还剩23页未读,
继续阅读
2025届江苏省淮安市高三一模生物试题
展开
这是一份2025届江苏省淮安市高三一模生物试题,共26页。试卷主要包含了单选题,多选题,非选择题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
一、单选题
1.下列关于细胞中物质的叙述正确的是( )
A.构成血红蛋白的氨基酸中含有S、Fe等元素
B.在光合作用中NADPH(还原型辅酶Ⅱ)可催化C3化合物还原
C.DNA彻底水解的产物是脱氧核糖核苷酸
D.多糖、蛋白质和核酸都是生物大分子
2.下列关于真核细胞结构和功能的叙述正确的是( )
A.内质网上核糖体合成的性激素与第二性征的维持有关
B.纤维素组成的细胞骨架与细胞形态的维持有关
C.线粒体与有氧呼吸过程中CO2和H2O的产生有关
D.溶酶体可合成多种水解酶,用于分解衰老、损伤的细胞器
3.下列关于生物膜的叙述正确的是( )
A.核膜属于生物膜系统,其功能是将核内物质与细胞外分开
B.分泌蛋白、部分胞内蛋白合成后需要生物膜系统的加工
C.细胞间的信息交流都离不开信息分子和细胞质膜上的受体
D.线粒体内膜折叠成嵴,给分解丙酮酸的酶提供了更多附着位点
4.下列关于物质鉴定实验的叙述正确的是( )
A.在新鲜的梨汁中加入斐林试剂,混匀后加热,溶液由无色变为砖红色
B.某溶液中加入双缩脲试剂呈紫色,溶液中一定有氨基酸
C.鉴定脂肪先用体积分数为50%的乙醇浸泡装片,再用苏丹Ⅲ染液染成橘黄色
D.在DNA溶液中加入二苯胺试剂,沸水浴后溶液由无色变成蓝色
5.下列关于酶的叙述正确的是( )
A.探究pH值对酶活性影响的实验步骤可为:加底物→调pH→加酶→混匀→观察
B.淀粉酶水解淀粉需要ATP提供能量
C.用麦芽糖酶、麦芽糖和淀粉验证酶专一性,可用斐林试剂检测
D.由于限制酶具有特异性,使用两种限制酶切割目的基因一定能防止反向连接
6.图为人体吸收葡萄糖的三种途径,下列相关叙述正确的是( )
A.SGLT的运输不消耗ATP,因此属于协助扩散
B.当小肠液中葡萄糖浓度较低时,葡萄糖运输以SGLT途径为主
C.氨基酸也通过与Na+协同转运进入细胞,因此SGLT也可运输氨基酸
D.由图可知,小肠上皮细胞中葡萄糖的浓度低于组织液
7.下列与实验有关的叙述正确的是( )
A.在质壁分离实验中只使用0.3g/mL蔗糖溶液,可先后观察到质壁分离和复原现象
B.在观察叶绿体和细胞质的流动实验中,视野中叶绿体流动方向与实际相同
C.观察植物根尖分生区有丝分裂时,装片制作过程为解离→染色→漂洗→制片
D.根据有丝分裂各时期细胞所占比例可以大体推算该细胞一个完整的细胞周期时长
8.下列关于“绿叶中色素的提取和分离”实验的叙述,正确的是( )
A.为提取出更多的色素,研磨时10mL无水乙醇应当一次性加入
B.层析完毕后应迅速记录结果,否则叶绿素条带会很快随溶剂挥发消失
C.叶绿体中色素能通过层析分离的原因是不同色素在无水乙醇中的溶解度不同
D.若滤液细线画得太粗,可能会导致滤纸条上的色素带部分重叠
9.下列关于细胞生命历程的叙述正确的是( )
A.衰老细胞中的线粒体将有机物氧化分解的过程属于细胞凋亡
B.细胞癌变的根本原因是正常基因突变成原癌基因
C.细胞内、外部环境诱导细胞分化进而发生基因的选择性表达
D.癌细胞无限增殖的特性与其对凋亡信号的抵抗有关
10.下列关于植物种子萌发的叙述正确的是( )
A.种子的萌发仅受到光照和植物激素的影响
B.种子中赤霉素含量高会抑制种子萌发
C.种子主要通过光敏色素感受光照变化
D.光的调节作用是指光为种子的萌发提供能量
11.下图为某种群13年来数量动态变化统计结果,下列相关叙述正确的是( )
A.前4年种群密度保持不变,4-5年种群密度下降
B.5-9年新生的个体数一定等于死亡的个体数
C.9-13年环境容纳量可能先减小后增大
D.气候因素可能是导致该种群数量变动的密度制约因素
12.火腿的制作包括上盐、洗腿和晾腿等环节,随后放入发酵室进行早期发酵。图为早期发酵时火腿表面和内部微生物数量变化。下列相关叙述错误的是( )
A.火腿乳酸菌产生的乳酸是火腿风味的关键,同时为酵母菌提供酸性生长环境
B.前10天火腿内部的酵母菌种群增长速率大于表面的酵母菌增长速率
C.火腿以及火腿上所有的菌构成了一个微型生态系统
D.上盐有助于火腿脱水和入味,同时能抑制有害微生物生长
13.下图为利用植物细胞培养生产药用次生代谢物的流程图,下列相关叙述错误的是( )
A.外植体经体积分数为70%的酒精消毒30s后需用自来水洗去酒精
B.①过程需在避光条件下,在固体培养基中添加植物激素诱导脱分化
C.②过程可在液体培养基中添加果胶酶等处理愈伤组织获得单个细胞
D.③过程植物细胞通过有丝分裂增殖,无需产生完整植株
14.下列关于动物细胞培养的叙述正确的是( )
A.动物细胞培养与植物组织培养依据的原理都是细胞的全能性
B.动物细胞培养时,定期更换培养液的目的是防止杂菌污染
C.在将组织分散成单个细胞时,可采用机械法,或利用胃蛋白酶进行的酶解法
D.在进行传代培养时,悬浮培养的细胞一般采用离心法收集
15.鸡胚蛋俗称“毛蛋”,是淮安特色小吃。下表为鸡胚蛋孵化过程中部分营养物质相对含量的变化。下列相关叙述正确的是( )
A.鸡胚早期发育时所需要的物质均来自蛋黄和蛋清,不需要从外界吸收物质
B.鸡胚发育要经历囊胚和原肠胚阶段,原肠胚开始细胞分化
C.鸡胚蛋最佳食用时间为14天左右,与鸡蛋相比适合高血脂人群食用
D.使用未受精的鸡蛋进行培养,也可能得到胚蛋
二、多选题
16.下列关于细胞分裂的叙述错误的有( )
A.有丝分裂前,普通光学显微镜下可观察到染色单体
B.观察植物细胞有丝分裂只有从根尖部位取材才能观察到分裂图像
C.动物细胞有丝分裂后期,染色体因星射线的牵拉而移向细胞两极
D.动、植物细胞有丝分裂过程主要区别只发生在有丝分裂前期和后期
17.图为胰岛B细胞分泌胰岛素的机制示意图。下列相关叙述正确的有( )
A.葡萄糖进入胰岛细胞后通过细胞代谢和信号转导促进胰岛素的合成和释放
B.图中乙酰胆碱是由副交感神经末梢分泌的
C.由图可知胰高血糖素能够促进胰岛素的分泌,二者具有协同作用
D.胰腺组织液中Ca2+和K+的浓度变化会影响胰岛素的分泌
18.木质素是植物秸秆的成分之一。自然界中,木质素在真菌和细菌共同作用下被降解。研究人员在自然界中筛选出了能降解木质素的假单胞杆菌,并探究了木质素降解率和培养基中木质素添加量之间的关系。结果如图所示,下列相关叙述正确的有( )
A.可从芦苇湿地获取菌样,采用稀释涂布平板法或血球计数板对假单胞杆菌计数
B.假单胞杆菌能够吸收秸秆中的木质素,并利用木质素作为直接能源物质
C.木质素的浓度过高时可能会抑制假单胞杆菌的生长,从而导致木质素降解率下降
D.农业上可通过联合使用假单胞杆菌与真菌来提升秸秆降解的效率
19.图为实验室制备抗体的两种途径,下列相关叙述正确的有( )
A.途径一中可以用灭活的噬菌体诱导B淋巴细胞和骨髓瘤细胞的融合
B.步骤一中进行了抗体检测,步骤二中对细胞进行了扩大培养
C.与b相比,a中抗体具有较高的纯度和特异性
D.途径二受限于免疫动物的数量和免疫反应强度,不适合大量生产
三、非选择题
20.聚球藻是海洋中的一种蓝细菌,图1是聚球藻胞内光合片层上进行的光反应阶段示意图,请据图回答问题:
(1)聚球藻光合片层的作用类似于高等植物的 ,图1中的物质X和物质Y分别是 和 。
(2)在光合片层上,PSII复合体吸收光能,转化为电能,电能最终转化为 中活跃的化学能。图1中ATP合酶合成ATP所需能量的直接来源是 。
(3)已知聚球藻PSII和PSI复合体中只有叶绿素a,高等植物中具有的而聚球藻没有的光合色素有 。
(4)由图1可知藻胆蛋白体的主要功能是 。藻红蛋白中的藻红素对绿光具有较强的吸收作用,而陆地植物中没有这种色素。聚球藻演化出藻红素的意义是 。
(5)光合作用的暗反应中,催化CO2固定的酶Rubisc在CO2浓度较低的环境下,Rubisc会与O2结合,进行光呼吸,消耗有机物,产生CO2。聚球藻等部分蓝细菌细胞内有特殊的羧酶体结构如图2所示,羧酶体对CO2、O2等气体的通透性较低,羧酶体对聚球藻的意义是 。
21.美洲马鹿为反刍动物,主要采食粗纤维植物。图1为气温对马鹿采食的影响,饥饿指数0表示饱,1表示饿。请据图回答问题:
(1)美洲马鹿属于生态系统成分中的 ,该区域所有生物构成了 ,该地区的生物种类会因环境的变化而发生变化。
(2)自然状态下,美洲马鹿在饥饿指数达到0.3时会停止采食,需休息一段时间后才继续采食,原因是 。
(3)由图1可知,气温对美洲马鹿采食的影响为 。马鹿有白尾和黑尾之分,这体现了生物的 多样性。
(4)美洲马鹿在不同季节采食的节律性不同,图2为5月份某天观察得到的数据。由图2可知,美洲马鹿在5月份采食特点为 。
(5)在冬季柳枝是美洲马鹿的主要食物,柳枝中的 、木质素和单宁含量较高,所以其消化和排空速率都较草本食物 (选填“快”或“慢”),从能量的角度分析意义是 。
22.神经肽Y(NPY)广泛分布于中枢和外周神经系统,在体重调节中起到重要的作用。图1是外周NPY的作用机制示意图,棕色脂肪细胞中的脂肪更易分解产热,请据图回答问题:
(1)图1交感神经中NE与 (细胞器)合成的NPY同时释放,NPY与BAT前体细胞膜上的 结合并发挥作用。
(2)为探究外周NPY对BAT前体细胞增殖的影响,科研人员进行了如下实验:
①培养BAT前体细胞所需的气体环境是 。
②从血糖调节角度分析,胰岛素可促进BAT前体细胞 。
③培养一段时间后,研究者分别测定了各组细胞增殖的情况,结果如图2所示,该实验结果说明 。
(3)低温胁迫下小鼠通过下丘脑间接促进 (填器官)的分泌活动,增强细胞代谢,增加产热。科研人员发现小鼠会通过增加摄食来适应低温环境,且低温环境小鼠下丘脑NPY基因的表达量明显高于对照组小鼠,推测中枢NPY的功能是 。
(4)中枢NPY和外周NPY发挥的作用不同,原因可能是 。NPY受体缺陷型小鼠即使摄入较少的食物也会出现迟发性肥胖的原因是 。
23.过敏性鼻炎患者症状包括鼻塞、鼻分泌物增多以及频繁喷嚏等。图1为引发过敏性鼻炎的机制示意图,请据图回答问题:
(1)引发鼻炎的物质A被称为 。当人体首次接触物质A (选填“会”或“不会”)产生抗体。
(2)在过敏反应中细胞1发挥的功能是 ,体液免疫中具有相同功能的细胞还有 。TH2细胞分泌的IL-4的功能是 。
