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中物理人教版 (新课标)必修14 力的合成一课一练
展开
这是一份高中物理人教版 (新课标)必修14 力的合成一课一练,共5页。试卷主要包含了关于共点力,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答案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
知识点一:合力与分力
1.关于几个力与它们的合力的说法正确的是
A.合力的作用效果跟原来那几个力共同作用的效果相同
B.合力与原来那几个力同时作用在物体上
C.合力的作用可以代替那几个力的作用
D.求几个力的合力遵从平行四边形定则
2.关于合力与其两个分力的关系,正确的是
A.合力的大小一定大于小的分力、小于大的分力
B.合力的大小随分力夹角的增大而增大
C.合力的大小一定大于任意一个分力
D.合力的大小可能大于大的分力,也可能小于小的分力
3.有两个共点力,大小分别是4 N和7 N,则它们的合力大小
A.最大是12 N B.最小是3 N
C.可能是28 N D.可能是1 N
4.两个大小恒定的共点力,合力的最大值为a,合力的最小值为b。当两个共点力互相垂直时,合力大小为
A.a+b B.eq \f(a+b,2)
C.eq \f(\r(a2+b2),2) D.eq \r(\f(a2+b2,2))
5.关于共点力,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A.作用在一个物体上的两个力,如果大小相等、方向相反,这两个力是共点力
B.作用在一个物体上的两个力,如果是一对平衡力,则这两个力是共点力
C.作用在一个物体上的几个力,如果它们的作用点在同一点上,则这几个力是共点力
D.作用在一个物体上的几个力,如果它们力的作用线汇交于同一点,则这几个力是共点力
6. 如图所示,假如这桶水的重力是200 N,两个孩子合力的大小一定也是200 N。现在的问题是:如果两个孩子用力的大小分别是F1和F2,F1和F2两个数值相加正好等于200 N吗?
知识点二:力的合成的方法
7. 如图所示,一个重为20 N的物体置于光滑的水平面上,当用一个F=5 N的力竖直向上拉该物体时,物体受到的合力为
A.15 N B.25 N
C.20 N D.0
8. 如图所示,两个共点力F1、F2的大小一定,夹角θ是变化的,合力为F。在θ角从0逐渐增大到180°的过程中,合力F的大小变化情况是
A.从最小逐渐增加
B.从最大逐渐减小到零
C.从最大逐渐减小
D.先增大后减小
9. 设有三个力同时作用在质点P上,它们的大小和方向相当于正六边形的两条边和一条对角线,如图所示,这三个力中最小的力的大小为F,则这三个力的合力等于
A.3F B.4F C.5F D.6F
10. 如图所示,六个力的合力为______ N;若去掉1 N的那个分力,则其余五个力的合力大小为______,合力的方向是______。
11.一个物体受到大小相等的两个拉力作用,每个拉力都是100 N,夹角为90°,求这两个力的合力。
能力点一:力的合成及其应用
12.(2009四川绵阳高一检测,4)物体同时受到同一平面内的三个力的作用,下列几组力的合力可能为零的是
A.5 N、7 N、8 N B.5 N、1 N、3 N
C.1 N、5 N、10 N D.10 N、10 N、10 N
13.如图为两个共点力的合力F随两分力的夹角θ变化的图象,则这两个分力的大小分别为
A.1 N和4 N B.2 N和3 N
C.1 N和5 N D.2 N和4 N
14.两个大小分别为F1和F2(F2<F1)的力作用在同一质点上,它们的合力的大小F满足
A.F2≤F≤F1
B.eq \f(F1-F2,2)≤F≤eq \f(F1+F2,2)
C.F1-F2≤F≤F1+F2
D.Feq \\al(2,1)-Feq \\al(2,2)≤F2≤Feq \\al(2,1)+Feq \\al(2,2)
15. 某同学在单杠上做引体向上,双臂平行或双臂张开(如图所示),都可把自己向上升起,请自己分别实践一下,根据体验说明哪一种手臂用力更大一些。
16. 用细绳AC和BC吊一重物,绳与竖直方向夹角分别为30°和60°,如图所示。已知绳AC能承受的最大拉力为150 N,绳BC能承受的最大拉力为100 N。为使细绳不断裂,求物体的最大重力不应超过多少?
