内大的地貌如山地、平原等,再观察和描述次一级地貌如山岭、河谷等,最后描述河岸、陡崖等更小的地貌特征。A正确,BCD错误。故选A。
下图为地壳物质循环示意图,图中甲乙丙丁代表岩石类型,①—⑦表示地质作用,其中⑦表示地壳上升作用。读图,完成下面小题。
13. 图中序号与其代表的地质作用组合正确的是( )
A. ①—外力作用B. ⑥—固结成岩
C. ④—变质作用D. ②—冷却凝固
14. 下列关于岩石特征的叙述,正确的是( )
A. 乙类岩石具有明显的气孔结构B. 甲类岩石的代表性岩石是玄武岩
C. 丙类岩石中可能会有化石D. 丁类岩石典型代表是大理岩
【答案】13. B 14. B
【解析】
【13题详解】
根据图中信息可知,甲为喷出岩,乙为侵入岩,丙为变质岩,丁为沉积岩,①为岩浆喷出,②为外力作用,③为岩浆侵入,④为重熔再生,⑤为变质作用,⑥为固结成岩,因此B正确,排除ACD。故选B。
【14题详解】
结合上题可知,乙类岩石为侵入岩,无明显的气孔结构,岩石较为紧密,排除A;甲类岩石为喷出岩,代表性岩石为玄武岩,B正确;丙类岩石为变质岩,一般不含有化石,排除C;丁类岩石为沉积岩,代表性岩石为石灰岩,大理岩为变质岩,排除D。故选B。
读某地地质剖面示意图,完成下面小题。
15. 图中( )
A. 甲处岩层多气孔构造B. 图示区域发生了三次褶皱
C. 岩浆侵入可能导致乙处岩石变质D. 丙处的景观由内力作用造成
16. 下列地质作用由早到晚依次发生的是( )
A. 褶皱、断层、岩浆侵入、沉积、侵蚀B. 断层、褶皱、侵蚀、沉积、岩浆侵入
C. 褶皱、断层、侵蚀、沉积、岩浆侵入D. 断层、褶皱、岩浆侵入、沉积、侵蚀
【答案】15 C 16. C
【解析】
【15题详解】
甲处岩石为花岗岩,岩石较为致密气孔构造为玄武岩等喷出岩特有的,A错误。根据图中岩层的分布,图示地区只出现过两次褶皱,B错误。岩浆岩侵入与沉积岩交会处形成高温环境,易产生变质岩,C错误。;溶洞为石灰岩受流水侵蚀作用而成,D错误。故选C。
【16题详解】
根据图示信息,该图最底层岩层错位,错位岩层都为倾斜分布,故褶皱发生在断层之前,上部岩层覆盖住第一次褶皱的岩层,故应该是先侵蚀形成水平面,再沉积,最后岩浆侵入大多数沉积岩,C正确,ABD错误。故选C。
内陆湖泊三角洲是内陆河流注入湖泊时形成的三角洲。下图为我国西北地区某内陆湖泊三角洲示意图,气候变化对图示区域三角洲和滨浅湖变化影响较大。据此完成下面小题。
17. 内陆湖泊三角洲的特征是( )
A. 面积季节变化小B. 前缘颗粒物粗大
C. 沉积物厚度极小D. 沉积物分层明显
18. 形成图示内陆湖泊三角洲的河流( )
①上游降水多,侧蚀作用强②上游落差大,下蚀作用强
③中游河谷展宽,河水搬运能力增强④下游受湖水顶托作用影响,泥沙堆积
A. ①④B. ②③
C. ②④D. ③④
【答案】17. D 18. C
【解析】
【17题详解】
材料信息表明,图示地貌为西北地区某内陆湖泊三角洲,西北地区大陆性强,降雨和冰雪补给的季节变化大,注入湖泊的径流量季节变化大,湖水水位季节变化大,导致三角洲的面积季节变化大,A错误;注入湖泊的河流流速逐渐变慢,沉积物由粗变细,分层明显,前缘颗粒物细小,D正确,B错误;图示三角洲由河流带来泥沙堆积形成,形成时间一般较久,年复一年的堆积,一般沉积物厚度大,C错误。故选D。
【18题详解】
形成图示内陆湖泊三角洲的河流往往发育于有丰富冰雪融水和山地降水的高山地区,河流上游地势起伏大,落差大,河流侵蚀以下蚀作用为主,侧蚀作用并不强,②正确,①错误;如果形成图示内陆湖泊三角洲的河流中游河谷展宽,则流速会明显减慢,则河水的搬运能力会减弱,③错误;河流入湖口受湖水顶托作用影响,流速减慢,大量泥沙堆积形成三角洲,④正确。综上所述,C正确,ABD错误。故选C。
过去,山区公路多为“之”字形盘山公路。现在,修建高速公路则是逢山开道,遇沟建桥,尽量取最短距离。完成下面小题。
19. 早期山区公路选线多为“之”字形,主要是考虑( )
A. 地形因素B. 居民点分布
C. 气候因素D. 工业分布
