终身会员
搜索
    上传资料 赚现金
    英语朗读宝

    2025届高中地理一轮复习基础知识专题练: 区域与区域发展

    立即下载
    加入资料篮
    2025届高中地理一轮复习基础知识专题练: 区域与区域发展第1页
    2025届高中地理一轮复习基础知识专题练: 区域与区域发展第2页
    2025届高中地理一轮复习基础知识专题练: 区域与区域发展第3页
    还剩16页未读, 继续阅读
    下载需要20学贝 1学贝=0.1元
    使用下载券免费下载
    加入资料篮
    立即下载

    2025届高中地理一轮复习基础知识专题练: 区域与区域发展

    展开

    这是一份2025届高中地理一轮复习基础知识专题练: 区域与区域发展,共19页。试卷主要包含了单选题,材料解题思路题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

    一、单选题
    糯稻脱壳后称糯米,又名“江米”,口感香糯黏滑,深受大众喜爱。糯稻是我国M地的主要粮食作物,每年10月稻谷成熟,受条件限制,当地农民多采用手工摘禾、禾架晒禾(下图)的方式收获。据此完成下面小题。
    1.影响M地收获和晾晒稻谷方式的主要因素是( )
    A.地形B.气温C.文化D.交通
    2.M地最可能位于( )
    A.江苏B.西藏C.贵州D.新疆
    索诺拉沙漠位于美国和墨西哥交界处, 冬夏两季降水,年降水量超过300mm, 高于北部的莫哈维沙漠。 当地的巨人柱仙人掌高达十几米, 高举“手臂”,柱顶花朵。左图为索诺拉沙漠位置图,右图为索诺拉沙漠的仙人掌。
    3.索诺拉沙漠夏季降水的主要类型及水汽来源分别是
    A. 气旋雨 太平洋B. 地形雨 太平洋C. 锋面雨 墨西哥湾D. 对流雨 加利福尼亚湾
    4.该地仙人掌( )
    A. 花朵白天绽放,利于昆虫授粉
    B. 茎干表面多褶皱,有涨缩现象
    C. 生长非常快,存活时间比较短
    D. 高举“手臂”,争夺水分和阳光
    5.不同区域,由于地理环境的差异,建筑物也各有差异。传统民居是乡村聚落中最具特色的景观。下图分别为陕西窑洞、福建土楼、四合院、云南竹楼景观。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福建土楼主要受地形条件影响B.陕西窑洞主要受科技水平影响
    C.四合院主要受交通条件影响D.云南竹楼主要受气候条件影响
    三叶草,多年生草本植物,喜温暖、向阳、年降水量800~1000mm、排水良好的环境,平均根深20~33cm。最大根深可达120cm。下图示意非洲西北部某风景区等高线和等潜水位线(潜水位海拔相等的点连成的线称作等潜水位线)分布状况,景区内有一较大溪流发育,该溪流径流量季节差异明显。景区内广泛种植三叶草。据此完成下面小题。
    6.结合三叶草生长习性,该区域三叶草生长最为旺盛的地点可能是( )
    A.①地B.②地C.③地D.④地
    7.图示区域( )
    A.③④两地的相对高度可能为0米B.①地表的坡面径流方向流向东南
    C.景区内较大的溪流自西南流向东北D.④地夜晚可看到电视塔顶的指示灯
    下图示意我国某古镇的粉墙黛瓦景观,其“小桥、流水、人家”的水乡文化每年吸引众多游客来此观光旅游。据此完成下面小题。
    8.粉墙黛瓦景观主要分布在我国( )
    A.西北地区B.青藏地区C.江南地区D.黄土高原
    9.该古镇传统民居屋顶有一定坡度,主要是为了( )
    A.排雨B.防震C.防风D.防晒
    10.与该古镇相比,我国东北地区乡村传统民居屋顶坡度更大,主要是为了( )
    A.御寒保温B.抵御大风C.积雪滑落D.增加采光
    下图为世界两区域图。据图完成下面小题。
    11.图示两区域( )
    A.地处板块交界处,多火山、地震B.外力作用均以流水沉积作用为主
    C.河流以雨水补给为主,流量稳定D.地势平坦,有相同的农业地域类型
