河南省漯河市第四高级中学2024-2025学年高三上学期期中考试 化学试卷
展开
这是一份河南省漯河市第四高级中学2024-2025学年高三上学期期中考试 化学试卷,共17页。试卷主要包含了自然界中氮的循环如下图所示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
化学
全卷满分100分,考试时间75分钟。
注意事项:
1.答题前,先将自己的姓名、准考证号填写在试卷和答题卡上,并将条形码粘贴在答题卡上的指定位置。
2.请按题号顺序在答题卡上各题目的答题区域内作答,写在试卷、草稿纸和答题卡上的非答题区域均无效。
3.选择题用2B铅笔在答题卡上把所选答案的标号涂黑;非选择题用黑色签字笔在答题卡上作答;字体工整,笔迹清楚。
4.考试结束后,请将试卷和答题卡一并上交。
可能用到的相对原子质量:H 1 C 12 O 16 S 32 Cl 35.5 Ca 40 Mn 55 Fe 56 I 127
一、选择题:本题共14小题,每小题3分,共42分。在每小题给出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项符合题目要求。
1.化学与生活密切相关,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和阿司匹林均可用作食品添加剂
B.氯水、的水溶液滴在蓝色石蕊试纸上,试纸均是先变红后褪色
C.陶瓷、玻璃、水泥、水晶均为硅酸盐材料
D.食盐既可作调味剂,也可作食品防腐剂
2.我国科研人员利用激光操控方法,从Ca原子束流中直接俘获原子,实现了对的灵敏检测。的半衰期(放射性元素的原子核有半数发生衰变所需的时间)长达10万年,是的17倍,可应用于地球科学与考古学。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A.是的同位素,的原子核内有21个中子
B.的半衰期长,说明难以失去电子
C.衰变一半所需的时间大于衰变一半所需的时间
D.从Ca原子束流中直接俘获原子的过程属于物理变化
3.下列化学用语或表述正确的是
A.键的电子云形状:B.分子的VSEPR模型:
C. SiC(碳化硅)的晶体类型:分子晶体D.的空间结构:平面三角形
4.代表阿伏加德罗常数的值。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A.中含有的Si—O键数目为
超重水所含的电子数目为
C.溶液中的数目小于
和在加热条件下充分反应,转移电子的数目为
5.单质M的相关转化如图所示。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 a和锂反应得到的产物有两种B. b可与二氧化氮发生化合反应
C.漂白粉在b、c共同作用下会逐渐变质D. d可还原溶液中的
6.下列实验目的、方案设计和现象以及结论都正确的是
7.下列反应的离子方程式书写错误的是
A.向过量溶液中滴入少量NaOH溶液:
B.用过量氨水吸收烟气中的少量:
C.用绿矾将酸性工业废水中的转化为:
D.向(次磷酸,一元弱酸)溶液中加入足量NaOH溶液:
8.自然界中氮的循环如下图所示:
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A.雷电释放的能量能将空气中的氮气转化为含氮的化合物
B.豆科植物的根瘤菌能将氮气转化成氨
C.能被氧化成,则参加反应的和的物质的量之比为1:2
D.在被细菌分解生成的过程中,不可能有生成
9.R、X、Y、Z为短周期元素,XY、的分子结构如图所示。R中电子只有一种自旋取向;X、Y、Z处于同一周期;X的核外电子数等于Y的最高能级电子数,且等于Z的最外层电子数。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A.分子中,X给出孤电子对与Z形成配位键
B.原子半径:
C.基态原子未成对电子数:
D.电负性:
10.海水中的化学资源具有巨大的开发潜力,利用海水提取溴和镁的过程如图所示。