20. 现在山区修建高速公路不呈“之”字形,其主要原因有( )
①节约通行时间②汽车性能的改善③科技水平的提高④为节省建设投资
A. ①②B. ①③
C. ③④D. ②④
【答案】19. A 20. B
【解析】
【19题详解】
山地地区,地势崎岖不平,因此早期公路,“之”字形公路走向大致和等高线平行,降低了公路沿线的比降,主要考虑的因素是地形,A正确;与居民点分布、气候因素、工业分布关系小,B、C、D错误。故选A。
【20题详解】
在山区兴建平直的高速公路需要挖隧建桥,工程难度大、投资多,④错误;雄厚的经济基础和先进的科学技术是不采用“之”字形公路的主要原因,③正确;公路不采用“之”字形,公路变得平直,通行效率高,节约通行时间,①正确;汽车性能的改善与之无关,②错误,B正确,ACD错误。故选B。
读“北半球某月份部分地区海平面等压线分布图”(下图),完成下面小题。
21. 图中A气压中心名称( )
A. 夏威夷高压B. 印度低压
C. 亚洲高压D. 冰岛低压
22. 此时被A气压中心切断的气压带是( )
A. 副极地低气压带B. 副热带高气压带
C. 赤道低气压带D. 极地高气压带
23. 受A气压中心的影响C点盛行风向是( )
A. 东北风B. 西南风
C. 西北风D. 东南风
【答案】21. C 22. A 23. C
【解析】
【21题详解】
由于海陆热力性质差异,北半球冬季,亚洲大陆降温快,降温幅度大,气温低,空气下沉,形成冷高压——亚洲高压,在北太平洋上形成了被切断的副极地低气压带——阿留申低压,北半球夏季,亚洲大陆形成热低压——印度低压,太平洋上形成被切断的副热带高气压带——夏威夷高压。由此判断,图中A气压中心位于亚洲大陆之上且为高气压中心,因此应为冬季形成的亚洲高压,C符合题意,排除ABD。故选C。
【22题详解】
由上题分析可知,A气压中心为冬季出现的亚洲高压,北半球冬季气压带风带南移,副极地低气压带南移至A气压中心所在纬度带,因此A气压中心切断了副极地低气压带,使得副极地低气压带仅存在于大洋中,分别形成北太平洋中的阿留申低压和北大西洋中的冰岛低压,A符合题意,排除BCD。故选A。
【23题详解】
读图可知,受A气压中心的影响,C点大致位于该高气压中心的东侧,当地水平气压梯度力大致由西指向东(或由西北指向东南),受北半球向右的地转偏向力作用,形成西北风,C正确,排除ABD。故选C。
读小明同学在学习大气环流时手绘的北半球某季节三圈环流示意图。完成下面两题。
24. 甲、乙示意风带,其盛行风向分别为( )
A. 东南风、西北风B. 东南风、西南风
C. 东北风、西南风D. 东北风、西北风
25. 图中气流运动方向表示错误的是( )
A. ①B. ②
C. ③D. ④
【答案】24. C 25. C
【解析】
【24题详解】
甲风带位于0°-30°N之间,将气流运动方向由高压指向低压补充完整,其盛行风向为东北风;乙风带位于30°N-60°N之间,将气流运动方向由高压指向低压补充完整,其风向为西南风,C对,ABD错误。故选C。
【25题详解】
同一个大气环流内部空气运动方向应该一致,图中中纬度大气环流圈,高空大气应由高纬流向低纬,③的流向错误,C符合题意。故选C。
赤道低气压带、极地高气压带是热力成因,副极地低气压带、副热带高气压带是动力成因。
下图为气压带、风带移动规律模式示意图,读图,完成下面小题。
26. 下列关于甲图所示季节,北半球各纬度区间气流运动的说法,正确的是( )
A. 0°~10°盛行下沉气流B. 10°~20°盛行东南风
C. 20°~30°盛行下沉气流D. 30°~40°盛行西北风
27. 自甲图至乙图,能正确反映的地理信息是( )
A. 太阳直射点向南移B. 气压带、风带向北移
C. 天津逐渐进入冬季D. 气压带、风带向南移
【答案】26. C 27. B
【解析】
【26题详解】
图甲所示,依据纬度变化规律为自北向南纬度数减小,为北半球,则20°-30°之间出现的气压带为副热带高气压带,盛行下沉气流,C正确;此时气压带风带南移,0°~10°盛行东北信风,排除A;10°~20°盛行东北信风,排除B;30°~40°盛行西南风,排除D;故选C。
