江苏省扬州市江都区八校联谊2024-2025学年七年级上学期第一次月考语文试卷(解析版)
展开
这是一份江苏省扬州市江都区八校联谊2024-2025学年七年级上学期第一次月考语文试卷(解析版),共16页。试卷主要包含了基础知识综合,综合活动,名著阅读,诗歌鉴赏,文言文阅读,阅读,作文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
一、基础知识综合(37分)
1.阅读下面一段文字,按要求回答问题。
通过重温所学美文,让芬芳的四季扑面而来。看,那深秋静mì的雨,是那么的端庄与沉静;嗅,那在空气中酝酿许久的花香,是那么的让人陶醉;赏,那秋天的菊花,是那么的淡雅与执着;赞,那充满温情的小雪,又是那样的羞涩与可爱;……。我们在人生的路上,沐浴着美好和温暖,希望同学们以此为起点,不负韶华,奋力前行。
(1)给文段中加点字注音,或根据拼音写汉字。
①静mì ( ) ②酝酿 ( )
(2)语段中有一个病句,请将修改后的句子写在下面横线上
______________
(3)依照文段中的画线句,再仿写一句话。
【答案】(1)①谧 ②niàng
(2)通过重温所学美文,芬芳的四季便扑面而来。
(3)例如:听,那热烈的夏雨,是那么的迫不及待。品,那多情的小山,是那么的娇小可爱。
【解析】
(1)本题考查字音字形。
静谧:jìng mì,安静。
酝酿:yùn niàng,本指造酒时的发酵过程,用来比喻使事物达到成熟的各种准备活动。
(2)本题考查病句辨析。
“通过重温所学美文,让芬芳的四季扑面而来”成分残缺,缺少主语。删去“通过”或“让”,因此改句为:通过重温所学美文,芬芳的四季便扑面而来。或重温所学美文,让芬芳的四季扑面而来。
(3)本题考查句子仿写。首先分析例句结构,“看”是一个引导语,引起读者的注意;“那深秋静谧的雨”是描写的对象,点明了具体的事物及该事物的特点修饰(“深秋”“静谧”)。“是那么的端庄与沉静”是对前面所描写事物特点的进一步阐述,用“那么的…… 与……”的结构来形容其具体的特质。选择一个与季节相关的典型事物,比如春天的风、夏天的阳光、冬天的寒风等。为所选事物添加合适的修饰词,突出其季节和自身特点。按照例句的格式,用“那么的……与……”来描绘该事物的特质。
示例:听,那春天轻柔的风,是那么的灵动与欢快。
2.下列加点词语运用不当的一项是( )
A.穿着民族服饰的彝族姑娘们,打扮得花枝招展、十分引人注目。
B.班长这话说得咄咄逼人,令人目瞪口呆。
C.在繁华的东关街上,观光购物的人济济一堂,笑容满面。
D.开学伊始,艳阳高照,感谢局领导莅临我校指导工作。
【答案】C
【解析】本题考查词语运用。
A.花枝招展:像花枝迎风摆动一样。形容妇女打扮得十分艳丽。句中形容彝族姑娘们的打扮,使用正确;
B.咄咄逼人:气势汹汹,使人惊惧。句中形容班长说话的情形,使用正确;
C.济济一堂:形容很多有才能的人聚集在一起。句中形容观光购物的人很多,用错对象;
D.莅临:来到;来临,多用于贵宾。句中形容局领导到我校指导工作,使用正确。
3.下列说法不正确的一项是( )
A.“青年”“绿色”“精神”“早晨”“以上”都是名词。
B.“语文作业要按时完成,”语文老师说,“否则,后果很严重。”
解说:这一句的标点使用正确。
C.“没有冻结的牛铃摇响乡村的歌谣。被雪覆盖的田园上,那麦苗和雪亲切地耳语。”
解说:这个句子运用了拟人的修辞手法。
D.“令爱这次获扬州市大奖,多亏你悉心指导,我们全家都感谢你。”
解说:“令爱”一词是谦虚的说法,此句中使用正确。
【答案】D
【解析】本题考查语文基础知识。
D.“令爱”是敬辞,是对他人的女儿的称呼,自己的女儿应该用谦辞:小女或家女。
4.下列说法有误的一项是( )
A.《秋天的怀念》的作者是史铁生,主要作品有散文《我与地坛》《病隙碎笔》。
B.老舍笔下的济南的冬天有一种纯净的、独特的美。那山、那水、那阳光、那雪都给人一种充满温情和想象的美的享受。
C.《咏雪》与《陈太丘与友期行》的编写者是南宋刘义庆,《世说新语》是一部志人小说集,以上两则分别出自《言语》篇与《方正》篇。
D.《天净沙·秋思》作者是元代马致远,天净沙是曲牌名, 元曲是继唐诗宋词后兴起的一种艺术形式,由于它是能歌唱的文字,所以就有不同的曲调;每个曲调都有一个名称,叫曲牌,表示不同的谱式,规定着不同的字数、句数、平仄、韵脚。曲牌表示曲调,另有题目。
【答案】C
【解析】本题考查文学常识。
C.《咏雪》与《陈太丘与友期行》的编写者是南朝宋刘义庆,而非南宋。
5.默写诗文。
