终身会员
搜索
    上传资料 赚现金
    英语朗读宝

    2024-2025学年高一上学期期中模拟考试(江苏专用)地理试卷(解析版)

    立即下载
    加入资料篮
    2024-2025学年高一上学期期中模拟考试(江苏专用)地理试卷(解析版)第1页
    2024-2025学年高一上学期期中模拟考试(江苏专用)地理试卷(解析版)第2页
    2024-2025学年高一上学期期中模拟考试(江苏专用)地理试卷(解析版)第3页
    还剩11页未读, 继续阅读
    下载需要10学贝 1学贝=0.1元
    使用下载券免费下载
    加入资料篮
    立即下载

    2024-2025学年高一上学期期中模拟考试(江苏专用)地理试卷(解析版)

    展开

    这是一份2024-2025学年高一上学期期中模拟考试(江苏专用)地理试卷(解析版),共14页。试卷主要包含了本试卷分第Ⅰ卷两部分,测试范围,难度系数,①圈层的特点是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
    (考试时间:75分钟 试卷满分:100分)
    注意事项:
    1.本试卷分第Ⅰ卷(选择题)和第Ⅱ卷(非选择题)两部分。答卷前,考生务必将自己的姓名、准考证号填写在答题卡上。
    2.回答第Ⅰ卷时,选出每小题答案后,用2B铅笔把答题卡上对应题目的答案标号涂黑。如需改动,用橡皮擦干净后,再选涂其他答案标号。写在本试卷上无效。
    3.回答第Ⅱ卷时,将答案写在答题卡上。写在本试卷上无效。
    4.测试范围:第1~2章(鲁教版(2019)必修第一册)
    5.考试结束后,将本试卷和答题卡一并交回。
    6.难度系数:0.6
    第Ⅰ卷
    一、选择题:本题共25小题,每小题2分,共50分。在每小题给出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项符合题目要求。
    2021年9月28日,在第十三届中国国际航空航天博览会上,我国研制的太阳双超卫星首次亮相。作为我国首颗太阳探测卫星,计划在今年发射,卫星若发射成功,将标志中国正式进入“探日时代”。据此,完成下面小题。
    1.与太阳辐射有关的是( )
    ①豫章郡出石,可燃为薪。
    ②解落三秋叶,能开二月花。过江千尺浪,入竹万竿斜。
    ③烟火冲天,其声如雷,昼夜不绝,声闻五六十里,其飞出者皆黑石硫黄之类,经年不断……热气逼人三十余里。
    ④生于水际,沙石与泉水相杂,惘惘而出,土人以雉尾挹之,乃采入缶中。颇似淳漆,燃之如麻,但烟甚浓,所沾帷幕皆黑。
    A.①②③ B.①②④ C.①③④ D.②③④
    2.太阳活动对地球的影响,主要有( )
    ①太阳活动强烈时,会对卫星导航、空间通信等带来影响
    ②耀斑爆发时,太阳风变得强劲,从而干扰地球的电离层
    ③黑子每11年出现一次,与地震、暴雨等灾害密切相关
    ④释放出高能带电粒子流干扰地球磁场,使全球可见极光
    A.①② B.②③ C.①④ D.③④
    3.太阳活动强烈时,下列行为能有效防范其影响的是( )
    A.增加户外活动,增强皮肤活力 B.加强监测和预报,做好应急准备
    C.扩大电信网络建设,保持网络通畅 D.清理“宇宙垃圾”,保护宇宙环境
    【答案】1.B 2.A 3.B
    【解析】1.由材料可知,①为煤炭,②为风的运动,④为石油。煤炭、石油、天然气等化石燃料均是由太阳能转化来的,大气运动、水体运动的主要动力来自太阳辐射能,①②④正确。③为火山喷发现象,其能量来自于地球内部,与太阳辐射能无关。故选B。
    2.黑子活动周期为11年,并非11年出现一次,③错误;释放出高能带电粒子流干扰地球磁场,是地球出现磁暴现象,④错误。①②正确,故选A。
    3.太阳活动强烈时增加户外活动,会导致皮肤疾病的发病率上升,A错误; 加强监测和预报,做好应急准备,能有效防范太阳活动的不利影响,B正确; 扩大电信网络建设,会更容易受到太阳活动影响,C错误; 清理“宇宙垃圾”,保护宇宙环境,不能防范太阳活动产生的影响,D错误,故选B。
