终身会员
搜索
    上传资料 赚现金
    英语朗读宝

    黑龙江省龙东十校2024-2025学年高二上学期开学联考地理试题(解析版)

    立即下载
    加入资料篮
    黑龙江省龙东十校2024-2025学年高二上学期开学联考地理试题(解析版)第1页
    黑龙江省龙东十校2024-2025学年高二上学期开学联考地理试题(解析版)第2页
    黑龙江省龙东十校2024-2025学年高二上学期开学联考地理试题(解析版)第3页
    还剩8页未读, 继续阅读
    下载需要10学贝 1学贝=0.1元
    使用下载券免费下载
    加入资料篮
    立即下载

    黑龙江省龙东十校2024-2025学年高二上学期开学联考地理试题(解析版)

    展开

    这是一份黑龙江省龙东十校2024-2025学年高二上学期开学联考地理试题(解析版),共17页。试卷主要包含了选择题,非选择题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

    一、选择题:本大题共16小题,每小题3分,共48分。在每小题给出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项是符合题目要求的。
    人口是地区发展中的活跃因素。下图示意俄罗斯的人口密度分布。完成下面小题。
    1. 俄罗斯人口分布的整体特征是( )
    A. 东多西少B. 北多南少
    C. 西多东少D. 南多北少
    2. 俄罗斯的人口分布格局形成的主要原因是( )
    A. 自然条件的东西差异B. 开发历史的时间长短
    C. 亚欧文化传承的差异D. 地区交通条件的差异
    3. 为开发俄罗斯亚洲部分的广阔地域,均衡其国内的经济发展,俄罗斯最应该( )
    ①向东部大量转移人口②实施东部大开发政策③大力治理东部的工业污染④对东部农业开发给予政策支持
    A. ①②B. ③④
    C. ①③D. ②④
    【答案】1. C 2. A 3. D
    【解析】
    【1题详解】
    根据图中俄罗斯人口密度分布图可知,俄罗斯西部人口密度大,东部人口密度小,人口分布整体上具有西多东少的特点,C正确,ABD错误。故选C。
    【2题详解】
    俄罗斯人口多集中在西部,主要是因为西部地区以平原为主,地形平坦,与其他地区相比气候相对温暖,更适合人类生产生活,而其他地区气候较为寒冷,自然条件恶劣,不适合人类生存,故该国人口分布格局的形成主要是自然条件的差异,A正确;俄罗斯西部地区开发历史较为悠久,地处东欧地区,文化特征更偏向于欧洲文化;同时西部地区交通网更为密集,交通更加便利,这些因素都对人口分布在西部具有一定的影响,但影响强度都不如自然条件明显,BCD错误。故选A。
    【3题详解】
    东部地区冬季气候寒冷,适宜人口居住的区域相对有限,盲目向东部大量转移人口可能会破坏生态环境,不利于可持续发展,①错误;实施东部大开发政策可以促进东部地区经济发展、基础设施建设,使国内经济发展更加均衡,②正确;与西部地区相比,东部地区工业不够发达,工业污染相对较轻,③错误;对东部农业开发给予政策支持能够促进东部地区农业发展,缩小东西部之间农业发展的差距,④正确。综上所述,D正确,ABC错误。故选D。
    古徽州主要包括现在的安徽省黄山市、宣城市,以及江西省上饶市等地,季风气候显著,降水较多。徽州古村落以青山绿水、山水相映、粉墙黛瓦的美景著称于世,山水相绕的聚落布局格局是徽州古村落的典型特征。下图为古徽州传统村落的空间分布图。完成下面小题。
    4. 影响徽州古村落空间分布的主要因素是( )
    A. 河流B. 经济
    C. 气温D. 降水
    5. 图示甲区域古村落数量较少的原因可能是( )
    A. 海拔、地势较高B. 水运交通不便
    C. 生产空间受限D. 受灾频率较高
    【答案】4. A 5. D
    【解析】
    【4题详解】
    根据图片分析可知,徽州古村落多分布在河流附近地区,主要是由于河流附近便于取水和利用便捷的水运,同时河流附近多冲积平原,地形平坦,有利于建设村落,A正确;该区域范围不大,都是亚热带季风气候,自然条件相近,气温和降水差异不明显,经济发展水平也较为相近,BCD错误。故选A。
