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考化学】11个题型突破高考化学实验题 题型06 实验操作、现象和结论的正误判断(解析版)-学案
展开
这是一份【高考化学】11个题型突破高考化学实验题 题型06 实验操作、现象和结论的正误判断(解析版)-学案,共24页。
题型06 实验操作、现象和结论的正误判断
近年来出现以表格形式呈现的实验设计与评价选择题,它与元素化合物知识有机地融合在一起进行命题,通过对实验设计、方案的评价分析,考查考生对化学实验知识的掌握程度。命题点主要涉及:①物质的制备、纯化和收集;②溶液的配制;③物质性质的实验探究;④化学常见仪器的使用安全问题;⑤实验流程、方案的分析与评价等。试题隐含因果关系,迷惑性大,涉及知识较多,综合性强,注重考查考生对所学知识的理解迁移能力和逻辑推理能力,及科学探究与创新意识的核心素养。
1、(2023·新课标卷)根据实验操作及现象,下列结论中正确的是
【答案】C
【解析】常温下,铁片与浓硝酸会发生钝化,导致现象不明显,但稀硝酸与铁不发生钝化,会产生气泡,所以不能通过该实验现象比较浓硝酸和稀硝酸的氧化性强弱,A错误;浓硝酸会氧化亚硫酸根生成硫酸根,仍然产生白色沉淀,所以不能通过该实验现象判断样品中含有硫酸根,B错误;铜比银活泼,在形成原电池过程中,做负极,发生氧化反应,生成了铜离子,导致溶液变为蓝色,所以该实验可以比较铜和银的金属性强弱,C正确;向溴水中加入苯,苯可将溴萃取到上层,使下层水层颜色变浅,不是溴与苯发生了加成反应,D错误。
2、(2022·全国乙卷)由实验操作和现象,可得出相应正确结论的是
【答案】C
【解析】向NaBr溶液中滴加过量氯水,溴离子被氧化为溴单质,但氯水过量,再加入淀粉KI溶液,过量的氯水可以将碘离子氧化为碘单质,无法证明溴单质的氧化性强于碘单质,A错误;向蔗糖溶液中滴加稀硫酸,水浴加热后,应加入氢氧化钠溶液使体系呈碱性,若不加氢氧化钠,未反应的稀硫酸会和新制氢氧化铜反应,则不会产生砖红色沉淀,不能说明蔗糖没有发生水解,B错误;石蜡油加强热,产生的气体能使溴的四氯化碳溶液褪色,说明气体中含有不饱和烃,与溴发生加成反应使溴的四氯化碳溶液褪色,C正确;聚氯乙烯加强热产生能使湿润蓝色湿润试纸变红的气体,说明产生了氯化氢,不能说明氯乙烯加聚是可逆反应,可逆反应是指在同一条件下,既能向正反应方向进行,同时又能向逆反应的方向进行的反应,而氯乙烯加聚和聚氯乙烯加强热分解条件不同,D错误。
3、(2022·全国甲卷)根据实验目的,下列实验及现象、结论都正确的是
【答案】C
【解析】CH3COONH4中水解,,会消耗CH3COO-水解生成的OH-,测定相同浓度的CH3COONH4和NaHCO3溶液的pH,后者大于前者,不能说明Kh(CH3COO-)<Kh(),A错误;浓盐酸也能与KMnO4发生反应,使溶液紫色褪去,B错误;K2CrO4中存在平衡2(黄色)+2H+(橙红色)+H2O,缓慢滴加硫酸,H+浓度增大,平衡正向移动,故溶液黄色变成橙红色,C正确;乙醇和水均会与金属钠发生反应生成氢气,故不能说明乙醇中含有水,D错误。
4、(2022·浙江卷)亚硝酸钠俗称“工业盐”,其外观、口感与食盐相似,人若误服会中毒。现将适量某样品(成分为亚硝酸钠或氯化钠)溶于水配成溶液,分别取少量该溶液于试管中进行实验。下列方案设计、现象和结论都正确的是
【答案】C