(3)在过敏反应中,肥大细胞释放的物质B (填名称)和嗜酸性粒细胞释放的碱性蛋白等一方面引起血管通透性增加,从而导致 ,使得鼻腔通道变窄,导致鼻塞;另一方面这些物质也会使鼻腔上皮细胞分泌更多的粘液,刺激鼻腔内的神经末梢,引起患者打喷嚏,该过程属于 反射。
(4)糠酸莫米松是糖皮质激素类药物,常用于治疗鼻炎。图2是临床实验结果,结合图1分析可知糠酸莫米松通过 缓解鼻炎症状。据此推测,糠酸莫米松可以 (选填“促进”或“抑制”)Treg细胞的功能。
24.PMP22蛋白是神经髓鞘形成的关键蛋白质,但神经胶质细胞中PMP22过量表达可能会引起腓骨肌萎缩症(CMT1A)。科研人员希望利用基因编辑技术治疗CMT1A,图1为CRISPR/Cas9基因编辑技术的机制示意图,请据图回答问题:
(1)由图1可知CMT1A患者神经胶质细胞中PMP22.过量表达的原因是 ,胞内基因修复的过程中Cas9蛋白催化 的断裂。
(2)CRISPR/Cas9系统中gRNA的靶向序列长度一般为20个核苷酸左右。从靶向序列与模板的结合分析,靶向序列不可过长的原因是 ,不可过短的原因是 。gRNA位点不位于PMP22基因内部的原因是 。
(3)为了进一步探究CRISPR/Cas9治疗CMT1A的可行性,科研人员构建了图2所示表达载体,并利用CMT1A疾病模型小鼠进行了相关实验,请完成下表:
胚龄(d)
必需氨基酸
胆固醇
0
32.3
49.2
5
33.6
47.5
9
36.5
39.8
14
40.16
32.3
19
38.16
10.4
第1组
第2组
第3组
第4组
第5组
培养液
10-10ml/mLNPY
10-9ml/mLNPY
10-8ml/mLNPY
1μg/mL胰岛素
实验目的
简要操作步骤
构建表达载体
PCR扩增gRNA对应的DNA序列,并在上游和下游引物的5'端分别添加碱基序列① 和② 。
③
A组为正常小鼠,不做处理;B组为疾病模型小鼠,坐骨神经中注射构建成功的表达载体;C组为④ 小鼠,坐骨神经中注射⑤ 。
测定相关指标
通过荧光PCR技术测定三组PMP22基因拷贝数;通过⑥ 技术测定三组PMP22蛋白表达量,最后还需从个体水平测定三组小鼠⑦ 。
参考答案:
1.D
【分析】化合物的元素组成:
(1)蛋白质的组成元素有C、H、O、N元素构成,有些还含有S等;
(2)核酸的组成元素为C、H、O、N、P;
(3)脂质的组成元素有C、H、O,有些还含有N、P;
(4)糖类的组成元素一般为C、H、O。
【详解】A、一个血红蛋白分子由一个珠蛋白和四个血红素组成,构成珠蛋白的氨基酸中不含铁元素,Fe2+存在于血红素中,A错误;
B、在光合作用中NADPH(还原型辅酶Ⅱ)可作为还原剂和提供能量,但没有催化作用,B错误;
C、DNA初步水解的产物是脱氧核糖核苷酸,彻底水解的产物是磷酸、脱氧核糖和四种含氮碱基,C错误;
D、多糖、蛋白质和核酸都是生物大分子,D正确。
故选D。
2.C
【分析】真核细胞中有维持细胞形态,保持细胞内部结构有序性的细胞骨架。细胞骨架是由蛋白质纤维组成的网架结构,对生命活动有重要作用。
【详解】A、性激素为固醇类物质,在卵巢和睾丸相应细胞的内质网上合成,不在核糖体上合成,性激素有促进动物生殖器官发育、维持第二性征等作用,A错误;
B、真核细胞中维持细胞形态、保持细胞内部结构有序性的细胞骨架是由蛋白质纤维组成的网架结构,B错误;
C、有氧呼吸第二阶段丙酮酸和水彻底分解成CO2和[H],并释放少量能量,此过程发生在线粒体基质中,有氧呼吸第一阶段和第二阶段产生的[H]经过一系列反应与O2结合形成H2O,同时放出大量能量,此过程发生在线粒体内膜上,C正确;
D、吞噬细胞中的溶酶体储存着多种水解酶,用于分解侵入细胞的多种病菌和吞入的细胞碎片等,但这些酶不是在溶酶体内合成的,而是在核糖体上合成的,D错误。
故选C。
3.B
【分析】生物膜系统:细胞中的细胞器膜、细胞膜和核膜等结构共同构成了细胞的生物膜系统。
【详解】A、核膜属于生物膜系统,但其功能是将核内物质与细胞质分开,而不是细胞外,A错误;
B、分泌蛋白合成后需要内质网和高尔基体等生物膜系统的加工,部分胞内蛋白也需要生物膜系统的加工,B正确;
C、细胞间的信息交流不都依赖于信息分子和细胞质膜上的受体,如植物细胞间可通过胞间连丝进行信息交流,C错误;
D、丙酮酸的分解在线粒体基质中进行,而不是线粒体内膜,线粒体内膜折叠成嵴为有氧呼吸第三阶段的酶提供了更多附着位点,D错误。
故选B。
4.D
【分析】生物组织中化合物的鉴定:(1)斐林试剂可用于鉴定还原糖,在水浴加热的条件下,溶液的颜色变化为砖红色(沉淀);(2)蛋白质可与双缩脲试剂产生紫色反应;(3)脂肪可用苏丹Ⅲ染液鉴定,呈橘黄色。
【详解】A、斐林试剂本身是蓝色的,在新鲜的梨汁中加入斐林试剂,混匀后在加热条件下由蓝色变成砖红色,A错误;
B、蛋白质中的肽键与双缩脲试剂发生作用,产生紫色反应,氨基酸是组成蛋白质的基本单位,不含肽键,在氨基酸溶液中加入双缩脲试剂,混匀后不会变成紫色,B错误;
C、检测生物组织中的脂肪实验,需要用体积分数为50%的酒精洗去多余的苏丹Ⅲ染液,C错误;
D、在DNA溶液中加入二苯胺试剂(无色),沸水浴后溶液由无色变成蓝色,D正确。
故选D。
5.A
【分析】1、酶是由活细胞产生的具有催化作用的有机物绝大多数酶是蛋白质,极少数酶是RNA;
2、酶的特性:高效性、专一性和作用条件温和的特性;
3、酶的作用机理:能够降低化学反应的活化能;
4、影响酶活性的因素主要是温度和pH,在最适温度前,随着温度的升高,酶活性增强,到达最适温度时,酶活性最强,超过最适温度后,随着温度的升高,酶活性降低。另外低温酶不会变性失活,但高温、pH过高或过低都会使酶变性失活。
【详解】A、探究pH值对酶活性影响的实验步骤应为:加底物→调pH→加酶→混匀→观察。在加酶之前调节pH,这样可以确保在特定的pH环境下研究酶的活性,A正确;
B、淀粉酶水解淀粉是一个水解反应,不需要ATP提供能量,B错误;
C、用麦芽糖酶、麦芽糖和淀粉验证酶专一性时,麦芽糖本身是还原糖,淀粉是非还原糖,麦芽糖酶只能催化麦芽糖水解,若用斐林试剂检测,无论反应是否发生都会出现砖红色沉淀,所以不能用斐林试剂检测,C错误;
D、虽然限制酶具有特异性,但使用两种限制酶切割目的基因也不一定能完全防止反向连接,D错误。
故选A。
6.B
【分析】据图分析,肠腔中葡萄糖浓度较低时,SGLT顺浓度梯度将Na+转入细胞的同时,逆浓度梯度协同转运葡萄糖至细胞内为主动运输,当肠腔内葡萄糖浓度较高时,GLUT2顺浓度梯度将葡萄糖转运至细胞内为协助扩散。
【详解】A、SGLT转运葡萄糖时的能量不消耗ATP,但需要能量,能量由Na+顺浓度梯度的浓度差产生的分子势能提供,故属于主动运输,A错误;
B、据图分析,肠腔中葡萄糖浓度较低时,SGLT顺浓度梯度将Na+转入细胞的同时,逆浓度梯度协同转运葡萄糖至细胞内为主动运输,当肠腔内葡萄糖浓度较高时,GLUT2顺浓度梯度将葡萄糖从肠液转运至细胞内为协助扩散。当小肠液中葡萄糖浓度较低时,葡萄糖进入细胞是通过主动运输,运输以SGLT途径为主,B正确;
C、氨基酸能通过与Na+协同转运进入细胞,但转运蛋白具有专一性,可能通过其他转运蛋白转运,不能说明SGLT也可运输氨基酸,C错误;
D、由图可知,GLUT2顺浓度梯度将细胞内的葡萄糖转运到组织液,所以小肠上皮细胞中葡萄糖的浓度高于组织液,D错误。
故选B。
7.B
【分析】有丝分裂实验中所使用的解离液是由质量分数15%的盐酸和体积分数95%的酒精1:1混合而成,其中酒精的作用是迅速杀死细胞,固定细胞的分裂相,使其停止在有丝分裂的某一时期,便于观察。
【详解】A、在质壁分离实验中,如果只使用0.3g/mL蔗糖溶液,植物细胞会发生质壁分离,但由于蔗糖溶液浓度较高,细胞会失水过多而死亡,不会观察到质壁分离复原现象,A错误;
B、在观察叶绿体和细胞质的流动实验中,显微镜下看到的是倒像,但叶绿体的流动方向与实际相同,B正确;
C、观察植物根尖分生区有丝分裂时,装片制作过程为解离→漂洗→染色→制片,C错误;
D、根据有丝分裂各时期细胞所占比例,只能知道各个时期在细胞周期中所占的时间比例,无法大体推算该细胞一个完整的细胞周期时长,D错误。
故选B。
8.D
【分析】1、色素提取和分离过程中几种化学物质的作用:
(1)无水乙醇作为提取液,可溶解绿叶中的色素;
(2)层析液用于分离色素;
(3)二氧化硅破坏细胞结构,使研磨充分;
(4)碳酸钙可防止研磨过程中色素被破坏;
2、分离色素原理:各色素随层析液在滤纸上扩散速度不同,从而分离色素。溶解度大,扩散速度快;溶解度小,扩散速度慢。滤纸条从上到下依次是:胡萝卜素(橙黄色)、叶黄素(黄色)、叶绿素a(蓝绿色)、叶绿素b(黄绿色)。
【详解】A、研磨时,10mL无水乙醇不能一次性加入,应分多次加入,这样有助于充分研磨,A错误;
B、层析完毕后应待色素带稳定后再记录结果,B错误;
C、绿叶中色素分离的原理是不同色素在层析液中的溶解度不同,溶解度高的随层析液在滤纸上扩散得快,反之则慢,C错误;
D、若滤液细线画得太粗,会导致色素含量较多,在滤纸条上扩散时可能会使色素带部分重叠,D正确。
故选D。
9.D
【分析】细胞凋亡是由基因决定的细胞编程序死亡的过程。细胞凋亡是生物体正常发育的基础、能维持组织细胞数目的相对稳定、是机体的一种自我保护机制。在成熟的生物体内,细胞的自然更新、被病原体感染的细胞的清除,是通过细胞凋亡完成的。
【详解】A、衰老细胞中的线粒体将有机物氧化分解的过程,没有涉及到细胞编程序死亡的过程,不属于细胞凋亡,A错误;
B、细胞癌变的根本原因原癌基因和抑癌基因发生突变,B错误;
C、细胞分化是在个体发育中,相同细胞的后代,在形态、结构和生理功能上发生稳定性差异的过程,是基因决定的,不需要细胞外部环境诱导,C错误;
D、正常细胞分裂到一定阶段会凋亡,癌细胞无限增殖的特性可能与其对凋亡信号的抵抗有关,D正确。
故选D。
10.C
【分析】光敏色素引起的生理变化为:光信号→细胞感受光信号→光敏色素被激活,结构发生变化→信号转导→细胞核接受信号→调控特定基因表达→产生特定物质→产生生物学效应。
【详解】A、种子的萌发受到光照和植物激素、温度、水分等因素的影响,A错误;
B、种子中赤霉素含量高会促进种子萌发,B错误;
C、种子主要通过光敏色素感受光照变化,光敏色素主要吸收红光、远红光,最终促进种子萌发,C正确;
D、光的调节作用是指光为种子的萌发提供能量,也作为光信号,D错误。
故选C。
11.C