    【5题详解】
    根据上题可知,该区域的古村落多分布在河流附近地区,而甲区域也濒临河流,但古村落分布数量却比较少,则可能是由于该地区地势低洼,容易积水,发生涝灾的频率较高,D正确,A错误;甲地濒临河流,水运交通比较便利,B错误;甲地位于两座山脉中间的河流冲积平原地带,土地面积较大,生产空间并不受限,C错误。故选D。
    位于海口市西南的石山镇,经过千百年人类生产、生活与自然环境的演化,形成了独具特色的“石文化”。人们利用玄武岩所建的古村落、石屋、石塔和各种生产、生活器具,记载了人与石相伴的火山文化脉络,被称为中华火山文化之经典。完成下面小题。
    6. 当地居民多利用玄武岩作为建筑材料,是因为玄武岩( )
    A. 美观特殊B. 质地坚硬
    C. 取材方便D. 耐蚀性强
    7. 石山镇“石文化”被称为中华火山文化之经典,体现了地域文化的( )
    A. 区域性B. 相似性
    C. 独特性D. 相对稳定性
    【答案】6. C 7. C
    【解析】
    【6题详解】
    根据材料“记载了人与石相伴的火山文化脉络,被称为中华火山文化之经典”可知,当地有火山分布,而玄武岩是喷出型岩浆岩,说明当地玄武岩广布,当地利用玄武岩制作建筑材料取材较为方便,C正确;与其他岩石相比,玄武岩并不算美观特殊,A错误;玄武岩属于喷出岩,其硬度和耐蚀性小于花岗岩等侵入岩,硬度和耐蚀性不占优势,BD错误。故选C。
    【7题详解】
    地域文化的特征主要包括区域性、多样性、独特性和相对稳定性。该地区利用火山玄武岩建造村落和制造各种器具,其原料较为独特且具有当地典型特征,而其他大部分地区不具备该地区的条件,体现了地域文化的独特性,C正确;材料中体现了只有石山镇形成了以玄武岩为载体的石文化,不能说明该地区的石文化具有区域性或是具有相对稳定性,相似性不是地域文化的特征,排除ABD。故选C。
    深圳市零售业主要分布在福田区和罗湖区,呈现“两核”的空间发展模式。完成下面小题。
    8. 影响零售业布局的主导因素是( )
    A. 交通、市场B. 市场、营业面积
    C. 营业面积、人口密度D. 营业面积、交通
    9. 深圳市零售业呈“两核”布局的主要原因是( )
    A 深圳市人口密度大B. 深圳市人口分布均匀
    C. 福田区和罗湖区路网密度大D. 福田区和罗湖区地价低
    10. 推测下列零售业中,布局不受地铁可达性影响的是( )
    A. 饮料B. 食品
    C. 烟草类制品D. 电子商务
    【答案】8. A 9. C 10. D
    【解析】
    【8题详解】
    根据所学知识可知,零售业多以销售食品、服装、日常生活用品等商品为主,需要便利的交通来进行货物周转,同时也需要接近和面向市场,以快速将库存产品售出以维持资金链的正常运转,A正确;不同的零售业门店规模各不相同,营业面积不是主要的影响因素;人口密度虽然会对零售业布局产生一定的影响,但决定因素是市场需求,BCD错误。故选A。
    【9题详解】
    根据上题可知,影响零售业布局的主要因素是交通和市场,而福田区和罗湖区路网密度大,有利于商品的周转和流通,交通便利人流量大,便于零售业的发展,C正确;虽然深圳市整体上人口密度较大,但不是造成其零售业形成“两核”布局的主要原因,A错误;由于零售业受市场影响较大,使其多分布在人口较为密集、市场需求量较大的区域,而深圳市零售业呈两核布局,说明该地区人口分布不均,B错误;该地区零售业布局特征不能说明福田区和罗湖区地价低,且福田区、罗湖区是深圳中心城区,地价较高,D错误。故选C。
    【10题详解】
    由于电子商务不需要开设线下门店,且商品运输主要靠快递物流,其布局不受地铁可达性影响,D正确;而饮料、食品和烟草类制品一般是线下门店销售,线下门店的布局受地铁等交通条件影响较大,ABC错误。故选D。
    春节前后大量务工人员返乡的社会现象被称为春运现象。春运是中国人口特有的空间流动现象,给水陆交通运输带来巨大压力。下图示意某年我国局部区域的春运规模(数字代表由广州乘火车的春节回流总人数)。完成下面小题。
    11. 出现春运现象的根本原因是( )
    A. 水陆交通的便捷性较强B. 区域经济发展的不平衡
    C. 传统文化的延续和传承D. 教育、医疗资源不均衡