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A.提取发生反应:
B.空气的作用是将吹出
C.提溴过程经过两次,其目的是富集溴
D.溶于盐酸的反应为
11.某混合物可能含有、、、,为探究该混合物成分,某同学设计的实验分析方案如图所示,已知:。
下列叙述错误的是
A.混合物中一定含有Al,固体W为Cu单质
B.蓝绿色溶液中一定含有的金属阳离子为、
C.步骤I发生反应的离子方程式为
D.向溶液N中通入过量的,不一定有白色沉淀生成
12.某兴趣小组同学利用如图装置在实验室制备“84”消毒液。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A.装置I中的晶体不可以替换成
B.装置Ⅱ可以除去中混有的HCl杂质,还可以防止倒吸
C.装置Ⅲ中每消耗,理论上转移0.025ml电子
D.装置Ⅳ的主要作用是吸收未反应的,防止污染空气
13.萤石是自然界中常见的含氟矿物,其立方晶胞结构如图所示。晶胞参数为,已知:离子坐标参数A处为,B处为,C处为。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Y代表的离子是,X离子的配位数为4
B.离子坐标参数D处为
C.晶体中,每个周围紧邻且距离相等的共有8个
D.X离子与Y离子的最小核间距为
14.取等物质的量浓度的NaOH溶液两份A和B,每份100mL,分别向A、B中通入不等量的,再继续向两溶液中逐滴加入盐酸,标准状况下产生的气体体积与所加的盐酸体积之间的关系如图所示。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 B曲线中消耗盐酸体积时发生的离子反应为,
B.原NaOH溶液的物质的量浓度为
C. B曲线最终产生的体积为112mL(标准状况)
D.加盐酸之前A溶液中的溶质是和
二、非选择题:本题共4小题,共58分。
15.(14分)用如下方法回收废旧CPU(中央处理器)中的单质Au(金)、Ag和Cu。
已知:①浓硝酸不能单独将Au溶解,通常采用王水[V(浓硝酸):V(浓盐酸)=1:3]溶解Au。
②。
回答下列问题:
(1)为加快酸溶速率、提高浸出率,可采取的措施是________________(填一项措施即可)。
(2)浓、稀硝酸均可作酸溶试剂。溶解等量的Cu消耗溶质的物质的量不同。消耗的物质的量少的反应的离子方程式为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溶金的同时生成NO。
①溶金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②关于溶金的下列说法正确的是________(填标号)。
A.用到了的氧化性
B.用到了NaCl的还原性
C.王水中浓盐酸的主要作用是增强溶液的酸性
D.用浓盐酸与也可使Au溶解
(4)若用Zn粉将溶液中的(四氯合金酸)完全还原,则参加反应的Zn的物质的量是________ml。
(5)用适当浓度的盐酸、NaCl溶液、氨水与Fe粉,可按照如下方法从酸溶后的溶液中回收Cu和Ag(图中标注的试剂和物质均不同)。
试剂1是________,试剂2是________。
16.(14分)二硫化亚铁()可用作锂电池和超级电容器的电极材料。制备的一种实验装置如图所示(加热及夹持装置略)。回答下列问题:
(1)的制备
保护下,将溶有S单质的热二苯醚()溶液注射到FeS热油胺溶液中(S单质过量),继续加热回流2h,冷却至室温,离心分离,经洗涤得产品。
①仪器M的名称为________。冷却水应从球形冷凝管的________(填“a”或“b”)口进入。向仪器M中充入保护气的目的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②生成的制备反应中,被氧化的物质是________(填化学式)。
③为除去产品中残留的S单质,洗涤选用的试剂是________(填标号)。
A.水B.稀硫酸C.酒精D.二硫化碳
(2)的含量测定
