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4年秋季学期七年级半期教学质量检测 (历史)第1页](http://img-preview.51jiaoxi.com/2/8/16423951/1-1732275967743/0.jpg?x-oss-process=image/resize,w_794,m_lfit,g_center/sharpen,100)
![2024年秋季学期七年级半期教学质量检测 (历史)第2页](http://img-preview.51jiaoxi.com/2/8/16423951/1-1732275967765/1.jpg?x-oss-process=image/resize,w_794,m_lfit,g_center/sharpen,100)
![2024年秋季学期七年级半期教学质量检测 (历史)第3页](http://img-preview.51jiaoxi.com/2/8/16423951/1-1732275967784/2.jpg?x-oss-process=image/resize,w_794,m_lfit,g_center/sharpen,100)
![2024年秋季学期七年级半期教学质量检测(历史参考答案)第1页](http://img-preview.51jiaoxi.com/2/8/16423951/0-1732275966657/0.jpg?x-oss-process=image/resize,w_794,m_lfit,g_center/sharpen,100)
![2024年秋季学期七年级半期教学质量检测(历史参考答案)第2页](http://img-preview.51jiaoxi.com/2/8/16423951/0-1732275966728/1.jpg?x-oss-process=image/resize,w_794,m_lfit,g_center/sharpen,100)
![2024年秋季学期七年级半期教学质量检测(历史参考答案)第3页](http://img-preview.51jiaoxi.com/2/8/16423951/0-1732275966753/2.jpg?x-oss-process=image/resize,w_794,m_lfit,g_center/sharpen,100)
贵州省毕节市金沙县初中联考2024-2025学年七年级上学期11月期中历史试题
展开
这是一份贵州省毕节市金沙县初中联考2024-2025学年七年级上学期11月期中历史试题,文件包含2024年秋季学期七年级半期教学质量检测历史docx、2024年秋季学期七年级半期教学质量检测历史参考答案docx等2份试卷配套教学资源,其中试卷共12页, 欢迎下载使用。
一、选择题
1.据考古发现,我国境内已知的最早的古人类是( )
A.北京人B.山顶洞人C.元谋人D.半坡人
2.河南永城王庄遗址的主体遗存隶属大汶口文化系统,但带有中原仰韶文化大河村类型,南方地区屈家岭文化、良渚文化等因素。该考古发现体现了( )
A.中华文明的多元一体B.文明起源具有多元性
C.民族交融趋势的加强D.中华文明的源远流长
3.北京人的发现对研究古人类的进化史具有重大的意义。由如图“北京人复原头像”可知,北京人
A.学会磨制石器
B.最早知道了使用火
C.懂得采集果实
D.保留猿的某些特征
4.1958年在半坡遗址上修建了半坡博物馆,下列哪些反映半坡人生活状况的模型或实物可以入选其中
①半穴居房屋模型
②刻猪纹黑陶缸
③人面鱼纹陶盆
④粟的朽粒
A.①②③
B.②③④
C.①③④
D.①②④
5.舜推举禹做部落联盟首领的办法被称为( )
A.禅让制B.分封制C.世袭制D.郡县制
6.尧舜禹时代,联盟首领往往把位子传给贤德之人,这一方式被称为禅让制。舜年老时让位于禹,这主要是因为大禹( )
A.大败蚩尤B.治水有功C.擅长纺织D.决胜牧野
7.半坡遗址是我国重要的原始农耕村落遗址之一,其原始居民
A.距今约一百七十万年B.生活在北京周口店
C.住着干栏式的房子D.主要粮食作物是粟
8.甲骨文记载的内容十分丰富,涉及祭祀、战争、农牧业、官制、刑法、医药、天文历法等。这表明甲骨文( )
A.有较长的发展历史B.具备汉字基本结构
C.是中华文化的根脉D.具有重要史料价值
9.经过历史研究和中华文明探源工程初步勾勒出了公元前2500至前1500即尧舜时代到夏商之际的社会图景。以下史料最有利于帮助夏商历史研究的是( )
A.二里头遗址B.文献《吕氏春秋》
C.小说《封神演义》D.诗歌《楚辞》
10.下列战役中,不属于战国时期著名战役的是( )
A.牧野之战B.桂陵之战C.马陵之战D.长平之战
11.在夏商周历史进程中,下列史实按照其发生的时间先后顺序排列,正确的是( )
