年终活动
搜索
    上传资料 赚现金
    英语朗读宝

    2023-2024学年山东省潍坊市潍城区七年级(上)期中生物试卷(解析版)

    2023-2024学年山东省潍坊市潍城区七年级(上)期中生物试卷(解析版)第1页
    2023-2024学年山东省潍坊市潍城区七年级(上)期中生物试卷(解析版)第2页
    2023-2024学年山东省潍坊市潍城区七年级(上)期中生物试卷(解析版)第3页
    还剩23页未读, 继续阅读
    下载需要10学贝 1学贝=0.1元
    使用下载券免费下载
    加入资料篮
    立即下载

    2023-2024学年山东省潍坊市潍城区七年级(上)期中生物试卷(解析版)

    展开

    这是一份2023-2024学年山东省潍坊市潍城区七年级(上)期中生物试卷(解析版),共26页。试卷主要包含了本试题共8页,分Ⅰ、Ⅱ两卷,01g/mL的碳酸氢钠溶液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
    1.本试题共8页,分Ⅰ、Ⅱ两卷。答题时间为60分钟。
    2.第Ⅰ卷为选择题,共40分;第Ⅱ卷为非选择题,共60分;全卷共100分。
    第Ⅰ卷 选择题(共40分)
    说明:本卷共4页,共20道题,每题2分,共40分。每题只有一个最佳答案。选出正确答案后,用2B铅笔将答题卡上相应的字母代号(A、B、C、D)涂黑,如需改动,须先用橡皮擦干净,再改涂其它答案。
    1. 大千世界因缤纷的生物而变得多姿多彩,下列描述中属于生物的是( )
    A. 海洋中千姿百态的珊瑚B. 溶洞中不断生长的钟乳石
    C. 引起急性呼吸道感染的支原体D. 在网络上传播的电脑病毒
    【答案】C
    【分析】生物的共同特征:生物的生活需要营养;生物能够进行呼吸;生物能排出体内产生的废物;生物能够对外界刺激作出反应;生物能够生长和繁殖;除病毒外,生物都是由细胞构成的;生物有遗传和变异的特性。
    【详解】A.海洋中千姿百态的珊瑚,虽然它们看起来形态各异,非常美丽,但珊瑚其实是由珊瑚虫分泌的外壳堆积在一起形成的。珊瑚虫是生物,但珊瑚本身并不是生物,而是珊瑚虫遗体或分泌物形成的结构,A错误。
    B.溶洞中不断生长的钟乳石,这是由碳酸钙等矿物质在水流作用下逐渐沉积形成的。钟乳石的生长是物理和化学过程的结果,与生物活动无关,B错误。
    C. 引起急性呼吸道感染的支原体,支原体是一种微小的生物,属于原核生物界。它们能够引起疾病,具有生物的特征,如代谢、繁殖等,C正确。
    D.在网络上传播的电脑病毒,虽然它们被称为“病毒”,但实际上是人为编写的恶意软件,用于破坏或干扰计算机系统的正常运行。电脑病毒不是生物,它们没有生命特征,不能自主代谢、繁殖等,D错误。
    故选C。
    2. 小华不小心磕破了膝盖,这时几百万血小板会形成一张有黏性的大网,把自己和一些红细胞粘在一起,构建一道临时屏障,快速止血,阻止更多病菌的侵入。这一现象体现了生物的特征是( )
    A. 能排出体内的废物B. 能够生长发育
    C. 能对外界刺激作出反应D. 生活需要营养
    【答案】C
    【分析】生物的特征包括具有共同的物质基础和结构基础、新陈代谢、应激性、生长和繁殖、遗传和变异、适应和影响环境以及需要营养和进行呼吸等方面。这些特征共同构成了生物体的复杂性和多样性。
    【详解】A.指的是生物体通过排泄系统(如肾脏、皮肤等)将新陈代谢过程中产生的废物排出体外,以维持内环境的稳定。在小华磕破膝盖的情境中,并没有提及与废物排出相关的任何信息,A不符合题意。
    B.生长发育是生物体从小到大、从简单到复杂的变化过程。在小华磕破膝盖的情况下,血小板的反应是一种即时的、针对伤害的防御机制,而不是生长发育的过程,与生长发育无关,B不符合题意。
    C.小华磕破膝盖是一个外界刺激,血小板迅速形成黏性大网并止血是生物体对这一刺激作出的反应。这完全符合生物能对外界刺激作出反应的特征,C符合题意。
    D.指的是生物体为了维持生命活动需要从外界获取营养物质,如糖类、脂肪、蛋白质、维生素和矿物质等。在小华磕破膝盖的情况下,血小板的反应与营养获取无关,D不符合题意。
    故选C。
    3. 生物圈的范围包括大气圈的下层、整个水圈和岩石圈上层,下列关于图中生物分布特点判断不正确的是( )
    A. B可以代表鸽子B. D可以代表细菌
    C. G可以代表青蛙D. C可以代表蚯蚓
    【答案】C
    【分析】生物圈是地球上的所有生物与其生存的环境形成的一个统一整体,生物圈的范围:以海平面为标准来划分,生物圈向上可到达约10千米的高度,向下可深入10千米左右深处,厚度为20千米左右的圈层,包括大气圈的下层、水圈大部分和岩石圈上层。
    【详解】A.鸽子可以生活在大气圈下层和岩石圈表面,A正确。
    B.细菌无处不在,在大气圈、岩石圈和水圈都存在,B正确。
    C.青蛙是两栖动物,水陆两栖,不是只生活在水圈,岩石圈也可以,C错误。
    D.蚯蚓生活在土壤中,即岩石圈,D正确。
    故选C。
    4. 为了探究食品腐败的原因和细菌生存的条件,生物兴趣小组用已消毒的甲、乙、丙三个相同锥形瓶,按下表进行了实验,请分析表中包含了几组对照实验?变量分别是什么?( )
    A. 2组,温度、消毒棉球B. 2组,温度、空气
    C. 3组,温度、消毒棉球、空气D. 2组,温度、细菌
    【答案】D
    【详解】试题分析:分析表格中的内容可知,甲和乙除了温度不一样,其它条件都一样,是一组对照试验,变量是温度;甲的瓶口不做处理,有细菌进入,丙的瓶口用消毒棉球塞住,无细菌进入,是一组对照试验,变量是细菌;乙和丙的温度不一样,有无细菌也不一样,两个变量,不符合对照实验的条件,不是一组对照试验。可见D符合题意。
    【考点定位】本题考查对照实验只能有一个变量 。难度中等,属于理解层次。
    5. 中学生过度使用手机等电子产品,不仅影响学业,而且容易患上近视。要了解班级学生的近视情况,所用的科学方法与下列选项中相同的是( )
    A. 探究光对鼠妇生活的影响B. 我国第七次人口普查
    C. 观察种子的萌发过程D. 检验小麦种子的发芽率
    【答案】B
    【分析】为了达到设想的目的,指定某一计划比较全面的收集研究对象的某一方面情况的各种材料,并作出分析、综合,得到某一结论的研究方法,就是调查法。人口普查采用的科学方法就是利用调查法,据此答题。
    【详解】AD.实验法是生物研究的主要方法。是利用特定的器具和材料,通过有目的、有步骤的实验操作和观察、记录分析,发现或验证科学结论。故“探究光对鼠妇生活的影响”、“检验小麦种子的发芽率”都运用的方法是实验法,AD不符合题意。
    B.我国第七次人口普查属于调查法,B符合题意。
    C.观察法是在自然状态下,研究者按照一定的目的和计划,用自己的感官外加辅助工具,对客观事物进行系统的感知、考察和描述,以发现和验证科学结论。因此,观察种子的萌发过程属于观察法,C不符合题意。
    故选B。
    6. 下列显微镜的哪种组合可以细致的看到细胞内部结构( )
    A. ①③⑥B. ②④⑥C. ①④⑥D. ②③⑤
    【答案】D
    【分析】显微镜放大倍数越大,看到的细胞越少,放大倍数越小,看到的细胞数目越多。
    【详解】①、②一端有螺纹为物镜,③、④一端无螺纹为目镜。目镜越长倍数越小,物镜越短倍数越小。要细致的看到细胞内部结构,需要放大倍数最大,应选用放大倍数大的目镜和物镜,其目镜和物镜的组合是长物镜②和短目镜③;同时由于高倍物镜镜头长,物镜镜头离载玻片的距离更近,对应⑤。
    综上,细致的看到细胞内部结构的组合为②③⑤,D符合题意,ABC不符合题意。
    故选D。
    7. 如图从甲到丙是用显微镜观察人的口腔上皮细胞的三个视野,下列各项不正确的是( )
    A. 从甲到乙需调节细准焦螺旋B. 从乙到丙需将玻片向左上方移动
    C. 产生N主要是因为取样操作不当D. 制作玻片标本时需要用生理盐水
    【答案】C
    【分析】(1)本题考查显微镜的物像移动问题,在观察物像时,物像移动的方向与标本移动的方向是相反的。
    (2)视野中M为人的口腔上皮细胞,N为气泡。
    【详解】A.甲视野内细胞模糊,乙视野内细胞清晰,所以从甲到乙需调节细准焦螺旋,A正确。
    B.乙图中M位于视野的左上方,丙图中M在中央,所以从乙到丙需将玻片向左上方移动,M才能向右下方移动而到达视野中央,B正确。
    C. N为气泡,是由于盖盖玻片操作不当造成的,C错误。
    D.为了维持细胞的形态,制作口腔上皮细胞玻片标本时,载玻片的中央要滴一滴生理盐水,D正确。
    故选:C。
    8. 如图,制作人口腔上皮细胞临时装片时,以下染色步骤操作正确的是( )

