重庆市等多校2024-2025学年高一上学期期中考试物理试卷(解析版)
展开注意事项:
1.答题前,考生务必将自己的姓名、考生号、考场号、座位号填写在答题卡上。
2.回答选择题时,选出每小题答案后,用铅笔把答题卡上对应题目的答案标号涂黑。如需改动,用橡皮擦干净后,再选涂其他答案标号。回答非选择题时,将答案写在答题卡上。写在本试卷上无效。
3.考试结束后,将本试卷和答题卡一并交回。
4.本试卷主要考试内容:人教版必修第一册第一、二章。
一、单项选择题:本题共7小题,每小题4分,共28分。在每小题给出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项是符合题目要求的。
1. 将一个物体视为有质量但不存在体积或形状的质点,这里用到的研究方法是( )
A. 等效替代法B. 理想模型法
C. 控制变量法D. 理想实验法
【答案】B
【解析】将一个物体视为有质量但不存在体积或形状的质点,这里用到的研究方法是理想模型法。
故选B。
2. 2024年6月22日,在中国西昌卫星发射中心,中法天文卫星(SVOM)在长征二号丙运载火箭的托举下升空,卫星随后进入预定轨道。下列描述火箭升空过程的物理量中,属于矢量的是( )
A. 加速度B. 质量
C. 速率D. 离地的高度
【答案】A
【解析】矢量是既有大小又有方向的物理量,标量是只有大小又有方向的物理量,则加速度是矢量,质量、速率、离地的高度均为标量。
故选A。
3. 某学校附近路段的限速标志如图所示。驾驶员在该路段驾车时( )
A. 瞬时速度不能超过B. 平均速度不能超过
C. 平均速率不能超过D. 必须以的速率行驶
【答案】A
【解析】交通标志中的“30”表示通过的瞬时速度不能超过30km/h,任意时刻的速度都不能超过30km/h。
故选A。
4. 下雨天,屋檐上水滴下落的运动可视为自由落体运动。假设水滴从距地面高度为的屋檐上无初速度滴落,取重力加速度大小,则水滴下落到地面时的速度大小为( )
A. B.
C. D.
【答案】D
【解析】根据速度位移关系代入数据解得
故选D。
5. 如图所示,篮球架下的运动员原地垂直起跳扣篮,离地后上升的最大高度为H。若运动员上升第一个所用的时间为,上升第二个所用的时间为,上升第三个所用的时间为,则该运动员( )
A. 从起跳到落地的过程通过的位移大小为
B. 从起跳到落地的过程通过的路程为0
C. 从起跳到落地的过程的平均速率为0
D. 上升过程的平均速度大小为
【答案】D
【解析】A.从起跳到落地的过程通过的位移大小为
故A错误;
BC.从起跳到落地的过程通过的路程为
则平均速率为
故BC错误;
D.上升过程的平均速度大小为
故D正确。
故选D。
6. 运动员将足球以大小为的速度踢出,足球沿草地以大小为的加速度做匀减速直线运动,运动员在将足球踢出的同时以大小为的速度匀速追赶足球。运动员追上足球所用的时间为( )
