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4 简单机械(第3课时)(教学课件)-2024-2025学年度九年级科学上册同步高效课堂(浙教版)第1页](http://img-preview.51jiaoxi.com/2/5/16368855/0-1731386764447/0.jpg?x-oss-process=image/resize,w_794/sharpen,100)
![3.4 简单机械(第3课时)(教学课件)-2024-2025学年度九年级科学上册同步高效课堂(浙教版)第2页](http://img-preview.51jiaoxi.com/2/5/16368855/0-1731386764510/1.jpg?x-oss-process=image/resize,w_794/sharpen,100)
![3.4 简单机械(第3课时)(教学课件)-2024-2025学年度九年级科学上册同步高效课堂(浙教版)第3页](http://img-preview.51jiaoxi.com/2/5/16368855/0-1731386764535/2.jpg?x-oss-process=image/resize,w_794/sharpen,100)
![3.4 简单机械(第3课时)(教学课件)-2024-2025学年度九年级科学上册同步高效课堂(浙教版)第4页](http://img-preview.51jiaoxi.com/2/5/16368855/0-1731386764571/3.jpg?x-oss-process=image/resize,w_794/sharpen,100)
![3.4 简单机械(第3课时)(教学课件)-2024-2025学年度九年级科学上册同步高效课堂(浙教版)第5页](http://img-preview.51jiaoxi.com/2/5/16368855/0-1731386764599/4.jpg?x-oss-process=image/resize,w_794/sharpen,100)
![3.4 简单机械(第3课时)(教学课件)-2024-2025学年度九年级科学上册同步高效课堂(浙教版)第6页](http://img-preview.51jiaoxi.com/2/5/16368855/0-1731386764614/5.jpg?x-oss-process=image/resize,w_794/sharpen,100)
![3.4 简单机械(第3课时)(教学课件)-2024-2025学年度九年级科学上册同步高效课堂(浙教版)第7页](http://img-preview.51jiaoxi.com/2/5/16368855/0-1731386764637/6.jpg?x-oss-process=image/resize,w_794/sharpen,100)
![3.4 简单机械(第3课时)(教学课件)-2024-2025学年度九年级科学上册同步高效课堂(浙教版)第8页](http://img-preview.51jiaoxi.com/2/5/16368855/0-1731386764666/7.jpg?x-oss-process=image/resize,w_794/sharpen,100)
初中科学浙教版(2024)九年级上册第4节 简单机械教学课件ppt
展开
这是一份初中科学浙教版(2024)九年级上册第4节 简单机械教学课件ppt,共29页。PPT课件主要包含了学习目录,学习目标,课堂导入,PART01,定滑轮和动滑轮,PART02,滑轮组,动滑轮可以省力,由此可知,滑轮组横拉物体的特点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
起重机上安装着一种叫做滑轮的简单机械。学校每天早晨升国旗时也是利用滑轮将红旗升上天空,你有观察过滑轮的具体结构吗?
观察以下图片,归纳滑轮结构?
滑轮是一种周边有槽、可以绕着中心轴转动的轮子
为了认识滑轮的作用,我们先来学习最简单的两种滑轮。
活动:(1)观察滑轮,并指出它的结构特点。(2)请用滑轮、细线、铁架台等设计两种方案,要求利用滑轮把钩码提升起来,在图中画出实验装置示意图。(3)利用设计的方案,组装好装置,提升钩码。
使用滑轮工作时,根据滑轮轴的位置是否移动,可将滑轮分成定滑轮和动滑轮两类。定滑轮的轴固定不变,动滑轮的轴随钩码一起移动。
活动:(1)如图甲所示,用弹簧测力计测出钩码的重G1。(2)如图乙所示,通过定滑轮用弹簧测力计匀速向下拉动钩码,记录弹簧测力计的读数F1,并与钩码的重相比较。改变拉力的方向,如图丙所示,观察弹簧测力计的读数是否发生变化?同时注意观察F1拉过距离s与重物上升高度h间的关系。
使用定滑轮不能省力,但能够改变力的作用方向。
