精品解析:四川省成都市第十二中学(四川大学附属中学)2024-2025学年高一上学期11月期中地理试题
展开
这是一份精品解析:四川省成都市第十二中学(四川大学附属中学)2024-2025学年高一上学期11月期中地理试题,文件包含精品解析四川省成都市第十二中学四川大学附属中学2024-2025学年高一上学期11月期中地理试题原卷版docx、精品解析四川省成都市第十二中学四川大学附属中学2024-2025学年高一上学期11月期中地理试题解析版docx等2份试卷配套教学资源,其中试卷共29页, 欢迎下载使用。
命题人:钟姝 审题人:高一地理备课组
(时间:75分钟 分值:100分)
一、单选题(本题共40小题,每小题2分,共80分,在每小题给出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项是符合题目要求的)
按照计划2023年我国将发射首个大型空间巡天望远镜,开展广域的巡天观测,将在宇宙结构的形成和演化、暗物质和暗能量、系外行星与太阳系天体等方面开展前沿科学研究,有望取得一批重大创新成果。读图,完成下面小题。
1. 大型空间巡天望远镜观测到的下列物体中,属于天体的是( )
A. 等待发射的“天问二号”探测器B. 登陆火星的探测器
C. 天空中飘荡的云D. 流星体
2. 下列天体系统中,包含月球的最低一级天体系统是( )
A. 地月系B. 太阳系C. 银河系D. 可观测宇宙
3. 判断某行星能否成为人类第二个家园的条件是( )
A. 演化时间长短B. 恒星光辐射强度
C. 有无液态水存在D. 是否在太阳系中
【答案】1. D 2. A 3. C
【解析】
【1题详解】
根据所学可知,在宇宙空间独立运行着的物体称为天体,等待发射的“天问二号”和天空中飘荡的云属于地球的一部分,不能称为天体,AC错误;登陆火星的探测器是附着在火星之上,没有在宇宙空间独立运动也不能称为天体,B错误;流星体属于宇宙中独立运行的物体,是天体,D正确。故选D。
【2题详解】
根据所学可知,月球属于地月系,是选项中四级天体系统中最低的一级,A正确,BCD错误。故选A。
【3题详解】
根据所学可知,行星成为人类第二个家园需要满足以下条件:温度适宜,有液态水存在;存在适合生物呼吸的大气层;行星运动有序安全;恒星的光照条件稳定。液态水是生命存在必须的条件之一,C正确;与演化时间长短无关, A错误;恒星的光照条件稳定,距离适中,温度适宜,B错误;不一定必须存在于太阳系中,D错误。故选C。
【点睛】在宇宙中独立运行着的物质称之为天体,包括但不限于星云、恒星、行星、卫星、小行星、彗星、流星体、星际物质等自然天体,以及航天飞机、人造卫星、飞船、太空垃圾等人造天体。
下图示意太阳系八大行星的位置、公转轨道及公转方向(图中箭头所示)。据此完成下面小题。
4. 小行星带位于( )
A. 火星公转轨道与木星公转轨道之间B. 地球公转轨道与火星公转轨道之间
C. 木星公转轨道与土星公转轨道之间D. 水星公转轨道与金星公转轨道之间
5. 据图可知,太阳系八大行星绕日( )
①公转方向相同②公转速度相同③公转周期接近④公转轨道共面
A. ①③B. ②③C. ①④D. ②④
【答案】4. A 5. C
【解析】
【4题详解】
太阳系八大行星排列顺序为水星、金星、地球、火星、木星、土星、天王星和海王星,结合图中小行星带位置,可知其位于第四颗和第五颗行星,即火星公转轨道与木星公转轨道之间,A对,B、C、D错。故选A。
【5题详解】
据图可知,太阳系八大行星绕日公转方向相同,皆为自西向东,①对;根据天体运动规律,从内而外速度降低,周期变长。②③错;公转轨道几乎在同一个平面上,④对。①④组合符合题意,C对,A、B、D错。故选C。