【解析】溶于水,电离出钾离子和氯酸根离子,亚硝酸钠溶于水电离出钠离子和亚硝酸根离子,由于AgNO2沉淀可溶于稀硝酸,滴加硝酸银和足量稀硝酸不能生成白色沉淀,A错误;氯化钠电离出的氯离子也可以被酸性高锰酸钾氧化,而使其褪色,B错误;亚硝酸有氧化性,可以把二价铁氧化为三价铁,溶液变为黄色,C正确;稀硝酸可以把亚硫酸根离子氧化为硫酸根离子,再加入氯化钡可以生成硫酸钡白色沉淀,D错误。
5、(2022·辽宁卷)下列实验能达到目的的是
A.AB.BC.CD.D
【答案】C
【解析】酸碱中和滴定操作中没有很好的保温措施,热量损失较多,不能用于测定中和反应的反应热,A错误;和反应无明显现象,无法根据现象进行浓度对化学反应速率的影响的探究,B错误;将溶液与溶液混合,反应后静置,向上层清液中滴加1滴溶液,若有浑浊产生,则说明没有沉淀完全,反之,则沉淀完全,C正确;检验淀粉是否发生了水解,应检验是否有淀粉的水解产物(葡萄糖)存在,可选用银氨溶液或新制氢氧化铜,碘水是用来检验淀粉的试剂,可用于检验淀粉是否完全水解,D错误。
6、(2022·浙江卷)亚硝酸钠俗称“工业盐”,其外观、口感与食盐相似,人若误服会中毒。现将适量某样品(成分为亚硝酸钠或氯化钠)溶于水配成溶液,分别取少量该溶液于试管中进行实验。下列方案设计、现象和结论都正确的是
A.AB.BC.CD.D
【答案】C
【解析】样品若为NaCl,依然会出现白色沉淀,A错误;
氯化钠电离出的氯离子也可以被酸性高锰酸钾氧化,而使其褪色,B错误;亚硝酸有氧化性,可以把二价铁氧化为三价铁,溶液变为黄色,C正确;稀硝酸可以把亚硫酸根离子氧化为硫酸根离子,再加入氯化钡可以生成硫酸钡白色沉淀,D错误。
7、(2022·浙江卷)下列方案设计、现象和结论有不正确的是
A.AB.BC.CD.D
【答案】D
【解析】二氧化硫具有还原性,酸性KMnO4稀溶液具有氧化性,两者发生氧化还原反应生成无色的Mn2+,若溶液不变色,说明空气中不含二氧化硫,A正确;涂改液与KOH溶液混合加热可得KCl于溶液中,取上层清液,硝酸酸化,加入硝酸银溶液,出现白色沉淀,证明有氯元素存在,B正确;甘油能够与新制的Cu(OH)2悬浊液反应生成绛蓝色溶液,所以可用新制的Cu(OH)2悬浊液检验甘油,C正确;亚硝酸钠在酸性条件下具有氧化性,滴加含淀粉的酸性KI溶液,生成了碘单质,反应的离子方程式为:2NO+2I-+4H+═2NO+I2+2H2O,该实验没有酸化,D错误。
8、(2021·广东)化学是以实验为基础的科学。下列实验操作或做法正确且能达到目的的是
【答案】B
【解析】将铜丝插入浓硝酸中开始会产生二氧化氮,不能达到实验目的,A不符合题意;二氧化氮气体在一定条件下存在平衡:,正反应为放热反应,NO2为红棕色气体,将密闭烧瓶中NO2降温,会使该平衡向正反应方向移动,气体颜色变浅,因此可达到实验目的,B符合题意;乙醇与水互溶,不能作碘单质的萃取剂,做法不正确,C不符合题意;一般情况下,剩余试剂需放到指定的容器中,不能放回原试剂瓶,以防污染原试剂,操作错误,D不符合题意。
9、(2021·浙江)下列方案设计、现象和结论都正确的是
【答案】D
【解析】乙醇在140℃,浓硫酸的作用下,会发生分子间脱水,而不发生消去反应,A项不符合题意;乙酰水杨酸中没有酚羟基,水杨酸中酚羟基,酚羟基可以与FeCl3溶液显紫色,但是生成络合物,所以不会有沉淀,B项不符合题意;如果金属钠没有完全燃烧,剩余的金属钠与水反应也可以生成氢气,C项不符合题意;加入稀盐酸,亚硫酸根离子会转化为二氧化硫气体,加入氯化钡生成的沉淀只能是硫酸钡沉淀,可以说明样品已经变质,D项符合题意。
