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频考点13 冰雹-2025届高考地理高频考点专项突破学案
展开
这是一份高频考点13 冰雹-2025届高考地理高频考点专项突破学案,共15页。学案主要包含了思维导图,解题技巧,专项突破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
【解题技巧】
一、形成条件
①大气中必须有相当厚的不稳定层存在。
②积雨云必须发展到能使个别大水滴冻结的温度(一般认为温度达-12~-16℃)。
③要有强的风切变。
④云的垂直厚度不能小于6~8千米。
⑤积雨云内含水量丰富。一般为3~8克每立方米,在最大上升速度的上方有一个液态过冷却水的累积带。
⑥云内应有倾斜的、强烈而不均匀的上升气流,一般在10~20米/秒以上。
二、灾害特征
①局地性强,每次冰雹的影响范围一般宽约几十米到数千米,长约数百米到十多千米。
②历时短,一次狂风暴雨或降雹时间一般只有2~10分钟,少数在30分钟以上。
③受地形影响显著,地形越复杂,冰雹越易发生。
④年际变化大,在同一地区,有的年份连续发生多次,有的年份发生次数很少,甚至不发生。
⑤发生区域广,从亚热带到温带的广大气候区内均可发生,但以温带地区发生次数居多。主要发生在中纬度大陆地区,通常北方多于南方,山区多于平原,内陆多于沿海。这种分布特征和大规模冷空气活动及地形有关。中国雹灾严重的区域有甘肃南部、陇东地区、阴山山脉、太行山区和川滇两省的西部地区。
⑥季节性,冰雹大多出现在3月~10月。在这段时期,暖空气活跃,冷空气活动频繁,冰雹容易产生。一般而言,中国的降雹多发生在春、夏、秋3季。
⑦时间性,从每天出现的时间看,在下午到傍晚为最多,因为这段时间的对流作用最强。降雹的持续时间不长,一般仅几分钟,也有持续十几分钟的
三、地理分布
(1)雹灾波及范围广。虽然冰雹灾害是一个小尺度的灾害事件,但是中国大部分地区有冰雹灾害,几乎全部的省份都或多或少地有冰雹成灾的记录,受灾的县数接近全国县数的一半,这充分说明了冰雹灾害的分布相当广泛。
(2)冰雹灾害分布的离散性强。大多数降雹落点为个别县、区。
(3)冰雹灾害分布的局地性明显。冰雹灾害多发生在某些特定的地段,特别是青藏高原以东的山前地段和农业区域,这与冰雹灾害形成的条件密切相关。
(4)中国冰雹灾害的总体分布格局是中东部多,西部少,空间分布呈现一区域、两条带、七个中心的格局。其中一区域是指包括中国长江以北、燕山一线以南、青藏高原以东的地区,是中国雹灾的多发区;两带指中国第一级阶梯外缘雹灾多发带(特别是以东地区)和第二级阶梯东缘及以东地区雹灾多发带,是中国多雹灾带;七个中心指散布在两个多雹带中的若干雹灾多发中心:东北高值区、华北高值区、鄂豫高值区、南岭高值区、川东鄂西湘西高值区、甘青东高值区、喀什阿克苏高值区。
四、防治措施
人工防雹:
①用火箭、高炮或飞机直接把碘化银、碘化铅、干冰等催化剂送到云里去;②在地面上把碘化银、碘化铅、干冰等催化剂在积雨云形成以前送到自由大气里,让这些物质在雹云里起雹胚作用,使雹胚增多,冰雹变小;③在地面上向雹云放火箭打高炮,或在飞机上对雹云放火箭、投炸弹,以破坏对雹云的水分输送;④用火箭、高炮向暖云部分撒凝结核,使云形成降水,以减少云中的水分;在冷云部分撒冰核,以抑制雹胚增长。
农业防雹
常用方法有:①在多雹地带,种植牧草和树木,增加森林面积,改善地貌环境,破坏雹云条件,达到减少雹灾目的;②增种抗雹和恢复能力强的农作物;③成熟的作物及时抢收;④多雹灾地区降雹季节,农民下地随身携带防雹工具,如竹篮、柳条筐等,以减少人身伤亡。
