浙江省宁波中学2024-2025学年高一上学期期中考试生物试卷(Word版附解析)
展开
这是一份浙江省宁波中学2024-2025学年高一上学期期中考试生物试卷(Word版附解析),文件包含浙江省宁波中学20242025学年高一上学期期中考试生物试题Word版含解析docx、浙江省宁波中学20242025学年高一上学期期中考试生物试题Word版无答案docx等2份试卷配套教学资源,其中试卷共43页, 欢迎下载使用。
1. 关于细胞含水量的叙述,错误的是( )
A. 种子晒干过程中失去的大部分是自由水B. 老年人的细胞中含水量比婴儿的少
C. 抗寒植物体内自由水含量高D. 新陈代谢旺盛的生物体内含水量高
【答案】C
【解析】
【分析】细胞中含量最多的化合物是水;不同生物体或同一生物体的不同细胞的含水量不同,细胞内水的存在形式有自由水与结合水,生物体的一切生命活动离不开水,自由水与结合水的比值越高,细胞的代谢活动越强,抗逆性越差。
【详解】A、种子晒干过程中失去的大部分是自由水,A正确;
B、人体衰老的特征之一是身体细胞的含水量下降,故老年人的细胞中含水量比婴儿的少,B正确;
C、自由水与结合水的比值越高,抗逆性越差,因此抗寒的植物细胞内自由水含量小,C错误;
D、人体的一切生命活动离不开水,新陈代谢旺盛的细胞,细胞中的含水量越高,D正确。
故选C。
2. 以下关于细胞学说的描述,错误的是( )
A. 细胞学说主要阐明了细胞的多样性
B. 一切动植物都由细胞组成
C. 所有细胞必定由已存在细胞产生
D. 细胞学说伴随着显微镜技术的发展而不断完善
【答案】A
【解析】
【分析】细胞学说是19世纪的重大发现之一,其基本内容有三条:
(1)认为细胞是有机体,一切动植物都是由细胞发育而来,并由细胞和细胞产物所构成;
(2)每个细胞作为一个相对独立的单位,既有它“自己的”生命,又对与其它细胞共同组成的整体的生命有所助益;
(3)新的细胞可以通过老的细胞繁殖产生。
【详解】A、施莱登和施旺建立细胞学说,主要阐明了细胞的统一性,没有对细胞的多样性进行解释,A错误;
B、一切动植物都是由细胞发育而来,并由细胞和细胞产物所构成,B正确;
C、新的细胞可以通过老的细胞繁殖产生,所有细胞必定由已存在的细胞产生,C正确;
D、观察细胞需要显微镜,故细胞学说伴随着显微镜技术的发展而不断完善,D正确。
故选A。
3. 某同学利用菠菜叶制作临时装片,在高倍镜下观察叶肉细胞,可以观察到的是( )
A. 细胞核内丝状的染色质B. 细胞内的紫色大液泡
C. 细胞膜的流动镶嵌模型D. 细胞内的叶绿体呈扁平的椭球形或球形
【答案】D
【解析】
【分析】叶绿体主要分布于绿色植物的叶肉细胞,呈绿色,扁平的椭球形或球形,散布于细胞质中,可用高倍显微镜观察其形态和分布。
【详解】A、细胞核内丝状的染色质在光学显微镜下也看不到,A错误;
B、菠菜叶细胞内有液泡,但看不到紫色大液泡,B错误;
C、细胞膜的流动镶嵌模型是名称,看不到,C错误;
D、利用菠菜叶制作临时装片,在高倍镜下观察叶肉细胞,可以观察到细胞内的叶绿体呈扁平的椭球形或球形,D正确。
故选D。
4. 下列关于酶的叙述,正确的是( )
A. 酶的种类具有物种特异性
B. 底物与酶的结合导致酶的空间结构发生不可逆变性
C. 酶都是在核糖体上合成的,在细胞内、外都能起催化作用
D. 将酶置于最适温度下保存,有利于保持酶的活性
【答案】A
【解析】
【分析】1、酶是由活细胞产生的一类具有催化作用的有机物,其中绝大多数是蛋白质,少数是RNA。
2、酶的作用本质是降低化学反应的活化能。
3、酶与无机催化剂相比,具有高效性、专一性和作用条件温和性等。
4、为了保证酶的分子结构不被破坏,需要在低温、最适PH下保存。
【详解】A、酶具有高效性、专一性和作用条件较温和等特性,不同物种中具有特异性,A正确;
B、底物与酶的结合导致酶的空间结构发生可逆变性,B错误;
C、绝大部分酶的化学本质是蛋白质,在核糖体上合成的,极少数酶的化学本质是RNA,合成场所是细胞核,C错误;
D、将酶置于低温下保存有利于保持酶的活性,D错误。
故选A。
5. 下列关于糖类化合物的叙述,正确的是( )
A. 单糖可以被水解为CO2和水,被细胞直接吸收
B. 生物体内的糖类绝大多数以单糖的形式存在
C. 淀粉、糖原、纤维素都是由葡萄糖聚合而成的多糖
D. 蔗糖、淀粉都可与斐林试剂反应生成砖红色沉淀
【答案】C
【解析】
【分析】1、糖类由C、H、O三种元素组成,分为单糖、二糖和多糖,是主要的能源物质。常见的单糖有葡萄糖、果糖、半乳糖、核糖和脱氧核糖等。植物细胞中常见的二糖是蔗糖和麦芽糖,动物细胞中常见的二糖是乳糖。植物细胞中常见的多糖是纤维素和淀粉,动物细胞中常见的多糖是糖原。淀粉是植物细胞中的储能物质,糖原是动物细胞中的储能物质。构成多糖的基本单位是葡萄糖。
2、斐林试剂可用于鉴定还原糖,在水浴加热的条件下,溶液的颜色变化为砖红色(沉淀)。斐林试剂只能检验生物组织中还原糖(如葡萄糖、麦芽糖、果糖)存在与否,而不能鉴定非还原性糖(如淀粉、蔗糖)。
【详解】A、单糖是不能再水解的糖,被细胞直接吸收,其可氧化分解为水和二氧化碳,A错误;
B、生物体内的糖类绝大多数以多糖的形式存在,B错误;
C、淀粉、糖原、纤维素都是由葡萄糖聚合而成的多糖,C正确;
D、蔗糖、淀粉不是还原糖,不能与斐林试剂发生颜色反应,D错误。
故选C。
6. 细胞膜作为系统的边界,下列关于细胞膜的说法,错误的是( )
A. 细胞膜的主要成分是脂质和蛋白质,其中还含有少量糖类
B. 蛋白质在细胞膜内侧和外侧的分布是对称的
C. 细胞膜的外表面既有糖蛋白又有糖脂
D. 向细胞内注射物质后,细胞膜上不会留下一个洞
【答案】B
【解析】
【分析】1、细胞膜的主要成分是脂质和蛋白质,此外还有少量的糖类。组成细胞膜的脂质中,磷脂最丰富,磷脂构成了细胞膜的基本骨架。蛋白质在细胞膜行使功能时起重要作用,因此,功能越复杂的细胞膜,蛋白质的种类和数量越多。
2、生物膜的结构特点:具有一定的流动性;功能特性:具有选择透过性。
【详解】A、细胞膜的主要成分是脂质和蛋白质,其中还含有少量糖类,A正确;
B、蛋白质在细胞膜内侧和外侧的分布不是对称的,B错误;
C、细胞膜的外表面还有糖类分子,它和蛋白质分子结合形成的糖蛋白,或与脂质结合形成的糖脂,C正确;
D、向细胞内注射物质后,细胞膜上不会留下一个空洞,因为细胞膜具有流动性,D正确。
故选B。
7. 甲、乙两图是某同学用显微镜观察菠菜叶片下表皮时的两个物像,I、Ⅱ、Ⅲ、Ⅳ是该同学在观察过程中用到的四种镜头,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 成对的A细胞围成的间隙是气体交换的“门户”
B. 从甲图到乙图的过程中,首先需向右上方移动玻片标本
C. 从甲图到乙图的过程中,镜头从I、Ⅳ组合换成I、Ⅲ组合
D. 用显微镜观察时,甲图表示的视野比乙图表示的视野更暗
【答案】A
【解析】
【分析】(1)图甲中A是保卫细胞,B是表皮细胞;图乙是放大的保卫细胞围成的气孔;Ⅰ、Ⅱ为目镜;Ⅲ、Ⅳ为物镜。(2)显微镜放大倍数越大,观察到的细胞数目就越少。