    “月掩金星”是指金星被月球掩盖的自然现象,与日全食的原理相似。2023年3月24日,我国部分地区观测到了这一难得的天文奇观。下图为部分天体及轨道示意图。据此,完成下面小题。
    4.本次“月掩金星”发生时,金星和月球可能分别位于( )
    A.①、③ B.①、④ C.②、③ D.②、④
    5.与地球相比,下列关于金星没有生命存在的原因,叙述正确的是( )
    A.距离太阳更远,温度更低 B.体积质量远小于地球
    C.缺少适合生物呼吸的大气 D.宇宙环境不安全
    【答案】4.C 5.C
    【解析】4.据材料月掩金星"是指金星被月球掩盖的自然现象,此时月球位于地球与金星之间,且三者位置呈一直线,因此金星和月球可能分别位于②、③位置,C正确;金星和月球可能分别位于①、④位置、②、④位置时,月球不在地球和金星中间,BD错误;金星和月球可能分别位于①、③位置时,月球虽然在地球、金星中间,但三者位置不呈一直线,A错误。故选C。
    5.金星是地内行星,比地球距离太阳更近,A错误;金星属于类地行星,体积与质量与地球相近,B错误;金星的大气主要是温度较高的二氧化碳组成,缺少适合生物呼吸的大气,所以没有生命存在,C正确;太阳系八大行星的宇宙环境都是相对安全的,D错误。故选C。
    人类利用地震波(下左图)揭示地球内部物质组成。地震发生后,地震波对地球各圈层有着深刻影响。右图中甲乙丙丁分别代表四大圈层,E为内部圈层的分界面,据此完成下面小题。
    6.人类利用地震波揭示地球内部结构时,发现( )
    A.P波通过莫霍面时速度降低
    B.软流层处地震波速度无变化
    C.S波在E界面处消失
    D.外核处S波速度加快
    7.地震发生以后,建筑物并不会马上倒塌,一般都要间隔约12秒,这就是地震救援领域所说的“黄金12秒”,在这12秒中人们可以决定是躲是逃。根据所学知识推断“黄金12秒”确定的依据是( )
    A.人体对紧急事件的生理反应能力
    B.横波和纵波的传播速度差异
    C.横波和纵波的传播介质差异
    D.建筑物的抗震系数
    【答案】6.C 7.B
    【解析】6.据图可知,P波通过莫霍面时速度加快,故A错误;软流层在莫霍面和古登堡面之间,据左图可知,在二者之间,地震波速度一直在加快,故B错误;“E为内部圈层的分界面”,右图中莫霍面已经明确标出,所以E为古登堡面,据左图可知,S波在古登堡面处消失,故C正确;S波在古登堡面处已经消失,未进入外地核,故D错误。故排除A、B、D。选择C。
    7.地震发生以后,建筑物并不会马上倒塌,一般都要间隔约12秒,这就是地震救援领域所说的“黄金12秒”。地震纵波传播速度快,纵波先到达地表会使得地面物体上下跳动,建筑物一般不会倒塌,此时容易逃生和救援;横波传播速度幔,横波后到达地表时,会使得地面物体水平摇晃,建筑物容易倒塌,此时不容易逃生和救援,因此“黄金12秒”确定的依据是横波和纵波传播速度的差异,B符合题意;地震救援所说的“黄金12秒”与人体对紧急事件的生理反应能力、横波和纵波的传播介质差异和建筑物的抗震系数无关,排除A、C、D,选择B。
    地球表面各圈层联系紧密,存在物质、能量转换,从而形成人类赖以生存和发展的自然环境。下图为四大圈层物质交换示意图。完成下面小题。
    8.①圈层的特点是( )
    A.连续但不规则 B.由气体和悬浮物质组成
    C.能够进行光合作用 D.由坚硬岩石组成
    9.下列关于图示圈层的叙述,正确的是( )
    A.各圈层上下平行分布 B.各圈层相互渗透
    C.③圈层单独占有空间 D.④圈层是最活跃的圈层
    10.“落红不是无情物,化作春泥更护花”直接反映的圈层有( )
    A.①② B.①④ C.②③ D.③④
    【答案】8.A 9.B 10.D
    【解析】8.根据图示各圈层的物质交换关系可知,①圈层向其他圈层提供水、无机盐和水蒸气等,是水圈;②圈层产生降水,是大气圈;③圈层产生有机物、氧气等,是生物圈;④圈层是岩石圈。①圈层是水圈,它的主要特点是连续但不规则,A项正确;由气体和悬浮物质组成的是大气圈,即②圈层,B项错误;能够进行光合作用的是生物圈,即③圈层,C项错误;由坚硬岩石组成的是岩石圈,即④圈层,D项错误,故选A。
