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2年高考物理自由落体运动教案新人教版第1页](http://img-preview.51jiaoxi.com/3/6/16360292/0-1731228113963/0.jpg?x-oss-process=image/resize,w_794,m_lfit,g_center/sharpen,100)
![2022年高考物理自由落体运动教案新人教版第2页](http://img-preview.51jiaoxi.com/3/6/16360292/0-1731228114013/1.jpg?x-oss-process=image/resize,w_794,m_lfit,g_center/sharpen,100)
![2022年高考物理自由落体运动教案新人教版第3页](http://img-preview.51jiaoxi.com/3/6/16360292/0-1731228114050/2.jpg?x-oss-process=image/resize,w_794,m_lfit,g_center/sharpen,100)
2022年高考物理自由落体运动教案新人教版
展开
这是一份2022年高考物理自由落体运动教案新人教版,共7页。教案主要包含了教材分析,学情分析,三维目标, 教学重点,教学策略方法,教学准备,教学流程图,教学过程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
教材:人教版高一物理
课时:2课时
一、教材分析
《自由落体运动》是人教版高一第二章第五节内容。自由落体运动是一种理想化模型,它在高中物理教学中具有特殊地位。
教材将自由落体运动放在此处有两个原因:其一,它是我们前面学习的匀变速直线运动的一种特例;其二,在它的定义中,用了“仅在重力作用下”的定义,初步渗透了用力的观点研究运动的方法。由此可知,本节课的内容既是前面运动学的延续,又是下一章牛顿运动定律的序幕,起着承上启下的作用。
二、学情分析
由于受到日常生活的影响,学生对于“重的物体下落的快,轻的物体下落的慢”印象很深,因此在教学过程中做好演示实验就显得尤为重要。
学生在学习本节内容以前,已经在前面的学习中掌握了匀变速直线运动的相关知识,具备了学习本节课内容的基本知识。
三、三维目标
1. 知识与技能
(1)明白影响物体下落快慢的主要因素是空气阻力,在忽略空气阻力时物体下落快慢相同;
(2)掌握自由落体运动的定义及条件。
2.过程与方法
(1)学会运用理想化方法,体验抓住主要因素、忽略次要因素的物理学研究方法,并能将实际问题转化为自由落体运动的模型进行处理;
(2)引导学生观察思考物理实验,根据实验现象进行合理地假
假设与猜想,最后进行验证,这也是物理学中研究问题的一般方法。
3.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1 )在教学中渗透对物理方法的教育,使学生体会对问题的研究要善于抓住事物的主要矛盾,透过现象看本质;
(2)通过提问,鼓励、启发学生的积极参与和大胆发言,促进课堂和谐气氛,使学生在愉快的环境中学习知识,感悟学科价值魅力。
四、 教学重点、难点
重点:1.帮助学生改正日常生活中形成的“重的物体下落的快”这个错误观念;
2.自由落体运动的定义及条件。
难点:对“物体下落的快慢与物体轻重无关”这个观念的认识。理解空气阻力是影响物体下落快慢的主要因素。
突破方法:落体运动在生活中比较常见,学生很容易根据生活经验形成错误的观念,认为“物体越重,下落越快”,这种观念对于学生建立“自由落体运动”的正确概念是非常不利的。为了突破这个难点,采取用实验演示的方法来帮助学生建立起正确的自由落体概念。
五、教学策略方法
新课程倡导探究式学习,强调科学与社会、生活实践的联系,强调对过程和方法的学习。为了使学生成为教学活动的主体,本节课以情景创设与实验探究相结合为主,充分体现新课标强调培养学生科学探究能力的要求,将物理情景、实验探究与逻辑推理结合在一起,渗透了对学生的实验技能、探究意识、科学思维能力的培养。采取多媒体教学与启发式教学相结合的方法。
具体处理方式是:一、在课堂教学上首先通过设疑,引起学生的主动思考,然后通过演示实验,教师引导学生观察、思考,激发学生探究的兴趣、活跃课堂的气氛。教师提示,让学生思考、讨论,先让学生得出自己的结论后,教师总结出自由落体运动的定义。由此培养学生的观察能力、空间想象能力、合作能力,使学生的学习过程变得轻松而高效。
六、教学准备
课件、电脑及投影等多媒体设备。
七、教学流程图
演示实验1
演示实验2
演示实验3
欣赏秋雨秋叶美景
导入新课
引出问题: 物体下落的快慢与轻重有什么关系?
