所属成套资源:山东 2024-2025 七年级上语文期中真题分专题汇编
山东 2024-2025 七年级上语文期中真题分专题汇编 期中检测卷(青岛卷)(含答案解析版)
展开
这是一份山东 2024-2025 七年级上语文期中真题分专题汇编 期中检测卷(青岛卷)(含答案解析版),共7页。试卷主要包含了积累与运用,阅读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
一、积累与运用(17分)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练习。(8分)
“吹面不寒杨柳风”,不错的,像母亲的手抚摸着你。风里带来些新_________的泥土的气息,混着青草味儿,还有各种花的香,都在微微润湿的空气里酝酿(niàng)。鸟儿将窠(kē)巢安在繁花嫩叶当中,高兴起来了,呼朋引伴地卖弄(nòng)清脆的喉咙,唱出宛转的曲子,与轻风流水_________着。牛背上牧童的短笛,这时候也成天在缭亮地响。
雨是最寻常的,一下就是三两天。可别恼。看,像牛毛,像花针,像细丝,密密地_________着,人家屋顶上全_________着一层薄烟。树叶子却绿得发亮,小草也青得逼你的眼。傍晚时候,上灯了,一点点黄晕(hūn)的光,烘托出一片安静而和平的夜。乡下去,小路上,石桥边,有撑起伞慢慢走着的人;还有在地里工作的农夫,戴着笠的,披着蓑。他们的草屋,稀稀疏疏的,在雨里静默着。
1.文中注音不正确的一项是( )(2分)
A.酝酿(niàng)B.窠(kē)巢
C.卖弄(nòng)D.黄晕(hūn)
2.文中加点词语有错别字的一项是( )(2分)
A.清脆B.宛转C.缭亮D.烘托
3.文中横线上依次填入的词语,最恰当的一项是( )(2分)
A.翻 应对 交织 笼B.挖 应对 斜织 飘
C.翻 应和 斜织 笼D.挖 应和 交织 飘
4.对文中划线句子的修改,最恰当的一项是( )(2分)
A.还有地里工作的农夫,披着蓑,戴着笠的。
B.地里还有工作的农夫,披着蓑,戴着笠的。
C.地里还有工作的农夫,戴着笠的,披着蓑。
D.还有农夫在地里工作,戴着笠的,披着蓑。
【答案】
1.D 2.C 3.C 4.A
【解析】
1.本题考查字音。D.黄晕(hūn)——yùn;故选D。
2.本题考查字形。C.缭亮——嘹亮;故选C。
3.本题考查词语运用。第一空:翻:上下或内外的位置颠倒,歪倒。挖:掘,掏。在此形容泥土的翻过后的气味随着风飘散,应用“翻”。第二空:应对:酬对、对答。应和:应声唱和。在此形容声音,应用“应和”。第三空:交织:纵横交错或错综复杂地合在一起。斜织:平行的斜纹线。在此形容春雨倾斜细密的下,应用“斜织”。第四空:笼:遮盖,罩住,笼罩。飘:飘荡、飞扬。在此指烟雾笼罩,应用“笼”。故选C。
4.本题考查病句修改。语序不当,应将“披着蓑”与“戴着笠的”互换位置,先从整体入手写地里工作农夫;故选A。
5.小文对中国传统文化很感兴趣,他对七年级已学古诗词进行了分类整理,请你帮他把表格补充完整。(6分)
【答案】影入平羌江水流 受降城外月如霜 杨花落尽子规啼 遥怜故园菊 正是江南好风景 落花时节又逢君
【解析】本题考查古诗文名句默写。默写题作答时,一要透彻理解诗文内容;二要认真审题,找出符合题意的诗文句子;三是答题内容要准确,做到不添字、不漏字、不写错字。注意“羌、城、杨、规、怜、园、君”等字的正确书写。
6.日前,我市出台了关于驾乘电动自行车佩戴安全头盔实施时间和范围的通告,要求驾乘电动车必须按规定佩戴头盔。为此,我市还特意向社会征集创意宣传画。下面是三幅宣传画,你觉得哪一幅宣传画最合适?说说你的理由。(限80字以内)(3分)
我选择( ),理由:
【答案】A 该宣传画下面的图案是一个人骑着电动车,没有佩戴头盔,右边伸出一双手握着一个头盔示意她戴上,警示人们佩戴头盔增加行车安全;上面的文字图案“向交通违法说不”规劝人们遵守交通规则,其中也暗含了交警将会加大对违法行为的打击处罚力度。
【解析】本题考查学生对宣传画内容的理解概括能力。做此题要求仔细观察每一幅图画,注意每一个细节 ,如图画中的文字等,并联系题目要求,注意宣传画的寓意。言之成理即可。