    9.地球表面各圈层相互联系,相互渗透,各圈层有时会交错分布,A项错误、B项正确;③圈层是生物圈,生物的活动和影响范围涉及其他三个圈层,C项错误;生物圈是最活跃的圈层,④圈层为岩石圈,D项错误,故选B。
    10.“落红”来源于生物圈,“春泥”反映了岩石圈,该诗句直接反映的圈层是生物圈和岩石圈,D项正确,ABC错误;故选D。
    读下面“大气垂直分层示意图”,完成下面小题。
    11.图中各处气温变化原因,叙述正确的是( )
    A.a层:大气中的二氧化碳和水汽强烈吸收太阳辐射中的红外线
    B.b层:臭氧大量吸收波长较长的紫外线
    C.c层①处:二氧化碳较少,吸收的太阳辐射中的红外线较少
    D.c层②处:氧原子大量吸收波长较长的紫外线
    12.下列关于图中a层的叙述,正确的是( )
    A.温度自上而下变化较小,有利于飞机航行和无线电短波通信
    B.温度自上而下变化较大,天气现象复杂多变
    C.以平流运动为主,温度自下而上降低
    D.以对流运动为主,温度自上而下降低
    13.下列关于地球各大气层热量来源的叙述,正确的是( )
    A.高层大气热量主要来自平流层顶部 B.平流层热量主要来自对流层顶部
    C.对流层热量主要来自地面辐射 D.对流层热量主要来自太阳辐射
    【答案】11.B 12.B 13.C
    【解析】11.根据材料可知,大气中的二氧化碳和水汽吸收的热量主要包括两个部分,太阳辐射中的红外线部分和地面长波辐射,其主要的热量来自地面长波辐射,A错误。b层中有臭氧层,臭氧可以吸收波长大于0.175微米(波长较长的紫外线)升温,B正确;C层①处降温是因为没有臭氧不能吸收紫外线,C错误;C层②处是氧原子大量吸收波长小于0.175微米(波长较短的紫外线)而升温,D错误。因此,B选项正确。
    12.根据所学可知,a层为对流层,气温自下而上逐渐降低且变化较大,空气对流运动旺盛,天气复杂多变,不利于飞机航行。对流层没有电离层,与无线电短波通信无关。B正确,ACD错误。故选B。
    13.根据材料可知,对流层热量主要来自地面辐射,C正确,D错误;平流层的热量主要是由于臭氧大量吸收波长较长的紫外线,故随海拔的上升,气温逐渐升高,B错误;高层大气的上层热量主要来自氧原子大量吸收波长较短的紫外线,因此随海拔的上升,气温在升高,A错误。故选C。
    地膜覆盖是一种现代农业生产技术,进行地膜覆盖栽培一般都能获得早熟增产的效果,其效应表现在增温、保温、保水、保持养分、增加光效和防除病虫害等几个方面。完成下面小题。
    14.如图a,我国华北地区在春播时进行地膜覆盖,可有效地提高地温,保障了农作物的正常发芽生长,其主要原理是( )
    A.抑制膜内外的热对流 B.增强了大气逆辐射
    C.增强了太阳辐射的总量 D.增强了对太阳辐射的吸收
    15.如图b,山东胶东的一些果农夏季在苹果树下覆盖地膜,其主要的作用是( )
    A.减弱地面辐射,保持地温 B.反射太阳辐射,降低地温
    C.反射太阳辐射,增加光效 D.吸收太阳辐射,增加地温
    【答案】14.A 15.C
    【解析】14.我国华北地区在春播时地温较低,进行地膜覆盖,可抑制膜内外的热对流,以减少地面热量的散失,起到保温作用,保障农作物的正常发芽生长,A正确。地膜覆盖在地表,对大气逆辐射与太阳辐射的总量的影响小,BC错误。由于地膜覆盖在地表,所以地膜减少了对太阳辐射的吸收,D错误,故选A。
    15.山东的一些果农夏季在苹果树下覆盖地膜,其主要的作用是反射太阳辐射,增加光效,提高产品质量,C正确。树下覆盖地膜,减弱地面辐射,保持地温,但夏季气温高,不是其主要作用,A错误。地膜反射一部分太阳辐射,目的不是为了降低地温,B错误。覆盖地膜没有起到增加吸收太阳辐射的作用,D错误。故选C。
    节能建筑是指冬暖夏凉,通风日照合理,从能源使用上耗电、耗气更少,还能隔音降噪的建筑。下图示意拉萨某地节能房(图中甲、乙、丙、丁为可控开关)。据此完成下面小题。
    16.白天,节能房中鹅卵石可以( )
    A.减弱大气辐射 B.减弱大气逆辐射 C.增强太阳辐射 D.增强地面辐射
