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教版2024-2025学年九年级上学期期末物理复习练习(内能与内能的利用)第1页](http://img-preview.51jiaoxi.com/2/6/16433400/0-1732444184422/0.jpg?x-oss-process=image/resize,w_794,m_lfit,g_center/sharpen,100)
![人教版2024-2025学年九年级上学期期末物理复习练习(内能与内能的利用)第2页](http://img-preview.51jiaoxi.com/2/6/16433400/0-1732444184484/1.jpg?x-oss-process=image/resize,w_794,m_lfit,g_center/sharpen,100)
![人教版2024-2025学年九年级上学期期末物理复习练习(内能与内能的利用)第3页](http://img-preview.51jiaoxi.com/2/6/16433400/0-1732444184518/2.jpg?x-oss-process=image/resize,w_794,m_lfit,g_center/sharpen,100)
人教版2024-2025学年九年级上学期期末物理复习练习(内能与内能的利用)
展开
这是一份人教版2024-2025学年九年级上学期期末物理复习练习(内能与内能的利用),共15页。试卷主要包含了单选题,多选题,填空题,计算题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
一、单选题
1.(23-24九年级上·天津河西·期末)如图所示的事例中,通过热传递的方式改变物体内能的是( )
A.两手互相摩擦手会感觉发热
B.迅速下压活塞筒内气体温度升高
C.对试管加热管内水温升高
D.反复弯折铁丝弯折处温度升高
2.(23-24九年级上·天津和平·期末)关于如图所示的四个热学实验,下列说法中不正确的是( )
A.试管内的水沸腾后,水蒸气将软木塞推出,软木塞的内能转化为它的机械能
B.抽去玻璃隔板后,两瓶中的气体逐渐混合,这说明气体分子在不停地运动
C.紧压两铅柱使它们合在一起,悬挂钩码也未被拉开,主要因为分子间存在引力
D.缓慢向上提拉与水面接触的玻璃板,在玻璃板离开水面前弹簧测力计示数增大
3.(21-22九年级上·天津蓟州·期末)夏天,海边昼夜温差变化比沙漠中小,主要是因为( )
A.沙子比水多
B.水比沙子的比热容大
C.沙子比水的比热容大
D.水是液体、沙子是固体
4.(23-24九年级上·天津河东·期末)北京时间2022年12月4日21时01分,神舟十四号航天员陈冬、刘洋、蔡旭哲全部安全返回。如图所示,返回舱进入大气层,与大气层摩擦产生高温形成火球。下列成语中改变内能的方式,与“火球”的形成相同的是( )
A.扬汤止沸B.钻木取火
C.釜底抽薪D.炙手可热
5.(23-24九年级上·天津河北·期末)如图所示是四冲程汽油机一个工作循环中的一个冲程。下列对这个冲程的名称或能量转化判断正确的是( )
A.吸气冲程B.做功冲程
C.排气冲程D.机械能转化为内能
6.(23-24九年级上·天津滨海新·期末)关于分子动理论和物体内能的变化,下列说法中不正确的是( )
A.物质是由分子、原子组成
B.一壶开水冷却,温度降低,内能减少
C.物体吸收热量,内能就会增加,温度一定升高
D.走在公园里,闻到阵阵花香,这种现象主要说明分子在不停地做无规则运动
7.(22-23九年级上·天津和平·期末)关于分子和物体内能,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固体间能扩散,表明固体物质分子是运动的
B.杯子里的水可以任意倒出,说明水分子间没有引力
C.把 0℃ 的冰块加热熔化成 0℃ 的水,其内能不变