示例一:我选B,理由:该宣传画右边的图案是一个人佩戴头盔骑着电动车,提醒人们骑车要遵守交通规则、注意行车安全,宣传的目的一目了然;左边的文字图案是“安全从头开始”,除了规劝人们注意行车安全,“从头”还一语双关,既规劝那些一直不遵守交通规则的人从此要注意遵守交通规则,又委婉地告诉人们,佩戴头盔可以大大增加行车安全,是保护头部,减少电动自行车交通事故死伤率的最有效手段之一。
示例二:我选C,理由:该宣传画通过佩戴头盔和未佩戴头盔造成的后果对比,佩戴头盔——行车安全;未佩戴头盔——造成不可预知事故;通过对比不难看出,佩戴头盔可以大大增加行车安全,减少电动自行车交通事故死伤率的最有效手段之一。
二、阅读(53分)
(一)名著阅读(7分)
7.班上召开名著《朝花夕拾》交流会,请你参加并完成下面的任务。
(1)【任务一:读图写篇名】下面是《朝花夕拾》的三幅插图。根据画意和文字提示,写出相关篇名。(3分)
① ② ③
(2)【任务二:组建朋友群】如果小金要为《朝花夕拾》中的人物组建一个朋友群,名为“朝花夕拾”,下面哪个人物不能入群?请选出人物并结合具体情节说明理由。
藤野先生 阿长 范爱农 衍太太
【答案】(1)①《从百草园到三味书屋》 ②《五猖会》 ③《无常》
(2)衍太太不能入群。衍太太和蔼可亲的外表下,隐藏着坏心眼,不是个令人喜欢的形象。她心术不正,给“我”看不健康的书籍;唆使“我”偷母亲的首饰去变卖;她自私自利,对自己孩子很严厉,却总是盼着别人家的孩子干坏事;她虚伪,怂恿阿祥打旋,却事后装好人;她迷信,让“我”在父亲临终前呼喊。
【解析】(1)本题考查名著常识。结合图片中的竹筛、绳子和“捕鸟”的提示可知,这个内容出自《从百草园到三味书屋》,在关于冬季的百草园趣事里面,重点描写选了雪地捕鸟。结合图片中的孩子们以“吹嘟嘟”的动作和“吹嘟嘟”的文字提示可知,这个内容出自《五猖会》,结合“我常存着这样的一个希望:这一次所见的赛会,比前一次繁盛些。可是结果总是一个‘差不多’;也总是只留下一个纪念品,就是当神像还未抬过之前,花一文钱买下的,用一点烂泥,一点颜色纸,一枝竹签和两三枝鸡毛所做的,吹起来会发出一种刺耳的声音的哨子,叫作‘吹都都’的,吡吡地吹它两三天”可知,作者在回忆五猖会时,描绘了其中一个乐事,即是“吹嘟嘟”。结合图片中戴着高高帽子的无常和“活无常”的文字提示可知,这个内容出自《无常》,故事中作为鬼的无常是善良的、仁慈的,进而深刻地刻画出了现实生活中某些“人格”不如“鬼格”的人的丑恶面目。
(2)本题考查名著常识。藤野先生是《藤野先生》中的人物,鲁迅在文中回忆了在日本仙台医学专门学校(今日本东北大学)的留学生活,表达了对藤野严九郎先生的深切怀念之情。文中热烈赞颂了藤野先生辛勤治学、诲人不倦的精神以及严谨踏实的作风,特别是他对中国人民的诚挚友谊。所以藤野先生是朋友,可以入群。阿长是鲁迅儿时的保姆,鲁迅称她为“阿妈”,但憎恶她时就叫“阿长”。从长妈妈的身上,我们看到了鲁迅对底层劳动人民的同情:歌颂他们身上美好善良的一面。鲁迅对长妈妈怀有深厚的感情,在《朝花夕拾》中,有好几篇文章回忆到与长妈妈有关的往事,如《从百草园到三味书屋》和《五猖会》中就有提到。其中《阿长与〈山海经〉》是专门回忆和纪念她的。所以,阿长可以入群。
范爱农是《范爱农》中的人物,鲁迅通过追叙自己在日本留学时和回国后与范爱农接触的几个生活片段,描述了范爱农在革命前不满黑暗社会、追求革命,辛亥革命后又备受迫害的遭遇,表现了作者对旧民主革命的失望和对这位正直倔强的爱国者的同情和悼念。范爱农是朋友,可以入群。
衍太太是鲁迅所著的回忆散文《朝花夕拾》中的人物。在《琐记》和《父亲的病》两篇文章中出现。她在鲁迅的父亲临死时,一直怂恿鲁迅喊父亲。她还鼓励小孩子吃冰,打旋,怂恿鲁迅看黄色书籍,唆使鲁迅去偷母亲的首饰并散布谣言,总盼着邻家小孩干坏事。总体来说,衍太太是一个心术不正、令人憎恶、自私自利、爱推卸责任的市侩形象。她不是朋友,不能入群。
结合衍太太的相关情节陈述即可。
(二)诗歌阅读(6分)
阅读下面这首诗,完成下面小题。
次北固山下
王湾
客路青山外,行舟绿水前。
潮平两岸阔,风正一帆悬。
海日生残夜,江春入旧年。
乡书何处达?归雁洛阳边。
8.下列对这首诗的理解和分析不恰当的一项是( )(4分)
A.题目中的“次”是停宿的意思。诗人于春夏之交,泊船北固山下。
B.开头两句中,“客路”“行舟”二词,寓漂泊羁旅之情于字里行间。