A. B. C. D.
【答案】B
【解析】设足球的初速度为,运动员的速度为v,经时间t追上,满足方程
代入数据解得
此时足球的速度为
还未停止运动,符合匀减速运动规律,运动员追上足球所需时间4s,故选B。
7. 某机器人执行任务时沿直线运动,其图像如图所示。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 该机器人在内与内的加速度大小不可能相等
B. 该机器人在时的加速度小于时的加速度
C. 该机器人在内的平均加速度大小为
D. 若该机器人在内的位移大小是内位移大小的倍,则内的平均速度大小是内平均速度大小的倍
【答案】C
【解析】A.图像斜率的绝对值表示加速度的大小,由图可知该机器人在内与内的加速度大小可能相等,故A错误;
B.图像斜率的绝对值表示加速度的大小,由图可知该机器人在时的加速度大于时的加速度,故B错误;
C.根据加速度的定义可知该机器人在内的平均加速度大小
故C正确;
D.根据平均速度的定义可知若该机器人在内的位移大小是内位移大小的倍,则内的平均速度大小是内平均速度大小的倍,故D错误。
故选C。
二、多项选择题:本题共3小题,每小题5分,共15分。在每小题给出的四个选项中,有多项符合题目要求。全部选对的得5分,选对但不全的得3分,有选错的得0分。
8. 绿灯亮起后,一汽车由静止开始沿直线匀加速通过路口。对汽车匀加速通过路口过程,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 加速度方向与其速度方向相同B. 加速度随时间均匀增大
C 速度随时间均匀增大D. 位移随时间均匀增大
【答案】AC
【解析】A.因为汽车做加速运动,所以加速度方向与其速度方向相同,故A正确;
B.匀加速直线运动是加速度大小和方向均不变运动,故B错误;
C.根据速度—时间公式
v = at
加速度不变,所以速度随时间均匀增大,故C正确;
D.根据位移—时间公式
可知位移与时间是二次函数关系,故D错误。
故选AC。
9. 甲、乙两人沿平直道路同时同地以不变的速率出发向相距为的家走去,乙的行走速度大小为甲的四倍,乙先到家,然后立即返回,遇到甲又回头往家走去,如此不断往返。在整个过程中( )
A. 乙的路程为B. 乙的路程为
C. 乙的位移大小为D. 乙的位移大小为
【答案】BD
【解析】乙的行走速度大小为甲的四倍,两者同时同地以不变的速率出发,对甲
乙的路程
位移为起点到终点的直线距离,两者均为L。
故选BD。
10. 某物体做直线运动的图像如图所示。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 物体的加速度大小为
B. 物体的初速度大小为
C. 时,物体的速度大小为
D. 在内,物体的位移大小为
【答案】AD
【解析】AB.由数学知识可得
由匀变速直线运动的位移—时间公式
变形得
对比可得t=0时,物体初速度为
v0=-5m/s
且有
则得加速度为
a=10m/s2
故A正确B错误;
C.物体做匀变速直线运动,速度与时间的关系式为
v=v0+at=-5+10t
时,物体的速度大小为,故C错误;
D.根据
在内,物体的位移大小为30m,故D正确。
故选AD。
三、非选择题:共57分。
11. 某同学在“研究匀变速直线运动”的实验中获得的一条纸带的一部分如图所示。打点计时器所接交流电源的频率为50Hz。
(1)打点计时器在纸带上打下相邻两点的时间间隔为______s。
(2)从图中可读出C、D两点间的距离______cm。
(3)打点计时器打下B点时纸带的速度大小为______m/s(结果保留两位有效数字)。
【答案】(1)0.02 (2)1.10 (3)0.40
【解析】
【小问1解析】
打点计时器所接交流电源的频率为50Hz,由周期与频率的关系公式可得,在纸带上打下相邻两点的时间间隔为
【小问2解析】
刻度尺的最小刻度是0.1cm,则从图中可读出C、D两点间的距离为
【小问3解析】
由匀变速直线运动在某段时间内中间时刻的瞬时速度等于这段时间内的平均速度可得,打点计时器打下B点时纸带的速度大小为
12. 某同学用如图甲所示的装置探究小车速度随时间变化的规律,打点计时器所接交流电源的频率为。
(1)电火花计时器的工作电压为________(填“8”或“220”)。