    17.从热力环流角度考虑,冬季为了减少屋内耗能应( )
    A.甲、乙打开,丙、丁关闭 B.乙、丁打开,甲、丙关闭
    C.甲、丁打开,乙、丙关闭 D.乙、丙打开,甲、丁关闭
    【答案】16.D 17.B
    【解析】16.鹅卵石比热容较小,白天吸收的太阳辐射多,升温快,能够增强地面辐射,给房内空气供给更多热量,D正确。地面辐射增强,向大气传递的热量增多,大气温度升高,大气辐射、大气逆辐射均增强,A、B错误。太阳辐射的强弱取决于太阳本身,不受下垫面的影响,C错误。故选D。
    17.冬季气温低,为了减少屋内耗能,应使屋内热气流入、冷气流出。白天鹅卵石升温快,气流受热上升至丙,应关闭丙、打开乙,让热气流入屋内;同时关闭甲,减少室内热气流失;打开丁,让屋内较冷气流流出补充鹅卵石上方流失气流,气流再受热上升至乙,形成热力环流,减少屋内耗能。故B正确,ACD错误。故选B。
    燃放孔明灯是我国元宵节的传统习俗,冉冉升起的孔明灯寄托了人们美好的愿望。下图为我国某地等压线分布图。读图,完成问题。
    18.图中甲、乙、丙、丁四地所燃放的孔明灯水平方向移动速度最快的是( )
    A.甲地 B.乙地 C.丙地 D.丁地
    19.如在图中丙地燃放孔明灯,其在近地面可能的飞行方向是( )
    A.向南 B.向北 C.向东 D.向西
    【答案】18.D 19.A
    【解析】本组选择题以燃放孔明灯为背景材料设置题目,主要考查学生对风向和风速等相关知识的掌握,考查学生的获取和解读地理信息、调动和运用地理知识、基本技能的能力,考查学生的综合思维、地理实践力等学科核心素养。
    18.根据所学知识,等压线越密集,水平气压梯度力越大,风速就越大。由图可知,丁地的等压线最密集,风速最大,受风速影响,孔明灯水平方向移动速度最快,因此D项正确,ABC错误。故选D。
    19.由图可知,丙地位于高压中心的东南侧,根据所学知识,丙地水平气压梯度力由高压指向低压,即水平气压梯度力的方向指向东南,由于我国地处北半球,因此风向在地转偏向力作用下向右偏,再结合摩擦力的作用下,丙地近地面吹北风,孔明灯受北风的影响有可能向南飞行,因此A项正确,BCD错误。故选A。
    绿潮是世界许多沿海国家近海发生的一种海洋生态灾害。自2007年至2018年,浒苔爆发形成的绿潮在黄海连年暴发。研究发现,浒苔生长最适宜的温度为15~25°C,其生长消亡与盐度、营养盐、水温等因素有关。下图示意2009年5~8月南部海域表层海水盐度与营养盐变化。据此完成下面小题。
    20.该年度5月出现大量浒苔,7月最多,8月大量减少。据此推测,导致该现象产生的主要因素是海水的( )
    A.盐度 B.密度 C.温度 D.营养盐
    21.该海域海水5-6月营养盐含量明显下降的原因最可能是( )
    A.浒苔大量消耗 B.光照强分解快 C.沿岸海水下沉 D.海水盐度变低
    22.7月之前浒苔的数量( )
    A.与温度正相关、与营养盐负相关 B.与温度正相关、与营养盐正相关
    C.与温度负相关、与营养盐负相关 D.与温度负相关、与营养盐正相关
    【答案】20.C 21.A 22.A
    【解析】20.由材料可知,浒苔生长最适宜的温度为15~25°C,最可能原因是5月水温较低,随着温度升高,浒苔数量增加,7月水温最适宜浒苔生长,数量最多,而8月水温过高导致浒苔数量大量减少,故C正确;由图可知,5~8月黄海海域盐度变化很小,不会导致浒苔数量大规模变化,A错误;根据所学知识,7-8月份黄海海域表层海水密度差异并不大,不会导致浒苔数量7月大幅度增加而8月大幅度减少,B错误;由图可知,营养盐含量越来越少,但此阶段浒苔数量先增多后减少,故海水的营养盐不是主要因素,D错误。故选C。
    21.根据材料,该海域海水5-6月海水温度适宜浒苔生长,大量繁殖,消耗了海水中大量的营养盐,导致海水中营养盐含量明显下降,A正确;光照强不会导致海水中营养盐分解变快,B错误;沿岸海水下沉、海水盐度变低等对海水中营养盐含量的影响较小,CD错误。故选A。
