终身会员
搜索
    上传资料 赚现金
    英语朗读宝

    四川省攀枝花市第七高级中学校2024-2025学年高二上学期期中考试语文试题

    立即下载
    加入资料篮
    四川省攀枝花市第七高级中学校2024-2025学年高二上学期期中考试语文试题第1页
    四川省攀枝花市第七高级中学校2024-2025学年高二上学期期中考试语文试题第2页
    四川省攀枝花市第七高级中学校2024-2025学年高二上学期期中考试语文试题第3页
    还剩11页未读, 继续阅读
    下载需要10学贝 1学贝=0.1元
    使用下载券免费下载
    加入资料篮
    立即下载

    四川省攀枝花市第七高级中学校2024-2025学年高二上学期期中考试语文试题

    展开

    这是一份四川省攀枝花市第七高级中学校2024-2025学年高二上学期期中考试语文试题,共14页。
    注意事项:
    1.答卷前,考生务必用黑色5mm字迹的中性笔将自己的准考证号、姓名填写在答题卡上。用2B铅笔在相应位置填涂。
    2.作答选择题时,选出每小题答案后,用2B铅笔把答题卡上对应题目选项的答案信息点涂黑;如需改动,用橡皮擦干净后,再选涂其他答案,答案不能答在试卷上。
    3.非选择题必须用黑色5mm字迹的中性笔作答,答案必须写在答题卡各题目指定区域内相应位置上;如需改动,先划掉原来的答案,然后再写上新的答案;不准使用铅笔和涂改液。不按以上要求作答的答案无效。
    4.考试结束后,将本试卷和答题卡一并交回。
    一、现代文阅读(35分)
    (一)现代文阅读Ⅰ(本题共5小题,18分)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下面小题。
    材料一:
    文化交往实际上是一个说理的过程,“公共说理”是文化交往主要且最有效的方式。文化软实力之“软”在于温润人心,而文化交往靠的是“理”而不是“力”,这个“理”的显著特点就是“软”。只有以“理”的方式进行文化交往,不同文化之间才能以文化的方式实现交流、互鉴与发展。这个“理”并非一己之“理由”,而是不同文化的最大公约数——共同认可的“道理”。因此,“公共说理”实际上关涉文明形象的塑造。
    “公共说理”必须坚持自由、民主的基本原则。自由与民主不仅是中华文明的核心内容,也是人类文明的核心要素,从而构成全人类共同价值的基本内容。“公共说理”首先必须是自由的,说理当然离不开一己之“理由”,但只有在大家共同认可之“道理”中,一己之“理由”才能获得自由的发展。
    “公共说理”还必须是平等的。说理意味着平等的对话。居高临下、以强凌弱、盛气凌人都不是说理的正确姿态。说理的目的不是为了分清谁对谁错,也不一定是达成共识,而是相互理解。在申说自己的立场、观点或主张时,认真倾听别人的心声,不把自己的立场、观点或主张强加于人。
    “公共说理”还必须坚持以事实为根据的基本原则。说理不是空口无凭、信口雌黄,而是以事实为根据,以理服人。没有事实根据的理由即使不是谎言,也是经不起推敲的空洞说辞,不具有真理的力量。
    中华文明以“明德”为其基本的精神特质。“明德”不仅在于“明明德”,而且还在于“明明德于天下”。以“明德”为基础的积极说理,既是讲好中华文明故事的重要方式,也是塑造中华文明新形象的重要途径。
    (摘编自张三元任利鹏《公共领域、公共说理与文明形象塑造——兼论中华文明传播力影响力建设》)
    材料二:
    公共生活中的“说理”是一种理性交流、表达看法、解释主张,并对别人可能有说服作用的话语形式。《伊索寓言》中有一则《太阳与风》的故事:太阳与风进行比赛,看谁能使穿着外套的行人脱掉外套。风到了就刮,但刮得越凶,那个行人就把外套裹得越紧。然后太阳出来了,照在行人的身上,行人感到身体出汗了,就把外套脱了下来。说服是欢迎他人加入对话,不是企图限制他们有自己的看法,更不是威胁他们不准有自己的看法。
    说理是与人的和平需要结合在一起的,说理通过说明和协商,而不是暴力或战争来解决人间可能出现的矛盾和冲突,并形成一种可以称之为“讲理”的文明秩序。所有的战争和混乱都是在没有协商,无理可讲的情况下发生的;说理使得人类能够用摊开的手掌,而不是攥紧的拳头来相互交往,人类才得以进入文明社会。然而,当下互联网中的说理常常被当作是攥紧拳头,而非摊开手掌的话语行为,这样的“说理”便成为“占领话语阵地”“口诛笔伐”“论战”和向对方报以“投枪”和“匕首”。
    说理是发表意见,但“发表意见”并不就是说理。任何表达看法的陈述,包括谩骂,都可以说是“发表意见”,但并不是说理。说理的“发表意见”必须包括两个部分,一个是“结论”(也称主张或看法),另一个是“理由”,结论是由理由来支持的。当然,有理由支持的结论未必都确实或可靠,因此需要评估理由是否真的能充分支持主张。
    说理需要平等、理性地对待不同意见,并不是出于说理者主观意愿的“宽宏”“宽厚”或“宽容”,而是由“说理”本身的话语特性决定的。说理提出的“看法”无论具有如何充分的理由,都只是一种具有或然性而不是绝对确定性的结论。因此,说理总是可以再说理的,说理是一个过程,不是最终结果。
    说理由哪些主要因素构成?作为修辞术的说理有三个构成因素,分别是亚里士多德在《修辞学》中所说的“逻辑”“信誉”和“情绪”。“逻辑”的意思是“用语言表达思想”,诉诸“理智”和“理解力”。逻辑是说理中最重要的说服手段,有逻辑的说理就说得通,而没有逻辑或是逻辑混乱的说理则说不通。说理的第二个因素是“信誉”,有信誉的人让别人觉得可靠,这样的人说话才会对别人有说服力。一旦人们形成了可信或不可信的印象后,便很难轻易改变。说理的第三个因素是“情绪”。哲学家罗蒂就提出“背弃理论,转向叙述”的说理主张,这是一种诉诸情绪的说理方式,它甚至显得不是在说理,而是在说故事。说故事引导对方想象一种你我他都能感同身受的境遇,由此形成的共识是被创造出来的,而不是推理出来的。