物体下落的快慢与轻重无关关。
影响物体下落快慢的主要因素是空气阻力
阿波罗登月
实验
牛顿管实验
排除掉空气阻力时,轻重不同的物体
下落快慢相同
总结得到自由落体运动的定义
分析出自由落体运动条件及模型
八、教学过程
九、 教学效果反思
本节课的教学充分体现新课改精神,创设物理情景,以学生为中心,以问题为出发点,让学生自主学习、主动参与,充分调动学生学习兴趣和积极性。从课堂上来看:一、学生喜欢观察物理情景,也喜欢表达自己的看法,多数学生积极参与讨论和交流。二、自主实验探究过程中,学生进行猜想和设计实验时,思维活跃,主动参与。整个课堂教学中,改变了重知识传授、轻学习过程的传统教学方法,利用物理情景与实验探究相结合,让学生人人参与,主动探究,真正在课堂上动起来。学生主动性强,反应热烈,气氛活跃,效果良好。
当然在这节课中我也发现一些问题:如有个别学生动手能力差,看别人操作后才动手做实验;少数同学受日常生活影响较深,不能很容易改变“物体越重下落越快”这个错误观念。
十、板书设计
自由落体运动
一、自由落体运动的定义
物体仅在重力作用下由静止开始下落的运动,叫做自由落体运动。
二、自由落体运动的条件
(1)静止,V0=0;
(2)只受重力,不受其它力或者其它力可以忽略不计。
物体在实际生活中下落除受重力外还受到空气阻力,因此自由落体运动其实为一种理想化运动。
教学内容
教师活动
学生活动
设计意图
从生活中的实例中提出问题:轻重不同物体下落快慢是否相同?
观看图片
并思考
激发兴趣,引入新课
演示1.同一高度同时释放一块儿石头和一张纸片,请观察两物体是否同时落地;
演示2.半张纸片揉成纸团与一张完整的纸,重复以上实验;
与一张纸片揉成的纸团,重复以上实验;
演示4.进行牛顿管实验,让牛顿管中分别充满空气、出部分空气、完全排除空气,观察羽毛、软木塞、玻璃球下落的快慢情况。
观察实验现象,对比分析实验结论、思考物理规律,同桌讨论、推理、得出:物体下落快慢与轻重无关,空气阻力是影响物体下落快慢的主要因素。
学生观察讨论得出:在排除空气阻力时,轻重不同的物体下落快慢相同
培养学生观察实验的习惯
做好演示实验,让学生获得直接的感性认识
3自由落体运动定义以及条件
结论:物体下落的快慢与物体本身轻重无关,主要由空气阻力影响
引导学生得到①:自由落体运动的定义。②:自由落体运动的条件及理想化思想的介绍。
认真思考并得到结论
学会运用理想化方法,体验抓主忽次的物理学研究方法
4.知识小结
本课知识要点及结构、体现的思想方法
观看、听讲
知识和方法两方面的小结,能有效帮助学生梳理本节课的知识和内容。
思考一下我们生活中哪些现象应用了自由落体运动
听作业内容
课后独立完成,培养学生应用能力。
相关教案
这是一份高中物理人教版 (新课标)必修15 自由落体运动教学设计,共3页。
这是一份人教版 (新课标)必修15 自由落体运动教案及反思,共13页。教案主要包含了教案编写说明,教案内容,附自编习题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
这是一份人教版 (新课标)必修15 自由落体运动教学设计,共5页。教案主要包含了探究自由落体运动的性质,教学重点,教学方法,教具准备,教学过程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
![文档详情页底部广告位](http://img.51jiaoxi.com/images/257d7bc79dd514896def3dc0b2e3f598.jp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