年终活动
搜索
    上传资料 赚现金
    英语朗读宝

    第5课 工业革命与工厂制度课件----2024-2025学年高中历史选择性必修2

    第5课 工业革命与工厂制度课件----2024-2025学年高中历史选择性必修2第1页
    第5课 工业革命与工厂制度课件----2024-2025学年高中历史选择性必修2第2页
    第5课 工业革命与工厂制度课件----2024-2025学年高中历史选择性必修2第3页
    第5课 工业革命与工厂制度课件----2024-2025学年高中历史选择性必修2第4页
    第5课 工业革命与工厂制度课件----2024-2025学年高中历史选择性必修2第5页
    第5课 工业革命与工厂制度课件----2024-2025学年高中历史选择性必修2第6页
    第5课 工业革命与工厂制度课件----2024-2025学年高中历史选择性必修2第7页
    第5课 工业革命与工厂制度课件----2024-2025学年高中历史选择性必修2第8页
    还剩21页未读, 继续阅读
    下载需要10学贝 1学贝=0.1元
    使用下载券免费下载
    加入资料篮
    立即下载

    人教统编版选择性必修2 经济与社会生活第二单元 生产工具与劳作方式第5课 工业革命与工厂制度教案配套ppt课件

    展开

    这是一份人教统编版选择性必修2 经济与社会生活第二单元 生产工具与劳作方式第5课 工业革命与工厂制度教案配套ppt课件,共29页。
    1.通过文字、图片等资料了解工厂制度建立的背景及工业革命对人类社会生活方式的影响。(历史解释、史料实证)2.通过时间轴了解工厂制度建立的过程。(时空观念)3.通过课堂探究,了解生产力发展与生产关系变革的关系,认识“大国制造”和“工匠精神”的重要性。(唯物史观、家国情怀)
    重点:近代以来大机器生产、工厂制度的出现。难点:认识大机器生产、工厂制度对人类社会发展具有的革命性意义。
    从分散走向集中的手工工场雇佣关系
    机器大生产(专业集中)
    一、机器大生产与工厂制度
    1.工厂制度(1)形成过程:①工业革命前,英国分散的手工工场已经向集中的手工工场发展,在一定程度上实现了生产专业化。②18世纪60年代以来,以改良蒸汽机为代表的一系列技术革命,引发了从手工劳动到机器大生产的巨大变革, 机器大生产带来了劳作方式和生产关系的深刻变革。③随着工厂的出现,工厂制度逐渐形成。
    手工工场与工厂的区别
    结合前面的学习,阐述一下工业革命和工厂制度的关系。
    工业革命推动生产力的巨大飞跃,催生了工厂制度的产生;工厂制度又反过来提高了生产效率,大大推进了工业革命的进程。
    结论:生产力推动劳作方式(生产关系)的变革,劳作方式(生产关系)的变革又推动生产力进一步发展。
    (2)特点:①实行倒班制。②制定严格的规章制度,强化纪律意识,加强对工人管理。③生产流水线广泛应用,各生产环节协同劳作,进行标准化生产,整个生产过程处于工厂主的监督管理之下。④原料由工厂统一供应、合理调配。
    最典型的行业是陶瓷业,1769年,乔赛亚·韦奇伍德开办埃特鲁利亚陶瓷工场,在场内实行精细的劳动分工,他把原来由一个人从头到尾完成的制陶流程分成几十道专门工序,分别由专人完成。 ——摘编自钱乘旦《英国通史》 为确保工厂机器的正常运转、工作任务的顺利完成、利润的最大增长,各个工厂都制定了严格的纪律,具体地说就是制定规章制度 ,实行强制性劳动,工厂主将工人每天十几个小时地固定在某一处,随着机器的节奏不停地做着机械运动 ,以保证最大限度地使用机器。 ——宋严萍 《英国工业革命时期的工厂管理及特点探究》
    材料:美国汽车大王亨利·福特致力于降低汽车的成本,实行流水线作业,使得原来需要花费12小时38分钟组装汽车底盘的时间缩短至1小时3分钟。他于1908年推出第一辆农民买得起的“平民汽车”。流水线的使用引发了一场生产方式的革命。
    (3)意义:工厂制度带来生产组织和管理形式的巨变,有利于科学管理、提高生产效率,从而产生更大的经济效益。
    打开了中国的大门,使中国被迫卷入资本主义世界市场,逐渐沦为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
    客观上传播了先进的资本主义思想和生产方式,从而推动中国迈向近代化。
    3.工业革命对近代中国的影响
    (1)兴起——洋务企业: 19世纪中后期,洋务派创办了江南机器制造总局等近代企业,引进了西方的工厂制度,进行机器大生产。(2)发展——民族工业:张謇、范旭东等一批民族资本家主张实业救国,也开办工厂并借鉴西方工厂的管理经验,中国民族工业初步发展起来。
    18世纪中期 19世纪中期 19世纪末 20世纪初
    第一次工业革命,工厂制度和机器生产
    第二次工业革命,工厂制度和机器生产
    中国开始沦为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出现外资企业,西方工厂制度和机器生产传入中国
    19世纪60年代洋务企业采用工厂制度和机器生产
    民族企业初步发展,实业救国
    请根据时间轴、教材,比较近代中西方企业的异同点。
    不同点: 中国:近代企业是在西方工业文明刺激下产生的,属于“外发型”。生存于半殖民地半封建的社会下,肩负反帝反封建的任务,带有救亡图存的色彩。 西方:机器大生产和工厂制度是资本主义生产力发展的结果,属于“内生型”,并通过殖民扩张、商品输出、资本输出等传播到世界各地,客观上推动各国近代化。
    相似点:都采用工厂制度和机器生产,都推动经济近代化。
    观察教材第一子目的两幅图片汉阳铁厂、天津永利碱厂,指出它们的异同。提示(1)同:都采用机器生产;都引进了先进技术,培养了科技人才;都一定程度上抵制了外国经济侵略;都有利于中国的近代化,推动了中国的社会转型等。(2)异:汉阳铁厂是洋务派创办的民用工业,其目的是“求富”,维护清朝的封建统治;天津永利碱厂是民族资产阶级创办的民族工业,其目的是实业救国,发展民族资本主义。