能力点二:验证力的平行四边形定则
17. 在验证平行四边形定则的实验中,某实验小组采用了如图所示的实验装置。实验中,把橡皮条的一端固定在板上的G点,橡皮条的另一端拴上两条细绳套,将木板竖直固定好,在两条细绳套上分别挂上适当的钩码,互成角度拉橡皮条使之伸长,将结点拉到某一位置O,此时需要记下结点的位置O以及______和______。再用一条细绳套挂上适当的钩码把橡皮条拉长,使结点也到达同一个位置O,再次记录______和______。
18. (2009山东高考,23)某同学在家中尝试验证平行四边形定则,他找到三条相同的橡皮筋(遵循胡克定律)和若干小重物,以及刻度尺、三角板、铅笔、细绳、白纸、钉子,设计了如下实验:将两条橡皮筋的一端分别挂在墙上的两个钉子A、B上,另一端与第三条橡皮筋连结,结点为O,将第三条橡皮筋的另一端通过细绳挂一重物。
①为完成该实验,下述操作中必需的是______。
a.测量细绳的长度
b.测量橡皮筋的原长
c.测量悬挂重物后橡皮筋的长度
d.记录悬挂重物后结点O的位置
②钉子位置固定,欲利用现有器材,改变条件再次验证,可采用的方法是______。
19. 如图所示,一条小船在河中向正东方向行驶,船上挂起一风帆,帆受侧向风作用,风力大小为100 N,方向向东偏南30°,为了使船受到的合力能恰沿正东方向,岸上一人用一根绳子拉船,绳子方向与河岸垂直,求出风力和绳子拉力的合力大小及绳子的拉力大小。
答案与解析
基础巩固
1.ACD
6.答案:大于200 N F1与F2的合力等于200 N,只有F1与F2方向相同时,两个数值相加才等于200 N。而题中F1和F2互成一定角度,则F1和F2两个数值相加大于200 N。
7.D
10.0 1 N 与4 N的力的方向相同
11.答案:大小为100eq \r(2) N 方向与F2成45°角
解析:方法一(作图法):取5 mm长线段表示20 N,作出平行四边形如图所示:
量得对角线长为35 mm,则合力F大小为140 N,方向沿F1、F2夹角的平分线,与F1夹角为45°。
方法二(计算法):由于两个力大小相等,夹角为90°,故作出的平行四边形为正方形,可用计算法求合力F。如图示可得:F=eq \r(F\\al( 2,1)+F\\al( 2,2))=100eq \r(2) N
方向:tanθ=eq \f(F2,F1)=1,即θ=45°,故合力方向与F2成45°。
能力提升
12.AD 对于A组,5 N和7 N的合力F所在的范围是:2 N≤F≤12 N,8 N处在合力范围内,A组合力可能为零,同理可知D组合力也可能为零,A、D正确。
13.B 由图象知,两力方向相同时,合力为5 N,即F1+F2=5 N;
方向相反时,合力为1 N,即F1-F2=1 N。
故F1=3 N,F2=2 N,B正确。
14.C 由平行四边形定则可知,分力F、合力F1、F2组成的矢量图形中,F、F1、F2分别相当于三角形的三个边,由数学知识易知,两个共点力的大小小于等于两边之和,大于等于两边之差,C正确。
15.答案:在单杠上做引体向上时,双臂用力的合力等于自身的重力。双臂平行时每臂的用力等于自身重力的一半。根据平行四边形定则,双臂张开时,两臂拉力的夹角变大,在合力大小不变的情况下,两臂拉力变大,大于自身重力的一半,并且两臂夹角越大,两臂拉力越大。
16.答案:173 N
解析:
如图所示,结点C处受到的三个力的方向已确定。FAC和FBC的合力与T=G属于二力平衡,两者大小相等,方向相反。设FAC刚达到最大值,即FAC=150 N,根据几何关系得FBC=FAC N<100 N
此时重物的重力
G=T=eq \f(FAC,cs30°)=eq \f(150,\f(\r(3),2)) N=173 N
即当重物的重力G=173 N时,FAC已达到最大值150 N,而此时FBC还未达到最大值,如果再增大物重,AC绳将断裂,所以G≤173 N,即物体的最大重力不应超过173 N。
17.答案:两细绳的方向 两组钩码的个数 该细绳的方向 钩码的个数
18.答案:①bcd ②更换不同的小重物
解析:①必须测量橡皮筋的原长和悬挂重物后橡皮筋的长度,这样才能确定橡皮筋的伸长量,确定各力的大小,还需记录悬挂重物后结点O的位置,同时记下三条橡皮筋所在的方向,以便确定各拉力的方向,根据平行四边形定则作出合力的图示。因此,①中必需的是bcd。
②改变条件再次验证可采用更换不同的小重物的方法。
拓展延伸
19.答案:50eq \r(3) N 50 N
解析:如图所示,以F1、F2为邻边作平行四边形,使合力F沿正东方向,则F=F1cs30°=100×eq \f(\r(3),2) N=50eq \r(3) N
F2=F1·sin30°=100×eq \f(1,2) N
=50 N。
相关试卷
这是一份人教版 (新课标)必修14 力的合成同步测试题,共4页。
这是一份2021学年4 力的合成课时练习,共3页。试卷主要包含了选择题,填空题,计算题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
这是一份人教版 (新课标)4 力的合成练习,共3页。试卷主要包含了选择题,填空题,计算题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