    12. 图示年份湖南回流规模大,说明湖南与广州( )
    ①交通的通达性较差②空间距离较远③经济互补性强④经济发展差异较大
    A. ①③B. ②③
    C. ③④D. ②④
    13. 春运有利于( )
    A. 加快城镇化进程B. 提升家庭凝聚力
    C. 加快城乡人口流动D. 缓解城市运输压力
    【答案】11. B 12. C 13. B
    【解析】
    【11题详解】
    根据材料可知,春节前后大量务工人员返乡的社会现象被称为春运现象。而由于区域经济发展的不平衡,大量经济欠发达地区的人员外出前往经济发达的区域务工,这些外出务工人员在春节前后大量集中返乡产生了春运现象,B正确;水陆交通的便捷性较强会提高人员的运输效率或是促进人口流动,不是产生春运现象的根本原因,A错误;虽然春节外出人员返乡过年是传统文化的体现,一定程度上促进了春运现象的产生,但不是最根本的原因,C错误;教育、医疗资源不均衡会促进人口向教育医疗资源条件较好的地区迁移,不是产生春运现象的根本原因,D错误。故选B。
    【12题详解】
    湖南省与广州所在的广东省相邻,空间距离相对较近,且湖南人口回流规模大,说明湖南前往广州务工人口多,说明两地间交通通达性好,有利于人口流动,①②错误;广州位于珠三角地区,经济较为发达,而湖南人口众多,可以为广州提供丰富的劳动力资源,两地经济互补性强,③正确;湖南省大量人口前往经济发达的广州务工,则能够说明两地间经济发展差异较大,④正确。综上所述,C正确,ABD错误。故选C。
    【13题详解】
    春运对城镇经济发展的促进作用相对较小,对城镇化进行的加快影响不明显,A错误;春运期间大量人口返乡,与家人团圆共度春节,能够提升家庭凝聚力,B正确;城乡人口流动主要受经济发展水平影响,春运不是主要的影响因素,C错误;春运人流量巨大,给城市水陆交通造成了极大压力,D错误。故选B。
    北京时间2023年7月18日,全国生态环境保护大会在北京召开,会上强调全面推进美丽中国建设,加快推进人与自然和谐共生的现代化。完成下面小题。
    14. 下列关于生态环境问题的叙述,正确的是( )
    A. 表现为生态破坏、自然资源枯竭、环境污染
    B. 主要是人们重维护、轻建设引起的
    C. 主要是由自然原因所致
    D. 全球范围内都在快速恶化
    15. 为了全面推进美丽中国建设,政府应( )
    A. 大力发展经济,带动产业发展
    B. 转变发展观念,优化产业结构
    C. 限制工业发展,全力发展服务业
    D. 关停污染企业,优先关注环境
    16. 美丽中国的建设过程主要体现的可持续发展原则为( )
    ①公平性②持续性③共同性④阶段性
    A. ①②B. ②③
    C. ③④D. ①④
    【答案】14. A 15. B 16. A
    【解析】
    【14题详解】
    根据所学知识可知,生态环境问题主要是人类生产生活过程中大量排放污染物、过度消耗资源以及掠夺式开发造成的环境破坏、自然资源枯竭和环境污染问题,A正确;造成生态环境问题主要因素是人为原因,是人类在生产生活过程中重建设、轻维护生态环境所导致的,BC错误;部分人迹罕至地区受人类影响较小,同时部分地区生态环境得到了人为修复,故并不是全球范围内都在快速恶化,D错误。故选A。
    【15题详解】
    美丽中国主要体现在人与自然和谐共生的现代化。大力发展经济,带动产业发展不可避免地会造成生态环境破坏,不利于美丽中国建设,A错误;转变发展观念,优化产业结构能够促进节能减排,改善生态环境,促进人与自然和谐共生,B正确;限制工业发展,全力发展服务业以及关停污染企业,优先关注环境都会造成产业结构失衡,影响经济社会健康发展,都不是可行的措施,CD错误。故选B。
    【16题详解】
    美丽中国建设促进人与自然和谐共生,在当代的发展中能够对生态环境进行保护,为后代留下一个相对良好的生态环境,体现了可持续发展原则的公平性,①正确;推进美丽中国建设,在发展过程中科学合理开发利用自然资源,确保再生资源能够维持再生能力,并且环境自净能力得以维持,体现了可持续发展原则中的持续性原则,②正确;共同性原则‌强调无论是发达国家还是发展中国家,其经济发展都必须以全球性的可持续发展为前提,而建设美丽中国主要是我国国内的政策,不涉及到其他国家,不能体现共同性原则,③错误;美丽中国的建设过程并未体现阶段性原则,④错误。综上所述,A正确,BCD错误。故选A。