【详解】A、气孔是由保卫细胞围成的空腔,是植物蒸腾作用的“门户”,也是气体交换对的“窗口”。图中成对的A保卫细胞围成的间隙是气孔,是气体交换的“门户”,A正确;
B、显微镜下看到的是放大倒立的像,要理解“倒立”不是相反,是旋转180度后得到的像,即显微镜看到的物像不但上下颠倒、左右也颠倒。从甲图到乙图的过程,是将物像由左下方向视野中央移动并放大的过程。由于在显微镜下成倒像的特点,所以,从甲图到乙图的过程中,首先需要向左下方移动玻片标本,B错误;
C、显微镜放大的倍数越大,看到的细胞体积越大,细胞数目越少。目镜无螺纹,镜头越长,放大倍数越小,所以Ⅰ、Ⅱ为目镜,Ⅰ的放大倍数比Ⅱ小;物镜有螺纹,镜头越长,放大倍数越大,所以Ⅲ、Ⅳ为物镜,Ⅲ的放大倍数比Ⅳ小。所以Ⅰ、Ⅳ镜头组合放大倍数比Ⅰ、Ⅲ镜头组合放大倍数大,因此镜头从I、Ⅳ组合换成I、Ⅲ组合看到的物像会变小,而从甲图到乙图的过程,是物像放大的过程,C错误;
D、显微镜放大的倍数越大,视野越暗。从甲图到乙图的过程,是将物像由左下方向视野中央移动并放大的过程,所以甲图的放大倍数小于乙图,因此甲图表示的视野比乙图表示的视野更亮,D错误。
故选A。
8. 下列各项均为细胞中含有N元素的生物大分子的是( )
A. 血红蛋白和脱氧核苷酸B. 磷脂和DNA
C. 脂肪酶和RNAD. 胰岛素和脂肪
【答案】C
【解析】
【分析】蛋白质的基本组成单位是氨基酸,核酸的基本组成单位是核苷酸,淀粉的基本组成单位是葡萄糖,氨基酸、核苷酸、葡萄糖是以碳链为骨架的单体,所以说蛋白质、核酸、多糖是以碳链为骨架的多聚体,是生物大分子;蛋白质的基本组成单位是C、H、O、N等,核酸的组成元素是C、H、O、N、P,糖类的组成元素是C、H、O。
【详解】A、血红蛋白和脱氧核苷酸都是含C、H、O、N的物质,脱氧核苷酸是小分子,A错误;
B、磷脂和DNA都是含C、H、O、N的物质,磷脂是小分子,且不一定含N,B错误;
C、脂肪酶和RNA都是含有C、H、O、N的蛋白质,是大分子物质;C正确;
D、胰岛素含C、H、O、N的大分子物质,脂肪含有C、H、O 小分子物质,D错误。
故选C。
9. 下列关于原核细胞与真核细胞的叙述,正确的是( )
A. 原核细胞具有染色质,真核细胞具有染色体
B. 原核细胞没有以核膜为界限的细胞核,真核细胞有以核膜为界限的细胞核
C. 原核细胞中没有核糖体,真核细胞中含有核糖体
D. 原核细胞的遗传物质是RNA,真核细胞的遗传物质是DNA
【答案】B
【解析】
【分析】由原核细胞构成的生物叫原核生物,由真核细胞构成的生物叫真核生物;原核细胞与真核细胞相比,最大的区别是原核细胞没有核膜包被的成形的细胞核,没有核膜、核仁和染色体,原核细胞只有核糖体一种细胞器,但原核生物含有细胞膜、细胞质等结构,也含有核酸和蛋白质等物质。
【详解】A、原核细胞没有染色质(染色体),真核细胞具有染色体,A错误;
B、原核细胞没有以核膜为界限的细胞核,真核细胞有以核膜为界限的细胞核,B正确;
C、原核细胞中有核糖体,真核细胞中含有核糖体,C错误;
D、原核细胞和真核细胞的遗传物质都是DNA,D错误。
故选B。
10. “海阔凭鱼跃,天高任鸟飞”。各种生物虽形态各异、习性不同,但它们体内的化合物组成基本相同,下列关于组成细胞的元素和化合物的叙述,正确的是( )
A. 组成细胞的元素在无机自然界都能够找到,无机自然界中的元素在细胞中也都能找到
B. 人体内Ca2+缺乏,会引起神经、肌肉细胞的兴奋性降低,最终引发肌肉酸痛、无力
C. 碳是生命的核心元素,只要是体内存在的元素就是必需的元素
D. 细胞中的元素大多数以化合物的形式存在,大多数无机盐以离子的形式存在
【答案】D
【解析】
【分析】生物界与非生物界的统一性与差异性:统一性:构成生物体的元素在无机自然界都可以找到,没有一种是生物所特有的。差异性:组成生物体的元素在生物体体内和无机自然界中的含量相差很大。
【详解】A、组成细胞的元素在无机自然界都能够找到,由于细胞选择性的从外界获取物质,无机自然界中的元素不一定能够在细胞中都能找到,A错误;
B、人体内Na+缺乏,会引起神经、肌肉细胞的兴奋性降低,最终引发肌肉酸痛、无力,B错误;
C、碳是生命的核心元素,有些重金属元素,在人体内存在,却并不是人体所需要的,C错误;
D、细胞中的元素大多数以化合物的形式存在,大多数无机盐以离子的形式存在,D正确。
故选D。
11. 如图为细胞膜的亚显微结构模式图和部分功能示意图,下列相关叙述错误的是( )
A. 细胞膜的功能可说明细胞膜是动植物细胞的边界
B. 细胞间的信息交流都需要细胞膜上的受体协助
C. 细胞膜中物质①②的流动性决定了其具有一定的流动性
D. 图2所示细胞膜的功能的实现与图1中结构③密切相关
【答案】B
【解析】
【分析】题图分析,图1中的①为磷脂双分子层,②为膜中蛋白质,③为糖蛋白;图2为内分泌细胞分泌激素的作用方式。
【详解】A、细胞膜可以控制物质出入细胞的功能,因而说明细胞膜是细胞的边界,A正确;
B、细胞间的信息交流不都需要细胞膜上的受体协助,如高等植物细胞间的信息交流通过专门的通道胞间连丝实现,B错误;
C、细胞膜中物质①可以侧向自由移动,且其中的②蛋白质也是大多是运动的,因而细胞膜具有一定的流动性,即细胞膜中物质①②的流动性决定了其具有一定的流动性,C正确;
D、结构③是糖蛋白,有识别作用,图2中激素与细胞膜上的受体结合,受体即是糖蛋白,因此图2所示细胞膜的功能的实现与图1中结构③密切相关,D正确。
故选B。
12. 如图为细胞中某分泌蛋白加工和运输的部分过程示意图,下列有关说法错误的是( )
A. 血红蛋白的加工和运输过程需经过图示过程
B. 图示过程体现了生物膜之间可以相互转化
C. 在化学成分上,内质网膜和高尔基体膜具有相似性
D. 分泌蛋白合成越旺盛的细胞,高尔基体膜成分的更新速度越快
【答案】A
【解析】
【分析】分泌蛋白合成与分泌过程:核糖体合成蛋白质→内质网进行粗加工→内质网“出芽”形成囊泡→高尔基体进行再加工形成成熟的蛋白质→高尔基体“出芽”形成囊泡→细胞膜,整个过程还需要线粒体提供能量。
【详解】A、血红蛋白是胞内蛋白质,不经过图示过程,A错误;
B、分析题图可知,分泌蛋白是以囊泡形式运输的,存在膜结构的转化,即图示过程体现了生物膜之间可以相互转化,B正确;
C、由题图可知,内质网与高尔基体膜可以通过囊泡进行转化,说明内质网膜和高尔基体膜在化学成分上具有相似性,C正确;
D、高尔基体与分泌蛋白的加工相关,分泌蛋白合成越旺盛的细胞,其高尔基体膜成分的更新速度越快,D正确。
故选A。
13. 新冠病毒、肺炎链球菌和肺炎支原体均可引发肺炎,但三者的结构有所不同,新冠病毒是一种含有单链RNA的病毒。下列相关叙述错误的是( )
A. 肺炎链球菌和肺炎支原体都是单细胞生物,但后者没有细胞壁
B. 肺炎链球菌和肺炎支原体均可利用自身的核糖体进行蛋白质的合成
C. 新冠病毒、肺炎链球菌和肺炎支原体三者所含有的核苷酸种类都是4种
D. 新冠肺炎治愈者体内产生的抗体具有免疫功能,是一种分泌蛋白
【答案】C
【解析】
【分析】1、生物病毒是一类个体微小,结构简单,只含单一核酸(DNA或RNA),必须在活细胞内寄生并以复制方式增殖的非细胞型微生物。