【分析】“S”型增长曲线:当种群在一个有限的环境中增长时,随着种群密度的上升,个体间由于有限的空间、食物和其他生活条件而引起的种内斗争必将加剧,以该种群生物为食的捕食者的数量也会增加,这就会使这个种群的出生率降低,死亡率增高,从而使种群数量的增长率下降。当种群数量达到环境条件所允许的最大值时,种群数量将停止增长,有时会在K值保持相对稳定。
【详解】A、前5年λ>1,则种群密度逐渐增大,A错误;
B、5-9年λ=1,说明种群数量不变,可能是新生的个体数+迁入的个体数=等于死亡的个体数+迁出的个体数,B错误;
C、9-13年λ先降低后增大,则可能是环境容纳量先减小后增大,C正确;
D、气候因素是导致该种群数量变动的非密度制约因素,D错误。
故选C。
12.C
【分析】在无氧条件下,乳酸菌将葡萄糖分解成乳酸。酵母菌是兼性厌氧微生物,在有氧条件下,酵母菌进行有氧呼吸,大量繁殖,把糖分解成二氧化碳和水;在无氧条件下,酵母菌能进行酒精发酵。故果酒的制作原理是酵母菌无氧呼吸产生酒精,酵母菌最适宜生长繁殖的温度范围是18~30℃;反应中是否有酒精的产生,可用酸性重铬酸钾来检验,该物质与酒精反应呈现灰绿色。
【详解】A、酵母菌适合在弱酸性条件下生长,火腿乳酸菌产生的乳酸是火腿风味的关键,同时为酵母菌提供酸性生长环境,A正确;
B、由图可知,前10天火腿内部酵母菌种群增长曲线的斜率比表面的大,说明内部酵母菌种群增长速率大于表面的酵母菌增长速率,B正确;
C、火腿以及火腿上所有的生物,不仅是菌,构成了一个微型生态系统,C错误;
D、上盐有助于火腿脱水和入味,同时能抑制有害微生物生长,D正确。
故选C。
13.A
【分析】1、植物组织培养就是在无菌和人工控制的条件下,将离体的植物器官、组织、细胞,培养在人工配制的培养基上,给予适宜的培养条件,诱导其产生愈伤组织、丛芽,最终形成完整的植株。
2、植物组织培养的条件:①细胞离体和适宜的外界条件(如适宜温度、适时的光照、pH和无菌环境等);②一定的营养(无机、有机成分)和植物激素(生长素和细胞分裂素)。
【详解】A、外植体经体积分数为70%的酒精消毒30s后需用无菌水洗去酒精,A错误;
B、①过程需在避光条件下,在固体培养基中添加植物激素诱导脱分化,生长素/细胞分裂素比例适中,促进愈伤组织的形成,B正确;
C、②过程可在液体培养基中添加果胶酶等处理愈伤组织,不仅可以降解果胶层,而且还能软化细胞壁,进而获得单个细胞,C正确;
D、③过程只需要获得大量植物细胞,植物细胞通过有丝分裂增殖,无需产生完整植株,D正确。
故选A。
14.D
【分析】动物细胞培养的过程:取动物组织块→剪碎组织→用胰蛋白酶处理分散成单个细胞→制成细胞悬液→转入培养液中(原代培养)→放入二氧化碳培养箱培养→贴满瓶壁的细胞用酶分散为单个细胞,制成细胞悬液→转入培养液(传代培养)→放入二氧化碳培养箱培养。
【详解】A、植物组织培养依据的原理是植物细胞的全能性,而动物细胞培养的原理是细胞的增殖,A错误;
B、动物细胞培养时定期更换培养液的主要目的是清除代谢产物,防止代谢产物积累对细胞自身造成危害,而不是防止杂菌污染,B错误;
C、用胰蛋白酶或胶原蛋白酶处理剪碎的动物组织,可使其分散成单个细胞,也可采用机械方法获得单个细胞,胃蛋白酶作用的适宜pH约为2,当pH大于6时,胃蛋白酶就会失去活性。而多数动物细胞培养的适宜pH为7.2~7.4,因此胃蛋白酶并不适用于此过程,C错误;
D、进行传代培养时,悬浮培养的细胞处于游离状态,因而可直接用离心法收集,D正确。
故选D。
15.A
【分析】氨基酸分必需氨基酸和非必需氨基酸,必需氨基酸人体不能合成,需要通过食物获取。
【详解】A、在鸡胚的早期发育阶段,胚胎所需的营养物质来自蛋黄和蛋清,不需要从外界吸收物质,可能与蛋壳的存在有关,A正确;
B、鸡胚发育要经历囊胚和原肠胚阶段,囊胚阶段就已经存在细胞分化,B错误;
C、据表可知,鸡胚蛋最佳食用时间为14天左右,其必需氨基酸的相对含量最高,但胆固醇的相对含量也较高,不适合高血脂人群食用,C错误;
D、鸡胚蛋是受精蛋,未受精的鸡蛋不能得到胚蛋,D错误。
故选A。
16.ABD
【分析】有丝分裂不同时期的特点:
(1)间期:进行DNA的复制和有关蛋白质的合成;
(2)前期:核膜、核仁逐渐解体消失,出现纺锤体和染色体;
(3)中期:染色体形态固定、数目清晰;
(4)后期:着丝粒分裂,姐妹染色单体分开成为染色体,并均匀地移向两极;
(5)末期:核膜、核仁重建、纺锤体和染色体消失。
【详解】A、在有丝分裂间期,染色体进行复制后形成染色单体,但在普通光学显微镜下,间期时染色质呈细丝状,无法观察到染色单体,要到前期染色质螺旋化成为染色体时才能观察到,A错误;
B、植物细胞有丝分裂除了根尖部位,茎尖等部位的细胞也能进行有丝分裂,也可取材观察到分裂图像,B错误;
C、动物细胞有丝分裂后期,染色体因纺锤丝(星射线)的牵拉而移向细胞两极,C正确;
D、动、植物细胞有丝分裂过程主要区别发生在前期(纺锤体的形成方式不同)和末期(细胞质的分裂方式不同),而不是后期,D错误。
故选ABD。
17.ABD
【分析】许多激素参与血糖稳态的调节,其中最重要的两种激素是胰岛素和胰高血糖素。当血糖浓度升高到一定程度时,胰岛B细胞的活动增强,胰岛素的分泌量明显增加。体内胰岛素水平的上升,一方面促进血糖进入组织细胞进行氧化分解,进入肝、肌肉并合成糖原,进入脂肪细胞和肝细胞转变为甘油三酯等;另一方面又能抑制肝糖原的分解和非糖物质转变成葡萄糖。这样既增加了血糖的去向,又减少了血糖的来源,使血糖浓度恢复到正常水平。当血糖浓度降低时,胰岛A细胞的活动增强,胰高血糖素的分泌量增加。胰高血糖素主要作用于肝,促进肝糖原分解成葡萄糖进入血液,促进非糖物质转变成糖,使血糖浓度回升到正常水平。人体血糖调节以体液调节为主,同时,神经系统(如自主神经)也参与血糖平衡调节。例如,当血糖浓度升高时,相关的副交感神经能促进胰岛素分泌和抑制胰高血糖素分泌,从而降低血糖浓度;而当血糖浓度降低时,相关的交感神经能促进胰高血糖素分泌,从而升高血糖浓度。
【详解】A、据图可知,葡萄糖通过转运蛋白进入细胞后,通过代谢产生ATP,产生的ATP造成ATP敏感K+通道关闭,K+通道关闭后造成的膜电位变化引起Ca2+通道打开,从而促进Ca2+内流,Ca2+促进胰岛素以胞吐的方式分泌到细胞外,A正确;
B、当血糖浓度升高时,相关的副交感神经能促进胰岛素分泌和抑制胰高血糖素分泌,从而降低血糖浓度,故图中乙酰胆碱是由副交感神经末梢分泌的,B正确;
C、胰岛素和胰高血糖素在调节血糖时作用相抗衡,C错误;
D、据图可知,胰腺组织液中Ca2+以协助扩散的方式进入细胞、K+以协助扩散的方式从细胞中出来,这两种离子都参与调节胰岛素的分泌。若胰腺组织液中Ca2+和K+的浓度变化,影响细胞内外两种离子的浓度差,从而影响两种离子的运输,进而会影响胰岛素的分泌,D正确。
故选ABD。
18.ACD
【分析】在微生物学中,将允许特定种类的微生物生长,同时抑制或阻止其他种类微生物生长的培养基,称为选择培养基。
【详解】A、芦苇中富含纤维素,容易筛选出能降解木质素的假单胞杆菌,因此可从芦苇湿地获取菌样,并采用稀释涂布平板法或血球计数板对假单胞杆菌计数,A正确;
B、生物体利用的直接能源物质一般是ATP,木质素不能作为直接能源物质,B错误;
C、由图可知,木质素的浓度过高时木质素降解率下降,可能是高浓度的木质素抑制了假单胞杆菌的生长,使其分解木质素的能力下降,C正确;
D、木质素是植物秸秆的成分之一。自然界中,木质素在真菌和细菌共同作用下被降解。因此农业上可通过联合使用假单胞杆菌与真菌来提升秸秆降解的效率,D正确。
故选ACD。
19.ACD
【分析】单克隆抗体:由单个B淋巴细胞进行无性繁殖形成的细胞系所产生出的化学性质单一、特异性强的抗体.具有特异性强、灵敏度高,并可能大量制备的特点。
【详解】A、 可用灭活的病毒诱导动物细胞融合,故途径一中可以用灭活的噬菌体诱导B淋巴细胞和骨髓瘤细胞的融合,A正确;
B、 步骤一中进行了克隆化培养即扩大培养,步骤二中进行了抗体检测,B错误;
C、a制备的为单克隆抗体,b制备的为常规抗体,单克隆抗体与常规抗体相比,具有较高的纯度,特异性强,灵敏度高,C正确;
D、途径二是从动物的血清中提取抗体,受限于免疫动物的数量和免疫反应强度,不适合大量生产,D正确。
故选ACD。
20.(1) 类囊体薄膜 H2O O2
(2) NADPH 膜两侧的H+浓度差
(3)叶绿素b和类胡萝卜素
(4) 吸收光能并将其传递给叶绿素a 更有效地利用绿光进行光合作用
(5)提高光合作用的效率,减少有机物的消耗。
【分析】光合作用包括光反应阶段和暗反应阶段。(1)光反应阶段在叶绿体囊状结构薄膜上进行,此过程必须有光、色素、光合作用的酶.具体反应步骤:①水的光解,水在光下分解成氧气和还原氢;②ATP生成,ADP与Pi接受光能变成ATP,此过程将光能变为ATP活跃的化学能。(2)暗反应在叶绿体基质中进行,有光或无光均可进行,反应步骤:①二氧化碳的固定,二氧化碳与五碳化合物结合生成两个三碳化合物;②二氧化碳的还原,三碳化合物接受还原氢、酶、ATP生成有机物.此过程中ATP活跃的化学能转变成化合物中稳定的化学能;光反应为暗反应提供了[H]和ATP,[H]和ATP能够将三碳化合物还原形成有机物。
【详解】(1)聚球藻是一种蓝细菌,其光合片层在光合作用中起着类似于高等植物叶绿体的类囊体薄膜,都是进行光反应的主要场所。由图分析可知,PSⅡ中的藻胆蛋白体吸收光能后,将水光解为氧气和H+,物质X和物质Y分别是水和氧气。
(2)据题图分析可知,PSⅡ中的光合色素吸收光能后,一方面将水分解为氧气和H+,同时产生的电子经传递,可用于NADP+和H+结合形成NADPH。另一方面,在ATP酶的作用下,H+浓度梯度提供分子势 能,促使ADP与Pi反应形成ATP,故ATP合成所需能量的直接来源是膜两侧的H+浓度差。
(3)已知聚球藻的PSⅡ和PSI复合体中只有叶绿素a,而高等植物中除了叶绿素a外,还有叶绿素b以及类胡萝卜素等光合色素。因此,高等植物中具有的而聚球藻没有的光合色素有叶绿素b和类胡萝卜素。
(4)由图1可知,藻胆蛋白体的主要功能是吸收光能,并将其传递给叶绿素a,从而驱动光反应的进行。藻红蛋白中的藻红素对绿光具有较强的吸收作用,而陆地植物中没有这种色素。聚球藻演化出藻红素的意义在于能够更有效地利用绿光进行光合作用,特别是在绿光较为丰富的海洋环境中。