C.三、四两句写所见景色,江水与两岸齐平,风正帆悬,意境开阔。
D.最后两句,运用设问,一问一答,引起读者对诗人情感的关注。
9.写出“海日生残夜,江春入旧年”两句蕴含的哲理。(2分)
【答案】
8.A
9.新事物在旧事物中孕育而生。(或推陈出新,生生不息。)(意近即可)
【解析】
8.本题考查对诗歌内容的理解与分析。A.由“江春入旧年”可知,这首诗写的是冬末春初时作者在北固山下停泊时所见到景象,并非“春夏之交”。故选A。
9.本题考查诗句赏析。“海日生残夜,江春入旧年”的意思是:残夜将去,旭日初升海上,一年未尽,江南已初入春。作者从炼意着眼,把“日”与“春”作为新生的美好事物的象征,提到主语的位置而加以强调,并且用“生”字“入”字使之拟人化,赋予它们以人的意志和情思。妙在作者无意说理,却在描写景物、节令之中,蕴含着一种自然的理趣:新事物必将取代旧事物。
(三)文言文阅读(12分)
阅读下面两则文言文选段,按要求完成下面小题。
陈太丘与友期行,期日中。过中不至,太丘舍去,去后乃至。元方时年七岁,门外戏。客问元方:“尊君在不?”答曰:“待君久不至,已去。”友人便怒:“非人哉!与人期行,相委而去。”元方曰:“君与家君期日中。日中不至,则是无信;对子骂父,则是无礼。”友人惭,下车引之。元方入门不顾。
——《陈太丘与友期》
子曰:“学而时习之,不亦说乎?有朋自远方来,不亦乐乎?人不知而不愠,不亦君子乎?”
曾子曰:“吾日三省吾身:为人谋而不忠乎?与朋友交而不信乎?传不习乎?”
子曰:“知之者不如好知者,好之者不如乐之者。”
子曰:“饭疏食,饮水,曲肱而枕之,乐亦在其中矣。不义而且富贵,于我如浮云。”
子曰:“三军可夺帅也,匹夫不可夺志也。”《子罕》
子夏曰:“博学而笃志,切问而近思,仁在其中矣。”《子张》
——《论语十二章》
10.下列句子中加点词语解释有误的一项是( )(2分)
A.饭疏食,饮水(冷水)B.好之者不如乐之者(快乐)
C.思而不学则殆(疑惑)D.下车引之(拉,牵拉)
11.下列加点词语均出现词类活用现象,其中是属于名词作状语的一项是( )(2分)
A.温故而知新B.学而时习之C.饭疏食饮水D.传不习乎
12.与“白雪纷纷何所似”句式相同的一项是( )(2分)
A.去后乃至B.非人哉C.贤哉,回也!D.可以为师矣
13.下列选项说法不正确的一项是( )(2分)
A.《论语十二章》中,“吾日三省吾身”谈的是道德修养,意思是做人要每天三次进行自我反省,才能更好的为人处世。
B.《论语十二章》中“三军可夺帅也,匹夫不可夺志也”告诉我们,可以改变军队的主帅,但是不能改变一个人的志向。
C.《陈太丘与友期》选自《世说新语》,文中的“君、家君、尊君”分别是“对对方的敬称”、“谦称自己的父亲”“尊称对方的父亲”。
D.《论语十二章》中“知之者不如好之者,好之者不如乐之者”告诉我们,对待知识最好的态度是以学习为乐。
14.将下面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4分)
(1)学而不思则罔,思而不学则殆。
(2)知之者不如好之者,好之者不如乐之者。
【答案】
10.B 11.B 12.C 13.A
14.(1)只是学习却不思考就会感到迷茫而无所适从,只是空想不学习就会心中充满疑惑而无定见。
(2)知道学习的人比不上爱好学习的人;爱好学习的人比不上以学习为乐趣的人。
【解析】
10.本题考查重点文言词语在文中的含义。解释词语要注意理解文言词语在具体语言环境中的用法,如通假字、词性活用、古今异义等现象。B.解释有误。“好之者不如乐之者”意思是:爱好学习的人比不上以学习为乐趣的人。“乐”,意动用法,以……为乐,而非“快乐”。故选B。
11.本题考查词类活用。A.“温故而知新”句意为:温习学过的知识,可以从中获得新的理解与体会。故:形容词用作名词,旧的知识;B.“学而时习之”句意为:学了(知识)然后按一定的时间复习它。时:名词作状语,按时;C.“饭疏食饮水”句意为:我整天吃粗粮,喝冷水。饭,名词用作动词,吃饭;D.“传不习乎”句意为:老师传授的知识是不是复习了呢?传:动词用作名词,老师传授的知识。故选B。
12.本题考查文言句式。题干中“白雪纷纷何所似”句式为:宾语前置(倒装句)。A.“去后乃至”省略主语,省略句;B.“非人哉”,省略句或判断句;C.“贤哉,回也”主谓颠倒,倒装句;D.“可以为师矣”省略介词宾语,省略句;故选C。