2、肺炎双球菌属于原核生物,原核生物无以核膜为界限的细胞核。
【详解】A、肺炎链球菌和肺炎支原体都是原核生物,都是单细胞,但肺炎支原体没有细胞壁,A正确;
B、肺炎链球菌和肺炎支原体都是原核生物,均可利用自身的核糖体进行蛋白质的合成,B正确;
C、肺炎链球菌和肺炎支原体细胞中既有DNA,也有RNA,所含有的核苷酸种类都是8种,新冠病毒只有RNA,其含有的核苷酸种类只有4种,C错误;
D、新冠肺炎治愈者体内产生的抗体是一种分泌蛋白,具有免疫功能,可特异性清除新冠病毒,可用来救治感染者,D正确。
故选C。
14. 某学生兴趣小组进行了“探究pH对过氧化氢酶的影响”实验,实验结果如下表所示。下列叙述错误的是( )
A. 先将过氧化氢溶液与过氧化氢酶溶液混合,然后调节pH
B. 每一个实验组中酶的含量要相等
C. 与pH为6.0时相比,pH为8.0时过氧化氢酶的活性较高
D. 该实验中过氧化氢酶的最适pH在6.0~8.0之间
【答案】A
【解析】
【分析】本实验的目的是探究pH对过氧化氢酶的影响,过氧化氢酶可将H2O2分解为H2O和O2,本实验的自变量是pH,因变量是单位时间内收集到气体(O2)体积。
【详解】A、酶具有高效性,应该先将过氧化氢溶液与过氧化氢酶溶液分别调节pH,然后再混合,A错误;
B、根据无关变量要相等,所以每一个实验组中酶的含量要相等,B正确;
C、由题表可知,相同时间内,pH 8.0 时收集到的气体体积比pH 6.0时的气体体积大,故pH 8.0 时过氧化氢酶的活性比pH 6.0时较高,C正确;
D、由题表可知,与pH6.0相比,相同时间内,pH8.0时收集到气体体积稍微多一点,但都没有pH为7时收集得多,因而可推测,过氧化氢酶的最适pH在6.0~8.0之间,D正确。
故选A。
15. 结构与功能观是生物学的基本观点之一,下列说法中,不能体现结构与功能相适应观点的是( )
A. 叶绿体和线粒体以不同的方式增大膜面积,有利于其进行对应的生命活动
B. 内质网是内腔相通的膜性管道系统,有利于对蛋白质等大分子物质进行加工和运输
C. 肌细胞中的线粒体数量较多,有利于为肌肉收缩时提供更多能量
D. 功能越复杂的细胞,其细胞膜上所含的脂质的种类和数量越多
【答案】D
【解析】
【分析】1、线粒体是有氧呼吸的主要场所,能为细胞生命活动提供能量。
2、分泌蛋白是在细胞内合成后,分泌到细胞外起作用的蛋白质,分泌蛋白的合成、加工和运输过程:最初是在内质网上的核糖体中由氨基酸形成肽链,肽链进入内质网进行加工,形成有一定空间结构的蛋白质由囊泡包裹着到达高尔基体,高尔基体对其进行进一步加工,然后形成囊泡经细胞膜分泌到细胞外,该过程消耗的能量由线粒体提供。
【详解】A、叶绿体与线粒体以不同的方式增大膜面积(线粒体内膜向内凹陷形成脊增大了膜面积,叶绿体内有很由类囊体堆叠而成的基粒扩大了膜面积),为酶提供附着位点,以利于化学反应的进行,能体现细胞结构与功能相适应的观点,A正确;
B、内质网是内腔相通的膜性管道系统,在分泌蛋白的形成过程中,该系统有利于对蛋白质进行加工和运输,B正确;
C、线粒体是细胞的动力车间,可为细胞提供能量,肌细胞中的线粒体数量较多,有利于为肌肉收缩时提供更多能量,C正确;
D、蛋白质是生命活动的主要承担者,功能越复杂的细胞膜,蛋白质的种类与数量越多,D错误。
故选D。
16. 某生物兴趣小组在野外发现一种组织颜色为白色的不知名野果,该小组把这些野果带回实验室欲检测其中是否含有还原糖、脂肪和蛋白质。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
A. 对该野果进行脂肪的检测实验可能需要使用显微镜
B. 若对该野果的组织样液中加入斐林试剂并水浴加热出现较深的砖红色,说明该野果中含有大量的葡萄糖
C. 进行蛋白质的检测时可用斐林试剂的甲液和乙液直接代替双缩脲试剂A液和B液,因为它们成分相同
D. 进行还原糖检测实验结束时将剩余的斐林试剂装入棕色瓶,以便长期保存备用
【答案】A
【解析】
【分析】1、斐林试剂是由甲液(质量浓度为0.1g/mL氢氧化钠溶液)和乙液(质量浓度为0.05g/mL硫酸铜溶液)组成,用于鉴定还原糖,使用时要将甲液和乙液混合均匀后再加入含样品的试管中,且需水浴加热。
2、双缩脲试剂由A液(质量浓度为0.1g/mL氢氧化钠溶液)和B液(质量浓度为0.01g/mL硫酸铜溶液)组成,用于鉴定蛋白质,使用时要先加A液后再加入B液。
【详解】A、对野果的切片进行脂肪检测实验需要使用显微镜,A正确;
B、若在该野果的组织样液中加入斐林试剂并水浴加热出现较深的砖红色,说明该野果中含有大量的还原糖,并不能说明有大量的葡萄糖,因为还原糖的种类很多,B错误;
C、斐林试剂甲液与双缩脲试剂A液的成分及浓度相同,斐林试剂乙液和双缩脲试剂B液的成分相同,但浓度不同,因此进行蛋白质的检测时不能直接用斐林试剂的甲液和乙液代替双缩脲试剂A液和B液,C错误;
D、斐林试剂使用时是将NaOH和CuSO4混合后立即使用,不能长期放置,D错误。
故选A。
17. 如图表示一个由三条多肽链形成的蛋白质分子,共含271个氨基酸,图中每条虚线表示一个二硫链(—S—S—),由两个R基中的巯基(—SH)脱氢形成。下列相关叙述错误的是( )
A. 组成该分子的氨基酸最多有21种
B. 氨基酸合成该分子后相对分子质量减少了4824
C. 该分子至少含有3个游离的氨基
D. 该物质彻底水解后遇到双缩脲试剂不会发生紫色反应
【答案】B
【解析】
【分析】构成蛋白质的基本单位是氨基酸,每种氨基酸分子至少都含有一个氨基和一个羧基,且都有一个氨基和一个羧基连接在同一个碳原子上,这个碳原子还连接一个氢和一个R基,氨基酸的不同在于R基的不同。
【详解】A、题图蛋白质共含271个氨基酸,其含有的氨基酸最多有21种,A正确;
B、由271个氨基酸合成该蛋白质分子时的脱水数=氨基酸数-肽链数=271-3=268个、脱去的氢分子数=二硫键数(4个)×2,所以由271个氨基酸合成该分子后的相对分子质量共减少268×18+2×4=4832,B错误;
C、题图该蛋白质含有3条肽链,其分子至少含有游离的氨基数=肽链数=3个,C正确;
D、该物质彻底水解后为氨基酸,遇到双缩脲试剂不会发生紫色反应,D正确。
故选B。
阅读以下材料,完成下列两小题:
血液中的胆固醇通过磷脂分子包裹,并与载脂蛋白B结合形成低密度脂蛋白(LDL)颗粒运输,通过与靶细胞膜上的LDL受体结合。内陷形成囊泡进入细胞,以满足这些细胞对胆固醇的需要。
18. 下列关于胆固醇分子的叙述,错误的是( )
A. 胆固醇与磷脂都属于脂质B. 胆固醇与磷脂分子尾部相靠近的可能性更大
C. 胆固醇是构成动植物细胞膜的重要成分D. 胆固醇与血液中脂质的运输有关
19. 下列关于胆固醇运输过程的叙述,正确的是( )
A. 细胞内囊泡运输需要多种信号分子参与,与细胞骨架无关
B. 当LDL受体出现缺陷时,会导致血液中裹有胆固醇的LDL含量升高
C. 细胞膜上的LDL受体在光面内质网中合成
D. LDL受体介导的胞吞作用不需要消耗ATP
【答案】18. C 19. B
【解析】
