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部编版语文七年级上册 考前检测小卷(二) 期中测试小卷(浙江版)第1页](http://img-preview.51jiaoxi.com/2/2/16417578/0-1732177969275/0.jpg?x-oss-process=image/resize,w_794,m_lfit,g_center/sharpen,100)
![部编版语文七年级上册 考前检测小卷(二) 期中测试小卷(浙江版)第2页](http://img-preview.51jiaoxi.com/2/2/16417578/0-1732177969325/1.jpg?x-oss-process=image/resize,w_794,m_lfit,g_center/sharpen,100)
![部编版语文七年级上册 考前检测小卷(二) 期中测试小卷(浙江版)第3页](http://img-preview.51jiaoxi.com/2/2/16417578/0-1732177969355/2.jpg?x-oss-process=image/resize,w_794,m_lfit,g_center/sharpen,100)
部编版语文七年级上册 考前检测小卷(二) 期中测试小卷(浙江版)
展开
这是一份部编版语文七年级上册 考前检测小卷(二) 期中测试小卷(浙江版),共9页。试卷主要包含了基础知识综合,名著阅读,诗歌鉴赏,文言文阅读,现代文阅读,作文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
一、基础知识综合
生活之味,酸甜苦辣咸,五味杂陈。那个儿子瘫痪整日小心翼翼的母亲,心中感慨( A.kǎi B.gài)向谁诉;那个散步时面对分(qí) ,想要一家人 A (表示各如其所愿,后表示每个人或事物都得到恰当的安排)的父亲,满满责任溢心间;那个变成金色花,躲在暗处匿笑的孩子,天真(làn) 漫惹人爱;那个雨夜徘徊(A.huí B.huái),著有诗集《 ① 》《春水》的女子,以荷叶喻母亲,颂伟大母爱;那个在井房受安妮·莎莉文老师启迪而恍然大悟的 ② (人物),求知欲望 B (形容思想感情自然而然地产生)……
生活之味,源于细节,伴以温情,辅以责任。
1.根据拼音填写汉字,并为加点字选出正确的读音(写序号)。
①分(qí) ②(làn) 漫
③感慨 ( Akǎi B.gài) ④ 徘徊 (A huí B.huái)
2.根据释义,请在文段的A、B两处,填上恰当的成语。
A B
3.在文段的①②两处,填上合适的内容。
①《 》②
二、名著阅读
完成下面小题
4.根据提示,写出相关人物。
A黑黑瘦瘦的先生,八字须,戴着黑框眼镜,挟着一叠大大小小的书。有时竟会忘记带领结。冬天是一件旧外套,寒颤颤的。他是
B她对自己的儿子虽然狠,对别家的孩子却好的,无论闹出什么乱子来,也决不去告诉各人的父母,因此我们就最愿意在她家里或她家的附近玩。她是
C她生得黄胖而矮。身材生得很高大。一到夏天,睡觉时她又伸开两脚两手,在床中间摆成一个“大”字,挤得我没有余地翻身。她是
5.如果鲁迅要为《朝花夕拾》中的人物建一个微信群,名为“《朝花夕拾》之温馨的回忆”,上面哪一个人物不能入群?请选出人物并说明理由。
我选 ,
三、诗歌鉴赏
6.请完成以下阅读策略梳理探究单。
四、文言文阅读
(一)
卓茂让马
【南朝宋】范晔
卓茂,南阳宛人也,时尝出行,有人认其马。茂问曰:“子亡马几何时?”对曰:“月余日矣。”茂有马数年,心知其谬,默然与之,挽车而去,顾曰:“若非公马,幸至丞相府归我。”他日,马主别得亡者,乃诣①府送马,叩头谢之。茂性不好争如此。
(选自《后汉书·卓茂传》)