    12.两区域气候( )
    A.均为热带气候类型B.以冬雨型气候为主
    C.与气压带、风带季节移动有关D.常年受副热带高气压的控制
    13.图示孟加拉湾沿岸多风暴潮原因不正确的是( )
    A.河口水量大B.西南季风影响
    C.喇叭口的海岸地形D.沿岸常年受飓风影响
    蘑菇房(如下图)是哈尼族人所居住的特色房屋,房屋状如蘑菇,由土基墙、竹木架和茅草顶构成。房屋分为三层:底层关牛马堆放农具等;中层用木板铺设,隔成左、中、右三间,中间设有一个常年烟火不断的方形火塘;顶层用泥土覆盖。哈尼族居住的云南哀牢山垂直差异明显,降雨量较大(一般超过1200mm),雾多,日照少。完成下面小题。
    14.蘑菇房采用厚重的土基墙,主要原因是( )
    A.抗强风的侵袭B.抗震能力强C.室内冬暖夏凉D.房间隔音效果好
    15.蘑菇房中层设火塘利于延长蘑菇房使用寿命,主要原因是( )
    A.冬季湿冷,烤火取暖
    B.上升热气烘干茅草顶,减缓草料发霉
    C.烘干墙体,熏制食物
    D.火烟味驱虫杀菌,便于室内粮食储存
    16.顶层用泥土覆盖,主要功能是( )
    A.防火B.防潮C.防雷D.防虫
    生活在大兴安岭北段的鄂温克族人曾以游猎、捕鱼和饲养驯鹿为生,形成一种移动的生态迁移聚落。这种聚落由若干家庭共同组成,称为“乌力楞”。“乌力楞”实行生产资料公有、共同劳动、猎获品平均分配等制度。图示意鄂温克族人生存空间格局。据此完成下面小题。
    17.“乌力楞”选址主要考虑当地的( )
    A.地形和水源B.气候和土壤C.军事和交通D.政治和文化
    18.“乌力楞”蕴含的地域文化有利于鄂温克族人( )
    ①稳定食物来源
    ②抵御野兽侵袭
    ③适应气候变化
    ④开垦肥沃土地
    A.①②B.①③C.②④D.③④
    散布在皖西大别山区的大屋民居多背山面水,形成了“山——屋——塘——田”的布局特点(图),当地居民多聚族而居。据此完成下面小题。
    19.皖西大屋民居分布较分散,其主要影响因素是( )
    A.水源B.交通C.地形D.宗族
    20.当地“山——屋——塘——田”的布局优点包括( )
    ①阻挡冬季寒风
    ②方便田地的灌溉
    ③降低暴雨频率
    ④提高陡坡利用率
    A.①②B.①④C.②③D.③④
    下两图为世界上某两个区域示意图。读图,回答下面小题。
    21.甲、乙两地气候类型不同,但年降水量都较多,其共同的影响因素是( )
    A.纬度B.地形C.大气环流D.洋流
    22.关于甲、乙两地气候特征及成因的叙述正确的是( )
    A.降水的季节变化都很大B.多雨期与高温期都一致
    C.多雨期的盛行风向都相同D.少雨期形成的主要原因都是盛行陆风
    23.以下关于甲、乙两地农业生产说法正确的是( )
    A.甲、乙两地均以大牧场放牧业为主
    B.相比水稻,甲地更适宜种植的粮食作物为黄麻
    C.乙地沿岸可以发展海洋渔业
    D.乙地的绵羊—小麦混合农业闻名世界
    下图为欧洲东部第四纪冰川界线变化示意图。读图完成下面小题。
    24.下列冰期中,气温最低的时期是( )
    A.冰期①B.冰期②C.冰期③D.冰期④
    25.与现在相比,第四纪冰期时( )
    A.全球冰川面积较小B.图中水域终年封冻
    C.海平面下降很明显D.温带植物北界偏北
    下图为我国各地的传统民居景观。读图完成下面小题。
    26.有关图中建筑特点与地理环境的关系,叙述正确的是( )
    A.①—光照充足,利于采光通风B.②—雨热同期,防潮耐腐排水
    C.③—人口密集,便于生活居住D.④—长幼有序,体现传统文化
    27.上述民居建筑风格最能体现地域文化的开放性特点的是( )
    A.①B.②C.③D.④
    二、材料解题思路题
