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索
    上传资料 赚现金
    英语朗读宝

    山西省太原市晋源区部分学校2025届九年级上学期第一次月考化学试卷(含答案)

    山西省太原市晋源区部分学校2025届九年级上学期第一次月考化学试卷(含答案)第1页
    山西省太原市晋源区部分学校2025届九年级上学期第一次月考化学试卷(含答案)第2页
    山西省太原市晋源区部分学校2025届九年级上学期第一次月考化学试卷(含答案)第3页
    还剩10页未读, 继续阅读
    下载需要10学贝 1学贝=0.1元
    使用下载券免费下载
    加入资料篮
    立即下载

    山西省太原市晋源区部分学校2025届九年级上学期第一次月考化学试卷(含答案)

    展开

    这是一份山西省太原市晋源区部分学校2025届九年级上学期第一次月考化学试卷(含答案),共13页。试卷主要包含了单选题,科普阅读题,计算题,实验题,填空题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

    一、单选题
    1.成语是中华传统文化的瑰宝,下列成语主要涉及化学变化的是( )
    A.落英缤纷B.愚公移山C.星火燎原D.飞沙走石
    2.世界万物都是由元素组成的。元素在地壳中的含量各不相同,其中含量最多的金属元素是( )
    A.B.C.D.O
    3.规范操作是科学实验的基本要求。下列图示对应的操作正确的是( )
    A.检查装置的气密性B.加热液体
    C.添加酒精D.读取液体体积
    4.“木炭与氧气中燃烧”的实验中无需标注的图标是( )
    A.护目镜B.洗手
    C.明火D.排风
    5.“空气炸锅”的工作原理是将锅内空气加热后循环吹向食物,则循环气体中含量最高的是( )
    A.氧气B.氮气C.氢气D.二氧化碳
    6.如图为元素周期表的一部分(X元素信息不全)。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在化学反应中,氧原子容易得到电子
    B.X表示
    C.碳原子的最外层电子数是6
    D.图上三种元素的原子核外电子数相同
    7.物质是由分子、原子等微粒构成的,用分子的相关知识解释下列事实,不正确的是( )
    A.金秋十月,丹桂飘香——分子是不断运动的
    B.变瘪的乒乓球放入热水中能鼓起来——分子大小随温度改变而改变
    C.蔗糖在热水中溶解得更快——温度升高,分子的运动速率加快
    D.空气中各种气体体积分数不变——空气里的氧气、氮气等分子均匀地混合在一起
    8.下列对实验现象的描述正确的是( )
    A.硫在氧气中燃烧发出明亮蓝紫色光
    B.红磷在空气中燃烧产生大量烟雾
    C.木炭在空气中充分燃烧生成黑色固体
    D.铁丝在氧气中燃烧时,火星四射,生成黑色固体
    9.模型构建是化学科学研究的基本方法,如图是某同学绘制的原子结构模型,它的核电荷数和最外层电子数分别是( )
    A.6和8B.8和6C.8和2D.6和2
    10.下列所示的四个图像能正确反映对应变化关系的是( )
    A.两份完全相同的过氧化氢溶液在有无二氧化锰的情况下产生氧气
    B.酵在密闭容器中燃烧时,容器内压强的变化
    C.向一定质量的二氧化锰固体粉末中不断加入过氧化氢溶液
    D.加热一定质量的高锰酸钾固体
    二、科普阅读题
    11.阅读分析,解决问题:
    绿色能源的新星
    绿色低碳是我国“十四五”期间重要发展目标,而太阳能电池则是实现这一目标的主力军。在该行业发展的过程中,除了晶体硅电池备受关注之外,以化镉为原材料的薄膜电池同样受到业界聚焦。碲化镉太阳电池的光谱响应与地面太阳光谱分布非常匹配,实际发电能力强。光学吸收率超过95%,对光能吸收都比较好,在清晨、傍晚、积灰、雾霾等弱光条件下发电效果明显。碲化镉()是一种重要的半导体材料,形状呈黑色晶体颗粒,熔点达1092℃,相对分子量240。行业内的碡化镉制备方法较多,其中一种是由化氢和镉,高温下形成化。以碲化镉为原材料的薄膜电池夹在两块普通玻璃之间,使玻璃从绝缘体变成导体,并且具有发电功能。景区中,碲化镉发电玻璃成为绿色和科技的创新点。