【分析】脂质包括脂肪、磷脂和固醇,固醇又包括胆固醇、性激素和维生素D。
【18题详解】
A、脂质包括脂肪、磷脂和固醇,固醇又包括胆固醇、性激素和维生素D,A正确;
B、胆固醇属于脂质,根据相似相溶原理,胆固醇与磷脂分子疏水尾部相靠近的可能性更大,B正确;
C、胆固醇是构成动物细胞膜的重要成分,C错误;
D、胆固醇是构成动物细胞膜的重要成分,在人体内还参与血液中脂质的运输,D正确。
故选C。
【19题详解】
A、细胞骨架与细胞运动、分裂、分化以及物质运输、能量转化、信息传递等生命活动有关,即细胞内囊泡运输需要多种信号分子参与,与细胞骨架有关,A错误;
B、根据题干可知细胞利用胆固醇需要借助靶细胞膜上的LDL受体,若受体LDL缺陷则胆固醇利用的少,会导致血液中裹有胆固醇的LDL含量升高,B正确;
C、细胞膜上的LDL受体本质为蛋白质,膜上蛋白质在核糖体上合成,而非光面内质网,C错误;
D、胞吞这一运输方式需要消耗ATP,D错误。
故选B。
20. 图表示酶促反应和非酶促反应能量曲线,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
A. 曲线a代表酶促反应,曲线b代表非酶促反应
B. AD段可表示酶降低的活化能
C. AC段表示没有酶催化下化学反应所需能量
D. 相同反应物浓度下,有酶催化产物浓度更高
【答案】C
【解析】
【分析】酶是由生物活细胞产生的、对作用底物具有高度特异性和高度催化效能的蛋白质或者核糖核酸(RNA)。酶所催化的化学反应一般是在比较温和的条件下进行的,酶促反应需要最适的温度和最适的pH值条件。温度过高或过低,pH值过高或过低都会影响酶的活性,高温、过酸和过碱的条件会使酶永久失活。
【详解】A、曲线a代表非酶促反应,曲线b代表酶促反应,A错误;
B、AB段可表示酶降低的化学能,B错误;
C、AC段表示没有酶催化下化学反应所需能量,BC表示有酶催化时所需的活化能,AB段表示有酶催化时酶降低的活化能,C正确;
D、相同反应物浓度下,有酶条件下单位时间内催化产物浓度更高,但最后反应完全和无酶催化产物浓度一致,D错误。
故选C。
21. 生物学研究的科学方法有很多,下列关于科学方法的叙述,不正确的是( )
A. 由不完全归纳法得出的结论都是可信的,可以用来预测和判断
B. 差速离心法主要是采取逐渐提高离心速率的方法,可以分离各种细胞器
C. 同位素标记法常用的同位素,有的具有放射性,有的不具有放射性
D. 建构模型是常用的研究方法,模型的形式包括物理模型、概念模型、数学模型等
【答案】A
【解析】
【分析】1、归纳法是指由一系列具体事实推出一般结论的思维方法,分为完全归纳法和不完全归纳法。
2、模型法是指人们为了某种特定的目的而对认识对象所做的一种简化的概括性描述,这种描述可以是定性的,也可以是定量的;有的借助于具体的实物或其他形象化的手段,有的则通过抽象的形式来表达;包括:物理模型、概念模型、数学模型。
【详解】A、归纳法分为完全归纳法和不完全归纳法,归纳法得出结论不都是可信的,还需要经过实验验证,A错误;
B、差速离心法主要是采取逐渐提高离心速率的方法,差速离心法是分离细胞器的常用方法,B正确;
C、同位素包含放射性同位素和不具有放射性同位素两种,C正确;
D、模型法是指人们为了某种特定的目的而对认识对象所做的一种简化的概括性描述,这种描述可以是定性的,也可以是定量的;有的借助于具体的实物或其他形象化的手段,有的则通过抽象的形式来表达;包括:物理模型、概念模型、数学模型,D正确。
故选A。
22. 有这样几则广告语:
①这种食品由纯天然谷物制成,不含任何糖类,糖尿病患者也可放心大量食用
②这种饮料含有多种无机盐,能有效补充人体运动时消耗的能量
③这种营养品含有人体所需的全部21种必需氨基酸
④这种口服液含有丰富的钙、铁、锌、硒等微量元素
请判断上述广告语中,有多少条在科学性上有明显的错误( )
A. 1条B. 2条C. 3条D. 4条
【答案】D
【解析】
【分析】1、组成生物体的化学元素根据其含量不同分为大量元素和微量元素两大类:(1)大量元素是指含量占生物总重量万分之一以上的元素,包括C、H、O、N、P、S、K、Ca、Mg,其中C、H、O、N为基本元素,C为最基本元素;(2)微量元素是指含量占生物总重量万分之一以下的元素,包括Fe、Mn、Zn、Cu、B、M等。
2、在人体中,组成蛋白质的氨基酸有21种,氨基酸是组成蛋白质的基本单位。
3、无机盐的功能有:(1)构成细胞某些复杂化合物的重要组成成分;(2)维持细胞和生物体的生命活动;(3)维持细胞和生物体的酸碱平衡;(4) 维持细胞内外的渗透压。
【详解】①谷物的主要成分是淀粉,淀粉属于多糖,糖尿病患者不能大量食用,①错误;
②无机盐不能为细胞生命活动提供能量,②错误;
③构成人体蛋白质的21种氨基酸有必需氨基酸和非必需氨基酸,并非21种全是必需氨基酸,③错误;
④钙不是微量元素,是大量元素,④错误。
综上所述,①②③④全部错误,共4项,D正确。
故选D。
23. 下图是某些细胞器的亚显微结构模式图,下列相关叙述正确的是( )
A. ①是中心体,单层膜细胞器,由两个相互垂直排列的中心粒和周围物质组成
B. ②是线粒体,双层膜细胞器,是所有细胞的“动力车间”
C. ③是叶绿体,双层膜细胞器,内膜上附着捕获、传递和转化光能的色素
D. ④是内质网,单层膜细胞器,与核膜、细胞膜直接相连
【答案】D
【解析】
【分析】分析题图,①是中心体、②是线粒体、③是叶绿体、④是内质网。
【详解】A、①中心体,无膜结构的细胞器,由两个相互垂直排列的中心粒及周围物质组成,A错误;
B、②是线粒体,双层膜细胞器,并不是所有细胞中都含有,比如哺乳动物成熟红细胞和原核细胞,B错误;
C、③是叶绿体,双层膜细胞器,叶绿体中的光合色素附着在类囊体薄膜上,C错误;
D、④内质网,是单层膜围成的管状、泡状或扁平囊状结构连接形成一个连续的内腔相通的管道系统,与蛋白质的合成、加工及运输有关,与核外膜、细胞膜直接相连,D正确。
故选D。
24. 图表示人体小肠上皮细胞吸收葡萄糖的相关过程,相关叙述正确的是( )
A. 蛋白质 1 运输 Na+和 K+ 的方式和方向不同
B. 蛋白质 1 、2 运输 Na+ 的方式都是主动运输
C. 蛋白质 2 、3 运输葡萄糖的方式都是协助扩散
D. 此细胞吸收葡萄糖需要蛋白质 1、2、3 的密切配合
【答案】D
【解析】
【分析】小肠上皮细胞吸收葡萄糖是一个重要的生理过程。在物质跨膜运输中,主动运输是指物质从低浓度一侧运输到高浓度一侧,需要载体蛋白的协助,同时还需要消耗能量;协助扩散是指物质从高浓度一侧运输到低浓度一侧,需要载体蛋白的协助,但不需要消耗能量。
【详解】A、蛋白质1是钠钾泵,运输Na+和K+的方式都是主动运输,但方向不同,Na+向外运输,K+向内运输,A错误;
B、蛋白质1是主动运输,蛋白质2运输 Na+ 的方式是顺浓度梯度的协助扩散,B错误;
C、蛋白质2是运输葡萄糖的动力来自钠离子顺浓度梯度运输产生的势能,属于主动运输;而蛋白质3运输葡萄糖是顺浓度梯度的协助扩散,C错误;
D、此细胞吸收葡萄糖需要蛋白质 1、2、3 的密切配合,因为它们共同参与了葡萄糖的跨膜运输过程,D正确。