    说理的结构主要包括主张、理由和保证。主张是说理陈述中的最主要的部分,又称“论点”或“主要思想”,往往由一个“主题陈述”来表述;理由则是用于支持主张的,包括事实、研究成果、统计数据、个人经验等;保证是说理过程中的中介,包括普遍规律、权威、表现、价值等。上述三种因素实际上可以对应亚里士多德所提出的“三段论”论证方式,即“大前提——小前提——结论”,但这种形式逻辑论证模式在现实生活中有其缺陷所在,是一种静止的推论,往往容易出现逻辑谬误。而图尔敏论证模式(Stephen Edelstn Tulmin)是可以用来说明说理特性的非形式逻辑论证模式,模型由六个相互关联的要素构成,它们分别是:依据-Grund、主张-Claim、限定-Qualifiers、正当理由-Warrant、支持-Backing、例外-Rebuttal。这也是评估论证质量高低的要素。
    依据(G),与论证相关的数据、事实、证据;
    主张(C),被证明的论题、结论、观点等;
    限定(Q),为确保主张/结论成立,而对论证范围和强度做的限定;
    正当理由(W),连接依据和主张/结论的普遍性原则、规律;
    支持(B),为正当理由提供进一步支持的陈述,以展示原则、规律的客观性。
    例外(R),对已知反例的考虑,并进行补充性说明。
    (摘编自徐贲《明亮的对话:公共说理十八讲》)
    1.下列对材料相关内容的理解和分析,正确的一项是( )(3分)
    A.材料一指出“公共说理”必须要以真实性为第一原则,没有真实性为基础,说理就会没有着落。
    B.材料二提出诉诸情绪说理方式,通过叙述故事来引导对方感同身受,是创造共识,而不是说理!
    C.材料一和材料二都说到了公共说理靠的是“理”而不是“力”,但是二者的出发点和针对性不同。
    D.材料一和材料二都谈到说理的“平等”,二者都有共同的说理对话双方,需相互尊重,相互理解。
    2.根据材料内容,下列说法不正确的一项是( ).(3分)
    A.“公共说理”需要平等。借助说理,我们可以建成共识,也可以促进彼此之间的理解。
    B.以“明德”为基础进行公共说理是中华文明和其他文化交流、互鉴、发展的重要途径。
    C.“发表意见”被认定为说理,需要有理由支持,而且理由被评估真的能充分支持主张。
    D.通过说理,彼此之间广泛交流,从而获得一个确定性的结论,是我们提倡说理的目的。
    3.下列对材料一和材料二论证的相关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3分)
    A.材料一开宗明义,提出“公共说理”是讲好中国故事、塑造文明形象、进行文化交往的有效途径。
    B.材料二引用《伊索寓言》中《太阳与风》的故事,形象性和思辨性兼备,证明说理是说服而非强制。
    C.材料一采用总分总的论证结构,观点鲜明,中间部分从公共说理的三个原则展开论述,层次清晰。
    D.材料二用“摊开手掌”的比喻,形象地阐释了“占领话语阵地”“口诛笔伐”这种“说理”观念。
    4.根据材料二内容,下列选项对这幅“图尔敏模式”操作图的解读不恰当的一项是( )(3分)
    A.主张(C)、依据(G)和正当理由(W)作为论证的基本要素,构成论证的基本模式。
    B.依据(G)是推断由之开始的材料,是支持主张的基础,相当于三段论中的大前提。
    C.正当理由(W)为由依据到主张提供桥梁和担保,探求正当理由是说理的关键环节。
    D.例外(R)和限定(Q)这两个要素使论证更加周密严谨,体现说理者思维的辩证性。
    5.2023年9月10日晚,在某直播间,一位网友吐槽眉笔太贵,却换来网红主播的激情回怼:“79元哪里贵了,有的时候找找自己的原因,这么多年工资涨没涨,有没有认真工作……”请结合材料二中亚里士多德《修辞学》里的说理构成三要素,简要分析这种表达的不当之处。(6分)
    (二)现代文阅读Ⅱ(本题共4小题,17分)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各题。
    哀伤
    [俄]契诃夫
    旋匠①格里戈里·彼得罗夫,这个当年在加尔钦乡里早已出名的出色手艺人,同时又是早已出名的最
    没出息的农民,此刻正赶着一辆雪橇把他生病的老伴送到地方自治局医院去。
    这段路有三十来俄里,道路糟透了,连官府的邮差都很难对付,而旋匠格里戈里则又是个大懒汉。迎面刮着刺骨的寒风。空中,不管你朝哪方看,到处都是密密层层飞旋着的大雪。雪大到叫你分不清是从天上掉下来的,还是从地上刮起来的。除了茫茫大雪,看不到田野、电线杆和树林。每当强劲的寒风袭来,弄得格里戈里都看不见眼前的车轭。那匹瘦弱的老马一步一步吃劲地拖拉着雪橇。它的全部精力全耗在从深雪里拔出腿来,并扯动着头部。
    旋匠抽他的瘦马,哀伤向旋匠突然袭来,完全出乎他的意料,弄得他现在怎么也不能清醒过来,平静下来,认真想一想。在此之前,他一直过着无忧无虑的生活,就像处在醉后那种昏昏沉沉的状态,既不知道哀伤,也不知道欢乐,可是现在却突然感到心情沉重,十分痛苦。无忧无虑的懒汉和酒鬼不知不觉中变成了另一个人,居然忙碌起来,心事重重,急着赶路,甚至跟暴风雪对着干了。
    “你呀,玛特廖娜,别哭了……”他小声嘟哝,“你忍着一点儿。上帝保佑,我们会赶到医院的。你的那个病……巴维尔·伊凡内奇会给你药水喝,或者吩咐人给你放血,或者他老人家高兴,用酒精给你擦身……可是巴维尔·伊凡内奇会把眉头一皱,嚷道:‘我早就知道你!大概你一路上进过五家酒馆吧!’我就对他说:‘您老人家!难道我是坏蛋,还是异教徒?我的老太婆正在把灵魂交给上帝,快死了,我还有心从这个酒馆到那个酒馆!您这是什么话呀,求主恩典吧!什么酒馆不酒馆,滚它的!’于是巴维尔·伊凡内奇吩咐人把你抬进医院里去,我呢,在他的面前跪下来……”
    “你呀,玛特廖娜,那个……”他又小声嘟哝,“要是巴维尔·伊凡内奇问起我打不打你,你就说:‘从来没打过!’往后我再也不打你了。我凭十字架向上帝起誓!再说,难道我是生性狠毒才打你的?随手就打了,没有道理。我心疼你哩。换了别人就不会这么伤心,可我现在急着送你去看病……我尽力了。瞧这风雪,好大呀!上帝啊,你发怒吧!只求你保佑我们别迷路。玛特廖娜,你怎么老不答应?我问你呢,腰还痛吗?”
