终身会员
搜索
    上传资料 赚现金
    英语朗读宝

    山东省青岛第十九中学2024-2025学年高一上学期期中考试历史试题

    立即下载
    加入资料篮
    山东省青岛第十九中学2024-2025学年高一上学期期中考试历史试题第1页
    山东省青岛第十九中学2024-2025学年高一上学期期中考试历史试题第2页
    还剩2页未读, 继续阅读
    下载需要10学贝 1学贝=0.1元
    使用下载券免费下载
    加入资料篮
    立即下载

    山东省青岛第十九中学2024-2025学年高一上学期期中考试历史试题

    展开

    这是一份山东省青岛第十九中学2024-2025学年高一上学期期中考试历史试题,共4页。试卷主要包含了11, 本试卷分第Ⅰ卷和第Ⅱ卷, 表1为先秦诸子思想结构模式图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
    说明:1. 本试卷分第Ⅰ卷和第Ⅱ卷。满分100分。答题时间90分钟。
    2. 请将第Ⅰ卷题目的答案选出后用2B铅笔涂在答题纸对应题目的代号上; 第Ⅱ卷用黑色签字笔将正确答案写在答题纸对应的位置上,答在试卷上作废。
    第Ⅰ卷 (选择题, 共50分)
    一、选择题(共25题,每小题2分)
    1. 距今7000至5000年前,黄河下游出现了大汶口文化,长江下游出现了河姆渡文化。它们相似的特征是 ( )
    A. 主要使用打制石器 B. 已有了原始农业
    C. 大量制造黑陶 D. 具备了国家初始形态
    2. 西周时期拥有姓氏是贵族及其后裔的特权,普通民众有名而无姓氏。春秋以前,百姓通常指贵族成员,战国以后普通民众也开始有自己的姓,“百姓”成为民众的通称。这一变化的主要原因是( )
    A. 分封制度的实行 B. 宗法制的衰落 C. 百家争鸣的出现 D. 井田制的推行
    3. 表1为先秦诸子思想结构模式图。由此可知,先秦思想家( )
    A. 主张个人与社会统一 B. 探索社会秩序的重建
    C. 彼此之间有相互借鉴 D. 具有浓厚的民本思想
    4. 春秋战国时期,各诸侯国普遍推行赋税制度改革,如鲁国的“初税亩”、郑国的“作丘赋”、陈国的“赋封田”等。当时各诸侯国采取这些举措的主要目的是( )
    A. 应对战乱纷争的局面 B. 削弱世袭贵族的特权
    C. 贯彻以民为本的理念 D. 构建中央集权的体制
    5. 秦统一岭南后,除了派大军戍守外,还大规模向岭南移民,迁往岭南的中原人口前后达到数十万。这些措施意在( )
    A. 促进岭南人口增长 B. 加快民族交融
    C. 推动边疆地区开发 D. 巩固国家统一
    6. 秦律规定,郡守须派人到各地巡察,对不守法律的属吏依法论处; 各县属吏如有不法行为,而令、丞未认真查处者,将令、丞上报京都处置。该规定旨在( )
    A. 规范官吏行政 B. 削弱地方权力 C. 严格控制民众 D. 树立法律权威
    高一历史 第 1 页(共8 页)
    7. 下图为汉高祖到汉武帝时期因军功而位列公卿将相的比例。图中所示趋势反映出( )
    A. 汉初政治形势持续稳定 B. 新儒学取代了黄老之学
    C. 察举制取代了军功爵制 D. 政治形势影响选官用人
    8. 纪录片《河西走廊》通过“讲故事”的方式演绎了河西走廊乃至丝绸之路的文化与历史。在中国历史上,“河西走廊”正式归属中央政府管辖始于( )
    A. 文景之治 B. 汉武盛世 C. 光武中兴 D. 开元盛世
    9. 下面文物“直行铭文夔凤镜”出土于中亚地区的吉尔吉斯斯坦,洛阳西郊等地的东汉晚期墓葬中也有类似的铜镜出土。对上述现象解释合理的( )
    A. 青铜铸造进入繁荣时期 B. 丝绸之路沟通中外交流
    C. 手工业品遍销世界各地 D. 中国冶金技术领先世界
    10. 魏晋时期,周人石勒、氐人苻坚,都因拥有长安、洛阳两京,自居“中国皇帝”,反指东晋为“司马家儿”“吴人”; 南方政权以华夏文化的继承者自居。上述现象表明当时( )
    A. 正统观念受到统治者重视 B. 南北方缺乏经济文化交流
    C. 民族交融遇到了重大阻碍 D. 统一逐渐成为南北方共识
    高一历史 第 2 页(共8 页)途径
    利己主义
    偏重个人的
    协调观
    偏重社会的协调观
    利他主义
    内在途径
    杨朱模式
    老庄模式
    孔孟模式