    A. 染液滴在①处,吸水纸从③处吸引
    B. 染液滴在②处,吸水纸从③处吸引
    C. 染液滴在①处,将装片左端略提起
    D. 染液滴在①处,将装片左右轻晃
    【答案】A
    【分析】染色是为了便于观察,因此染色一定要均匀、要全染色。
    【详解】对细胞进行染色时染色的正确方法是把一滴稀碘液滴在盖玻片的一侧,用吸水纸从另一侧吸引,稀碘液就会从盖玻片下被吸过来,使稀碘液浸润标本的全部。所以,选项中,“染液滴在①处,吸水纸从③处吸引”正确。BCD不符合题意,A符合题意。
    故选A。
    9. 下列关于叶绿体和线粒体的说法分析正确的是( )
    A. 线粒体和叶绿体存在于细胞质中B. 叶绿体能释放能量供细胞利用
    C. 线粒体能将光能转化为化学能D. 洋葱鳞片叶内表皮细胞中有叶绿体和线粒体
    【答案】A
    【分析】细胞中的能量转换器有线粒体和叶绿体。线粒体是广泛存在于动物细胞和植物细胞中的细胞器,是细胞呼吸产生能量的主要场所,被称为能量转换器和细胞内能量供应的“动力工厂”,是细胞进行呼吸作用的场所。叶绿体是植物细胞进行光合作用的场所,利用无机物合成有机物,把光能转化为化学能贮存在有机物中,是绿色植物细胞特有的一种能量转换器。
    【详解】A.细胞壁以内、细胞核以外的部分被称为细胞质,细胞质里面含有各种细胞器,是细胞进行各种生命活动的重要场所,线粒体和叶绿体都存在于细胞质中,A正确。
    B.叶绿体是植物细胞进行光合作用的场所,利用无机物合成有机物,把光能转化为化学能贮存在有机物中,并没有把能量释放出来,B错误。
    C.线粒体通过呼吸作用释放能量,将有机物中储存的化学能释放出来供细胞利用,C错误。
    D.动植物活细胞中都有线粒体,植物体绿色部分的细胞中,细胞质中有叶绿体。因此,洋葱鳞片叶内表皮细胞中有线粒体,没有叶绿体,D错误。
    故选A。
    10. 下图表示动物体、植物体的结构层次组成,其中数字代表生理过程,字母代表不同的结构层次,下列有关叙述不正确的是( )
    A. 结构层次B、D均由过程①②细胞分裂形成
    B. 萝卜根所属的结构层次为C
    C. 人体血液所属的结构层次D
    D. 与动物体相比,植物体的结构层次中没有F
    【答案】A
    【分析】(1)细胞分裂就是一个细胞分成两个细胞的过程。细胞分化就是由一种相同的细胞类型经过细胞分裂后逐渐在形态、结构和功能上形成稳定性差异,产生不同的细胞类群(组织)的过程。
    (2)动物的结构层次由小到大依次是:细胞→组织→器官→系统→动物体(人体);植物的结构层次没有系统,即细胞→组织→器官→植物体。
    (3)观图可知:图中A是受精卵、B和D都是组织,C和E都是器官,F是系统,①是细胞分裂,②是细胞分化。
    【详解】A.细胞分裂使细胞数目增多,细胞分化形成不同的组织,即①代表的生理过程是细胞分裂,②代表的生理过程是细胞分化,即结构层次B、D由过程①细胞分裂和过程②细胞分化形成,A错误。
    B.萝卜根是植物体的一个器官,由多种组织构成,执行特定的生理功能。在图中,C代表器官,因此萝卜根所属的结构层次为C,B正确。
    C.人体血液是由血浆和血细胞(红细胞、白细胞、血小板)组成的流动组织,具有运输、免疫等多种功能。在图中,D代表组织,且根据血液的组成和功能,可以判断其属于结缔组织的一种。因此,人体血液所属的结构层次为D,C正确。
    D.动物体的结构层次由小到大依次是:A细胞→D组织→E器官→F系统→动物体(人体);植物体的结构层次是:A细胞→B组织一C器官→植物体。与动物的结构层次相比,植物的结构层次中没有F系统,D正确。
    故选A。
    11. 利用显微镜观察草履虫时可加入少许丝状水绵,在同一视野下观察到了这两种生物的形态特征(如图)。下列相关叙述错误的是( )
    A. 草履虫和水绵都具有细胞膜、细胞质和细胞核
    B. 加入水绵的主要目的是限制草履虫的运动
    C. 水绵为被子植物,此植物类群提供了大气中90%的氧气
    D. 草履虫为单细胞生物,能独立完成生命活动
    【答案】C
    【分析】草履虫作为单细胞生物,具有完整的细胞结构,能够独立完成生命活动。这包括摄食、呼吸、排泄、运动、生殖等各个方面。
    【详解】A.草履虫作为单细胞原生动物,具有细胞膜、细胞质和细胞核这些基本的细胞结构。水绵作为多细胞的藻类植物,同样也具有这些细胞结构,A正确。
    B.在显微镜观察中,由于草履虫的运动速度较快,往往难以清晰地观察到其形态特征。加入少许丝状水绵的主要目的就是为了限制草履虫的运动,使其更容易被观察和记录,B正确。
    C.水绵并不是被子植物,而是属于藻类植物。被子植物是种子植物中的一类,具有根、茎、叶、花、果实和种子六大器官。而水绵则没有这些复杂的器官结构,只是由简单的细胞组成。此外,虽然藻类植物对大气的氧气含量有所贡献,但提供大气中90%氧气的主要是陆生高等植物,特别是森林植被,C错误。
    D.草履虫作为单细胞生物,具有完整的细胞结构,能够独立完成生命活动。这包括摄食、呼吸、排泄、运动、生殖等各个方面,D正确。
    故选C。
    12. 图阴影部分表示四种植物的共同特征,这一特征是( )
    A. 都可以进行光合作用B. 都不产生种子
    C. 种子外都有果皮包被D. 都具有根茎叶
    【答案】A
    【分析】植物按照能否产生种子分为种子植物和孢子植物。种子植物包括裸子植物和被子植物,其根本区别是种子外面是否有果皮的包被;孢子植物包括藻类植物、苔藓植物和蕨类植物,藻类植物无根茎叶的分化,苔藓植物有茎叶的分化没有真正的根,蕨类植物有根茎叶的分化,茎叶内出现了较为发达的输导组织。
    【详解】A.墙藓、衣藻、水杉、古槐等绿色植物的细胞内都有叶绿体,所以都能进行光合作用,A正确。