    他感到奇怪,老太婆脸上的雪怎么老也不化。奇怪,那张脸不知怎么显得特别瘦削,灰白里透着蜡黄,面容严厉而刻板。
    旋匠放下缰绳,犹豫起来。他不敢回头看一眼老太婆:他害怕!问她什么,她不答应,同样叫人害怕。最后,为了探个明白,他没有回头,只是去摸她的手。手冰冷,拉起后像鞭子一样落下去。
    “这么说她死了。麻烦事!”
    这下旋匠哭了。他不只可怜老太婆,更感到懊丧。他想:这世上的事变得真快!他的哀伤刚开了个头,怎么立即有了结尾。他还没来得及跟老太婆好好过日子,对她表表心意,疼爱她,怎么她已经死了。他跟她共同生活了四十年,但这四十年像在雾里一般过去了。酗酒,打架,受穷,没过上一天好日子。而且,像故意气他似的,正当他感悟到要疼爱老太婆,离了她就没法生活,他实在对不起她的时候,老太婆却死了。
    “是啊,她还常常去讨饭!”他回想往事,“是我打发她去向人家讨面包皮的,麻烦事!她,䘀婆娘,再活上十年就好了,要不然,恐怕她以为我当真是那种人。圣母娘娘,我这是往什么鬼地方赶呀?现在不用去看病了,现在该下葬了。往回走!”
    旋匠掉转马头,使劲抽他的马。道路变得越来越难走了。现在,连车轭都看不见了。雪橇有时撞到小枞树上,黑糊糊的东西擦伤他的手,在眼前闪过。视野之内又变得白茫茫一片,风雪飞旋。
    “再从头活一次就好了……”旋匠想道。
    密密层层的大雪渐渐变得灰暗了。黄昏已经来临。“我这是往哪儿赶呀?”旋匠突然惊醒过来,“该把她埋了,我却去医院,……像变傻了!”
    旋匠又掉转雪橇,又抽起马来。老马鼓足全身的劲,喷着鼻子,开始小跑起来。旋匠接二连三地抽它的背……身后响起撞击声,他虽然没有回头,也知道那是死去的老太婆的头在撞着雪橇。天色变得越来越黑,风变得越来越冷,越来越刺骨…
    “再从头活一次就好了……”旋匠想道,“我要添置一套新工具,接受定货……把钱都交给老太婆……是的!”
    后来他无意中把缰绳弄丢了。他寻找起来,想把缰绳捡起来,却怎么也不行。他的手活动不了了……
    “算了……”他心想,“反正马认路,它会拉回家的。这会儿真想睡一觉……趁下葬以前,安魂祭以前,最好歇一歇。”
    旋匠闭上眼睛,开始打盹。不久他听到马站住不走了。他睁眼一看,自己面前有一堆黑糊糊的东西,像是小木屋,又像大草垛……
    他真想从雪橇上爬下来,弄清楚是这么回事,可是全身懒得宁愿冻死,也不想动弹了……于是他安静地睡着了。
    他醒过来时,发现已经躺在一间四壁油漆过的大房间里。窗外射进明亮的阳光。旋匠看到床前有许多人,第一件事他就想表明自己是个稳重而懂事的人。
    “请来参加老太婆的安魂祭,乡亲们!”他说,“还要告诉东家一声……”“唉,算了,算了!你躺着吧!”有人打断他。
    “天哪,是巴维尔·伊凡内奇!”旋匠看到身边的医生吃惊地说,“老爷哪!恩人哪!”他想跳下床,扑通一声给医生跪下,但感到手脚都不听他的使唤,“老爷!我的腿在哪儿?胳膊呢?”
    “你跟胳膊和腿告别吧……都冻坏了!唉,唉,你哭什么呀,你已经活了一辈子,谢天谢地吧!恐怕活了六十年了吧——你也活够了!”
    “伤心呀,老爷,我伤心呀!请您宽宏大量原谅我!要再活上那么五六年就好了……”
    “为什么?”
    “马是借来的,得还人家……要给老太婆下葬……这世上的事怎么变得那么快I老爷!巴维尔·伊凡内奇!卡累利阿榨木烟盒还没有做得,槌球还没有做得……”
    医生一挥手,从病房里走了出去。这个旋匠——算是完了。
    一八八五年十一月二十五日
    【注】①旋匠:对手工艺人的称呼。
    6.下列对小说相关内容的理解,不正确的一项是( )(3分)
    A.小说开篇作者便几笔勾勒出了主人公形象,既“出色”又“最没出息”,是一个令人赞赏又令人鄙夷的小人物形象。
    B.“哀伤向旋匠突然袭来”,是因为旋匠意识到依恋的妻子已经死去,自此之后,他无忧无虑的生活也将随之而消逝。
    C.“再从头活一次就好了……”两次反复,表现了旋匠对妻子没能过上好日子的深深歉疚和想重振精神、再走人生的愿望。
    D.小说结尾部分旋匠恳切的哀求,表明他也很想做一个有责任心、讲信誉且对美好生活有向往追求之人,但已经来不及。
    7.下列对小说艺术特色的分析鉴赏,不正确的一项是( )(3分)
    A.文章细节描写客观、冷峻,如写旋匠老婆的死,“脸上的雪怎么老也不化”“手冰冷,拉起后像鞭子一样落下去”,读来十分辛酸、悲凉。
    B.“风变得越来越冷,越来越刺骨……”的环境描写,为后面旋匠想捡缰绳但“手活动不了”“开始打盹”等情节理下伏笔。
    C.作者将老旋匠和他老婆婚后40年的生活状态集中在一天的时间和一个场景来揭示,以一件不幸之事唤醒一个人灵魂,叙事凝练,意味深长。
    D.大房间中医生巴维尔·伊凡内奇的言行既深化了“哀伤”意蕴,又暗示了旋匠这类小人物悲剧产生的社会根源。
    8.作品在叙述旋匠的故事上有何特色?请结合小说内容简要分析。(6分)
    9.契诃夫的短篇小说写作比较关注下层人物的生活,语言诙谐,故事辛酸,可称作“含泪的微笑”。请结合文本分析这一特点。(5分)
    二、古代诗文阅读(35分)
    (一)文言文阅读(本题共5小题,20分)
    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10~14题。
    材料一:
    子路问君子。子曰:“修己以敬。”曰:“如斯而已乎?”曰:“修己以安人。”曰:“如斯而已乎?”曰:“修己以安百姓。修已以安百姓,尧舜其犹病诸!”
    (选自《论语·宪问》)
    材料二:
    大学之道,在明明德,在亲民,在止于至善。知止而后有定,定而后能静,静而后能安,安而后能虑,虑而后能得。物有本末,事有终始,知所先后,则近道矣。
    古之欲明明德于天下者,先治其国。欲治其国者,先齐其家。欲齐其家者,先修其身。欲修其身者,先正其心。欲正其心者,先诚其意。欲诚其意者,先致其知。致知在格物。物格而后知至,知至而后意诚,意诚而后心正,心正而后身修,身修而后家齐,家齐而后国治,国治而后天下平。自天子以至于庶人,壹是皆以修身为本。