D.用力搓手,手发热表明手的热量增加了手的内能
8.(22-23九年级上·天津武清·期末)如图甲、乙是四冲程汽油机其中两个冲程的工作示意图,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甲图为做功冲程,内能转化为机械能B.甲图为做功冲程,机械能转化为内能
C.乙图为做功冲程,内能转化为机械能D.乙图为做功冲程,机械能转化为内能
9.(22-23九年级上·天津西青·期末)2021年10月16日,中国在酒泉卫星发射中心升空的神舟十三号载人飞船将翟志刚、王亚平、叶光富三名航天员送入太空,发射取得圆满成功,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火箭点火加速升空时,将机械能转化为内能
B.燃料的质量越大,热值越大
C.火箭选用液态氢作燃料是因为氢的热值大
D.火箭发动机的效率可以达到100%
10.(22-23九年级上·天津河东·期末)2021年10月16日,中国在酒泉卫星发射中心升空的神舟十三号载人飞船将翟志刚、王亚平、叶光富三名航天员送入太空,发射取得圆满成功,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火箭点火加速升空时,将机械能转化为内能
B.火箭选用液态氢作燃料是因为氢的热值大
C.燃料的质量越大,热值越大
D.火箭发动机的效率可以达到100%
11.(21-22九年级上·天津南开·期末)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汽油的热值比柴油的热值大,完全燃烧时比柴油产生的热量多
B.用锯条锯木头时温度升高,是通过热传递改变内能
C.塑料吸盘能“吸”在墙壁上,说明分子间存在引力
D.闻到远处的花香,说明分子在不停地做无规则运动
12.(23-24九年级上·天津和平·期末)如图所示为内燃机的四个冲程工作示图,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甲图冲程能获得动力
B.乙图冲程有明显机械能转化为内能的过程
C.丙图冲程存在化学能转化为内能的过程
D.一个工作循环的正确顺序是丙丁乙甲
二、多选题
13.(23-24八年级上·天津津南·期末)下列关于内能的说法中正确的是( )
A.0℃的物体没有内能
B.一切物体在任何情况下都具有内能
C.内能与物体内部分子的热运动有关
D.内能与整个物体的机械运动情况有关
14.(23-24九年级上·天津南开·期末)下列关于功、内能、热量的描述正确的是( )
A.做功和热传递都能改变物体的内能
B.物体的内能增大,温度不一定升高
C.机械能为零的物体,内能也一定为零
D.热量总是从内能大的物体向内能小的物体传递
15.(22-23九年级上·天津北辰·期末)比热容是物质的一种性质,自然界中水的比热容较大。下列各种生活实例或自然现象中,能用“水的比热容大”解释的是( )
A.海边,海水的温度变化比砂石小
B.“暖气”用水作为介质,为室内供暖
C.生物体内的水的比例很高,有助于调节自身温度
D.在插有鲜花的花瓶中放一些水,可以延缓花的枯萎
16.(22-23九年级上·天津南开·期末)如图是四冲程汽油机工作循环中的一个冲程,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该冲程将内能转化为机械能
B.该冲程是靠飞轮惯性完成的冲程
C.若使燃料燃烧更充分,可以提高汽油机的效率
D.该汽油机的飞轮转速是1800r/min,则做功冲程是15次/秒
17.(22-23九年级上·天津南开·期末)关于如图所示的四个情景,下列说法中不正确的是( )
A.甲图中的现象表明热量总是从内能较多的物体传递给内能较少的物体
B.乙图中抽去玻璃板后,两瓶中的气体混合,这种扩散现象表明气体分子是运动的