(5)光合作用的暗反应中,催化CO2固定的酶Rubisc在CO2浓度较低的环境下会与O2结合,进行光呼吸,消耗有机物并产生CO2。聚球藻等部分蓝细菌细胞内有特殊的羧酶体结构,该结构对CO2、O2等气体的通透性较低。这意味着羧酶体内部可以维持较高的CO2浓度和较低的O2浓度,从而有利于Rubisc催化CO2的固定而避免光呼吸的发生。因此,羧酶体对聚球藻的意义在于提高光合作用的效率并减少有机物的消耗。
21.(1) 消费者 生物群落
(2)采食粗纤维植物需要较长时间消化,消化系统需休息以消化吸收已采食食物
(3) 气温影响马鹿采食活动率 基因
(4)采食活动主要集中在早晨和傍晚,中午采食活动率低
(5) 纤维素 慢 柳枝能量释放缓慢,能使马鹿在冬季维持较长时间生存
【分析】生物多样性就是在一定时间和一定地区所有生物,即动物、植物和微生物物种及其所拥有的遗传基因和生态系统的复杂性总称。一般包括遗传多样性、物种多样性、生态系统多样性三个层次。 遗传多样性(基因的多样性):地球上生物所携带的各种遗传信息的总和,是生命进化和物种分化的基础;物种多样性:地球上动物、植物、微生物等生物种类的丰富程度。物种多样性是衡量一定地区生物资源丰富程度的一个客观指标;生态系统多样性。生态系统是各种生物与其周围环境所构成的自然综合体。在生态系统之中,不仅各个物种之间相互依赖,彼此制约,而且生物与其周围的各种环境因子也是相关作用的。
【详解】(1)美洲马鹿采食植物,属于初级消费者,在生态系统成分中为消费者;该区域所有生物构成生物群落;
(2)自然状态下,美洲马鹿在饥饿指数达到0.3时停止采食,是因为采食粗纤维植物需要较长时间的消化,消化系统需要休息一段时间来消化和吸收已经采食的食物,之后才继续采食;
(3)由图1可知,随着温度升高,采食活动率先升高后降低,气温影响美洲马鹿的采食活动率;马鹿有白尾和黑尾之分,这是同种生物之间的差异,体现了基因多样性;
(4)由图2可知,美洲马鹿在5月份的采食活动主要集中在早晨和傍晚,中午采食活动率低;
(5)柳枝中的纤维素、木质素和单宁含量较高,因为柳枝中的这些物质难以消化,所以其消化和排空速率都较草本食物慢,从能量的角度分析,其意义是柳枝能量释放缓慢,可以持续为马鹿提供能量,使马鹿可以在食物缺乏的冬季维持较长时间的生存。
22.(1) 核糖体 NPY受体(NPYR1)
(2) 95%空气和5%CO2 摄取培养液中的葡萄糖并转化为脂肪囤积 NPY能促进BAT前体细胞增殖,在此浓度范围内,随NPY浓度增加,促进BAT前体细胞增殖的作用增强,但不如胰岛素的促进作用明显
(3) 甲状腺 促进摄食(或增加摄食量)
(4) 作用的靶细胞(或受体)不同 不能接收NPY信号,机体不能正常调节能量代谢,导致能量以脂肪的形式积累
【分析】题表分析,NPY能促进前脂肪细胞增殖,在实验浓度范围内,随NPY浓度增加,促进前脂肪细胞增殖的作用增强,但不如胰岛素的促进作用明显。
【详解】(1)由题意可知,神经肽Y(NPY)是肽类化合物,是在核糖体中合成的,所以图1交感神经中NE与核糖体合成的NPY同时释放,NPY作为一种信号分子,要发挥作用需要与靶细胞膜上的受体结合,所以NPY与BAT前体细胞膜上的NPY受体(NPYR1)结合并发挥作用。
(2)①BAT前体细胞是动物细胞,培养动物细胞所需的气体环境是95%空气和5%的CO2。
②从血糖调节角度分析,胰岛素的作用是促进组织细胞摄取、利用和储存葡萄糖,进而降低血糖,据此可推测胰岛素可促进BAT前体细胞摄取培养液中的葡萄糖并转化为脂肪囤积。
③由图可知,NPY能促进BAT前体细胞增殖,在此浓度范围内,随NPY浓度增加,促进BAT前体细胞增殖的作用增强,但不如胰岛素的促进作用明显。
(3)低温胁迫下,机体需要增加产热以维持体温,甲状腺激素能增强细胞代谢,增加产热,甲状腺激素是由甲状腺分泌的,而甲状腺激素的分泌受下丘脑-垂体-甲状腺轴的调节,下丘脑通过分泌促甲状腺激素释放激素间接促进垂体分泌促甲状腺激素,进而促进甲状腺的分泌活动;由题干可知,低温环境小鼠下丘脑NPY基因的表达量明显高于对照组小鼠,同时小鼠会通过增加摄食来适应低温环境,所以推测中枢NPY的功能是促进摄食(或增加摄食量)。
(4)不同的靶细胞(或受体)会引发不同的生理效应,从而导致作用不同。因此中枢NPY和外周NPY发挥的作用不同,可能是由于它们作用的靶细胞(或受体)不同;NPY受体缺陷型小鼠,即使摄入较少的食物也会出现迟发性肥胖,可能是因为其不能接收NPY信号,机体不能正常调节能量代谢,导致能量以脂肪的形式积累,从而出现肥胖。
23.(1) 过敏原 会
(2) 摄取、处理、呈递抗原 B细胞/B淋巴细胞 促进B细胞分裂分化过程
(3) 组胺 组织液渗透压增大,组织液增多 非条件
(4) 抑制TH2细胞的活动,减少IL-4,IL-5的分泌,进而抑制免疫应答 促进
【分析】过敏反应是由于接触过敏原后产生抗体,抗体和肥大细胞结合,当过敏原再次刺激机体时,肥大细胞释放组胺,并与受体结合,导致的炎症反应。过敏反应会使得毛细血管壁对蛋白质等物质的通透性增加,组织液渗透压增大,可能会引起组织水肿。体液免疫:病原体侵入机体后,一些病原体被树突状细胞、B细胞等抗原呈递细胞摄取,这为激活B细胞提供了第一个信号,抗原呈递细胞将抗原处理后呈递在细胞表面,然后传递给辅助性T细胞,辅助性T细胞表面的特定分子发生变化并与B细胞结合,这为激活B细胞提供了第二个信号,辅助性T细胞开始分裂、分化,并分泌细胞因子,B细胞受到两个信号的刺激后开始分裂、分化,大部分分化为浆细胞,小部分分化为记忆B细胞,细胞因子促进B细胞的分裂、分化过程,浆细胞产生和分泌大量抗体,抗体可以随体液在全身循环并与这种病原体结合,抗体与病原体结合可以抑制病原体增殖或对人体细胞的黏附。
【详解】(1)过敏反应是由于接触过敏原后导致的炎症反应,A是过敏原。当人体首次接触物质A会产生抗体,引发免疫反应,浆细胞分泌的抗体首先主要吸附在肥大细胞的表面,过敏原再次进入时会起作用。
(2)据图可知,图1中细胞①是抗原呈递细胞,其功能是摄取、处理、呈递抗原。体液免疫中具有相同功能能摄取、处理、呈递抗原的细胞还有B细胞;Th2细胞分泌的IL-4是一种细胞因子,功能是促进B细胞的分裂分化过程,发挥重要作用。
(3)过敏反应是由于接触过敏原后产生抗体,抗体和肥大细胞结合,当过敏原再次刺激机体时,肥大细胞释放组胺,并与受体结合,导致的炎症反应。会使得毛细血管壁对蛋白质等物质的通透性增加,组织液渗透压增大,组织液会增多,组织水肿使得鼻腔通道变窄,导致鼻塞;另一方面这些物质也会使鼻腔上皮细胞分泌更多的粘液,刺激鼻腔内的神经末梢,引起患者打喷嚏,打喷嚏是生来就有,不需要大脑皮层参与,属于非条件反射。
(4)糠酸莫米松是糖皮质激素类药物,常用于治疗鼻炎。图2是临床实验结果,结合图1分析可知Treg细胞通过抑制TH2细胞的活动,减少IL-4,IL-5的分泌,从而减少抗体,碱性蛋白,白三烯等物质的产生,抑制免疫应答,缓解鼻炎症状,Treg细胞也属于一种T细胞,糠酸莫米松的最终效果是抑制免疫反应,所以推测糠酸莫米松可以促进Treg细胞的功能。
24.(1) 基因发生了异常 磷酸二酯键
(2) 过长会导致与模板结合时特异性过高,影响基因编辑效率 过短会导致与模板结合的特异性降低,可能会结合到其他非目标区域 位于内部可能会破坏PMP22基因本身的结构和功能
(3) 5'-G↓AATTC-3' 5'-C↓TCGAG-3' 疾病模型 疾病模型 生理盐水 抗原-抗体杂交 运动功能
【分析】1、基因表达载体的组成是:目的基因、启动子、终止子、标记基因,其中启动子位于基因的首端,是RNA聚合酶识别和结合的部位,驱动基因转录出mRNA;
2、分析题图:CRISPR基因转录的gRNA可指引Cas9到一个特定的基因位点进行切割,使相应部位的核苷酸之间的磷酸二酯键断裂;
3、基因工程技术的基本步骤:
(1)目的基因的获取:方法有从基因文库中获取、利用PCR技术扩增和人工合成;
(2)基因表达载体的构建:是基因工程的核心步骤,基因表达载体包括目的基因、启动子、终止子和标记基因等;
(3)将目的基因导入受体细胞:根据受体细胞不同,导入的方法也不一样.将目的基因导入植物细胞的方法有农杆菌转化法、基因枪法和花粉管通道法;将目的基因导入动物细胞最有效的方法是显微注射法;将目的基因导入微生物细胞的方法是感受态细胞法;
(4)目的基因的检测与鉴定:
分子水平上的检测:①检测转基因生物染色体的DNA是否插入目的基因--DNA分子杂交技术;②检测目的基因是否转录出了mRNA--分子杂交技术;③检测目的基因是否翻译成蛋白质--抗原-抗体杂交技术;
个体水平上的鉴定:抗虫鉴定、抗病鉴定、活性鉴定等。
【详解】(1)由图可知相关基因出现异常才会导致蛋白质过量表达,因此CMT1A患者神经胶质细胞中PMP22过量表达的原因是基因发生了异常;在胞内基因修复的过程中Cas9蛋白催化磷酸二酯键的断裂(在基因编辑中,Cas9蛋白作用于DNA分子的磷酸二酯键来进行切割等操作);
(2)靶向序列过长会导致与模板结合时特异性过高,可能难以找到完全匹配的模板,从而影响基因编辑的效率;靶向序列过短会导致与模板结合的特异性降低,可能会结合到其他非目标区域(太短就不能精准定位目标基因);gRNA位点不位于PMP22基因内部的原因是如果位于内部可能会破坏PMP22基因本身的结构和功能(这样可能会对正常的PMP22基因造成损害,而不能达到治疗目的);
(3)构建表达载体时,为了便于将扩增的DNA序列插入表达载体中,需要在上游引物的5'端添加与载体上限制酶识别序列相同的碱基序列,根据图中提供的限制酶信息,EcR1的识别序列为5'-G↓AATTC-3',所以此处应添加EcR1的识别序列,即5'-G↓AATTC-3';同理,下游引物的5'端应添加另一种限制酶的识别序列,图中有Xhe I的识别序列为5'-C↓TCGAG-3',所以此处应添加5'-C↓TCGAG -3';A组为正常小鼠,不做处理;B组为疾病模型小鼠,坐骨神经中注射构建成功的表达载体;C组为疾病模型小鼠,坐骨神经中注射生理盐水(作为对照,与B组形成对比,排除注射操作等对实验结果的影响);测定PMP22蛋白表达量可以通过抗原-抗体杂交技术;从个体水平测定三组小鼠的运动功能(因为CMT1A疾病可能影响小鼠的运动功能,从个体水平进行检测可以直观地反映治疗效果等情况)。
题号
1
2
3
4
5
6
7
8
9
10
答案
D
C
B
D
A
B
B
D
D
C
题号
11
12
13
14
15
16
17
18
19
答案
C
C
A
D
A
ABD
ABD
ACD
ACD
一、单选题
1.下列关于细胞中物质的叙述正确的是( )