    (选自《礼记·大学》)
    材料三:
    孔子过泰山侧有妇人哭于墓者而哀夫子式而听之使子路问之。曰“子之哭也,壹似重有忧者。”而曰:“然!昔者吾舅死于虎,吾夫又死焉,今吾子又死焉!”夫子曰:“何为不去也?”曰:“无苛政。”夫子曰:“小子识之,苛政猛于虎也。”
    (选自《礼记·檀弓下》)
    10.文中画波浪线的部分有三处需加句读,请用2B铅笔在答题卡相应位置的答案标号上填涂。(3分)
    孔子过A泰山侧B有妇人C哭于墓者D而哀E夫子式F而听之G使子路H问之。
    11.下列对文中加点词语的相关内容的解说,不正确的一项是( )(3分)
    A.“家”指家族,与《墨子·兼爱上》中“虽至大夫之相乱家”一句中的“家”意思不同。
    B.“庶”的本义为“众多”,“庶人”与“庶民”意思相同,在古代大多指的是平民百姓。
    C.“舅”是对异姓大夫的称呼,古代帝王称异姓大邦诸侯为“伯舅”,异姓小邦诸侯为“叔舅”。
    D.“小子”是古时老师对学生的称呼,文中“小子”是孔子对学生子路的称呼,并无轻视之意。
    12.下列对原文有关内容的概述,不正确的一项是( )(3分)
    A.材料一中,孔子谈到了君子要注重修身的道理。从自己做起,对人尊敬,这是立身处世和管理政事的根本。
    B.材料二中,正反相成提出“八条目”,以学习对象为主语,把“八条目”由近及远、由内而外“倒叙”出来。
    C.材料三中,妇人宁愿死于虎口也不愿意接受暴虐者的统治,用反衬的手法烘托出当时社会政治的残暴专横。
    D.材料三中,孔子对子路说的最后一句话可见,孔子希望子路能够记住苛刻残暴的政令比老虎还凶猛这件事。
    13.把文中画横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8分)
    (1)修己以安百姓,尧舜其犹病诸!
    (2)定而后能静,静而后能安,安而后能虑,虑而后能得。
    14.根据材料一和材料二的内容,简要分析“修身”与“平天下”之间的关系。(3分)
    (二)古代诗歌阅读(本题共2小题,9分)
    阅读下面的清诗,完成下面小题。
    夜坐(其二)
    龚自珍
    沉沉心事北南东,一睨人材海内空。壮岁始参周史①席,髫年②惜堕晋贤风。
    功高拜将成仙③外,才尽回肠荡气中。万一禅关④砉然破,美人如玉剑如虹。
    【注】①周史:原谓周朝的史官,老子李聃即曾任周王朝的柱下史,此处诗人以贤者在下位的老子自况。②髫(tiá)年:幼童时期。③拜将成仙:拜将,这里指韩信得到登坛拜将的殊荣;成仙,这里暗指张良在功成名就后,转而追求神仙修炼之术。④禅关:喻指清王朝所施行的严苛思想统治和束缚人才的种种清规戒律。
    15.下列对这首诗的理解和赏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3分)
    A.首联“一睨人材海内空”与诗人的《己亥杂诗》中“万马齐喑究可哀”异曲同工,都表现了人才不得重用的悲哀。
    B.“壮岁”“髫年”两句先言壮年再言幼年,颠倒时序,强调自己之所以身居类似老子的高位,得益于早年葆有的魏晋风骨。
    C.颈联巧借典故,表达自己虽有超出韩信居功拜将、张良功后“成仙”的理想抱负,此刻只能将才华寄托在诗文之中。
    D.本诗抒情兼以议事,刚柔并济,兼融壮怀与哀怨;语言精练又意蕴丰富,如“惜”“外”“万一”等词就值得反复咀嚼。
    16.这首诗和庄子的《庖丁解牛》都用到了“砉然”这一拟声词,但在文中的作用却有很大不同,请结合两个文本简要分析。(6分)
    庖丁为文惠君解牛,手之所触,肩之所倚,足之所履,膝之所踦,砉然向然,奏刀騞然,莫不中音。
    (三)名篇名句默写(本题共1小题,6分)
    17.补写出下列句子中的空缺部分。
    (1)孔子非常重视《诗经》的教化作用,在《论语》十二章中,他认为学《诗》可以体现敬亲孝君的道德观念的两句是:“______,______”。
    (2)《无衣》中,表现战士们一起行动起来的一句是:______:表现战士们一起上战场的一句是:______。
    (3)杜甫的《蜀相》中,“出师未捷身先死,长使英雄泪满襟”两句把对诸葛亮的崇敬、仰慕和叹惋之情跟自己壮志难酬的苦痛相融合。而在《书愤》中,陆游却借诸葛亮的功绩,暗示朝野上下都是主降的碌碌小人的两句是:“______,______!”
    三、语言文字运用(20分)
    (一)语言文字运用Ⅰ(本题共3小题,11分)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下面小题。
    夏天的那些日子里,天空没有一朵云,______飘来一丝半缕,转眼间就被燃烧殆尽了,化为一股透明的热气,不知消失到了哪里。四周本来有声音,静下来一听,又______。河水哗哗的声音细听下来,也是空空的。还有我的手指甲在林子里的阴影中时,它还是闪着光的,可到了阳光下却透明而苍白,指尖冰凉。我伸着手在太阳下晒了一阵后,皮肤开始发烫了,但分明感觉到里面流淌的血还是凉的。
    在河边一个人待着,时间长了,就终于明白为什么总是有人会说“白花花的日头”了。原来它真的是白的!真的,世界只有呈现白的质地时,才能达到极度热烈的氛围,极度强烈的宁静。这种强烈,是人的眼睛、耳朵,以及最轻微的碰触都无力承受的。我们经常见到的那种阳光,只能把人照黑,但这样的太阳,却像是在把人往白里照,越照越透明似的,直到你被照得消失了为止……那种阳光,它的炽热是你经验中的现实感觉之外的炽热。河水是冰冷的,空气也凉幽幽的,只要是有阴影的地方就有寒气飕飕飕地______着……可是,那阳光却在这清凉的整个世界之上,______地强烈炽热着……更像是幻觉中的炽热。
    18.依次填入文中横线上的词语,最恰当的一项是( )(3分)
    A.偶尔 空空荡荡 蹿 不动声色B.偶尔 空空寂寂 蹿 无动于衷