【点睛】太阳系八大行星排列顺序:它们依次为水星、金星、地球、火星、木星、土星、天王星和海王星。火星和木星之间是小行星带。距离太阳较近的水星、金星、地球、火星这四个行星体积很小,表面是固态的,被称为类地行星;而距离太阳较远的木星、土星、天王星、海王星这四个行星,则相对来说体积较大,表面为气态,被称为类木行星。类地行星和类木行星之间被一条小行星带隔开,所占空间较宽。
太阳黑子数量具有周期性变化,活动周期为相邻两个波峰或者波谷的间隔时间。下图为2006—2028年太阳黑子数量的变化(2023年之后为预测值)。完成下面小题。
6. 太阳黑子实质是( )
A. 色球层上的相对高温区B. 光球层上的相对低温区
C. 日冕层上的物质抛射区D. 日珥喷射气体的区域
7. 与2020年相比,2023年地球上( )
①极光现象增加 ②电网受冲击强度较弱
③磁暴现象减少 ④航空电子设备受辐射影响较强
A. ①③B. ②④C. ①④D. ②③
8. 推测下一次太阳黑子数量谷值可能出现在( )
A. 2020年B. 2031年C. 2042年D. 2053年
【答案】6. B 7. C 8. B
【解析】
【6题详解】
太阳黑子发生在光球层,是光球层上的相对低温区,B正确;色球层上会出现耀斑和日珥,AD错误;日冕层上的物质抛射指的是太阳风,C错误。故选B。
【7题详解】
读图与2020年相比,2023年黑子数量更多,说明太阳活动更强烈,极光现象与太阳风有关,因此会增加,①对;电网受气象灾害、地质灾害的影响大,与太阳活动相关性不大,②错;耀斑增强,磁暴现象会增多,③错;电离层受太阳活动的干扰,航空电子设备受辐射影响较强,④对。综上所述,C正确,ABD错误。故选C。
【8题详解】
根据材料信息,太阳黑子活动周期为相邻两次波峰或波谷的间隔时间。结合图中信息可以看出,最近的波谷年是2020年,所以下一个波谷年为2031年, B正确;ACD错误。故选B。
【点睛】太阳活动对地球的影响:太阳活动影响地球气候;太阳活动发射出的强烈射电和高能粒子,到达地球后会引起大气电离层中强烈的电磁扰动,产生磁暴,影响短波通信,干扰电子设备,威胁宇航器安全;太阳活动发射出的高能带电粒子流到达地球后,受到地球磁场的作用,偏向极地上空,在那里轰击高层大气,使大气电离,产生极光现象。
在沉积岩形成过程中有些生物的遗体或遗迹会在沉积岩中保存下来,形成化石。越古老的地层含有越低级、越简单的生物化石。下图为某地不同地层的四幅化石景观图。完成下面小题。
9. 按生物进化顺序对四幅图进行排序,正确的是( )
A. ①②③④B. ②①③④C. ③①②④D. ④③②①
10. 按地层形成时间顺序判断,四类化石埋藏最深的是( )
A. ①B. ②C. ③D. ④
【答案】9. C 10. C
【解析】
【9题详解】
太古宙时期出现蓝细菌等原核生物,元古宙时期蓝细菌大爆发;早古生代是海洋无脊椎动物发展的时代。 早期,温暖的海水中出现了多种动物,如三叶虫、笔石、鹦鹉螺等;中生代爬行动物盛行,尤其是恐龙;新生代哺乳动物快速发展。综上所述,按生物进化顺序对四幅图进行排序,正确的是③①②④,C对,排除ABD。故选C。
【10题详解】
根据材料、上题分析并结合所学知识,越古老的地层含有越低级、越简单的生物化石,且埋藏最深,按地层形成时间顺序判断,四类化石中③蓝藻化石(最低级、简单的生物化石)最古老,埋藏最深。C对,排除ABD。故选C。
【点睛】地层和对应地层的化石反映了当时的古地理环境,所以研究地层及其包含的化石是研究地球生命演化的重要途径。
下图为地球某地质时期的景观复原图。读图完成下面小题。
11. 该时期最可能位于( )
A. 前寒武纪B. 古生代C. 中生代D. 新生代
12. 该时期是地球历史上主要的成煤期,形成该时期煤炭的主要植被是( )
A. 苔藓植物B. 被子植物C. 蕨类植物D. 裸子植物
【答案】11. C 12. D
【解析】
【11题详解】
图中景观复原图显示恐龙达到了大繁盛,故可推断最可能位于中生代,故C正确,ABD错误。故选C。