A.构成血红蛋白的氨基酸中含有S、Fe等元素
B.在光合作用中NADPH(还原型辅酶Ⅱ)可催化C3化合物还原
C.DNA彻底水解的产物是脱氧核糖核苷酸
D.多糖、蛋白质和核酸都是生物大分子
2.下列关于真核细胞结构和功能的叙述正确的是( )
A.内质网上核糖体合成的性激素与第二性征的维持有关
B.纤维素组成的细胞骨架与细胞形态的维持有关
C.线粒体与有氧呼吸过程中CO2和H2O的产生有关
D.溶酶体可合成多种水解酶,用于分解衰老、损伤的细胞器
3.下列关于生物膜的叙述正确的是( )
A.核膜属于生物膜系统,其功能是将核内物质与细胞外分开
B.分泌蛋白、部分胞内蛋白合成后需要生物膜系统的加工
C.细胞间的信息交流都离不开信息分子和细胞质膜上的受体
D.线粒体内膜折叠成嵴,给分解丙酮酸的酶提供了更多附着位点
4.下列关于物质鉴定实验的叙述正确的是( )
A.在新鲜的梨汁中加入斐林试剂,混匀后加热,溶液由无色变为砖红色
B.某溶液中加入双缩脲试剂呈紫色,溶液中一定有氨基酸
C.鉴定脂肪先用体积分数为50%的乙醇浸泡装片,再用苏丹Ⅲ染液染成橘黄色
D.在DNA溶液中加入二苯胺试剂,沸水浴后溶液由无色变成蓝色
5.下列关于酶的叙述正确的是( )
A.探究pH值对酶活性影响的实验步骤可为:加底物→调pH→加酶→混匀→观察
B.淀粉酶水解淀粉需要ATP提供能量
C.用麦芽糖酶、麦芽糖和淀粉验证酶专一性,可用斐林试剂检测
D.由于限制酶具有特异性,使用两种限制酶切割目的基因一定能防止反向连接
6.图为人体吸收葡萄糖的三种途径,下列相关叙述正确的是( )
A.SGLT的运输不消耗ATP,因此属于协助扩散
B.当小肠液中葡萄糖浓度较低时,葡萄糖运输以SGLT途径为主
C.氨基酸也通过与Na+协同转运进入细胞,因此SGLT也可运输氨基酸
D.由图可知,小肠上皮细胞中葡萄糖的浓度低于组织液
7.下列与实验有关的叙述正确的是( )
A.在质壁分离实验中只使用0.3g/mL蔗糖溶液,可先后观察到质壁分离和复原现象
B.在观察叶绿体和细胞质的流动实验中,视野中叶绿体流动方向与实际相同
C.观察植物根尖分生区有丝分裂时,装片制作过程为解离→染色→漂洗→制片
D.根据有丝分裂各时期细胞所占比例可以大体推算该细胞一个完整的细胞周期时长
8.下列关于“绿叶中色素的提取和分离”实验的叙述,正确的是( )
A.为提取出更多的色素,研磨时10mL无水乙醇应当一次性加入
B.层析完毕后应迅速记录结果,否则叶绿素条带会很快随溶剂挥发消失
C.叶绿体中色素能通过层析分离的原因是不同色素在无水乙醇中的溶解度不同
D.若滤液细线画得太粗,可能会导致滤纸条上的色素带部分重叠
9.下列关于细胞生命历程的叙述正确的是( )
A.衰老细胞中的线粒体将有机物氧化分解的过程属于细胞凋亡
B.细胞癌变的根本原因是正常基因突变成原癌基因
C.细胞内、外部环境诱导细胞分化进而发生基因的选择性表达
D.癌细胞无限增殖的特性与其对凋亡信号的抵抗有关
10.下列关于植物种子萌发的叙述正确的是( )
A.种子的萌发仅受到光照和植物激素的影响
B.种子中赤霉素含量高会抑制种子萌发
C.种子主要通过光敏色素感受光照变化
D.光的调节作用是指光为种子的萌发提供能量
11.下图为某种群13年来数量动态变化统计结果,下列相关叙述正确的是( )
A.前4年种群密度保持不变,4-5年种群密度下降
B.5-9年新生的个体数一定等于死亡的个体数
C.9-13年环境容纳量可能先减小后增大
D.气候因素可能是导致该种群数量变动的密度制约因素
12.火腿的制作包括上盐、洗腿和晾腿等环节,随后放入发酵室进行早期发酵。图为早期发酵时火腿表面和内部微生物数量变化。下列相关叙述错误的是( )
A.火腿乳酸菌产生的乳酸是火腿风味的关键,同时为酵母菌提供酸性生长环境
B.前10天火腿内部的酵母菌种群增长速率大于表面的酵母菌增长速率
C.火腿以及火腿上所有的菌构成了一个微型生态系统
D.上盐有助于火腿脱水和入味,同时能抑制有害微生物生长
13.下图为利用植物细胞培养生产药用次生代谢物的流程图,下列相关叙述错误的是( )
A.外植体经体积分数为70%的酒精消毒30s后需用自来水洗去酒精
B.①过程需在避光条件下,在固体培养基中添加植物激素诱导脱分化
C.②过程可在液体培养基中添加果胶酶等处理愈伤组织获得单个细胞
D.③过程植物细胞通过有丝分裂增殖,无需产生完整植株
14.下列关于动物细胞培养的叙述正确的是( )
A.动物细胞培养与植物组织培养依据的原理都是细胞的全能性
B.动物细胞培养时,定期更换培养液的目的是防止杂菌污染
C.在将组织分散成单个细胞时,可采用机械法,或利用胃蛋白酶进行的酶解法
D.在进行传代培养时,悬浮培养的细胞一般采用离心法收集
15.鸡胚蛋俗称“毛蛋”,是淮安特色小吃。下表为鸡胚蛋孵化过程中部分营养物质相对含量的变化。下列相关叙述正确的是( )
A.鸡胚早期发育时所需要的物质均来自蛋黄和蛋清,不需要从外界吸收物质
B.鸡胚发育要经历囊胚和原肠胚阶段,原肠胚开始细胞分化
C.鸡胚蛋最佳食用时间为14天左右,与鸡蛋相比适合高血脂人群食用
D.使用未受精的鸡蛋进行培养,也可能得到胚蛋
二、多选题
16.下列关于细胞分裂的叙述错误的有( )
A.有丝分裂前,普通光学显微镜下可观察到染色单体
B.观察植物细胞有丝分裂只有从根尖部位取材才能观察到分裂图像
C.动物细胞有丝分裂后期,染色体因星射线的牵拉而移向细胞两极
D.动、植物细胞有丝分裂过程主要区别只发生在有丝分裂前期和后期
17.图为胰岛B细胞分泌胰岛素的机制示意图。下列相关叙述正确的有( )
A.葡萄糖进入胰岛细胞后通过细胞代谢和信号转导促进胰岛素的合成和释放
B.图中乙酰胆碱是由副交感神经末梢分泌的
C.由图可知胰高血糖素能够促进胰岛素的分泌,二者具有协同作用
D.胰腺组织液中Ca2+和K+的浓度变化会影响胰岛素的分泌
18.木质素是植物秸秆的成分之一。自然界中,木质素在真菌和细菌共同作用下被降解。研究人员在自然界中筛选出了能降解木质素的假单胞杆菌,并探究了木质素降解率和培养基中木质素添加量之间的关系。结果如图所示,下列相关叙述正确的有( )
A.可从芦苇湿地获取菌样,采用稀释涂布平板法或血球计数板对假单胞杆菌计数
B.假单胞杆菌能够吸收秸秆中的木质素,并利用木质素作为直接能源物质
C.木质素的浓度过高时可能会抑制假单胞杆菌的生长,从而导致木质素降解率下降
D.农业上可通过联合使用假单胞杆菌与真菌来提升秸秆降解的效率
19.图为实验室制备抗体的两种途径,下列相关叙述正确的有( )
A.途径一中可以用灭活的噬菌体诱导B淋巴细胞和骨髓瘤细胞的融合
B.步骤一中进行了抗体检测,步骤二中对细胞进行了扩大培养
C.与b相比,a中抗体具有较高的纯度和特异性
D.途径二受限于免疫动物的数量和免疫反应强度,不适合大量生产
三、非选择题
20.聚球藻是海洋中的一种蓝细菌,图1是聚球藻胞内光合片层上进行的光反应阶段示意图,请据图回答问题:
(1)聚球藻光合片层的作用类似于高等植物的 ,图1中的物质X和物质Y分别是 和 。
(2)在光合片层上,PSII复合体吸收光能,转化为电能,电能最终转化为 中活跃的化学能。图1中ATP合酶合成ATP所需能量的直接来源是 。
(3)已知聚球藻PSII和PSI复合体中只有叶绿素a,高等植物中具有的而聚球藻没有的光合色素有 。
(4)由图1可知藻胆蛋白体的主要功能是 。藻红蛋白中的藻红素对绿光具有较强的吸收作用,而陆地植物中没有这种色素。聚球藻演化出藻红素的意义是 。
(5)光合作用的暗反应中,催化CO2固定的酶Rubisc在CO2浓度较低的环境下,Rubisc会与O2结合,进行光呼吸,消耗有机物,产生CO2。聚球藻等部分蓝细菌细胞内有特殊的羧酶体结构如图2所示,羧酶体对CO2、O2等气体的通透性较低,羧酶体对聚球藻的意义是 。
21.美洲马鹿为反刍动物,主要采食粗纤维植物。图1为气温对马鹿采食的影响,饥饿指数0表示饱,1表示饿。请据图回答问题:
(1)美洲马鹿属于生态系统成分中的 ,该区域所有生物构成了 ,该地区的生物种类会因环境的变化而发生变化。
(2)自然状态下,美洲马鹿在饥饿指数达到0.3时会停止采食,需休息一段时间后才继续采食,原因是 。
(3)由图1可知,气温对美洲马鹿采食的影响为 。马鹿有白尾和黑尾之分,这体现了生物的 多样性。
(4)美洲马鹿在不同季节采食的节律性不同,图2为5月份某天观察得到的数据。由图2可知,美洲马鹿在5月份采食特点为 。
(5)在冬季柳枝是美洲马鹿的主要食物,柳枝中的 、木质素和单宁含量较高,所以其消化和排空速率都较草本食物 (选填“快”或“慢”),从能量的角度分析意义是 。
22.神经肽Y(NPY)广泛分布于中枢和外周神经系统,在体重调节中起到重要的作用。图1是外周NPY的作用机制示意图,棕色脂肪细胞中的脂肪更易分解产热,请据图回答问题:
(1)图1交感神经中NE与 (细胞器)合成的NPY同时释放,NPY与BAT前体细胞膜上的 结合并发挥作用。
(2)为探究外周NPY对BAT前体细胞增殖的影响,科研人员进行了如下实验:
①培养BAT前体细胞所需的气体环境是 。
②从血糖调节角度分析,胰岛素可促进BAT前体细胞 。
③培养一段时间后,研究者分别测定了各组细胞增殖的情况,结果如图2所示,该实验结果说明 。
(3)低温胁迫下小鼠通过下丘脑间接促进 (填器官)的分泌活动,增强细胞代谢,增加产热。科研人员发现小鼠会通过增加摄食来适应低温环境,且低温环境小鼠下丘脑NPY基因的表达量明显高于对照组小鼠,推测中枢NPY的功能是 。
(4)中枢NPY和外周NPY发挥的作用不同,原因可能是 。NPY受体缺陷型小鼠即使摄入较少的食物也会出现迟发性肥胖的原因是 。
23.过敏性鼻炎患者症状包括鼻塞、鼻分泌物增多以及频繁喷嚏等。图1为引发过敏性鼻炎的机制示意图,请据图回答问题:
(1)引发鼻炎的物质A被称为 。当人体首次接触物质A (选填“会”或“不会”)产生抗体。
(2)在过敏反应中细胞1发挥的功能是 ,体液免疫中具有相同功能的细胞还有 。TH2细胞分泌的IL-4的功能是 。
(3)在过敏反应中,肥大细胞释放的物质B (填名称)和嗜酸性粒细胞释放的碱性蛋白等一方面引起血管通透性增加,从而导致 ,使得鼻腔通道变窄,导致鼻塞;另一方面这些物质也会使鼻腔上皮细胞分泌更多的粘液,刺激鼻腔内的神经末梢,引起患者打喷嚏,该过程属于 反射。
(4)糠酸莫米松是糖皮质激素类药物,常用于治疗鼻炎。图2是临床实验结果,结合图1分析可知糠酸莫米松通过 缓解鼻炎症状。据此推测,糠酸莫米松可以 (选填“促进”或“抑制”)Treg细胞的功能。
