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四川省泸州高中2024-2025学年2024级高一上学期第一次月考化学卷 Word版含解析第1页](http://img-preview.51jiaoxi.com/3/7/16410204/1-1732067170949/0.jpg?x-oss-process=image/resize,w_794,m_lfit,g_center/sharpen,100)
![四川省泸州高中2024-2025学年2024级高一上学期第一次月考化学卷 Word版含解析第2页](http://img-preview.51jiaoxi.com/3/7/16410204/1-1732067170982/1.jpg?x-oss-process=image/resize,w_794,m_lfit,g_center/sharpen,100)
![四川省泸州高中2024-2025学年2024级高一上学期第一次月考化学卷 Word版含解析第3页](http://img-preview.51jiaoxi.com/3/7/16410204/1-1732067171011/2.jpg?x-oss-process=image/resize,w_794,m_lfit,g_center/sharpen,100)
![四川省泸州高中2024-2025学年2024级高一上学期第一次月考化学卷 Word版无答案第1页](http://img-preview.51jiaoxi.com/3/7/16410204/0-1732067167497/0.jpg?x-oss-process=image/resize,w_794,m_lfit,g_center/sharpen,100)
![四川省泸州高中2024-2025学年2024级高一上学期第一次月考化学卷 Word版无答案第2页](http://img-preview.51jiaoxi.com/3/7/16410204/0-1732067167561/1.jpg?x-oss-process=image/resize,w_794,m_lfit,g_center/sharpen,100)
![四川省泸州高中2024-2025学年2024级高一上学期第一次月考化学卷 Word版无答案第3页](http://img-preview.51jiaoxi.com/3/7/16410204/0-1732067167590/2.jpg?x-oss-process=image/resize,w_794,m_lfit,g_center/sharpen,100)
四川省泸州高中2024-2025学年高一上学期第一次月考化学卷试卷(Word版附解析)
展开
这是一份四川省泸州高中2024-2025学年高一上学期第一次月考化学卷试卷(Word版附解析),文件包含四川省泸州高中2024-2025学年2024级高一上学期第一次月考化学卷Word版含解析docx、四川省泸州高中2024-2025学年2024级高一上学期第一次月考化学卷Word版无答案docx等2份试卷配套教学资源,其中试卷共19页, 欢迎下载使用。
一、选择题(共56分,每小题4分,每题只有一个正确选项)
1. “一带一路”是跨越时空的宏伟构想,赋予了古丝绸之路崭新的时代内涵。下列通过古丝绸之路传到国外的发明和技术中不涉及化学变化的是
A. 使用火药B. 指南针指引航海
C. 用泥土烧制陶瓷D. 冶炼金属
【答案】B
【解析】
【详解】A.使用火药过程中有新物质生成,属于化学变化,故A错误;
B.指南针指引航海,只是指示南北,没有新物质生成,属于物理变化,故B正确;
C.用泥土烧制陶瓷,包含着物质与氧气发生的氧化反应,属于化学变化,故C错误;
D.冶炼金属需要用还原剂与化合物反应,过程中有新物质生成,属于化学变化,故D错误;