(1)_____________________,山岛竦峙。(曹操《观沧海》)
(2)乡书何处达,____________。(王湾《次北固山下》)
(3)“ _________________ ”,刚起头儿,有的是工夫,有的是希望。(朱自清《春》)
(4)__________________,江春入旧年。(王湾《次北固山下》)
(5)__________________,闻道龙标过五溪。(李白《闻王昌龄左迁龙标遥有此寄》)
(6)我寄愁心与明月,_______________________ 。(李白《闻王昌龄左迁龙标遥有此寄》)
(7)《天净沙·秋思》中,以三个意象的简单组合,直接勾勒一幅深秋萧瑟晚景图的句子是:_____。
(8)《观沧海》中描写草木欣欣向荣的诗句是:__________,_________ 。
【答案】(1)水何澹澹 (2)归雁洛阳边 (3)一年之计在于春 (4)海日生残夜 (5)杨花落尽子规啼 (6)随君直到夜郎西 (7)枯藤老树昏鸦 (8)树木丛生 百草丰茂
二、综合活动
综合性学习(5分)
6.【乐享中秋美好时光】中秋,是24级初一学子进入中学遇到的第一个传统节日,学校开展了形式多样、内容丰富的节日活动:有中秋雅集——非遗文化进校园活动,有“月满中秋、情满‘家’‘园’”庆中秋主题系列活动,还有“明月照团圆,灯火耀中秋”中秋特色劳动实践活动……学生在参与中感受节日的丰富内涵、领略优秀传统文化的独特魅力。
(1)活动一:古诗词中多有借明月抒发思乡怀人之情的诗句,请你搜集两句。
________,_________。
(2)活动二:班会就“中秋拜月”话题展开讨论。有同学认为这种活动形式繁琐,意义不大。联系现实,写一段话谈谈你的想法。
【答案】(1)①示例:露从今夜白, ②月是故乡明。
(2)示例:中秋是中国传统节日,中秋节拜月寓意着团聚、康乐、幸福。在生活中,我们可以借中秋佳节举行拜月仪式,和家人团圆,共享天伦之乐。
【解析】
(1)本题考查名句默写。
要紧扣“借明月抒发思乡怀人之情”的内容即可。
示例:
但愿人长久,千里共婵娟。
海上生明月,天涯共此时。
(2)本题考查观点和看法。
首先要明确“中秋拜月”的事件意义,然后联系现实说明理由。
示例:我认为“中秋拜月”虽然形式上看似繁琐,但却具有深厚的文化内涵和传承价值。在现代生活节奏越来越快的背景下,这类传统仪式有助于人们放缓步伐,回归内心,增进家庭成员之间的情感交流。同时,这样的活动也能让年轻一代了解并继承中华传统文化中的美好元素,使其成为生活的一部分,从而提升文化认同感和自豪感。
三、名著阅读
7.名著阅读。
(1)《朝花夕拾》,作者是_________,原名_________。
(2)《朝花夕拾》书名的含义是_____________。
(3)阅读下列文字,根据要求回答问题。
小明同学阅读《朝花夕拾》,对其中一些篇目很感兴趣,让同学们讨论,请你把表格填充完整。
【答案】(1)①鲁迅 ②周树人
(2)《朝花夕拾》书名的意思是 :早晨盛开的花,傍晚时候摘掉或捡起,至鲁迅晚年时回忆童年,少年,青年时期的人和事。
(3)①狗•猫•鼠 ②同情 ③五猖会 ④被父亲强迫背诵艰涩难懂《鉴略》而不能去东关看五猖会了。
【解析】
(1)本题考查名著常识。
《朝花夕拾》的作者是鲁迅,原名周树人,浙江绍兴人。这是鲁迅唯一的一部回忆散文集。书中共收入10篇作品,前七篇反映他童年时代在绍兴的家庭和私塾中的生活情景,如《从百草园到三味书屋》描述了儿时在百草园的乐趣和在三味书屋的学习生活。后三篇叙述他从家乡到南京,又到日本留学,然后回国教书的经历,如《藤野先生》记录了他在日本的求学经历及与藤野先生的师生情。该文集以记事为主,抒情、叙事和议论融为一体,既表达了对往昔亲友和师长的怀念之情,又对旧势力、旧文化进行了嘲讽和抨击。
(2)本题考查名著常识。
《朝花夕拾》创作于1926年,是鲁迅所写的唯一一部回忆性的散文集,原名《旧事重提》,后由鲁迅改为《朝花夕拾》。“朝”表示早年时候,“夕”表示晚年时期,这个词的意思是早上的花晚上来捡,这里指鲁迅先生在晩年回忆童年时期、少年时期、青年时期的人和事。
(3)本题考查名著内容识记。
一二空,根据“‘我’对于猫‘到处嗥叫’,时而‘一副媚态’等特性憎恶极了,当追忆童年时救养的一只可爱的隐鼠遭到摧残的经历又会加深我的恨意”等内容可知,该篇目为《狗·猫·鼠》。《狗·猫·鼠》是鲁迅1926年创作的散文,收录于《朝花夕拾》。文中,鲁迅回击“现代评论派”对自己“仇猫”的诬蔑,揭露其卑劣手段。接着说明自己“仇猫”的近因,如猫玩弄猎物、有媚态、嗥叫烦人等。又追叙童年时心爱的隐鼠遭猫伤害的经历。文章以动物喻人,批判了像猫一样的“正人君子”、军阀统治者的帮凶,表达了对弱小者的同情和对施暴者的憎恨。