    二、非选择题:本大题共3题,共52分。
    17. 阅读图文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一定的人口数量是区域发展的基础,人口问题也在一定程度上反映出区域发展的现状。下图示意1953—2020年不同时段东北三省净迁移的人口性别比平均状况(人口性别比通常用100位女性对应的男性人口数表示,横轴以上表示人口在净迁入,横轴以下表示人口净迁出阶段)。
    (1)描述1953—1982年东北三省的人口迁移状况。
    (2)指出2000年以来东北三省迁移人口性别比的变化,并分析该时期东北三省人口迁移对区域经济发展的不利影响。
    (3)结合环境人口容量因素,提出改善东北三省人口外流现状的可行性措施。
    【答案】(1)1953—1982年,人口性别比在横轴以上,人口在净迁入;人口迁入速度约在1964年后变慢。
    (2)2000—2010年,净迁移人口性别比较高,表明净迁出男性人口比重大;2010—2020年,净迁出人口性别比接近100,净迁出人口性别比趋于平衡。
    不利影响:迁出人口多为青壮年劳动力,导致当地劳动力减少;人口减少,阻碍服务业等产业发展;加剧当地人口老龄化,区域发展活力不足;人才外流,影响区域发展潜力。
    (3)推动产业分工与合作,加快产业振兴;招商引资,提高区域开放度;加快交通等基础设施的建设与完善;发挥核心城市的辐射带动作用;促进东北各区域之间、多种产业之间的综合协调发展;提升区域整体竞争力;对回流人才给予一定的优惠政策。
    【解析】
    【小问1详解】
    根据材料分析可知,横轴以上表示人口在净迁入,横轴以下表示人口净迁出。1953-1982年,东北人口性别比在横轴以上,说明人口在净迁入;根据图示信息可知,东北人口迁入速度约在1964年后呈下降趋势,说明人口迁移速度变慢。
    【小问2详解】
    根据材料“人口性别比通常用100位女性对应的男性人口数表示,横轴以上表示人口在净迁入,横轴以下表示人口净迁出阶段”并结合图示信息判断可知,在2000-2010年,净迁移人口性别比较高,位于横轴以下并且超过100,说明男性人口净迁出人口比重大;而在2010-2020年,净迁出的人口性别比回升至接近100,说明在净迁出的人口中,男女性别比区域平衡。不利影响:由于东北地区在2000年以来经济发展较为缓慢,大量人口为了获取更高的收入向经济发展较快地区迁移,故迁出人口主要是青壮年劳动力,会造成当地劳动力减少,不利于产业的发展;由于人口减少,市场萎缩,阻碍服务业等产业的发展;由于大量青壮年人口迁出,老龄人口占比提高,造成区域人口老龄化严重,区域发展活力不足;人口的大量迁出使大量人才外流,使该地区缺乏创新能力,影响区域的发展潜力。
    【小问3详解】
    由于东北地区主要以重工业为主,故当地应调整产业结构,推动产业分工合作,加快产业振兴;当地应该提高区域开放程度,招商引资,引入外部先进技术和资金,促进区域经济发展;加快交通等基础设施的建设与完善,改善区域内的通达度,为承接产业转移创造优良条件;发挥核心城市的辐射带动作用,提高核心城市与周边中小城市的分工协作水平;当地应加强政策引导,增强区域内联系,减少产业同质化发展,促进各区域之间、多种产业之间的综合协调发展;区域内各地区应加强合作,建设产业集群,提升区域整体竞争力;对回流人才给予一定的优惠政策,促进和吸引高水平人才回流,以改善人才匮乏的局面。
    18. 阅读图文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城镇化是指农村人口转化为城镇人口的过程,是人口持续向城镇集聚的过程,也是世界各国工业化进程中必然经历的历史阶段。下图示意甲、乙两国城镇产业结构差异。
    (1)比较甲、乙两国城镇化水平的高低并说明理由。
    (2)甲国积极加入共建“一带一路”,与我国多个大型企业合作建厂,并加强了基础设施建设,分析这对该国环境承载力及城镇化产生的积极影响。
    (3)伴随着城镇化,内涝、热岛等城市问题陆续出现,请从地理角度分析原因。
    【答案】(1)乙国高于甲国。