    28.根据图文资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怒江大峡谷又称“东方大峡谷”(图1),位于云南西北部的横断山脉三江并流地带,呈南北走向,是世界上最长、最神秘、最美丽奇险的大峡谷,平均深度2000米。峡谷两侧雪峰林立,雄奇壮观,森林茂密;峡谷幽静深邃,怒江奔腾咆哮,令人震撼。
    材料二:图2为画江西北地区的黎明丹霞地貌—千龟山,主要由红色沙砾、砂岩和泥岩组成,展现出“色若沃丹、灿若丹霞”的奇妙风采。
    (1)描述怒江大峡谷地貌的基本特征。
    (2)从内外力地质作用角度,说明云南丽江丹霞地貌千龟山的形成过程。
    (3)解题思路怒江大峡谷地区地形对当地经济发展的不利影响。
    29.阅读图文资料,完成下列要求。
    肯尼亚图尔卡纳湖东南岸荒野广布,是“世界上持续风力最大”的地区之一,分布着非洲最大的风电场。超重、超长的风电设备需分多次从1200km外的港口运送到风电场。风电通过长途输电线路输往城市,途经东非大裂谷带及野生动物园。2018年2月开始承建该输电线路的中国公司仅用7个月时间就顺利竣工,并在施工过程中培训并聘用大量当地人员,通过当地企业获取材料和服务。下图示意肯尼亚图尔卡纳风电项目分布。
    (1)解题思路图尔卡纳湖东南沿岸地区风力资源丰富的主要原因。
    (2)从交通运输角度解题思路图尔卡纳湖风电项目建设的不利因素。
    (3)推测中国公司在输电工程施工过程中可能遇到的主要自然障碍。
    (4)说明中国公司承建输电工程给当地居民带来的积极影响。
    30.阅读图文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喀麦隆地处非洲赤道附近,其北部地区民居为抛物线形圆顶屋,大约10米高,直径约7米,采用原生泥草混合材料建成,顶端圆形天窗为土屋内部唯一窗口。20世纪50年代以来,新建的圆顶屋数量逐渐减少,直至几乎不再修建。下面左图为喀麦隆的位置及地形分布示意图,右图为抛物线形圆顶屋景观图。
    (1)解题思路抛物线形圆顶屋对自然环境的适应性体现。
    (2)比较喀麦隆南北部自然景观的差异,并从气候角度说明原因。
    (3)推测新建的圆顶屋数量逐渐减少直至几乎不再修建的原因。
    31.阅读图文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材料一:纳板河流域自然保护区位于云南省西双版纳州,是我国第一个按小流域生物圈保护理念规划建设的多功能、综合型自然保护区,区内植物种类丰富,天然林覆盖率达67.74%。当地旱雨季明显,10月下旬到次年5月下旬为旱季,旱季时降雨较少,但多浓雾。近几十年来,随着国际市场天然橡胶价格的不断增长,刺激了纳板河流域自然保护区橡胶种植面积的扩大。
    材料二:纳板河流域位置与水系图。
    (1)从自然地理环境整体性的角度,说明纳板河流域在旱季多浓雾的原因。
    (2)解题思路纳板河流域自然保护区植物种类丰富的自然条件。
    (3)推测大面积种植橡胶对保护区生态环境可能产生的不利影响。
    参考答案
    1.答案:A
    解析:当地多采用手工收获糯稻,说明地块小且地形崎岖,不利于农业机械的操作;结合图示信息可知,采用禾架晾晒稻谷而不是平铺在地面上,说明当地缺少平坦开阔的土地,A对;气温不会影响农作物收获方式,B错;材料没有体现M地的文化及交通,C、D错;故选A。
    2.答案:C
    解析:根据上题解题思路可知,M地地块狭小,农业生产主要依靠人力。贵州位于云贵高原,地形崎岖,地块狭小,不利于机械耕作,且亚热带季风气候,适合种植糯稻,主要粮食作物是糯稻,C对;糯稻是M地的主要粮食作物,而西藏的主要粮食作物为青稞,B错;新疆的主要粮食作物为小麦,D错;江苏经济发达,平原面积较广,农业生产机械化程度高,A错。故选C。
    3.答案: D
    解析:读图可知,加利福尼亚湾深入索诺拉沙漠,为降水提供丰富的水汽来源;夏季气温高,对流运动强烈,挟带加利福尼亚湾蒸发的水汽在上升过程中遇冷形成降水。综上所述,索诺拉沙漠夏季降水的主要类型是对流雨,水汽来源是加利福尼亚湾,D正确。