【12题详解】
裸子植物在中生代极度兴盛,在陆地植物中占主要地位,故形成该时期煤炭的主要植被是裸子植物,D正确,ABC错误。故选D。
【点睛】中生代爬行动物盛行,尤其是恐龙,在侏罗纪和白垩纪到达了大繁盛,因此中生代也被称为“爬行动物的时代”。
2022年9月5日12时52分,四川省甘孜州泸定县发生6.8级地震,震源深度16千米。地震波分横波和纵波,纵波可以通过固体、液体和气体传播,横波只能通过固体传播。下图示意地震波在地球内部不同深度的传播速度及地球内部的圈层结构。据此完成下面小题。
13. 此次地震的震源位于( )
A. 地壳B. 地幔C. 外核D. 内核
14. 此次地震发生时,震中地区居民的震感是( )
A. 一直左右晃动B. 先左右晃动,后上下颠簸
C. 一直上下颠簸D. 先上下颠簸,后左右晃动
15. 根据图中地震波的变化情况,推测地幔与外核的组成物质的形态( )
A. 分别为液态与固态B. 均为固态
C. 分别为固态与液态D. 均为液态
【答案】13. A 14. D 15. C
【解析】
【13题详解】
震源深度16千米,地壳位于陆地平均深度33千米以内,故此次地震的震源位于地壳,A对;从地壳到地下2900千米为地幔,以下为地核(包括内核和外核),深度远超此次震源,B、C、D错。故选A。
【14题详解】
震中地区位于震源正上方,地震发生时,震源同时发出横波和纵波,因纵波速度快于横波,因此先到达地面,纵波引发上下颠簸,横波导致左右晃动,故居民的震感是先上下颠簸,后左右晃动,D对,A、B、C错。故选D。
【15题详解】
纵波可以通过固态液态气态物体,横波只能通过固态物体,当地震波从地面向下进入地幔时,过莫霍界面横纵波速度均加快,进入外核过古登堡界面时纵波减速横波消失,说明地幔组成物质的形态为固态,外核为非固态,从波速变化看应为液态,C对,A、B、D错。故选C。
【点睛】地震波的传播特点地震波按传播方式分为三种类型:纵波、横波和面波。纵波是推进波,地壳中传播速度为5.5~7千米/秒,最先到达震中,又称P波,它使地面发生上下振动,破坏性较弱。横波是剪切波:在地壳中的传播速度为3.2~4.0千米/秒,第二个到达震中,又称S波,它使地面发生前后、左右抖动,破坏性较强。面波又称L波,是由纵波与横波在地表相遇后激发产生的混合波。其波长大、振幅强,只能沿地表面传播,是造成建筑物强烈破坏的主要因素。
下图示意大洋表层海水密度、盐度、温度随纬度变化。完成下面小题。
16. 图中60°较赤道地区表层海水( )
A. 盐度低、密度小B. 盐度低、密度大
C. 盐度高、密度大D. 盐度高、密度小
17. 与高纬度海区相比,导致低纬度海区表层温度更高主要因素是( )
A. 太阳辐射B. 海水蒸发C. 大气运动D. 海水运动
18. 下列人类活动受海水温度影响最大的是( )
A. 海水制盐厂选址B. 潜艇航行线路选择
C. 潮汐发电站运行D. 海滨浴场开放时间
【答案】16. B 17. A 18. D
【解析】
【16题详解】
读图可知,相较于赤道地区,纬度60°地区温度低、盐度低、密度大,B正确,ACD错误。故选B。
【17题详解】
根据所学可知,海水的热量主要来自于太阳辐射,受太阳辐射分布由低纬度向高纬度降低的差异影响,大洋表层海水温度也大致呈现出由低纬度向高纬度降低的变化规律,A正确;大洋表层海水温度大致由低纬度向高纬度降低的变化规律与海水蒸发(高纬度蒸发更弱,蒸发损失的热量更少)、大气运动(大气运动促使高低纬度间的热量交换,缩小不同纬度间的温带差异)、海水运动(洋流、潮汐等能够促进不同地区的热量交换,缩小不同纬度间的温带差异)相关性不大,BCD错误。故选A。
【18题详解】
影响海水制盐厂选址最大的因素是海水盐度,A错误;潜艇航行线路选择主要与海水密度、洋流、风向等关系最为密切,与海水温度关系很小,B错误;影响潮汐发电站运行的最大因素是潮汐能量的大小,C错误;影响海滨浴场开放时间的最大因素是海水温度,D正确。故选D。