13.本题考查内容理解。A.说法不正确。“吾日三省吾身”意思是我每天多次反省自己。其中的“三”是虚指,多次;并非实指“三次”。故选A。
14.本题考查文言翻译。解答时一定要先回到语境中,根据语境读懂句子的整体意思,然后找出关键实词、虚词,查看有无特殊句式,直译为主,意译为辅。(1)重点词语:罔:迷惑,意思是感到迷茫而无所适从。殆:疑惑。(2)重点词语:之:代词,它,这里指学问和事业。一说,指仁德。者:代词,“……的人”。好:喜爱,爱好。乐:以……为快乐。
参考译文
《陈太丘与友期》
陈太丘和朋友相约同行,约定的时间在正午,过了正午朋友还没有到,陈太丘不再等候他而离开了,陈太丘离开后朋友才到。元方当时年龄七岁,在门外玩耍。陈太丘的朋友问元方:“你的父亲在吗?”元方回答道:“我父亲等了您很久您却还没有到,已经离开了。”友人便生气地说道:“真不是君子啊!和别人相约同行,却丢下别人先离开了。”元方说:“您与我父亲约在正午,正午您没到,就是不讲信用;对着孩子骂父亲,就是没有礼貌。”朋友感到惭愧,下了车想去拉元方的手,元方头也不回地走进家门。
《论语十二章》
孔子说:“学了(知识)然后按一定的时间复习它,不也是很愉快吗?有志同道合的人从远方来,不也是很快乐吗?人家不了解我,我却不恼怒,不也是道德上有修养的人吗?”
曾子说:“我每天多次反省自己:替别人办事是不是尽心竭力了呢?同朋友交往是不是诚实可信了呢?老师传授的知识是不是复习了呢?”
孔子说:“知道学习的人比不上爱好学习的人;爱好学习的人比不上以学习为乐趣的人。”
孔子说:“我整天吃粗粮,喝冷水,弯着胳膊做枕头,也自得其乐。用不正当的手段得来的富贵,我把它看作天上的浮云。”
孔子说:“军队的主帅可以改变,普通人的志向却不可改变。”
子夏说:“博览群书广泛学习,而且能坚守自己的志向,恳切地提问,多考虑当前的事,仁德就在其中了。”
(四)非连续性文本阅读(10分)
阅读下面的材料,完成下面小题。
【材料一】
①当前,互联网社交成为年轻人流行的社交方式,他们期待多元化玩法、沉浸式互动,满足个性需求的同时,创造奇妙的共同体验。在AI技术的加持下,某社交软件围绕用户社交核心需求,不断打造诸多创新功能和玩法,拓展社交的边界。
②于2022年上线的智能对话机器人“AI苟蛋”,能够与用户进行多轮个性化沟通,并结合发帖、互动等多项行为,对用户进行个性化的主动关怀,进一步丰富了用户的互动体验。
③当前,针对图片、文本、游戏互动等多种类型,“AI苟蛋”都能够轻松回复,体现出在多元场景下的超强交互能力。不仅如此,“AI苟蛋”还展现出在拟人、知识、多模态、时间感知等方面的融合能力。
【材料二】
①在人们的传统印象中,机器人往往被用来做搬运、喷涂等简单又辛苦的工种。随着机器人技术的不断进步,其下游应用场景越来越多元化。除了为汽车、日化、电子等传统产业增效,也为新能源汽车、光伏、生物医药等新兴领域赋能。
②随着新能源汽车越来越多,快捷充电成为一种刚需。本土机器人品牌节卡在工博会上带来了一款新能源车充电机器人。在感应到汽车停好后,充电机器人就会自动过来取下充电枪,插入汽车充电接口。通过准确识别规划路径,机器人可以完成电动汽车插拔充电全过程,目前已在一些充电站“上岗”。
③协作机器人是机器人产业发展的一大趋势,相比传统工业机器人负载大、格式化,通常需要在“安全笼”中工作,协作机器人更为灵活和安全,可以配合人一起工作,满足小批量、多样化、柔性化的生产需求。
④在ABB展台,展出了用于实验室领域的协作机器人,从事加药、混药和移液等任务,配合研究人员开展实验。生物医药行业更多是小的工作站。这些地方要实现自动化,人机互动情境非常多,协作机器人就比较适合于这些场景。
【材料三】
①12月25日,一座全智能机器人咖啡现磨亭出现在了杭州2023亚运会组委会总部大楼的一楼大厅入口处,时尚的外形、新奇的体验,吸引了几乎所有过路者的驻足围观。
②这座COFE+机器人咖啡亭,是由行业著名的科技公司2019年研发成功的。历经疫情三年的迭代升级,日益完善,如今COFE+咖啡机器人已可以100%复制人类专业咖啡师的精湛手艺,杯杯现磨的口味可以100%媲美全球最著名的那些连锁咖啡馆。