    (1)写出一条碲化镉的物理性质_________。
    (2)碲化镉电池工作时的能量转化是_________。
    (3)写出制备碲化镉的文字表达式_________。
    如图1是碲在元素周期表中的部分信息和原子结构示意图:
    (4)碡原子在化学反应中容易_________(填“得到”或“失去”)电子。
    (5)碡原子和图2中_________(填字母,下同)的化学性质相似,图2中的属于稳定结构的微粒有_________。
    (6)A达到稳定结构时形成的微观粒子符号为_________,意义是_________。
    (7)景区内树林中有着富含抗氧化防衰老的负氧离子。某种负氧离子()的每个原子团是由一个氧分子俘获空气中一个自由电子后形成的微粒,每个中含有_________个电子。
    三、计算题
    12.作为相对原子质量标准的一个碳12原子的质量为。
    (1)若一个铝原子的质量为,则锠原子的相对原子质量约为多少_________?(写出简单计算过程。结果保留整数)
    (2)若铝的质子数为13,则铝原子核内的中子数为_________。
    四、实验题
    13.为了探究影响化学反应速率(即反应快慢)的因素,化学学习小组以过氧化氢分解为研究对象进行实验。三个小组均采用如图装置进行实验,记录收集20mL氧气所需的时间。
    A组:探究催化剂种类对化学反应速率的影响
    各取10mL.10%过氧化氢溶液于注射器(此时注射器中无气体),在三支试管中分别加入二氧化锰、红砖粉末、氧化铜各05g,分别注入过氧化氢溶液进行如图实验,记录数据如下表:
    (1)由此得出结论:二氧化锰、氧化铜对过氧化氢分解有催化作用,红砖粉末无催化作用。某同学对该结论提出质疑,认为需要再补充一个对比实验,才能证明红砖粉末有没有催化作用,其操作为__________________。
    B组:探究过氧化氢溶液的浓度对化学反应速率的影响
    甲同学:取10m1.5%过氧化氢溶液,加入05g二氧化锰为催化剂,进行实验,记录时间;
    乙同学:取10ml2.5%过氧化氢溶液,加入05g氧化铜为催化剂,进行实验,记录时间。
    (2)实验结果_________(填“﹥”、“=”或“﹤”)。乙反应的文字表达式_________。
    结论:过氧化氢溶液浓度越大,反应速率越快。
    丙同学:对实验设计提出疑问,其原因是:__________________。
    C组:探究温度对化学反应速率的影响
    取10m1.5%过氧化氢溶液和0.5g氧化铜为催化剂进行实验,两次实验分别将试管置于冰水和80℃热水中,记录时间、且
    (3)结论:__________________。
    反思:
    (4)小聪同学认为,在上面的实验中还不能说明二氧化锰、氧化铜和红砖粉末是过氧化氢分解的催化剂,应补充实验证明这些物质在反应前后的_________和_________保持不变才能证明是催化剂。
    五、填空题
    14.空气是一种宝贵的资源。我国成功发射高分五号卫星,它是世界首颗实现对大气和陆地综合观测的全谱段高光谱卫星,可通过对大气污染气体、温室气体等物理要素的监测,动态反映我国空气质量状况。
    (1)跨学科小组使用“空气质量监测站”对空气污染物进行采样和测量,下列属于空气污染物的是_________。
    A.臭氧
    B.一氧化碳
    C.
    D.
    E.二氧化碳
    (2)除上述涉及的空气污染物外,小明提出课本上还学过的一个化学反应生成的气体是空气污染物,请写出该反应的符号表达式_________。在实验室进行此实验时,集气瓶底部放少量水的目的是_________。
    15.下图是一氧化碳在密闭容器中变化过程的微观示意图如下:
    (1)A、B、C中表示混合物的是_________(填序号)。