(二)
梁鸿偿豕
【南朝宋】范晔
梁鸿家贫而尚节,博览无不通。尝牧豕②于上林苑中,误遗火,延及他舍。乃寻访主人,问所失财物,悉③以豕偿之。其主犹以为少。鸿曰:“无他财,愿以身作苦。”主人许之。乃执勤不懈。有老者见鸿非恒人,乃共让④主人。于是主人敬之,还其豕。鸿不受。
(选自《后汉书·梁鸿传》)
【注】①诣:到。②豕:shǐ,猪。③悉:都。④让:批评、责备。
7.借助方法,积累文言。
8.学习活动中,小语同学分享了以上两则文言故事。你认为卓茂和梁鸿的待人方式是否值得学习?请结合文意和生活实际说明理由。
五、现代文阅读
阅读材料,完成小题。
花园(节选)
汪曾祺
①在任何情形之下,那座小花园是我们家最亮的地方。虽然它的动人不是,至少不仅在于这点。
②每当家像一个概念一样浮现于我的记忆之上,它的颜色是深沉的。
③祖父年轻时建造的几进,是灰青色与褐色的。我自小养育于这种安定与寂寞里。报春花开放在这种背景前是好的。它不至被晒得那么多粉。固然报春花在我们那儿很少见,也许没有,不像昆明。
④曾祖留下的则几乎是黑色的,一种类似眼圈上的黑色,里面充满了影子。这些影子足以使供在神龛前的花消失。晚间点上灯,我们常觉那些布灰布漆的大柱子一直伸拔到无穷高处。神堂屋里总挂一只鸟笼,我相信即是现在也挂一只的。那只青裆子(一种鸟)永远眯着眼假寐。只有巳时将尽,它唱一会儿,洗个澡,抖下一团小雾在伸展到廊内片刻的夕阳光影里。
⑤我的脸上若有从童年带来的红色,它的来源是那座花园。
⑥“巴根草,绿茵茵,唱个唱,把狗听。”每个小孩子都这么唱过吧。有时甚么也不做,我躺着,用手指绕住它的根,用一种不露锋芒的力量拉,听顽强的根胡一处一处断。这种声音只有拔草的人自己才能听得。当然我嘴里是含着一根草了。草根的甜味和它的似有若无的水红色是一种自然的巧合。
⑦莫碰臭芝麻,沾惹一身,嗐,难闻死人。沾上身子,不要用手指去拈。用刷子刷。这种籽儿有带钩儿的毛,讨嫌死了。至今我不能忘记它:因为我急于要捉住那个“都溜”(一种蝉,叫的最好听),我举着我的网,蹑手蹑脚,抄近路过去,循它的声音找着时,拍,得了。可是回去,我一身都是那种臭玩意。想想我捉过多少“都溜”!
⑧蟋蟀已经变成大人玩意了。但是大人的兴趣在斗,而我们对于捉蟋蟀的兴趣恐怕要更大些。我看过一本秋虫谱,上面除了苏东坡和米南宫,还有许多济颠和尚说的话,都神乎其神的不大好懂。捉到一个蟋蟀,我不能看出它颈子上的细毛是瓦青还是朱砂,它的牙是米牙还是菜牙,但我仍然是那么欢喜。听,哪里?这儿,是的,这儿了!用草掏,手扒,水灌,嚯,蹦出来了。顾不得螺螺藤拉了手,扑,追着扑。有时正在外面玩得很好,忽然想起我的蟋蟀还没喂呢,于是赶紧回家。我每吃一个梨,一段藕,吃石榴吃菱,都要分给它一点。正吃着晚饭,我的蟋蟀叫了。我会举着筷子听半天,听完了对父亲笑笑,得意极了。一捉蟋蟀,那就整个园子都得翻个身。我最怕翻出那种软软的鼻涕虫。可是堂弟有的是办法,撒一点盐,立刻它就化成一摊水了。
⑨好些年看不到土蜂了。这种蠢头蠢脑的家伙,我觉得它也在花朵上把屁股撅来撅去的,有点不配,因此常常愚弄它。土蜂是在泥地上掘洞当作窠的。看它从洞里把个有绒毛的小脑袋钻出来(那神气像个东张西望的近视眼),嗡,飞出去了,我便用一点点湿泥把那个洞封好,在原来的旁边给它重掘一个,等着,一会儿,它拖着肚子回来了,找呀找,找到我掘的那个洞,钻进去,看看,不对,于是在四近大找一气。我会看着它那副急样笑个半天。或者,干脆看它进了洞,用一根树枝塞起来,看它从别处开了洞再出来。好容易,可重见天日了,它老先生于是坐在新大门旁边休息,吹吹风。神情中似乎是生了一点气,因为到这时已一声不响了。
(选自《人间草木》,有改动)
9.请根据选文内容,完成下面的思维导图。
10.文题为“花园”,开头却写了整个家的情况,似与“花园”无关。这一部分可否删去?为什么?