24.PMP22蛋白是神经髓鞘形成的关键蛋白质,但神经胶质细胞中PMP22过量表达可能会引起腓骨肌萎缩症(CMT1A)。科研人员希望利用基因编辑技术治疗CMT1A,图1为CRISPR/Cas9基因编辑技术的机制示意图,请据图回答问题:
(1)由图1可知CMT1A患者神经胶质细胞中PMP22.过量表达的原因是 ,胞内基因修复的过程中Cas9蛋白催化 的断裂。
(2)CRISPR/Cas9系统中gRNA的靶向序列长度一般为20个核苷酸左右。从靶向序列与模板的结合分析,靶向序列不可过长的原因是 ,不可过短的原因是 。gRNA位点不位于PMP22基因内部的原因是 。
(3)为了进一步探究CRISPR/Cas9治疗CMT1A的可行性,科研人员构建了图2所示表达载体,并利用CMT1A疾病模型小鼠进行了相关实验,请完成下表:
胚龄(d)
必需氨基酸
胆固醇
0
32.3
49.2
5
33.6
47.5
9
36.5
39.8
14
40.16
32.3
19
38.16
10.4
第1组
第2组
第3组
第4组
第5组
培养液
10-10ml/mLNPY
10-9ml/mLNPY
10-8ml/mLNPY
1μg/mL胰岛素
实验目的
简要操作步骤
构建表达载体
PCR扩增gRNA对应的DNA序列,并在上游和下游引物的5'端分别添加碱基序列① 和② 。
③
A组为正常小鼠,不做处理;B组为疾病模型小鼠,坐骨神经中注射构建成功的表达载体;C组为④ 小鼠,坐骨神经中注射⑤ 。
测定相关指标
通过荧光PCR技术测定三组PMP22基因拷贝数;通过⑥ 技术测定三组PMP22蛋白表达量,最后还需从个体水平测定三组小鼠⑦ 。
参考答案:
1.D
【分析】化合物的元素组成:
(1)蛋白质的组成元素有C、H、O、N元素构成,有些还含有S等;
(2)核酸的组成元素为C、H、O、N、P;
(3)脂质的组成元素有C、H、O,有些还含有N、P;
(4)糖类的组成元素一般为C、H、O。
【详解】A、一个血红蛋白分子由一个珠蛋白和四个血红素组成,构成珠蛋白的氨基酸中不含铁元素,Fe2+存在于血红素中,A错误;
B、在光合作用中NADPH(还原型辅酶Ⅱ)可作为还原剂和提供能量,但没有催化作用,B错误;
C、DNA初步水解的产物是脱氧核糖核苷酸,彻底水解的产物是磷酸、脱氧核糖和四种含氮碱基,C错误;
D、多糖、蛋白质和核酸都是生物大分子,D正确。
故选D。
2.C
【分析】真核细胞中有维持细胞形态,保持细胞内部结构有序性的细胞骨架。细胞骨架是由蛋白质纤维组成的网架结构,对生命活动有重要作用。
【详解】A、性激素为固醇类物质,在卵巢和睾丸相应细胞的内质网上合成,不在核糖体上合成,性激素有促进动物生殖器官发育、维持第二性征等作用,A错误;
B、真核细胞中维持细胞形态、保持细胞内部结构有序性的细胞骨架是由蛋白质纤维组成的网架结构,B错误;
C、有氧呼吸第二阶段丙酮酸和水彻底分解成CO2和[H],并释放少量能量,此过程发生在线粒体基质中,有氧呼吸第一阶段和第二阶段产生的[H]经过一系列反应与O2结合形成H2O,同时放出大量能量,此过程发生在线粒体内膜上,C正确;
D、吞噬细胞中的溶酶体储存着多种水解酶,用于分解侵入细胞的多种病菌和吞入的细胞碎片等,但这些酶不是在溶酶体内合成的,而是在核糖体上合成的,D错误。
故选C。
3.B
【分析】生物膜系统:细胞中的细胞器膜、细胞膜和核膜等结构共同构成了细胞的生物膜系统。
【详解】A、核膜属于生物膜系统,但其功能是将核内物质与细胞质分开,而不是细胞外,A错误;
B、分泌蛋白合成后需要内质网和高尔基体等生物膜系统的加工,部分胞内蛋白也需要生物膜系统的加工,B正确;
C、细胞间的信息交流不都依赖于信息分子和细胞质膜上的受体,如植物细胞间可通过胞间连丝进行信息交流,C错误;
D、丙酮酸的分解在线粒体基质中进行,而不是线粒体内膜,线粒体内膜折叠成嵴为有氧呼吸第三阶段的酶提供了更多附着位点,D错误。
故选B。
4.D
【分析】生物组织中化合物的鉴定:(1)斐林试剂可用于鉴定还原糖,在水浴加热的条件下,溶液的颜色变化为砖红色(沉淀);(2)蛋白质可与双缩脲试剂产生紫色反应;(3)脂肪可用苏丹Ⅲ染液鉴定,呈橘黄色。
【详解】A、斐林试剂本身是蓝色的,在新鲜的梨汁中加入斐林试剂,混匀后在加热条件下由蓝色变成砖红色,A错误;
B、蛋白质中的肽键与双缩脲试剂发生作用,产生紫色反应,氨基酸是组成蛋白质的基本单位,不含肽键,在氨基酸溶液中加入双缩脲试剂,混匀后不会变成紫色,B错误;
C、检测生物组织中的脂肪实验,需要用体积分数为50%的酒精洗去多余的苏丹Ⅲ染液,C错误;
D、在DNA溶液中加入二苯胺试剂(无色),沸水浴后溶液由无色变成蓝色,D正确。
故选D。
5.A
【分析】1、酶是由活细胞产生的具有催化作用的有机物绝大多数酶是蛋白质,极少数酶是RNA;
2、酶的特性:高效性、专一性和作用条件温和的特性;
3、酶的作用机理:能够降低化学反应的活化能;
4、影响酶活性的因素主要是温度和pH,在最适温度前,随着温度的升高,酶活性增强,到达最适温度时,酶活性最强,超过最适温度后,随着温度的升高,酶活性降低。另外低温酶不会变性失活,但高温、pH过高或过低都会使酶变性失活。
【详解】A、探究pH值对酶活性影响的实验步骤应为:加底物→调pH→加酶→混匀→观察。在加酶之前调节pH,这样可以确保在特定的pH环境下研究酶的活性,A正确;
B、淀粉酶水解淀粉是一个水解反应,不需要ATP提供能量,B错误;
C、用麦芽糖酶、麦芽糖和淀粉验证酶专一性时,麦芽糖本身是还原糖,淀粉是非还原糖,麦芽糖酶只能催化麦芽糖水解,若用斐林试剂检测,无论反应是否发生都会出现砖红色沉淀,所以不能用斐林试剂检测,C错误;
D、虽然限制酶具有特异性,但使用两种限制酶切割目的基因也不一定能完全防止反向连接,D错误。
故选A。
6.B
【分析】据图分析,肠腔中葡萄糖浓度较低时,SGLT顺浓度梯度将Na+转入细胞的同时,逆浓度梯度协同转运葡萄糖至细胞内为主动运输,当肠腔内葡萄糖浓度较高时,GLUT2顺浓度梯度将葡萄糖转运至细胞内为协助扩散。
【详解】A、SGLT转运葡萄糖时的能量不消耗ATP,但需要能量,能量由Na+顺浓度梯度的浓度差产生的分子势能提供,故属于主动运输,A错误;
B、据图分析,肠腔中葡萄糖浓度较低时,SGLT顺浓度梯度将Na+转入细胞的同时,逆浓度梯度协同转运葡萄糖至细胞内为主动运输,当肠腔内葡萄糖浓度较高时,GLUT2顺浓度梯度将葡萄糖从肠液转运至细胞内为协助扩散。当小肠液中葡萄糖浓度较低时,葡萄糖进入细胞是通过主动运输,运输以SGLT途径为主,B正确;
C、氨基酸能通过与Na+协同转运进入细胞,但转运蛋白具有专一性,可能通过其他转运蛋白转运,不能说明SGLT也可运输氨基酸,C错误;
D、由图可知,GLUT2顺浓度梯度将细胞内的葡萄糖转运到组织液,所以小肠上皮细胞中葡萄糖的浓度高于组织液,D错误。
故选B。
7.B
【分析】有丝分裂实验中所使用的解离液是由质量分数15%的盐酸和体积分数95%的酒精1:1混合而成,其中酒精的作用是迅速杀死细胞,固定细胞的分裂相,使其停止在有丝分裂的某一时期,便于观察。
【详解】A、在质壁分离实验中,如果只使用0.3g/mL蔗糖溶液,植物细胞会发生质壁分离,但由于蔗糖溶液浓度较高,细胞会失水过多而死亡,不会观察到质壁分离复原现象,A错误;
B、在观察叶绿体和细胞质的流动实验中,显微镜下看到的是倒像,但叶绿体的流动方向与实际相同,B正确;
C、观察植物根尖分生区有丝分裂时,装片制作过程为解离→漂洗→染色→制片,C错误;
D、根据有丝分裂各时期细胞所占比例,只能知道各个时期在细胞周期中所占的时间比例,无法大体推算该细胞一个完整的细胞周期时长,D错误。
故选B。
8.D
【分析】1、色素提取和分离过程中几种化学物质的作用:
(1)无水乙醇作为提取液,可溶解绿叶中的色素;
(2)层析液用于分离色素;
(3)二氧化硅破坏细胞结构,使研磨充分;
(4)碳酸钙可防止研磨过程中色素被破坏;
2、分离色素原理:各色素随层析液在滤纸上扩散速度不同,从而分离色素。溶解度大,扩散速度快;溶解度小,扩散速度慢。滤纸条从上到下依次是:胡萝卜素(橙黄色)、叶黄素(黄色)、叶绿素a(蓝绿色)、叶绿素b(黄绿色)。
【详解】A、研磨时,10mL无水乙醇不能一次性加入,应分多次加入,这样有助于充分研磨,A错误;
B、层析完毕后应待色素带稳定后再记录结果,B错误;
C、绿叶中色素分离的原理是不同色素在层析液中的溶解度不同,溶解度高的随层析液在滤纸上扩散得快,反之则慢,C错误;
D、若滤液细线画得太粗,会导致色素含量较多,在滤纸条上扩散时可能会使色素带部分重叠,D正确。
故选D。
9.D
【分析】细胞凋亡是由基因决定的细胞编程序死亡的过程。细胞凋亡是生物体正常发育的基础、能维持组织细胞数目的相对稳定、是机体的一种自我保护机制。在成熟的生物体内,细胞的自然更新、被病原体感染的细胞的清除,是通过细胞凋亡完成的。
【详解】A、衰老细胞中的线粒体将有机物氧化分解的过程,没有涉及到细胞编程序死亡的过程,不属于细胞凋亡,A错误;
B、细胞癌变的根本原因原癌基因和抑癌基因发生突变,B错误;
C、细胞分化是在个体发育中,相同细胞的后代,在形态、结构和生理功能上发生稳定性差异的过程,是基因决定的,不需要细胞外部环境诱导,C错误;
D、正常细胞分裂到一定阶段会凋亡,癌细胞无限增殖的特性可能与其对凋亡信号的抵抗有关,D正确。
故选D。
10.C
【分析】光敏色素引起的生理变化为:光信号→细胞感受光信号→光敏色素被激活,结构发生变化→信号转导→细胞核接受信号→调控特定基因表达→产生特定物质→产生生物学效应。
【详解】A、种子的萌发受到光照和植物激素、温度、水分等因素的影响,A错误;
B、种子中赤霉素含量高会促进种子萌发,B错误;
C、种子主要通过光敏色素感受光照变化,光敏色素主要吸收红光、远红光,最终促进种子萌发,C正确;
D、光的调节作用是指光为种子的萌发提供能量,也作为光信号,D错误。
故选C。
11.C
【分析】“S”型增长曲线:当种群在一个有限的环境中增长时,随着种群密度的上升,个体间由于有限的空间、食物和其他生活条件而引起的种内斗争必将加剧,以该种群生物为食的捕食者的数量也会增加,这就会使这个种群的出生率降低,死亡率增高,从而使种群数量的增长率下降。当种群数量达到环境条件所允许的最大值时,种群数量将停止增长,有时会在K值保持相对稳定。
【详解】A、前5年λ>1,则种群密度逐渐增大,A错误;