    B.衣藻属于藻类植物,墙藓属于苔藓植物,不能产生种子,依靠孢子繁殖后代;水杉属于裸子植物,古槐属于被子植物,依靠种子繁殖,B错误。
    C.只有古槐的种子外有果皮的包被,水杉的种子没有果皮包被,衣藻和墙藓不产生种子,C错误。
    D.衣藻属于藻类植物,没有根茎叶的分化;墙藓属于苔藓植物,有茎叶的分化,没有真正的根;水杉为裸子植物、小麦属于被子植物,这二者有根茎叶的分化,D错误。
    故选A。
    13. 为探究“光照的强弱对金鱼藻光合作用的影响”,某生物兴趣小组设计了如图甲所示的实验装置,改变光源与试管的距离(保持光照角度、照射区域不变),试管内加入浓度为0.01g/mL的碳酸氢钠溶液(可补充二氧化碳),观察并记录相同时间内试管中产生的气泡数目,实验结果如图乙所示。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 该实验的变量为光源与试管的距离
    B. 相同时间内,光源位置由B调至C时产生的气泡数减少
    C. 试管中金鱼藻产生的气泡,可使澄清的石灰水变浑浊
    D. C点时金鱼藻不产生气泡,说明此时不进行光合作用
    【答案】B
    【分析】对照实验是指在探究某种条件对研究对象的影响时,对研究对象进行的除了该条件不同以外,其他条件都相同的实验。
    【详解】A.改变光源与试管的距离可以改变光照的强度,故该实验的变量为光照强度,A错误。
    B.由图乙曲线可知,光源位置由B调至C时产生的气泡数随着光合作用强度的降低而减少,B正确。
    C.试管中金鱼藻在光照条件下光合作用大于呼吸作用,产生的气泡主要为氧气,二氧化碳才能使澄清的石灰水变浑浊,C错误。
    D.C点时金鱼藻不产生气泡,即此时金鱼藻不排出任何气体,说明此时金鱼藻的光合作用等于呼吸作用,D错误。
    故选B。
    14. 某兴趣小组为探究绿色植物和种子的生命活动,进行了以下实验,下列有关实验结论描述不恰当的是
    A. 图甲对照实验中I号叶片证明:光是绿色植物制造有机物不可缺少的条件
    B. 图甲对照实验中Ⅱ号叶片证明:叶绿体是光合作用的场所
    C. 图乙装置证明:二氧化碳是种子进行呼吸作用的原料
    D. 图丙装置证明:叶片是植物进行蒸腾作用的主要器官
    【答案】C
    【分析】(1)绿叶在光下制造有机物的实验步骤:暗处理→选叶遮光→光照→摘下叶片→酒精脱色→漂洗加碘→观察颜色。实验要点:光合作用需要光、光合作用制造淀粉、淀粉遇到碘液变蓝色,酒精溶解叶片中的叶绿素。
    (2)绿色植物通过叶绿体,利用光能,把二氧化碳和水转化成储存能量的有机物,并且释放出氧气的过程,叫做光合作用。
    (3)细胞利用氧,将有机物分解成二氧化碳和水,并且将储存在有机物中的能量释放出来,供给生命活动的需要的过程叫做呼吸作用。
    【详解】A.图甲对照实验中I号,部分叶片遮光,还有部分叶片没有遮光,这样处理可以形成见光和不见光两部的对照实验。所以此实验的变量是光。验证绿叶在光下产生淀粉,光是绿色植物制造有机物不可缺少的条件,A正确。
    B.图甲对照实验中Ⅱ号白斑叶,白斑叶的绿色部分和白色部分,唯一不同的变量是叶绿体,绿色部分含有叶绿体能进行光合作用制造淀粉,因此滴加碘液变蓝色;白色部分没有叶绿体,不能进行光合作用制造淀粉,因此滴加碘液不变蓝色。所以实验选取Ⅱ号白斑叶做实验的目的是为了验证光合作用需要叶绿体,B正确。
    C.种子的呼吸作用吸收氧气,释放二氧化碳,二氧化碳能使澄清的石灰水变浑浊。乙装置广口瓶中放的是新鲜种子,放出的气体能使试管中澄清的石灰水会变浑浊。因此证明了种子的呼吸作用产生了较多的二氧化碳;萌发的种子进行呼吸作用,消耗瓶中的氧气,所以燃烧的蜡烛熄灭,不能证明二氧化碳是光合作用的原料,C错误。
    D.图丙装置a有叶片,b无叶片。通过实验证明:叶片是植物进行蒸腾作用的主要器官,D正确。
    故选C。
    15. 要在显微镜下观察到完整的半月形的保卫细胞和气孔,所需要的玻片标本为( )
    A. 叶片横切面临时切片B. 叶片横切面永久切片
    C. 叶表皮细胞临时装片D. 叶脉纵切面切片
    【答案】C
    【分析】气孔是植物蒸腾失水的“门户”,也是气体交换的“窗口”。气孔是由一对保卫细胞围成的空腔,保卫细胞控制气孔的张开和闭合。保卫细胞吸水,气孔张开,保卫细胞失水,气孔闭合。一般陆生植物的叶背面(下表皮)气孔比叶正面(上表皮)气孔多。
    【详解】结合分析可知:气孔分布在叶片的表皮,要在显微镜下观察到完整的半月形的保卫细胞和气孔,应该选择叶表皮细胞临时装片进行观察。叶片横切、纵切的切片很难观察到气孔。
    故选C。
    16. 潍坊植物园内种植4000余种植物,每到深秋整个槭树园内泼红嵌黛,艳丽多姿。下列有关描述不正确的是( )
    A. 植物园内大量的植被有利于维持大气中碳-氧平衡
    B. 丰富的植物资源为各种动物提供了食物和能量
    C. 深秋槭树叶片呈现红色与温度有关
    D. 使槭树叶片呈现红、黄、绿等不同颜色的物质都位于液泡内
    【答案】D
    【分析】生态平衡是指在一定的时间内,一个自然生态系统内的生物种类和数量一般是相对稳定的,它们之间及其与环境间的能量流动和物质循环也保持相对稳定的状态。生态平衡是一种动态的平衡,它依赖于生态系统的自我调节能力。
    【详解】A.绿色植物通过光合作用吸收二氧化碳,释放氧气,这对于维持大气中的二氧化碳和氧气平衡至关重要。植物园内大量的植被无疑增强了这种平衡作用,A正确。
    B.植物作为生态系统中的生产者,通过光合作用制造有机物,这些有机物不仅为植物自身提供能量和营养物质,还为生态系统中的其他生物(如动物)提供了食物来源和能量基础,B正确。
    C.深秋时节,槭树叶片呈现红色主要是由于叶片中的叶绿素分解,而原本被叶绿素掩盖的其他色素(如类胡萝卜素)显现出来,这一过程与温度有一定关系,C正确。