27题详解】
自甲图至乙图,气压带风带向北移动,B正确,排除D;气压带、风带向北移动代表太阳直射点向北移动,排除A;太阳直射点向北移动,北半球逐渐进入夏季,排除C;故选B
新西兰南岛上的南阿尔卑斯山脉(约42°S-45°S)位于板块边界附近,呈东北—西南走向,其形态受板块运动和以流水为主的外力作用共同影响。某科研团队对该山脉东西向剖面形态进行研究,观测到目前该山脉仍在升高并向西扩展;模拟研究表明未来该山脉升高速度逐渐放缓,高度将趋于稳定。据此完成下面小题。
28. 推测目前该山脉仍在升高并向西扩展是由于( )
A. 板块挤压B. 火山不断喷发
C. 板块张裂D. 岩浆持续侵入
29. 假设不受内力作用,在外力作用下,该山脉( )
A. 西坡侵蚀强烈,山脊线东移B. 西坡侵蚀强烈,山脊线稳定
C. 东坡侵蚀强烈,山脊线西移D. 东坡侵蚀强烈,山脊线稳定
30. 未来该山脉高度将趋于稳定,是由于随山体升高( )
A. 板块运动逐渐加强B. 板块运动逐渐减弱
C. 外力作用逐渐加强D. 外力作用逐渐减弱
【答案】28. A 29. A 30. C
【解析】
【28题详解】
由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可知,该山脉位于太平洋板块和印度洋板块的消亡边界,受板块挤压影响,山脉高度会持续升高,A正确,C错误;从材料信息中为获取该山脉有火山持续喷发的相关信息,B错误;岩浆侵入不会对地表形态产生直接影响,D错误。所以选A。
【29题详解】
根据该山脉的纬度范围可知,该地常年受盛行西风控制,西风挟带的来自海洋的水汽在西坡地形抬升影响下易形成降水,山脉西坡的侵蚀作用比东坡更强烈,如果不考虑内力作用,西坡遭受强烈侵蚀后,山脊线会向东移动,A正确,B错误;东坡为盛行西风背风坡,降水较少,侵蚀作用较弱,CD错误。所以选A。
【30题详解】
地貌的演化是内外力共同作用的结果,内力使该地山脉持续隆升,地表起伏增大,地表受流水侵蚀作用增强。根据材料可知,目前山脉高度持续增加,说明内力作用强度大于外力作用,而未来该山脉高度将趋于稳定,是因为随着山体升高,高差增大,对盛行西风的阻挡加强,降水增多,流水作用逐渐加强,内外力作用趋于平衡,使山脉高度将趋于稳定,故C正确,ABD错误。所以选C。
第Ⅱ卷(非选择题,共40分)
二、非选择题(共40分)
31. 阅读图文材料,回答下列问题。
南迦巴瓦峰是中国西藏林芝市最高的山。地理学家杨逸畴先生这样描述南迦巴瓦峰:“南迦巴瓦峰历来以陡峭险峻著称……雅鲁藏布江下游绕南峰急拐弯南流,构成举世闻名的大拐弯峡谷。”下图为喜马拉雅山脉东段地层地貌剖面示意图。
(1)说出多雄拉的构造地貌类型并解释其成因。
(2)分析雅鲁藏布江大拐弯峡谷高峰耸峙、峡谷幽深的原因。
(3)从地质构造的角度,说明隧道选择在多雄拉建设的原因。
【答案】(1)地貌类型:背斜谷。
成因:背斜顶部受张力,岩层破碎易被外力侵蚀形成谷地。
(2)该地位于印度洋板块与亚欧板块的消亡边界,地壳受挤压隆起抬升,形成高大的山体;流水不断向下侵蚀,形成幽深的峡谷。
(3)该处为背斜构造,拱形结构,稳定性强;地下水顺岩层向两侧流,(隧道处)不易汇集地下水,便于施工。
【解析】
【小问1详解】
构造地貌的表述,既要说出地质构造类型,也要说出地貌类型。读图可知,多雄拉岩层向上拱起,地质构造为背斜,而顶部地势相对较低,地貌为谷地,所以构造地貌为背斜谷,背斜顶部受张力作用,岩石裂隙发育,易被外力侵蚀,形成谷地。
【小问2详解】
首先,该区域位于印度洋板块与亚欧板块的消亡边界附近,岩层受板块挤压而隆起,地壳不断抬升,山体高大。其次,地壳抬升的背景下,河流落差增大,流水不断向下侵蚀,形成深切河谷,河谷幽深。
【小问3详解】
结合材料和所学可知,多雄拉为背斜构造,拱形结构,岩层受张力,稳定性强,安全性高,背斜的拱形构造,使得地下水顺岩层向两侧流,建设隧道处不易积存地下水,便于施工。因此选择该地进行隧道的修建。