    C.偶然 空空寂寂 钻 不动声色D.偶然 空空荡荡 钻 无动于衷
    19.文中多处使用了ABB的短语形式,如“白花花”“凉幽幽”,说说它们和“白”“凉”相比,语意上各自有什么不同。(4分)
    20.文中画波浪线的部分,可以改成“才能达到极度热烈的氛围和强烈的宁静”,从语意上看两者基本相同,为什么原文表达效果更好?(4分)
    (二)语言文字运用Ⅱ(本题共2小题,9分)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下面小题。
    海明盛在谈小说叙述节奏时曾这样说:“刚启动时会比较慢,可是逐渐加快节奏后,会快得让人受不了。我总是让情绪高涨到让读者难以忍受,然后稳定下来,免得还要给他们准备氧气瓶。”《老人与海》给人的节奏感就是这样。故事开始给我们交代老人与周围人的关系时,娓娓道来,速度比较缓慢,随着老人航海进程的展开, ① ,当老人与马林鱼、鲨鱼正面交锋时,速度之快达到了极点。
    老人每取得一点胜利都付出沉重的代价,最后遭遇无可挽救的失败。但是,从另外一种意义上来说,他又是一个胜利者。因为, ② 。无论在怎么艰苦卓绝的环境里,他都凭着自己的勇气、毅力和智慧进行了奋勇的抗争。他虽然没有保住大马林鱼,但是捍卫了人的灵魂的尊严,显示了“一个人的能耐可以到达什么程度”,是一个 ③ 。这样一个“硬汉”形象,正是典型的海明威式的小说人物。
    肖恩·奥弗莱因说:“海明威小说的主题是人的本质,人的努力和奋斗,人的追求和痛苦,人的信仰和挣扎,人的倔强和价值,人的聪明和命运,人的胆略和气魄,人的尊严和灵魂……”即使失败了,也要坦坦荡荡,不失重压下人的“优雅风度”。
    21.请在文中横线处补写恰当的语句,使整段文字语意完整连贯,内容贴切,逻辑严密,每处不超过12字。(6分)
    ①______②______③______
    22.请结合第三自然段内容,仿照下面示例,另写一句哲理性话语来表述《老人与海》的主题。不超过20字。(3分)
    示例:一个人可以被毁灭,但是不能够被打败。
    四、写作(60分)
    23.阅读下面的材料,根据要求作文。
    人生有两个方向:出与回。
    出,是出门,走出家门,走出校门,走出先前的“门”……出是出发,是走出自己的舒适区,抵达另一个可能不会令自己太舒适的领域,是有所选择、有所舍弃、有所收获。
    回,是回家,回地域空间上的家,回心理感情中的“家”……
    你对人生的“出”和“回”是如何看待的?为庆祝2025届高三学子成人礼,复兴中学将举办演讲比赛,你将以高二学生身份,作为一名参赛选手发表演讲。请根据上面材料,并联系社会现实,写一篇演讲稿。
    要求:选准角度,确定立意,明确文体要求,自拟标题;不要套作,不得抄袭;不得泄露个人信息;
    攀枝花市七中2024-2025学年度(上)期中考试高二语文答案
    一、现代文阅读(35分)
    (一)现代文阅读Ⅰ(本题共5小题,18分)
    1.C【解析】本题考查学生对材料相关内容理解和分析的能力。A.“必须要以真实性为第一原则”错误。根据材料一第④段“‘公共说理’还必须坚持以事实为根据的基本原则”可知,“公共说理”必须坚持以事实为根据的基本原则,而不是以真实性为第一原则,选项偷换概念。B.“不是说理”错误。根据材料二第⑤段“这是一种诉诸情绪的说理方式,它甚至显得不是在说理”可知,诉诸情绪的说理方式只是“显得不是”,但并不意味着这不是说理,它是说理的一种方式,选项曲解文意。D.“二者都有共同的说理对话双方,需相互尊重,相互理解。”错误。根据材料一第③段“‘公共说理’还必须是平等的。说理意味着平等的对话”和材料二第④段“说理需要平等、理性地对待不同意见,并不是出于说理者主观意愿的‘宽宏’‘宽厚’或‘宽容’,而是由‘说理’本身的话语特性决定的”可知,材料一和材料二都谈到说理的“平等”,但材料一就“公共说理”而言,强调的是不同文化之间的平等对话;材料二就“说理”而言,强调的是平等、理性地对待不同意见,两者侧重点不同,并非都有共同的说理对话双方,选项混淆概念。
    2.D【解析】本题考查学生理解文章内容,筛选并概括文中信息的能力。D.“从而获得一个确定性的结论”错误。根据材料二第④段“说理提出的‘看法’无论具有如何充分的理由,都只是一种具有或然性而不是绝对确定性的结论。因此,说理总是可以再说理的,说理是一个过程,不是最终结果”可知,说理的目的是为了促进理解和交流,而不是为了获得一个确定性的结论。
    3.D【解析】本题考查学生分析论点、论据和论证方法的能力。D.“用‘摊开手掌’的比喻,形象地阐释了‘占领话语阵地’‘口诛笔伐’这种‘说理’观念”错,根据“当下互联网中的说理常常被当作是攥紧拳头,而非摊开手掌的话语行为,这样的‘说理’便成为‘占领话语阵地’‘口诛笔伐’‘论战’和向对方报以‘投枪’和‘匕首’”可知,“占领话语阵地”“口诛笔伐”是“攥紧拳头”,而不是“摊开手掌”。
    4.B【解析】本题考查学生理解文章内容,筛选并整合文中信息的能力。B.“依据(G)是推断由之开始的材料,是支持主张的基础,相当于三段论中的大前提”错误,根据材料二第⑦段“依据(G),与论证相关的数据、事实、证据”以及材料二第⑩段“正当理由(W),连接依据和主张/结论的普遍性原则、规律”可知,依据(G)应该是支持主张的基础,相当于三段论中的小前提;而正当理由(W)才是推断由之开始的材料,相当于三段论中的大前提。
    5.①说理者未能建立起正确的逻辑。这番反驳违反了同一律(答非所问)及充足理由律(强加因果)的逻辑要求,这种对没钱的嘲讽看似使言说者取胜,但这种不讲逻辑的表达不利于言说者逻辑说理能力的形成。
    ②说理者没有建立好的信誉和形象。对网友的质疑上升到道德、价值层面进行反驳,这会给人不讲理、不可信的印象,一旦言说者给人这种印象就很难改变,即使看法有可取之处,也难以说服别人。
    ③说理者没有关注情绪因素。言说者在说理时要动之以情,从而创造共识。用含偏见、傲慢的表达方式只会拉开言说者与对话者的距离,很难以情动人。
    (二)现代文阅读Ⅱ(本题共4小题,17分)