    二、工业革命后生活方式的变化
    1.工业革命促进了城市化的发展,也改变了人们的生活空间。
    英国农村人口和城市人口占总人口比例
    材料:1870—1920年,城市人口由990万增至5430万。1920年城市人口是全国总人口的51.4%,城市人口超过了农村人口。——蒋维忠《第二次工业革命与美国城市化》
    2.交通运输业的进步,便利了人们的出行。 (欧美国家形成了水陆交通网,促进了城际、国际的人口交流与贸易往来,大大增加了社会的流动性。)
    汽轮 火车 汽车
    3.工业革命也促进了乡村的改变。 (西方国家农业机械日益普及,建立了大农场,农业现代化程度大大提高; 大量人口从乡村走出,人们的眼界开阔了。)
    (1)原因:蒸汽机车等交通工具及工厂制度的出现,使人们必须守时,准时准点成为现代生活的准则。(2)表现:城市中社会上层人士出行戴表,大城市的车站、码头、银行、机关及市区街道多设有标准钟。
    材料 从前习惯于做农活的人们很快明白季节、日出日落和气候波动不再决定劳动日程了。相反,钟表、机器和车间规定创造了新的劳动节奏。产业工人一般每周工作6天,每天工作12至14小时。工厂的汽笛声从早响到晚,在一整天里,工人的步伐都要跟上机器单调的运转。与此同时,他们还要面对时时刻刻的严格监督,打个盹或和同伴说句话都不行。——摘编自杰里·本特利《新全球史》
    格林尼治时间是由格林尼治天文台制定,在1840年以前影响力有限,英国各地遵守本地时间。 1847年,英格兰和苏格兰铁路时刻表采用格林尼治时间,优化城际交通状况。 1851年,伦敦举办第一届世界博览会,600万游客体验到标准时间体系。 1880年,格林尼治时间成为全英国唯一法定时间。 1884年,格林尼治时间确定为国际标准时间。
    5.初等教育不断推广,人们的文化素质逐渐提升。(西方国家不断通过国家立法推行初等教育;清政府于20世纪初推行“癸卯学制”。)
    材料:1802年英国议会通过了第一个《工厂法》,规定限制童工劳动时间并提出应对童工进行读、写、算教育。国家干预教育始于19世纪30年代。从1833年起,议会开始拨款补助教育事业,其拨款数量逐年增加,并加强对教育工作的监督和管理。
    材料: 在19世纪,中产阶级成立了众多的学术团体开办讲座,建立一系列的设施和机构。例如在一些工业城市开办机械学院,不仅向工人提供有用的技术知识,而且也向他们提供了一个社交的场所。还有许多城镇兴建博物馆和大型图书馆,为普通民众提供了获取知识的机会。此外,理性休闲运动还倡导人们走出室外,来到乡村漫步思考和研究自然。……以营利为目的的流行书籍和报纸大量增加……1856—1882年的(报纸销售)增长率高达600%。……在被调查的200个工人家庭中至少有60个妇女有固定阅读的习惯。 ——欧阳萍《工业革命对休闲生活方式的影响》
    到18世纪,经济繁荣所滋长的享乐主义,使宗教信仰被怀疑。工业革命中心曼彻斯特浓烟滚滚,污水横流,方圆几英里草木不生。在不到100万人口的伦敦,就有小偷1万余人。 ——摘编自董正华《世界现代化进程十五讲》
    6.社会问题的出现与解决
    (1)表现:工人劳动时间过长,工作与生活环境恶劣,传染病与职业病严重危害产业工人的健康。(贫富分化加剧、城市居住条件恶劣、环境污染、疾病与社会犯罪等。)(2)结果:①19世纪,欧洲社会主义运动风起云涌,工人阶级登上历史舞台,促进了马克思主义的诞生; ②产业工人的待遇有所改善(最长工时,最低工资)。
    在英国煤矿中工作的童工
    【知识拓展】西方国家早期工人运动(1)事件:19世纪30—40年代,法国里昂工人两次起义、英国宪章运动等。(2)特点:提出政治斗争的目标;以暴力斗争为主要手段;具有一定的自发性和分散性;缺乏科学理论的指导而失败等。(3)意义:标志着工人阶级登上历史舞台,促进了马克思主义的诞生;使产业工人的待遇有所改善。
    随着工业革命的开展,工厂的兴起,机器大生产的普及,社会生产方式发生了重大变革,在社会引发了一系列的连锁反应,人们的社会生活趋于现代化,推动政治民主化、思想大解放和文化生活的世俗化,英国逐渐由农业文明向现代工业文明转型。由英国工业革命推动社会进步,可以得出,社会生产是人类历史发展过程中的决定性因素,生产方式的变革推动了人类社会的进步。
    2.有学者指出:18世纪晚期工厂制度出现了,到19世纪中叶,英国所有棉布都已经在工厂里生产,工厂制度代替了分包制,工厂代替了原工业的工场,成为工业经济特有的生产方式。对“特有”的理解正确的是  A.标志着工业革命的完成 B.全新的生产组织形式C.产生了比蒸汽机更大的影响 D.促进了工业革命深入发展
    1.马克思说:“在工场手工业中,是工人利用工具,在工厂中,是工人服侍机器。在前一种场合,劳动资料的运动从工人出发,在后一种场合,则是工人跟随劳动资料的运动。”由此可见,工厂制度区别于工场手工业的本质特点是                A.使用大机器生产B.工人参加集体劳动C.生产资料私有化D.工人的受剥削程度
    3. 17—18世纪的英国,教育由国教教会管理,学校课程设置带有浓重的宗教色彩。1870年颁布《福斯特法案》,成立免费学校,实行强制性的世俗教育,强迫初等教育,标志着英国公立初等教育制度正式确立,到1900年,基本实现了初等教育普及。这说明近代英国  A.经济发展促进了教育的变革 B.思想解放的历程较为缓慢C.宗教束缚限制了教育的发展 D.最早实现初等教育的普及
    4.大本钟是伦敦市的标志和英国的象征,被安装在伦敦西敏寺北端议会大厦的钟楼内,它著名之处在于它的准确和那重达13.5吨的巨大的用于报时的铜钟。大本钟的出现传递了一种崭新的时间观念——标准时。这说明  A.科学技术转化为直接生产力的速度加快B.科学发明提高了人们的生活质量C.时钟的发明引发了技术创新的连锁反应D.工业革命改变了人们的生活方式