    4.答案:B
    解析:白天太阳辐射强,气温高,花朵容易灼伤,一般在夜间绽放,A错误;该地晴天多,昼夜温差大,因此茎干表面多褶皱有涨缩现象,B正确;仙人掌高达十几米,显然不是短命植物,为多年生植物,气候干燥生长缓慢,C错误;图中看出仙人掌生长稀疏,不存在争夺阳光的问题,D错误。
    5.答案:D
    解析:福建土楼主要受御外凝内的传统文化、气候等因素影响,陕西窑洞主要受地形因素影响,四合院主要受封建等级制度、气候等因素影响,云南竹楼利于通风散热,躲避毒蛇野兽侵袭,主要受当地湿热气候条件影响。ABC错误,D正确。故选D。
    6.答案:B
    解析:本题考查的知识点为:区域自然地理环境特征。根据等高线的弯曲方向和闭合曲线的判读,可以知道①、②位于山脊,③为山谷,④为高地,由材料可知当地位于非洲东北部,北回归线以北,所以①为阴坡,②为阳坡。三叶草的习性为向阳并需要良好的排水环境,所以②和③不符;根据图中等潜水位线可知,④地为761—762m,④地的海拔为763—764m,所以地下水的埋藏深度为1—3m,而三叶草的根深平均为20—33cm,所以④地不太适合三叶草的生长。所以只有②地最适合,故B正确,ACD错误。
    7.答案:A
    解析:本题考查的知识点为:区域自然地理环境特征。A.读图可知④地高度和③地高度均是763到764米,因此,两地的相对高度可能等于0米,故A正确;B.溪流发育在山谷当中流向应从东北流向西南,故B错误;C.根据图中等高线可知,①地表的坡面径流方向流向西北方向,故C错误;D.根据“高高低低”的判断规律,可以知道④地位于山峰的南侧,电视台位于旁边的山脊上,透视性不好,因此夜晚看不到电视塔顶的指示灯,故D错误。
    8.答案:C
    解析:粉墙黛瓦景观,“小桥、流水、人家”的水乡文化应该位于我国降水丰富的南方地区,C正确。
    9.答案:A
    解析:江南地区为亚热带季风气候区,夏季高温,降水丰富,屋顶有一定坡度主要是为了排雨水,A正确,与防震、防风、防晒无关,故选A。
    10.答案:C
    解析:我国东北地区属于温带季风气候,冬天严寒,墙体厚,窗户小,注意防寒、保暖;东北地区降雪较多,屋顶坡度较大,便于积雪的滑落,比较稳定,减少积雪的压力,故选C。
    11.答案:B
    解析:两地均位于板块内部,A错误。读图可知,左图所示区域为尼罗河三角洲,右图所示区域为恒河三角洲,外力作用均以流水沉积为主,B正确。左图为尼罗河、右图为恒河,河流以雨水补给为主,但是两地的降水季节分配不均匀,故流量不稳定,C错误。左图为地中海气候,夏季炎热干燥,发展地中海式农业,右图为热带季风气候区,发展季风水田农业,D错误。故选B。
    12.答案:C
    解析:左图为地中海气候,属于亚热带气候类型,右图为热带气候类型,A错误。左图为地中海气候,降水集中在冬季,为冬雨型,右图为热带季风气候,降水集中在夏季,为夏雨型,B错误。左图为地中海气候,夏季受副热带高压控制,冬季受西风带影响;右图为热带季风气候,夏季受东南信风越过赤道偏转成的西南季风影响,均受气压带风带季节移动影响形成,故C正确。热带季风气候不受副高控制,D错误。故选C。
    13.答案:D
    解析:孟加拉湾沿岸雨季受飓风影响比较大,而并非全年受飓风影响。河口多条河流交汇,水量大;西南季风影响,再加上C喇叭口的海岸地形加剧潮差,故ABC都会造成该地风暴潮严重;故选D。
    14.答案:C
    解析:由已学可知,哈尼族居住的云南哀牢山,地形起伏大,冬夏季风对该地区的影响较小,风力较弱,A错误;该地位于板块内部,距离板块交界处较远,不易发生地震,B错误;厚重的土基墙,有利于冬季防寒保温,墙壁厚利于夏季隔热,室内气温较低,比较凉爽,C正确;早期聚落规模小,人们日出而作日落而息,并没有太多噪音,隔音效果好不是厚重土基墙的主要原因,D错误。故选C。
    15.答案:B