三四空,结合“看迎神赛会急切兴奋,对封建教育压制和摧残儿童天性的批判”可知,该篇目为《五猖会》。《五猖会》是《朝花夕拾》中的一篇。文章开篇描绘了五猖会的热闹场景,充满期待。然而,父亲却在“我”即将出发去看会时,要求“我”背诵《鉴略》,这让“我”的兴致全无。尽管最后“我”背完书得以去看会,却已觉索然无味。此篇通过这一经历,揭示了封建教育对儿童天性的压抑和摧残,表达了作者对封建教育制度的批判和对童年自由欢乐时光的怀念。可据此概括作答。
第II卷(阅读题)(50分)
四、诗歌鉴赏
阅读下面一首诗,完成下列小题。
牧童词
【唐】李渉
朝牧牛,牧牛下江曲。
夜牧牛,牧牛度村谷。
荷蓑出林春雨细,芦管卧吹莎草绿。
乱插蓬蒿箭满腰,不怕猛虎欺黄牛犊。
8.请用自己的语言形象的描绘诗歌“荷蓑出林春雨细,芦管卧吹莎草绿。”所呈现的画面。
9.结合诗句分析,你从全诗中读出了诗人的哪些情感?
【答案】8.春天里,牧童披着蓑衣走在细雨绵绵的树林里,折枝芦管躺在绿草地上吹着小曲。
9.“芦管卧吹莎草绿”写牧童卧吹芦管,自得其乐,从中表达了诗人对悠然自得、闲适自由生活的向往;“乱插蓬蒿”不怕猛虎”表现了牧童的可爱顽皮、率性天真,诗人描写这种可贵的童稚之心,表达了诗人的渴慕之心。
【解析】
【8题详解】
本题考查意象画面。“荷蓑出林春雨细,芦管卧吹莎草绿”意为:披着蓑衣走在细雨绵绵的树林里,折支芦管躺在绿草地上吹着小曲。先理解诗句中每个词语的含义,明确描绘的主体(牧童)以及相关的场景元素(蓑衣、树林、春雨、芦管、莎草等)。然后依据这些元素的先后顺序及逻辑关系,将其组合起来,描绘出一幅完整且生动的画面,要突出春雨中牧童悠闲自在的状态和田园氛围
示例:在一个春雨绵绵的日子里,细密的雨丝如同丝线般轻轻飘落。一位牧童身披蓑衣,缓缓地从树林中走了出来。他身上的蓑衣被春雨微微打湿,却并不在意。走出树林后,他来到了一片长满莎草的地方。那莎草在春雨的滋润下,显得格外翠绿,仿佛一片绿色的海洋。牧童找了个舒适的地方躺了下来,从身旁拿起一支芦管,悠闲自在地吹奏起来。那悠扬的芦管声,在这细雨蒙蒙、莎草翠绿的环境中,飘荡开来,仿佛与这春天的美景融为一体,构成了一幅充满诗意与田园气息的画面。
【9题详解】
本题考查情感分析。
诗中“芦管卧吹莎草绿”一句,描绘了一个充满诗意的画面。牧童在春雨细洒、莎草翠绿的环境中,悠然地卧躺吹着芦管,全然沉浸在自己的世界里,享受着这份宁静与自在。这种场景展现出一种远离尘世喧嚣、无拘无束的生活状态,诗人通过对牧童这一行为的描写,含蓄地表达了自己内心对这种闲适自由生活的深深向往。在现实生活中,人们往往被各种琐事和压力所束缚,而牧童的这种悠然自得正是诗人所渴望追求的理想生活境界。
“乱插蓬蒿箭满腰,不怕猛虎欺黄牛犊”生动地刻画了牧童可爱顽皮、率性天真的形象。牧童把蓬蒿随意插在腰间当作箭,还毫无畏惧地认为自己能够保护黄牛犊不被猛虎欺负,这种天真无邪和无所畏惧的童稚之心是非常可贵的。诗人对牧童这一行为和心态进行描写,实则是表达了自己对这种纯粹、质朴的童稚之心的渴慕。在成人的世界里,人们常常会失去这种纯真和勇敢,诗人通过诗歌,对牧童的童稚之心予以赞美和向往,希望能回归到那种简单而美好的心境。
五、文言文阅读
阅读下面文言文,完成下面小题。
孔文举年十岁
孔文举年十岁,随父到洛。时李元礼有盛名,为司隶校尉①。诣门者,皆俊才清称②及中表亲戚乃通。文举至门,谓吏曰:“我是李府君亲。”既通,前坐。元礼问曰:“君与仆有何亲?”对曰:“昔先君仲尼与君先人伯阳③有师资之尊,是仆与君奕世④为通好也。”元礼及宾客莫不奇之。太中大夫陈韪后至,人以其语语之,韪曰:“小时了了,大未必佳。”文举曰:“想君小时,必当了了。”韪大踧踖⑤。
(节选自《世说新语》)
【注】①司隶校尉:官职名称。②俊才清称:有才学有名望的高雅之人。③伯阳:姓李名耳,古代思想家,据传孔子曾向老子请教问题。④奕世:累世 ,代代。⑤踧踖:恭谨而不安的样子。
10.解释加点的字。
(1)撒盐空中差可拟( ) (2)与人期行,相委而去( )
(3)文举至门( ) (4)谓吏曰( )
11.翻译下列句子。
(1)未若柳絮因风起。
(2)小时了了,大未必佳。
12.下面断句正确的一项是( )
A.元礼及/宾客/莫不奇之B.元礼/及宾客/莫不奇之
C.元/礼及宾客/莫不奇之D.元礼/及宾客莫/不奇之
13.结合文章内容,说说孔文举是怎样的孩子?