    6.B【解析】本题考查学生分析理解作品内容的能力。B.“自此之后,他无忧无虑的生活将随之消逝”错误。“旋匠抽他的瘦马,哀伤向旋匠突然袭来,完全出乎他的意料,弄得他现在怎么也不能清醒来,平静下来,认真想一想……这个无忧无虑的懒汉和酒鬼不知不觉中变成了另一个人,居然忙碌起来,心事重重,急着赶路,甚至跟暴风雪对着干了”说明“哀伤”向旋匠突然袭来,是因为老婆的生病让他一下子无所适从,而此时妻子可能还没有去世。
    7.D【解析】本题考查学生分析文章的艺术特色的能力。D.“暗示了旋匠这类小人物悲剧产生的社会根源”错误。医生的话只是揭示了小人物命运的结局是马上死亡,没有暗示了旋匠这类小人物悲剧产生的“社会根源”。
    8.①小说以旋匠的视角(第三人称或全知视角)叙事,使事件显示全面清晰,真实地展现人物的心理。
    ②大量的内心独白展现旋匠“懊丧伤感、自责悔过”等心理,塑造旋匠小人物形象。
    ③运用联想和想象,把回忆与现实交织起来,如想象与医生的对话,回顾与老太婆共同的漫长生活,勾联回忆与现实,丰富小说内容和人物形象。
    ④用对话方式推动情节发展,引发读者对生活、命运等问题的思考。
    ⑤贯穿全文的风雪情景渲染了沉闷、压抑、冰冷气氛,烘托了人物绝望、懊恼等心理,暗示人物悲剧命运。(回答到任3点满分)
    9.①本文中老旋匠悲苦的命运,巨大的哀伤是以较为诙谐的笔调写出来的。(1分)
    ②“含泪”指小说的悲剧内涵。本文通过旋匠格里戈里·彼得罗夫的人生境遇,展现小人物人生无尽的“哀伤”:社会专制下底层人生活的穷困、酗酒、打骂展示人世间的荒凉和辛酸,旋匠心灵刚觉醒而生命却面临结束的悲哀,对美好生活的留恋向往却又无法得到的无奈等。
    ③“微笑”在本文中是指语言上的诙谐、轻松。如旋匠送老婆去医院途中想象与医生的对话,诙谐的话语却无法消除旋匠心中的哀伤;又如旋匠临死时与医生的对话,“你跟胳膊与腿告别吧”,戏谑滑稽的语言中呈现人世间最大的悲哀痛心。(后面两点各2分)
    二、古代诗文阅读(35分)
    (一)文言文阅读(本题共5小题,20分)
    10.BEG【解析】本题考查学生文言文断句的能力。句意:孔子路过泰山旁边,见到一个妇女在坟墓前哭得很伤心。孔子用手扶着车轼侧耳听,他让子路前去询问她。“泰山侧”是“过”的地点,中间不断开,C处断开;“哀”是补充“哭”的程度,用“而”连接,中间不断开,E处断开;“夫子式而听之”主谓宾齐全,G处断开。
    11.C.【解析】本题考查学生对古代文化常识的掌握,理解一词多义现象的能力。A.正确。家族:卿大夫的封地。句意:先要使自己的家族中的各种关系整齐有序。/即使大夫相互侵扰封地。B.正确。C.错误。文中的“舅”指丈夫的父亲,即公公。句意:以前我的公公被老虎咬死了。D.正确。
    12.B【解析】本题考查学生理解文章内容,鉴赏艺术手法的能力。B.“以学习对象为主语”应为“以学习者为主语”:“由近及远、由内而外”应为“由远及近、由外而内”。
    13.(1)修养自己来使百姓安定,尧舜大概还担忧这件事呢!(2)志向坚定之后才能心不妄动,心不妄动之后才能性情安和,性情安和之后才能思虑精详,思虑精详之后才能处事合宜。
    【解析】本题考查学生理解和翻译文言文句子的能力。
    (1)“安”,使…安乐,安定:“其”,大概:“病”,担忧;“诸”,兼词,兼“之乎”,这件事呢。
    (2)“定”,志向坚定:“静”,心不妄动:“安”,性情安和:“虑”,思虑精详。
    14.①古代士人先修身,再谈平天下,②“修身”的目的是“平天下”,③“平天下”以“修身”为根本。
    【参考译文】
    材料一:子路问怎样做才合乎君子的标准。孔子说:“提高自己的修养,对人严肃恭敬。”子路说:“这样就够了吗?”孔子说:“提高自己的修养,安抚别人。”子路说:“这样就够了吗?”孔子说:“提高自己的修养,来使百姓安乐。修养自己来使百姓安乐,尧舜大概还担忧这件事呢!”
    材料三:孔子路过泰山旁边,见到一个妇女在坟墓前哭得很伤心。孔子用手扶着车轼侧耳听。他让子路前去询问她,说:“听您的哭声,真像一再遇上忧伤的人。”妇女于是说道:“是的。以前我的公公被老虎咬死了,我的丈夫也被咬死了,如今我儿子又死于虎口。”孔子说:“那您为什么不离开这里呢?”妇女回答说:“(因为这里)没有残暴的征税啊。”孔子沉默了一会,对学生们说:“你们记住,残暴的政令比老虎还要凶猛害人啊!”
    (二)古代诗歌阅读(本题共2小题,9分)
    15.B【解析】本题考查学生理解诗歌思想内容的能力。B.担任“高位”理解错误。此联用典意在表现诗人自幼即养成像晋代名士那样狂放、倨傲的性格,“壮岁”却不得不苟且偷生。
    16.①庄子用“砉然”描述庖丁解牛之初,牛的皮肉筋骨轻快分离的声音,以合乎音乐的美妙节奏来表现庖丁技艺的纯熟。②本诗用“砉然”描述突破束缚的声音,表现渴望打破社会束缚、实现不拘一格降人才的强烈愿望。③本诗中“砉然”在结构上照应首联“沉沉心事”,引出下文“美人如玉剑如虹”。
    (三)名篇名句默写(本题共1小题,6分)
    17.(1)迩之事父,远之事君(2)与子偕作;与子偕行(3)出师一表真名世,千载谁堪伯仲间
    三、语言文字运用(20分)
    (一)语言文字运用Ⅰ(本题共3小题,11分)
    18.B【解析】本题考查学生正确使用词语(包括熟语)的能力。
    第一空,偶尔:有时候。偶然:意想不到。语境说的是有时候会有一丝云彩,应用“偶尔”。
    第二空,空空寂寂:空旷寂静。空空荡荡:空无所有的情景或指心里没着落的感觉。语境“四周本来有声音,静下来一听”,说的是此时十分安静,应用“空空寂寂”。
    第三空,钻:进入;穿过。蹿:向上或向前跳。语境形容寒气之重,应用“蹿”。
    第四空,无动于衷:心里一点儿也没有触动。不动声色:不说话,不流露感情,形容神态镇静。语境表达阳光对“强烈炽热着,更像是幻觉中的炽热”没有一丝触动,应用“无动于衷”。
    19.①“白花花”指白得晃眼,令人眼花,突出白的程度;“白”仅指颜色本身而不表示程度;②“凉幽幽”指清凉,并有幽深晦暗之意,复合了清凉和幽暗两个意思,语意更为丰富:而“凉”仅指触感上的清冷,而无“幽暗”之意。