    D.植物细胞的细胞质里有液泡和叶绿体,液泡内的细胞液中溶解着多种物质,如营养物质、有味道的物质、色素等,植物叶绿体色素主要有三类:叶绿素、类胡萝卜素、藻胆素。叶绿体中含有的不同颜色的色素使叶片呈现出绿色、红色和黄色等不同颜色,D错误。
    故选D。
    17. 下列对有关绿色植物生理活动的曲线图分析不正确的是( )
    A. 图甲可表示密闭蔬菜大棚内一天中氧气的含量变化曲线
    B. 分析图乙可知,二氧化碳浓度引起了b、c两点的差异
    C. 分析图乙a、c点可知,增加二氧化碳浓度有利于提高农作物产量
    D. 图丙12时,光合作用强度也因部分气孔关闭而减弱
    【答案】B
    【分析】(1)绿色植物利用光提供的能量,存叶绿体中把二氧化碳和水合成了淀粉等有机物,并且把光能转化成化学能,储存在有机物中,这个过程就叫光合作用。
    (2)活细胞利用氧,将有机物分解成二氧化碳和水,并且将储存在有机物中的能量释放出来。供给生命活动的需要,这个过程叫作呼吸作用。
    【详解】A.分析图甲,无光时间段,植物进行呼吸作用消耗氧气,氧气含量降低,6-18时间段,光合作用产生氧气,气体含量升高,据此判断气体是氧气,因此图甲可表示密闭蔬菜大棚内一天中氧气的含量变化曲线,A正确。
    B.分析图乙可知,二氧化碳浓度引起了a、c两点的差异,B错误。
    C.图乙a、c点光合作用强度差异是因为二氧化碳浓度不同所致,同一光照强度,二氧化碳浓度越大,光合作用强度越强。增加二氧化碳浓度可提高光合作用强度,因此可以提高农作物产量,C正确。
    D.图丙12时,由于光照强,温度高,部分气孔关闭,使光合作用强度也因部分气孔关闭而减弱,D正确。
    故选B。
    18. 我们平时说的棉花其实并不是棉花的花(如图所示),而是绿色蒴果(棉铃)内棉籽表皮上的绒毛,棉花生长到吐絮期,棉铃绽开露出白色的棉絮。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
    A. 棉花合理密植是为了提高光能利用率
    B. 棉铃属于果实,可推断棉花属于被子植物
    C. 昼夜温差大,有利于提高棉花的产量
    D. 在棉花吐絮期,根部吸收的水分主要用于自身生长
    【答案】D
    【分析】光合作用是绿色植物通过叶绿体,利用光能,把二氧化碳和水转化成储存能量的有机物,并且释放出氧气的过程。呼吸作用是指细胞内的有机物在氧的参与下被分解成二氧化碳和水,同时释放出能量的过程。
    【详解】A.合理密植是增加作物产量的重要措施。通过调节植物单位面积内个体与群体之间的关系,使个体发育健壮,群体生长协调,达到高产的目的;合理密植,有利于充分利用光能,提高光合效率。棉花合理密植可充分利用光照,提高其产量,A正确。
    B.被子植物具有根、茎、叶、花、果实、种子六大器官,棉铃属于果实,由此推断棉花属于被子植物,B正确。
    C.在一定范围内,白天温度越高,植物的光合作用越强,制造的有机物多,夜晚温度越低,植物的呼吸作用越弱,分解的有机物少,所以昼夜温差大,棉花产量高,品质好,C正确。
    D.在棉花吐絮期,根部吸收的水分主要用于蒸腾作用,D错误。
    故选D。
    19. 下图表示花生气孔的两种状态及叶片横切面结构示意图。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 图一结构主要分布于图二的②中
    B. 图一中气孔处于b状态时,蒸腾作用比a状态时强
    C. 图一中细胞2和图二中的③都能进行光合作用
    D. 图二中的②属于上皮组织,起保护作用
    【答案】C
    【分析】图一中,a气孔张开,b气孔关闭,1表皮细胞,2是保卫细胞;图二中,①叶脉、②上表皮、③叶肉、④气孔。
    【详解】A.图一结构为气孔,主要分布于图二的下表皮中,A错误。
    B.图一中气孔处于b气孔关闭状态时,蒸腾作用比a气孔张开状态时弱,B错误。
    C.图一中细胞2为保卫细胞,图二中的③为叶肉细胞,都含有叶绿体,能进行光合作用,C错误。
    D.图二中的②上表皮属于保护组织,起保护作用,D正确。
    故选C。
    20. 下列关于科学史的叙述,不正确的一项是( )
    A. 范·海尔蒙特通过柳树的种植实验证明了光合作用需要水和二氧化碳
    B. 施莱登和施旺通过研究得出结论:所有动植物都是由细胞构成的
    C. 萨克斯证明了光合作用在叶绿体中进行,并产生淀粉
    D. 普罗斯特勒的实验证明了绿色植物在光照条件下可净化空气
    【答案】A
    【分析】(1)光合作用:这是植物使用光能将二氧化碳和水转化为葡萄糖并释放氧气的过程。涉及的主要场所在植物的叶绿体中。
    (2)细胞学说:该理论由施莱登和施旺提出,指出细胞是所有生物体的基本单位。
    (3)普罗斯特勒的研究:他的研究显示了植物在光照条件下能通过光合作用释放氧气,从而净化空气。
    【详解】A.范·海尔蒙特的柳树种植实验主要证明了植物生长的养料主要不是来自土壤,而是来自水分,但他并没有直接证明光合作用需要水和二氧化碳。实际上,光合作用的这一需求是通过后来的实验,如普利斯特利的实验,结合对光合作用过程的深入理解来逐步明确的,A错误。
    B.施莱登和施旺是细胞学说的创立者,他们通过研究得出结论:所有动植物都是由细胞构成的。这是细胞学说的核心内容,也是现代生物学的基础之一,B正确。
    C.萨克斯的实验确实证明了光合作用在叶绿体中进行,并产生淀粉。他通过碘蒸气处理叶片的实验,观察到了叶片变蓝的现象,从而证明了光合作用产生了淀粉,并且这一过程是在叶绿体中进行的,C正确。
    D.普罗斯特勒的实验证明了绿色植物在光照条件下可以净化空气。他通过让小白鼠和绿色植物一起放在密闭的玻璃罩内,发现小白鼠能够长时间存活,从而推断出绿色植物在光照条件下能够释放氧气,吸收二氧化碳,从而净化空气,D正确。