    (2)上述变化Ⅰ、Ⅱ和Ⅲ中,属于化学变化的是_________,属于基本反应类型中的_________,该化学变化中一定不变的微观粒子是_________(填微观粒子名称)。
    (3)宏观上一氧化碳与二氧化碳相同的是_________,微观上一氧化碳与二氧化碳化学性质不同的原因是_________。
    16.空气是一种宝贵的资源,下图是工业制氧的主要步骤,请回答下列问题。
    (1)2024年世界环境日中国主题是“全面推进美丽中国建设”,下列做法不符合这一主题的是_________(填字母)。
    a.露天焚烧垃圾b.积极植树造林
    c.乱丢弃电池d.倡导绿色出行
    (2)上图中,经过步骤A 处理后的空气属于_________(填“纯净物”或“混合物”)。
    (3)步骤C中,氮气首先从波态空气中分离出来,剩下的主要是波态氧。这说明液态氮的沸点比液态氧的沸点_________(填“高”或“低”)。步骤C中发生的变化属于_________(填“物理”或“化学”)变化。
    (4)氧气在加压后可装入钢瓶,请从分子的角度解释该现象_________。
    (5)实验室有一瓶氧气和一瓶氮气,请设计实验将两种气体区分出来:__________________。
    17.以典型物质为核心,进行问题的设置与整合,是我们全面认识物质性质及应用的有效途径。兴趣小组的同学们在合作学习过程中,对氧气进行了知识梳理,请联系实际,解决问题:
    (1)拉瓦锡的测定实验中,他将得到的氧化汞加强热进行了产物的分析,该反应的符号表达式为_________。课堂实验中,利用红磷的燃烧实验再次探究了氧气的含量,该反应得出结论,氧气约占空气总体积的_________。
    (2)氧气在生活中可以用来_________。
    (3)自然界中氧气主要来自_________。
    (4)保持氧气化学性质的最小粒子是_________。
    18.实验室制取气体的装置图如下图所示,据图回答下列问题
    (1)写出图中标有序号的仪器的名称:②_________,
    (2)实验室用高锰酸钾制取氧气可以选择的发生装置是_________(填字母,下同),该反应的文字表达式_________。
    (3)某兴趣小组同学在实验室连接B、F装置制取氧气,检验氧气收集满的方法是_________。浓硫酸具有吸水性若要除去氧气中混有的水蒸气,可在B和F之间增加G装置,氧气应该从_________端(填“c”或“d”)进入。
    (4)氨气是一种易溶于水,且密度比空气的小的气体,若用F装置收集氨气。氨气应该从_________端(填“a”或“b”)进入。
    参考答案
    1.答案:C
    解析:A、落英缤纷过程中没有生成新物质,属于物理变化,故错误;B、愚公移山过程中没有生成新物质,属于物理变化,故错误;C、星火燎原过程中有新物质二氧化碳等生成,属于化学变化,故正确;D、飞沙走石过程中没有生成新物质,属于物理变化,故错误。故选:C。
    2.答案:B
    解析:地壳含量较多的元素(前四种)按含量从高到低的排序为:氧、硅、铝、铁,其中含量最多的金属元素是铝元素元素符号为Al。故选:B。
    3.答案:A
    解析:A、关闭止水夹,长颈漏斗的下端形成一段水柱,一段时间高度不变,则气密性良好,故A符合题意;B、给试管中的液体加热时,液体不能超过试管容积的1/3,故B不符合题意;C、不能向燃着的酒精灯中添加酒精,应先熄灭酒精灯,再借助漏斗添加酒精,故C不符合题意;D、读取量筒内液体的体积数时,视线应与量筒内凹液面的最低处保持水平,故D不符合题意。故选:A。
    4.答案:D
    解析:木炭与氧气中剧烈燃烧放出大量的热,注意洗手和佩戴护目镜,注意用火安全,不需要考虑排风。故选:D。
    5.答案:B
    解析:空气成分按体积计算:占78%、占21%、稀有气体占0.94%、二氧化碳占0.03%,其他气体和杂质占0.03%,则循环气体中含量最高的是。故选:B。
    6.答案:A