    外在途径
    韩非子模式

    荀子模式
    墨子模式
    11. 下图是中国古代某个历史时期的形势图。该时期( )

    A. 江南得到开发 B. 火药普遍应用 C. 科举制度形成 D. 藩镇割据严重
    12. 隋炀帝时,有百姓自残肢体,并称之为“福手”“福足”,贞观时期,这种“遗风犹存”。这表明( )
    A. 封建赋役沉重 B. 阶级矛盾激化
    C. 人民缺乏基本的权利意识 D. 唐初统治者吸取隋亡教训
    13. 安禄山反唐时,回纥两次派兵助唐平乱。唐肃宗至德二年(757年),唐朝为酬谢回纥军,送其绢两万匹,回纥则赠唐马匹以换回茶和丝,除自销外,还运往中亚地区销售。回纥这一做法( )
    A. 加速了唐朝经济作物的外销 B. 推动了与唐朝经济文化往来
    C. 扩大了官营手工业的发展规模 D. 密切了唐与北方少数民族关系
    14. 表1为唐宋时期南北人口变化统计表。它反映出( )
    表1
    高一历史 第 3 页(共8 页)
    A. 经济重心逐渐南移 B. 南北经济交流频繁
    C. 社会阶层流动增强 D. 对外贸易繁荣发展
    15. 实物史料对于历史研究有着极高的价值。唐朝“怀集庸调”银饼可用于研究( )
    A. 地方行政演变 B. 抑商政策松弛 C. 经济重心转移 D. 赋税制度变革
    16. 唐朝的进士及第,只是取得了做官的资格,还要通过吏部选官考试才能真正做官。吏部选官有四条标准:“一曰身,体貌丰伟; 二曰言,言辞辩证; 三曰书,楷法遒美; 四曰判,文理优长。”这有利于 ( )
    A. 提高官员的综合素养 B. 加强君主专制
    C. 遏制官吏的贪腐行为 D. 强化思想控制
    17.下图是唐朝三省位置分布图,其中太极宫是皇帝居住和办公之地。三省位置的分布缘于( )
    A. 规范三省职能 B. 君权相权之争 C. 维护皇权需要 D. 强化中央集权高一历史 第 4 页(共8 页)年代
    总人口数(户)
    北方人口
    (户)
    北方人口占比 (%)
    南方人口
    (户)
    南方人口占比(%)
    天宝元年 (742 年)
    897万
    489万
    54.5
    408万
    45.5
    太平兴国五年(980年)
    641万
    254万
    39.6
    387万
    60.4
    元丰元年 (1078年)
    1660万
    566万
    34.1
    1094万
    65.9
    崇宁元年(1102年)
    1812万
    592万
    32.7
    1220万
    67.3
    图为出土于今陕西西安市的“怀集庸调”银饼。上有铭文:“怀集县(属岭南道广州) 开十(开元十年) 庸调银拾两, 专当官令王文乐、典陈友、匠高童”。
    18. 河北地区民间藏书在魏晋时期以经史子集为主,在南北朝时期以佛教经典和民间文学为主。这一变化反映了( )
    A. 文化多元发展 B. 民族交往交流密切
    C. 政权更迭频繁 D. 儒学丧失主流地位
    19. 下图是两处唐朝石窟艺术的代表,其反映的文化特色是( )
    A. 全面繁荣 B. 规范法度 C. 多元开放 D. 尊崇传统
    20. 下面的示意图为《北宋中央权力分配示意图》,图中所标识的a. b. c应为( )
    A. 尚书省、参知政事、军政 B. 台谏、参知政事、军政
    C. 南书房、门下侍郎、军政 D. 台谏、门下侍郎、司法
    21. 诗歌的内容,是社会生活的集中反映。下列两首诗歌可用于说明,由唐至宋( )
    脱鞍哲入酒家垆,送君万里西击胡。功名只向马上取,真是英雄一丈夫。
    ———(唐) 岑参《送李副使赴碛西官军》
    娶妻莫恨无良媒,书中自有颜如玉。男儿欲递平生志,六经勤向窗前读。
    ———(宋)赵恒《劝学诗》
    A. 门第观念趋于淡化 B. 社会控制相对松弛
    C. 民族战争逐渐减少 D. 治国方略发生变动
    高一历史 第 5 页(共8 页)
    22. 表2为不同史籍中所载的北宋初年宋太祖采取的部分统治举措。据此可知,宋朝( )
    表2
    A. 实现了对中央权力的分散制衡 B. 构建了完备的地方监察体制
    C. 加强了中央对地方的财政控制 D. 确立了崇文抑武的基本方针
    23. 辽“以国制治契丹,以汉制待汉人”; 金以“猛安谋克”屯驻中原,筑寨居于汉族村落之间;西夏《天盛律令》在参照唐、宋律书的同时,给予牧业经济以特殊地位。这些措施的突出特点是( )
    A. 积极吸收中原先进文化制度 B. 重在推广本民族生活方式