    解析:由材料“屋顶用多重茅草遮盖成四斜面,……中间设有一个常年烟火不断的火塘”可知,由于“哈尼族居住的云南哀牢山降雨量较大(一般超过1200mm),雾多,日照少”,火塘上升热气可烘干茅草顶,从而减缓草料发霉,利于延长蘑菇房使用寿命,B正确;云南位于亚热带季风气候区,夏季高温多雨,冬季温和少雨,A错误;火塘位于中层的中间,常年烟火不断的火塘增加暖气流上升作用,起到了烘干茅草顶的作用,但对于烘干墙体作用不大,熏制食物与延长蘑菇房使用寿命关系不大,C错误;火烟味驱虫杀菌,便于室内粮食储存与延长蘑菇房使用寿命关系不大,D错误。故选B。
    16.答案:A
    解析:由材料可知,房屋中层的中间设有一个常年烟火不断的方形火塘,火塘的暖气流在垂直方向上运动,顶层用泥土覆盖利于防火,A正确;火塘的作用利于防潮,但顶层泥土覆盖不是防潮的功能,B错误;顶层泥土覆盖,没有防雷的功能,C错误;顶层用泥土覆盖为了防火,不是防虫,D错误。故选A。
    17.答案:A
    解析:“乌力楞选址靠近河流,便于获得水源,且位于河流凸岸,凸岸堆积作用明显,地形相对平坦,便于聚落建设,主要考虑地形和水源,A正确。气候、土壤、军事、政治文化等均不是主要考虑因素。故选A。
    18.答案:A
    解析:鄂温克族人以游猎、捕鱼和饲养驯鹿为生,四周多原始森林,便于捕猎,靠近河流,便于捕鱼,可以获得稳定的食物来源:且“乌力楞由若干家庭共同组成,便于抵御野兽侵袭,①②正确。与适应气候关系不大;以游猎、捕鱼和饲养驯鹿为生,并非定居开垦农田,所以与开垦肥沃土地无关,③④错。故选A。
    19.答案:C
    解析:读材料“散布在皖西大别山区的大屋民居”提示可知,山区地形起伏较大,平地少且较为分散,所以适宜聚族而居的大块建设用地少且分散,所以皖西大屋民居分布较分散,其主要影响因素是地形,C对;该地水源和宗族都是民居集中的影响因素,而非皖西大屋民居分布较分散的主要影响因素,排除A和D;山区交通不便,交通沿线往往吸引民居集中分布,而不是分散,排除B。故选C。
    20.答案:A
    解析:皖西大屋背靠大山,三面环山的地形,利于阻挡冬季寒风(偏北风),①正确;“山——屋——塘——田”地势逐层降低,一方面可以提升水池或河流灌溉宅前田地的效率,便于日常的耕作和管理;另一方面可以在夏季雨水量大湍急的时期,引导水流快速通过大屋建筑内的排水沟排入蓄水池中,降低山洪或屋内内涝的可能性,②正确;这种布局与暴雨频率无关,③错误;屋、田均分布在缓坡和平地,陡坡依然是山林,无明显地提高其利用率,④错误。综上所述,A对,排除BCD。故选A。
    21.答案:B
    解析:甲地位于印度半岛的西部,乙地位于南美洲西海岸。甲地位于低纬度地区,而乙地位于中纬度地区,A项错误;甲、乙两地都位于来自海洋气流的迎风坡,多地形雨,B正确;甲地受西南季风的影响,降水多,而乙地是受西风带的影响,降水多,C错误;甲地受季风洋流的影响,而乙地受秘鲁寒流的影响,D错误。故选B。
    22.答案:A
    解析:甲地为热带季风气候,乙地为地中海气候。甲地分旱雨两季,乙地夏季降水少,冬季降水多,所以两地降水的季节变化都很大,A正确;甲地夏季高温多雨,而乙地夏季高温少雨,多雨期与高温期不一致,B错误;甲地少雨期是受来自陆地的东北季风的影响,而乙地少雨期是受副热带高气压带的影响;甲地多雨期盛行西南风,而乙地多雨期盛行西北风,CD项错误。故选A。
    23.答案:C
    解析:甲地位于印度半岛,属热带季风气候;乙地位于南美洲西海岸,属地中海气候。大牧场放牧业主要在干旱、半干旱气候区,温带大陆性气候区、热带草原气候区分布广泛,A错误。黄麻为经济作物,B错误,乙地沿岸有上升流,冷海水上泛,鱼类等饵料丰富,渔业资源丰富,因此乙地沿岸适宜发展海洋渔业,C正确。绵羊—小麦混合农业是澳大利亚的典型农业,D错误,故选C。
    24.答案:D
    解析:气温最低,应该是冰川面积最广,冰川分布纬度最低的时期。图中冰期④分布纬度最低,符合题意,D正确,ABC错误,故选D。
    25.答案:C