【答案】10.(1)大体 (2)离开 (3)到 (4)告诉,对……说
11.(1)不如比作柳絮乘风漫天飞舞。
(2)小时候很聪明,长大了未必很有才华。
12.B
13.孔文举为了能拜访李元礼,巧攀亲明释疑,得到众人的赞赏,可见他的聪明机智、巧言善辩;后来应对陈的轻薄,以其道反治其身,让陈自取其辱,可见他的能言善对。
【解析】
【10题详解】
本题考查文言词语理解。
(1)句意:跟把盐撒在空中差不多可以相比。差:差不多,大体。
(2)句意:和别人相约同行,却丢下别人先离开了。去:离开。
(3)句意:孔融到了他家门前。至:到。
(4)句意:对下边的人说。谓:告诉,对……说。
【11题详解】
本题考查文言语句翻译。注意重点字词:
(1)未若:不如,比不上;因:凭借,趁着。
(2)了了:聪明伶俐的样子。未必:不一定;佳:好,优秀。
【12题详解】
本题考查文言断句。
句意:李元礼和他的那些宾客没有不对他的话感到惊奇的。
“元礼”和“宾客”为主语部分,二者是并列关系;“莫不奇之”是谓语部分;
因此故断句:元礼/及宾客/莫不奇之。
【13题详解】
本题考查人物形象。
孔文举聪明机智、巧言善辩。孔文举年仅十岁,到李元礼家拜访。当时李府有规定,只有俊才清称及中表亲戚才能通报进入。孔文举机智地对守门吏说“我是李府君亲”,得以进入。面对李元礼关于“君与仆有何亲”的询问,他巧妙回应,提到先君仲尼(孔子)与君先人伯阳(老子)有师资之尊,从而得出自己与李元礼世代通好的结论。他能在短时间内找到这样巧妙的理由并清晰表达,既成功进入李府又赢得元礼及宾客的赞赏,充分展现了他的聪明机智和善于言辞的能力。
孔文举能言善对。太中大夫陈韪晚到,听闻孔文举的事情后,不屑地说“小时了了,大未必佳”。孔文举立刻回应“想君小时,必当了了”。他没有直接反驳陈韪观点的对错,而是巧妙地以陈韪的逻辑,推测其小时候一定很聪明,言外之意就是现在的陈韪并不佳,从而让陈韪陷入尴尬境地,这体现了他能言善对,面对他人的轻视能够迅速而巧妙地给予回击,展现出过人的智慧和口才。
参考译文:
孔融十岁的时候,随父亲到洛阳。当时李元礼名气很大,做司隶校尉。到他家去的人,都是那些才智出众的人、有清高称誉的人以及自己的亲戚才被通报。孔融到了他家门前,对下边的人说:“我是李府君的亲戚。”已经通报上去,孔文举到前面坐下来。李元礼问:“您和我有什么亲戚关系?”孔融回答说:“过去我的祖先仲尼曾经拜您的祖先伯阳为师,所以我和您是世世代代友好往来亲戚关系。”李元礼和他的那些宾客没有不对他的话感到惊奇的。太中大夫陈韪后来才到,别人就把孔融说的话告诉给他听,陈韪说:“小的时候很聪明,长大了未必很有才华。”孔融听后说:“我猜想您小的时候一定很聪明吧。”陈韪听了感到非常不安。
六、阅读(29分)
材料一
【体育要求】
青少年时期是身心健康和各项身体素质发展的关键时期。青少年的体质健康水平不仅关系个人健康成长和幸福生活,而且关系整个民族健康素质,关系我国人才培养的质量。体育锻炼和体育运动,是加强爱国主义和集体主义教育、磨炼坚强意志、培养良好品德的重要途径,是促进青少年全面发展的重要方式,对青少年思想品德、智力发育、审美素养的形成都有不可替代的重要作用。各地和各级各类学校必须全面贯彻党的教育方针,高度重视青少年体育工作,使广大青少年在增长知识、培养品德的同时,锻炼和发展身体的各项素质和能力,成长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的合格建设者和接班人。
(选自中共中央、国务院印发的《关于加强青少年体育增强青少年体质的意见》)
材料二
【健康咨询】某学校医生一天的健康咨询记录
A.何xx,男,13岁,初一学生;身高1.60米,体重163斤,食欲旺盛,走路易气喘,时常提不起精神。
诊断:过度饮食、缺乏运动导致的肥胖。
建议:控制食欲,节制饮食;加强运动,降低体重。
B.徐xx,男,14岁,初二学生;近期视力模糊,看黑板吃力。
诊断:近视。
建议:配戴一副度数合适的眼镜;调节看书作业时的用眼时间,认真做好每天两次的眼保健操;多进行户外运动,保证每天至少进行1小时户外运动。