11.声音可以再现画面,可以传情达意。请从重音的角度,给文中划线句朗读设计,并说明理由。
我每吃一个梨,一段藕,吃石榴吃菱,都要分给它一点。
知识卡片:
重音是指朗读时,为适应传情达意的需要,对语句中的某些词或短语以重读的形式加以强调。重音常常落在有并列关系之处,有对比关系之处,有转折关系之处,有递进关系之处,有强调意味之处有修辞手法运用之处等。
12.《从百草园到三味书屋》和《花园》,虽然都有写童年生活的趣事,但两文的作者对这些回忆的态度却并不相同。请结合两文的相关内容和以下两则材料,分析两位作者对生活往事的不同情感态度。
[材料一]
我常想在纷扰中寻出一点闲静来,然而委实不容易。目前是这么离奇,心里是这么芜杂。一个人做到只剩了回忆的时候,生涯大概总要算是无聊了罢,但有时竟会连回忆也没有。
……
我有一时,曾经屡次忆起儿时在故乡所吃的蔬果:菱角、罗汉豆、茭白、香瓜。凡这些,都是极其鲜美可口的;都曾是使我思乡的蛊惑。后来,我在久别之后尝到了,也不过如此;惟独在记忆上,还有旧来的意味留存。他们也许要哄骗我一生,使我时时反顾。
——鲁迅《朝花夕拾·小序》
[材料二]
汪曾祺曾这样谈自己对散文的理解:“过度抒情,不知节制,容易流于伤感主义。我觉得伤感主义是散文(也是一切文学)的大敌……我是希望把散文写得平淡一点、自然一点、家常一点的。”此外,他还有一句名言:“生活,是很好玩的。”
阅读下面的非连续性文本,完成下面小题。
【材料一】
①“学霸”有很多含义,其中一种含义是指那些会学习,学习成绩优秀的学生。本文想为各位呈现一些经心理学研究证实普遍有效的学习方法,帮助大家成为“学霸”。
②一、详尽发问法:连接新知识与旧知识
③研究发现,在学习过程中使学生思考“为什么”的问题能够非常显著地提升学习成绩。很多时候我们认为自己读懂了,实际上印象并不深刻,也没有真正理解。当我们对所学知识进行各种“为什么”的发问时,我们会把新的知识与旧的知识联系起来,用旧的知识来解释新的知识,从而让新知识融入已有知识体系,这样才是真正的“理解”,因而也会记得更牢。
④二、心理意象法:用心作画印象深
⑤人的想象力是无穷的。心理意象法的关键就是把抽象的东西形象化。我们要做的就是把抽象的学习内容放到一个心理图像里,这个心理图像可能是一个具体的物品、一幅画面、一个动态的故事。心理意象法把新的知识与生活中常见的事物和场景联系起来,实现知识整合,提升我们的记忆和理解。
⑥三、习题检测法:从内部主动回忆
⑦大部分学生都很不喜欢习题测验。但是,习题测验的确能够提升学生对学习内容的掌握和记忆。所以,我们能给学生的建议是适量地做高质量的习题,而这种习题最好是依据自己的学习情况编写的。习题测验的过程必然会存在心理煎熬,然而要看到它对学习的巩固作用。
⑧四、分散学习法:不要“临时抱佛脚”
⑨如果你想在考试中发挥出色并能长期掌握知识,那就要用分散学习法了。对于学习来说有计划有间隔地完成学习任务是值得推荐的,因为有些人虽然可以考前突击记住大部分内容,但是没有前者来得牢固和持久。从长远的效果考虑,应该把“少量多次”作为首要策略。分散学习10小时相比集中学习15或20小时,对长期记忆而言效率更高。而且,研究还发现有意识地进行这种分散学习的效果比偶然出现这样的分散学习要好得多。
⑩五、交叉学习法:促进思维快速转换
⑪交叉学习,是在一个学习阶段内学习多个技能,进行穿插练习。如果我们利用交叉学习的方法,会得到比长时间学习同一种内容更好的学习效果。由于进行交叉学习,在做下一类习题时,前面的知识点和习题种类仍然停留在学生的记忆中,因而学生能够更加清晰地区分不同问题该用何种方法来解决。这样,下次遇到这些问题时,学生能够更快更准地把问题归类到不同知识点上。因此,我们不妨把不同类型的学习材料交叉地编排在学习计划中,这样能让我们在快速转换思维的过程中对知识系统进行灵活地调整和明确地区分。
(选自《百科知识》,有删改)
【材料二】
罗马房间记忆法是一种古老的记忆术,当时的政治家为了发表长篇演讲,要记下大量的资料,为方便记忆,便创造了这个方法。其特点就是利用自己的房间作为记忆的“档案柜”,把记忆的对象与熟悉的生活环境联结起来。