【点睛】海水温度主要取决于海洋热量的收支情况。从水平分布来看,全球海洋表层的水温由低纬向高纬递减,相同纬度海洋表层的水温大致相同。
2023年7月,美国国家航空航天局发现,高度电离的地球热层(距地80~800km)在吸收了太阳风暴的能量之后,温度达到了近20年的峰值,但热层的高温对近地面高温并没有直接影响。下图示意大气的垂直分层。完成下面小题。
19. 总体来看,热层的气温随海拔升高( )
A. 平缓增加B. 平缓降低C. 迅速增加D. 迅速降低
20. 热层处于高度电离状态,有利于( )
①无线电通信②极光出现③航空飞行④人工降雨
A. ①②B. ②③C. ③④D. ①④
21. 近地面大气温度受热层影响小,主要原因是近地面大气( )
A. 距离热层远B. 水汽和杂质多C. 臭氧含量少D. 吸收地面辐射
【答案】19. C 20. A 21. D
【解析】
【19题详解】
由材料可知地球热层距地80~800km,该层空气密度小,强烈吸收太阳紫外辐射,因而温度随高度上升增加很快,结合大气的垂直分层也可知热层的气温随海拔升高迅速增加,ABD错误,故选C。
【20题详解】
热层处于高度电离状态,能反射无线电波,对无线电通信有重要作用,①正确;地球的极光是来自地球磁层或太阳的高能带电粒子流(太阳风)使高层大气分子或原子激发(或电离)而产生,热层处于高度电离状态,有利于极光产生,②正确,A正确;热层处于高度电离状态不利于航空飞行,③错误,BC错误;人工降雨发生在对流层,热层属于高层大气,④错误,D错误;故选A。
【21题详解】
由材料可知地球热层距地80~800km,强烈吸收太阳紫外辐射或太阳风暴而增温,但近地面大气温度主要是吸收地面长波辐射而增温,少量吸收短波辐射,因而与热层关系小,同理平流层虽然距离近地面大气近,但是近地面大气温度也受平流层影响小,因而D正确;近地面大气温度受热层影响小与远近关系不大,而与吸收方式有关,A错误;近地面大气水汽和杂质多、臭氧含量少与热层无关,BC错误;故选D。
【点睛】大气垂直分层的主要依据是:温度、密度、大气运动状况。大气共分为三层:对流层、平流层和高层大气(高层大气又可细分为中间层、热层和散逸层)。
浙江余姚四明湖地区的湖陆风和山谷风往往容易相互影响,风力强弱受水域面积、昼夜长短、山体高度等因素影响。图为某时刻四明湖风向示意图。完成下面小题。
22. 下列关于图示时刻四明湖湖陆风风向判断正确的是( )
A. ①地吹东北风B. ②地吹西风C. ③地吹东南风D. ④地吹西南风
23. 与周边地区相比,此时四明湖湖面( )
A. 气温偏高,气流上升B. 气温偏低,气流上升
C. 气流上升,气压偏高D. 气流下沉,气压偏高
【答案】22. C 23. D
【解析】
【22题详解】
读图可知,图中经线指示南北方向,纬线指示东西方向,①地吹西南风,②地吹东风,③地吹东南风,④地吹西北风,C正确,ABD错误,故选C。
【23题详解】
读图可知,四明湖的风向由湖泊吹向周边陆地,说明四明湖此时气流下沉、气压较高、气温偏低,周围陆地气流上升气压较低,ABC错误,D正确,故选D。
【点睛】湖陆风是在沿湖地区,由于大陆地面的夜间冷却和白天加热作用,在夜间风从大陆吹向湖区,昼间风从湖面吹向陆地而形成的一种地方性的天气气候现象。如湖南省岳阳位于洞庭湖东北侧,在一定的天气条件下,夜晚风从市区吹向湖面,而白天从湖面吹向市区。
天府绿道全长16000多千米,把绿地、公园、河湖原本碎片化的生态板块串联到一起并新增许多绿地、公园,拥有运动、休闲、健身等多种功能,使成都市重现“绿满蓉城、花重锦官、水润天府”景象。下图为水循环示意图和天府绿道铺装透水路面人行道景观图。据此完成下面小题。
24. 环节①为( )
A. 蒸发B. 下渗C. 径流D. 水汽输送