故选:B。
2. 中国茶道既是饮茶的艺术,也是生活的艺术。下列泡茶的主要步骤中,属于过滤操作的是
A. AB. BC. CD. D
【答案】C
【解析】
【详解】过滤是固液分离的一种方法,滤茶是把固体茶叶和水分离,属于过滤,故选C。
3. 下列选项中,有别于其他三个选项的是
A. B. C. D.
【答案】D
【解析】
【详解】、、均由两种元素组成,其中有一种元素为氧元素,均属于氧化物,而属于盐类,故答案选D。
4. 液氨作为汽车未来的新能源,反应为:4NH3+3O2=2N2+6H2O。该反应属于
A. 化合反应B. 分解反应C. 置换反应D. 复分解反应
【答案】C
【解析】
【详解】置换反应是一种单质和一种化合物反应生成另一种单质和另一种化合物的化学反应,4NH3+3O2=2N2+6H2O是置换反应,故选C。
5. 下列物质:①纯碱②溶液③浓硫酸④烧碱⑤液态氮气⑥氯化钾,分类正确的是
A. 碱——①④B. 纯净物——③④⑤
C 混合物——②⑤D. 盐——①⑥
【答案】D
【解析】
【详解】A.纯碱属于盐类,A错误;
B.浓硫酸属于混合物,B错误;
C.液态氮气属于纯净物,C错误;
D.纯碱、氯化钾均属于盐类,D正确;
答案选D。
6. 下列说法正确的一组是
A. 汽油、液氧、均为纯净物
B. 液态氯化氢能导电
C. 金属氧化物一定是碱性氧化物
D. 与互为同素异形体
【答案】D
【解析】
【详解】A.汽油为多种物质构成的混合物,液氧、均为纯净物,A错误;
B.氯化氢是电解质,其在水溶液状态下可导电,液态氯化氢不导电,B错误;
C.金属氧化物不一定是碱性氧化物,如Mn2O7是酸性氧化物,C错误;
D.与是由同种元素组成的性质不同的单质,互为同素异形体,D正确;
答案选D。
7. 下列关于胶体的叙述不正确的是
A. 把饱和溶液滴入氢氧化钠溶液中,以制取胶体
B. 可以通过是否能产生丁达尔效应来区分溶液和胶体
C. 胶体区别于其他分散系的本质特征是分散质的微粒直径在
D. 卤水点豆腐涉及到了胶体的聚沉
【答案】A
【解析】
【详解】A.制备氢氧化铁胶体,应在沸水中滴加饱和氯化铁溶液,把FeCl3饱和溶液滴入到氢氧化钠溶液中,生成氢氧化铁沉淀,故A错误;
B.光线通过胶体会出现光亮通路,溶液无此现象,利用丁达尔效应可以区分溶液和胶体,故B正确;
C.胶体区别于其他分散系的本质特征是分散质的微粒直径,胶体的分散质的微粒直径在1nm~100nm之间,故C正确;
D.卤水中含电解质,会使豆浆中的蛋白质胶体聚沉,故D正确;
答案选A
8. 下列物质在水中的电离方程式正确的是
A. B.
C. D.
【答案】B
【解析】
【详解】A.电离方程式:,A错误;
B.电离方程式:,B正确;
C.电离方程式:,C错误;
D.电离方程式:,D错误;
答案选B。
9. 在指定条件下,下列各组离子一定能大量共存的是
A. 在胶体中:、、、
B. 在含大量的溶液中:、、、
C. 在强碱溶液中:、、、
D. 在无色溶液中:、、、
【答案】C
【解析】
【详解】A.电解质能使胶体聚沉,在胶体中可能大量含有、、、,故不选A;
B.与反应生成氢氧化铜沉淀,在含大量的溶液中不能大量含有,故不选B;
C.强碱溶液中,、、、相互之间不反应,能大量共存,故选C;
D.含有的溶液呈紫红色,在无色溶液中不含,故不选D;
选C。
10. 现有和三种无色溶液,只用一种试剂即可把它们鉴别出来,可行的是
A. 稀硫酸B. 稀盐酸C. 溶液D. 硫酸钠溶液
【答案】A
【解析】
【详解】A.取样品,加入稀硫酸,有气泡产生的是NaHCO3,产生沉淀的是Ba(OH)2,无现象为氧氧化钾,能鉴别,故A符合题意;
B.取样品,加入稀盐酸,有气泡产生的是NaHCO3,另外两种都没有明显现象,不能鉴别,故B不符合题意;
C.取样品,加入氯化钠溶液,均没有明显现象,不能鉴别,故C不符合题意;
D.取样品,加入Na2SO4溶液,有白色沉淀生成的是Ba(OH)2,另外两种物质中都没有明显现象,不能鉴别,故D不符合题意;