    解析:与现在相比,第四纪冰期气温比现在低全球冰川面积较大,A错误;图中黑海和里海位于冰川界限以南,不会终年封冻,B错误;海平面偏低,大陆和岛屿的面积会增大,陆地总面积比现在大,海平面下降很明显,C正确;气温比现在低,北半球温带植物北界偏南,D错误,故选C。
    26.答案:B
    解析:图①位于热带季风气候区,降水多,房顶有坡度,易于排水,这里热量光照充足,不用考虑采光的问题,A错误;②位于温带季风气候区,且靠近海洋,雨热同期,夏季潮湿多雨,房屋通风尖顶,有利于防潮排水,B正确;③位于亚热带季风气候区,降水多,从图上可以看到是多层建筑,当时主要用于防匪、防涝及居住,不只是为了便于生活居住,C错误;④是客家人在不断迁徙过程中创造的,主要为了抵御外敌和防范当地人欺生,并没有很好地体现长幼有序的文化,D错误;故选B。
    27.答案:C
    解析:从图片上看,开平雕楼造型别致,明显特色是中西合璧的民居,雕楼顶部及四角的圆顶风格,是拜占庭式建筑风格,广东位于我国南部沿海地区,当地建筑还有中国式的建筑风格,所以③最能体现地域文化开放性的特点,C正确;①②建筑风格受当地自然地理环境影响较大,④建筑风格也是特定历史背景下的产物,均不能很好地体现地域文化的开放性特点,ABD错误。故选C。
    28.答案:(1)山高谷深,两山夹一江;山河纵向分布,地势北高南低。
    (2)流水沉积作用形成沉积物;固结成岩形成沉积岩(红色沙砾、砂岩和泥岩);板块碰撞挤压,地壳抬升;外力风化、侵蚀作用,形成丹霞地貌千龟山。
    (3)山高谷深,平原面积小,耕地资源少,限制了当地耕作业的发展;山高谷深,地形崎岖,交通不便;山高谷深,两山夹一江,限制了城市规模的扩大;山高谷深,滑坡泥石流等地质灾害多发,阻碍当地经济发展。
    解析:(1)由材料及图1知怒江大峡谷位于云南西北部的横断山脉三江并流地带,呈南北走向,平均深度2000米,山高谷深。江水自北向南流,所以地势北高南低。
    (2)由材料“千龟山,主要由红色沙砾,砂岩和泥岩组成”可知,干龟山为沉积岩,形成过程为流水沉积作用形成沉积物,固结成岩形成沉积岩;形成山地是因为板块碰撞挤压,地壳抬升;形成丹霞地貌干龟山是因外力风化、侵蚀作用。
    (3)由图知怒江大峡谷地区山高谷深,地形南北狭长,平原面积小,耕地资源少,对当地耕作业发展不利;地形崎岖,交通不便。且山河南北走向,严重阻碍了东西方向的交通;地形狭长,不利于城市用地规模的扩大,不利于城市化的发展:该地山高谷深,山地起伏大,易发生滑坡泥石流等地质灾害,影响经济发展。
    29.答案:(1)图尔卡纳湖沿岸盛行东南风,持续时间长;途经洋面与地形较平坦地区,阻力小风力大;湖泊沿岸地处西北—东南向谷地,狭管效应显著。
    (2)需要海陆转运,增加运输难度;运输量大,运输距离长;超重、超长,(需要专用运输工具)运输难度大;交通基础设施落后;内陆地形起伏增加运输难度。
    (3)建设期间正值雨季,不利施工;风力较大,不利高空作业;地处赤道附近,多高温天气,蚊虫多;途经东非大裂谷,地形起伏大;经过野生动物园,动物袭扰增加施工难度。
    (4)促进就业;提高收入;提升职业技术水平;保障当地居民清洁能源供应。
    解析:(1)根据图示盛行风向信息可知,区域盛行东南风,持续时间长。结合图中陆高信息可知,东南风途经印度洋和地形相对平坦地区,摩擦力较小,阻力小,风力较大,而湖泊沿岸地处西北——东南走向的谷地,受地形的挟持,风力加速,狭管效应显著,故风力资源丰富。
    (2)根据材料信息可知,超重、超长的风电设备需要分多次从1200千米外的港口运送到风电场。相关设备需要海陆转运,运输难度大,同时,运输量大,运输距离较长,运输成本较高。而超重、超长的设备需要专业大型的运输工具,进一步加大了运输难度。风电场所在地区位于内陆地区,其本身的交通基础设施落后,不利于相关设备的运输,内陆的地势起伏在一定程度上也增加了运输的难度。
    (3)根据材料可知,2018年2月开始承建输电线路,用时7个月,施工的时间介于2月至9月,该时间段区域正值雨季,降水多,不利于施工。结合前面解题思路可知,该地区是世界上持续风力最大的地区,风力强劲,不利于高空作业,危险系数高。结合图中纬度信息可知,该区域地处赤道附近,太阳辐射强,多高温天气,加上湿度大,蚊虫多,干扰施工。根据材料信息可知,输电线路途经东非大裂谷带以及野生动物园,途经东非大裂谷,地势起伏大,而途经野生动物园,野生动物的侵袭也增加了施工的难度。