在对实验方案进行评价时,要分析实验方案是否科学可行,实验方案是否遵循化学理论和实验方法要求,在实际操作时能否做到可控易行。实验设计方案的评价一般程序:
1、(2023·河北·校联考三模)化学是以实验为基础的学科。下列根据实验操作和现象能得到相应结论的是
A.AB.BC.CD.D
【答案】C
【解析】饱和的溶液和溶液的浓度不同,不符合控制变量法,所以不能得出题给结论,A项错误;该反应中是分解的催化剂,而不是氧化了,B项错误;该反应中的量不足,若完全反应,则溶液中不存在,但加入KSCN溶液,溶液变为红色,说明溶液中存在,即和的反应存在限度,C项正确;浓盐酸和亚硫酸钠反应产生,气体中还有挥发出来的HCl,HCl也能使酸性溶液褪色,不能说明具有还原性,D项错误。
2、(2023下·浙江嘉兴·高三统考期末)下列方案设计、现象和结论都正确的是
A.AB.BC.CD.D
【答案】C
【解析】碳酸钠与二氧化碳反应生成碳酸氢钠,过程中质量增加且水减少,不能直接说明物质溶解度的相对大小,A项错误;取适量H2O2溶液于试管中,滴入Fe2(SO4)3溶液,振荡,观察现象,若产生气体使带火星木条复燃,可能是铁离子其催化作用使双氧水分解,不能得到Fe3+的氧化性强于H2O2,B项错误;CuSO4溶液中,Cu2+以[Cu(H2O)4]2+形式存在,[Cu(H2O)4]2+呈蓝色,逐滴加入氨水至过量,先生成蓝色的絮状沉淀Cu(OH)2,然后Cu(OH)2溶于氨水,生成深蓝色的[Cu(NH3)4]2+,所以配离子的稳定性:[Cu(H2O)4]2+<[Cu(NH3)4]2+,即与Cu2+配位能力:NH3>H2O,C项正确;SO2气体通入Ca(ClO)2溶液中,发生氧化还原反应生成硫酸钙,由实验不能比较H2SO3、HClO的酸性强弱,D项错误。
3、(2023·江西景德镇·统考三模)在下列探究实验中,探究方案设计有错误的是
【答案】B
【解析】铁离子能和KSCN溶液变红色;向盛有Fe2+溶液的试管中滴加几滴KSCN溶液,振荡,再滴加几滴新制氯水,溶液无色变红色,说明生成铁离子,则Fe2+具有还原性,探究方案设计正确,A不符合题意;反应后溶液中含有浓硫酸,应该将反应液沿器壁慢慢注入水中,探究方案设计有错误,B符合题意;C.向盛有淀粉KI溶液的试管中滴加几滴溴水,振荡,溶液变为蓝色,说明碘离子被氧化为碘单质,Br2的氧化性比I2的强,探究方案设计正确,C不符合题意;0.10ml/LH3PO4的pH=3.12,说明磷酸部分电离,为弱电解质,探究方案设计正确,D不符合题意。
4、(2023·河北·校联考三模)根据下列实验操作和现象得出的结论错误的是
【答案】B
【解析】向溶液中滴加一淀粉溶液,发生反应,淀粉遇变蓝,说明氧化性:,A项正确;向溶有的溶液中通入气体X,出现白色沉淀,白色沉淀可能为或,X可能为氨气或氯气等,不具有强氧化性,具有强氧化性,B项错误;室温下,溶液的,说明溶液呈碱性,则的电离程度小于其水解程度,即的电离平衡常数小于其水解平衡常数,C项正确;同物质的量浓度同体积的溶液与溶液混合,产生白色沉淀,发生反应,说明结合能力:,D项正确。
5、(2023·重庆·重庆南开中学校考三模)根据下列实验的操作和现象,可以说明相应结论的是
【答案】C