    故选A。
    第Ⅱ卷 非选择题(共60分)
    说明:本卷共4页,共5道题。需用黑色签字笔在答题卡上相应区域内作答,超出答题区域或书写在本试卷上无效。
    21. 海草是生活于浅海的被子植物总称,单种或多种海草组成的海草床被誉为“海洋之肺”“海底草原”。图3所示是常见的几种植物,请据图回答问题:
    (1)很多人容易将海草和海藻混淆。分析图1可知,______(选填“A”或“B”)所示植物是海草,判断依据是______。海藻与图3中的______(填字母)属于同一类植物。
    (2)图2是某海湾沿岸海草优势种的调查图,请列举影响不同种类海草分布的环境因素有______。
    (3)请将图3中的植物按是否产生种子,分为______和______(填字母)两类;按照______,分为ACDE和BF两类。
    (4)B与C相比在结构层次上都有的器官是______,图中能产生果实的植物是______(填字母),请列举2例能为人类提供粮食的被子植物______。
    (5)人为干扰和环境变化等因素都会导致海草床退化,一旦破坏就很难恢复,请提出一条保护海草床的措施:______。
    【答案】(1)①. B ②. 海草属于被子植物,被子植物体由根、茎、叶、花、果实和种子六大器官构成。 ③. F
    (2)光照、温度、空气(答出一条即可)
    (3)①. ADE ②. BCF ③. 是否具有真正的根(合理即可)
    (4)①. 茎、叶 ②. AD ③. 小麦、水稻(合理即可)
    (5)保护水质(合理即可)
    【分析】观图可知:图3中A玉米属于被子植物、B葫芦藓属于苔藓植物、C肾蕨属于蕨类植物、D向日葵属于被子植物、E松属于裸子植物、F水棉属于藻类植物。
    【详解】(1)海草是生活于浅海的被子植物总称。被子植物又叫绿色开花植物,具有根、茎、叶、花、果实和种子六大器官,因此图1中的B所示植物是海草。海藻与图3中的F水棉都属于藻类植物,结构简单,无根、茎叶的分化。
    (2)由图可知:海草1生活在海平面以上,阳光、氧气充足,温度较高。海草2生活在海面,阳光、空气较多,温度适宜,海草3生活在海面以下,阳光、空气较少、温度较低。因此,影响不同种类海草分布的非生物因素可能是光照、温度、空气。
    (3)植物按是否产生种子将植物分为种子植物和孢子植物,图3中B葫芦藓、C肾蕨和F水棉都靠孢子繁殖后代,属于孢子植物;A玉米、D向日葵和E松都用种子繁殖后代,属于种子植物;按照植物是否有真正的根,可将植物两类,ACDE具有真正的根,BF无根。
    (4)苔藓植物无根,有茎、叶的分化,体内无输导组织。蕨类植物有了根、茎、叶的分化,体内有输导组织,所以B苔藓植物和与C蕨类植物相比在结构层次上都有的器官是茎和叶,图中A玉米和D向日葵属于被子植物,能产生果实。水稻和小麦是能为人类提供粮食的被子植物。
    (5)人为干扰和环境变化等因素都会导致海草床退化,一旦破坏就很难恢复,所以保护海草床的措施有:不随意开采海草床;建立禁渔期给予海草床修复时间等。
    22. 生物小组通过设计实验、查阅资料对动物组织和植物组织进行了研究。请结合生物小组提供的资料回答下列问题。
    A小组:为研究植物对水和无机盐的吸收及运输,生物小组利用绿豆进行实验,将一株绿豆幼苗的根浸泡在稀释后的红墨水中,一段时间取出,用清水漂洗后再进行观察。
    B小组:查阅资料得知,研究人员利用3D生物打印技术,首次成功用人体细胞制造出3D打印心脏。这颗3D打印人工心脏大约两厘米长,不仅有心脏细胞,还有血管和其他支撑结构,甚至能像真实的心脏一样跳动。这一医学突破或将为千万等待器官移植的患者带来福音。
    (1)A小组同学观察幼苗的叶时,发现叶脉被染成红色,说明叶脉中存在______组织,幼苗器官依次变红的顺序(即水和无机盐的运输方向)为______。
    (2)绿豆根部吸收的水分能够往上运输的动力来自______,大部分水分通过叶片上的______(填结构名称)排出体外。水分由液态变成水蒸气,有利于植物体______。
    (3)绿豆叶表皮细胞与人体心肌细胞相比,结构上的主要区别是______。
    (4)心肌细胞中有一种能够保证组织细胞供能的物质-肌酸激酶(CK)。心肌炎患者血液中的CK浓度会高于正常值,是由于心肌细胞的______(填结构名称)受损,导致心肌细胞中CK进入血液,表明该受损结构的功能是______。
    (5)3D打印心脏的心肌细胞和血管内皮细胞来自人体细胞培养出来的多能干细胞。如上图所示,经过①______过程后,产生的细胞结构、形态和功能______(选填“相同”或“不同”);在细胞内______控制下,经过②过程后形成组织,产生的细胞结构、形态和功能______(选填“相同”或“不同”)。
    【答案】(1)①. 输导 ②. 根→茎→叶
    (2)①. 蒸腾作用 ②. 气孔 ③. 有效散热(散热降温)
    (3)人体心肌细胞不具有细胞壁、液泡
    (4)①. 细胞膜 ②. 控制物质进出
    (5)①. 分裂 ②. 相同 ③. 细胞核(或遗传物质)④. 不同
    【分析】(1)植物细胞的基本结构有:细胞壁、细胞膜、细胞质、细胞核、液泡、线粒体等,动物细胞的结构有:细胞膜、细胞质、细胞核、线粒体等。
    (2)在个体发育过程中,一个或一种细胞通过分裂产生的后代、结构和生理功能上发生差异性的变化的过程叫做细胞分化。
    (3)水分从活的植物体表面以水蒸气状态散失到大气中的过程,叫做蒸腾作用,植物进行蒸腾作用的主要部位是叶片。
    【详解】(1)植物体的基本组织有分生组织、保护组织、营养组织、输导组织和机械组织。输导组织的细胞排列成管状,有运输营养物质的作用。A小组同学观察幼苗的叶时,发现叶脉被染成红色,说明叶脉中存在输导组织。植物通过根吸收水分和无机盐,由贯穿植物根、茎、叶的导管运输到各个器官,因此,幼苗器官依次变红的顺序(即水和无机盐的运输方向)为根→茎→叶。