C.杨xx,女,15岁,初三学生;脸色蜡黄,消瘦,食欲不振。
诊断:学习紧张、久坐不动引起的消化不良,慢性肠胃炎。
建议:___________________
(摘自《道客巴巴》网络平台,有删改)
材料三
【健康知识】
①运动是无价良药。当我们运动时,血液循环加速,血液冲洗血管壁,有利于清除血管壁上的脂类物质沉着,把机体深处的代谢废物最大限度地排出体外,促进新陈代谢,提高人体免疫力。经常运动对慢性心血管病、肠胃病、糖尿病等都有积极的预防作用。
②运动锻炼时体内的消耗增加了,代谢加快了,这样要求消化器官加强工作,更好地从食物中吸取养料,来满足人体的需要。所以,运动可以增强食欲,有利于吸收更多营养成分。
③当运动达到一定量时,身体会分泌多巴胺和内啡肽,它们可以使人产生愉悦感,调节心理状态,缓解不良情绪。
④运动要讲究方式方法。强度较大的运动如打球、跳舞等不宜空腹,否则容易导致血糖降低、四肢乏力、胃肠痉挛、心律失常甚至猝死。也不宜饭后马上运动,一般半小时后为宜。各种运动方式最好交替进行,如今天跑步明天可以游泳。初练者要遵循循序渐进的原则,逐渐增加运动量。
(摘自《道客巴巴》网络平台,有删改)
14.请结合材料二中的现象,说说材料一中提出“加强青少年体育、增强青少年体质”的原因。
15.根据材料三,判断下列对相关内容理解或推断不正确的一项是( )
A.运动能促进血液循环和新陈代谢,提高人体免疫力,预防疾病。
B.运动消耗能量,增进食欲,增加摄入人体所必需的营养成分。
C.运动使人愉悦,调节心理状态,缓解不良情绪。
D.运动对所有疾病都有直接的疗效。
16.材料二中的C号咨询者杨xx决心加强锻炼,她制定了第一个星期的运动方案。这个方案还有不够科学的地方,请你结合材料三,给她提出2条修改建议。
修改建议: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答案】14.示例:从材料二看,在校青少年的体质健康情况不佳,存在超重和肥胖、视力不良、肠胃不适等健康问题(现象呈现),这都是不良生活习惯、缺乏运动、学习紧张等原因造成的(原因分析)。所以要加强青少年体育,增强青少年体质。 15.D
16.示例:(1)周一至周五应增加运动量。(2)周六应减少运动量,运动量的增加要循序渐进。(3)周日打羽毛球的时间最好调整到吃完早饭1小时之后。(4)周六、周日最好不要连续打羽毛球。
【解析】
【14题详解】
本题考查内容理解和概括分析。
根据材料二中的记录,我们可以看到青少年存在多种健康问题,如“A.何xx”的肥胖问题,“B.徐xx”的近视问题,以及“C.杨xx”的消化不良和慢性肠胃炎。这些问题都与不良生活习惯、缺乏足够的运动以及学习压力大有关。例如,“何xx”的肥胖问题是由于“过度饮食、缺乏运动”导致的;“徐xx”的近视可能与长时间看书、作业,缺乏户外运动有关;“杨xx”的消化不良和肠胃炎则可能是由于“学习紧张、久坐不动”引起的。这些问题都表明了青少年体质健康情况不佳,需要通过加强体育锻炼来改善。因此,材料一中提出“加强青少年体育、增强青少年体质”的原因,主要是为了解决青少年存在的体质健康问题,这些问题往往与不良生活习惯、缺乏运动、学习压力大等因素有关。通过加强体育锻炼,可以促进青少年的身心健康,提高他们的体质,从而更好地应对生活和学习的挑战。
【15题详解】
本题考查内容理解和辨析。
D.有误,根据材料三第①段“经常运动对慢性心血管病、肠胃病、糖尿病等都有积极的预防作用”可知,“运动对所有疾病都有直接的疗效”表述有误,是“预防”,而非“直接的疗效”。
【16题详解】
本题考查内容理解和拓展。
根据材料三第④段“初练者要遵循循序渐进的原则,逐渐增加运动量”可知,杨xx在制定运动方案时,应该逐渐增加运动量,而不是一开始就设定较大的运动量。因此,建议周一至周五应增加运动量,而周六应减少运动量,以确保运动量的增加是循序渐进的。根据材料三第④段“强度较大的运动如打球、跳舞等不宜空腹,否则容易导致血糖降低、四肢乏力、胃肠痉挛、心律失常甚至猝死”以及“也不宜饭后马上运动,一般半小时后为宜”可知,周日的打羽毛球不宜安排在早饭前,应调整到早饭后1小时;同时,为了避免过度疲劳和受伤,周六、周日最好不要连续进行高强度的打羽毛球运动,可以将其中一天替换为其他运动或者安排休息日。因此,修改建议:(1)周一至周五应增加运动量,以提高身体素质;(2)周六应适当减少运动量,避免过度运动造成的伤害;(3)周日打羽毛球的时间应调整到早饭后1小时进行,以保护身体健康;(4)周六、周日最好不要连续进行高强度的打羽毛球运动,应合理安排休息和其他运动项目。