    (4)根据材料可知,中国公司在施工过程中培训和聘用大量当地人员,并且通过当地企业获取材料和服务。所以中国公司承建输电工程的过程中促进了当地居民就业,提高了当地居民收入,培训当地职工,在一定程度上提高了当地居民的职业技术水平。输电工程的建设为当地居民提供了能源,保障了当地居民清洁能源的供应。
    30.答案:(1)屋顶端的天窗为土屋内部唯一窗口,具有通风透气、采光、散热等作用,适应当地旱季时的炎热环境,雨季时可临时封堵,便于排水;抛物线形圆顶屋利于雨季排水;北部热带草原广布,采用原生泥草混合材料建房可就地取材。
    (2)差异:南部以热带雨林景观为主,北部以热带草原景观为主。原因:南部纬度较低,受赤道低气压带、西南季风及沿海暖流影响,终年高温多雨;北部纬度较高,受赤道低气压带和东北信风的交替控制,且中部山区对来自几内亚湾水汽具有阻挡作用,降水总量偏少,有明显的干湿季。
    (3)现代建筑和生活方式的改变,抛物线形圆顶屋被新式房屋取代;在全球化、工业化、城镇化大背景下,人口外流;传统工艺修建,修建和维护成本高。
    解析:(1)根据材料信息可知,抛物线形圆顶屋顶端的天窗为土屋内部唯一窗口,当地纬度位置较低,海拔较高,以热带草原气候为主,干季气候炎热,抛物线形圆顶屋顶端的天窗能够通风透气,散热性较好,能够采光,适应当地气候炎热的特征,该地降水量较多,抛物线形圆顶屋顶端的天窗为土屋唯一窗口,雨季可以临时封闭,利于排水,减少降水的影响;该地以热带草原气候为主,草原植被密布,利用草类植物和泥土进行混合作为建材,能够就地取材,便于建设。
    (2)根据图示信息可知,南部地区纬度位置较低受赤道低气压带控制时间较长,受西南季风以及岸暖流的影响,降水较多,终年高温多雨为热带雨林气候,主要自然景观为热带雨林带:北部地区纬度位置较高,受赤道低气压带和东北信风带交替控制,且受中部山地的阻碍作用,来自几内亚湾的水汽对其影响较小,降水分明显的干湿两季,为热带草原气候,主要自然景观为热带草原景观。
    (3)随着社会经济发展水平的不断进步,在工业化、城镇化以及全球化大背景条件下,该地人口大量外迁,对于房屋的需求量减少;随着建筑材料和建筑工艺的进步,抛物线形圆顶屋的功能逐渐被新型房屋所取代;抛物线形圆顶屋的建造工艺复杂,传统工艺在历史长河中传承不善,且房屋的修建和维护成本较高,导致抛物线形圆顶屋数量逐渐减少。
    31.答案:(1)河流众多,植被茂密,蒸发和蒸腾作用强,水汽充足;山地多(地形封闭),风速小,水汽不易扩散;旱季多晴天,昼夜温差大,夜间水汽易凝结成雾。
    (2)热带季风气候,湿热多雨,群落内植物种类繁多;区内地势落差较大,垂直分异明显,植被垂直带谱较多。
    (3)破坏天然植被,加剧水土流失;过度种植,土壤肥力降低;农药、化肥使用增多,环境污染加重;原生生态环境受到破坏,生物多样性减少。
    解析:(1)根据所学知识,浓雾是近地面水汽凝结,因此需从水汽来源和降温凝结两方面进行解题思路,此外。浓雾多发说明当地风力小。由材料和图可知,纳板河流域河流众多,植被茂密,蒸发和蒸腾作用强,水汽充足;当地山地多,风速小,水汽不易扩散;旱季多晴天,昼夜温差大,夜间水汽易凝结成雾;因此,纳板河流域在旱季多浓雾。
    (2)根据所学知识,植物种类丰富,说明当地水热条件优越,且区域内水热差异较大,适合不同种类植物的生长。纳板河流域位于云南西双版纳,是热带季风气候,湿热多雨,群落内植物种类繁多;由图可知,纳板河流域内地势落差较大,垂直分异明显,植被垂直带谱较多。
    (3)根据所学知识,大面积种植橡胶,会破坏天然植被,加剧水土流失;过度种植,消耗土壤肥力过多,会导致土壤肥力降低;为保证产量和品质,种植过程中不可避免地使用农药、化肥,导致污染加重;大面积种植橡胶后,自然保护区内的原生生态环境受到破坏,生物多样性减少。