    20.①原句用了两次“极度”,形成两个并列短句,句式工整,有节奏感,读起来更有气势(或“更有冲击感”);②原句强调夏日里独在河边时,人们能够拥有比以往更敏锐的自然感知力,改句使用相对平淡的陈述句进行表达,略显平淡,缺乏了感知自然时的欣喜和雀跃。
    (二)语言文字运用Ⅱ(本题共2小题,9分)
    21.①速度也逐渐加快②他不屈服于命运③胜利的失败者
    22.①人应该学会正视现实,接受并超越它!②生活中无论跌倒多少次,也要试着站起来。
    四、写作(60分)
    23.审题指导:这是一道任务驱动型材料作文题,也是一道二元关系型的材料作文题目。
    1.材料解读:本次作文由材料、写作任务、写作要求三部分组成。材料首先指出了人生包括两个方向一一出和回,显而易见,这两个方向是相逆的;然后对“出”“回”分别做了阐释,既有具象的看得见的“出”“回”,也有抽象的看不见的“出”“回”,同时指出“出”的过程其实是一个有所“选择、舍弃、收获”的过程。写作任务是写一篇体现自己对人生的“出”和“回”的感悟与思考的文章。写作要求则主要从立意角度、文体、标题、字数等方面做了常规要求。
    2.写作任务分解:
    任务一:根据材料提示,分析“出”“回”的内涵。对于材料,首先要分析“出”“回”的内涵。“出”指走出家门,步入学校;走出象牙塔,进入社会;走出原先的世界,进入另一个世界。“出”,还是出发,走出自己的舒适区,抵达另一个可能不会令自己太舒适的领域。所以在出门的过程中,需要兼具妥协与坚持。妥协,是与门外打交道的必须,毕竟外面的世界不会以自己为中心;坚持,是在门内锤炼自己的内在与技能。这样,才能在出门之后,朝着梦想渐行渐近。“回”,指回家,家是一个人的养分,是休养生息的地方,家可以是实指生养自己的地方,也可以是精神和灵魂的寄托。
    任务二:辨证分析人生“出”和“回”的关系。在此基础上,还应进一步辩证分析人生“出”和“回”的关系。社会是错综复杂的关系体,所以个体的人不可能“闭门造车”,换句话说,人首先要出得了门,走得了远路,出门是实现梦想的方式。但是人出得了门,还要回得了“家”,因为走远路走久了,容易迷失,懂得适时回家,才能令人保持清醒,保有自我。如果彻底与美好的过往割裂,只会让自己在丧失自我的道路上日渐迷惘。
    任务三:收束思维,辨证立意。综合上面的分析,人要学会出门,还得懂得回家。奋斗人生路,辉煌灿烂之中,不忘保留清醒,三省己身。即使成绩再耀眼,也不要在骄矜中迷失自己。一味地妥协,只懂得出门与舍弃,不懂得回来与保留,自然容易忘记初心,误入歧途。出得了门,回得了家,人生才更有意义。
    3.参考立意:
    ①出得了门,回得了家,人生才更有意义。②出门勿忘回家,乐享出彩人生。
    ③出门以历练,回家而生息。
    4.范文展示:
    追逐梦想出发,找寻初心回家
    尊敬的老师,亲爱的同学们:
    大家好!做为一名高二学生,我有幸参与2025届学长学姐的成人礼,今天我演讲的题目是《追逐梦想出发,找寻初心回家》。
    有人说,人生有两个方向:出和回。就像山涧溪流为了奔向大海,不惜穿过平原深谷;就像大海勇于乘烈日之车,`毅然洒向人间万处;一滴水,以出和回的形式,完成自我的升华,获得了热烈与平静的共舞。和我们一样,时时追逐梦想出发,不忘找寻初心回家。
    出,是出门,走出家门,走出校门,走出先前的“门”……这些门里门外的跨越,逐渐在我们人生的画布上着墨上色。出门,是实现梦想的方式。
    走出家门,离开爱护我们的家长;离开校门,与关爱我们的老师、温暖的同学挥手告别;工作之后,为了心中的一种想往,离开熟悉的舒适区,奔赴另一片沃野或荒原。无论我们是否愿意,有些门我们必须跨越;无论我们是否准备好,门外的世界已经就在眼前。如果必须出门,不能在门里登高沉潜、静听心曲、蓄积力量,怎能不惧到门外实践磨砺、追逐发现、搏击风浪?
    出,更应是出发,是走出自己的舒适区,抵达另一个可能不会令自己太舒适的领域,是有所选择、有所舍弃、有所收获。而人生,会在这种主动的出发中升华。
    一代才女叶嘉莹选择了自己热爱的古诗词,为此她不惜放弃国外更优厚的待遇,回到南开大学,最终收获的是孜孜学子的热切、古诗词吟诵的不绝回音和中国古诗词文化的当代传承;郭晶晶选择了去见识更广阔的天地,为此她放弃了参加下一届奥运会的机会,最终收获的是如今以另一种光芒四射的身份活跃在自己人生的舞台。我们每一个平凡的普通人,谁的一生不会经历选择呢?为了梦想出发,走出自己的舒适区,是勇气,是智慧,是舍弃,是我们人生成长的重要一课。
    然而,远路走久了,容易迷失。出门,出发,也不能忘了回“家”,回地域空间上的家,回心理感情中的“家”。回家,除了获得休憩与安慰,更意味着拨开迷雾云团,.找寻初心和自我。
    《西游记》中唐僧师徒从东土大唐出发,为了取得真经,途中历经磨难、各种诱惑,最终唐僧不忘初心,完成使命。纪伯伦在诗歌《先知》中告诉我们,不要因为走得太远而忘记为什么出发。樊锦诗不忘初心,坚守大漠,一生献身敦煌文化;机长刘传健不忘初心,在客机遭遇毁灭性事故时,凭着责任与毅力挽救了一机人的生命;不忘回“家”,想想自己为什么出发,我们的心才能更安定、更坚强。
    出入之间,人生如梦。社会是错综复杂的关系体,个体的人不可能“闭门造车”,人首先要出得了门,走得了远路,出门是实现梦想的方式。但人出得了门,还要回得了“家”,因为走远路走久了,容易迷失,懂得适时回家,才能令人保持清醒,保有自我。如果彻底与美好的过往割裂,只会让自己在丧失自我的道路上日渐迷惘。我们在出门中追求梦想,在回家中找回自我。出与回交织成我们的人生轨迹,见证着我们的成长与变迁。在这个过程中,我们要时刻保持清醒的头脑和坚定的信念,不忘初心,方得始终。
    人生,需要“出”去,也需要“回”来。追逐梦想出发,找寻初心回家,在不断的出与回之间,收获人生的绿树繁荫、一路繁花。
    祝愿高三的学长学姐们高考大捷,精彩出门,胜利回家!
    我的演讲结束,谢谢大家!