【专项突破】
一、单选题
冰雹是强对流天气条件下发生的一种固态降水现象。贵州是我国冰雹灾害最严重的省份之一,2020年1月至5月,全省共出现58个降雹日,较常年偏多5~6天,首场冰雹比往年出现偏早1个半月,最大直径达70毫米。下左图是冰雹形成示意图,下右图是贵州省等高线地形图(单位:m)。读图完成下面小题。
1.据冰雹形成示意图推测,冰雹一般出现在一天中的(北京时间)( )
A.5:00~7:00B.12:00~14:00
C.14:00~16:00D.23:00~1:00
2.贵阳市夜间多冰雹天气,其原因可能是( )
A.谷地地形闭塞,热量集中空气对流旺盛B.夜晚山谷上空气流上升,对流运动显著
C.夜晚近地面形成逆温层,抑制空气对流D.夜间谷底冷气团降温剧烈,水汽迅速凝结
3.2020年1~5月,贵州出现冰雹日偏多、首雹提前、大雹等异常现象的原因可能是( )
A.蒙古一西伯利亚高压势力强盛B.来自南方的暖湿气流势力强
C.春季气温较往年低,水汽易凝结D.高空0℃大气层位置较往年低
【答案】1.C 2.B 3.B
【解析】1.根据左图可知,冰雹一般出现在强上升气流之后,上升气流强,携带较多水汽上升冷却凝结,从而形成冰雹。午后14时是一天中气温最高的时候,此时气流上升运动最强,贵州地方时比北京时间晚一个小时左右,故冰雹一般情况出现在一天中的(北京时间)14:00~16:00。由此可知,C正确,ABD错误。故选C。
2.根据右图和所学知识分析,贵阳位于谷地,受山谷风影响,夜晚谷地空气上升,对流运动显著,水蒸气遇冷多次凝结增大,易形成冰雹,B正确;谷地地形闭塞,白天热量更集中,与题干中夜晚出现冰雹的情况不符,A错误;夜晚近地面形成逆温层,空气对流不旺盛,容易抑制冰雹的产生,与题意夜晚出现冰雹的情况不符,C错误;夜间地面辐射冷却降温,水汽迅速凝结,这是形成雾、露水和霜冻的原因,不是冰雹的成因,与图中信息不符,D错误。故选B。
3.蒙古—西伯利亚高压势力强盛,主要造成当地冬季风势力强,但冬季风较为干燥,不易形成冰雹,A错误;来自南方的暖湿气流势力强,空气湿度大,对流运动易造成水蒸气凝结增大,形成冰雹,B正确;材料中无春季气温信息,不能确定春季气温较往年低,图中显示,冰雹主要是对流运动造成冰粒做升降运动,冰粒增大造成的,与季节气温和高空0℃大气层位置关系不大,C、D错误。故选B。
【点睛】冰雹大多出现在冷暖空气交汇激烈的2~5月份,也可能在盛夏强烈而持久的雷暴中降落。中国各地每年都会受到不同程度的雹灾。尤其是北方的山区及丘陵地区,青藏高原东部,云贵一带,地形复杂、天气多变、冰雹多、受害重,对农业危害很大。猛烈的冰雹打毁庄稼,损坏房屋,人被砸伤、牲畜被砸死的情况也常常发生;特大的冰雹甚至比柚子还大,会致人死亡、毁坏大片农田和树木、摧毁建筑物和车辆等。具有强大的杀伤力。雹灾是中国严重的自然灾害之一。
冰雹是由强对流引发的一种天气现象,云贵高原冰雹频发,主要集中于春季。图示意云贵高原东北部一次罕见强冰雹发生时的风场(背景风)与大气垂直涡度等值线(用来描述气流沿垂直轴旋转情况,正值表示逆时针,负值表示顺时针)分布。完成下面小题。
4.云贵高原冰雹主要集中于春季,与此关联度最高的是( )
A.大风天气多B.气温变幅大C.降水频率高D.太阳辐射强
5.图示时刻,强冰雹发生的区域是( )
A.①B.②C.③D.④
6.图示风场(背景风)对该次强冰雹发生的影响主要表现为( )
A.提供充足热量B.输送充足水汽
C.加快水汽冷凝D.利于气流辐散
【答案】4.B 5.C 6.B