如旗杆顶部安装的是定滑轮,如不使用定滑轮,将国旗升到旗杆顶部需要使用向上的拉力将国旗拉上去,现在使用定滑轮,只需要站在旗杆底部使用向下的力,即可将国旗升上旗杆。
(3)先用弹簧测力计测出钩码和滑轮的总重G2。如图丁所示,通过动滑轮用弹簧测力计匀速向上拉动钩码,记录弹簧测力计的读数F2,并与钩码和滑轮的总重相比较。同时注意观察F2拉过距离s与重物上升高度h间的关系。
使用动滑轮可以省一半力,但不能改变力的作用方向,而且动力移动的距离大于钩码上升的距离(费距离)。
注意:由于摩擦力的存在,实际所用的力要大一些。
滑轮实质上是杠杆。上述实验的结论,我们可以用杠杆的平衡条件来分析论证。活动:在图乙、丁中分别作出定滑轮、动滑轮的动力臂和阻力臂,并找出动力臂和阻力臂之间的关系。分析为什么使用定滑轮不省力,而使用动滑轮可以省一半力。
实际应用时,常常将定滑轮和动滑轮组合成滑轮组。
定滑轮可以改变力的方向
既可以省力又可以改变力的方向
活动:(1)用弹簧测力计测出钩码和动滑轮的总重G。(2)按如图甲所示方式匀速拉动绳子,记录此时承担重物和动滑轮总重的绳子股数和弹簧测力计的读数F1。
绳子股数(缠在动滑轮上的绳子根数)n=4
确定n的方法:在定滑轮与动滑轮之间横切一刀,吊着动滑轮的绳子数为n
(3)按如图乙所示方式匀速拉动绳子,记录此时承担重物和动滑轮总重的绳子股数和弹簧测力计的读数F2。
绳子股数(缠在动滑轮上的绳子根数)n=5
以上实验过程中可观察并记录绳子自由端(末端)移动的距离s和物体(动滑轮)上升高度h的之间的关系。我们可以发现:
思考与讨论杠杆、滑轮等简单机械,有的省力、有的不省力,使用它们时,有的可以少移动距离,有的却要多移动距离。在使用简单机械时,你认为省力或费力、省距离或费距离,它们之间有什么关系?
当动力臂等于阻力臂时,杠杆既不省力,也不费力,既不省距离,也不费距离;当动力臂大于阻力臂时,杠杆省力,但是费距离;当动力臂小于阻力臂时,杠杆费力,但是省距离。
【例题】缠绕滑轮的绳子能承受的最大拉力为300牛,用它连接成如图所示的滑轮组,能否提升600牛的重物?(已知动滑轮重20牛,摩擦及绳的质量不计)
以上规律不考虑绳、轮间的摩擦及绳重、动滑轮重,这和用滑轮组吊重物的原理相同,只是把重物的重力换成了摩擦力。
例1. 一辆车不小心陷进了泥潭中,小科按如图甲、乙两种方法均可将车从泥潭中拉出。如果车受到的阻力为800牛,则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甲可以省力B.乙能改变力的方向C.甲所用的力至少400牛D.乙所用的力至少400牛
例2. 小乐用如图所示的两种方式竖直匀速提升某物体,且都使物体上升了2m。已知物体重200N,滑轮重40N,提升时的拉力分别为F甲和F乙。若不计绳重和摩擦,则在提升过程中( )A.F甲=240NB.F甲做的功为240JC.F乙向上移动距离为4mD.F乙所做的功为440J
例3.用如图所示的三个装置先后提升同一个物体G,若不考虑滑轮的自重和摩擦,作用于绳子自由端的拉力F1、F2、F3的大小关系是( )A.F1最大B.F2最大C.F3最大D.一样大
例4.某同学研究动滑轮的使用特点时,实验过程如图1(每次都匀速提起相同钩码,不计摩擦);(1)根据图1可知,实验中所用动滑轮的重力为 牛;(2)根据该同学的实验数据,如果家里安装日光灯,你认为图2中的 安装方式更合理。(选填“甲”或“乙”)
相关课件
这是一份初中科学浙教版(2024)九年级上册第4节 简单机械教学ppt课件,共30页。PPT课件主要包含了学习目录,学习目标,课堂导入,PART01,机械效率,PART02,课堂练习,课堂总结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
这是一份初中科学浙教版(2024)九年级上册第3章 能量的转化与守恒第4节 简单机械教学ppt课件,共29页。PPT课件主要包含了学习目录,学习目标,课堂导入,PART01,杠杆的平衡条件,PART02,杠杆的应用,费力杠杆,课堂练习,课堂总结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
这是一份初中科学浙教版(2024)九年级上册第3章 能量的转化与守恒第4节 简单机械教学课件ppt,共25页。PPT课件主要包含了学习目录,学习目标,课堂导入,PART01,杠杆的概念,识别杠杆,生活中的杠杆,PART02,杠杆五要素,作图要点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
![文档详情页底部广告位](http://img.51jiaoxi.com/images/257d7bc79dd514896def3dc0b2e3f598.jp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