C.丙图中用弹簧测力计提起贴在水面的玻璃板时,测力计的示数变大,说明大气压强的存在
D.丁图中给试管中水加热至沸腾后,水蒸气将软木塞推出,该过程中的能量转化顺序为化学能——内能——机械能
18.(23-24九年级上·天津宁河·期末)2023年10月26日,搭载神舟十七号载人飞船的长征二号F遥十七火箭发射成功(如图所示),该火箭用“偏二甲肼”作为燃料。则( )
A.使用该燃料是因为它具有较大的热值
B.使用该燃料是因为它具有较小的比热容
C.火箭升空过程,损失的能量越少,火箭发动机效率越低
D.火箭升空过程,燃料燃烧释放的内能转化为火箭的机械能
三、填空题
19.(23-24八年级上·天津津南·期末)食物也是一种“燃料”,营养成分在人体细胞里与氧结合,提供细胞组织所需的能量,维持人的体温在37℃左右,在此过程中食物提供的 (选填“化学”或“机械”)能主要转化为 能。
20.(23-24九年级上·天津滨海新·期末)如题图所示四冲程汽油机,正在进行的是 冲程;若完全燃烧100g汽油放出的热量为 J。(已知汽油的热值为4.6×107J/kg)
21.(23-24九年级上·天津河东·期末)在加油站给汽车加油时,会闻到空气中有汽油味,这是由于汽油分子 。我国航天事业快速发展,长征系列火箭做出了巨大贡献,火箭加速上升过程中的能量转化与四冲程内燃机的 冲程相同。
22.(23-24九年级上·天津红桥·期末)2017年4月20日,中国首个货运飞船﹣﹣“天舟一号”在文昌航天发射中心由“长征七号”运载火箭成功发射升空,并与“天宫二号”成功交会对接。火箭升空时,燃料通过燃烧将 能转化为燃气的内能,燃气对火箭做功,又将内能转化为火箭的 能。
23.(21-22九年级上·天津蓟州·期末)2020年11月24日, 搭载“嫦娥五号”探测器的“长征五号”火箭成功发射。火箭从地面向上发射过程中,火箭外壳和大气摩擦后温度越来越高,内能逐渐 (选填“增大”或“减小”);火箭的燃料是液态氢,氢的热值为1.4×108J/kg,完全燃烧2kg的氢,放出的热量是 J。
24.(22-23九年级上·天津宁河·期末)如图所示的是四冲程汽油机的某冲程,在这一冲程中发生的能量转化是: (选填“机械能转化为内能”或“内能转化为机械能”);若该单缸汽油机的飞轮转速为3600转/分,则该汽油机活塞1s内对外做功 次。
25.(22-23九年级上·天津和平·期末)如图所示,某单缸四冲程汽油机的汽缸活塞面积为S,一个冲程中活塞在汽缸中移动的距离是L。满负荷工作时做功冲程燃气的平均压强为p,t时间内曲轴转动N圈、消耗汽油的体积为V,已知汽油的密度为ρ,汽油的热值为q,不考虑大气压对计算的影响,不计摩擦损失。满负荷工作时,这种汽油机t时间内做功的次数是 ,汽油机把内能转化为机械能的效率是 %。
四、计算题
26.(21-22九年级上·天津蓟州·期末)质量为2kg的某种物质温度由20 ℃升高到40℃ (未发生物态变化),吸收的热量是3.52×104J,该物质的比热容是多少?
27.(22-23九年级上·天津北辰·期末)用电热水壶给质量为1kg温度为20℃的水加热,当水的温度升高到70℃时,水吸收的热量是多少?【已知】
28.(21-22九年级上·天津河东·期末)如图所示为某品牌电热水壶及其铭牌,厂家为该电热水壶做宣传的广告语上写道"WL-2020型电热水壶,省时、省电,烧开壶水仅衢5分钟,是现代家庭必不可少的节能饮水器具”,已知水的比热容c水=4.2×103J/(kg·) ,求:
(1)将壶内装满水,1标准大气压下,从20°C加热到刚好100,水吸收的热量;
(2)通过计算说明厂家做的宣传广告是否可信。
参考答案:
1.C
【详解】A.两手互相摩擦手会感觉发热,克服摩擦做功,机械能转化为内能,是通过做功的方式改变物体的内能,故A不符合题意;
B.迅速下压活塞,对气体做功,内能增大,气体温度升高,是通过做功的方式改变物体的内能,故B不符合题意;
C.对试管加热管,水吸收热量,水的温度升高、内能增加,属于通过热传递的方式改变物体的内能,故C符合题意;