    相关试卷

    四川省眉山市东坡区校校联合2024-2025学年高二上学期11月期中考试语文试题:

    这是一份四川省眉山市东坡区校校联合2024-2025学年高二上学期11月期中考试语文试题,文件包含2026届高二上学期期中校校联合考试语文试卷docx、2026届高二上学期期中校校联合考试语文答案docx等2份试卷配套教学资源,其中试卷共14页, 欢迎下载使用。

    四川省南充高级中学2024-2025学年高二上学期期中考试语文试卷(PDF版附答案):

    这是一份四川省南充高级中学2024-2025学年高二上学期期中考试语文试卷(PDF版附答案),文件包含四川省南充高级中学2024-2025高二上学期期中考试语文试题pdf、语文答案docx等2份试卷配套教学资源,其中试卷共10页, 欢迎下载使用。

    广东省深圳市鹏达高级中学2024-2025学年高二上学期期中考试语文试题:

    这是一份广东省深圳市鹏达高级中学2024-2025学年高二上学期期中考试语文试题,共5页。

    文档详情页底部广告位
    欢迎来到教习网
    • 900万优选资源,让备课更轻松
    • 600万优选试题,支持自由组卷
    • 高质量可编辑,日均更新2000+
    • 百万教师选择,专业更值得信赖
    微信扫码注册
    qrcode
    二维码已过期
    刷新

    微信扫码,快速注册

    手机号注册
    手机号码

    手机号格式错误

    手机验证码 获取验证码

    手机验证码已经成功发送,5分钟内有效

    设置密码

    6-20个字符,数字、字母或符号

    注册即视为同意教习网「注册协议」「隐私条款」
    QQ注册
    手机号注册
    微信注册

    注册成功

    返回
    顶部
    Baidu
    ma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