③机器人能独立完成打奶泡、掼奶油、拉花、装饰粉、淋酱、分层、摇匀、扣盖等操作,且不像人类那样容易出偏差、出错。
④“和自动冲泡咖啡机不同,机器人咖啡亭即时打磨,新鲜制作,它和人工咖啡店的操作流程相似,但比之更安全、更精准、成本更低。”旁边的工作人员介绍道,“实体咖啡店品质不稳定、人员难招且技术参差不齐、选址和换址难度大、运营时间受限、租赁成本高、卫生管理难、产品价格贵等问题,COFE+机器人咖啡亭都可以迎刃而解,它可以节约90%的人工、水电网络通讯费、食材损耗与浪费。”
15.下列对以上材料的理解与判断,不正确的一项是( )(4分)
A.智能对话机器人“AI苟蛋”,能够与用户进行多轮个性化沟通,丰富用户的互动体验。
B.在人们的传统印象中,机器人往往被用来做搬运、喷涂等简单又辛苦的工种。
C.COFE+咖啡机器人不仅可以复制人类专业咖啡师的精湛手艺,其口味也可媲美全球最著名的那些连锁咖啡馆。
D.COFE+机器人可以节约90%的人工,并把省下来的成本用于改善食材上。
16.请结合上述材料,充分发挥想象,为餐饮行业设想一种机器人并简要说明,不少于30字。(3分)
17.发展智能机器人有什么意义?请结合上述材料简要概括。(3分)
【答案】
15.D
16.[示例]餐厅智能点餐机器人。这种机器人能够和顾客主动沟通,根据顾客的口味喜好推荐相应菜品,满足不同顾客的点餐需求。
17.①对用户进行个性化的主动关怀,进一步丰富了用户的互动体验;②配合人一起工作,满足小批量、多样化、柔性化的生产需求;③可以节约人工、水电网络通讯费、食材损耗与浪费。
【解析】
15.本题考查信息筛选与辨析。D.由【材料三】第④段“实体咖啡店品质不稳定、人员难招且技术参差不齐、选址和换址难度大、运营时间受限、租赁成本高、卫生管理难、产品价格贵等问题,COFE+机器人咖啡亭都可以迎刃而解,它可以节约90%的人工、水电网络通讯费、食材损耗与浪费”可知,COFE+机器人可以节约90%的人工、水电网络通讯费、食材损耗与浪费。但没有提及“省下来的成本”的用途。选项中“并把省下来的成本用于改善食材上”属于无中生有;故选D。
16.本题考查拓展运用。开放性试题,答案不唯一。结合生活实际,分析餐饮行业可以使用机器人的具体工作,发挥想象,设想一种机器人并简要说明即可。结合生活实际情况可知,餐饮行业中可以使用机器人的具体有:迎宾接待、智能点餐、送餐服务、回盘工作、炒菜烹饪、菜品配送、餐中服务、消毒清洁等,选择一种具体工作,发挥想象,设想一种机器人并简要说明理由。
示例:烹饪辅助机器人。这种机器人能精准识别食材新鲜度,自动处理食材并切配,为主厨提供高效前期准备;它还能根据菜品需求,精准添加调料,确保口味标准化。
17.本题考查材料的提炼与概括。由【材料一】第②段“‘AI苟蛋’,能够与用户进行多轮个性化沟通,并结合发帖、互动等多项行为,对用户进行个性化的主动关怀,进一步丰富了用户的互动体验”,可提炼出:对用户进行个性化的主动关怀,进一步丰富了用户的互动体验。由【材料二】第③段“相比传统工业机器人负载大、格式化,通常需要在‘安全笼’中工作,协作机器人更为灵活和安全,可以配合人一起工作,满足小批量、多样化、柔性化的生产需求”,可提炼出:配合人一起工作,满足小批量、多样化、柔性化的生产需求。由【材料三】第④段“实体咖啡店品质不稳定、人员难招且技术参差不齐、选址和换址难度大、运营时间受限、租赁成本高、卫生管理难、产品价格贵等问题,COFE+机器人咖啡亭都可以迎刃而解,它可以节约90%的人工、水电网络通讯费、食材损耗与浪费”,可提炼出:可以节约人工、水电网络通讯费、食材损耗与浪费。
(五)文学作品阅读(18分)
阅读下面文字,完成下列小题。
一个普通人ㅤㅤ
①有一个人,他的名字实在太复杂了,因此我们就忘记了。他的脸却长得极寻常,因此我们再也想不起他的模样了——我们实在不知道他是谁,虽然他欠了我们家的钱。
ㅤㅤ②当时他赶着羊群路过我家商店,进来看了看,赊走了八十块钱的商品,在我家的账本上签了一个名字(几个不认识的阿拉伯字母)。后来我们一有空就翻开账本的那一页反复研究,不知这笔钱该找谁要去。
ㅤㅤ③在游牧地区放债比较困难,大家都赶着羊群不停地到处跑。今天在这里扎下毡房子住几天,明天又在那里停一宿。从南至北,绵绵千里逐水草而居,再加之语言不精通、环境不甚熟悉……我们居然还敢给人赊账!