    理由:乙国以第三产业为主,农业人口少;甲国农业人口占绝对比重。
    (2)加强基建,提升地区开放度,提高环境承载力;与多个企业合作,提高就业率,增加城镇就业人口,提高城镇化水平;与多个企业合作建厂,扩大非农用地规模,增加城镇化用地,扩大城市规模,提高城镇化水平。
    (3)城镇化导致地表植被相对较少,路面硬化,下渗减少,地表径流增多,易产生内涝现象;城市人为热及产业释放热多,城市温度高;城市建筑密集,难以散热,导致城市升温,形成热岛。
    【解析】
    【小问1详解】
    根据三角坐标图的信息可知,乙国从事服务业的人口占比超过60%,而从事农业的人口占比不到20%,而甲国从事农业的人口占比在70%左右。由此可知,乙国以第三产业为主,甲国以农业为主,乙国的产业结构更加先进,且服务业一般依托于城镇发展,由此可以判断出乙国的城镇化水平更高。
    【小问2详解】
    甲国与我国多个大型企业合作建厂,加强了当地交通线、能源等基础设施建设水平,有利于提升地区开放度,促进产业的发展,提高经济发展水平,有利于促进环境承载力的提高;与我国多个大型企业合作,为当地创造了较多就业岗位,有助于提高该国就业率;产业的发展促进人口集聚,有利于该国城镇化发展,增加城镇就业人口;与我国多个大型企业合作建厂,将大量农用地转变为工业用地和城镇化用地,促进人口向城镇集聚,有利于当地扩大城市规模,从而提高当地城镇化水平。
    【小问3详解】
    由于城镇化不断发展,大量林地、草地和水域转化为城镇建设用地,植被数量大大减少,涵养水源能力下降;由于大量建设水泥和柏油路面,造成下渗减少,地表径流增多,遭遇强降水易产生城市内涝现象;由于城市集中了大量人口和工业,人类生产生活向城市排放了大量了废热,造成城市温度升高;城市内部建筑物密集,阻挡了风力,导致城市难以散热,使城市温度上升,从而形成了热岛。
    19. 阅读图文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小龙虾主要生活于温暖的淡水水域,最适水温22-31℃有冬眠期,具有掘洞繁殖的习性。江西省亚热带季风气候显著,气候温暖湿润,是我国稻田养殖小龙虾的主要区域之一。下图为江西省某农场的稻田不同种养模式平面示意图。图中Ⅰ模式为传统稻虾养殖模式,在稻田四周开挖环沟、修筑田埂,台田种水稻,环沟养小龙虾;Ⅱ模式为新型稻虾养殖模式,无须开挖环沟,小龙虾在稻田中生长。
    (1)分析江西省发展稻田养殖小龙虾的优势区位条件。
    (2)与Ⅱ模式相比,简述图中Ⅰ模式的缺点。
    (3)说出Ⅱ模式对稻田生态系统的改良作用。
    【答案】(1)江西省气候温暖湿润,适宜小龙虾繁殖和生长;江西省稻田数量多,水稻种植面积广;稻田沉积的土壤适合小龙虾筑洞繁殖。
    (2)需挖沟筑埂建台地,农业劳作强度较大;小龙虾对稻田生态系统的改良作用较弱;小龙虾养殖区域小,养殖产生的经济效益低。
    (3)虾的粪便和蜕下的虾壳为水稻提供了优质肥料,促进了稻谷生长;小龙虾在田间觅食,便于清除稻田害虫,起到灭虫作用;化肥、农药使用量减少,有利于促进稻田生态系统的良性循环。
    【解析】
    【小问1详解】
    江西省为亚热带季风气候,夏季降水量大,纬度较低,气候温暖湿润,适宜喜温暖水域的小龙虾繁殖和生长;江西省水稻种植业发达,稻田数量多,水稻种植面积广,可以为小龙虾养殖提供丰富的空间;稻田沉积的土壤主要是水稻土,土质较为松软,适合小龙虾筑洞繁殖。
    【小问2详解】
    根据材料可知,图Ⅰ模式为传统稻虾养殖模式,在稻田四周开挖环沟、修筑田埂,台田种水稻,环沟养小龙虾,农业劳作强度较大;由于小龙虾无法进入稻田中为稻田松土和捕食害虫,产生的粪便也难以进入稻田,对稻田生态系统的改良作用较弱;与图Ⅱ模式相比,图Ⅰ中的环沟面积较小,小龙虾养殖区域小,养殖的小龙虾数量较少,产生的经济效益低。
    【小问3详解】
    Ⅱ模式中,小龙虾可以在稻田中自由活动,并且小龙虾的养殖数量较大,虾的粪便和蜕下的虾壳为水稻提供了优质肥料,促进了稻谷生长;小龙虾在田间觅食,便于清除稻田害虫,起到灭虫作用,能够减少稻田病虫害,提高水稻的质量和产量;由于小龙虾的粪便和虾壳为水稻提供了较多养分,使得化肥、农药使用量减少,减少了化肥、农药大量使用对于稻田生态环境的破坏,有利于促进稻田生态系统的良性循环。