【解析】生成的乙烯中混有二氧化硫,二者均与溴水反应,则溴水褪色,不能证明乙醇发生消去反应,A项错误;酸性高锰酸钾溶液可氧化盐酸,紫色褪去,不能证明氧化物中含亚铁离子,B项错误;酸性溶液中硝酸根离子氧化Cu,则铜粉溶解,生成NO与液面上方空气中氧气反应生成红棕色的二氧化氮气体,C项正确;硫酸铜溶液中先滴加少量NaOH溶液,生成氢氧化铜蓝色沉淀,此时硫酸铜过量,再滴加硫化钠,直接生成黑色CuS沉淀,不能比较、的大小,D项错误。
6、(2023·湖南衡阳·校联考三模)根据实验目的,下列实验操作及现象、结论都正确的是
【答案】C
【解析】锌铁都能和稀硫酸反应,方案设计不合理,锌反应的同时,可能就有铁发生反应,A项错误;制备氢氧化铜悬浊液时氢氧化钠应该是过量的,否则不能氧化醛基,B项错误;碳酸钠溶于水放热、碳酸氢钠溶于水吸热,C项正确;中铁元素为+3价,若过量,不能将反应完全,将适量反应后的固体溶于稀盐酸中,生成氯化铁,滴加硫氰化钾溶液,溶液也会变成红色,D项错误。
7、(2023·河北·校联考三模)根据下列实验操作和现象得出的结论错误的是
【答案】B
【解析】向溶液中滴加一淀粉溶液,发生反应,淀粉遇变蓝,说明氧化性:,A项正确;向溶有的溶液中通入气体X,出现白色沉淀,白色沉淀可能为或,X可能为氨气或氯气等,不具有强氧化性,具有强氧化性,B项错误;室温下,溶液的,说明溶液呈碱性,则的电离程度小于其水解程度,即的电离平衡常数小于其水解平衡常数,C项正确;同物质的量浓度同体积的溶液与溶液混合,产生白色沉淀,发生反应,说明结合能力:,D项正确。
8、(2023·重庆·重庆南开中学校考三模)根据下列实验的操作和现象,可以说明相应结论的是
【答案】C
【解析】生成的乙烯中混有二氧化硫,二者均与溴水反应,则溴水褪色,不能证明乙醇发生消去反应,A项错误;酸性高锰酸钾溶液可氧化盐酸,紫色褪去,不能证明氧化物中含亚铁离子,B项错误;酸性溶液中硝酸根离子氧化Cu,则铜粉溶解,生成NO与液面上方空气中氧气反应生成红棕色的二氧化氮气体,C项正确;硫酸铜溶液中先滴加少量NaOH溶液,生成氢氧化铜蓝色沉淀,此时硫酸铜过量,再滴加硫化钠,直接生成黑色CuS沉淀,不能比较、的大小,D项错误。
9.(2023·湖南衡阳·校联考三模)根据实验目的,下列实验操作及现象、结论都正确的是
【答案】C
【解析】锌铁都能和稀硫酸反应,方案设计不合理,锌反应的同时,可能就有铁发生反应,A项错误;B.制备氢氧化铜悬浊液时氢氧化钠应该是过量的,否则不能氧化醛基,B项错误;碳酸钠溶于水放热、碳酸氢钠溶于水吸热,C项正确;中铁元素为+3价,若过量,不能将反应完全,将适量反应后的固体溶于稀盐酸中,生成氯化铁,滴加硫氰化钾溶液,溶液也会变成红色,D项错误。
10、2023上·浙江·高三校联考阶段练习)下列由实验现象得出的结论正确的是
A.AB.BC.CD.D
【答案】B
【解析】铁片表面无变化是因为铁发生了钝化,仍是铁的还原性强于铜,A项错误;分别向丙烯酸乙酯和α-氰基丙烯酸乙酯中滴入水,前者无明显现象,后者快速固化说明氰基活化碳碳双键,使其更易发生加聚反应,B项正确;通过比较最高价含氧酸的酸性比较非金属氧化性,HCl、H2S为非氧化酸,C项错误;向Na2SO3和Na2S混合溶液中加入浓硫酸,浓硫酸具有强氧化性,溶液中出现淡黄色沉淀,可能是浓硫酸氧化Na2S,D项错误。
11、(2023上·吉林松原·高三前郭尔罗斯县第五中学期中)根据下列实验操作和现象所得出的结论正确的是