    解析:A、原子序数=原子的核外电子排布,则氧原子的核外电子数为8,核外电子排布为2、6,最外层电子数为6,大于4,在化学变化中易得到电子,该选项说法正确;B、7号元素为氮元素,符号为N,该选项说法不正确;C、原子序数=原子的核外电子排布,则碳原子的核外电子数为6,核外电子排布为2、4,最外层电子数为4,该选项说法不正确;D、原子序数=原子的核外电子排布,则三种元素的原子核外电子数不同,该选项说法不正确。故选:A。
    7.答案:B
    解析:A、金秋十月,丹桂飘香,是因为花香中含有的分子是在不断运动的,向四周扩散,使人们闻到花香,故选项解释正确。B、变瘪的乒乓球放入热水中能鼓起来,是因为温度升高,分子间的间隔变大,故选项解释错误。C、蔗糖在热水中溶解得更快,温度升高,分子的运动速率加快,故选项解释正确。D、空气中各种气体体积分数不变,是因为空气里的氧气、氮气等分子均匀地混合在一起,故选项解释正确。故选:B。
    8.答案:D
    解析:
    9.答案:B
    解析:由原子结构模型可知,该原子的核外有两个电子层,第一层上有2个电子,第二层上有6个电子,电子总数为8,在原子中,核电荷数=质子数=电子数,则该原子的核电荷数为8。故选:B。
    10.答案:B
    解析:
    11.答案:(1)形状呈黑色晶体颗粒或熔点达1092℃
    (2)将太阳能转化为电能
    (3)碲化氢+镉碲化镉
    (4)得到
    (5)D;BC
    (6);三个钠离子
    (7)17
    解析:(1)碲化镉形状呈黑色晶体颗粒,熔点达1092℃,不需要通过化学变化就能表现出来,属于物理性质。
    (2)碲化镉电池工作时的能量转化是化学能转化为电能。
    (3)碲化氢和镉高温下形成碲化镉,反应的文字表达式为:碲化氢+镉碲化镉。
    (4)碲原子的最外层电子数是6,多于4,在化学反应中易得到2个电子而形成阴离子。
    (5)决定元素化学性质的是原子中的最外层电子数,碲原子和图2中D的最外层电子数相同,化学性质相似;图2中BC的最外层电子数均为8,均属于相对稳定结构。
    (6)D原子的最外层电子数是2,少于4,在化学反应中易失去2个电子而形成带2个单位正电荷的镁离子,其离子符号为。由离子的表示方法,在表示该离子的元素符号或原子团的右上角,标出该离子所带的正负电荷数,数字在前,正负符号在后,带1个单位电荷时,1要省略。若表示多个该离子,就在其离子符号前加上相应的数字,意义是3个钠离子。
    (7)某种负氧离子()的每个原子团是由一个氧分子俘获空气中一个自由电子后形成的微粒,每个中含有8×2+1=17个电子。
    12.答案:(1)27
    (2)14
    解析:(1)铝原子的相对原子质量为。
    (2)相对原子质量=质子数+中子数,若铝的质子数为13,则铝原子核内的中子数为27-13=14。故答案为:14。
    13.答案:(1)在试管中仅加入10mL10%过氧化氢溶液,记录收集氧气所需的时间
    (2)﹤;过氧化氢水+氧气;该实验中,催化剂的种类不同,变量不唯一,无法探究过氧化氢溶液的浓度对化学反应速率的影响
    (3)相同条件下,温度越高,反应速率越快
    (4)质量;化学性质
    解析:
    14.答案:(1)ABCD
    (2);吸收生成的二氧化硫,防止污染空气
    解析:(1)空气污染物包括:一氧化碳、二氧化硫、二氧化氮、臭氧、可吸入颗粒物和细颗粒物等,故选ABCD。
    (2)除上述涉及的空气污染物外,还有二氧化硫也是空气污染物,硫和氧气在点燃的条件下反应生成二氧化硫,反应的符号表达式为:;二氧化硫易溶于水,所以在实验室进行此实验时,集气瓶底部放少量水的目的是吸收生成的二氧化硫,防止污染空气。混合物是由两种或两种以上物质组成的,A图的物质是由两种分子构成的,属于混合物;B、C图的物质都是由一种分子构成的,属于纯净物;变化Ⅰ,变化前后分子种类改变,有新物质生成,属于化学变化;变化Ⅱ和Ⅲ中分子种类没有改变,没有新物质生成,属于物理变化;变化Ⅰ中反应物是两种,生成物是一种,符合“多变一”属于化合反应;化学变化中分子分成原子,原子重新组合成新的分子,所以化学变化中不变的微粒是原子,该化学变化中一定不变的微观粒子是碳原子和氧原子;一氧化碳是由碳元素和氧元素组成的,二氧化碳也是由碳元素和氧元素组成的,所以宏观上一氧化碳与二氧化碳相同的是都是由碳元素和氧元素组成的;一氧化碳是由一氧化碳分子构成,二氧化碳是由二氧化碳分子构成,构成它们的分子不同,所以化学性质不同。