ㅤㅤ④幸好牧民都老实巴交的,又有信仰。一般不会赖账。我们给人赊账,看起来风险很大,但从长远考虑还是划得来的。
ㅤㅤ⑤春天上山之前,大家刚刚离开荒凉的冬牧场,羊群瘦弱,牧民手头都没有现钱,又急需生活用品,不欠债实在无法过日子。而到了秋天,羊群南下,膘肥体壮。大部队路过喀吾图一带时,便是我们收债的好日子。但那段时间我们也总是搬家,害得跑来还倩的人找不着地方,得千打听万打听,好不容易才找上门来。等结清了债,亲眼看着我们翻开记账的本子,用笔划去自己的那个名字,他们这才放心离去,一身轻松。在喀吾图,一个浅浅写在薄纸上的名字就能紧紧缚住一个人。
ㅤㅤ⑥可是,那个老账本上所有人的名字都划去了,唯独这个人的名字还稳稳当当地在那页纸上停留了好几年。
ㅤㅤ⑦我们急了,开始想法子打听这个家伙的下落。
ㅤㅤ⑧冬日里的一天,店里来了一个顾客,一看他沉重扎实的缎面皮帽子就知道是牧人。我们正好想起那件事,就拿出账本请他辨认一下是否认识那个人。用我妈的原话说,就是那个“不要脸”的、“加蛮”(不好)的人。
ㅤㅤ⑨谁知他不看倒罢了,一看之下大吃一惊:“这个,这个,这不是我吗?这是我的名字呀!是我写的字啊!”
ㅤㅤ⑩我妈更加吃惊,加之几秒钟之前刚骂了人家“不要脸”并且“加蛮”,便非常不好意思,支支吾吾起来:“你?呵呵,是你?嘿嘿,原来就是你……”
ㅤㅤ⑪这个人揪着胡子想半天,也记不起自己到底什么时候买了这八十块钱的东西,到底买了什么东西,以及为什么要买。
ㅤㅤ⑫他抱歉地说:“实在想不起来啦!”却并没有一点点要赖账的意思。因为那字迹的确是他的。但字迹这个东西嘛,终究还是他自己说了算,我们又不知道他平时怎么写字的。反正他就是没赖账。
ㅤㅤ⑬他回家以后,当天晚上立刻送来了二十元钱。后来,他在接下来的八个月时间里,分四次还完了剩下的六十元钱。看来他真的很穷。
18.下列对文章内容和艺术特色的理解和赏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4分)
A.文章构思巧妙,行文一波三折。开篇设置不知道借债人是谁的悬念,文中又有对普通人的误会,结尾消除误会。
B.第五自然段写牧民一定要亲眼看见我们用笔划去名字,才放心离去,这主要是为了突出牧民生活艰苦,非常谨慎。
C.第六自然段过渡段,主要为了引出下文。其中用“好几年”写时间长,又为下文写“这个人”彻底忘了赊账的事埋下伏笔。
D.本文语言质朴,没什么陈词滥调,也没有装腔作势,一切都这么自然而然,却能打动读者,引人深思。
19.结合文章内容说说这个“普通人”为什么一直欠账不还?(4分)
20.结合上下义和加点的词语,理解下面句子在文中的含义。(4分)
在喀吾图,一个浅浅写在薄纸上的名字就能紧紧缚住一个人。(4分)
21.文章最后一段有什么作用,联系全文,简要分析。(6分)
22.阅读下面的链接文字并回答问题。(4分)
【链接】又不是她的名字,记得她自己说过,她的名字是叫作什么姑娘的。什么姑娘,我现在已经忘却了,总之不是长姑娘;也终于不知道她姓什么。
(《阿长与<山海经>》)
本文中第①段也写到他的模样和名字我们都忘记了,这两处“不知道姓名”的设计,有什么用意?