A.AB.BC.CD.D
【答案】A
【解析】将少量固体加入稀盐酸中,溶液变为蓝色且有红色固体生成,说明反应生成氯化铜和铜,铜元素化合价由+1价升高为+2价、由+1价降低为0价,所以既体现还原性又体现氧化性,A项正确;将补铁剂溶于盐酸,过滤,将滤液加入溶液中,Fe2+、Cl-都能还原高锰酸根离子,溶液紫色褪去,不能说明补铁剂中含有二价铁,B项错误;浓硝酸在加热条件下能分解放出二氧化氮气体,将炽热的木炭与浓硝酸混合,产生红棕色气体,不能说明浓硝酸被木炭还原成,C项错误;检验铵根离子,需要向溶液中滴加浓NaOH溶液并加热,D项错误。
12、(2023上·四川遂宁·高三统考期中)下列有关实验的现象和结论都正确的是
A.AB.BC.CD.D
【答案】A
【解析】有黄色沉淀生成说明碘化银先沉淀,故其溶解度更小,故Ksp(AgCl)>Ksp(AgI),A项正确;,加入少量氢氧化钠溶液氢离子浓度减小,平衡逆移,溶液颜色不变,B项错误;铵根离子的检验应该加入浓NaOH溶液,并加热才能产生氨气,C项错误;结论错误,正确结论是酸性弱于HClO,D项错误。
13、(2024·浙江温州·统考一模)探究氮及其化合物的性质,下列方案设计、现象和结论都正确的是
A.AB.BC.CD.D
【答案】C
【解析】铁遇浓硫酸会发生钝化,浓硝酸的氧化性比稀硝酸强,A项错误;向溶液中滴加稀硫酸,酸性条件下硝酸根离子与亚铁离子发生氧化还原反应生成铁离子,结论不合理,B项错误;向两个同规格烧瓶中分别装入同比例的和气体,并分别浸泡于热水和冷水中,一段时间后,两烧瓶内颜色深浅不同,说明温度影响平衡移动,的转化存在限度,不能完全转化,C项正确;将盛有固体的试管加热,发生反应,氨气和氯化氢在试管口遇冷又生成氯化铵,所以试管口处有晶体出现,D项错误。
14、(2023上·贵州遵义·高三统考)下列实验的操作、现象和结论都正确的是
A.AB.BC.CD.D
【答案】D
【解析】若反应中铁过量,则会发生,滴入几滴KSCN溶液,溶液不显红色,不能证明固体粉末中不存在FeCl3,A项错误;由于二氧化硫与水反应生成亚硫酸,亚硫酸与氢氧化能发生中和反应,导致碱性减弱,滴有酚酞的NaOH溶液中红色褪去,体现了二氧化硫是酸性氧化物的性质,B项错误;CuCl2溶液中存在,升高温度,溶液变为黄色,即转化为,说明平衡正向移动,该反应为吸热反应,C项错误;Cl2通入K2S溶液中,生成淡黄色沉淀,S的化合价升高,Cl的化合价降低,体现了氯气的氧化性,D项正确。
15、(2023上·河南·高三漯河高中校联考期中)由下列实验操作得出的实验现象和实验结论均正确的是
A.AB.BC.CD.D
【答案】D
【解析】将充满的试管倒置在水槽中,气体溶于水也会导致液面上升,故液面上升不能证明与水发生了反应,A项错误;钾与水反应更剧烈,但等质量的钾的物质的量较少,故产生的气体较少,B项错误;由于比HCl酸性弱,向溶液中通入足量气体,无明显现象,C项错误;镀锌钢板破损后,在空气中放置一段时间,钢板没有生锈是因为Zn的金属性比Fe强,钢板作正极被保护,D项正确。
16、(2023上·辽宁·高三联考)下列实验操作、现象及得出的结论均正确的是
A.AB.BC.CD.D
【答案】D