故选A。
11. 可用离子方程式表示的化学反应是
A. 稀盐酸与氨水B. 硫酸与氢氧化钡的反应
C. 醋酸与氢氧化钠D. 硫酸氢钾与氢氧化钾
【答案】D
【解析】
【分析】表示的是强酸和强碱反应生成可溶性盐和水,据此分析解题。
【详解】A.氨水是弱碱,要写成化学式,A不符合题意;
B.两者反应的产物硫酸钡是难溶物,要写成化学式,B不符合题意;
C.醋酸是弱酸,要写成化学式,C不符合题意;
D.硫酸氢钾与氢氧化钾的反应生成硫酸钾与水,可用表示的化学反应,D符合题意;
答案选D。
12. 下列离子反应方程式正确的是
A. 用小苏打治疗胃酸过多:
B. 稀硫酸滴在铜片上:
C. 氢氧化钡溶液与硫酸铜溶液反应:
D. 铝插入硫酸铜溶液中形成美丽的铜树:
【答案】C
【解析】
【详解】A.小苏打即碳酸氢钠,在水溶液中电离出碳酸氢根离子,故用小苏打治疗胃酸过多的离子方程式为:,故A项错误;
B.铜和稀硫酸不反应,故B项错误;
C.氢氧化钡溶液跟硫酸铜反应生成硫酸钡沉淀和氢氧化铜沉淀,离子方程式为:,故C项正确;
D.将铝插入硫酸铜溶液中发生置换反应,离子方程式:,故D项错误;
答案选C。
13. 根据事物的某些相似性质类推其他的相似性,并预测类似的可能性,是我们经常使用的一种思维方法。以下推论正确的是
A. AB. BC. CD. D
【答案】B
【解析】
【详解】A.与水不反应,故A错误;
B.和溶液不反应,通入溶液无明显现象,故B正确;
C.1个分子只能电离出1个氢离子,属于一元酸,故C错误;
D.金属氧化物是酸性氧化物,故D错误;
选B。
14. 某溶液仅由Na+、Cu2+、Ba2+、Fe3+、、、Cl-中的若干种离子组成,取适量溶液进行如下实验:
根据以上实验判断,下列推断错误的是
A. 气体1通入澄清石灰水中,溶液变浑浊
B. 白色沉淀2中加稀硝酸,沉淀不溶解
C. 原溶液中一定存在Na+,一定不存在Ba2+
D. 白色沉淀3说明原溶液中一定存在Cl-
【答案】D
【解析】
【分析】原溶液中加入过量的盐酸,能够得到气体和无色溶液1,Cu2+显蓝色,Fe3+显棕黄色,因此原溶液中一定不含有Cu2+、Fe3+,根据所给离子,气体1为CO2,原溶液中一定含有,根据离子共存,原溶液中一定不含有Ba2+,根据溶液呈电中性,原溶液中一定含有Na+,无色溶液1中加入过量Ba(OH)2溶液,得到白色沉淀2,该白色沉淀为BaSO4,原溶液中含有,滤液2中加入过量HNO3和AgNO3溶液,得到白色沉淀3,白色沉淀为AgCl,Cl-来自于过量的盐酸,原溶液中可能含有Cl-,据此分析;
【详解】根据上述分析,原溶液中一定存在的离子是、Na+、,可能含有Cl-,一定不含有离子是Cu2+、Ba2+、Fe3+,
A.气体1为CO2,通入澄清石灰水中,溶液变浑浊,故A正确;
B.沉淀2BaSO4,BaSO4不溶于稀硝酸,故B正确;
C.根据上述分析,一定存在Na+,一定不含有Ba2+,故C正确;
D.白色沉淀3为AgCl,Cl-可能来自于过量的盐酸,原溶液中可能含有Cl-,故D错误;
故选:D。
二、填空题(共44分)
15. 以下10种物质为中学化学中常见的物质:
① ②固体 ③固体 ④ ⑤
⑥(酒精) ⑦固体 ⑧固体 ⑨固体 ⑩
请按下列要求回答(填写物质的标号):
(1)属于非电解质的是___________。
(2)属于酸性氧化物的是___________。
(3)既不是电解质也不是非电解质的是___________。
(4)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___________。
A. 溶液能与反应生成氢气
B. 硝酸在熔融态和水溶液中均有很强的导电性
C. 从组成上看可以认为属于碱
D. 可溶性钡盐有毒,但硫酸钡在医学上常作为钡餐使用
(5)写出⑤与⑩反应的离子方程式:___________。
【答案】(1)④⑥ (2)④