阅读短文,完成下面各题。
父亲头上的雪
李柏林
①那年冬天,雪下得比往年的大一些。那是父亲人生中最让他感到高兴的一场雪。我就是在那个下雪天出生的。父亲一大早去找医生,在大雪里踉踉跄跄地奔行。雪花落在父亲的头发上,他丝毫没有察觉。就这样,在漫天的雪花中,我开始了与父亲的故事。
②那时,父亲在村小教书,收入微薄。一家人住在学校的一间简陋的安置房里。单凭父亲的收入是根本养不了一家人的,生活中很多东西只能靠赊账才能买来。父亲每到年关便开始发愁,可是,他一个师范毕业的老师,除了舞文弄墨,别的也不会。于是,在快过年的时候,他想到了卖春联。
③父亲开始在学校一间闲置的屋子里“创业”。他买来红纸,用刀裁好,然后便开始写了。因为白天要去卖春联,所以他只能晚上写。他经常写到半夜,就在那间屋子里披着外套睡去。我早晨去那间屋子玩,就会看见凝固的墨水,还有地上晾干的春联。
④天气晴好时,父亲去集市摆摊卖春联;如果碰到雨雪天,就只能收摊。摆摊就是看天吃饭。可是,他总不能因为坏天气就在屋子里耗上一天。于是,父亲找来蛇皮袋,背着他的那些春联,一个村子一个村子地去卖。一副春联很便宜,可是父亲翻山越岭,从一个村子到另一个村子,却是十分辛苦的。
⑤等到父亲回来时,天已经黑了。他带着满身风雪站在门外,像个雪人,疲惫地直立着。他把蛇皮袋放下,然后在外面跺掉脚上的雪,拍打掉身上的雪。我在屋里笑着说:“呀,爸爸变成白头发的老爷爷了。”父亲笑着回应:“那我给你变个魔术,马上变成黑头发。”他用毛巾拍掉头上的雪,头发也从花白变成湿润的黑色。我哈哈大笑:“呀,爸爸从白头发的老爷爷又变年轻了。”
⑥刚上学的那个暑假,我特别喜欢出去玩。但是平日里操劳的父亲,总想在中午休息一会儿,又害怕我出去乱跑,于是他想了一个办法。父亲会在午休的时候喊我去给他拔白发,十根一毛钱。我刚上一年级,这样既可以锻炼我数数的能力,又可以让我不乱跑,可谓一举两得。而对我来说,这是赚零花钱的最好方式。
⑦那时父亲才30来岁,已经有白发了,可这成了我的“生财之道”。我在父亲的黑发里寻找着白发,将白发一根根地拔下来。有时候,我看见一茬头发里有好几根白发,便兴奋起来。有时候,我会将两根一起拔掉,然后哈哈大笑。经过多次试验,我找到拔白发的窍门,比如后脑勺的头发拔起来最疼,头顶上的头发拔起来最容易。每次拔完,我都要炫耀一番我的“战果”。
⑧后来上了初中,我不好意思再拔父亲的白发,我们之间的交流也变少了。
⑨一个下雪天,父亲骑着那辆破旧的自行车来学校接我。因为成绩不好,我沉默着。他让我在车子的后座上撑着伞,并说:“你别挡住我的视线,下雪天路滑。”我坐在车的后座上,看着自行车在雪地上留下一道痕迹,看着雪落得很慢,但他头上白色的花却开得很快。我暗下了要努力的决心。
⑩如今,我已经大学毕业,父亲不用再为了我四处奔波,不用在下雪天骑着自行车带我回家,也不用为了让我不乱跑,想出拔白发的法子,更不会因为我的成绩不好,在一场大雪中那样沉默。但他还是会像以前一样,上完课后小跑回家,在门口停下,跺跺脚上的雪,把帽子取下来拍拍上面的雪。可是那白发终究不像从前那样,拍一拍就变成黑发。那些雪花再也拍打不掉了,那些风霜成了他生命中的一部分。
⑪可每当想起那些被我拔掉的白发,我的心里就会下一场雪。
17.根据文章内容,完成下列表格。
18.按要求赏析下面的句子。
(1)“我坐在车的后座上,看着自行车在雪地上留下一道痕迹,看着雪落的很慢,但他头上白色的花却开的很快。我暗下了要努力的决心。”(从炼字的角度赏析加点字。)
(2)他带着满身风雪站在门外,像个雪人,疲惫地直立着。(从修辞的角度进行赏析)
19.关于本文的标题“父亲头上的雪”,小真和小仪产生了分歧,你更赞同谁的观点,请说出理由?