【解析】4.由材料可知,冰雹是由强对流引发的一种天气现象,春季云贵高原冷暖气团交汇频繁,气温变幅大,易引发强对流,B正确;大风、降水、太阳辐射并不能直接引发强对流天气,不是冰雹形成的原因,ACD错误。故选B。
5.由图可知,③区域大气垂直涡度等值线数值为正值,说明气流呈逆时针旋转,可判断该地受气旋控制,盛行上升气流,易引发强冰雹,C正确;①区域大气垂直涡度等值线数值为负值,说明气流呈顺时针旋转,可判断该地受反气旋控制,盛行下沉气流,不利于形成冰雹,A错误;②④两区域的大气垂直涡度等值线数值接近0,大气垂直运动弱,不会引发冰雹,BD错误。故选C。
6.图示风场(背景风)为西南风,可从印度洋带来充足水汽,有利于强冰雹发生,B正确;西南风虽能从较低纬度带来热量,但不是主要影响,A错误;加快水汽冷凝需要降温,但是从印度洋吹来的西南风并不能起到降温的作用,C错误;根据风场示意图可知,背景风对气流辐散影响不大,D错误。故选B。
【点睛】气旋,又称为低气压,是指北(南)半球,大气中水平气流呈逆(顺)时针旋转的大型涡旋。反气旋,又称为高气压,是指北(南)半球,大气中水平气流呈顺(逆)时针旋转的大型涡旋。
气象部门统计,近几年来冰雹导致的灾害性天气越来越多,冰雹灾害造成的经济损失也越来越大。冰雹是强对流天气条件下发生的一种固态降水现象。黑龙江省是冰雹多发区,下图示意1960—2018年黑龙江省降雹次数年际变化。据此完成下面小题。
7.下列关于1960—2018年黑龙江省降雹次数的说法正确的是( )
A.年均降雹次数约300次B.累计降雹次数约950次
C.1991年降雹次数达到峰值D.20世纪70年代降雹次数变幅最大
8.每年4月前后黑龙江省降雹次数开始增加,4月降雹次数约占全年总数的5%,对此分析正确的是( )
A.东亚季风的季节转换B.冷空气强盛C.台风影响增强D.季节性积雪融化
【答案】7.D 8.A
【解析】7.具体分析如下。
8.4月,随着东亚季风的季节转换,冷暖空气活动频繁,对流性天气出现的频率也随之增大,降雹次数增加,A正确。若缺乏暖湿气流,即使冷空气再强盛,也不会形成冰雹,B错误。台风主要发生在夏秋季节,且黑龙江省纬度高,很少受到台风袭扰,C错误。季节性积雪融化是气温升高的结果,并不能导致冰雹的形成,D错误。
【点睛】黑龙江省每年3、4月,气温开始回升,冷暖空气活动频繁,对流天气增多,冰雹天气发生概率增大;降雹频次一般在5、6月达到最大值,随后减少;9月再次增多,达到全年降雹频次的次峰值;入秋后,随着温度的降低,降雹发生概率减小。因此一般情况下黑龙江省降雹频次的年变化呈现两次峰值结构。
常见的积状云,水平范围小,具有孤立分散、云底平坦和顶部凸起的外貌形态。积状云形成总是与不稳定的大气对流运动有关,大气对流强度不同,分别会形成淡积云、浓积云和积雨云三种积状云(如图)。据此完成下面小题。
9.在我国季风区,积雨云出现概率最大的时间是( )
A.冬季午后B.夏季午后C.夏季清晨D.冬季清晨
10.积状云出现冰雹天气概率最大的是( )
A.淡积云B.浓积云C.积雨云D.卷层云
11.导致积状云底部平坦的主要原因是大气对流上升地区的( )
A.地面各处海拔高度都相同B.气温和水汽水平分布均匀
C.气压随高度增加均匀降低D. 太阳辐射量水平分布均匀
【答案】9.B 10.C 11.B
【解析】9.根据材料信息可知,积雨云的形成主要是空气对流上升形成,所以积雨云出现概率最大的时间及对流最旺盛的时间,也就是近地面温度最高的时间,根据所学知识可知,一年中夏季气高,一天中最高温出现在午后2:00左右,故积雨云出现频率最高的时间应该是夏季午后,故B正确,A、C、D错误。故选B。