    相关试卷

    2025届高中地理一轮复习基础知识专题练: 交通运输布局对区域发展的影响:

    这是一份2025届高中地理一轮复习基础知识专题练: 交通运输布局对区域发展的影响,共19页。试卷主要包含了单选题,材料解题思路题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

    2025届高中地理一轮复习基础知识专题练: 交通运输布局与区域发展:

    这是一份2025届高中地理一轮复习基础知识专题练: 交通运输布局与区域发展,共17页。试卷主要包含了单选题,材料解题思路题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

    2025版高考地理一轮复习微专题小练习专练56区域与区域发展:

    这是一份2025版高考地理一轮复习微专题小练习专练56区域与区域发展,共3页。试卷主要包含了选择题,综合题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

    欢迎来到教习网
    • 900万优选资源,让备课更轻松
    • 600万优选试题,支持自由组卷
    • 高质量可编辑,日均更新2000+
    • 百万教师选择,专业更值得信赖
    微信扫码注册
    qrcode
    二维码已过期
    刷新

    微信扫码,快速注册

    手机号注册
    手机号码

    手机号格式错误

    手机验证码 获取验证码

    手机验证码已经成功发送,5分钟内有效

    设置密码

    6-20个字符,数字、字母或符号

    注册即视为同意教习网「注册协议」「隐私条款」
    QQ注册
    手机号注册
    微信注册

    注册成功

    返回
    顶部
    Baidu
    ma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