小真:我觉得标题可以改为“父亲的白发”,因为____________
小仪:我还是觉得“父亲头上的雪”更好,因为_____________
20.请说一说文章最后一段在结构和内容上各有什么作用。
【答案】17.①父亲卖春联,用雪变魔术。 ②兴奋地炫耀“战果”。 ③上初中的一个下雪天。 ④心疼父亲的衰老。
18.(1)“慢”指雪花落下的速度慢,“快”指父亲白发增长的速度快,二者形成鲜明对比,突出了时间的无情,使“我”意识到父亲在快速衰老,从而下定决心努力学习回报父亲,表达了“我”对父亲的心疼和爱。
(2)运用比喻的修辞说法,把父亲比作雪人,生动形象的写出了雪的大及父亲的辛劳,表达作者对父亲的心疼和爱。
19.①我赞同小真的观点,因为“父亲的白发”点明了文章的主要内容,流露出我对父亲的心疼和伤感, ②我赞同小仪的观点,因为“父亲头上的雪”运用比喻修辞,设置了悬念;雪既是贯穿全文的线索,也点明了文章的内容;流露出我对父亲的心疼和伤感。
20.结构上照应文章标题和开头,使文章结构更加完整。内容上深化文章的中心,由写父亲头上的雪到“我”心中下起的雪,流露出我对父亲的心疼和伤感。
【解析】
【17题详解】
本题考查文章内容梳理与概括。
第一空。根据“快过年的时候”“我的反应:被父亲逗得哈哈大笑”,找到第④段“父亲找来蛇皮袋,背着他的那些春联,一个村子一个村子地去卖”,第⑤段“我在屋里笑着说:‘呀,爸爸变成白头发的老爷爷了’父亲笑着回应:‘那我给你变个魔术,马上变成黑头发。’他用毛巾拍掉头上的雪,头发也从花白变成湿润的黑色”,可知:父亲在外面卖春联,头发有雪,他用雪来给“我”变个魔术,将其变成黑头发,逗得“我”哈哈大笑。
第二空,根据“刚上学的那个暑假”“情节:父亲喊‘我’拔白发”,找到第⑦段段“我看见一茬头发里有好几根白发,便兴奋起来”“每次拔完,我都要炫耀一番我的‘战果’”,可知:“我”每次帮父亲拔完头发都会炫耀“成果”。
第三空,根据“情节:父亲接‘我’放学,雪中嘱托”,找到第⑧段“后来上了初中,我不好意思再拔父亲的白发”第⑨段“一个下雪天,父亲骑着那辆破旧的自行车来学校接我”,可知:初中时,有个雪天父亲用自行车来学校接“我”。
第四空,根据“情节:父亲取帽子拍雪,白发不似雪花散”,找到第⑩段“可是那白发终究不像从前那样,拍一拍就变成黑发。那些雪花再也拍打不掉了,那些风霜成了他生命中的一部分”,第⑪段“每当想起那些被我拔掉的白发,我的心里就会下一场雪”,可知,父亲不再像以前那样年轻了,他的头发变白了,“我”想起往事就会心疼父亲。
【18题详解】
本题考查赏析句子。
(1)“看着雪落的很慢,但他头上白色的花却开的很快”,此句中的“慢”指的是雪落下的速度很慢,“快”指的是父亲的白发越来越多了,增长得很快。这两个是反义词,形成鲜明对比,突出“我”突然意识到随着时间渐渐流失,父亲也会因此而变得衰老。“我暗下了要努力的决心”表现“我”决心要努力学习,报答父亲的心愿,表达“我”心疼父亲,以及对父亲的感激之情。
(2)此句运用了比喻手法。把从风雪中回家的父亲比作雪人,生动形象地表现雪很大。结合第④段“父亲找来蛇皮袋,背着他的那些春联,一个村子一个村子地去卖。一副春联很便宜,可是父亲翻山越岭,从一个村子到另一个村子,却是十分辛苦的”,第⑤段“等到父亲回来时,天已经黑了”,可知:父亲要背着春联翻山越岭,从一个村子到另一个村子来卖,他在风雪中跋涉,体现父亲谋生艰难及其辛劳,体现“我”对父亲的心疼和爱。
【19题详解】
本题考查标题赏析。
这是开放性作答,首先要表达你的选择,然后结合文章内容进行分析。
父亲的白发:结合第⑥段“父亲会在午休的时候喊我去给他拔白发,十根一毛钱”,第⑦段“那时父亲才30来岁,已经有白发了,可这成了我的‘生财之道’”“我看见一茬头发里有好几根白发,便兴奋起来。有时候,我会将两根一起拔掉,然后哈哈大”,第⑩段“可是那白发终究不像从前那样,拍一拍就变成黑发”,第⑪段“可每当想起那些被我拔掉的白发,我的心里就会下一场雪”,可知:小时,“我”不懂事,把帮父亲拔白发当成“我”的“生财之道”,后来,“我”长大后,再看到父亲头上的白发,为父亲的日渐衰老而感到心疼和感伤。父亲的白发是文章的主要内容,也是寄托了“我”对父亲的感伤和心疼之情。