(3)① (4)BC
(5)
【解析】
【小问1详解】
非电解质为在熔融状态下和水溶液中均不能够导电的化合物,包括绝大多数非金属氧化物、非金属氢化物、绝大多数有机物等,单质和混合物既不是电解质也不是非电解质,故属于非电解质的有④⑥;
【小问2详解】
酸性氧化物是指能够与碱反应生成盐和水的氧化物,故属于酸性氧化物的有④;
【小问3详解】
单质和混合物既不是电解质也不是非电解质的是,故既不是电解质也不是非电解质的有①;
【小问4详解】
A.NaHSO4溶液能够电离出氢离子,故能与Zn反应生成氢气和硫酸锌,A正确;
B.硝酸在熔融态下为分子,不能电离出自由移动的离子,故硝酸熔融状态下不能导电,B错误;
C.从组成上看可以认为C2H5OH属于有机物,不能电离出氢氧根离子,不属于碱,C错误;
D.可溶性钡盐有毒,但硫酸钡既不溶于水也不溶于算,故硫酸钡在医学上常作为钡餐使用,D正确;
故答案选BC;
【小问5详解】
硝酸与氧化钙反应生成硝酸钙和水,离子方程式为。
16. 胶体是物质的一种分散状态,比较稳定,外观上胶体溶液不浑浊,用肉眼或普通显微镜均不能辨别。很多蛋白质、淀粉、血液、淋巴液等都属于胶体。胶体还可以按照分散剂的状态分为固溶胶如有色玻璃、气溶胶如雾、烟和液溶胶如胶体。
(1)写出实验室用饱和溶液与沸水制备胶体的化学方程式:___________
(2)胶体可以稳定存在的主要原因是___________。
A. 胶体粒子直径在之间B. 胶体具有丁达尔现象
C. 胶粒带电D. 胶体外观均匀
(3)下列事实与胶体性质无关的是___________。
A. 在豆浆中加入盐卤做豆腐
B. 河流入海处易形成沙洲
C. 大雾天气中,可以明显看到汽车远光灯形成的光带
D. 三氯化铁溶液中滴入氢氧化钠溶液出现红褐色沉淀
(4)根据材料判断下列分散系的类型与其他液体不同类的是___________。
A. 蛋白质溶液B. 氨水C. 食盐水D. 酒精溶液
(5)如图,在半透膜袋里盛有淀粉溶液,将半透膜袋悬挂在盛有水的烧杯中。已知淀粉溶液遇碘变蓝色。选出正确的选项___________。
A. 只有半透膜外水变蓝B. 只有半透膜内部淀粉溶液变蓝
C. 半透膜内外均不变蓝D. 半透膜内外均变蓝
【答案】(1) (2)C (3)D (4)A (5)B
【解析】
【小问1详解】
用饱和溶液与沸水制备胶体的化学方程式为:;
【小问2详解】
胶体微粒因吸附带电荷的离子而带电,同一胶体胶粒带同种电荷,胶粒之间相排斥,不易聚集成大颗粒,所以胶体可以稳定存在,则胶体可以稳定存在的主要原因是胶体带电,故选C;
【小问3详解】
A.豆浆属于胶体,在豆浆中加入盐卤后使其发生聚沉,从而形成豆腐,与胶体性质有关,A不符合题意;
B.河流入海处易形成沙洲,是因为胶体遇电解质发生聚沉,与胶体性质有关,B不符合题意;
C.雾是气溶胶,大雾天气中,看到汽车远光灯形成的光带,是因为胶体的丁达尔效应,与胶体性质有关,C不符合题意;
D.三氯化铁溶液中滴入氢氧化钠溶液出现红褐色沉淀,是二者发生复分解反应所致,与胶体性质无关,D符合题意;
故选D。
【小问4详解】
氨水、食盐水和酒精溶液均属于分散系中的溶液,而蛋白质溶液属于胶体,故选A;
【小问5详解】
淀粉溶液属于胶体,不能透过半透膜,碘水是溶液,能透过半透膜,则只有半透膜内部淀粉溶液变蓝,故选B。
17. 氯化钠()是生活中常用的化学品,也是重要的化工生产原料。
Ⅰ.实验室研究氯化钠的性质及制备
(1)如表示在水中溶解过程的微观状态示意图。
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___________。
a.干燥的固体不导电,是由于其中不存在和
b.由上图可知,水分子在形成自由移动的和中起到了至关重要的作用
c.溶液能导电,是由于在电流作用下,其可解离出自由移动的和
(2)某同学用含钠元素的不同类别物质制备。化学反应方程式如下:
a. b.
