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索
    上传资料 赚现金
    英语朗读宝
    统编版语文八年级上册 第六单元     25 周亚夫军细柳 课时练习第1页
    统编版语文八年级上册 第六单元     25 周亚夫军细柳 课时练习第2页
    统编版语文八年级上册 第六单元     25 周亚夫军细柳 课时练习第3页
    还剩4页未读, 继续阅读
    下载需要10学贝 1学贝=0.1元
    使用下载券免费下载
    加入资料篮
    立即下载

    八年级上册周亚夫军细柳当堂达标检测题

    展开

    这是一份八年级上册周亚夫军细柳当堂达标检测题,共7页。试卷主要包含了下列加点的字注音有误的一项是,用现代汉语翻译下面句子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
    基础积累练课时巩固 夯实基础
    1.下列加点的字注音有误的一项是( B )
    A.军中闻将军令,不闻天子之诏(zhà)
    B.军士吏被(bèi)甲,锐兵刃,彀(ɡòu)弓弩
    C.于是天子乃按辔(pèi)徐行
    D.曩(nǎnɡ)者霸上、棘门军,若儿戏耳
    2.下列句子中加点词的解释有误的一项是( B )
    A.军士吏被甲(同“披”,穿着)
    B.于是上乃使使持节诏将军(使者,使臣)
    C.军霸上(驻军、驻扎)
    D.将军约,军中不得驱驰(规定)
    3.下列各项中加点词的意义和用法相同的一项是( B )
    A.以备胡 请以军礼见
    B.天子之诏本在冀州之南
    C.天子为动亚夫为将军
    D.成礼而去而山不加增
    4.下列句子中加点的“之”字意思不同于其他三项的一项是( D )
    A.河阳之北 B.不闻天子之诏
    C.介胄之士不拜D.已而之细柳军
    5.下列句子朗读节奏划分不正确的一项是( A )
    A.周亚夫军/细柳
    B.于是/上乃使使/持节/诏将军
    C.将军/约,军中/不得/驱驰
    D.军中/闻/将军令,不闻/天子之诏
    6.用现代汉语翻译下面句子。
    (1)以河内守亚夫为将军,军细柳:以备胡。
    答: 委派河内郡太守周亚夫为将军,驻军细柳:以防备匈奴侵扰。
    (2)天子先驱至,不得入。
    答: 皇上的先行卫队到了营前,不准进入。
    (3)居无何,上至,又不得入。
    答: 过了不久,皇上驾到,也不让入军营。
    常识积累
    1.司马迁(约前145—?),字子长,夏阳人。西汉历史学家。早年遍游南北,考察风俗,采集传说。后因对李陵兵败降匈奴事有所辩解,得罪下狱,受腐刑,著有《史记》。
    2.《史记》是我国第一部纪传体通史。它记叙了从传说中的黄帝到汉武帝时的史事。鲁迅赞《史记》:“史家之绝唱,无韵之《离骚》。”
    主题理解
    本文通过对汉武帝亲自巡视、慰劳细柳军场面的描写,刻画了周亚夫治军严谨、刚正不阿、忠于职守的“真将军”形象。
    名师点拨
    正侧结合,人物鲜活
    (1)正面描写。通过周亚夫的语言“介胄之士不拜,请以军礼见”、动作“将军亚夫持兵揖”,直接表现周亚夫恪尽职守、刚正不阿的真将军风范。
    (2)侧面描写。通过皇帝“此真将军矣”“至于亚夫,可得而犯邪”等语言的描写,从侧面突出了周亚夫的真将军风范。
    疑难分析
    课文标题是“周亚夫军细柳”,为什么还要写刘礼军霸上,徐厉军棘门?这样写有什么好处?
    分析:把大量笔墨用在霸上、棘门军与细柳军的对比上,用在描写细柳军的严明军纪上,这些侧面描写有力地烘托了周亚夫这个人物形象——将他们与周亚夫进行对比,使人感到周亚夫“真将军”的威严和风范。
    课内赏读练探本究源 突出重点
    阅读课文,完成问题。
    7.下列对文章的理解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D )
    A.文章开头交代了汉文帝劳军的背景。匈奴大规模侵入边境,汉王朝在霸上、棘门、细柳三处驻扎军队,此时的边境地区正处于战备状态。
    B.周亚夫是一位治军严明、恪尽职守、刚正不阿的“真将军”。细柳营官兵均严格遵守军令,周亚夫见到皇帝没有跪拜,而是以军礼参见。
    C.文章运用了对比的手法。在霸上及棘门的军营,汉文帝长驱直入;而到了细柳营,入营受到阻碍,在营中只能慢行。前后形成鲜明对比。
    D.汉文帝是一位开明、识大体的国君。虽然在细柳营处处受到约束,不得不听命于手下将军,内心颇为不满,但他仍然对周亚夫大加称赞。
    8.阅读全文可知,文中还写了“刘礼”“徐厉”两位将军,作者写这两位将军的作用是什么?
    答: 用以衬托周亚夫治军严格、刚直不阿等优秀品质,突出周亚夫“真将军”的形象。
    9.本文在写作方面最大的特点是正面描写和侧面描写相结合,请用自己的话说出文中侧面描写之处(不少于2处)。侧面描写对塑造人物形象有什么好处?
    答: 示例:写细柳军士吏全副武装,军门都尉、壁门士吏传达将军的指示,文帝及群臣的反应,都是侧面描写。好处:侧面描写提供了更多观察的视角,对人物形象起到衬托作用。
    拓展阅读练课外延伸 能力迁移
    一、阅读下面文言文,完成问题。