产品先用王水溶解,再经系列处理后,在热盐酸条件下,以甲基橙()为指示剂,用溶液将还原至,终点近乎为无色[已知甲基橙的还原反应:氧化态(红色)还原态(无色)。的水溶液在浓度不是很大时近乎为无色];然后用冰水迅速冷却,再以二苯胺磺酸钠()为指示剂,用酸性标准溶液滴定至终点。
①甲基橙指示终点的过程、现象及作用原理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②若称取的产品质量为,酸性标准溶液的浓度为,消耗酸性标准溶液的体积为,则产品中的质量分数为________________(写最简表达式)。
③下列操作可能导致测定结果偏低的是________(填标号)。
A.还原时溶液滴加过量
B.热的溶液在空气中缓慢冷却
C.滴定开始时滴定管尖嘴部分有气泡,滴定后气泡消失
D.滴定前仰视读数,滴定后俯视读数
17.(15分)二氧化硫直接排放会危害环境。利用工业废碱渣(主要成分为)可吸收烟气中的并制备无水,其工艺流程如图1所示。
已知:、、在水溶液中的物质的量分数随pH的分布如图2所示,和的溶解度曲线如图3所示。
回答下列问题:
(1)下列关于的说法正确的是________(填标号)。
A.属于氧化物B.属于碱式盐
C.在焰色试验中,火焰呈黄色D.是制玻璃的原料之一
(2)吸收烟气
①为提高的产率,应控制吸收塔中溶液的pH范围为________。
②吸收塔中溶液吸收生成的离子方程式为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③吸收塔中的温度不宜过高,可能的原因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写出1种即可)。
(3)制备无水
①中和塔中发生反应的离子方程式为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②从中和塔得到的溶液中获得无水固体,需控制温度________,同时还要________,以防止氧化。
(4)下列关于环境保护与绿色化学的认识错误的是________(填标号)。
A.绿色化学要求从源头减少或消除环境污染
B.在燃煤中添加生石灰能有效减缓温室效应
C.开发和利用自然资源,必须遵循减量化、再利用、再循环的原则
D.大量燃烧含硫化石燃料是形成酸雨的主要原因
(5)以乙烯、氯气、氢氧化钙和水为原料制取环氧乙烷的总反应为,则总反应生成环氧乙烷的原子利用率为________(保留3位有效数字)。
8.(15分)卤族元素形成的单质和化合物有很多,我们可以利用所学物质结构与性质的相关知识去认识和理解它们。回答下列问题:
(1)在一定浓度的溶液中,氢氟酸是以二分子缔合形式存在的,使氢氟酸分子缔合的作用力是________。
(2)溴原子的M能层电子排布式为________________。
(3)氯化铍在气态时存在二聚体分子。该二聚体分子为平面结构,其结构式为,其中Be的杂化方式为________。
(4)(氰)与卤素单质性质相似,与反应生成HCN(氢氰酸)和HOCN(氰酸),反应中所涉及的第二周期元素的第一电离能由大到小的顺序为________(填元素符号)。
(5)已知羧酸:①,②,③,④,⑤,其酸性由强到弱的顺序为________________________(填序号)。
(6)溴化碘(IBr)的化学性质也和卤素单质类似,溴化碘和水反应生成了一种三原子分子,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7)一定条件下,与以物质的量之比为1:1混合得到一种固态离子化合物,其结构组成可能为:(a)或(b),该离子化合物最可能的结构组成为________(填“a”或“b”),理由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8)卤族元素除F外,Cl、Br、I均可形成多种含氧酸根离子。、、中键角最大的是________(填离子符号)。
(9)碘与锰形成的某种晶体的晶胞结构及晶胞参数如图所示(已知图中I原子与所连接的3个Mn原子的距离相等),阿伏加德罗常数的值为。则该晶体的化学式是________,晶体的密度为________(列出计算式)。