B、5-9年λ=1,说明种群数量不变,可能是新生的个体数+迁入的个体数=等于死亡的个体数+迁出的个体数,B错误;
C、9-13年λ先降低后增大,则可能是环境容纳量先减小后增大,C正确;
D、气候因素是导致该种群数量变动的非密度制约因素,D错误。
故选C。
12.C
【分析】在无氧条件下,乳酸菌将葡萄糖分解成乳酸。酵母菌是兼性厌氧微生物,在有氧条件下,酵母菌进行有氧呼吸,大量繁殖,把糖分解成二氧化碳和水;在无氧条件下,酵母菌能进行酒精发酵。故果酒的制作原理是酵母菌无氧呼吸产生酒精,酵母菌最适宜生长繁殖的温度范围是18~30℃;反应中是否有酒精的产生,可用酸性重铬酸钾来检验,该物质与酒精反应呈现灰绿色。
【详解】A、酵母菌适合在弱酸性条件下生长,火腿乳酸菌产生的乳酸是火腿风味的关键,同时为酵母菌提供酸性生长环境,A正确;
B、由图可知,前10天火腿内部酵母菌种群增长曲线的斜率比表面的大,说明内部酵母菌种群增长速率大于表面的酵母菌增长速率,B正确;
C、火腿以及火腿上所有的生物,不仅是菌,构成了一个微型生态系统,C错误;
D、上盐有助于火腿脱水和入味,同时能抑制有害微生物生长,D正确。
故选C。
13.A
【分析】1、植物组织培养就是在无菌和人工控制的条件下,将离体的植物器官、组织、细胞,培养在人工配制的培养基上,给予适宜的培养条件,诱导其产生愈伤组织、丛芽,最终形成完整的植株。
2、植物组织培养的条件:①细胞离体和适宜的外界条件(如适宜温度、适时的光照、pH和无菌环境等);②一定的营养(无机、有机成分)和植物激素(生长素和细胞分裂素)。
【详解】A、外植体经体积分数为70%的酒精消毒30s后需用无菌水洗去酒精,A错误;
B、①过程需在避光条件下,在固体培养基中添加植物激素诱导脱分化,生长素/细胞分裂素比例适中,促进愈伤组织的形成,B正确;
C、②过程可在液体培养基中添加果胶酶等处理愈伤组织,不仅可以降解果胶层,而且还能软化细胞壁,进而获得单个细胞,C正确;
D、③过程只需要获得大量植物细胞,植物细胞通过有丝分裂增殖,无需产生完整植株,D正确。
故选A。
14.D
【分析】动物细胞培养的过程:取动物组织块→剪碎组织→用胰蛋白酶处理分散成单个细胞→制成细胞悬液→转入培养液中(原代培养)→放入二氧化碳培养箱培养→贴满瓶壁的细胞用酶分散为单个细胞,制成细胞悬液→转入培养液(传代培养)→放入二氧化碳培养箱培养。
【详解】A、植物组织培养依据的原理是植物细胞的全能性,而动物细胞培养的原理是细胞的增殖,A错误;
B、动物细胞培养时定期更换培养液的主要目的是清除代谢产物,防止代谢产物积累对细胞自身造成危害,而不是防止杂菌污染,B错误;
C、用胰蛋白酶或胶原蛋白酶处理剪碎的动物组织,可使其分散成单个细胞,也可采用机械方法获得单个细胞,胃蛋白酶作用的适宜pH约为2,当pH大于6时,胃蛋白酶就会失去活性。而多数动物细胞培养的适宜pH为7.2~7.4,因此胃蛋白酶并不适用于此过程,C错误;
D、进行传代培养时,悬浮培养的细胞处于游离状态,因而可直接用离心法收集,D正确。
故选D。
15.A
【分析】氨基酸分必需氨基酸和非必需氨基酸,必需氨基酸人体不能合成,需要通过食物获取。
【详解】A、在鸡胚的早期发育阶段,胚胎所需的营养物质来自蛋黄和蛋清,不需要从外界吸收物质,可能与蛋壳的存在有关,A正确;
B、鸡胚发育要经历囊胚和原肠胚阶段,囊胚阶段就已经存在细胞分化,B错误;
C、据表可知,鸡胚蛋最佳食用时间为14天左右,其必需氨基酸的相对含量最高,但胆固醇的相对含量也较高,不适合高血脂人群食用,C错误;
D、鸡胚蛋是受精蛋,未受精的鸡蛋不能得到胚蛋,D错误。
故选A。
16.ABD
【分析】有丝分裂不同时期的特点:
(1)间期:进行DNA的复制和有关蛋白质的合成;
(2)前期:核膜、核仁逐渐解体消失,出现纺锤体和染色体;
(3)中期:染色体形态固定、数目清晰;
(4)后期:着丝粒分裂,姐妹染色单体分开成为染色体,并均匀地移向两极;
(5)末期:核膜、核仁重建、纺锤体和染色体消失。
【详解】A、在有丝分裂间期,染色体进行复制后形成染色单体,但在普通光学显微镜下,间期时染色质呈细丝状,无法观察到染色单体,要到前期染色质螺旋化成为染色体时才能观察到,A错误;
B、植物细胞有丝分裂除了根尖部位,茎尖等部位的细胞也能进行有丝分裂,也可取材观察到分裂图像,B错误;
C、动物细胞有丝分裂后期,染色体因纺锤丝(星射线)的牵拉而移向细胞两极,C正确;
D、动、植物细胞有丝分裂过程主要区别发生在前期(纺锤体的形成方式不同)和末期(细胞质的分裂方式不同),而不是后期,D错误。
故选ABD。
17.ABD
【分析】许多激素参与血糖稳态的调节,其中最重要的两种激素是胰岛素和胰高血糖素。当血糖浓度升高到一定程度时,胰岛B细胞的活动增强,胰岛素的分泌量明显增加。体内胰岛素水平的上升,一方面促进血糖进入组织细胞进行氧化分解,进入肝、肌肉并合成糖原,进入脂肪细胞和肝细胞转变为甘油三酯等;另一方面又能抑制肝糖原的分解和非糖物质转变成葡萄糖。这样既增加了血糖的去向,又减少了血糖的来源,使血糖浓度恢复到正常水平。当血糖浓度降低时,胰岛A细胞的活动增强,胰高血糖素的分泌量增加。胰高血糖素主要作用于肝,促进肝糖原分解成葡萄糖进入血液,促进非糖物质转变成糖,使血糖浓度回升到正常水平。人体血糖调节以体液调节为主,同时,神经系统(如自主神经)也参与血糖平衡调节。例如,当血糖浓度升高时,相关的副交感神经能促进胰岛素分泌和抑制胰高血糖素分泌,从而降低血糖浓度;而当血糖浓度降低时,相关的交感神经能促进胰高血糖素分泌,从而升高血糖浓度。
【详解】A、据图可知,葡萄糖通过转运蛋白进入细胞后,通过代谢产生ATP,产生的ATP造成ATP敏感K+通道关闭,K+通道关闭后造成的膜电位变化引起Ca2+通道打开,从而促进Ca2+内流,Ca2+促进胰岛素以胞吐的方式分泌到细胞外,A正确;
B、当血糖浓度升高时,相关的副交感神经能促进胰岛素分泌和抑制胰高血糖素分泌,从而降低血糖浓度,故图中乙酰胆碱是由副交感神经末梢分泌的,B正确;
C、胰岛素和胰高血糖素在调节血糖时作用相抗衡,C错误;
D、据图可知,胰腺组织液中Ca2+以协助扩散的方式进入细胞、K+以协助扩散的方式从细胞中出来,这两种离子都参与调节胰岛素的分泌。若胰腺组织液中Ca2+和K+的浓度变化,影响细胞内外两种离子的浓度差,从而影响两种离子的运输,进而会影响胰岛素的分泌,D正确。
故选ABD。
18.ACD
【分析】在微生物学中,将允许特定种类的微生物生长,同时抑制或阻止其他种类微生物生长的培养基,称为选择培养基。
【详解】A、芦苇中富含纤维素,容易筛选出能降解木质素的假单胞杆菌,因此可从芦苇湿地获取菌样,并采用稀释涂布平板法或血球计数板对假单胞杆菌计数,A正确;
B、生物体利用的直接能源物质一般是ATP,木质素不能作为直接能源物质,B错误;
C、由图可知,木质素的浓度过高时木质素降解率下降,可能是高浓度的木质素抑制了假单胞杆菌的生长,使其分解木质素的能力下降,C正确;
D、木质素是植物秸秆的成分之一。自然界中,木质素在真菌和细菌共同作用下被降解。因此农业上可通过联合使用假单胞杆菌与真菌来提升秸秆降解的效率,D正确。
故选ACD。
19.ACD
【分析】单克隆抗体:由单个B淋巴细胞进行无性繁殖形成的细胞系所产生出的化学性质单一、特异性强的抗体.具有特异性强、灵敏度高,并可能大量制备的特点。
【详解】A、 可用灭活的病毒诱导动物细胞融合,故途径一中可以用灭活的噬菌体诱导B淋巴细胞和骨髓瘤细胞的融合,A正确;
B、 步骤一中进行了克隆化培养即扩大培养,步骤二中进行了抗体检测,B错误;
C、a制备的为单克隆抗体,b制备的为常规抗体,单克隆抗体与常规抗体相比,具有较高的纯度,特异性强,灵敏度高,C正确;
D、途径二是从动物的血清中提取抗体,受限于免疫动物的数量和免疫反应强度,不适合大量生产,D正确。
故选ACD。
20.(1) 类囊体薄膜 H2O O2
(2) NADPH 膜两侧的H+浓度差
(3)叶绿素b和类胡萝卜素
(4) 吸收光能并将其传递给叶绿素a 更有效地利用绿光进行光合作用
(5)提高光合作用的效率,减少有机物的消耗。
【分析】光合作用包括光反应阶段和暗反应阶段。(1)光反应阶段在叶绿体囊状结构薄膜上进行,此过程必须有光、色素、光合作用的酶.具体反应步骤:①水的光解,水在光下分解成氧气和还原氢;②ATP生成,ADP与Pi接受光能变成ATP,此过程将光能变为ATP活跃的化学能。(2)暗反应在叶绿体基质中进行,有光或无光均可进行,反应步骤:①二氧化碳的固定,二氧化碳与五碳化合物结合生成两个三碳化合物;②二氧化碳的还原,三碳化合物接受还原氢、酶、ATP生成有机物.此过程中ATP活跃的化学能转变成化合物中稳定的化学能;光反应为暗反应提供了[H]和ATP,[H]和ATP能够将三碳化合物还原形成有机物。
【详解】(1)聚球藻是一种蓝细菌,其光合片层在光合作用中起着类似于高等植物叶绿体的类囊体薄膜,都是进行光反应的主要场所。由图分析可知,PSⅡ中的藻胆蛋白体吸收光能后,将水光解为氧气和H+,物质X和物质Y分别是水和氧气。
(2)据题图分析可知,PSⅡ中的光合色素吸收光能后,一方面将水分解为氧气和H+,同时产生的电子经传递,可用于NADP+和H+结合形成NADPH。另一方面,在ATP酶的作用下,H+浓度梯度提供分子势 能,促使ADP与Pi反应形成ATP,故ATP合成所需能量的直接来源是膜两侧的H+浓度差。
(3)已知聚球藻的PSⅡ和PSI复合体中只有叶绿素a,而高等植物中除了叶绿素a外,还有叶绿素b以及类胡萝卜素等光合色素。因此,高等植物中具有的而聚球藻没有的光合色素有叶绿素b和类胡萝卜素。
(4)由图1可知,藻胆蛋白体的主要功能是吸收光能,并将其传递给叶绿素a,从而驱动光反应的进行。藻红蛋白中的藻红素对绿光具有较强的吸收作用,而陆地植物中没有这种色素。聚球藻演化出藻红素的意义在于能够更有效地利用绿光进行光合作用,特别是在绿光较为丰富的海洋环境中。
(5)光合作用的暗反应中,催化CO2固定的酶Rubisc在CO2浓度较低的环境下会与O2结合,进行光呼吸,消耗有机物并产生CO2。聚球藻等部分蓝细菌细胞内有特殊的羧酶体结构,该结构对CO2、O2等气体的通透性较低。这意味着羧酶体内部可以维持较高的CO2浓度和较低的O2浓度,从而有利于Rubisc催化CO2的固定而避免光呼吸的发生。因此,羧酶体对聚球藻的意义在于提高光合作用的效率并减少有机物的消耗。
21.(1) 消费者 生物群落
(2)采食粗纤维植物需要较长时间消化,消化系统需休息以消化吸收已采食食物