25. 与传统水泥路面相比,天府绿道铺装的透水路面会使( )
A. ④增加,⑤增加,⑥减少B. ④增加,⑤减少,⑥增加
C. ④减少,⑤增加,⑥减少D. ④减少,⑤减少,⑥增加
26. 天府绿道建成后,产生的积极意义有( )
①改善城市环境②缓解热岛效应③缓解交通拥堵④增加生物多样性
A. ①②③B. ①②④C. ①③④D. ②③④
【答案】24. A 25. B 26. B
【解析】
【24题详解】
环节①由下垫面指向大气,表示下垫面的水经过蒸发变成水汽,故环节①表示蒸发,故A正确;环节④表示由地面渗入地下,表示下渗,B错误;环节⑤表示在地面由高处向低处流动,表示地表径流,环节⑥表示在地下由高处向低处流动,表示地下径流,统称径流,C错误;环节③表示水汽上升到空中,被气流输送到大陆上空,表示水汽输送,D错误。故选A。
【25题详解】
透水路面直接影响的环节是下渗,透水路面可以让雨水下渗速度加快。与水泥地面相比,绿道含蓄水源的能力较强,有利于雨水下渗,变成地下水,减小地表径流量,因此会使④下渗增加,⑤地表径流减少,⑥地下径流增加,故B正确,ACD错误。故选B。
【26题详解】
建设绿道是应对空气污染、保护生态环境的重要举措,绿道周围的绿色植物不仅可以美化景观,还能吸收污染物、改善空气质量,增加湿度,缓解热岛效应,绿道系统还可以维护土地生态平衡,对构建自然保护网络具有重要的生态学意义,增加生物多样性,故①②④正确;绿道是一种线形绿色开敞空间,一般是林荫小路,供行人和骑单车者(排斥电动车)进入的游憩线路,对缓解交通拥堵意义不大,③错误。故选B。
【点睛】“绿道”主要指可以供行人和骑车者进入的自然景观良好、以休闲功能为主的绿色开敞空间。
下图为我国年太阳年辐射总量分布图。据此完成下面小题。
27. 图中年太阳年辐射总量( )
A. 哈尔滨比济南多B. 分布呈东多西少
C. 上海比重庆多D. 平原比高原地区丰富
28. 只考虑自然因素,最适合和最不适合推销太阳能热水器的城市分别( )
①济南②拉萨③上海④重庆
A. ①②B. ①③C. ②④D. ③④
【答案】27. C 28. C
【解析】
【27题详解】
读图可知,哈尔滨的太阳年辐射总量小于1500kw·h/m2,济南大于1500kw·h/m2, A错误;从东西方向来看,太阳年辐射总量分布大致呈西多东少的格局, B错误;图中显示,上海太阳年辐射总量在1200~1500kw·h/m2之间,重庆低于1200kw·h/m2 ,C正确;读图结合所学知识可知,西部高原的太阳年辐射总量比东部平原地区丰富, D错误。故选C。
【28题详解】
太阳能热水器在太阳能越丰富的地区效果会更好,只考虑自然因素,太阳能越丰富的城市越适合推销太阳能热水器。读图可知,济南、拉萨、上海、重庆四城市中,拉萨太阳能资源最丰富,重庆太阳能资源最贫乏,因此最适合和最不适合推销太阳能热水器的城市分别拉萨(②)、重庆(④),C符合题意,排除ABD。故选C。
【点睛】影响地表太阳辐射量的因素:纬度和季节因素(正午太阳高度和昼长)、大气透明度、天气与气候、地势高低、污染程度、大气密度等。
地面冷热不均,会引起气流的上升或下沉运动,致使等压面产生变化。下图为北半球某地高空等压面分布示意图。据此完成下面小题。
29. 图中甲、乙、丙、丁四处气压由高到低的排列顺序是( )
A. 甲、乙、丙、丁B. 乙、甲、丁、丙
C. 乙、甲、丙、丁D. 甲、乙、丁、丙
30. 若考虑地转偏向力的作用,在丙—丁中间释放一气象探测气球,将会飘向( )
A. 东方B. 西方C. 南方D. 北方
31. 若此图表示的是海陆之间的气压关系,则甲为( )
A. 热源,如夜间的海洋B. 热源,如白天的海洋
C. 冷源,如白天的陆地D. 冷源,如夜间的陆地
【答案】29. B 30. C 31. A
【解析】
【29题详解】