【答案】
18.B
19.这个“普通人”并非故意欠账不还,而是由于生活环境的特殊性和个人经济状况的限制所导致的,时间长了忘记了。这也从一个侧面展示了边疆牧区人民的生活状态和诚信精神。
20.“浅浅”强调笔迹之轻,“紧紧”强调了约束程度之重,形成对比,两个叠词的运用生动形象地表现出了喀吾图的牧民一诺千金,十分重视自己诚实守信的名声。
21.内容上,它展示了普通人的诚信和责任感。体现了他的诚信和对自己责任的承担,使得他的形象更加丰满和立体。同时,通过描写普通人还清债务的过程,作者表达了对普通人艰辛生活的理解和尊重,同时也展示了对他们诚信品质的赞赏。结构上,最后一段在结构上起到了总结全文的作用,呼应了文章开头的悬念,使得整个故事更加完整和连贯。
22.《阿长与》这种设计突显了阿长这一角色的平凡和普通。然而,正是这种普通和平凡,使得阿长身上所展现出的善良、真诚和淳朴的品质更加珍贵和动人。本文中“不知道姓名”的设计,通过这样一个我们都不知道是谁的人,却欠了我们家的钱,设置悬念,非常有吸引力。行文看似平淡,却制造了一个小小的矛盾,产生了一个不小的波折,妙趣横生。
【解析】
18.本题考查文章内容的理解。B.错误。第⑤自然段写牧民一定要亲眼看见我们用笔划去名字,才放心离去,主要是为了表现牧民的诚信和纯朴,而不是为了突出他们生活艰苦和非常谨慎。牧民们相信,只要我们划去他们的名字,就意味着债务已经结清,他们就可以放心离去了。这反映出牧民们对信用的重视和对我们的信任;故选B。
19.本题考查文章内容的理解与概括。由文章第⑤段“大部队路过喀吾图一带时,便是我们收债的好日子。但那段时间我们也总是搬家,害得跑来还倩的人找不着地方,得千打听万打听,好不容易才找上门来”可知,由于生活环境的特殊性还账也比较困难;由第⑪段“这个人揪着胡子想半天,也记不起自己到底什么时候买了这八十块钱的东西,到底买了什么东西,以及为什么要买”可知,他记不起自己到底什么时候买了这八十块钱的东西,到底买了什么东西,以及为什么要买;由第⑬段“他回家以后,当天晚上立刻送来了二十元钱。后来,他在接下来的八个月时间里,分四次还完了剩下的六十元钱。看来他真的很穷”可知,他经济条件很差,很穷;他想不起什么时候赊的账,又买了什么东西,却没有一点点想要赖账的意思,而且非常穷,但坚持一点一点还清自己都不记得的账,从侧面展示了边疆牧区人民的生活状态和诚信精神。
20.本题考查对重点句子的理解。文章第⑤段“在喀吾图,一个浅浅写在薄纸上的名字就能紧紧缚住一个人”,“浅浅”,指赊账时留下的笔迹很浅,传达喀吾图的牧民和放债人缺少较强的约束机制;“紧紧”表明约束很重,表达了牧民们对个人名誉的看重,绝不赖账。“浅浅”“紧紧”两个叠词的强烈对比,既表达了牧民的一诺千金,也表达了作者对牧民优秀品德的赞美。
21.本题考查段落作用。可从内容和结构两方面分析。“他回家以后,当天晚上立刻送来了二十元钱。后来,他在接下来的八个月时间里,分四次还完了剩下的六十元钱。看来他真的很穷”,描写普通人还清债务的过程,他想不起什么时候赊的账,又买了什么东西,却没有一点点想要赖账的意思,而且非常穷,但坚持一点一点还清自己都不记得的账,可见他是一个十分真诚、负责任、信守承诺的人,结尾段丰富了他的人物形象,也表达出作者对边疆牧区人民的生活状态和诚信精神的赞美;“分四次还完了剩下的六十元钱”在不容易收账的条件下我们仍然同意他分次还账,也表现出作者对普通人艰辛生活的理解和尊重,这种理解和同情使得文章的情感色彩更加丰富,也增强了文章的人文关怀;同时,结尾段描写普通人还清债务的过程,在结构上起到了总结全文的作用;和开头段“有一个人,他的名字实在太复杂了,因此我们就忘记了。他的脸却长得极寻常,因此我们再也想不起他的模样了——我们实在不知道他是谁,虽然他欠了我们家的钱”相照应,让故事情节更加完整。
22.本题考查文章内容的理解。《阿长与》中,“不知道姓名”的设计突显了阿长这一角色的平凡和普通。在作者的记忆中,阿长的名字已经变得模糊,甚至被遗忘,这恰恰体现了阿长作为一个普通人,在作者的生活中没有留下太多深刻的印象。然而,正是这种普通和平凡,使得阿长身上所展现出的善良、真诚和淳朴的品质更加珍贵和动人;本文讲述了一位普通牧民因为忘记赊账的事情而欠款,经过店主一家的努力寻找和确认,他最终承认并分期还清了欠款的故事。文章通过描绘牧民诚实守信的品质,展现了普通人之间信任与理解的重要性。结合①段中“有一个人,他的名字实在太复杂了,因此我们就忘记了。他的脸却长得极寻常,因此我们再也想不起他的模样了——我们实在不知道他是谁,虽然他欠了我们家的钱”可知,本文中这样一个我们都不知道是谁的人,却欠了我们家的钱,设置悬念,激发读者的阅读兴趣。行文看似平淡,却制造了一个小小的矛盾,产生了一个不小的波折,更富趣味性。