父亲头上的雪:结合第①段“父亲一大早去找医生,在大雪里踉踉跄跄地奔行。雪花落在父亲的头发上,他丝毫没有察觉”,第⑤段“他把蛇皮袋放下,然后在外面跺掉脚上的雪,拍打掉身上的雪。我在屋里笑着说:‘呀,爸爸变成白头发的老爷爷了。’”“他用毛巾拍掉头上的雪,头发也从花白变成湿润的黑色”,第⑨段“我坐在车的后座上,看着自行车在雪地上留下一道痕迹,看着雪落得很慢,但他头上白色的花却开得很快”,第⑩段“但他还是会像以前一样,上完课后小跑回家,在门口停下,跺跺脚上的雪,把帽子取下来拍拍上面的雪。可是那白发终究不像从前那样,拍一拍就变成黑发。那些雪花再也拍打不掉了,那些风霜成了他生命中的一部分”,第⑪段“可每当想起那些被我拔掉的白发,我的心里就会下一场雪”,可知:文章主要围绕父亲来组织材料。“父亲”是写作对象,“雪”是人物的活动背景。此处的“雪”运用一语双关,既指洒落在父亲头上的雪花,也是比喻父亲年老后的白发,表现父亲的头发就像雪一样白了,象征岁月的流逝与父亲辛勤付出,情感更丰富,暗示文章主旨,突出父亲一生付出的辛劳,含蓄地表达了“我”对父亲年老的感伤。
“父亲头上的雪”,这个标题新颖别致,会引起读者好奇。父亲的头上怎么会有雪?激发读者阅读兴趣。
【20题详解】
本题考查句段作用。
结构上:结合题目“父亲头上的雪”,第①段“雪花落在父亲的头发上,他丝毫没有察觉。就这样,在漫天的雪花中,我开始了与父亲的故事”,第⑪段“可每当想起那些被我拔掉的白发,我的心里就会下一场雪”,可知:第⑪段通过“我的心里就会下一场雪”呼应开篇“在漫天的雪花中,我开始了与父亲的故事”和题目“父亲头上的雪”。照应文章标题和开头,使文章结构更加完整。
内容上:结合第⑥段“父亲会在午休的时候喊我去给他拔白发,十根一毛钱。……这是赚零花钱的最好方式”,第⑦段“那时父亲才30来岁,已经有白发了,可这成了我的‘生财之道’”可知,父亲正当青壮年却已有了白发,“我”那时不懂得父亲的艰辛,不理解父亲让“我”为他拔白发的做法,此时想起小时候为父亲拔白发的事,为父亲的艰辛而心疼,为自己的年少无知而愧疚;
结合第⑩段“父亲不用再为了我四处奔波,不用在下雪天骑着自行车带我回家,……可是那白发终究不像从前那样,拍一拍就变成黑发”可知,现在父亲不用为生计奔波劳碌,不用为“我“操心,但他已变得衰老,不像以往那样年轻了。“我的心里就会下一场雪”这里也表达了作者对父亲的衰老的心疼和感伤,深化文章中心,表现“我”对父亲的关爱之情。
七、作文(63)
21.作文。
从小到大,我们会遇到各种各样的磕绊,但是总有亲人、老师、朋友……的陪伴,他们给与我们呵护和鼓励。在绊与伴中我们逐渐成长,走向远方。
请以“谢谢你,陪我成长”为题目,写一篇记叙文。
要求:
① 集中笔墨写如何陪伴成长,并细致地表达出心理感受;
② 字数不少于500字;
③ 文中不要出现真实的人名、校名和地名。
【答案】略。阅读书籍
态度或情感
理由
篇目①《____》
“我”对暴虐者充满憎恨,对弱小者充满②____。
“我”对于猫“到处嗥叫”,时而“一副媚态”等特性憎恶极了,当追忆童年时救养的一只可爱的隐鼠遭到摧残的经历又会加深我的恨意。
书目《山海经》
喜爱
给了“我”无穷无尽的好奇和想象,虽然粗拙,但那时却是“我”最心爱的宝书。
篇目③
《_____》
看迎神赛会急切兴奋,对封建教育压制和摧残儿童天性的批判。
④_________
时间
周一至周五
周六
周日
运动项目
每天步行15分钟
跑步1小时打羽毛球30分钟
打羽毛球1小时
时间安排
上下学途中
晚饭后
早饭前
时间
情节
我的反应
快过年的时候
①
被父亲逗得哈哈大笑。
刚上学的那个暑假
父亲喊“我”拔白发,既可以锻炼“我”数数,有可以让“我”别乱跑。。
②
③
父亲接“我”放学,雪中嘱托。
暗下努力的决心
如今
父亲取帽子拍雪,白发不似雪花散。
④
相关试卷
这是一份江苏省扬州市江都区八校联谊2024-2025学年八年级上学期语文期中试卷,文件包含八年级语文试题docx、八年级语文试题答题卡新pdf、八年级语文试题答案docx等3份试卷配套教学资源,其中试卷共12页, 欢迎下载使用。
这是一份江苏省扬州市江都区八校联谊2024-2025学年七年级上学期语文期中试卷,文件包含七年级语文答案20241112docx、七年级语文试题20241112docx、七年级语文答题卡20241112pdf、七年级语文试题20241112pdf等4份试卷配套教学资源,其中试卷共16页, 欢迎下载使用。
这是一份[语文]江苏省扬州市江都区八校联谊2024~2025学年八年级上学期第一次月考试卷(有答案),共11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