根据等压面“凸高凹低”的规律可知,甲处高空为高压,则位于近地面的甲地为低压;乙处高空为低压,则近地面为高压,即近地面气压值甲<乙,高空气压值丁>丙。再根据海拔越高气压越低可知:气压值甲>丁。综上所述,甲、乙、丙、丁四处气压由高到低的排列顺序是乙>甲>丁>丙,B正确,ACD错。故选B。
【30题详解】
根据材料可知,区域位于北半球,由上题可知,在高空气压值丁>丙,故水平气压梯度力由丁指向丙,即由西指向东,北半球高空风向受地转偏向力影响,向右可偏转90度,最终风向为北风,故在丙—丁中间释放一气象探测气球,气球将飘向南侧,C正确,ABD错。故选C。
【31题详解】
若此图表示的是海陆之间的气压关系,由上题可知,近地面气压值甲<乙,故此时近地面风从乙吹向甲,则甲处为低压,盛行上升气流,说明热源在甲,排除CD;受海陆热力性质差异影响,白天风从海洋吹向陆地,夜晚相反,此时风从乙吹响甲,若为白天,则甲为陆地,若为晚上,则甲为海洋,A正确,B错。故选A。
【点睛】热力环流应注意的问题:①在同地点,气压随高度的增加而减小。②通常所说的高气压、低气压是指同一水平高度上气压高低状况。比较气压的高低要在同一水平高度上进行比较,垂直方向上海拔越高气压越低。③等压面是空间气压值相等的各点所组成的面,等压面一般为曲面,等压面上各点气压相等,但海拔高度一般不等。④等压面突起的地方是高压区;等压面下凹的地方是低压区。⑤高空与近地面气压性质相反。⑥热的地方,近地面形成低压;冷的地方,近地面形成高压。
雨幡洞云是一种奇特的天气现象(图),薄薄的云层出现一个空洞,一缕缕“云丝”似乎从洞中心部分落下,犹如“空中水母”。专家解释,这是由于大气层中存在低于0℃而仍然保持液态的过冷液滴,受飞机飞行产生扰动而产生云洞,据此完成下面小题。
32. 过冷液滴没有凝结成冰晶的原因,可能是该区域空气中缺少( )
A. 水汽B. 低温环境C. 凝结核D. 低压环境
33. 发生雨幡洞云的云层温度较低,是由于( )
A. 距离太阳较远B. 距离地面较远C. 距臭氧层较远D. 距电离层较远
【答案】32. C 33. B
【解析】
【32题详解】
当温度低到冰点之下时,若水中没有一个结晶核来结晶,那么即使在0℃之下也不会结冰。如果这个时候放入一点晶核,那么会立即凝结。因此判断该区域空气中缺少凝结核,C正确。过冷液滴本身就是一种水汽的聚集,A错误;过冷液滴形成于温度低于0℃的低温环境,B错误;过冷液滴形成于高空,高空气压低,D错误。综上所述,故选C。
【33题详解】
雨幡洞云现象发生于对流层,对流层直接热量来源是地面辐射,雨幡洞云的云层温度较低说明距离热量来源较远,故判断距离地面较远,B正确;太阳不是对流层大气热量的直接热源,A错误;臭氧层分布于平流层,电离层分布于高层大气,雨幡洞云发生于对流层,CD错误。故选B。
【点睛】水凝固成冰的一个必要条件是:必须有凝结核。它可以是微小的冰晶,可以是水中的悬浮物,可以是器皿的壁。如果不具备这些条件,液态水可以较长时间保持在冰点以下而不结冰。如果这时突然有凝结核闯入,则结冰异常迅速。
由于建筑密度增加,城市空气流动困难,因此加强城市通风廊道规划和建设意义重大。如图示意城市通风系统,其中作用空间指需要改善风环境或降低污染的地区,补偿空间指产生新鲜空气或局地风系统的来源地区,通风廊道则是将空气由补偿空间引导至作用空间的连接通道。读图完成下面小题。
34. 若图中环流代表城市热力环流,则( )
A. 城区比郊区多云雨现象B. 城区比郊区降水少
C. 郊区向城区扩散污染物D. 城区气温低于郊区
35. 城市通风廊道的主要作用是( )
A. 增加城市大气污染B. 缓解城市热岛效应
C. 降低城市空气湿度D. 减少汽车尾气排放
【答案】34. A 35. B
【解析】
【34题详解】
城区人口密集,建筑密集,生产生活废热排放及交通废热排放,城区气温高于郊区,D错;城区空气受热上升,降温形成云雨天气,比郊区降水多,A对、B错;城市空气上升有利于将污染物扩散到郊区,C错;故选A。