    22.海水水温高,有利于海域表层浒苔生长,海水温度升高,海域表层浒苔数量越多(7月前水温不会超过适宜温度),因此表层海水中浒苔数量与温度呈正相关,CD错误;浒苔的生长会消耗海水中的营养盐,海域表层浒苔数量越多,海水中的营养盐消耗越多,数量越少,因此表层海水中浒苔的数量与营养盐呈负相关,A正确,B错误。故选A。
    银杏是一种“色相”树种,春夏是“绿油油”的,秋天是“金黄黄”的,冬天是“光溜溜”的,非常适合城市绿化。重庆某中学老师发现,校园内相邻的两颗银杏树树叶脱落程度完全不同(下图圆圈标注处)。据此完成下面小题。
    23.银杏林属于( )
    A.热带雨林 B.常绿阔叶林 C.落叶阔叶林 D.针叶林
    24.重庆的银杏树比北京的要晚一点变黄。影响银杏树变黄的主要因素是( )
    A.水源 B.降水 C.地形 D.热量
    25.图中两颗银杏树树叶脱落程度明显不同,其原因可能是( )
    A.路灯光源差异 B.水热组合不同 C.土壤类型不同 D.风力大小差异
    【答案】23.C 24.D 25.A
    【解析】23.从图中描述可知,银杏树春夏是“绿油油”的,秋天是“金黄黄”的,冬天是“光溜溜”的,说明存在着季节性的脱叶现象,脱叶的季节为秋季,说明为落叶阔叶林,C对;热带雨林和针叶林不会脱叶到“光溜溜”的状态,AD错;常绿阔叶林春季新叶生长老叶才会脱落,B错。故选C。
    24.北京和重庆银杏树叶转黄的时间不同,这反映了两地温度的变化不同,北京气温先降低,重庆气温后降低,这是热量因素主导的,不是水源、降水、地形等因素,D对,ABC错。故选D。
    25.路灯周围的树叶变黄时间稍晚,原因是路灯增长了光照时间,光合作用相对其他树叶较好,A对;两树距离很近,水热组合、土壤类型、风力大小都无明显差异,BCD错。故选A。
    第Ⅱ卷
    二、综合题:本题共3小题,共50分。
    26.阅读图文材料,完成下列问题。(14分)
    亚长牛尊青铜器(下图),是河南省安阳殷墟博物馆的镇馆之宝,它的原型是圣水牛,现已灭绝,在安阳殷墟遗址中发现了大量圣水牛骨骼。圣水牛是一种曾生活在黄河至长江中下游地区的古水牛,同时期该地还生活着像亚洲象、犀牛等这些在今天只生活在热带和亚热带地区的动物。
    (1)说出圣水牛生存的地质年代及该时期繁盛的植被类型。(4分)
    (2)推测圣水牛生存时期黄河流域气候特点,并说出依据。(6分)
    (3)推测圣水牛灭绝的原因。(4分)
    【答案】26.(1)地质年代:新生代。植被类型:被子植物。(4分)
    (2)气候特点:温暖湿润。依据:圣水牛生存时期的黄河流域,同时期生存着在当今生活在热带和亚热带地区的动物,可知气候环境温暖;水牛喜水,黄河流域应湖沼广布,气候湿润。(6分)
    (3)圣水牛生存时期,已经有人类出现,作为食物来源,人类对其过度捕猎;气候转冷,生存环境改变,导致圣水牛灭绝。(4分)
    【解析】(1)由材料可知,圣水牛是一种曾生活在黄河至长江中下游地区的古水牛,同时期该地还生活着像亚洲象、犀牛等这些在今天只生活在热带和亚热带地区的动物,结合所学知识可知,其位于新生代第四纪,此时被子植物繁盛。
    (2)由材料圣水牛生存的区域即可判读气候特征,圣水牛生存时期的黄河流域,水牛喜水,黄河流域应湖沼广布,水源充足,故气候湿润,黄流流域现在属于温带区域,圣水牛同时期生存着在当今生活在热带和亚热带地区的动物,可知当时气候环境温暖。
    (3)圣水牛灭绝的原因可从自然环境的变化与人为因素考虑,圣水牛生存的新生代时期,已经有人类出现,圣水牛作为人类的食物来源,人类对其过度捕猎,导致数量减少;伴随着气候转冷,气温降低,生存环境改变,导致圣水牛灭绝。
    27.阅读图文材料,完成下列要求。(18分)
    绿地对气温产生的影响,专家称为“绿岛效应”。“绿岛效应”是指在一定面积绿地里气温比周边建筑聚集处下降0.5℃以上的现象。目前,广州基本形成“森林圈城、绿道穿城、绿意满城、四季花城”的城市景观。下图示意城市市区与郊区的气温差异。
    (1)根据所学知识,分析城市市区比郊区气温高的原因。(6分)
    (2)利用热力环流原理说明城郊之间大气运动的特点,并指出它和海陆风的特点有什么不同?(6分)
    (3)指出除增加绿地面积外,缓解城市“热岛效应”的有效措施。(6分)