    (2)植物的蒸腾作用是指植物体内的水以水蒸气的形式散发到大气中去的过程,水由液态到气态要吸收热量,因此在此过程中能带走植物体内的热量,降低植物体的温度,继而降低环境的温度,因此在炎热的夏季,树林里凉爽宜人;此外蒸腾作用为植物的根吸收水和无机盐提供了向上的动力。散布在表皮细胞中的气孔是叶片与外界进行气体交换的“窗口”,也是植物体蒸腾作用的“门户”。因此,绿豆根部吸收的水分能够往上运输的动力来自蒸腾作用,大部分水分通过叶片上的气孔排出体外。水分由液态变成水蒸气,有利于植物体散热降温。
    (3)植物细胞与动物细胞的相同点:都有细胞膜、细胞质、细胞核、线粒体;植物细胞与动物细胞的不同点:植物细胞具有细胞壁、叶绿体和液泡,动物细胞不具有细胞壁、液泡、叶绿体。绿豆叶表皮细胞是植物细胞,不含叶绿体;人体心肌细胞是动物细胞,因此,绿豆叶表皮细胞与人体心肌细胞相比,结构上的主要区别是人体心肌细胞不具有细胞壁、液泡。
    (4);细胞膜具有保护和控制物质进出的作用,细胞膜能让有用的物质进入细胞,有害的物质挡在外面,同时把细胞产生的废物排到细胞外,细胞膜将细胞内部与外界环境分开,使细胞拥有一个比较稳定的内部环境。心肌炎患者血液中的CK浓度会高于正常值,是由于心肌细胞的细胞膜受损,导致心肌细胞中CK进入血液,表明该受损结构的功能是控制物质进出。
    (5)细胞分裂增加细胞数量,细胞分化增加细胞种类并形成组织。图中①表示细胞分裂,产生的细胞结构、形态和功能相同。细胞核中有遗传物质,即DNA,DNA上有指导生物发育的全部信息,细胞核控制着生物的发育和遗传。②过程表示细胞分化,在细胞内细胞核的作用下,细胞分化产生的细胞结构、形态和功能不同。
    23. 在实验课上,小明同学利用显微镜进行了以下实验操作,请回答下列问题:
    (1)当外界光线较弱时,可操作图一中______(填序号),使视野亮度适宜。
    (2)将带有“上”字装片安放在载物台上后,显微镜下看到了白亮的视野但是没有观察到物像,接下来小明采取的措施有______(至少写出2条)。调整完毕后,此时在视野中看到“上”的物像是______。
    (3)在观察过程中,要将物像由图二中A图转变为B图,采取的措施是______,这样操作的理由______。
    (4)若在图B视野中大约观察到64个细胞(细胞大小相同、均匀分布),显微镜镜头组合由10×10转变为10×40,则此时显微镜视野内细胞的数目大约是______个。
    (5)由于操作不当导致图三中[4]______的产生,为了不影响观察,写出一条可补救的措施______。
    (6)由图三观察的结果可知,该标本来自______(选填“动物”或“植物”),理由是在显微镜下看到了______(填序号)结构;图中[2]的功能是______。
    【答案】(1)⑤⑧ (2)①. 移动装片、重新寻找物像 ②.
    (3)①. 将玻片标本(装片)向左移动 ②. 显微镜下物像的移动方向与实际是相反的
    (4)4 (5)①. 气泡 ②. 向右下角移动装片或者用镊子轻轻挤压使气泡移走
    (6)①. 植物 ②. 1、3(答出1个即可)③. 含有遗传物质,能传递遗传信息
    【分析】图一可知,①目镜,②转换器,③物镜,④载物台,⑤反光镜,⑥粗准焦螺旋,⑦细准焦螺旋,⑧遮光器。图三可知,1细胞壁,2细胞核,3液泡,4气泡。
    【详解】(1)如果观察过程中外界光线较弱,应调节⑤反光镜,选择凹面镜,同时调节⑧遮光器,选择较大的光圈。
    (2)显微镜下看到了白亮的视野但是没有观察到物像,说明对光没有问题,可能是物像不在视野中央或没对好焦,因此需要移动装片或调节粗准焦螺旋。
    (3)显微镜下看到的物像是倒像,所以显微镜下物像的移动方向与实际是相反的。图二中A图物像偏左,要把物像移到视野中央,需要将玻片标本(装片)向左移动。
    (4)显微镜镜头组合由10×10转变为10×40,长和宽都放大4倍,面积放大倍数为原来的4×4=16倍,所以看见的细胞数目为64/16=4个。
    (5)4是气泡,偏右下方,所以可以向右下角移动装片使气泡移出视野范围,或者用镊子轻轻挤压使气泡移走。
    (6)观察图三可以看到1细胞壁、3液泡,这两个结构都是植物细胞所特有的。
    细胞核的功能是含有遗传物质,能传递遗传信息。
    24. 生物小组同学利用银边天竺葵叶探究光照强度对叶片光合速率的影响,结合问题进行分析。
    (1)用手握式打孔器制备天竺葵叶圆片过程中,选取同一株天竺葵上生理状况相似的叶片进行打孔,目的是______。打孔时要避开叶片银边部位,原因是该部位没有______。
    (2)把叶圆片放入注射器,注射器内吸入清水,待排出注射器内残留的空气后,用手指堵住注射器前端的小孔并缓慢地拉动活塞,使叶圆片内的空气逸出。反复几次上述操作后,将叶圆片放入盛有清水的烧杯中,叶圆片会______(选填“上浮”或“下沉”)。
    (3)以LED灯(能提供光照,但不产热)为光源,可减少______因素对实验的影响;取4只小烧杯,分别倒入富含二氧化碳的清水,向4只小烧杯中各放入10片圆形叶片,然后分别置于四种不同光照强度下。一段时间后,发现叶圆片出现的现象是______,该现象产生的原因(用反应式表示)______。
    (4)据下图实验结果显示,随着光照强度的增强,叶圆片平均上浮时间______,由此得出结论是,在一定范围内,______。除了实验中提到的因素,还有什么因素会影响光合作用______。
    (5)有同学认为该实验过程中还需要进行如下处理,你不认同有______。
    A. 实验前需要将小圆叶片进行暗处理
    B. 各组小圆叶片应大小一致,数量可不相同
    C. 实验过程中,各组可置于不同温度条件下