【35题详解】
城市热力环流近地面是由郊区吹向城区,郊区气温较低、植被丰富,空气质量好,通风廊道有利于郊区的空气进入城区,缓解城市热岛,减轻城市大气污染,增加大气湿度,AC错,B对;汽车尾气排放需要限制行车,D错;故选B。
【点睛】城区温度比郊区高,空气上升易形成降水,大气污染严重,可被称为热岛、雨岛、浊岛。
居住在智利南端海伦娜岬角的居民只要走出家门,就要在衣服遮不住的肤面涂上防晒油,再戴上太阳眼镜,否则半小时后,皮肤就要被晒成粉红色,并伴有痒痛。据说那里的羊群、兔子眼睛受损严重,猎人可以轻易地拎起兔子的耳朵并带回家去,河里捕到的鱼多数是盲鱼,这些情况都是由于臭氧层被破坏。完成下面小题。
36. 臭氧层主要分布于( )
A. 对流层底部B. 对流层顶部C. 平流层中下部D. 平流层上部
37. 导致兔子、鱼视力受损的因素主要是( )
A. 红外线过量B. 红外线过少C. 紫外线过量D. 紫外线过少
【答案】36. C 37. C
【解析】
【36题详解】
臭氧层集中在22~27km的大气层中;对流层最大厚度为17~18km,对流层顶部臭氧的浓度并不大;平流层的范围为从对流层顶部至50~55km高空,因此臭氧层在平流层中下部最为集中,C正确,ABD错误,故选C。
【37题详解】
紫外线过多会伤害地球上的生物,臭氧能大量吸收太阳紫外线,臭氧层变薄,导致到达地表的紫外线增多,使兔子、鱼视力受损,C正确,D错误,红外线对地球上生物视力没有伤害,AB错。故选C。
【点睛】平流层,是地球大气层里上热下冷的一层,此层被分成不同的温度层,当中高温层置于顶部,而低温层置于低部。它与位于其下贴近地表的对流层刚好相反,对流层是上冷下热的。在中纬度地区,平流层位于离地表12公里至50公里左右的高度,而在极地,此层则始于离地表8公里左右。在距地面22-27千米的平流层臭氧浓度达到最大形成臭氧层。
下图为某时北半球某区域海平面气压分布。据此完成下面小题。
38. 甲、乙、丙、丁四地中,风速最大的是( )
A. 甲B. 乙C. 丙D. 丁
39. 图示时刻,乙地的风向是( )
A. 偏北风B. 偏南风C. 偏西风D. 偏东风
40. 丙、丁两地的气压差最可能是( )
A. 2百帕B. 12百帕C. 22百帕D. 32百帕
【答案】38. B 39. A 40. B
【解析】
【38题详解】
读图可知,乙地等压线最密集,水平气压梯度力最大,故风力最大,B正确;甲丙丁等压线较稀疏,风力较小,ACD错误。故选B。
【39题详解】
结合所学知识,对图中乙地的风向进行判断时,首先要找出水平气压梯度力,水平气压梯度力垂直于等压线,由高压指向低压,图中乙点水平气压梯度力大致由西北指向东南,但风在近地面会受到地转偏向力和摩擦力的影响,实际风向与水平气压梯度力有30-60度夹角,乙地位于北半球,受地转偏向力的作用使得风向向右偏,故乙地为偏北风,A正确,BCD错误,故选A。
【40题详解】
结合所学知识,图中的等压距为2.5百帕,丙的气压为1020-1022.5之间,丁的气压为1010-1012.5之间,故丙丁的气压差为7.5-12.5百帕之间,B正确,ACD错误,故选B。
【点睛】在等压线分布图中,等压线的疏密程度可用于判断风力大小,等压线越密集,风力越大。
二、非选择题(共2小题,共20分)
41. 阅读图文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下图分别示意大气受热过程及成都市2023年连续两日天气状况。
(1)图中数字①②③分别对应大气受热过程中的:____、____、____。
(2)近地面大气主要的、直接的热源是____,该辐射中的绝大部分被近地面大气中的____、____等吸收,从而使大气增温。