2025届高三第一学期11月质量检测·化学
参考答案、提示及评分细则
一、选择题:本题共14小题,每小题3分,共42分。在每小题给出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项符合题目要求。
1.【答案】D
【解析】SO2可用作食品添加剂,但是阿司匹林是解热、镇痛药,不能用作食品添加剂,A错误;氯水滴在蓝色石蕊试纸上,试纸先变红后褪色;SO2的水溶液滴在蓝色石蕊试纸上,试纸变红后不会褪色,SO2不能漂白酸碱指示剂,B错误;陶瓷、玻璃、水泥均为硅酸盐材料,水晶是二氧化硅,不是硅酸盐材料,C错误;食盐既可作调味剂,也可作食品防腐剂;D正确。
2.【答案】B
【解析】是的同位素,的质量数为41,质子数为20,所以中子数为,A正确;的半衰期长短与得失电子的能力没有关系,B错误;根据题意可知,衰变一半所需的时间大于衰变一半所需的时间,C正确;从Ca原子束流中直接俘获原子的过程没有新物质产生,属于物理变化,D正确。
3.【答案】B
【解析】键的电子云形状:,A错误;SO2分子中的中心原子上的价层电子对数为3,VSEPR模型为平面三角形,B正确;SiC(碳化硅)的晶体类型:共价晶体,C错误;PH3的空间结构:三角锥形,D错误。
4.【答案】A
【解析】在SiO2晶体中,每个Si原子与4个O原子形成Si—O键,每个O原子与2个Si原子形成Si—O键,则1mlSiO2中含有的Si—O键数目为4NA,0.1mlSiO2中含有的Si—O键数目为0.4NA,A错误;超重水的摩尔质量为,1.1g超重水的物质的量为0.05ml,1ml超重水所含的电子数目为10NA,0.05ml超重水所含的电子数目为0.5NA,B正确;在水溶液中存在水解平衡:,溶液中的数目小于0.1NA,C正确;0.1mlFe和0.1mlCl2反应时,Cl2不足,按Cl2进行计算,故转移电子的数目为0.2NA,D正确。
5.【答案】C
【解析】根据转化关系可知,单质M为Na,单质a为O2,单质d为Cl2,氧化物b为H2O2氧化物c为CO2。O2和Li反应得到的产物只有Li2O一种,A错误;H2O与NO2的反应为,该反应不是化合反应,B错误;漂白粉的有效成分为,在、共同作用下发生的反应为、,漂白粉逐渐变质,C正确;可氧化溶液中的,D错误。
6.【答案】C
【解析】为强电解质,其水溶液可以导电,但属于共价化合物,不含离子键,A错误;固体中加入少量水,放热;固体中加入少量水,吸热。温度降低,证明该固体为,B错误;两组实验的铝片大小相同,电解质浓度相同,唯一的差别就在于阴离子与的不同,溶液中无明显现象,溶液中反应剧烈,铝片表面有红色物质生成,说明能加速破坏铝片表面的氧化膜,C正确;钠与水反应生成氢氧化钠和氢气,过氧化钠与水反应生成氢氧化钠和氧气,故固体与水反应产生气体不能说明固体中一定含,D错误。
7.【答案】B
【解析】向过量溶液中滴入少量NaOH溶液,生成、和,反应的离子方程式为,A正确;用过量氨水吸收烟气中的少量,生成和,反应的离子方程式为,B错误;可以将氧化成,C正确;向(次磷酸,一元弱酸)溶液中加入足量NaOH溶液,生成(次磷酸钠)和,D正确。
8.【答案】D
【解析】雷电释放的能量能将空气中的氮气转化为含氮的化合物,A正确;豆科植物的根瘤菌能将氮气转化成氨,B正确;被氧化成的离子方程式为,参加反应的和的物质的量之比为1:2,C正确;转化成,氮元素的化合价降低,则一定有元素的化合价升高,生成,氧元素的化合价升高,故在被细菌分解生成的过程中,可能有生成,D错误。
9.【答案】A
【解析】根据题意和分子结构图可知元素R、X、Y、Z分别为H、B、F、N。分子中,N给出孤电子对与B形成配位键,A错误;原子半径:B>N>F>H,B正确;基态H、B、F原子未成对电子数均为1,基态N原子未成对电子数为3,故基态原子未成对电子数:H=B=FN>B,D正确。
10.【答案】D