D.来回弯折铁丝,对铁丝做功,机械能转化为内能,是通过做功的方式改变物体的内能,故D不符合题意。
故选C。
2.A
【详解】A.试管内的水沸腾后,水蒸气将软木塞推出,水蒸气的内能转化为木塞的机械能,故A错误,符合题意;
B.抽去玻璃隔板后,二氧化氮密度大于空气密度,两瓶中的气体逐渐混合,这说明混合不是因为重力的作用而是气体分子在不停地做无规则运动,故B正确,不符合题意;
C.紧压两铅柱使它们合在一起,下面悬挂大秤砣未被拉开,主要是因为分子间存在引力,故C错误,不符合题意;
D.缓慢向上提拉与水面接触的玻璃板,由于水分子间存在引力,在玻璃板离开水面前拉力变大,即弹簧测力计示数变大,故D正确,不符合题意。
故选A。
3.B
【详解】因为水的比热容较大,白天,相同质量的水和沙子比较,吸收相同的热量,水的温度升高的少;夜晚,放出相同的热量,水的温度降低的少,使得海边昼夜的温差小。
故选B。
4.B
【详解】“火球”的形成是返回舱进入大气层,与大气层摩擦生热形成的,是克服摩擦做功,使机械能转化为内能。
A.扬汤止沸是通过热传递来改变物体的内能,故A不符合题意;
B.钻木取火是克服摩擦做功,利用做功把机械能转化为内能,故B符合题意;
C.釜底抽薪是减少吸收的热量,是通过热传递来改变物体的内能,故C不符合题意;
D.炙手可热是通过热传递来改变物体的内能,故D不符合题意。
故选B。
5.D
【详解】进气门和排气门都关闭,活塞向上运动,气体被压缩,为压缩冲程,活塞对汽缸内气体做功,气体的内能增加,将机械能转化为内能。故ABC错误,D正确。
故选D。
6.C
【详解】A.物质是由分子或者原子组成的,故A正确,不符合题意;
B.一壶开水冷却,放出热量,温度降低,内能减少,故B正确,不符合题意;
C.物体吸收热量,内能就会增加,但温度不一定升高,如晶体熔化时,吸热但温度不变,故C错误,符合题意;
D.走在公园里,闻到阵阵花香,这属于扩散现象,主要说明分子在不停地做无规则运动,故D正确,不符合题意。
故选C。
7.A
【详解】A.扩散现象表明分子在不停地做无规则运动,固体间能扩散,表明固体物质分子在不停地做无规则运动,故A正确;
B.杯子里的水可以任意倒出,说明水具有流动性而且分子间作用力较小,不能说明分子间没有引力,故B错误;
C.把0℃的冰块加热熔化成0℃的水,该过程中冰吸收热量,其内能会增加,故C错误;
D.用力搓手,是通过克服摩擦力做功使手的内能增大,温度升高,而不是通过吸收热量来增大手的内能,故D错误。
故选A。
8.C
【详解】甲图中两气门关闭,活塞向上运动,是压缩冲程,将机械能转化为内能;乙图中两气门关闭,活塞向下运动,火花塞点火,是做功冲程,将内能转化为机械能。故ABD不正确,C正确。
故选C。
9.C
【详解】A.火箭点火加速升空时,火箭的质量不变,速度变大,高度升高,火箭的动能和重力势能变大,火箭的机械能变大,火箭燃料燃烧释放的内能转化为火箭的机械能,故A错误;
B.热值是燃料的一种性质,燃料的质量越大,热值不变,故B错误;
C.火箭选用液态氢作燃料是因为氢的热值大,同等质量的氢气完全燃烧放出的热量比其他燃料放出的热量多,故C正确;
D.由于发动机工作时总是存在热量损失,火箭发动机的效率小于100%,故D错误。
故选C。
10.B
【详解】A.火箭点火加速升空时,燃料燃烧产生大量高温高压的气体,推动火箭向上运动,是内能转化为机械能,故A错误;
B.氢在常见燃料中热值较大,等质量的氢完全燃烧所放出的热比其它燃料要多得多,所以火箭选用液态氢作燃料是因为氢的热值大,故B正确;
C.燃料的热值只与燃料的种类有关,与质量、是否完全燃烧等无关,故C错误;
D.火箭发动机属于内燃机,使用过程中一定存在燃料无法完全燃烧、废气带走一部分热量等能量损失,效率不可能达到100%。故D错误。
故选B。
11.D
【详解】A.燃料燃烧放出热量的多少不仅和热值有关,还和燃烧燃料的质量有关,故A错误;