    【答案】27.(1)市区建筑物密集,地面多硬化,吸收太阳辐射多,向大气传递的热量多;市区绿地少,吸收的二氧化碳少,大气中二氧化碳多,吸收的地面辐射多;市区人口、产业密集,车流量大,排放的废热多,使城市市区气温高于郊区。(6分)
    (2)城市市区与郊区的温度差异,导致空气在市区上升,在郊区下沉;近地面气流由郊区流向市区,形成热力环流。海陆风风向存在着昼夜差异,而城市风的风向不存在这种差异,无论是白天还是晚上,风总是从郊区吹向市区。(6分)
    (3)合理规划,留出通风廊道;控制城市规模;提倡低碳经济、低碳生活、低碳出行;减少废热排放。(6分)
    【解析】(1)本小题主要从大气的受热过程及人类活动排放的废热等方面进行分析。阅读图文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可知,市区建筑物密度大,沥青和水泥等硬化地面多,与郊区大面积绿地及水面相比,市区能吸收更多的太阳辐射使得市区气温较高;市区绿地少,吸收的二氧化碳少,大气中二氧化碳多导致大气吸收的地面辐射多,气温高;再加上市区人口、产业密集,各种交通工具密集,排放的人为热量多,进一步使城市市区气温高于郊区。
    (2)根据题意,结合材料和所学知识,受城市热岛效应影响,城市市区的气温高于周围郊区,导致市区气流上升,近地面形成低压,郊区气流下沉,近地面形成高压;近地面气流由郊区流向市区,形成热力环流。海陆风受海陆热力性质差异影响,白天陆地增温快,气温高于海洋,风从海洋吹向陆地;夜晚陆地降温快,气温低于海洋,风从陆地吹向海洋;而城市风的风向无论是白天还是晚上,都是由郊区吹向市区,即城市风的风向不存在昼夜差异,
    (3)除增加绿地面积外,缓解城市“热岛效应”的有效措施可以从增加通风、减少热排放等角度进行分析。合理规划,留出通风廊道可以有效增加通风;减少热排放的措施较多,如控制城市规模;提倡低碳经济、低碳生活;低碳出行、减少废热排放等。
    28.阅读图文材料,完成下列问题。(18分)
    受台风“杜苏芮”影响,2023年7月29日至8月1日,京津冀地区陆续出现强降水,70多个小时“疯狂倾倒”,局地累计降水量达650mm至1003mm,多地遭受严重内涝。下图为北京市及周边地形图。
    (1)从水循环角度,说明京津冀地区此次强降水的水汽来源。(6分)
    (2)结合材料,从水循环角度分析京津冀内涝严重的原因。(6分)
    (3)为减少内涝现象,请从水循环角度提出合理化建议。(6分)
    【答案】28.(1)海洋表面蒸发出的水汽;当地的河流、湖泊等地表水蒸发成水汽进入大气;当地植物蒸腾作用产生的水汽进入大气。(6分)
    (2)降雨强度大,范围集中;城市化进程快,地表硬化,雨水不易下渗;河道水位上涨,造成城市街道排水不畅;城市排水系统不合理或老化,排水能力不足。(任答3点6分)
    (3)利用3S技术加强对灾害天气的监测和预报,关注水循环降水环节;合理增加城市绿地面积,提高城市渗水功能,增强水循环下渗环节;城市建设过程中多使用透水砖,增加下渗环节;完善城市排水系统,减少地表径流积蓄。(任答3点6分)
    【解析】(1)根据材料信息可知,京津冀地区此次强降水主要来自于海洋表面蒸发出的水汽;同时,七月份属于北半球夏季,气温较高,京津冀地区河流和湖泊等地表水蒸发,形成水汽进入大气中,以及当地植物蒸腾作用,形成水汽进入大气,使得本地区降水水汽来源较为充足。
    (2)水循环包括大气降水、水汽输送、蒸发、下渗、地表径流、地下径流等环节。材料受台风“杜苏芮”影响,局地累计降水量达650mm至1003mm,表明京津冀内涝严重,首先是因为降雨强度大,范围集中;随着城市化的快速发展,路面硬化面积越来越多,导致雨水难以下渗;强降水导致河道水位上涨,城市街道排水不畅;城市排水系统年代久远,管道老化,排水能力不足,导致地表积水过多,形成严重的内涝灾害。
    (3)根据上题分析,要解决内涝,主要从水循环中的降水、径流、下渗等环节进行分析,比如通过增加城市绿地面积,多使用透水砖等,提高城市地表径流的下渗;通过合理规划城市道路,不断完善和维护城市排水系统来增加排水量,减少地表径流积蓄。另外还可以利用3S技术加强对灾害天气的监测和预报,关注降水环节,提前采取适当措施减少内涝的发生。