【解析】二氧化硫不能漂白紫色石蕊溶液,二氧化硫溶于水生成亚硫酸,最终紫色石蕊溶液变红,A项错误;与不反应,溶液先变红,是由于与生成红色络合物,该反应为可逆反应,后红色又变浅是因为铁粉消耗了,使的反应向逆方向移动,B项错误;淀粉在酸性条件下水解生成葡萄糖,但银镜反应应在碱性条件下进行,C项错误;由于石蜡油蒸气不含不饱和烃,不能使酸性高锰酸钾溶液褪色,则将石蜡油裂解产物通入酸性高锰酸钾溶液,溶液褪色,能够得出石蜡油裂解产物中含有不饱和烃,D项正确。
17、(2023上·吉林长春·高三东北师大附中校考期中)为达到相应实验目的,下列实验操作、 现象正确,并且可行的是
A.AB.BC.CD.D
【答案】A
【解析】向饱和碳酸氢钠溶液中滴加少量的硼酸溶液,无气泡产生,可以证明碳酸酸性强于硼酸,A项正确;加足量稀盐酸溶解,充分反应过程中亚铁离子容易被空气中的氧气氧化为铁离子,无法确定铁粉是否变质,B项错误;向Na2S溶液中缓缓通入过量SO2,发生氧化还原反应而生成淡黄色沉淀,无法观察到大量臭鸡蛋气味的气体逸出,C项错误;氢氧化钠过量,不存在两种沉淀的转换,并且这是两种不同类型的沉淀,无法比较两者溶度积的大小,D项错误。
18、(2023上·浙江杭州·高三杭州高级中学期中)下列方案设计、现象和结论都正确的是
A.AB.BC.CD.D
【答案】A
【解析】向盛有2mL1ml/LNaCl溶液的试管中滴加4滴0.1ml/LAgNO3溶液,硝酸银不足,生成的白色沉淀AgCl,继续滴加1ml/LNaI溶液4滴,白色沉淀变为黄色,说明Ksp(AgCl)>Ksp(AgI),A项正确;要证明二氧化氮是否有助燃性应将带火星的木条放入充满二氧化氮的集气瓶中,B项错误;酸性KMnO4溶液具有氧化性,可以将氧化,但不能证明氧化为,C项错误;氨气呈碱性,因此检验氨气应使用红色石蕊试纸,若试纸变蓝,说明产生的气体是氨气,则固体中含有铵盐,D项错误。
19、(2023上·河北保定·高三统考期末)用体积相同的浓、稀分别将两份等质量的铜片完全溶解,观察到现象:①和过量浓反应,所得溶液为绿色。②和过量稀反应,所得溶液为蓝色。用注射器分别取①②中等体积的少量溶液,夹上弹簧夹,完成如下实验:
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①中产生,②中产生,说明氧化性:稀HNO3>浓HNO3
B.I中溶液上方呈红棕色是因为发生反应:
C.溶解等量的Cu,消耗HNO3(浓)的物质的量小于HNO3(稀)
D.近过以上实验,可知溶液的绿色是溶液中溶解了二氧化氮所致
【答案】D
【解析】浓度越大氧化性越强,所以氧化性是稀HNO3Ksp(AgI)
B
向某浓度的K2CrO4溶液中缓慢滴加少许浓氢氧化钠溶液
溶液颜色由黄色变为橙红色
减小氢离子浓度,该溶液中的平衡向生成的方向移动
C
向盛有某溶液的试管中滴加少量稀NaOH溶液
未产生使湿润的红色石蕊试纸变蓝的气体
该溶液中不含铵根
D
用pH计测定pH:①Na2CO3溶液②NaClO溶液
pH:①>②
H2CO3酸性弱于HClO
实验方案
现象
结论
A
常温下,将Fe片分别插入稀硝酸和浓硝酸中
一段时间后,前者有气体产生,后者无明显现象
稀硝酸的氧化性强于浓硝酸
B
将样品溶于稀硫酸后,滴加KSCN溶液
溶液变红
晶体已氧化变质
C
向两个同规格烧瓶中分别装入同比例的和气体,并分别浸泡于热水和冷水中
一段时间后,两烧瓶内颜色深浅不同
的转化存在限度
D
将盛有固体的试管加热
试管底部固体消失,试管口有晶体凝结
固体受热易升华
选项
实验目的
实验操作及现象
结论