    【甲】周亚夫军细柳
    文帝之后六年,匈奴大入边。乃以宗正刘礼为将军,军霸上;祝兹侯徐厉为将军,军棘门;以河内守亚夫为将军,军细柳:以备胡。
    上自劳军。至霸上及棘门军,直驰入,将以下骑送迎。已而之细柳军,军士吏被甲,锐兵刃,彀弓弩,持满。天子先驱至,不得入。先驱曰:“天子且至!”军门都尉曰:“将军令曰‘军中闻将军令,不闻天子之诏’。”居无何,上至,又不得入。于是上乃使使持节诏将军:“吾欲入劳军。”亚夫乃传言开壁门。壁门士吏谓从属车骑曰:“将军约,军中不得驱驰。”于是天子乃按辔徐行。至营,将军亚夫持兵揖曰:“介胄之士不拜,请以军礼见。”天子为动,改容式车。使人称谢:“皇帝敬劳将军。”成礼而去。
    既出军门,群臣皆惊。文帝曰:“嗟乎,此真将军矣!曩者霸上、棘门军,若儿戏耳,其将固可袭而虏也。至于亚夫,可得而犯邪!”称善者久之。
    【乙】良将李牧
    司马迁
    李牧者,赵之良将也。常居雁门,备匈奴。以便宜①置吏,市租皆输入莫府②,为士卒费。日击数牛飨③士,习射骑,厚遇战士。为约曰:“匈奴即入盗④,急入收保⑤,有敢捕虏者斩。”匈奴每入,烽火谨,辄入收保,不敢战。如是数岁,亦不亡失。然匈奴以李牧为怯。虽赵边兵亦以为吾将怯。
    赵王让⑥李牧,李牧如故。赵王怒,召之,使他人代将。岁余,匈奴每来,出战,数不利,失亡多。复请李牧。李牧至,如故约。匈奴数岁无所得。边士日得赏赐而不用,皆愿一战。于是乃具选车得千三百乘,选骑得万三千匹,百金之士五万人,彀者十万人,悉勒习战。李牧多为奇阵,大破杀匈奴十余万骑。其后十余岁,匈奴不敢近赵边城。
    (节选自《史记·廉颇蔺相如列传》,有删改)
    【注释】①便(biàn)宜:依照实际情况灵活掌握。②莫府:幕府。③飨(xiǎnɡ):用酒食招待。④入盗:入侵。⑤收保:收拢人马物资退入营堡。“保”通“堡”。⑥让:责备。
    10.选出下列句子中加点词语意思相同的一项( C )
    A.介胄之士不拜 百金之士五万人
    B.常居雁门 居无何
    C.使他人代将 乃使使持节诏将军
    D.赵之良将也 已而之细柳军
    11.用现代汉语翻译下面的句子。
    (1)既出军门,群臣皆惊。
    答: 出了细柳军营的大门,许多大臣都深感惊诧。
    (2)其后十余岁,匈奴不敢近赵边城。
    答: 这以后十几年,匈奴不敢接近赵国边境城邑。
    12.李牧在治军方面有什么独特之处?
    答: 独特之处:李牧做到了厚遇战士;在战略战术上以退为进,蓄势以待。
    13.从以上两文中看,李牧在治军方面与周亚夫有什么共同点?
    答: 共同点:①治军严谨(恪尽职守、令出如山);②坚持原则(刚正不阿、不取悦君主)。
    二、阅读下面文言文,回答问题。
    广乃遂从百骑往驰三人。广令其骑张左右翼,而广身自射彼三人者,杀其二人,生得一人,果匈奴射雕者也。已缚之上马,望匈奴有数千骑,见广,以为诱骑①,皆惊,上山陈②。广之百骑皆大恐,欲驰还走。广曰:“吾去大军数十里,今如此以百骑走,匈奴追射我立尽。今我留匈奴必以我为大军之诱必不敢击我。”广令诸骑曰:“前!”前未到匈奴陈二里所③,止,令曰:“皆下马解鞍!”其骑曰:“虏多且近,即有急,奈何?”广曰:“彼虏以我为走,今皆解鞍以示不走,用坚其意。”于是胡骑遂不敢击。有白马将出护④其兵,李广上马与十余骑奔射杀胡白马将,而复还至其骑中,解鞍,令士皆纵马卧⑤。是时会暮,胡兵终怪之,不敢击。夜半时,胡兵亦以为汉有伏军于旁欲夜取之,胡皆引兵而去。平旦⑥,李广乃归其大军。大军不知广所之,故弗从。
    (节选自《史记·李将军列传》,有删改)
    【注释】①诱骑:诱敌的骑兵。②陈:同“阵”。摆开阵势。③所:表示大约的数目。“二里所”即二里左右。④护:监护。⑤纵马卧:把马放开,随意躺下。⑥平旦:清晨,天刚亮。
    14.下列对文中画横线部分的断句,正确的一项是( A )
    A.今我留/匈奴必以我为大军之诱/必不敢击我。
    B.今我留匈奴/必以我为大军之诱/必不敢击我。
    C.今我留匈奴/必以我为/大军之诱必不敢击我。
    D.今我/留匈奴必以我为大军/之诱必不敢击我。
    15.用现代汉语翻译下面句子。
    是时会暮,胡兵终怪之,不敢击。
    答: 这时正值日暮黄昏,匈奴军队始终觉得奇怪,不敢进攻。
    16.选文记述了什么情节?刻画了李广怎样的形象?
    答: 情节:由选文中“杀其二人,生得一人,果匈奴射雕者也”可知,李广先是去追捕射雕人;由“望匈奴有数千骑”可知,李广和他带领的一百名骑兵突遇匈奴大军;由“吾去大军数十里,今如此以百骑走,匈奴追射我立尽。今我留,匈奴必以我为大军之诱,必不敢击我”“李广上马与十余骑奔射杀胡白马将”可知,李广利用匈奴心中的疑虑,大胆地留下来,并杀死敌军的白马将,而敌人最终不敢冒进,李广等人脱离危险。
    形象:根据“广令其骑张左右翼,而广身自射彼三人者,杀其二人,生得一人”“李广上马与十余骑奔射杀胡白马将”可知,李广精于骑射,勇猛善战;根据“令曰:‘皆下马解鞍!’”“解鞍,令士皆纵马卧”等语句可知,李广机智勇敢、临危不惧,善于利用敌人心理巧妙脱险。
    17.选文“见广,以为诱骑,皆惊,上山陈。广之百骑皆大恐,欲驰还走”这里写敌军、百骑的反应和《周亚夫军细柳》中写汉文帝在霸上及棘门军劳军的情况都是为了刻画主要人物形象,运用了怎样的手法?
    答: 对比(衬托)