故选D。
25. 下列关于细胞核的实验的说法正确的是( )
A. 将黑色美西螈胚胎细胞的细胞核移植到白色美西螈去核的卵细胞中,该卵细胞发育成白色美西螈
B. 将受精卵用头发横缢为有核和无核的两半,两半都能分裂
C. 将变形虫切成两半,一半有核,一半无核,无核的一半对外界刺激不再发生反应
D. 将伞形帽伞藻的假根和菊花形帽伞藻的柄嫁接,将长成菊花形帽伞藻
【答案】C
【解析】
【分析】伞藻是一类大型的单细胞海生绿藻,细胞核位于基部的假根内,成熟后,伞藻的顶部长出一个伞帽,伞帽的形状因伞藻的种类不同而异。
【详解】A、将黑色美西螈胚胎细胞的细胞核移植到白色美西螈的去核卵细胞中,结果发育成的美西螈是黑色的,A错误;
B、无核的一半不能分裂,B错误;
C、将变形虫切成两半,一半有核,一半无核,无核的一半对外界刺激不再发生反应,说明细胞核与细胞的正常生命活动密切相关,C正确;
D、伞藻是一类大型的单细胞海生绿藻,细胞核位于基部的假根内,将伞形帽伞藻的假根和菊花形帽伞藻的柄嫁接,将长成伞形帽伞藻,D错误。
故选C。
26. 下图表示有关蛋白质分子的简要概念图,下列对图示分析正确的是( )
A. A中肯定含有S
B. B的结构通式是
C. ①过程中生成的水分子数等于C的数目
D. 蛋白质结构和功能的多样性是生物多样性的根本原因
【答案】C
【解析】
【分析】据图分析,A是组成蛋白质的基本元素,为C、H、O、N等;B是氨基酸,是蛋白质的基本单位;C是肽键。
【详解】A、A是组成蛋白质的基本元素,为C、H、O、N等,不是所有的蛋白质都含有S,故A中不一定含有S,A错误;
B、构成蛋白质的基本单位是氨基酸,每种氨基酸分子至少都含有一个氨基和一个羧基,且都有一个氨基和一个羧基连接在同一个碳原子上,这个碳原子还连接一个氢和一个R基,因此B的结构通式是 ,B错误;
C、①为氨基酸脱水缩合过程,氨基酸经脱水缩合形成多肽的过程中会有水的生成,生成的水分子数等于C(肽键)的数目,C正确;
D、生物多样性的直接原因是蛋白质结构和功能的多样性,遗传物质的多样性是生物多样性的根本原因,D错误。
故选C。
27. “瘦肉精”化学式为C12H18Cl2N2O,具有与某激素类似的作用。将含有“瘦肉精”的饲料喂猪,会喂成几乎没有肥肉的“健美猪”,若人食用含“瘦肉精”的肉制品后,可能会出现心跳加快、血压升高等不适症状。下列正确的是( )
A. “瘦肉精”的化学本质最可能是二肽化合物B. “健美猪”细胞内含量最多的化合物是蛋白质
C. “瘦肉精”的作用可能是加速脂肪的分解D. “瘦肉精”具有催化细胞中化学反应的作用
【答案】C
【解析】
【分析】1、“瘦肉精”具有与某激素类似的作用,因此主要起调节作用。
2、细胞中含量最多的化合物是水,其次是蛋白质,含量最多的有机物是蛋白质。
【详解】A、“瘦肉精”化学式为C12H18Cl2N2O,只有1个氧原子,若是二肽至少应含有3个氧原子,故“瘦肉精”的化学本质不可能是二肽化合物,A错误;
B、“健美猪”细胞内含量最多的化合物是水,含量最多的有机物是蛋白质,B错误;
C、“健美猪”中脂肪很少,瘦肉中蛋白质含量较多,故“瘦肉精”的作用可能是加速脂肪的分解,C正确;
D、“瘦肉精”与某激素有类似作用,激素起调节作用,没有酶的催化作用,D错误。
故选C。
28. 三类营养物质氧化时释放能量与耗氧量如表:
据表中内容不能作出的判断是( )
A. 三类营养物质在相同条件下氧化时,同质量的脂肪释放能量最多
B. 耗氧量的多少可能与它们含有的元素比例不同有关
C. 体内外蛋白质氧化释放能量的差异可能是因为分解产物不完全相同
D. 糖类是生命活动的主要能源物质,其中葡萄糖最容易被细胞吸收
【答案】D
【解析】
【分析】表中可以看出,糖类和脂肪在体内和体外释放的能量相等,蛋白质在体外燃烧释放的能量多;由于脂肪的碳氢比例比较高,因此耗氧量最高。
【详解】A、表格中数据看出,三类营养物质在相同条件下氧化时,脂肪消耗的氧气最多,释放的能量也最多,A正确;
B、耗氧量的多少可能与它们含有的元素比例不同有关,如分子中碳氢比例高,则耗氧量多,反之,则少,B正确;
C、表格中,蛋白质在体外燃烧比在体内氧化分解释放的能量多,应该是在体内和体外条件下分解产物不完全相同造成的,C正确;
D、表中信息无法得出“糖是生命活动的主要能源物质”,也不能看出葡萄糖最容易被细胞吸收的物质,D错误。
故选D。
【点睛】
29. 将大小、生理状态相同的两个紫色洋葱鳞片叶外表皮细胞分别浸没在甲、乙两种溶液中,液泡体积的变化如图所示,下列有关叙述错误的是( )
A. 开始时,甲溶液中细胞的质壁分离速率比乙溶液中的快
B. 甲溶液可以是一定浓度的KNO3溶液,细胞约在1分钟后才开始主动吸收K+ 和NO3-
C. AC段,乙溶液中的细胞失水速率下降,细胞液浓度逐渐变大
D. 乙溶液中,C点以后仍有水分子进出细胞
【答案】B
【解析】
【分析】对于水分子来说,细胞壁是全透性的,即水分子可以自由地通过细胞壁,细胞壁的作用主要是保护和支持细胞,伸缩性比较小。成熟的植物细胞由于中央液泡占据了细胞的大部分空间,将细胞质挤成一薄层,所以细胞内的液体环境主要指的是液泡里面的细胞液。细胞膜和液泡膜以及两层膜之间的细胞质称为原生质层。
【详解】A、图中可以看出,开始时甲溶液对应的曲线下降的速率比乙的快,液泡直径减小的更快,说明甲溶液中细胞的质壁分离速率比乙溶液中的快,A正确;
B、甲溶液可以是一定浓度的KNO3溶液,将细胞置于一定浓度的KNO3溶液中,细胞就开始以主动运输的方式吸收K+、NO3-,只不过由于外界溶液浓度大于细胞液浓度,细胞先发生质壁分离,B错误;
C、AC段,乙溶液中的细胞不断失水,细胞液的浓度不断变大,由于原生质层两侧的浓度差不断减小,因此细胞失水速率不断减小,C正确;
D、水分子进出细胞是一个动态平衡的过程,即使在达到渗透平衡后,水分子仍然可以通过细胞膜上的水通道蛋白进行交换,以维持细胞的正常功能和代谢需求,因此,即使在C点以后,水分子仍然可以进出细胞,保持细胞的正常生理活动,D正确。
故选B。
阅读以下材料,完成下列两小题:
以紫色洋葱鳞片叶外表皮为材料进行细胞质壁分离和复原实验,原生质体(细胞壁以内各种结构的总称)长度和细胞长度分别用X和Y表示(如图)。
30. 若在0.3g/mL蔗糖溶液中加入伊红(不能被植物细胞吸收的红色染料),则在显微镜下观察到甲、乙处颜色分别是( )
A. 无色、红色B. 红色、紫色C. 红色、无色D. 紫色、红色
31. 以下关于X/Y(%)比值的推论,错误的是( )
A. 同一细胞用不同浓度蔗糖溶液处理,X/Y值越小,则紫色越深
B. 不同细胞用相同浓度蔗糖溶液处理,X/Y值越小,则越易复原
C. 同一细胞用不同浓度蔗糖溶液处理,X/Y值越大,则蔗糖浓度越低
D. 不同细胞用相同浓度蔗糖溶液处理,X/Y值越大,细胞的初始细胞液浓度越高
【答案】30. B 31. B
【解析】
【分析】质壁分离的原因分析:
外因:外界溶液浓度>细胞液浓度;
内因:原生质层相当于一层半透膜,细胞壁的伸缩性小于原生质层;
【30题详解】