①盘庚迁殷 ②西周建立 ③启成为夏王 ④“国人暴动”
A.①②④③B.③①②④C.④③②①D.②④①③
12.春秋时期,农业和手工业有了很大的发展,随着产品的增加,很多城市出现了商品交换市场,金属货币被更多地使用。据此可知,这一时期( )
A.民族交融B.国家统一C.社会安定D.商业发展
13.下列人物中不是春秋霸主的是( )
A.齐桓公B.晋文公C.楚庄王D.周平王
14.如下图是《战国七雄形势图》,其中东面②所示位置是( )
A.秦B.齐C.燕D.楚
15.夏、商、西周灭亡的共同原因是( )
A.王朝后期国王昏庸残暴B.国王迁都
C.爆发平民大起义D.少数民族攻破都城
二、填空题
16.传说时期:传说中 尝百草,认识了一些治病药物。随着社会发展和经验积累,人们对疾病有了更多的认识。
17.夏王桀的暴政
夏朝前后经历了400多年,到统治后期,各种矛盾开始激化,国势走向衰弱。末代君主夏 穷奢极欲,残暴无道,导致民怨沸腾,夏朝统治陷入全面危机
18.春秋时期的农业:春秋后期, 的出现,使农业的深耕细作、山林的开发、耕地的扩大都具备了条件,粮食产量有了明显增长,人口也不断增多。
19.公元前841年,周厉王与民争利,引起“ ”,厉王逃亡。
20.周口店 遗址是迄今所知世界上内涵最丰富、材料最齐全的直立人遗址之一; 是中国已发现的古代文字中年代最早、体系较为完整的文字。
三、综合题
21.祖国的历史是各民族共同缔造的,统一多民族国家的形成、发展和巩固经历了漫长的过程。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戎狄豺狼,不可厌也;诸夏亲昵(译文:戎狄像豺狼,是贪婪而不会满足的;诸夏各国是同胞之邦,不可轻易放弃。故事背景:齐国兴起之时,北方的戎狄,越过太行山向东侵扰,从东北兴起的山戎也乘机扰乱燕齐边境。齐桓公此时打出“尊王攘夷”的旗号,团结友邦,打击北方少数民族。)
——《左传•闵公元年》
材料二
材料三 至九月,赵卒不得食四十六日,皆内阴相杀食。来攻秦垒,四五复之,不能出。其将军赵括出锐卒自搏战,卒四十万人降武安君。……乃挟诈而尽坑杀之,遗其小者二百四十人归赵。前后斩虏四十五万人。
——司马迁《史记•白起王翦列传》
材料四 公元前221年秦国完成统一大业,建立秦朝,为了适应形势的需要
图3:秦朝的政治建制示意图
材料五
(1)阅读材料一,结合所学知识,说一说春秋时期中原“华夏”与周边民族战争的客观积极作用。
(2)阅读材料二材料三,结合所学知识,谈一谈你对春秋战国时期战争的认识。
(3)根据材料四并结合所学知识,指出图六空白处秦朝实行的制度名称及其影响。
(4)请同学们根据所学,完成材料五表格内容。
(5)根据上述材料,归纳这一时期我国历史发展的主要趋势。
四、材料题
22.观察下列图片,回答相关问题:
请回答:
(1)图一是哪一处原始居民居住的房屋?这种房屋被称为什么样式?
(2)图二又是哪一处原始居民居住的房屋?假如你有幸到这个原始部落去作客,请你设想一下主人会用什么饭菜招待你?
(3)结合所学知识,论述一下人类从居住洞穴到盖房定居说明了什么问题?
23.阅读材料, 回答问题。
材料一 商鞅的部分主张
材料二 改革所涉及的利益关系往往比较复杂,又受到政治和经济等条件制约,不能追求一蹴而就,而需要循序渐进、稳步推行。在改革过程中,应充分考虑不同地区的实际情况,因地制宜,采取针对性的举措。保证中央权威,做到中央令行禁止,是改革成功、社会稳定的重要保障。
——摘编自白钢《科学总结历史上的改革经验》
(1)据材料一概括商鞅的思想。
(2)据材料二并结合商鞅变法的相关史实,以“改革的成与败”为主题,写一篇历史小论文。(要求:观点明确,史论结合,表述成文。) 类别
措施
作用
共同作用
经济
A
加强国家对经济的管理,促进各地经济的交流
B
文化
统一文字
使政令能够在全国各地顺利推行,有利于文化的交流与发展
交通
统一车辆和道路的宽窄
使秦朝的陆路交通四通八达
军事
北击匈奴,修筑长城
巩固边疆
主张
出处
“入令民以属农(从事农耕),出令民以计战(追求战功)”
《商君书·算地》
“法令者,民之命也,为治之本也”
《商君书·定分》
“民弱国强,国强民弱。故有道之国,务在弱民”
《商君书·弱民》
相关试卷
这是一份贵州省毕节市金沙县第四中学2024~2025学年部编版九年级(上)历史(上)期中卷(含答案),共8页。
这是一份贵州省毕节市织金县思源实验学校2024-2025学年七年级上学期期中历史试题,文件包含试题docx、七年级历史-参考答案pdf等2份试卷配套教学资源,其中试卷共6页, 欢迎下载使用。
这是一份贵州省毕节市金沙县多校2024~2025学年八年级(上)期中历史试卷(含答案),共8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