    相关试卷

    2024-2025学年高一上学期期中模拟考试(上海专用)地理试卷(解析版):

    这是一份2024-2025学年高一上学期期中模拟考试(上海专用)地理试卷(解析版),共13页。

    2024-2025学年高一上学期期中模拟考试(天津专用)地理试卷(解析版):

    这是一份2024-2025学年高一上学期期中模拟考试(天津专用)地理试卷(解析版),共16页。试卷主要包含了本试卷分第Ⅰ卷两部分,测试范围,难度系数,关于图中各圈层的叙述,正确的是,有关岩石圈的叙述,正确的是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

    2024-2025学年高一上学期期中模拟考试(浙江专用)地理试卷(解析版):

    这是一份2024-2025学年高一上学期期中模拟考试(浙江专用)地理试卷(解析版),共14页。试卷主要包含了本试卷分第Ⅰ卷两部分,测试范围,难度系数,在图示甲时期,甲河曲持续发育,易形成,与甲河曲相比,乙河曲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

    欢迎来到教习网
    • 900万优选资源,让备课更轻松
    • 600万优选试题,支持自由组卷
    • 高质量可编辑,日均更新2000+
    • 百万教师选择,专业更值得信赖
    微信扫码注册
    qrcode
    二维码已过期
    刷新

    微信扫码,快速注册

    手机号注册
    手机号码

    手机号格式错误

    手机验证码 获取验证码

    手机验证码已经成功发送,5分钟内有效

    设置密码

    6-20个字符,数字、字母或符号

    注册即视为同意教习网「注册协议」「隐私条款」
    QQ注册
    手机号注册
    微信注册

    注册成功

    返回
    顶部
    Baidu
    ma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