B.用锯条锯木头时温度升高,是通过做功改变内能,故B错误;
C.塑料吸盘能“吸”在墙壁上原因是大气压强,故C错误;
D.闻到远处的花香,原因是分子在不停地做无规则运动,故D正确。
故选D。
12.D
【详解】A.甲图中排气门打开,活塞向上运动,是排气冲程,不能获得动力,故A错误;
B.乙图中两气门关闭,活塞向下运行,火花塞点火产生的高温高压燃气推动活塞做功,是做功冲程,将内能转化为机械能,故B措误;
C.丙图中进气门打开,活塞向下运行,是吸气冲程,没有能量转化,故C错误;
D.丁图中两个气门都关闭,活塞向上运动,所以为压缩冲程,一个工作循环的正确顺序是丙、丁、乙、甲,故D正确。
故选D。
13.BC
【详解】AB.内能是物体内部所有分子无规则运动的动能和分子势能的总和,所以一切物体在任何情况下都具有内能,0℃的物体有内能 ,故A错误,B正确;
C.内能是不同于机械能的另一种形式的能,内能是物体内部所有分子无规则运动的动能和分子势能的总和,内能与物体内部分子的热运动有关,机械能是物体的动能和势能之和,与整个物体的机械运动情况有关,故C正确,D错误。
故选BC。
14.AB
【详解】A.做功与热传递都是改变物体内能的方式,都能改变物体的内能,故A正确;
B.物体的内能增大,温度不一定升高,如晶体熔化,吸收热量,内能增大,温度不变,故B正确;
C.一切物体都有内能,机械能为零的物体,内能不为零,故C错误;
D.热量总是从温度高的物体向温度低的物体传递,故D错误。
故选AB。
15.ABC
【详解】A.水的比热容比砂石的比热容大,在吸收或放出相同的热量时,水的温度变化较小,海边,海水的温度变化比砂石小,故A符合题意;
B.北方楼房内的“暖气”用水作为介质,水的比热容比较大,和其它介质相比,降低相同的温度,水放出的热量更多,故B符合题意;
C.生物体内水的比例高,利用比热容较大,有助于调节自身的温度,故C符合题意。
D.在插有鲜花的花瓶中放一些水,鲜花可以吸收水分,延缓花的枯萎,不能用“水的比热容大”解释,故D不符合题意。
故选ABC。
16.ACD
【详解】AB.由图片可知,进气门和排气门都是关闭的,活塞下行,可以判断是做功冲程,做功冲程中内能转化为机械能,其它三个冲程都是依靠惯性完成的,故A正确、B错误;
C.提高热机效率的主要途径是:①使燃料尽可能完全燃烧,提高燃料的燃烧效率;②尽量减小各种热量散失;③减小各部件间的摩擦;④充分利用废气带走的能量,从而提高燃料的利用率;所以,若使燃料燃烧更充分,则可以提高汽油机的效率,故C正确;
D.四冲程汽油机的飞轮转速为1800/min,则该飞轮ls转30圈,因为一个工作循环飞轮转2圈,完成四个工作冲程,做功1次,所以1s飞轮转30圈,共15个工作循环,共60个冲程,共做功15次,故D正确。
17.AC
【详解】A.甲图中人的右手放入冷水中,左手放入热水中,两手的感觉到的冷热程度是不相同的。发生热传递时,热量是从温度高的物体转移到温度低的物体,不是从内能多的物体转移到内能少的物体,故A错误,符合题意;
B.乙图中上边玻璃瓶装的空气,下边玻璃瓶装的二氧化氮,二氧化氮的密度比空气大。抽掉玻璃板后,两个瓶子内的气体会混合在一起,二氧化氮分子会进入空气分子的间隙,空气分子会进入二氧化氮分子间隙,这是扩散现象,说明分子在不停地做无规则运动,故B正确,不符合题意;
C.缓慢向上提拉与水面接触的玻璃板,在玻璃板离开水面前,弹簧测力计示数变大,说明分子水分子和玻璃分子间存在引力,故C错误,符合题意;
D.酒精灯给试管加热,酒精燃烧化学能减少,试管内能增大,化学能转化成内能;试管内水吸收热量,内能增大,水蒸气把软木塞冲开,水蒸气膨胀时对软木塞做功,水蒸气的内转化为木塞的机械能,所以该过程中的能量转化顺序为化学能——内能——机械能,故D正确,不符合题意。
故选AC。
18.AD
【详解】AB.火箭用“偏二甲肼”作为燃料,是因为它具有较大的热值,完全燃烧相同质量的偏二甲肼和其它燃料,偏二甲肼能释放更多的热量,与比热容大小无关,故A符合题意,B不符合题意;