(3)与11月7日相比,11月8日成都市气温日差较____,其原因是阴天云层____,白天对太阳辐射的____作用强,气温低;夜晚大气对地面的____作用强,气温较高,因而气温日较差小
【答案】(1) ①. 太阳辐射 ②. 地面辐射 ③. 大气逆辐射
(2) ①. 地面辐射 ②. 水汽 ③. 二氧化碳
(3) ①. 小 ②. 厚 ③. 削弱 ④. 保温
【解析】
【分析】本题以大气受热过程及成都市2023年连续两日天气状况为材料,设置3个小题,涉及大气受热过程等相关知识点,考查学生获取和解读地理信息、调动和运用地理知识的能力,体现区域认知、综合思维的学科素养。
【小问1详解】
本题考查大气受热过程判断,据图分析①由太阳指向大气,为太阳辐射。②由地面指向大气,表示地面辐射。③由大气指向地面,为大气逆辐射。
【小问2详解】
②表示地面辐射,属于长波辐射,易被大气中的二氧化碳和水汽等吸收,使大气增温,太阳辐射是短波辐射,不易大气吸收,因此地面辐射是近地面大气主要直接的热源。
【小问3详解】
对比两日气温可知,11月8日气温日较差较小。11月8日为阴天,云层厚,白天大气对太阳辐射的削弱作用强,到达地面的太阳辐射减少,气温较低;夜晚大气逆辐射强,可以减少地面的热量散失,大气对地面的保温作用强,气温较高,因此气温日较差小。
42. 阅读图文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下图示意北半球某地区某时刻的海平面气压分布。
(1)图示时刻,甲地吹____风,乙地吹____风。
(2)与甲地相比,乙地风速更____(大或小),并说明原因____。
(3)丙为____(高或低)压中心,盛行____(上升或下沉)气流,天气状况为____。
(4)丁为____(高或低)压中心,盛行____(上升或下沉)气流,天气状况为____。
【答案】(1) ① 西北 ②. 东北
(2) ①. 大 ②. 等压线更密集
(3) ①. 高 ②. 下沉 ③. 晴朗
(4) ①. 低 ②. 上升 ③. 阴雨
【解析】
【分析】本题以北半球某地区某时刻海平面气压分布图为背景,考查学生获取和分析地理信息的能力,调动和运用地理知识的能力,体现了区域认知和综合思维等地理素养。
【小问1详解】
甲地西侧高压,先定水平气压梯度力,高压指向低压,垂直于等压线,再在地转偏向力的作用下向右偏,形成西北风;乙地北侧气压高,先定水平气压梯度力,高压指向低压,垂直于等压线,再在地转偏向力的作用下向右偏,形成东北风。
【小问2详解】
如图所示,乙地等压线比甲地更密集,水平气压梯度力大,形成的风速就大。
【小问3详解】
丙地中心气压高于四周,是高压中心,盛行下沉气流,不利于成云致雨,天气晴朗。
【小问4详解】
丁地中心气压低于四周,是低压中心,中心盛行上升气流,利于成云致雨,多阴雨天气。
相关试卷
这是一份精品解析:安徽省阜南实验中学2024-2025学年高一上学期11月期中地理试题,文件包含精品解析安徽省阜南实验中学2024-2025学年高一上学期11月期中地理试题原卷版docx、精品解析安徽省阜南实验中学2024-2025学年高一上学期11月期中地理试题解析版docx等2份试卷配套教学资源,其中试卷共20页, 欢迎下载使用。
这是一份精品解析:云南省曲靖市民族中学2024-2025学年高一上学期期中检测地理试题,文件包含精品解析云南省曲靖市民族中学2024-2025学年高一上学期期中检测地理试题原卷版docx、精品解析云南省曲靖市民族中学2024-2025学年高一上学期期中检测地理试题解析版docx等2份试卷配套教学资源,其中试卷共24页, 欢迎下载使用。
这是一份四川省成都市第十二中学(四川大学附属中学)2024-2025学年高一上学期11月期中地理试题,共8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