活细胞的细胞膜具有一定的选择通过性,伊红不能透过细胞膜进行细胞内部,细胞壁具有全透性,伊红可以通过细胞壁。据图可知,甲处为细胞膜与细胞壁之间的液体,故甲处为红色;乙处为紫色洋葱鳞片的细胞液,故乙处为紫色,B符合题意,ACD不符合题意。
故选B。
【31题详解】
A、同一细胞用不同浓度蔗糖溶液处理,X/Y 值越小,说明质壁分离程度越大,失水越多,则紫色越深,A正确;
B、不同细胞用相同浓度蔗糖溶液处理,X/Y 值越小,说明质壁分离程度越大,则越难以复原,B错误;
C、同一细胞用不同浓度蔗糖溶液处理,X/Y 值越大,说明质壁分离程度越小,失水越少,则所用蔗糖溶液浓度越低,C正确;
D、不同细胞用相同浓度蔗糖溶液处理,X/Y 值越大,说明质壁分离程度越小,失水越少,则细胞的正常细胞液浓度越高,D正确。
故选B。
32. 图1至4表示不同情况下某些物质跨膜运输速度的曲线图。下列相关叙述,错误的是( )
A. 可用图1与图3表示甘油进入人的皮肤细胞
B. 图中B、D两点的限制运输速度的主要因素不相同
C. 可用图2与图3表示人体红细胞吸收葡萄糖
D. 图中AC两点的限制运输速度的主要因素不同
【答案】B
【解析】
【分析】据图分析:图1表示影响因素为物质浓度,运输方式为自由扩散;图2表示影响因素为物质浓度和载体蛋白数量,运输方式为协助扩散;图3说明该物质运输不消耗能量,运输方式为被动运输;图4表示影响因素为能量和载体蛋白,该物质运输方式为主动运输。
【详解】A、甘油进入人的皮肤细胞的方式为自由扩散,属于被动运输,A正确;
B、图中B、D两点的限制运输速度的主要因素都为载体的数量,B错误;
C、人体红细胞吸收葡萄糖的方式为协助扩散,属于被动运输,C正确;
D、A点限制运输速度的因素为物质浓度,C点限制运输速度的因素为O2浓度(或能量),D正确。
故选B。
【点睛】本题考查物质跨膜运输方式的有关知识,意在考查考生理解所学知识的要点,把握知识间的内在联系以及识图能力。
33. 研究人员利用生物大分子甲进行了三组实验:实验一:甲物质与酶1混合,可得到中间产物乙:实验一:甲物质与酶1、酶2混合,可得到小分子物质a:实验三:甲物质与酶2混合,不能得到中间产物乙及小分子物质a。下列相关推理错误的是( )
A. 小分子a可能是甲的单体
B. 酶2的作用底物可能是中间产物乙
C. 以上三组实验不能得出酶2具有专一性
D. 以上三组实验不能得出酶能降低化学反应的活化能
【答案】C
【解析】
【分析】酶的特性:
(1)高效性:酶的催化效率大约是无机催化剂的107~1013倍。
(2)专一性:每一种酶只能催化一种或一类化学反应。
(3)作用条件较温和:高温、过酸、过碱都会使酶的空间结构遭到破坏,使酶永久失活;在低温下,酶的活性降低,但不会失活。
【详解】A、实验一中,大分子物质甲在酶1的作用下,生成了乙,实验二中,甲在酶1和酶2的作用下生成了小分子物质a,则说明甲在酶1的作用下生成了乙,乙在酶2的作用下生成了小分子物质a,则a是甲的单体,A正确;
B、又依据实验三,甲与酶2混合,不能生成a和乙,说明酶2的作用底物是乙,B正确;
C、根据实验一可知,甲物质在酶1作用下生成了乙,则实验二的反应是:乙+酶2→a:而实验三,甲+酶2没有生成乙或a,说明酶2只能作用于乙,而不能作用于甲,则酶2具有专一性,C错误;
D、题中没有设置无酶添加的对照组,且无活化能的相关信息,则无法说明酶能降低化学反应的活化能,D正确。
故选C。
【点睛】本题考查了酶的特性,要求考生能够根据实验的设置以及实验的结果判断各物质可能的化学本质,以及能够验证的酶的特性。
34. 图是细胞核结构及某些物质进出细胞核的示意图,相关叙述错误的是( )
A. 结构①中的DNA是细胞核功能的物质基础
B. 结构②与核糖体及某种RNA的形成有关
C. 结构③仅是大分子物质进出细胞核的通道
D. 大分子物质进出细胞核具有选择性,消耗能量
【答案】C
【解析】
【分析】分析题图:图中①为染色质,②为核仁,③为核孔。
【详解】A、结构①为染色质,主要含有蛋白质和DNA,DNA携带了遗传信息,所以结构①中的DNA是细胞核功能的物质基础,A正确;
B、结构②为核仁,其与核糖体及某种RNA的形成有关,B正确;
C、结构③为核孔,是大分子物质进出细胞核的通道,有些小分子物质也能通过核孔,C错误;
D、大分子物质通过核孔进出细胞核具有选择性,同时消耗能量,D正确。
故选C。
35. 如图1是分泌蛋白的合成、加工、分泌过程示意图,其中a、b、c、d表示细胞器,图2表示动物细胞某些细胞器中部分有机物的含量,下列叙述错误的是( )
A. 研究图1生理过程一般采用的方法是差速离心法
B. 图1中物质X与核苷酸的化学组成中共有的元素一定有C、H、O、N
C. 图2中乙可表示图1中的b、c两种细胞器,原核细胞中也能找到丙
D. 图2中甲对应图1中的d,图1中的生理过程不在原核细胞中进行
【答案】A
【解析】
【分析】图1表示的是分泌蛋白的合成、加工、分泌过程,得出a、b、c、d分别代表核糖体,内质网、高尔基体和线粒体;表格中甲有蛋白质、脂质和微量的核酸,则为d线粒体;细胞器乙没有核酸,但是有蛋白质和脂质,则为b内质网或者c高尔基体。
【详解】A、图1是分泌蛋白的合成、加工、分泌过程示意图,研究该生理过程一般采用的方法是同位素标记法,A错误;
B、图1中物质X是氨基酸,化学组成为C、H、O、N等,核苷酸的化学组成为C、H、O、N、P,氨基酸与核苷酸的化学组成中共有的元素一定有C、H、O、N,B正确;
C、图2乙中含有蛋白质和脂质,表示的细胞器具有膜结构,可表示图1中的b(内质网)、c(高尔基体);丙中不含脂质,无膜结构,含有核酸和蛋白质,应为核糖体,原核细胞中也有核糖体,C正确;
D、图2中甲有蛋白质和脂质,表示膜性细胞器,有核酸,在动物细胞中只有线粒体符合该条件,图1中d是供能的细胞器,为线粒体,原核细胞中没有内质网、高尔基体、线粒体等结构,图1中的生理过程不在原核细胞中进行,D正确。
故选A。
二、非选择题(本大题共4小题,每空1分,共40分)
36. 下图1为糖类的概念图,图2为血红蛋白结构示意图,一分子血红蛋白含四条肽链,每条肽链环绕一个亚铁血红素基团,该基团可携带一分子O2.请分析回答问题:
(1)图1中,若单糖A为果糖,则它与葡萄糖脱水缩合失去1分子水后形成的物质①是_____若③为生物大分子且是植物细胞中重要的储能物质,则③为_____。若给某小动物长期大量饲喂苹果,动物也会长胖的原因是_____。
(2)如果单糖A与磷酸和碱基结合形成物质②,其中碱基是尿嘧啶,则形成的物质②是_____如果单糖A与磷酸和碱基结合形成物质④,其中的碱基是胞嘧啶,则该单糖A是_____。
(3)血红蛋白的四条肽链包括2条a链(各有141个氨基酸)和2条β链(各有146个氨基酸)。a链上的氨基酸之间通过_____相连接,所有氨基酸合成血红蛋白时,至少脱去_____个水分子,产生的水中的H来自_____。
(4)镰状细胞贫血患者的血红蛋白结构和功能异常,导致红细胞携带O2的能力下降。异常血红蛋白种类多达600多种,从蛋白质的组成和结构分析,异常蛋白质种类多种的原因可能是_____。
(5)图为染色体结构中的一部分,若想将如图两个小分子以化学键连接起来,则连接的两点为_____。