三、写作(50分)
23. 按要求作文。
人人都在渴望幸福,人人都在感受幸福。幸福有时很抽象,有时又很具体;幸福有时很遥远,有时又近在咫尺。奉献是幸福,给予是幸福,获得是幸福,享受是幸福……一句祝福的话语是幸福,一个理解的眼神是幸福……幸福是心灵的感觉,幸福是生命的体验……
请围绕“幸福”这个话题写一篇不少于500字左右的文章。
①运用直接抒情和间接抒情;②文中不得出现真实的人名、校名、地名,500字左右。
【答案】例文:
我的微幸福
初夏的清晨,依然透着丝丝凉意。昨夜下了一场雨,树梢上的水珠还晶莹透亮、清晰可见,温婉含蓄。虽然天才刚蒙蒙亮,东边透出了一点绯红,就如黑暗中的一盏明灯,照亮世界。
清晨,路过一个布满热气的早点摊。我把书包打开,漫不经心地在包里摸着,“小姑娘,你想买些啥?”衣着大围裙的阿姨对我充满和气地问。
我抬头一看,原来是位中年的阿姨,她的鬓角有些发白,穿着洗得发白的衬衫,但浑身上下没有一点灰尘。
“咦,我的钱呢——”我翻遍了每个角落,都没有见到钱包。我使劲地挠着头,仿佛要把头皮挠破。
我急得直跺脚,也没见他跑出来。这时,有人拍了一下我的肩膀,我回头一看,原来是妈妈!她的几丝黑发在阳光下忽闪忽闪的,脸上已有了沧桑的痕迹。她粲然一笑:“你这个粗心鬼,怎么忘东忘西的,下次要整理好……”
妈妈下面的话我已听不清楚,只觉得有一行热泪在眼眶里打转、翻滚、然后跌落。我的泪像麦田里窜出的野草,一下子朦胧了我的视线。
忽然有了幸福的感觉,有一个爱你、关心你的妈妈,这难道不是最幸福的事吗?这一件小小的事,让我感受到了幸福。我擦擦眼睛里的泪水,望着妈妈离去的背影,在心里默念:“妈妈,我爱你,有你真好!”
幸福,其实很简单。
【解析】本题考查材料作文。
一、审题立意。这是一道非常宽泛的话题作文。首先,明确“幸福”是一个抽象的概念,是指一个人的状态得到改进而产生喜悦、满足和感恩、富足的心理感受。结合材料“幸福是心灵的感觉,幸福是生命的体验”可知幸福不是状态本身,而是状态的改进,它表现在人们生活的方方面面。生活中的幸福很简单,不是金钱,不是权力,而是不起眼的一些小事,家人能在一起吃饭是幸福,拥有一个完整的家就是幸福。每个人身边都有幸福,只是还没有去发现。幸福有时候只是那一瞬间的感动,会让一个人一直痴迷于此,幸福就是满足,幸福就是知足。一个人只有主动去找寻幸福,才会得到它。明确这些后,我们可以再思考这样几个问题“幸福”是什么?怎样才能“幸福”?谈论“幸福”这个话题有什么现实意义?不“幸福”的因素有哪些,等等。选择一个方面进行写作即可。
二、选材构思。本文适合写记叙文,我们既可以笼统地谈“幸福”的作用、影响或感悟,也可以将其具体为某一方面,如材料中提示的或其他具体揭示“幸福”内涵的角度:奉献、给予、获得…最好是化大为小,便于选材和表现中心。应展开多种联想组织材料,避免空洞说理或单一叙述,导致内容单薄或主题肤浅。如自己从某一件小事中收获幸福,用以小见大是手法反映“幸福”的价值、作用;或由现实中缺少“幸福”的现象进行连锁或因果联想,挖掘“幸福感”的历史和现实意义,使主题高屋建瓴。但注意一定要采用“直接抒情”和“间接抒情”相结合。
意象
诗句
情感
出处
月
峨眉山月半轮秋,(1)
远行之喜,离乡之思
李白《峨眉山月歌》
回乐烽前沙似雪,(2)
景色凄冷,内心孤独
李益《夜上受降城闻笛》
花
杨花:(3) ,闻道龙标过五溪
漂泊无依,前途未卜
李白《闻王昌龄左迁龙标遥有此寄》
菊花:(4) ,应傍战场开。
思念家乡,渴望和平
岑参《行军九日思长安故园》
落花:(5) ,
身世飘零,时局动荡
杜甫《江南逢李龟年》
相关试卷
这是一份山东 2024-2025 七年级上语文期中真题分专题汇编 期中检测卷(山东省卷)(原卷版),共4页。试卷主要包含了积累与运用,阅读与鉴赏,写作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
这是一份山东 2024-2025 七年级上语文期中真题分专题汇编 期中检测卷(山东省卷)(含答案解析版),共7页。试卷主要包含了积累与运用,阅读与鉴赏,写作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
这是一份山东 2024-2025 七年级上语文期中真题分专题汇编 期中检测卷(青岛卷)(原卷版),共4页。试卷主要包含了积累与运用,阅读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