(2)关于本实验,下列说法正确的是________。
A. 释放小车时,小车应远离电火花计时器
B. 实验时,先接通电源,待打点稳定后,再释放纸带
C. 纸带上打的点越密集,说明纸带运动的速度越大
(3)规范操作后,得到一条纸带,以纸带上的某个点作为0点,每五个点取一个计数点,测量各计数点与0点的距离,如图乙所示。电火花计时器打计数点2时小车的速度大小________(结果保留三位有效数字)。
(4)利用各计数点计算得到的速度,作出小车运动的图像,得到一条倾斜的直线,说明小车做匀加速直线运动,则小车运动的加速度大小________(结果保留三位有效数字)。
【答案】(1)220 (2)B (3)0.504 (4)1.50
【解析】
【小问1解析】
电火花计时器的工作电压为220;
【小问2解析】
AB.实验中为了在纸带上打出更多的点,提高纸带的利用效率,具体操作中要求小车应靠近打点计时器一端,先接通电源,待打点稳定后,再释放纸带,故A错误,B正确;
C.纸带上打的点越密集,说明纸带运动的速度越小,故C错误。
故选B。
【小问3解析】
每5个点取一个计数点,相邻两计数点间的时间间隔为
中间时刻的瞬时速度等于该过程的平均速度,故打计数点2时的小车速度大小
【小问4解析】
根据逐差法可得加速度大小
13. 如图所示,子弹的初速度大小,足球的初速度大小,方向均水平向右。设它们与木板作用的时间均为。
(1)若子弹击穿木板后瞬间的速度大小变为、方向不变,求子弹击穿木板过程中的平均加速度大小及方向;
(2)若足球与木板作用后反向弹回的速度大小,求足球与木板碰撞反弹过程中的平均加速度大小及方向。
【答案】(1),水平向左
(2),水平向左
【解析】
【小问1解析】
以水平向右为正方向,有
解得
即加速度大小为,为负值,说明的方向水平向左。
【小问2解析】
以水平向右为正方向,有
解得
即加速度的大小为,为负值,说明的方向水平向左。
14. 运动员完成100m赛跑的过程可视为两个连续的过程,分别为由静止开始的匀加速直线运动和匀速直线运动。一次训练赛中,枪响后开始计时,运动员加速后达到最大速度,此后以最大速度匀速运动直到冲过终点,总成绩。求:
(1)运动员加速距离;
(2)运动员的反应时间。
【答案】(1)10m (2)0.1s
【解析】
【小问1解析】
设运动员加速跑的加速度大小为a,有
解得
根据速度位移关系
可得
【小问2解析】
令,设运动员匀速跑的时间为,运动的距离为,有
联立解得
15. 在某次班级活动中,甲同学在前,乙同学在后,两者静止且相距,甲到终点的距离,甲以的加速度由静止开始匀加速跑向终点,在甲出发后,乙以的加速度由静止开始匀加速追甲。已知甲、乙能达到的最大速度分别为和,两者达到最大速度后均做匀速运动。
(1)求两者的最大距离;
(2)试通过计算判断乙能否在终点前追上甲。
【答案】(1);(2)不能
【解析】(1)根据题意,由公式可得,甲的速度达到所用的时间为
此时,乙的速度为
可知,当乙的速度也达到时,两者的距离最大,乙的运动时间为
此时,甲、乙的位移大小分别为
则最大距离为
(2)从两者达到共同速度起,乙的速度达到最大值所需的时间
时间内乙的位移大小
假设乙能在终点前追上甲,且从两者达到共同速度起,乙追上甲所需的时间为,则时间内甲的位移大小
则有
解得
则有
所以假设不成立,乙不能在终点前追上甲。
甘肃省多校2024-2025学年高一上学期期中联考物理试卷(解析版): 这是一份甘肃省多校2024-2025学年高一上学期期中联考物理试卷(解析版),共11页。试卷主要包含了本卷主要考查内容,15A,则灯丝电阻是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
重庆市等多校2024年高一上学期期中考试物理试题(含答案): 这是一份重庆市等多校2024年高一上学期期中考试物理试题(含答案),共6页。
重庆市等多校2024年高一上学期期中考试物理试题+答案: 这是一份重庆市等多校2024年高一上学期期中考试物理试题+答案,文件包含重庆市等多校2024年高一上学期期中考试物理试题pdf、重庆市等多校2024年高一上学期期中考试物理答案pdf等2份试卷配套教学资源,其中试卷共6页, 欢迎下载使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