【答案】(1) ①. 蔗糖 ②. 淀粉 ③. 苹果富含糖类,小动物摄入过多糖类,糖类在它们体内转变成了脂肪
(2) ①. 尿嘧啶核糖核苷酸 ②. 核糖或脱氧核糖
(3) ①. 肽键 ②. 570 ③. 氨基和羧基
(4)组成蛋白质的氨基酸的种类、数量和排列顺序不同,肽链盘曲、折叠方式及其形成的空间结构不同 (5)③⑥
【解析】
【分析】1、糖类可以作为细胞的能源物质,如葡萄糖;也可以作为细胞中的储能物质,如淀粉和糖原;也可以参与构成细胞结构,如五碳糖。
2、氨基酸通过脱水缩合形成多肽链,而脱水缩合是指一个氨基酸分子的羧基(-COOH)和另一个氨基酸分子的氨相连接,同时脱去一分子水的过程,该过程中的相关计算:肽键数=脱去水分子数=氨基酸数一肽链数,O原子数=肽键数+2×肽链数+R基上的O原子数=各氨基酸中O原子总数一脱去水分子数,蛋白质的相对分子质量=氨基酸数目×氨基酸平均相对分子质量一脱去水分子数×18。
【小问1详解】
蔗糖是二糖,由一分子果糖和一分子葡萄糖脱水缩合而成;淀粉是由葡萄糖脱水缩合而成的生物大分子,绿色植物通过光合作用产生淀粉,作为植物体内的储能物质存在于植物细胞中;苹果富含糖类,给小动物长期饲喂大量苹果导致小动物摄入的糖类过多,血液中的葡萄糖除供细胞利用外,多余的部分可以合成糖原储存起来,如果葡萄糖还有富余,就可以转变成脂肪和某些氨基酸。
【小问2详解】
单糖A(五碳糖)和磷酸、碱基可结合形成核苷酸,尿嘧啶只能参与合成尿嘧啶核糖核苷酸;单糖(五碳糖)与磷酸和碱基结合可形成核苷酸,胞嘧啶可参与形成胞嘧啶核糖核苷酸和胞嘧啶脱氧核糖核苷酸,因此单糖A可以脱氧核糖,也可以是核糖。
【小问3详解】
氨基酸之间通过脱水缩合形成肽键连接起来,因此α链上的氨基酸之间通过肽键相连接;脱水缩合过程中产水数=肽键数=氨基酸数-肽链数,血红蛋白含有四条肽链,氨基酸总数为141×2+146×2=574,因此所有氨基酸合成血红蛋白时,至少脱去水分子数为574-4=570;脱水缩合的过程为一个氨基酸分子的羧基(—COOH)和另一个氨基酸分子的氨基(—NH2)相连接,羧基中丢掉一个氢和一个氧,氨基丢掉一个氢,形成一分子的水,因此脱去的水分子中H 来至氨基和羧基。
【小问4详解】
蛋白质的基本单位是氨基酸,氨基酸通过脱水缩合形成多肽,多肽链通过盘曲、折叠形成蛋白质,因此异常血红蛋白种类多达600多种,产生多种异常蛋白质的原因可能是组成蛋白质的氨基酸的种类、数量和排列顺序不同,肽链盘曲、折叠方式及其形成的空间结构不同。
【小问5详解】
图为染色体结构中的一部分,染色体由蛋白质和DNA组成,故图中结构为两个脱氧核苷酸,脱氧核苷酸通过图中③号碳原子上的羟基和⑥号磷酸基团发生脱水聚合形成磷酸二酯键,进而形成脱氧核苷酸长链,两条脱氧核苷酸长链反向平行形成DNA,因此若将两个脱氧核苷酸连接形成磷酸二酯键,则连接的两点为③⑥。
37. 下图代表自然界中处于不同分类地位的5种体现生命现象的生物类群,请据图回答以下问题:
(1)与Ⅰ、Ⅱ、Ⅲ相比,Ⅳ结构上的主要区别是_____;与Ⅰ、Ⅱ、Ⅲ相比,V结构上的主要区别是_____。Ⅰ、Ⅱ、Ⅲ、Ⅳ这四种生物形态各不相同,体现了生物细胞的多样性,但它们在结构上也有共同点:_____(至少答3点),这些体现细胞结构生物的统一性。
(2)以下生物;a蓝细菌、b衣藻、c豌豆、d果蝇、e噬菌体。其中属于V类的有_____(填字母),属于Ⅲ类的有_____(填字母)。与Ⅰ相比,Ⅱ特有的细胞结构是_____(填名称)。
(3)在Ⅰ~V中,能进行光合作用的生物类群是_____(填序号Ⅰ~V)。Ⅱ、Ⅲ中⑦的形成主要与细胞器_____(填序号①~⑨)有关。
(4)淡水水域污染、富营养化,会长出讨厌的水华,导致水华的主要生物是_____(填序号Ⅰ~V),其遗传物质主要储存在_____中。
【答案】(1) ①. 没有核膜包围的细胞核 ②. 没有细胞结构 ③. 都有细胞膜、细胞质、核糖体
(2) ①. e ②. b ③. ⑥⑦
(3) ①. II、III、IV ②. ④
(4) ①. Ⅳ ②. 拟核
【解析】
【分析】分析题图:Ⅰ细胞不含细胞壁,但含有中心体,属于动物细胞;Ⅱ细胞含有细胞壁和叶绿体等结构,属于高等植物细胞;Ⅲ含有中心体、叶绿体和细胞壁等结构,属于低等植物细胞;Ⅳ没有被核膜包被的成形的细胞核,是蓝细菌(旧称蓝藻)细胞的一部分,属于原核生物;Ⅴ是病毒,没有细胞结构。图中①为中心体,②为线粒体,③为内质网,④为高尔基体,⑤为细胞核,⑥为叶绿体,⑦为细胞壁,⑨为拟核DNA。
【小问1详解】
图中Ⅰ、Ⅱ、Ⅲ为真核细胞,Ⅳ为原核细胞,与真核细胞相比,原核细胞在结构上的主要区别是没有核膜包围的细胞核;Ⅴ是病毒,与I、II、III相比,Ⅴ没有细胞结构。I、II、III、IV都是细胞生物,它们在结构上的共同点是:都有细胞膜、细胞质、细胞器只有核糖体、遗传物质都是DNA。
【小问2详解】
据图分析,V类属于病毒,如e噬菌体;Ⅲ类属于低等植物,如b衣藻。Ⅰ类属于动物细胞,Ⅱ类属于高等植物细胞,与I相比,II特有的细胞结构有⑥为叶绿体,⑦为细胞壁。
【小问3详解】
在I~V中,能进行光合作用的生物类群是Ⅱ高等植物、Ⅲ低等植物、Ⅳ蓝细菌。⑦是细胞壁,其形成与④高尔基体有关。
【小问4详解】
淡水水域污染后会富营养化,Ⅳ蓝细菌等大量繁殖形成水华,导致水华的主要生物的遗传物质是DNA,主要储存在拟核中。
38. 细胞是一个开放的系统,每时每刻都与环境进行着物质交换,细胞膜能对进出细胞的物质进行选择。图中①~⑤表示物质通过细胞膜的转运方式,甲~戊表示不同的物质或细胞结构。回答以下相关问题:
(1)图中结构甲的名称是_____。图中戊表示由磷脂分子构成的封闭囊泡,可以作为药物的运载体。嵌入囊泡内的药物A属于_____(填“脂溶性”或“水溶性”)分子,囊泡能将药物运送至特定的细胞,依赖于细胞膜具有_____的功能。
(2)据图分析,①方式运输的物质最可能是_____(填“氨基酸”“氧气”或“NO3-”),该运输方式的特点有_____(至少写2点)。生物膜对K+和Cl-的运输速率存在明显差异,造成这种差异的主要原因是_____。
(3)低温处理法、载体蛋白抑制法、细胞呼吸抑制法都能影响物质进出细胞,细胞呼吸抑制法会影响图中的_____(填序号)转运方式;已知某时间段轮藻吸收K+的方式为主动运输,若想抑制K+进入轮藻细胞,而不影响其他物质进出,可选用_____法。
(4)已知细胞质基质pH为7.0,溶酶体内部pH为5.0左右,那么细胞质基质中的H+进入溶酶体内的运输方式与图中_____(填序号)相同,溶酶体内少量的水解酶泄漏到细胞质基质中不会引起细胞损伤,原因是_____。
【答案】(1) ①. 磷脂双分子层 ②. 水溶性 ③. 进行细胞间信息交流
(2) ①. 氧气 ②. 从高浓度到低浓度、不需要载体蛋白 ③. 生物膜上运输K+和Cl-的转运蛋白的数量不同
(3) ①. ④⑤ ②. 载体蛋白抑制
(4) ①. ④ ②. 溶酶体中的水解酶进入细胞质基质中,由于pH升高,其活性降低
【解析】
【分析】题图分析:图中①~⑤分别表示自由扩散、协助扩散、协助扩散、主动运输、胞吞(胞吐)。甲表示磷脂双分子层,乙、丙、丁表示转运蛋白,戊表示囊泡。
