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教统编版高中语文1.1《子路、曾皙、冉有、公西华侍坐》课 件课件PPT第1页](http://img-preview.51jiaoxi.com/3/2/16374388/0-1731469891690/0.jpg?x-oss-process=image/resize,w_794/sharpen,100)
![人教统编版高中语文1.1《子路、曾皙、冉有、公西华侍坐》课 件课件PPT第2页](http://img-preview.51jiaoxi.com/3/2/16374388/0-1731469891752/1.jpg?x-oss-process=image/resize,w_794/sharpen,100)
![人教统编版高中语文1.1《子路、曾皙、冉有、公西华侍坐》课 件课件PPT第3页](http://img-preview.51jiaoxi.com/3/2/16374388/0-1731469891790/2.jpg?x-oss-process=image/resize,w_794/sharpen,100)
![人教统编版高中语文1.1《子路、曾皙、冉有、公西华侍坐》课 件课件PPT第4页](http://img-preview.51jiaoxi.com/3/2/16374388/0-1731469891812/3.jpg?x-oss-process=image/resize,w_794/sharpen,100)
![人教统编版高中语文1.1《子路、曾皙、冉有、公西华侍坐》课 件课件PPT第5页](http://img-preview.51jiaoxi.com/3/2/16374388/0-1731469891841/4.jpg?x-oss-process=image/resize,w_794/sharpen,100)
![人教统编版高中语文1.1《子路、曾皙、冉有、公西华侍坐》课 件课件PPT第6页](http://img-preview.51jiaoxi.com/3/2/16374388/0-1731469891877/5.jpg?x-oss-process=image/resize,w_794/sharpen,100)
![人教统编版高中语文1.1《子路、曾皙、冉有、公西华侍坐》课 件课件PPT第7页](http://img-preview.51jiaoxi.com/3/2/16374388/0-1731469891909/6.jpg?x-oss-process=image/resize,w_794/sharpen,100)
![人教统编版高中语文1.1《子路、曾皙、冉有、公西华侍坐》课 件课件PPT第8页](http://img-preview.51jiaoxi.com/3/2/16374388/0-1731469891936/7.jpg?x-oss-process=image/resize,w_794/sharpen,100)
高中语文人教统编版必修 下册第一单元1 (子路、曾皙、冉有、公西华侍坐 * 齐桓晋文之事 庖丁解牛)1.1 子路、曾皙、冉有、公西华侍坐图文课件ppt
展开
这是一份高中语文人教统编版必修 下册第一单元1 (子路、曾皙、冉有、公西华侍坐 * 齐桓晋文之事 庖丁解牛)1.1 子路、曾皙、冉有、公西华侍坐图文课件ppt,共35页。PPT课件主要包含了初读课文,言近旨远词约义丰,写作特色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
子路:姓仲名由,字子路。曾皙:名点,字皙。冉有:名求,字子有。公西华:姓公西名赤,字子华。孔子:名丘,字仲尼,儒家学派创始人。侍坐:陪侍长者闲坐。
本文围绕“言志” 分为三个部分,分别是:问志、述志、评志第一部分 孔子“问志”第二部分 弟子“述志”第三部分 孔子“评志”
子路、曾皙、冉有、公西华侍坐。子曰:“以吾一日长(zhǎng)乎尔,毋吾以也。居则曰:‘不吾知也。’如或知尔,则何以哉?”
子路率尔而对曰:“千乘(shèng)之国,摄乎大国之间,加之以师旅,因之以饥馑;由也为之,比及三年,可使有勇,且知方也。” 夫子哂(shěn)之。
“求,尔何如?” 对曰:“方六七十,如五六十,求也为之,比及三年,可使足民。如其礼乐,以俟(sì)君子。”
“赤,尔何如?” 对曰:“非曰能之,愿学焉。宗庙之事,如会同,端章甫,愿为小相焉。”
“点,尔何如?” 鼓瑟希,铿(kēng)尔,舍瑟而作,对曰:“异乎三子者之撰。”子曰:“何伤乎?亦各言其志也!”曰:“莫(mù)春者,春服既成,冠者五六人,童子六七人,浴乎沂(yí),风乎舞雩(yú),咏而归。” 夫子喟(kuì)然叹曰:“吾与点也。”
三子者出,曾皙后。曾皙曰:“夫三子者之言何如?” 子曰:“亦各言其志也已矣!” 曰:“夫子何哂由也?” 曰:“为国以礼,其言不让,是故哂之。唯求则非邦也与?安见方六七十如五六十而非邦也者?唯赤则非邦也与?宗庙会同,非诸侯而何?赤也为之小,孰能为之大?”