    相关试卷

    初中语文人教部编版(2024)八年级上册周亚夫军细柳复习练习题:

    这是一份初中语文人教部编版(2024)八年级上册周亚夫军细柳复习练习题,共3页。试卷主要包含了重点词释义,古今异义,一词多义,词类活用,特殊句式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

    初中语文人教部编版八年级上册周亚夫军细柳课后作业题:

    这是一份初中语文人教部编版八年级上册周亚夫军细柳课后作业题,共5页。试卷主要包含了选择题,综合性学习,课内阅读,对比阅读,作文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

    初中语文周亚夫军细柳随堂练习题:

    这是一份初中语文周亚夫军细柳随堂练习题,共7页。试卷主要包含了选择题,综合性学习,课内阅读,对比阅读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

    • 课件
    • 教案
    • 试卷
    • 学案
    • 其他
    欢迎来到教习网
    • 900万优选资源,让备课更轻松
    • 600万优选试题,支持自由组卷
    • 高质量可编辑,日均更新2000+
    • 百万教师选择,专业更值得信赖
    微信扫码注册
    qrcode
    二维码已过期
    刷新

    微信扫码,快速注册

    手机号注册
    手机号码

    手机号格式错误

    手机验证码 获取验证码

    手机验证码已经成功发送,5分钟内有效

    设置密码

    6-20个字符,数字、字母或符号

    注册即视为同意教习网「注册协议」「隐私条款」
    QQ注册
    手机号注册
    微信注册

    注册成功

    返回
    顶部
    Baidu
    ma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