32. 读我国局部地区主要城镇分布示意图,完成下列要求。
(1)穿越M地区的公路大都等级较低,试分析其原因。
(2)指出雅鲁藏布江流域城镇的分布规律,并分析原因。
【答案】(1)与一般公路相比,高速公路要求路面较宽,线路较平直;而M地区山地相对高度大,地形崎岖,修建宽阔、平直的公路成本高,难度大;M地区人口稀少,经济落后,客运量和货运量少。
(2)规律:城镇多分布在河谷地带。原因:河谷地带海拔较低,气温较高;地形相对平坦,利于基础设施的建设;水源、土壤等自然条件较好,人口相对密集。
【解析】
【小问1详解】
读图可知,M地位于横断山区,山高谷深,地势起伏大。修建公路难度大;与一般公路相比,高速公路一般以直达运输为主,行车速度较快,因此要求路面较宽,线路较平直;而M地区山地相对高度大,地形崎岖,修建宽阔、平直的公路成本高,难度大;M地区位于我国我国西部高山地区,人口稀少,经济落后,客运量和货运量少,修建高等级公路效益低。
【小问2详解】
读图可知,雅鲁藏布江流域城镇多分布在河谷地带。原因是雅鲁藏布江流域位于青藏高原上,海拔高,气温低,而河谷地带海拔相对较低,气温相对较高;河谷平原地形相对平坦,利于基础设施的建设;河谷地区临近河流,沿岸为河流冲积平原,水源、土壤等自然条件较好,利于农业耕作,人口相对密集。
33. 阅读图文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形成玄武岩的岩浆流动性好,喷出冷凝后,形成平坦的地形单元。如图所示,某海拔500米左右的玄武岩台地上,有较多海拔700米左右的玄武岩平顶山,及少量海拔900米左右的玄武岩尖顶山。调查发现,构成台地、平顶山、尖顶山的玄武岩分别形成于不同喷发时期。
(1)指出玄武岩台地形成以来因流水侵蚀而发生的变化。
(2)根据侵蚀程度,指出构成台地、平顶山、尖顶山的玄武岩形成的先后次序,并说明判断理由。
【答案】(1)台地被流水侵蚀、切割,起伏加大,面积变小。
(2)形成的先后次序:构成尖顶山的玄武岩,构成平顶山的玄武岩、构成台地的玄武岩。
理由:地貌侵蚀程度越严重,说明岩石暴露时间越长,形成时间越早。台地受侵蚀轻,构成台地的玄武岩形成时间最晚;平顶山保留台地的部分特征,构成平顶山的玄武岩形成时间较晚;尖顶山已经没有台地的特征,构成尖顶山的玄武岩形成时间最早。
【解析】
【小问1详解】
由材料可知,玄武岩最初会形成平坦的地形单元,但在500米左右的玄武岩台地上,有较多海拔700米左右的玄武岩平顶山,及少量海拔900米左右的玄武岩尖顶山;且调查发现:构成台地、平顶山、尖顶山的玄武岩分别形成于不同喷发时期。由此说明最初的平坦台地被流水侵蚀、切割,起伏加大,并进一步由台地变成平顶山变成了尖顶山,说明面积变小。
【小问2详解】
题干要求“根据侵蚀程度”进行判断,判断各种微地貌构成的玄武岩形成的先后次序,而不是微地貌台地、平顶山、尖顶山形成的先后顺序。地貌侵蚀程度越严重,说明岩石暴露时间越长,形成时间越早。由材料可知,玄武岩最初形成的是平坦的地形单元,后经流水的侵蚀、切割,形成尖顶山、平顶山和台地。尖顶山已经没有台地的特征,说明尖顶山地貌侵蚀最严重,构成尖顶山的玄武岩形成时间最早;台地受侵蚀轻,构成台地的玄武岩形成时间最晚;平顶山保留台地的部分特征,构成平顶山的玄武岩形成时间较晚。
航班信息
6月12日00:30
上海浦东国际机场T2
6月11日21:00
旧金山国际机场-国际航站楼
相关试卷
这是一份江苏省江阴市某校2024~2025学年高二(上)期中地理试卷(必修)(含答案),共9页。
这是一份2024-2025学年山东省德州市高中五校高二(上)期中地理试卷(解析版),共14页。试卷主要包含了选择题,综合题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
这是一份2024-2025学年浙江省台州十校联盟高二(上)期中联考地理试卷(解析版),共15页。试卷主要包含了选择题,非选择题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