    【答案】(1)①. 控制单一变量(防止其他因素的干扰)②. 叶绿体
    (2)下沉
    (3)①. 温度 ②. 上浮(或叶片表面有气泡也可)
    ③. 二氧化碳+水有机物(贮存能量)+氧气
    (4)①. 降低 ②. 光照强度越大,光合作用越强 ③. 二氧化碳浓度等(答案合理即可)(5)ABC
    【分析】光合作用实质上是绿色植物通过叶绿体,利用光能,把二氧化碳和水转化成储存能量的有机物(如淀粉),并且释放出氧气的过程。影响光合作用的因素有光照强度、温度、二氧化碳浓度等。
    【详解】(1)用手握式打孔器制备天竺葵叶圆片过程中,为了控制单一变量,确保实验结果的准确性,需要选取同一株天竺葵上生理状况相似的叶片进行打孔。这样可以排除因叶片生理状况不同而对实验结果产生的干扰。同时,打孔时要避开叶片的银边部位,因为该部位没有叶绿体,无法进行光合作用,这会对实验结果产生影响。
    (2)在把叶圆片放入注射器并排出残留空气后,通过缓慢拉动活塞使叶圆片内的空气逸出。这样处理后的叶圆片,由于细胞间隙中的气体被排出,其整体密度会大于清水的密度。因此,当将叶圆片放入盛有清水的烧杯中时,叶圆片会下沉。
    (3)以LED灯为光源进行实验,可以减少温度因素对实验影响。因为LED灯能提供光照但不产热,这样可以确保实验过程中光照强度是唯一的变量。实验中,将富含二氧化碳的清水倒入小烧杯,并向其中各放入10片圆形叶片。然后分别置于四种不同光照强度下。一段时间后,会发现叶圆片出现上浮的现象(或叶片表面有气泡产生)。这是因为叶片在光照条件下进行了光合作用,吸收了二氧化碳并释放了氧气。反应式可以表示为:二氧化碳+水​有机物(贮存能量)+氧气。
    (4)根据实验结果显示,随着光照强度的增强,叶圆片平均上浮时间降低。这说明在一定范围内,光照强度越大,光合作用越强。除了实验中提到的光照强度和二氧化碳浓度因素外,还有其他因素也会影响光合作用,如二氧化碳浓度、水分、无机盐等。
    (5)对于实验过程中的一些处理措施,需要进行合理的判断。实验前不需要将小圆叶片进行暗处理,因为本实验的目的是探究光照强度对叶片光合速率的影响,而不是探究叶片中是否含有淀粉。各组小圆叶片应大小一致且数量相同,以确保实验结果的准确性。实验过程中,各组应置于相同温度条件下,以排除温度因素对实验结果的影响。因此,不认同的处理措施有A(实验前需要将小圆叶片进行暗处理)、B(各组小圆叶片应大小一致,数量可不相同)和C(实验过程中,各组可置于不同温度条件下)。控制单一变量(防止其他因素的干扰)是实验设计的基本原则之一。
    25. 菜园采用滴灌方式浇水,水中含氧量是否会影响蔬菜产量呢?同学们研究了不同增氧滴灌方式对小白菜产量的影响,实验方案及装置如图表。
    (1)针对所研究问题,同学们作出的假设是______。
    (2)实验方案表中,起对照作用的是______组;“a”应为______。
    (3)图2、图3是部分实验结果,同学们将叶绿素相对含量作为预测产量的指标之一,原因是______。图2中三组叶绿素相对含量出现明显差异的时间是第______天。
    (4)如图3数据可知,增氧滴灌能够提高蔬菜产量,推测原因是水中增氧有利于促进根的______作用,进而促进植物对______的吸收,为菜农推荐的最佳增氧方式为______(选填表中滴灌方式)。
    (5)若要向菜农广泛推广上述增氧滴灌方式,你认为还需要考虑什么因素?______。
    【答案】(1)水中含氧量会影响蔬菜产量
    (2)①. C ②. 1次/3天
    (3)①. 叶绿素相对含量越高,植物的光合作用越强,制造的有机物越多,蔬菜产量越高 ②. 35
    (4)①. 呼吸 ②. 无机盐(或水和无机盐)③. 物理增氧
    (5)成本、蔬菜种类等
    【分析】对照实验是在研究一种条件对研究对象的影响时,所进行的除了这种条件不同外,其他条件都相同的实验,这个不同的条件,就是唯一变量。一般的对实验变量进行处理的,就是实验组,没有对实验变量进行处理的就是对照组。为确保实验组、对照组实验结果的合理性,对影响实验的其他相关因素应设置均处于相同且理想状态,这样做的目的是控制单一变量,便于排除其它因素对实验结果的影响和干扰。
    【详解】(1)针对所研究问题“水中含氧量是否会影响蔬菜产量”,同学们可以作出的假设是:水中含氧量会影响蔬菜产量。这个假设是基于实验目的和已有知识进行的合理推测。
    (2)在实验方案表中,需要设置一组对照实验来比较不同增氧滴灌方式对小白菜产量的影响。由于A组和B组都采用了增氧滴灌方式,因此C组作为未采用增氧滴灌方式的普通自来水组,起到了对照作用。为了保证实验条件的一致性,除了增氧滴灌方式外,其他实验条件(如小白菜数量、浇水频率等)应该相同。因此,“a”应为1次/3天,与A组和B组的浇水频率相同。
    (3)同学们将叶绿素相对含量作为预测产量的指标之一,原因是叶绿素是植物进行光合作用的重要色素,其相对含量越高,说明植物的光合作用越强,能够制造的有机物越多,从而蔬菜产量越高。根据图2的实验结果,可以看出三组叶绿素相对含量出现明显差异的时间是第35天,因此可以选择这一天作为观察和分析的重点。
    (4)根据图3的数据可知,增氧滴灌能够提高蔬菜产量。推测原因是水中增氧有利于促进根的呼吸作用,使根能够获得更多的能量进行生命活动,进而促进植物对水和无机盐的吸收和运输,为植物的生长提供更多的营养物质。在三种增氧滴灌方式中,物理增氧方式(A组)的效果最好,因此可以向菜农推荐的最佳增氧方式为物理增氧。
    (5)若要向菜农广泛推广上述增氧滴灌方式,还需要考虑一些实际因素。例如,成本是一个重要的考虑因素,需要比较不同增氧滴灌方式的成本效益;同时还需要考虑不同蔬菜种类对增氧滴灌方式的适应性和反应差异等因素。只有综合考虑这些因素,才能选择出最适合当地菜农的增氧滴灌方式并进行推广。
    瓶号