    C. 以增强军事实力为主要目的 D. 推行因俗而治的统治策略
    24. “有诸侯之镇,而无诸侯之权”,“用及千定(锭),必咨都省”;“决大狱,质疑事……皆中书报可而后行”。材料描述的制度是 ( )
    A. 分封制度 B. 郡县制度 C. 藩镇制度 D. 行省制度
    25. 宋代画家在绘制自然物象前常进行“格物穷理”的观察,主要体现在用散点透视、移步换景的方法360度观察,力求更全面地了解客观物象,穷尽其广大与细微之处,且不只客观记录山水,更将自己的主观精神融合其中,体现了他们“观物察己”的自然观。这说明,宋代( )
    A. 艺术创作深受理学影响 B. 市民文化得到长足发展
    C. 绘画技法强调科学写实 D. 士人群体崇尚个性解放
    高一历史 第 6 页(共8 页)时间
    举措
    出处
    964年
    始置诸道转运使以总利权
    马端临《文献通考》
    964年
    始令诸州自今每岁受民租及莞榷 (政府对盐、
    铁、酒的专卖) 之课, 除支度给用外, 凡缗帛之
    类悉辇送京师……
    李焘《续资治通鉴长编》
    第Ⅱ卷(非选择题,共50分)
    二、非选择题
    26. 战国时期是中国历史上的重大变革时期。阅读材料,回答问题。(12分)
    材料
    数千年世侯世卿之局,一时亦难遽变,于是先从在下者起,游说则范雎、蔡泽、苏秦、 张仪等,徒步而为相;征战则孙膑、白起、乐毅、廉颇、王翦等,白身而为将,此已开后世布衣将相之例。
    ——赵翼《廿二史札记》卷二
    指出材料所反映的社会关系变化,并分析其原因和影响。(12 分)
    27. 阅读材料, 回答问题。(12分)
    材料一
    秦朝彻底废除了周朝的分封制度,全国共设36郡,后来陆续增设至40念郡,郡下设县。郡、县主要官员均由朝廷任免,他们通过自战国沿用下来的“上计”制度接受中央考核。县以下又有乡、里两级基层管理组织。这样,秦王朝的统治由朝廷下至郡、县、乡、里,层层控制,国家权力自上而下延伸到社会最底层,又自下而上逐级集中到最高统治者皇帝手中。这也是秦以下中国历代王朝的基本统治模式。
    ——据张帆《中国古代简史》
    材料二
    元世祖即位后,采用汉制建立中书省为全国最高行政机构,地方上设置了十路(又称十道)宣抚司“以总天下之政”。宣抚使为朝廷特命使臣,监督和处理地方政务,大体如唐代前朝的巡察、安抚等使或宋初的宣抚使,属临时差遗性质。但宣抚司无处置军务之权,不足以应付发生叛乱或社会治安等方面特殊情况,于是在一些地区改置行中书省,以中书省宰执大臣行省事于这些地区。后几经置废分合,最后稳定为十个行中书省,分统除中书省直辖诸路以外的各大地区,形成了“都省握天下之机,十省分天下之治”的行政区划格局。
    ——据白寿彝《中国通史·元时期(上)》
    (1) 依据材料一,概括秦朝管理地方的举措。(4分)
    (2)依据材料二并结合所学知识,指出元朝地方行政制度上的创新,并说明其历史作用。(8分)
    高一历史 第 7 页(共8 页)
    28. 阅读材料, 回答问题。(14分)
    材料一
    郡举贤良,对策百余人,武帝善助对,由是独擢助为中大夫。……屡举贤良文学之士。公孙弘起徒步(平民),数年至丞相。开东阁,延贤人与谋议,朝觐奏事,因言国家便宜。上令助等与大臣辩论,……大臣数诎。
    ———《汉书·严助传》
    材料二
    (卢商)早孤,家塞(jù,贫寒)困,能以学自奋。举进士、拔萃,皆中,由校书郎佐宣歙、西川幕府。入朝,累十余迁,至大理卿。……擢中书侍郎、同中书门下平章事。
    ———《新唐书》
    (1) 指出两则材料反映的选官制度及其在选拔方式上的不同。(8分)
    (2) 根据材料,分析两种选官制度有何相同的进步作用? (6分)
    29. 阅读材料, 回答问题。(12分)
    材料一
    汉文帝时,贾谊上《治安策》,提出了“欲天下之治安,莫若众建诸侯而少其力”的主张;汉景帝时,晁错上《削藩策》,主张削夺王国封地。
    ——摘编自白寿彝《中国通史》
    材料二
    北宋初年,宋太祖问计宰相赵普:“吾欲息天下之兵,为国家建长久之计。其道何如? ”赵普答曰:“唐季以来,战斗不息,国家不安者,其故非他,节镇太重,君弱臣强而已。今所以治之,无他奇巧也,惟稍夺其权,制其钱谷,收其精兵,天下自安矣。”
    ——摘编自司马光《涑水纪闻》
    (1) 贾谊和晁错上书要解决的共同问题是什么? 指出导致问题的制度根源。(4分)
    (2) 根据材料二,说明宋太祖“问计赵普”的背景。(4分)
    (3) 宋太祖采纳了赵普的建议后,采取了哪些措施? (4分)
    高一历史 第 8 页(共8 页)