10.形成冰雹天气的条件是水汽必须凝集成固态,即冻结,所以对流高度要达到冻结高度,能达到这个高度的有积雨云和卷层云,故A、B错误;但是卷层云含水量较小,云底又高,所以除了在冬季高纬度地区的卷云可以降微雪以外,卷层云一般是不降水的,故D错误,C正确。故选C。
11.根据所学知识可知,一般除平坦的地形处海拔高度比较接近外其余海拔高度均不同,故A错误;因为空气密度的变化呈现不均匀变化,高度越高,空气密度越小,气压减小的越快,故C错误;同一水平面因太阳高度角、大气中水汽、云雾等差异,造成太阳辐射在水平方向差异较大,故D错误;因为对流区大气携带水汽做上升运动,温度虽高度递减,所以导致同水平面温度相同的同时水汽饱和度也相近,故水平方向两者分布均匀,故B正确。故选B。
【点睛】卷层云是指白色透明的云幔,有丝缕状结构或呈均匀薄幕状,可以部分或全部遮蔽天穹,常伴有晕。卷层云是冰晶组成的,由于冰面饱和水汽压小于同温度下水面饱和水汽压,使冰晶可以在较小的相对湿度(可以小于100%)情况下增大。但是,因卷层云中含水量较小,云底又高,所以除了在冬季高纬度地区的卷云可以降微雪以外,卷层云一般是不降水的。
2024年4月27日下午,广州市遭遇冰雹、暴雨、龙卷风天气。冰雹是强对流天气下发生的一种固态降水。广州冰雹主要出现在2—10月,且春季发生的概率高于夏季。如图为冰雹形成示意图。据此完成下面小题。
12.冰雹形成的有利条件是( )
A.近地面水汽充足B.上升气流势力弱C.冻结层以下水汽多D.冻结层以上风力强
13.下面四幅图中,最可能代表广州冰雹发生时天气形势的是( )
A.B.C.D.
14.广州春季发生冰雹的概率高于夏季,主要是因为春季( )
A.下垫面温度更高B.水汽输送频率更大
C.0℃冻结层高度更低D.副热带高压势力强
【答案】12.D 13.B 14.C
【解析】12.冰雹的水汽主要来源于冻结层上方的云层(积雨云),而不是冰雹发生地近地面蒸发的水汽,A错误;强烈的上升气流是冰雹形成的重要动力原因,随着高度的增加,温度继续下降,水滴会凝结成冰粒,这些冰粒在上升过程中会吸附周围的小冰粒或水滴,逐渐增大,当强烈的上升气流不足以支撑冰雹粒子停留在云中时,形成冰雹,降落下来,B错误;冻结层以下因温度较冻结层以上温度高,水汽未达到饱和状态,相对湿度小,但其与冰雹的形成关联度小,C错误;冻结层以上高空风势力强,能把冰雹胚胎抛得更远,有利于延长其升降路程和增长时间,因此使它们也有可能增长成大冰雹,D正确。故选D。
13.由图可知,冰雹形成是强烈的上升气流造成的。A、C两图中广州位于高压脊附近,盛行下沉气流,气流辐散,AC错误;B、D两图中广州位于低压槽附近,附近气流辐合会形成锋面,北半球气旋呈逆时针辐合,西侧表现为北侧冷气团主动向南侧暖气团移动,东侧表现为南侧暖气团主动向北侧冷气团移动,B图中广州位于气旋西侧,为冷锋附近,D图中广州市位于气旋东侧,为暖锋附近;而冰雹是强对流天气下发生的一种固态降水,冷锋一般会形成强对流天气,暖锋不会形成强对流天气,B正确,D错误。故选B。
14.夏季下垫面温度更高,A错误;夏季水汽较多,水汽输送频率更大,B错误;春季较夏季气温低,0℃冻结层高度更低,气流上升更易冷凝形成冰雹,C正确;副高势力强,下沉气流更为盛行,D错误。故选C。