(3) 气温影响马鹿采食活动率 基因
(4)采食活动主要集中在早晨和傍晚,中午采食活动率低
(5) 纤维素 慢 柳枝能量释放缓慢,能使马鹿在冬季维持较长时间生存
【分析】生物多样性就是在一定时间和一定地区所有生物,即动物、植物和微生物物种及其所拥有的遗传基因和生态系统的复杂性总称。一般包括遗传多样性、物种多样性、生态系统多样性三个层次。 遗传多样性(基因的多样性):地球上生物所携带的各种遗传信息的总和,是生命进化和物种分化的基础;物种多样性:地球上动物、植物、微生物等生物种类的丰富程度。物种多样性是衡量一定地区生物资源丰富程度的一个客观指标;生态系统多样性。生态系统是各种生物与其周围环境所构成的自然综合体。在生态系统之中,不仅各个物种之间相互依赖,彼此制约,而且生物与其周围的各种环境因子也是相关作用的。
【详解】(1)美洲马鹿采食植物,属于初级消费者,在生态系统成分中为消费者;该区域所有生物构成生物群落;
(2)自然状态下,美洲马鹿在饥饿指数达到0.3时停止采食,是因为采食粗纤维植物需要较长时间的消化,消化系统需要休息一段时间来消化和吸收已经采食的食物,之后才继续采食;
(3)由图1可知,随着温度升高,采食活动率先升高后降低,气温影响美洲马鹿的采食活动率;马鹿有白尾和黑尾之分,这是同种生物之间的差异,体现了基因多样性;
(4)由图2可知,美洲马鹿在5月份的采食活动主要集中在早晨和傍晚,中午采食活动率低;
(5)柳枝中的纤维素、木质素和单宁含量较高,因为柳枝中的这些物质难以消化,所以其消化和排空速率都较草本食物慢,从能量的角度分析,其意义是柳枝能量释放缓慢,可以持续为马鹿提供能量,使马鹿可以在食物缺乏的冬季维持较长时间的生存。
22.(1) 核糖体 NPY受体(NPYR1)
(2) 95%空气和5%CO2 摄取培养液中的葡萄糖并转化为脂肪囤积 NPY能促进BAT前体细胞增殖,在此浓度范围内,随NPY浓度增加,促进BAT前体细胞增殖的作用增强,但不如胰岛素的促进作用明显
(3) 甲状腺 促进摄食(或增加摄食量)
(4) 作用的靶细胞(或受体)不同 不能接收NPY信号,机体不能正常调节能量代谢,导致能量以脂肪的形式积累
【分析】题表分析,NPY能促进前脂肪细胞增殖,在实验浓度范围内,随NPY浓度增加,促进前脂肪细胞增殖的作用增强,但不如胰岛素的促进作用明显。
【详解】(1)由题意可知,神经肽Y(NPY)是肽类化合物,是在核糖体中合成的,所以图1交感神经中NE与核糖体合成的NPY同时释放,NPY作为一种信号分子,要发挥作用需要与靶细胞膜上的受体结合,所以NPY与BAT前体细胞膜上的NPY受体(NPYR1)结合并发挥作用。
(2)①BAT前体细胞是动物细胞,培养动物细胞所需的气体环境是95%空气和5%的CO2。
②从血糖调节角度分析,胰岛素的作用是促进组织细胞摄取、利用和储存葡萄糖,进而降低血糖,据此可推测胰岛素可促进BAT前体细胞摄取培养液中的葡萄糖并转化为脂肪囤积。
③由图可知,NPY能促进BAT前体细胞增殖,在此浓度范围内,随NPY浓度增加,促进BAT前体细胞增殖的作用增强,但不如胰岛素的促进作用明显。
(3)低温胁迫下,机体需要增加产热以维持体温,甲状腺激素能增强细胞代谢,增加产热,甲状腺激素是由甲状腺分泌的,而甲状腺激素的分泌受下丘脑-垂体-甲状腺轴的调节,下丘脑通过分泌促甲状腺激素释放激素间接促进垂体分泌促甲状腺激素,进而促进甲状腺的分泌活动;由题干可知,低温环境小鼠下丘脑NPY基因的表达量明显高于对照组小鼠,同时小鼠会通过增加摄食来适应低温环境,所以推测中枢NPY的功能是促进摄食(或增加摄食量)。
(4)不同的靶细胞(或受体)会引发不同的生理效应,从而导致作用不同。因此中枢NPY和外周NPY发挥的作用不同,可能是由于它们作用的靶细胞(或受体)不同;NPY受体缺陷型小鼠,即使摄入较少的食物也会出现迟发性肥胖,可能是因为其不能接收NPY信号,机体不能正常调节能量代谢,导致能量以脂肪的形式积累,从而出现肥胖。
23.(1) 过敏原 会
(2) 摄取、处理、呈递抗原 B细胞/B淋巴细胞 促进B细胞分裂分化过程
(3) 组胺 组织液渗透压增大,组织液增多 非条件
(4) 抑制TH2细胞的活动,减少IL-4,IL-5的分泌,进而抑制免疫应答 促进
【分析】过敏反应是由于接触过敏原后产生抗体,抗体和肥大细胞结合,当过敏原再次刺激机体时,肥大细胞释放组胺,并与受体结合,导致的炎症反应。过敏反应会使得毛细血管壁对蛋白质等物质的通透性增加,组织液渗透压增大,可能会引起组织水肿。体液免疫:病原体侵入机体后,一些病原体被树突状细胞、B细胞等抗原呈递细胞摄取,这为激活B细胞提供了第一个信号,抗原呈递细胞将抗原处理后呈递在细胞表面,然后传递给辅助性T细胞,辅助性T细胞表面的特定分子发生变化并与B细胞结合,这为激活B细胞提供了第二个信号,辅助性T细胞开始分裂、分化,并分泌细胞因子,B细胞受到两个信号的刺激后开始分裂、分化,大部分分化为浆细胞,小部分分化为记忆B细胞,细胞因子促进B细胞的分裂、分化过程,浆细胞产生和分泌大量抗体,抗体可以随体液在全身循环并与这种病原体结合,抗体与病原体结合可以抑制病原体增殖或对人体细胞的黏附。
【详解】(1)过敏反应是由于接触过敏原后导致的炎症反应,A是过敏原。当人体首次接触物质A会产生抗体,引发免疫反应,浆细胞分泌的抗体首先主要吸附在肥大细胞的表面,过敏原再次进入时会起作用。
(2)据图可知,图1中细胞①是抗原呈递细胞,其功能是摄取、处理、呈递抗原。体液免疫中具有相同功能能摄取、处理、呈递抗原的细胞还有B细胞;Th2细胞分泌的IL-4是一种细胞因子,功能是促进B细胞的分裂分化过程,发挥重要作用。
(3)过敏反应是由于接触过敏原后产生抗体,抗体和肥大细胞结合,当过敏原再次刺激机体时,肥大细胞释放组胺,并与受体结合,导致的炎症反应。会使得毛细血管壁对蛋白质等物质的通透性增加,组织液渗透压增大,组织液会增多,组织水肿使得鼻腔通道变窄,导致鼻塞;另一方面这些物质也会使鼻腔上皮细胞分泌更多的粘液,刺激鼻腔内的神经末梢,引起患者打喷嚏,打喷嚏是生来就有,不需要大脑皮层参与,属于非条件反射。
(4)糠酸莫米松是糖皮质激素类药物,常用于治疗鼻炎。图2是临床实验结果,结合图1分析可知Treg细胞通过抑制TH2细胞的活动,减少IL-4,IL-5的分泌,从而减少抗体,碱性蛋白,白三烯等物质的产生,抑制免疫应答,缓解鼻炎症状,Treg细胞也属于一种T细胞,糠酸莫米松的最终效果是抑制免疫反应,所以推测糠酸莫米松可以促进Treg细胞的功能。
24.(1) 基因发生了异常 磷酸二酯键
(2) 过长会导致与模板结合时特异性过高,影响基因编辑效率 过短会导致与模板结合的特异性降低,可能会结合到其他非目标区域 位于内部可能会破坏PMP22基因本身的结构和功能
(3) 5'-G↓AATTC-3' 5'-C↓TCGAG-3' 疾病模型 疾病模型 生理盐水 抗原-抗体杂交 运动功能
【分析】1、基因表达载体的组成是:目的基因、启动子、终止子、标记基因,其中启动子位于基因的首端,是RNA聚合酶识别和结合的部位,驱动基因转录出mRNA;
2、分析题图:CRISPR基因转录的gRNA可指引Cas9到一个特定的基因位点进行切割,使相应部位的核苷酸之间的磷酸二酯键断裂;
3、基因工程技术的基本步骤:
(1)目的基因的获取:方法有从基因文库中获取、利用PCR技术扩增和人工合成;
(2)基因表达载体的构建:是基因工程的核心步骤,基因表达载体包括目的基因、启动子、终止子和标记基因等;
(3)将目的基因导入受体细胞:根据受体细胞不同,导入的方法也不一样.将目的基因导入植物细胞的方法有农杆菌转化法、基因枪法和花粉管通道法;将目的基因导入动物细胞最有效的方法是显微注射法;将目的基因导入微生物细胞的方法是感受态细胞法;
(4)目的基因的检测与鉴定:
分子水平上的检测:①检测转基因生物染色体的DNA是否插入目的基因--DNA分子杂交技术;②检测目的基因是否转录出了mRNA--分子杂交技术;③检测目的基因是否翻译成蛋白质--抗原-抗体杂交技术;
个体水平上的鉴定:抗虫鉴定、抗病鉴定、活性鉴定等。
【详解】(1)由图可知相关基因出现异常才会导致蛋白质过量表达,因此CMT1A患者神经胶质细胞中PMP22过量表达的原因是基因发生了异常;在胞内基因修复的过程中Cas9蛋白催化磷酸二酯键的断裂(在基因编辑中,Cas9蛋白作用于DNA分子的磷酸二酯键来进行切割等操作);
(2)靶向序列过长会导致与模板结合时特异性过高,可能难以找到完全匹配的模板,从而影响基因编辑的效率;靶向序列过短会导致与模板结合的特异性降低,可能会结合到其他非目标区域(太短就不能精准定位目标基因);gRNA位点不位于PMP22基因内部的原因是如果位于内部可能会破坏PMP22基因本身的结构和功能(这样可能会对正常的PMP22基因造成损害,而不能达到治疗目的);
(3)构建表达载体时,为了便于将扩增的DNA序列插入表达载体中,需要在上游引物的5'端添加与载体上限制酶识别序列相同的碱基序列,根据图中提供的限制酶信息,EcR1的识别序列为5'-G↓AATTC-3',所以此处应添加EcR1的识别序列,即5'-G↓AATTC-3';同理,下游引物的5'端应添加另一种限制酶的识别序列,图中有Xhe I的识别序列为5'-C↓TCGAG-3',所以此处应添加5'-C↓TCGAG -3';A组为正常小鼠,不做处理;B组为疾病模型小鼠,坐骨神经中注射构建成功的表达载体;C组为疾病模型小鼠,坐骨神经中注射生理盐水(作为对照,与B组形成对比,排除注射操作等对实验结果的影响);测定PMP22蛋白表达量可以通过抗原-抗体杂交技术;从个体水平测定三组小鼠的运动功能(因为CMT1A疾病可能影响小鼠的运动功能,从个体水平进行检测可以直观地反映治疗效果等情况)。
题号
1
2
3
4
5
6
7
8
9
10
答案
D
C
B
D
A
B
B
D
D
C
题号
11
12
13
14
15
16
17
18
19
答案
C
C
A
D
A
ABD
ABD
ACD
ACD
相关试卷
2024届江苏省苏锡常镇四市高三一模生物试题: 这是一份2024届江苏省苏锡常镇四市高三一模生物试题,共8页。
2024届淄博高三一模生物试题: 这是一份2024届淄博高三一模生物试题,共8页。
2024届江苏省连云港市高三一模生物试题: 这是一份2024届江苏省连云港市高三一模生物试题,共11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