c. d.___________。
①反应可为某种盐与反应来制得氯化钠,该物质的化学式为___________。
②反应也可为两种盐溶液相互反应获得氯化钠,该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___________。
③反应中的原料的物质类别是碱性氧化物,请依据其类别通性,再列举2个能与反应的其他物质(用化学式表示)___________、___________。
Ⅱ.工业生产中氯化钠的制备
我国食盐的来源主要为海盐、湖盐、井矿盐。粗食盐中除了含泥沙等难溶性杂质外,还含有、、等可溶性杂质。为得到精制食盐,某同学设计如下除杂流程,向粗盐中依次加入:过量BaCl2溶液、过量溶液、过量溶液,然后过滤,再在滤液中加入适量盐酸后加热蒸发结晶得纯净的。
(3)①向粗盐中首先加入过量溶液的目的是:___________。
②用离子方程式表示加入过量溶液的作用和___________。
③用离子方程式表示盐酸的作用和___________。
【答案】(1)b (2) ①. 或等 ②. Na2SO4 + BaCl2 = BaSO4↓+2NaCl ③. H2O ④. CO2
(3) ①. 除尽硫酸根离子 ②. ③.
【解析】
【分析】粗盐除杂时,除去溶液中镁离子用过量的氢氧化钠溶液,除去溶液中钙离子用过量的碳酸钠溶液,除去溶液中的硫酸根离子用过量的氯化钡溶液,则会产生钡离子杂质,除钡离子、钙离子均用碳酸钠除去,为减少实验步骤,则除硫酸根离子在除钙离子之前,即氯化钡溶液加在碳酸钠溶液之前;然后过滤,在滤液中加入适量盐酸除去过量的碳酸钠和氢氧化钠,最后加热蒸发结晶使盐酸挥发得纯净的NaCl。
【小问1详解】
a.氯化钠由钠离子和氯离子构成,存在钠离子和氯离子,不导电是因为二者不能自由移动,a错误;
b.由图可知,在水分子的作用下促使氯化钠电离,故水分子在形成自由移动的Na+和Cl-中起到了至关重要的作用,b正确;
c.氯化钠溶液能导电,是由于在水分子的作用下,解离出可自由移动的离子,c错误;
故选b;
【小问2详解】
①反应可为某种盐与反应来制得氯化钠,可以为或等;
②反应d也可为两种盐溶液相互反应获得氯化钠,可以是Na2SO4 + BaCl2 = BaSO4↓+2NaCl等;
③Na2O的物质类别是碱性氧化物,碱性氧化物能和水、酸性氧化物(如CO2)等反应;
【小问3详解】
①由分析可知,加入过量氯化钡溶液的目的是除尽硫酸根离子;
②加入过量的碳酸钠溶液除去钡离子和钙离子,涉及的离子方程式为、;
③加盐酸是为了除去过量的碳酸钠溶液和氢氧化钠溶液,涉及的离子方程式为、。
18. 有一包固体粉末,可能是、、、中的一种或几种组成,为了分析固体粉末的成分,取少量该固体粉末进行实验,实验方案设计如下:
(1)实验步骤①和③都有相同的实验操作,该操作名称为___________。
(2)固体粉末中一定有___________。一定没有___________。
(3)若现象为“沉淀不溶解”或“沉淀部分溶解”,结论是固体粉末中一定还有:___________;若现象为“沉淀全部溶解”,结论是固体粉末中一定不含:___________。
(4)写出实验步骤②涉及的离子方程式___________。
(5)简单修改上述实验方案,可取消第④步实验,修改的方法是___________。
【答案】(1)过滤 (2) ①. 、 ②.