【解析】向海水中加入石灰乳可将转化为沉淀,过滤将分离出来,然后加入盐酸溶解,得到溶液,蒸发结晶获得晶体,在HCl气流中加热晶体获得无水,然后电解熔融的得到金属Mg。将过滤出后的滤液酸化并通入氯气,置换出溴单质,继而通入空气,将溴吹入吸收塔,被的水溶液吸收转化成氢溴酸(HBr),以达到富集溴的目的;最后再用氯气将其氧化并蒸馏得到产品液溴。根据以上分析可知,提取发生反应:,A正确;空气的作用是将吹出,B正确;提溴过程经过两次,其目的是富集溴,C正确;不溶于水,溶于盐酸的反应为,D错误。
11.【答案】D
【解析】某混合物可能含有、、、,混合物中能与NaOH溶液反应的只有Al,由于m>n,故混合物中一定含有。、、均能和盐酸发生反应,Fe还能和生成的、继续发生反应,固体N加入过量盐酸,得到蓝绿色溶液和固体W,则固体W为Cu单质,A正确;蓝绿色溶液中一定含有的金属阳离子为、,B正确;步骤I为Al和NaOH溶液反应生成和,C正确;向溶液N中通入过量的,一定有白色沉淀生成,D错误。
12.【答案】C
【解析】装置I制备,装置Ⅱ除去中混有的HCl气体,装置Ⅲ制备NaClO,装置Ⅳ处理尾气。图I中没有加热装置,故晶体不可以替换成,A正确;装置Ⅱ的饱和食盐水可以除去中混有的HCl杂质,长颈漏斗既可以平衡压强,还可以防止倒吸,B正确;没有说明是标准状况,故不能根据标准状况下的气体摩尔体积去计算气体的物质的量,也就无法计算转移电子的物质的量,C错误;装置Ⅳ的主要作用是吸收未反应的,防止污染空气,D正确。
13.【答案】B
【解析】由晶胞结构示意图可知,X位于晶胞的顶点(8个)和面心(6个),每个晶胞中含有的X的数目是;Y位于晶胞的内部,每个晶胞中含有的Y的数目是8。每个晶胞中含有4个,所以X代表的离子是,Y代表的离子是,X离子的配位数为8,A错误;离子坐标参数D处为,B正确;晶体中,每个周围紧邻且距离相等的共有12个,C错误;由晶胞结构示意图可知,与的最小核间距为晶胞的体对角线长度的,即为,D错误。
14.【答案】C
【解析】逐滴加入稀盐酸,当生成气体时,发生的反应是。对于B曲线来说,滴加盐酸25mL时没有气体生成,假设原溶液中的溶质只有碳酸钠,则生成碳酸氢钠需要盐酸的体积和碳酸氢钠生成氯化钠需要盐酸的体积是相等的,B曲线中不产生气体所消耗的盐酸体积(25mL)小于碳酸氢钠生成氯化钠所消耗的盐酸体积(),说明原溶液中的溶质是和,所以B曲线中消耗盐酸体积时发生的离子反应为,A错误;先向氢氧化钠溶液中通入二氧化碳,后向通入二氧化碳的氢氧化钠溶液中滴加盐酸,当二氧化碳气体完全放出时,溶液中的溶质是NaCl,根据、守恒,盐酸和氢氧化钠反应的物质的量之比为1:1,设原NaOH溶液的物质的量浓度为,,解得,B错误;通过B项分析知,B溶液中的溶质是和,和盐酸反应生成,有气体生成的离子方程式为,则生成的的物质的量为,则的体积,C正确;对于A溶液来说,先滴加盐酸60mL,没有气体生成,后滴加盐酸15mL,产生了气体,曲线中不产生气体所消耗的盐酸体积(60mL)大于碳酸氢钠生成氯化钠所消耗的盐酸体积(15mL),说明加盐酸之前A溶液中的溶质是NaOH和,D错误。
二、非选择题:本题共4小题,共58分。
15.【答案及评分细则】(14分)
(1)将废旧CPU粉碎(或适当增大硝酸的浓度、充分搅拌、适当升高反应温度等)(任写一条措施)(2分)
(2)(2分)
(3)①(2分)
②AD(2分。少选且正确的,给1分;选错或多选的,不给分)
(4)0.4(2分)
(5)NaCl溶液(2分)盐酸(2分)
【解析】(3)②溶金反应,硝酸中N元素化合价降低,表现氧化性,A正确;反应中NaCl化合价不变,B错误;王水中浓盐酸的主要作用是提供氯离子,C错误;根据溶金反应的离子方程式可知,浓盐酸可提供氢离子、氯离子,可提供硝酸根离子,故浓盐酸与也可使Au溶解,D正确。
(4)由于,根据关系式可知,需消耗0.3mlZn;根据关系式可知,需消耗0.1mlZn。所以若用Zn粉将溶液中的0.2mlHAuCl4,(四氯合金酸)完全还原,则参加反应的Zn的物质的量是。
(5)根据题目提供的试剂和回收Cu和Ag的流程可知,试剂1是NaCl溶液,物质1是含有的溶液,物质3是AgCl沉淀,物质2是Cu和过量的Fe粉,试剂2是盐酸,试剂3是氨水。
16.【答案及评分细则】(14分)
(1)①三颈烧瓶(或三口烧瓶)(1分)a(2分)防止被氧气氧化(2分)
