所属成套资源:新教科版六年级上册《科学》课时练习,单元测试,期中期末测试卷【内附答案】
新教科版六年级上册《科学》第二单元地球的运动第五课时 影长的四季变化课时作业练习【附参考答案】
展开
这是一份新教科版六年级上册《科学》第二单元地球的运动第五课时 影长的四季变化课时作业练习【附参考答案】,共2页。
新教科版六年级上册《科学》第二单元 地球的运动第5课时 影长的四季变化一、 填空题。1.一年四季中,同个物体在同一地点正午时分的影长是不同的;冬季影子长,夏季影子短,春季或秋季影子长短适中。2.同一地点,一年四季正午太阳的高度是不同的,夏至日最高,冬至日最低。3.不同地点,不同季节,太阳在正午时间的高度和日出日落时间有所不同。二、选择题。1.理论上,我国北方住宅区的楼房间隔应该比南方更宽,理由是(D )。A.北方地形平坦开阔 B.北方冬季白昼更长C.南方冬季温暖湿润 D.北方正午太阳高度角更小2.玲玲每天中午 12:00下课,发现学校操场上旗杆的影子暑假前后最短,寒假前后最长,请你帮玲玲找到合理的解释是( C )。A.玲玲的身高在变化B.玲玲观察的位置不同C.由于一年中太阳直射点的位置不同,正午太阳高度在变化D.玲玲观察错误3.下列有关杆影的叙述不正确的是( B )。A.一天中杆影最短时间出现在中午B.杆影越长太阳高度越高C.一年中,中午的杆影长度在不断地变化D.杆影的朝向与太阳的位置相反4.假如在夏至日正午12:00,小莉在北京天安门广场,小欣在宁波万达广场同时测量一根一米长竹竿的影子,结果最有可能的是( C )。A.两地杆影一样长 B.宁波的长,北京的短C.北京的长,宁波的短 D.不一定5.浙江的玲玲在一年中四个节气的正午时间以相同的角度拍了四张照片,其中拍摄于夏至日的是( D )。6.宁波市一年中正午太阳高度角最小、 白昼最短的一天可能是( D )。A.3月 21 日 B.6月 22 日C.9月 23 日 D.12月 22 日三、实验探究。探究活动——寻找正午太阳高度变化的证据和规律。活动材料:1米长木杆1根、卷尺1把、绘图板及绘图工具1套。实践过程:①夏季某日12时,在一处有阳光的平地上把木杆垂直竖在地上,用卷尺测量影子长度。②把测量结果记录下来,并绘图。③冬季某日12时,在同一地点再一次用同样方法进行测量,记录并绘图。观测结果:1.图1是某中学一位同学的测绘结果。遗憾的是,他忘记标注观测时间,现在区分不开了。请你帮助他进行区分,A是 冬 (填“冬”或“夏”)季测绘的。2.归纳分析:不同季节木杆影子长短不同的原因是 一年中正午太阳高度角的大小不同 。3.拓展延伸:若图1中 A、B为我国南、北方两位同学同一时间的测绘结果,请你判断: 南方同学测绘的是 B 。(填“A”或“B”)4.原理应用:房地产开发中,为了保证后排房屋中午时间的采光,必须考虑前后楼南北方向上的楼间距 (如图2)。请你分析:(1)楼间距的设计应该参考 冬 (填“冬”或“夏”) 季的光照情况。(2)我国楼间距南北差异的根本原因是地球的 公转 运动。四、综合运用。读下图回答问题。1.图中 Oα表示杆子的 影子 ,H表示 太阳高度角 。2. Oα与H存在着怎样的关系?H(太阳高度角)越大,Oα(物影)越短; H(太阳高度角)越小,Oα(物影)越长。3.如果H为每天正午的太阳高度角,那么我国的最大值和最小值分别出现在什么节气?我国太阳高度角最大值出现在夏至,最小值出现在冬至。 4.说出H大小与气温的关系。太阳高度角越大,地球表面获得的光热越多,气温越高; 反之,气温越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