    15.答案:(1)A
    (2)Ⅰ;化合反应;碳原子和氧原子
    (3)二者都是由碳元素和氧元素组成的;构成二者的分子不同,不同的分子化学性质不同
    解析:(1)A、B、C中表示混合物的是A(A中含有两种物质,即一氧化碳和氧气)。故答案为:A。
    (2)上述变化Ⅰ、Ⅱ和Ⅲ中,属于化学变化的是Ⅰ(一氧化碳和氧气反应生成二氧化碳),属于基本反应类型中的化合反应,该化学变化中一定不变的微观粒子是。故答案为:Ⅰ;化合反应;碳原子、氧原子。
    (3)宏观上一氧化碳与二氧化碳相同的是组成元素(都是由碳元素和氧元素组成),微观上一氧化碳与二氧化碳化学性质不同的原因是分子构成不同。故答案为:组成元素;分子构成不同。
    16.答案:(1)ac
    (2)混合物
    (3)低;物理
    (4)分子之间有间隔,增大压强,分子间的间隔变小
    (5)分别将带火苗的小木条伸入两个集气瓶中,能使小木条复燃的是氧气
    另一瓶是氮气
    解析:(1)a、露天焚烧垃圾,会产生大量的有害气体和粉尘,做法不利于全面推进美丽中国建设,故选项正确;
    b、积极植树造林,能吸收有害气体和粉尘,做法利于全面推进美丽中国建设,故选项错误;
    c、乱丢废弃电池,会造成环境污染,做法不利于全面推进美丽中国建设,故选项正确;
    d、倡导绿色出行,能节约资源、减少污染,做法利于全面推进美丽中国建设,故选项错误;
    故选:ac;
    (2)上图中,经过步骤A处理后的空气中含有氮气、氧气和二氧化碳等,属于混合物;故答案为:混合物;
    (3)步骤C中,氮气首先从液态空气中分离出来,剩下的主要是液态氧。这说明液态氮的沸点比液态氧的沸点低;步骤C中无新物质生成,发生的变化属于物理变化;故答案为:低;物理;
    (4)氧气在加压后可装入钢瓶,是因为分子之间有间隔;故答案为:分子之间有间隔;
    (5)氧气具有助燃性,氮气不具有助燃性,将燃着的木条伸入气体中,在氧气中燃烧更旺,在氮气中熄灭,依据出现的现象进行鉴别;故答案为:将燃着的木条分别伸进两个集气瓶中,木条燃烧情况不同;若木条燃烧的更旺,瓶内是氧气,若木条熄灭了,瓶内是氮气。
    17.答案:(1);1/5
    (2)医疗急数
    (3)绿色植物的光合作用
    (4)氧分子
    解析:(1)加热时汞和氧气反应生成氧化汞,反应的符号表达式是:。课堂实验中,利用红磷的燃烧实验再次探究了氧气的含量,该反应得出结论,氧气约占空气总体积的五分之一。
    (2)氧气能够供给呼吸,在生活中可以用来医疗急救。
    (3)自然界中氧气主要来自于绿色植物的光合作用(光合作用过程中,水和二氧化碳反应生成有机物和氧气)。
    (4)保持氧气化学性质的最小粒子是氧分子(由分子构成的物质,分子是保持物质化学性质的最小微粒)。
    18.答案:(1)锥形瓶
    (2)A;高锰酸钾锰酸钾+二氧化锰+氧气
    (3)将带火星的木条放在b处导管,若木条复燃,证明已满;c
    (4)b
    解析:(1)由图可知,仪器②为锥形瓶。
    (2)高锰酸钾制取氧气的反应为加热固体的反应,发生装置选A;高锰酸钾加热生成锰酸钾、二氧化锰和氧气,反应的文字表达式为:高锰酸钾锰酸钾+二氧化锰+氧气。
    (3)氧气密度比空气大,用F装置收集时,气体应从a口通入,且氧气具有助燃性,则验满方法为:将带火星的木条放在b处导管,若木条复燃,证明已满;浓硫酸具有吸水性,若想干燥氧气,则应将氧气通入浓硫酸中,即将氧气从c端通入。
    (4)氨气密度比空气小,用F装置收集时,气体应从b端进入。
    试剂
    二氧化锰
    红砖粉末
    氧化铜
    时间/s
    10
    60
    20