问题如何理解孔子对四位弟子各自志向的不同态度?
既然这个课堂是围绕着“言志”展开的,那么,谁的“志向”得到了老师的肯定?
曾点 字皙 孔门七十二贤之一 曾参的父亲
曾子曰:“士不可以不弘毅,任重而道远。仁以为己任,不亦重乎?死而后已,不亦远乎?”
“吾与点也” 与:赞成。
四位弟子各言其志,为何夫子唯独“与点”呢?
曾皙描绘了一幅怎样的画面?
“莫(mù)春者,春服既成,冠者五六人,童子六七人,浴乎沂(yí),风乎舞雩(yú),咏而归。”
A.春日结伴郊游时的闲适快乐B.沐浴祈雨活动时的礼乐场景C.国泰民安天下大同的盛世气象D.超然世外乘物游心的自在逍遥
“吾与点也,言我志与点同也。所以与同者,当时道消世乱,驰竞者众,故诸弟子皆以仕进为心,唯点独识时变,故与之也。” ——南朝·皇侃《论语义疏》
曾皙描绘出了一幅孔子“礼治”思想推行下的“大同”世界的理想画面。
“大同”世界的盛世场景,真的是以孔子为代表的儒家文化最高的治国理想吗?
“老者安之,朋友信之,少者怀之。” ——《论语·公冶长》
成仁爱之人,构礼乐之邦
儒家文化的最高理想和治国理念
未必能为圣人之事, 而能知夫子之志。 ——宋·朱熹
为什么孔子没有赞成其他三位弟子的志向?
问题我们是怎样了解到孔子对四位弟子志向的不同态度的呢?
“非曰能之,愿学焉”“愿为小相焉”(公西华)
“亦各言其志也”(孔子)
对子路(哂之) “其言不让。”
对公西华(惜之)“非诸侯而何?”
对冉有(叹之) “安见方六七十如五六十而非邦也者?”
“鼓瑟希,铿尔,舍瑟而作”
语言表达言近旨远,词约义丰;观点明确,内涵表达含蓄;表现手法多样;结构看似简单,实则严谨。
在一场以“理想”为主题的师生对话中,我们看到了四位弟子不同的人生志向,这实际是儒家的“礼治”思想在他们身上的不同体现。同时,我们也了解到了孔子对弟子各自志向的不同态度。这一态度的背后是真实的“夫子之志”:一方面以“政通”为基础,旨在“构礼乐之邦”;另一方面以“人和”为归旨,旨在“成仁爱之人”。无论是孔子还是四位弟子,他们的这些志向分别体现了各自的生命追求和人生境界。
相关课件
这是一份高中语文人教统编版必修 下册第一单元1 (子路、曾皙、冉有、公西华侍坐 * 齐桓晋文之事 庖丁解牛)1.1 子路、曾皙、冉有、公西华侍坐备课课件ppt,共38页。PPT课件主要包含了公西华,在尊长近旁陪坐,孔子问志,以以如或,评价孔子的谈话艺术,率尔而对,直接坦率不甚谦虚,为何哂由,子路印象,曾皙的“志”是什么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
这是一份语文必修 下册1.1 子路、曾皙、冉有、公西华侍坐课文配套ppt课件,共38页。PPT课件主要包含了孔子与弟子年龄对照表,文段翻译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
这是一份高中1.1 子路、曾皙、冉有、公西华侍坐授课ppt课件,共32页。PPT课件主要包含了字词积累,教学目的,学习导入,孔子简介,《论语》简介,译文参考,整体感知,课文探究,同步练习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
![文档详情页底部广告位](http://img.51jiaoxi.com/images/257d7bc79dd514896def3dc0b2e3f598.jp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