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8讲 避免漏解的奥秘-初中数学竞赛辅导讲义及习题解答第1页](http://img-preview.51jiaoxi.com/2/3/16415208/0-1732150254830/0.jpg?x-oss-process=image/resize,w_794,m_lfit,g_center/sharpen,100)
![第28讲 避免漏解的奥秘-初中数学竞赛辅导讲义及习题解答第2页](http://img-preview.51jiaoxi.com/2/3/16415208/0-1732150254867/1.jpg?x-oss-process=image/resize,w_794,m_lfit,g_center/sharpen,100)
![第28讲 避免漏解的奥秘-初中数学竞赛辅导讲义及习题解答第3页](http://img-preview.51jiaoxi.com/2/3/16415208/0-1732150254895/2.jpg?x-oss-process=image/resize,w_794,m_lfit,g_center/sharpen,100)
第28讲 避免漏解的奥秘-初中数学竞赛辅导讲义及习题解答
展开
这是一份第28讲 避免漏解的奥秘-初中数学竞赛辅导讲义及习题解答,共8页。
分类讨论就是按照一定的标准,把研究对象分成几个部分或几种情况,然后逐个加以解决,最后予以总结作出结论的思想方法,其实质是化整为零、各个击破的转化策略.
解题时何时需要进行分类?一般来说,当问题包含的因素发生变化,问题结果也相应发生变化,我们就需要对这一关键因素分类讨论,怎样进行正确分类?分类的基本要求是不重复、不遗漏,每次分类必须保持同一的分类标准,多级讨论,逐级进行.
【例题求解】
【例1】 四条线段的长分别为9,5,,1(其中为正实数),用它们拼成两个直角三角形,且AB与CD是其中的两条线段(如图),则可取值的个数为 .
思路点拨 AB是四条线段中最长的,故AB=9或AB=,又CD长不定,所以应就AB、CD的取值作全面讨论.
注:初中数学常见的分类方法有:
(1)按定义、性质、法则、公式分类;
(2)对参数分类;
(3)按图形位置分类;
(4)按图形特征分类;
(5)按余数分类.
注:参数是较为常见的分类对象,因为参数的不同取值,可能导致不同的运算结果,或者必须使用不同的方法去解决,这一分类方法在方程、不等式、函数中有广泛的应用.
【例2】 方程的所有整数解的个数是( )
A.2 B.3 C.4 D.5
思路点拨 这是一个特殊的幂指数方程问题,根据幂指数的意义,可将原问题分成三个并列的简单问题求解:(1)非零实数的零次幂等于1;(2)1的任何次幂等于1;(3)的偶次幂等于1.
【例3】 试确定一切有理数,使得关于的方程有根且只有整数根.
思路点拨 根据方程定义,是否为零影响方程的次数,这是质的不同,解法也不同,所以,应对r=0及≠0两种情况分类求解.
【例4】 已知一三角形纸片ABC,面积为25,BC边的长为10,∠B和∠C都为锐角,M为AB边上的一动点(M与点A、B不重合).过点M作MN∥BC,交AC于点N.设MN=.
(1)用表示△AMN的面积S△AMN;
(2)用△AMN沿MN折叠,使△AMN紧贴四边形BCNM(边AM、AN落在四边形BCNM所在的平面内),设点A落在平面BCNM内的点为A′,△A′MN与四边形BCNM重叠部分的面积为.①试求出关于的函数关系式,并写出自变量的取值范围;②当为何值时重叠部分的面积最大,最大为多少?
思路点拨 折叠△AMN,A点位置不确定,可能在△ABC内或在BC边上或在△ABC外,故需按以上三种情况分别求出关于的函数关系式,进而求出的最大值.
注:有关平面几何问题,经常按图形相互之间的位置进行分类,因为图形存在不同的位置关系,其解答结果可能不同,也可能需要使用不同的方法解决,初中平面几何按位置关系分类,最终一般都归结为点、直线和圆之间的位置关系.
【例5】 已知⊙Ol与⊙O2外切,⊙Ol的半径R=2,设⊙O2的半径是r.
(1)如果⊙Ol与⊙O2的圆心距d=4,求r的值;
(2)如果⊙Ol、⊙O2的公切线中有两条互相垂直,并且r≤R,求r的值.
思路点拨 题中没有给出图形,题设中外切两圆的公切线中有两条互相垂直,情况不惟一,故应分类讨论.
注:中考压轴题分类讨论有以下常见情形:
(1)由点的不确定定引起的分类讨论;
(2)由图形全等或相似的对应关系的不确定性引起的分类讨论;
(3)由图形运动导致图形之间位置发生变化引起的分类讨论.
学力训练
1.已知m为实数,如果函数的图象与轴只有一个交点,那么m的取值为 .
2.若实数、满足,,则的值为 .
3.若半径为5和4的两个圆相交,且公共弦长为6,则它们的圆心距等于 .
4.已知⊙O和不在⊙O上的一点P,过P直线交⊙O于A、B点,若PA·PB=4,OP=5,则⊙O的半径为 .
5.和抛物线只有一个公共点(-1,-1)的直线解析式为( )
A. B. C.或 D.
6.若线段AB两端点到直线的距离分别为4和8,则AB的中点到直线的距离是( )
A.2 B.4 C.6 D.2或6
7.点A(-4,0),B(2,0)是坐标平面上两定点,C是的图象上的动点,则满足上述条件的直角△ABC可以画出( )
A.1个 B.2个 C. 3个 D.4个
8.如图,在直角梯形ABCD中,AB=7,AD=2,BC=3,如果边AB上的点P使得以P、A、D为顶点的三角形和以P、B、C为顶点的三角形相似,那么这样的P点有( )
A.1个 B. 2个 C.3个 D.4个
9.已知关于的方程.
(1)求证:无论是取何实数值,方程总有实数根;
(2)若等腰三角形ABC的一边长,另两边长为、恰好是这个方程的两个根,求此三角形的周长.
10.已知:如图,抛物线C1经过A,B,C三点,顶点为D,且与x轴的另一个交点为E.
(1)求抛物线C1的解析式;
(2)求四边形ABCD的面积;
(3)△AOB与△BDE是否相似,如果相似,请予以证明;如果不相似,请说明理由;
(4)设抛物线C1的对称轴与x轴交于点F,另一条抛物线C2经过点E(抛物线C2与抛物线C1不重合),且顶点为M(a,b),对称轴与x轴相交于点G,且以M,G,E为顶点的三角形与以D,E,F为顶点的三角形全等,求a,b的值(只需写出结果,不必写出解答过程)
11.以O为圆心的两个同心圆的半径分别为9cm和5cm,⊙O′与这两个圆都相切,则⊙O′的半径是 .
12.在△ABC中,AB=AC,AB的中垂线与AC所在直线相交所得的锐角为50°,则底角B的大小为 .
13.如图,在Rt△ABC中,∠C=90°,AC=3,BC=4,若以C为圆心,R为半径所作的圆与斜边AB只有一个公共点,则R的取值范围是 .
14.已知点A(0,6),B(3,0),C(2,0),M(0,m),其中m
相关试卷
这是一份第12讲 方程与函数-初中数学竞赛辅导讲义及习题解答,共7页。
这是一份第11讲 双曲线-初中数学竞赛辅导讲义及习题解答,共8页。
这是一份第10讲 抛物线-初中数学竞赛辅导讲义及习题解答,共9页。
![英语朗读宝](http://img.51jiaoxi.com/images/27f0ad84943772f8cdf3a353ba2877c5.jp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