【小问1详解】
结构甲为构成细胞膜的磷脂双分子层,是生物膜的基本支架;
戊由磷脂分子构成的封闭囊泡,由于磷脂分子的头具有亲水性,因此图中嵌入囊泡内的药物A属于水溶性分子;
囊泡能将药物送至特定的细胞,依赖于细胞膜具有进行细胞间信息交流的功能。
【小问2详解】
据图分析,①是顺浓度梯度进行的,不需要载体和能量,代表的自由扩散,在“氨基酸”、“氧气”或“NO3-”三种物质中,最有可能转运的是氧气;
②生物膜对K+和Cl-的通透性存在明显差异,造成这种差异的主要原因是生物膜上运输K+和Cl-的载体蛋白的数量不同。
【小问3详解】
细胞呼吸抑制法会影响消耗能量的物质运输,即会影响④主动运输和⑤胞吞或胞吐过程。
已知某时间段轮藻吸收K+的方式为主动运输,若想抑制K+进入轮藻细胞,而不影响其他物质进出,可选用载体蛋白抑制法,因为载体蛋白运输物质具有专一性。
【小问4详解】
据题意,细胞质基质的pH为7.0,溶酶体内部pH为5.0左右,即细胞质基质的H+浓度<溶酶体内的H+浓度,所以细胞质基质中的H+进入溶酶体内的运输方式为④主动运输。
酶作用的发挥需要适宜的pH等条件,细胞质基质的pH为7.0左右,溶酶体内部 pH 为 5.0 左右,溶酶体中的水解酶进入细胞质基质中,由于pH升高,其活性降低,因此溶酶体内少量的水解酶泄漏到细胞质基质中不会引起细胞损伤。
39. 生物学是一门重视实验的科学。图1和图2是某兴趣小组根据实验绘制的“影响H2O2分解速率”的曲线图,图3是该兴趣小组绘制的“温度对麦芽糖酶活性影响”的曲线图。请回答下列问题:
(1)与无机催化剂相比,酶的催化效率具有高效性的原因是_____。图1和图2所代表的实验中,实验的自变量依次为_____、_____。
(2)图2酶促反应中限制bc段O2产生速率的主要因素是_____。由图3可得出酶具有的特性是_____。
(3)该兴趣小组还根据图3做了关于温度影响麦芽糖酶活性的实验,探究经过温度t4处理的酶,当温度降低到t3时,其活性是否可以恢复到较高水平。他们进行了如下实验:取3支试管,分别编号为A、B、C,各加入适宜浓度的麦芽糖酶溶液1mL;关于自变量的设置:A和B作为对照组应分别在温度为_____的水浴装置中保温适宜时间,C作为实验组的处理为_____;将处理完的酶溶液分别与等量麦芽糖混合,在相同且适宜条件下反应,观察并记录实验结果。
①麦芽糖酶可以催化麦芽糖水解为葡萄糖,但实验结果不能用斐林试剂检测,原因是_____。
②用试纸检测各组_____(填“较短时间内”或“反应结束后”)的葡萄糖产量。若实验结果中三组的葡萄糖含量大小关系为_____,则说明经过温度t4处理的酶,当温度降低到t3时,其活性可以恢复到较高水平。
【答案】(1) ①. 酶比无机催化剂能降低更多化学反应的活化能 ②. 催化剂种类 ③. H2O2浓度
(2) ①. 过氧化氢酶量(浓度) ②. 作用条件温和
(3) ①. t3、t4 ②. 先在温度为t4的水浴装置中保温适宜时间,后在温度为t3的水浴装置中保温适宜时间 ③. 斐林试剂检测时需水浴加热,会改变实验的温度,影响实验结果 ④. 较短时间内 ⑤. A = C>B
【解析】
【分析】根据题意和图示分析可知:图1所做的实验中,实验自变量为催化剂种类,即过氧化氢酶和Fe3+;图2所做的实验中,实验自变量为H2O2浓度。图1所示实验中,加过氧化氢酶,氧气的产生量比加入FeCl3增加快,说明酶的催化作用具有高效性。图2中ab段的限制因素为H2O2的浓度,bc段H2O2浓度不再是限制因素,限制因素可能是过氧化氢酶数量。图3是研究温度影响麦芽糖酶活性的实验,在一定温度范围内,酶活性随温度升高而上升,到某一温度时,酶活性达到最大,超过此温度,酶活性开始下降,甚至失活。
【小问1详解】
与无机催化剂相比,酶的催化效率具有高效性的原因是酶降低活化能的作用更显著;这两个实验是探究过氧化氢在不同条件下的分解情况,分析图1可知,两条曲线的形成是加入的催化剂的种类及反应时间的不同,图2是酶促反应速率随底物浓度的变化而变化的曲线,所以图1、图2所代表的实验中,实验自变量依次为催化剂的种类和H2O2浓度;
【小问2详解】
图2中ab段,随着过氧化氢浓度的增大,O2产生速率也不断增大,说明过氧化氢浓度是限制ab段O2产生速率的主要因素;bc段,O2产生速率不再随过氧化氢浓度的增大而增大,过氧化氢的浓度不再是限制因素,此时的主要限制因素为过氧化氢酶数量(浓度);图3是研究温度影响麦芽糖酶活性的实验,由图3可得出酶具有作用条件温和的特性;
【小问3详解】
由于实验目的是研究经过t4温度处理的酶,当温度降低到t3时,其活性是否可以恢复到较高水平,故根据实验目的,实验需分为三组,一组温度设定在t3,一组温度设定在t4,一组温度应从t4降到t3。因此A和B作为对照组应分别在温度为t3、t4的水浴装置中保温适宜时间,C作为实验组的处理为先在温度为t4的水浴装置中保温适宜时间,后在温度为t3的水浴装置中保温适宜时间;
①斐林试剂检测时需水浴加热,会改变实验的温度,影响实验结果,因此实验结果不能用斐林试剂检测;
②应该用试纸检测各组较短时间内的葡萄糖产量,因为如果反应结束后,不管酶活性如何,最终产物量可能相同,不能准确反映酶活性的差异;若经过温度t4处理的酶,当温度降低到t3时其活性可以恢复到较高水平,那么C组(先t4再t3)的葡萄糖产量应该和A组(t3)接近且高于B组(t4),即A = C>B。pH
5.0
6.0
7.0
8.0
收集到气体
的体积(mL)
0.5min
6.5
7.6
8.3
8.0
1min
9.5
11.3
12.3
11.6
营养物质
体外燃烧释放能量(kJ/g)
体内氧化释放能量(kJ/g)
耗氧量(dL/g)
糖类
17
17
0.83
蛋白质
23.5
18
0.95
脂肪
39.8
39.8
2.03
相关试卷
这是一份浙江省宁波五校联盟2024-2025学年高一上学期期中联考生物试卷(Word版附解析),文件包含浙江省宁波五校联盟2024-2025学年高一上学期期中联考生物试卷Word版含解析docx、浙江省宁波五校联盟2024-2025学年高一上学期期中联考生物试卷Word版无答案docx等2份试卷配套教学资源,其中试卷共29页, 欢迎下载使用。
这是一份浙江省杭州学军中学2024-2025学年高一上学期期中考试生物试卷(Word版附解析),文件包含浙江省杭州学军中学2024-2025学年高一上学期期中考试生物试题Word版含解析docx、浙江省杭州学军中学2024-2025学年高一上学期期中考试生物试题Word版无答案docx等2份试卷配套教学资源,其中试卷共34页, 欢迎下载使用。
这是一份浙江省宁波中学2024-2025学年高一上学期期中考试生物试题,文件包含浙江省宁波中学20242025学年高一上学期期中考试生物试题pdf、浙江省宁波中学20242025学年高一上学期期中考试生物试题答案docx等2份试卷配套教学资源,其中试卷共9页, 欢迎下载使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