(3) ① ②.
(4)
(5)把第③步使用的Ba(OH)2溶液改为BaCl2溶液[或Ba(NO3) 2溶液]
【解析】
【分析】固体粉末加水得无色溶液,而硫酸铜溶液为蓝色,则一定不含硫酸铜,得到了白色沉淀,而所给的可能物质都易溶于水,故白色沉淀为物质间反应的生成物,氢氧化钠与氯化镁能反应生成氢氧化镁沉淀,氢氧化镁沉淀遇硝酸可全部溶解,故一定含有氢氧化钠和氯化镁,是否含有硫酸钠可以通过现象X沉淀的溶解情况来推断。
【小问1详解】
步骤①和③均为分离固液的操作,该操作名称为过滤;
【小问2详解】
由分析,一定不含硫酸铜,一定含有氢氧化钠和氯化镁;
【小问3详解】
氢氧化钡能与硫酸钠反应生成硫酸钡沉淀,该沉淀不溶于稀硝酸,若现象X出现有“沉淀不溶解”或“沉淀部分溶解”的情况,说明有硫酸钡生成,即含有;若现象为“沉淀全部溶解”,结论是固体粉末中一定不含:;
【小问4详解】
粉末中含有的氢氧化钠能与氯化镁反应生成氢氧化镁沉淀,氢氧化镁沉淀能与硝酸反应生成硝酸镁和水,故实验步骤②涉及的离子方程式为;
【小问5详解】
使用氢氧化钡溶液能与氯化镁反应生成氢氧化镁沉淀,对硫酸根离子的检验造成干扰,可以不使用氢氧化钡而使用氯化钡或硝酸钡来检验硫酸根离子的存在,BaCl2溶液(或Ba(NO3) 2溶液)不会和镁离子生成白色沉淀,故把第③步使用的Ba(OH)2溶液改为BaCl2溶液[或Ba(NO3) 2溶液]可取消第④步实验。A.投茶
B.冲泡
C.滤茶
D.分茶
选项
实际事实
类推结果
A
可以与水反应生成
也可以与水反应生成
B
通入溶液无明显现象
通入溶液也无明显现象
C
分子中含有2个氢原子,属于二元酸
分子中含有4个氢原子,属于多元酸
D
金属氧化物为碱性氧化物
金属氧化物也为碱性氧化物
相关试卷
这是一份四川省泸州市泸化中学2024-2025学年高一上学期期中化学试卷(Word版附解析),文件包含四川省泸州市龙马潭区泸化中学2024-2025学年高一上学期11月期中化学试题Word版含解析docx、四川省泸州市龙马潭区泸化中学2024-2025学年高一上学期11月期中化学试题Word版无答案docx等2份试卷配套教学资源,其中试卷共26页, 欢迎下载使用。
这是一份四川省泸州市泸化中学2024-2025学年高二上学期期中化学试卷(Word版附解析),文件包含四川省泸州市龙马潭区泸化中学2024-2025学年高二上学期11月期中化学试题Word版含解析docx、四川省泸州市龙马潭区泸化中学2024-2025学年高二上学期11月期中化学试题Word版无答案docx等2份试卷配套教学资源,其中试卷共23页, 欢迎下载使用。
这是一份重庆市巴蜀中学2024-2025学年高一上学期第一次月考化学试卷(Word版附解析),文件包含重庆市巴蜀中学校2024-2025学年高一上学期第一次月考化学试题Word版含解析docx、重庆市巴蜀中学校2024-2025学年高一上学期第一次月考化学试题Word版无答案docx等2份试卷配套教学资源,其中试卷共22页, 欢迎下载使用。
![文档详情页底部广告位](http://img.51jiaoxi.com/images/257d7bc79dd514896def3dc0b2e3f598.jp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