    相关试卷

    山东省青岛第十九中学2024-2025学年高一上学期期中考试历史试题:

    这是一份山东省青岛第十九中学2024-2025学年高一上学期期中考试历史试题,共4页。

    山东省青岛第十九中学2024-2025学年高三上学期期中考试历史试题:

    这是一份山东省青岛第十九中学2024-2025学年高三上学期期中考试历史试题,共4页。

    山东省青岛超银高级中学2024-2025学年高一上学期期中考试历史试题(解析版):

    这是一份山东省青岛超银高级中学2024-2025学年高一上学期期中考试历史试题(解析版),共17页。试卷主要包含了秦始皇,传统的观点认为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

    欢迎来到教习网
    • 900万优选资源,让备课更轻松
    • 600万优选试题,支持自由组卷
    • 高质量可编辑,日均更新2000+
    • 百万教师选择,专业更值得信赖
    微信扫码注册
    qrcode
    二维码已过期
    刷新

    微信扫码,快速注册

    手机号注册
    手机号码

    手机号格式错误

    手机验证码 获取验证码

    手机验证码已经成功发送,5分钟内有效

    设置密码

    6-20个字符,数字、字母或符号

    注册即视为同意教习网「注册协议」「隐私条款」
    QQ注册
    手机号注册
    微信注册

    注册成功

    返回
    顶部
    Baidu
    ma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