    相关课件

    高中历史人教统编版选择性必修2 经济与社会生活第5课 工业革命与工厂制度教课ppt课件:

    这是一份高中历史人教统编版选择性必修2 经济与社会生活第5课 工业革命与工厂制度教课ppt课件,共28页。PPT课件主要包含了手工工场,时间观念增强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

    高中历史人教统编版选择性必修2 经济与社会生活第5课 工业革命与工厂制度背景图ppt课件:

    这是一份高中历史人教统编版选择性必修2 经济与社会生活第5课 工业革命与工厂制度背景图ppt课件,共28页。PPT课件主要包含了手工业,工业革命前手工工场,机器大生产与工厂制度,第一次工业革命,第二次工业革命,知识回顾工业革命,蒸汽时代,电气时代,科技与生产,生产组织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

    • 课件
    • 教案
    • 试卷
    • 学案
    • 其他
    欢迎来到教习网
    • 900万优选资源,让备课更轻松
    • 600万优选试题,支持自由组卷
    • 高质量可编辑,日均更新2000+
    • 百万教师选择,专业更值得信赖
    微信扫码注册
    qrcode
    二维码已过期
    刷新

    微信扫码,快速注册

    手机号注册
    手机号码

    手机号格式错误

    手机验证码 获取验证码

    手机验证码已经成功发送,5分钟内有效

    设置密码

    6-20个字符,数字、字母或符号

    注册即视为同意教习网「注册协议」「隐私条款」
    QQ注册
    手机号注册
    微信注册

    注册成功

    返回
    顶部
    Baidu
    ma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