【点睛】冰雹的形成过程为:气温迅速回升,垂直方向上盛行上升气流,水汽随气流上升遇冷凝结成小水滴,达到摄氏零度以下时,水滴就凝结成冰粒,形成冰雹胚胎。在它上升运动过程中,不断冷却,会不断吸附其周围小冰粒或水滴而长大变成较大的冰晶,当其重量增大到超过上升气流的承载力时即开始下落,下落至一定高度,遇到强烈的上升气流再次被抬升,体积又增大如此反复进行,其体积越来越大,直到最后下落至地面形成冰雹。
二、综合题
15.阅读图文材料,回答下列问题。
天津市是我国冰雹灾害多发地区。研究表明,天津市冰雹的发生与强对流天气和东北冷涡活动(5-6月最活跃,易导致高空出现冷气流)密切相关。在全球气候变暖的背景下,天津市0℃等温面的高度明显抬升,这对天津市冰雹灾害的发生产生了明显的影响。左图示意1961-2020年天津市冰雹年平均日数空间分布。右图示意天津市1961-2020年各月冰雹天气出现的累计日数。
(1)概括1961-2020年天津市冰雹年平均日数的空间分布特点。
(2)指出1961-2020年天津市冰雹灾害集中出现在春末夏初的原因。
(3)预测未来天津市冰雹灾害的总体变化趋势并解释原因。
【答案】(1)特点:总体上天津市冰雹日数空间分部不均;冰雹日数大体上自北向南减少;北部山区最多,南部平原最少。
(2)(春末夏初伴随太阳直射点北移,)天津市气温回升快,东北冷涡最活跃,近地面和高空大气对流频繁;东北冷涡促进高空冰雹的形成
(3)趋势;冰电灾害总体减少。原因:全球气候变暖(抬升了0°C等温面的高度),不利于空中结冰;形成的冰雹更易融化。
【分析】本题以天津市冰雹的发生与强对流天气和东北冷涡活动为材料设置试题, 下设3个小问,涉及气候特点分布,气象灾害的预防与救助等相关知识,考查学生综合应用能力,地理实践力和综合思维素养。
【详解】(1)依据图文材料及所学知识,可以看出天津市冰雹年平均日数分布不均,南部少,北部多;大体上自北向南递减;北部山区最多,南部平原最少;
(2)依据图文材料及所学知识,春末夏初,华北地区气温回升,冷暖气流活动频繁,对流强烈;东北冷涡频频南下,促进了天津地区高空冰雹的形成,而近地面冷暖空气交流频繁,使高空冰雹不一定会全部融化,导致冰雹日数多发生在春末夏初。
(3)依据图文材料及所学知识,由于全球变暖,天津地区冰雹天气会总体减少;全球变暖会导致大气温度上升,高空水汽不易凝结为冰雹,近地面大气温度高,是高空冰雹在降落过程中融化。
16.阅读图文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雷暴大风一般是指伴随强雷暴天气出现的强风,持续时间短、破坏力强,区域性雷暴大风常伴随短时强降水或冰雹。2021年8月23日午后至傍晚,黑龙江西南部地区自西向东出现了一次强对流天气(见图),其中大庆出现了8级以上的区域性雷暴大风,局部地区伴随冰雹及短时强降水天气。
(1)指出控制安达一肇东一线附近地带的天气系统类型,并分析其形成过程。
(2)说明大庆出现雷暴大风的原因。
(3)简述此次冰雹天气形成的必要条件。
【答案】(1)天气系统:暖锋。形成过程:安达一肇东一线附近,来自西南的暖气团与来自北部的冷气团相遇;暖气团主动爬升,形成暖锋。
(2)大庆位于气旋中心附近,气流上升速度快;近地面四周气流快速向中心汇集,产生大风。
(3)有充足的水汽供应;大气中有相当厚的不稳定层存在,上升气流十分强烈;积雨云发展到能使个别大水滴冻结的温度。
【分析】本题以雷暴为材料,设置3道小题,涉及天气系统、雷暴大风、冰雹天气等相关知识点,考查学生获取和解读地理信息、调动和运用地理知识的能力,体现区域认知、综合思维的学科素养。
【详解】(1)图中风向是逆时针旋转辐合,中间气压低,形成气旋,安达一肇东一线位于气旋东侧,控制安达一肇东一线附近地带的天气系统类型暖锋。据图可知安达一肇东一线吹偏南风,暖锋形成过程是安达一肇东一线附近,来自西南的暖气团与来自北部的冷气团相遇;暖气团实力较强,暖气团主动爬升,形成暖锋。