②FeS(1分)
③D(2分。选错或多选,不给分)
(2)①当加入最后半滴溶液后,甲基橙得电子,由氧化态变为还原态,溶液颜色由红色变为近乎无色,且半分钟内不变色(2分)
②(2分)
③BD(2分。少选且正确的,给1分;选错或多选的,不给分)
【解析】(1)②生成的制备反应是,被氧化的物质是FeS,被还原的物质是S单质。
③S单质难溶于水和稀硫酸,微溶于酒精,易溶于,所以洗涤选用的试剂是。
(2)②根据关系式,,产品中的质量分数。
③还原时溶液滴加过量,消耗的偏大,测定结果偏高,A不符合题意;热的溶液在空气中缓慢冷却,导致部分被空气氧化成,消耗的偏小,测定结果偏低,B符合题意;滴定开始时滴定管尖嘴部分有气泡,滴定后气泡消失,的数值偏大,测定结果偏高,C不符合题意;滴定前仰视读数,滴定后俯视读数,的数值偏小,测定结果偏低,D符合题意。
17.【答案及评分细则】(15分)
(1)CD(2分。少选且正确的,给1分;选错或多选的,不给分)
(2)①4~5(或4≤pH≤5或4C(1分)
(5)①>③>④>②>⑤(2分)
(6)(1分)
(7)a(1分)的中心原子(Sb)上的价层电子对数为4,而的中心原子(Ga)上的价层电子对数为3,Ga原子还存在空的p轨道,更容易与上的孤电子对结合,形成配位键,构成(2分)
(8)(2分)
(9)(1分)(或或其他正确答案)(2分)
【解析】(1)当氢原子连接在电负性大且原子半径小的原子(例如氟、氧、氮)上时,可以形成氢键。由于F元素原子半径小,元素的非金属性强,所以HF分子之间以氢键结合,故氢氟酸分子缔合的作用力是分子间氢键。
(2)溴原子电子排布式为,M能层电子排布式为。
(3)二聚体分子为平面结构,其中Be原子形成的3个共价键中有2个是键,1个是配位键,Be采取杂化。
(5)对于有机羧酸,分子中含有的C原子越少,相应的酸的酸性就越强。当酸分子中C原子数相同时,由于吸引电子能力:F>Cl>H,所以分子中含有的卤族元素的原子个数越多,酸性越强,含有F原子的羧酸的酸性比含有Cl原子的羧酸的酸性强,故五种羧酸的酸性由强到弱的顺序为,故用序号表示物质的酸性为①>③>④>②>⑤。
(8)、、中的中心原子上的价层电子对数均为4,中心原子均采取杂化轨道成键,、、中的中心原子上的孤电子对数分别为2、1、0,孤电子对数越多,键角越小,故键角最大的是。
(9)Mn在晶胞的顶点,数目为1;1在晶胞内部,有2个。该晶体的化学式是,晶体的密度。选项
实验目的
方案设计和现象
结论
A
判断的化学键类型
将固体溶于水,进行导电性实验,溶液可导电
中含有离子键
B
验证某固体是还是
室温下取少量固体于试管中,插入温度计,加几滴水,温度降低
该固体是
C
验证能加速破坏铝片表面的氧化膜
将一块未经打磨的铝片剪成相同的两小片,相同温度下分别投入5.0mL浓度均为的溶液和溶液中,溶液中无明显现象;溶液中反应剧烈,铝片表面有红色物质生成
说明能加速破坏铝片表面的氧化膜
D
探究钠在空气中久置后所得固体成分
把一块绿豆大的久置后的钠固体放入蒸馏水中,有气体产生
固体中一定含有
题号
1
2
3
4
5
6
7
8
9
10
11
12
13
14
答案
D
B
B
A
C
C
B
D
A
D
D
C
B
C
相关试卷
这是一份甘肃省永昌县第一高级中学2024-2025学年高三上学期期中考试化学试卷,文件包含甘肃省永昌县第一高级中学2024-2025学年高三上学期期中考试化学试卷pdf、25-T-267C-化学DApdf等2份试卷配套教学资源,其中试卷共10页, 欢迎下载使用。
这是一份河南省漯河市高级中学2023-2024学年高一下学期3月月考化学试卷(解析版),共23页。试卷主要包含了 某兴趣小组探究利用反应,2ml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
这是一份河南省许昌高级中学2024-2025学年高三上学期10月月考 化学试题,文件包含化学docx、答案docx等2份试卷配套教学资源,其中试卷共13页, 欢迎下载使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