C.火箭升空过程,损失的能量越少,则做有用功的能量越多,则做有用功的能量占燃料燃烧放出的能量比例越大,故火箭发动机效率越高,故C不符合题意;
D.火箭升空过程,燃料燃烧将化学能转化为内能,内能又转化为火箭运动的机械能,故D符合题意。
故选AD。
19. 化学 内
【详解】[1][2]食物的营养成分提供细胞组织所需的能量,维持人的体温,在此过程中食物提供的是化学能,人体得到了内能维持人的正常体温,所以由食物提供的化学能转化为内能。
20. 做功 4.6×106
【详解】[1]根据图示可知,两个气门都关闭,火花塞点火,活塞向下运动,气缸容积增大,因此是做功冲程。
[2]完全燃烧100g汽油放出的热量为
21. 在不停地做无规则运动 做功
【详解】[1]在加油站给汽车加油时,会闻到汽油味,这是由于汽油分子在不停地做无规则运动形成的。
[2]火箭加速上升过程中将内能转化为机械能,与四冲程内燃机的做功冲程的能量转化相同。
22. 化学 机械
【详解】[1][2]燃料燃烧是化学变化,将化学能转化为燃气的内能,又通过火箭发动机将内能转化为火箭的机械能。
23. 增大 2.8×108
【详解】[1]火箭外壳和大气摩擦的过程,是克服摩擦做功,令内能增大。
[2]完全2kg的氢放出的热量
Q放=mq=2kg×1.4×108J/kg=2.8×108J
24. 内能转化为机械能 30
【详解】[1]图中进气门和排气门关闭,活塞向下运动,属于做功冲程,将内能转化机械能。
[2]该汽油机的飞轮转速为3600转/分,即每秒钟转60转,完成30个工作循环,做功30次。
25.
【详解】[1]每一个工作循环,四个冲程,飞轮转两圈,对外做功一次,此时在t时间曲轴转动N圈,在t时间做功的次数。
[2]满负荷工作时做功冲程燃气的平均压力为pS,某单缸四冲程汽油机一次做的功为
t时间内汽油机做的有用功为
汽油机燃料燃烧释放的热量为
汽油机把内能转化为机械能的效率是
26.0.88103J/(kg⋅℃)
【详解】解:由Q吸=cm(t-t0)得,该物质的比热容
答:该物质的比热容是0.88×103J/(kg⋅℃)。
27.
【详解】解:水吸收的热量是
答:水吸收的热量是。
28.(1) 8.4 ;(2)该广告不可信
【详解】解:(1)由可知,水的质量
=1.0
水吸收的热量
=8.4
(2)由P==可得,电热水壶在5min内放出的热量
=W=Pt=1500W×5×60s=4.5×105J8.4×J
所以电热水壶放出的热量根本不可能把水烧开,故该广告不可信。
答:(1)壶内装满水,1标准大气压下,从20°C加热到刚好100,水吸收的热量8.4;
(2)通过计算,所以电热水壶放出的热量根本不可能把水烧开,故该广告不可信。
相关试卷
这是一份2024-2025学年人教版物理九年级上学期期中复习练习,共11页。试卷主要包含了单选题,多选题,填空题,实验探究题,计算题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
这是一份九年级全册第十三章 内能第2节 内能课时训练,共17页。试卷主要包含了、单选题,、多选题,、填空题,、作图题,、实验题,、计算题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
这是一份【中考一轮复习】2023年中考物理专题卷 14 能—内能与内能的利用(有解析),共23页。试卷主要包含了单选题,多选题,填空题,作图题,实验探究题,计算题,简答题,科普阅读题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
![英语朗读宝](http://img.51jiaoxi.com/images/ed4b79351ae3a39596034d4bbb94b742.jp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