    加入物质
    50毫升灭菌牛奶
    50毫升灭菌牛奶
    50毫升灭菌牛奶
    瓶口处理
    不作处理
    不作处理
    用消毒棉球塞住
    温度
    25℃
    5℃
    25℃

    相关试卷

    2023-2024学年山东省潍坊市潍城区八年级(上)期中生物试卷(解析版):

    这是一份2023-2024学年山东省潍坊市潍城区八年级(上)期中生物试卷(解析版),共23页。

    山东省潍坊市潍城区2023-2024学年七年级上学期期中生物学试题:

    这是一份山东省潍坊市潍城区2023-2024学年七年级上学期期中生物学试题,共8页。试卷主要包含了11,01g/mL的碳酸氢钠溶液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

    山东省潍坊市潍城区2023-2024学年七年级上学期期末生物试题:

    这是一份山东省潍坊市潍城区2023-2024学年七年级上学期期末生物试题,文件包含山东省潍坊市潍城区2023-2024学年第一学期七年级生物期末试题docx、20232024学年度第一学期七年级期末答案1docx等2份试卷配套教学资源,其中试卷共10页, 欢迎下载使用。

    欢迎来到教习网
    • 900万优选资源,让备课更轻松
    • 600万优选试题,支持自由组卷
    • 高质量可编辑,日均更新2000+
    • 百万教师选择,专业更值得信赖
    微信扫码注册
    qrcode
    二维码已过期
    刷新

    微信扫码,快速注册

    手机号注册
    手机号码

    手机号格式错误

    手机验证码 获取验证码

    手机验证码已经成功发送,5分钟内有效

    设置密码

    6-20个字符,数字、字母或符号

    注册即视为同意教习网「注册协议」「隐私条款」
    QQ注册
    手机号注册
    微信注册

    注册成功

    返回
    顶部
    Baidu
    ma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