    相关试卷

    湖南省湘东十校2024-2025学年高三上学期10月联考地理试题:

    这是一份湖南省湘东十校2024-2025学年高三上学期10月联考地理试题,文件包含湖南省湘东十校2025届高三10月联考地理试题docx、地理答案湘东十校10月联考pdf等2份试卷配套教学资源,其中试卷共10页, 欢迎下载使用。

    【地理】黑龙江省龙东十校2024-2025学年高三上学期开学考试试题(解析版):

    这是一份【地理】黑龙江省龙东十校2024-2025学年高三上学期开学考试试题(解析版),共11页。试卷主要包含了选择题,非选择题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

    黑龙江省龙东十校2024-2025学年高三上学期开学考试地理试卷(Word版附答案):

    这是一份黑龙江省龙东十校2024-2025学年高三上学期开学考试地理试卷(Word版附答案),文件包含地理docx、地理答案pdf等2份试卷配套教学资源,其中试卷共3页, 欢迎下载使用。

    欢迎来到教习网
    • 900万优选资源,让备课更轻松
    • 600万优选试题,支持自由组卷
    • 高质量可编辑,日均更新2000+
    • 百万教师选择,专业更值得信赖
    微信扫码注册
    qrcode
    二维码已过期
    刷新

    微信扫码,快速注册

    手机号注册
    手机号码

    手机号格式错误

    手机验证码 获取验证码

    手机验证码已经成功发送,5分钟内有效

    设置密码

    6-20个字符,数字、字母或符号

    注册即视为同意教习网「注册协议」「隐私条款」
    QQ注册
    手机号注册
    微信注册

    注册成功

    返回
    顶部
    Baidu
    ma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