A
探究铁粉在氯气中燃烧所得固体粉末的成分
取少量固体粉末,加入2~3mL蒸馏水,振荡,迅速滴入几滴KSCN溶液,溶液不显红色
该固体粉末中不存在FeCl3
B
证明SO2具有漂白性
将SO2缓慢通入滴有酚酞的NaOH溶液中,溶液红色褪去
SO2有漂白性
C
探究温度对化学平衡的影响
加热盛有CuCl2溶液的试管,溶液变为黄色,冷却后变为蓝色
[Cu(H2O)4]2+转化为[CuCl4]2-的反应放热
D
探究Cl2的性质
将Cl2通入K2S溶液中,生成淡黄色沉淀
Cl2具有氧化性
选项
实验操作
实验现象
结论
A
将充满的试管倒置在水槽中
液面上升
证明与反应生成了
B
将等质量的两块绿豆粒大小的钠和钾分别投入盛有足量水的烧杯中
钾与水反应更剧烈且产生的气体更多
钾比钠活泼
C
向溶液中通入足量气体
溶液中产生白色沉淀
生成的难溶于水
D
镀锌钢板破损后,在空气中放置一段时间
钢板没有生锈
金属性:Zn>Fe
选项
实验操作
实验现象
实验结论
A
向紫色石蕊溶液中通入
溶液紫色逐渐变浅
具有漂白性
B
向盛有溶液的试管中加入KSCN溶液,再加入少量铁粉
溶液先变红,后红色又变浅
与反应生成的无色物质,导致溶液红色变浅
C
在试管中加入0.5g淀粉和溶液,加热。冷却后再加入少量银氨溶液,水浴加热片刻
试管内壁有银镜生成
淀粉发生了水解
D
将石蜡油裂解产物通入酸性溶液中
溶液紫红色褪去
石蜡油裂解产物中含有不饱和烃
编号
实验目的
实验操作
A
证明碳酸酸性强于硼酸
向饱和碳酸氢钠溶液中滴加少量的硼酸溶液,无气泡产生
B
检验食品脱氧剂中还原铁粉是否已变质
取脱氧剂包装内固体粉末于试管中,加足量稀盐酸溶解,充分反应后滴加KSCN溶液,振荡,观察溶液颜色变化
C
证明:H2SO3的酸性大于H2S
向 Na2S溶液中缓缓通入过量SO2,观察到大量臭鸡蛋气味气体逸出
D
证明Ksp(Mg(OH)2)> Ksp(Fe(OH)3
向10ml 0.2ml/L NaOH溶液中滴入2滴0.1ml/L MgCl2溶液,产生白色沉淀后,再滴加2滴0.1ml/L FeCl3溶液,出现红褐色沉淀
方案设计
现象和结论
A
向盛有2mL1ml/LNaCl溶液的试管中滴加4滴0.1ml/LAgNO3溶液,振荡后,继续滴加1ml/LNaI溶液4滴,观察现象
若先生成的白色沉淀变为黄色,说明Ksp(AgCl)>Ksp(AgI)
B
加热少量硝酸铜(产物为CuO、NO2、O2),将产生的气体收集,并用带火星的木条检验
木条复燃,说明NO2具有助燃性
C
向·L-1Na2S溶液中滴加1滴0.1ml·L-1酸性KMnO4溶液
KMnO4紫色褪去,溶液澄清,则MnO将S2-氧化为SO
D
将固体溶于水,加入足量浓NaOH溶液,加热,用湿润的蓝色石蕊试纸检验产生的气体
若试纸变红,则固体中存在铵盐
实验
仪器
操作
现象
I
向外拉动注射器活塞
①中液面上方呈红棕色,……
Ⅱ
②中无明显变化
相关学案
这是一份【高考化学】11个题型突破高考化学实验题 题型05 微型实验探究(解析版)-学案,共22页。
这是一份【高考化学】11个题型突破高考化学实验题 题型08 有机物的制备(解析版)-学案,共32页。
这是一份【高考化学】11个题型突破高考化学实验题 题型07 无机物制备(解析版)-学案,共42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