(2)雷暴大风一般是指伴随强雷暴天气出现的强风,据图可知大庆位于气旋中心附近,中间气压低,气流上升速度快;据图风向可知,近地面四周气流快速向中心汇集,产生大风。
(3)冰雹天气形成的必要条件应该有水汽、上升气流、降温等条件。此次冰雹天气有充足的水汽供应;大气中有相当厚的不稳定层存在,气流运动快,上升气流十分强烈,降温迅速;积雨云发展快,降温快,水汽结冰速度快,能使个别大水滴冻结的温度。
17.阅读图文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材料一:墨西哥湾及其沿岸地区石油资源丰富,其沿岸城市成为美国人口“阳光迁移计划”的迁入地,注入墨西哥湾的密西西比河航运价值高,但是该地区龙卷风多发。龙卷风是在极不稳定天气下发生和发展的一种强烈的、小范围的空气涡旋,这种涡旋造成其中心气压很低,从而吸起地面的物体,抛向天空。2022年4月5日,美国东南部出现大范围极端强对流天气,多州先后共遭遇38个龙卷风袭击,并伴有强风和局地冰雹等现象。
材料二:下图左右两图分别为“美国本土龙卷风发生频次分布图”及“冰雹形成示意图”。
(1)解释美国3、4月龙卷风高发的原因。
(2)结合材料,分析此次冰雹伴随龙卷风出现的原因。
【答案】(1)春季受海陆热力性质差异影响,陆地升温较快为低气压,海洋升温慢形成高气压,风由海洋吹向陆地;来自海洋的暖湿气流和来自陆地的寒冷气流交汇,对流强烈形成龙卷风;春季太阳直射点北移,美国南部升温快,强对流天气多,龙卷风高发。
(2)临近墨西哥湾,暖湿气流中水汽充足;来自墨西哥湾暖湿气流遇到北方南下的冷空气,暖空气被快速抬升形成强烈的上升气流;大气极不稳定且空气漩涡中上部温度低,积雨云层中上部温度低至−20℃~0℃。
【分析】本题主要通过图文材料考查龙卷风,涉及天气系统知识,旨在考查阐释能力,体现了综合思维和地理实践力的核心素养。
【详解】(1)根据所学知识,春季太阳直射点北移,陆地气温回升快,春季受海陆热力性质差异影响,陆地升温较快为低气压,海洋升温慢形成高气压,风由海洋吹向陆地;而此时,陆地上来自高纬地区的寒冷气流势力仍然较强,来自海洋的暖湿气流和来自陆地的寒冷气流交汇,对流强烈形成龙卷风;根据太阳直射点移动规律,春季太阳直射点北移,美国南部升温快,强对流天气多,龙卷风高发。
(2)根据所学知识可知冰雹属于强对流天气,靠近墨西哥湾,暖湿气流充足,携带大量的水汽;来自墨西哥湾的暖湿气流与南下的冷空气相遇后,暖气流被冷气流抬升,在抬升的过程中温度不断降低,且温度降低−20℃~0℃,因此水汽凝结形成冰雹,并伴随着龙卷风。
相关学案
这是一份高频考点25 霜-2025届高考地理高频考点专项突破学案,共13页。学案主要包含了思维导图,解题技巧,专项突破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
这是一份高频考点21 季节的判断-2025届高考地理高频考点专项突破学案,共24页。学案主要包含了思维导图,解题技巧,专项突破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
这是一份高频考点20 季风-2025届高考地理高频考点专项突破学案,共18页。学案主要包含了思维导图,解题技巧,专项突破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