【材料三】
学霸小语作息时间表(部分)
6:40-7:00起床
7:00-7:10背诵一篇英文短文
7:10-7:30早餐
7:30-7:50识记十个英语单词、挑战一道数学易错题
7:50-12:00上课
12:10-12:20学习英语语法
12:20-12:40午餐
12:40-12:50背诵一首古诗
12:50-14:00午休
14:00-14:20阅读名著片段
13.下列说法不符合选文意思的一项是( )
A.真正的“理解”需要让新知识融入已有的知识体系。
B.习题测验是用内部主动回忆的方式来巩固学习的。
C.有意识地分散学习对长期记忆而言效率更高。
D.交叉学习是利用前面的知识来解决后面的问题。
14.材料二中的“罗马房间记忆法”与选文中哪种学习方法类似?请说明理由。
15.阅读材料三,具体分析学霸小语用到了选文中哪些学习方法(请写出两点)。
六、作文
16.升入初中,遇见了新老师,结识了新同学,你的世界是不是又多了几分美好?有人热情贴心,只要与他陪伴,你心灵的天空总会温晴美好;有人知识丰富,与他聊天,你的世界不再那么狭小;有人宽厚善良,与他相处,你的心底常会涌起丝丝感动……总之,认识他(她),真好!
请以“认识他(她),真好”为题,写一篇不少于500字的文章。
提示:①要把人物放在事件中写;②让读者明白他(她)“好”的原因;③“真好”这个关键词不能空洞表述,要适当融入自己的感受和心情,力求自然扣题。
要求:①结合生活经历,选取真实生活写作;②文中不出现真实的人名、校名和地名。
策略
诗句
收获
看标题
(1)遥怜故园菊, 。(岑参《行军九日思长安故园)
标题常点明时间/地点,概括事件,蕴含情感。
抓意象
(2) ,受降城外月如霜。(李益《夜上受降城闻笛》)
(3) ? 。(王湾《次北固山下》)
古人常借助意象“月”和“雁”来表达思亲思乡。
明手法
(4) , 。古道西风瘦马。(马致远《天净沙•秋思》)
对比衬托,抒发离人愁思。
(5)日月之行,若出其中; , 。(曹操《观沧海》)
虚实结合,彰显博大胸襟。
总结:依据阅读策略,重新思考并整理古诗文,让我有了新的收获。正如孔子所说:“(6) , 。” (《十二章》)只有学思结合,才能求得真知。
【拓展运用】
送春
[宋]王令
三月残花落更开,小檐日日燕飞来。
子规夜半犹啼血①,不信东风②唤不回。【注释】①子规:杜鹃鸟。啼血:形容鸟类啼叫的悲苦。②东风:春风。
(7)诗歌一、二句点明暮春时节的意象是 。
(8)请运用以上读诗策略(至少两种),结合诗歌内容分析作者的情感。 。
文言词句
方法
解释
(1)默然与之
结合语境法:联系上下文
(1)
(2)顾曰
课内迁移法:元方入门不顾
(2)
(3)叩头谢之
查阅字典法:①认错;道歉。②推辞;拒绝。③告别;告辞。④告诉;劝诫
(3)
(填序号)
(4)误遗火
成语推测法:不遗余力
(4)
【迁移】(5)运用上述方法翻译下面的句子。
鸿曰:“无他财,愿以身作苦。”主人许之。
相关试卷
这是一份考前检测小卷(二)(附答案) 2024—2025学年八年级语文上册期中测试小卷(浙江版),共22页。试卷主要包含了基础知识综合,名句名篇默写,名著阅读,五小时,文言文阅读,现代文阅读,作文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
这是一份考前检测小卷(二)(附答案) 2024—2025学年七年级语文上册期中测试小卷(北京版),共16页。试卷主要包含了基础知识综合,名句名篇默写,诗歌鉴赏,文言文阅读,名著阅读,现代文阅读,作文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
这是一份考前检测小卷(二)(附答案) 2024—2025学年七年级语文上册期中测试小卷(浙江版),共16页。试卷主要包含了基础知识综合,名著阅读,诗歌鉴赏,文言文阅读,现代文阅读,作文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