    相关试卷

    山西省太原市部分学校2024-2025学年九年级上学期阶段评估(一)化学试卷(解析版):

    这是一份山西省太原市部分学校2024-2025学年九年级上学期阶段评估(一)化学试卷(解析版),共16页。试卷主要包含了分为第Ⅰ卷和第Ⅱ卷两部分, 氧气的制取和性质实验如图所示, 数字化实验可以使实验更加准确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

    山西省朔州市部分学校2024-2025学年九年级上学期第一次月考化学试卷(解析版):

    这是一份山西省朔州市部分学校2024-2025学年九年级上学期第一次月考化学试卷(解析版),共14页。试卷主要包含了选择题,填空题,科学实验探究题,科普阅读题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

    山西省太原市部分学校2025届九年级上学期阶段评估(一)化学试卷(含答案):

    这是一份山西省太原市部分学校2025届九年级上学期阶段评估(一)化学试卷(含答案),共15页。试卷主要包含了单选题,科普阅读题,实验题,填空题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

    欢迎来到教习网
    • 900万优选资源,让备课更轻松
    • 600万优选试题,支持自由组卷
    • 高质量可编辑,日均更新2000+
    • 百万教师选择,专业更值得信赖
    微信扫码注册
    qrcode
    二维码已过期
    刷新

    微信扫码,快速注册

    手机号注册
    手机号码

    手机号格式错误

    手机验证码 获取验证码

    手机验证码已经成功发送,5分钟内有效

    设置密码

    6-20个字符,数字、字母或符号

    注册即视为同意教习网「注册协议」「隐私条款」
    QQ注册
    手机号注册
    微信注册

    注册成功

    返回
    顶部
    Baidu
    ma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