年终活动
搜索
    上传资料 赚现金
    英语朗读宝

    江苏省徐州市第一中学2023-2024学年高一上学期期中考试生物试卷

    立即下载
    加入资料篮
    资料中包含下列文件,点击文件名可预览资料内容
    • 原卷
      江苏省徐州市第一中学2023~2024学年高一上学期期中考试生物试卷(原卷版).docx
    • 解析
      江苏省徐州市第一中学2023~2024学年高一上学期期中考试生物试卷(解析版).docx
    江苏省徐州市第一中学2023~2024学年高一上学期期中考试生物试卷(原卷版)第1页
    江苏省徐州市第一中学2023~2024学年高一上学期期中考试生物试卷(原卷版)第2页
    江苏省徐州市第一中学2023~2024学年高一上学期期中考试生物试卷(原卷版)第3页
    江苏省徐州市第一中学2023~2024学年高一上学期期中考试生物试卷(解析版)第1页
    江苏省徐州市第一中学2023~2024学年高一上学期期中考试生物试卷(解析版)第2页
    江苏省徐州市第一中学2023~2024学年高一上学期期中考试生物试卷(解析版)第3页
    还剩9页未读, 继续阅读
    下载需要15学贝 1学贝=0.1元
    使用下载券免费下载
    加入资料篮
    立即下载

    江苏省徐州市第一中学2023-2024学年高一上学期期中考试生物试卷

    展开

    这是一份江苏省徐州市第一中学2023-2024学年高一上学期期中考试生物试卷,文件包含江苏省徐州市第一中学20232024学年高一上学期期中考试生物试卷原卷版docx、江苏省徐州市第一中学20232024学年高一上学期期中考试生物试卷解析版docx等2份试卷配套教学资源,其中试卷共34页, 欢迎下载使用。
    一、单项选择题(共14题,每题2分,共计28分,每题只有一个选项最符合题意)
    1、下列关于组成生物体的化学元素的叙述正确的是
    A. 非生物界与生物界的元素种类相同
    B. Zn、B、Cu、Ca、Mn 均属于生物体中的微量元素
    C. 组成磷脂和 RNA 分子的元素种类相同
    D. 活细胞内含量最多的元素是碳
    【答案】 C;
    【解析】 A、非生物界与生物界的元素种类基本相同,但是非生物界中一些元素在生物界中没有,故A错误;
    B、Ca 属于大量元素,B错误;
    C、组成 RNA 和磷脂的元素种类相同,为 C、H、O、N、P,故C正确;
    D、氧元素是活细胞内含量最多的元素,D错误。
    故选C。
    2、下列关于细胞中水和无机盐的说法,正确的是
    A. 细胞中的结合水含量越高,抗逆性越强,代谢越旺盛
    B. 水既可以是细胞代谢的反应物,也可以是细胞代谢的生成物
    C. 人体缺铁性贫血说明了无机盐对维持细胞酸碱平衡非常重要
    D. 无机盐大多以化合物的形式被根细胞吸收并贮存
    【答案】 B;
    【解析】 A、细胞中的自由水含量越高,代谢越旺盛,相反细胞中的结合水含量越高,抗逆性越强,A错误;
    B、水既可以是细胞代谢的反应物,也可以是细胞代谢的产物,如水既做有氧呼吸的原料,又是有氧呼吸的产物,B正确。
    C、人体缺铁时会患贫血症,说明无机盐具有维持生物体的正常生命活动的作用,C错误;
    D、无机盐主要以离子的形式存在,故植物主要通过根细胞吸收无机盐离子并贮存,D错误;
    故选B。
    3、中国科学家屠呦呦从植物青蒿中提取出青蒿素(属脂质类物质),因发现青蒿素( C15H22O5) 并用于治疗疟疾,挽救了全球特别是发展中国家的数百万人的生命,而获得 2015 年诺贝尔生理学或医学奖。下列有关脂质的叙述中错误的是
    A. 脂质分子中氧的含量远远低于糖类
    B. 有的脂质具有调节生命活动的作用
    C. 青蒿素与细胞中良好的储能物质的组成元素相同
    D. 合成青蒿素的细胞,其细胞质膜中含有胆固醇
    【答案】 D;
    【解析】 A、糖类和脂肪相比较,脂肪分子中氧的含量远远少于糖类,而氢的含量多于糖类,A正确;
    B、脂质中的固醇类物质主要包括胆固醇、性激素、维生素 D 等,这些物质对于生物体维持正常的生命活动,起着重要的调节作用,B正确;
    C、根据题干信息可知,青蒿素的元素组成为 C、H、O,而细胞中良好的储能物质是脂肪,元素组成也是 C、H、O,C正确。
    D、青蒿素是由植物细胞合成的,而植物细胞的细胞膜上不含胆固醇,D错误;
    故选D。
    4、如下图所示为由 30 个氨基酸组成的多肽链,经加工,第 1 位甲硫氨酸 (R 基中无氧 ) 被切除,第 16 与 17 位氨基酸之间的肽键切断并生成两条多肽链,两条多肽链通过二硫键相连,有关此过程的说法错误的是
    A. 加工过程中,相比于原多肽,新肽链氧原子数目增加一个
    B. 经加工,新多肽链比原多肽链增加了一个氨基和一个羧基
    C. 蛋白质中氨基酸的顺序千变万化,但不能储存遗传信息
    D. 此多肽链的合成过程生成了 29 个水分子、加工过程消耗了 2 个水分子
    【答案】 A;
    【解析】 A、加工过程中共断裂 2 个肽键(分别位于第 1 位和 2 位、第 16 位和第 17 位 ),需 2 个水分子,而被切除的第 1 位甲硫氨酸分子中含有 2 个氧原子,两条肽链间形成二硫键过程中氧原子数不变,所以加工后的多肽,氧原子数目与原多肽氧原子数目相等,A错误;
    B、经加工,一条肽链变成了两条肽链,所以比原多肽链增加了一个氨基和一个羧基,B正确;
    C、蛋白质中氨基酸的顺序千变万化,可以导致蛋白质结构的多样性,但遗传信息储藏在核酸中,C正确;
    D、此多肽链为由 30 个氨基酸组成的多肽链,所以合成过程生成了 29 个水分子;加工过程中共断裂 2 个肽键,所以消耗了 2 个水分子,D正确。
    故选A。
    5、新冠肺炎病毒属 RNA 病毒,奥密克戎是 2019 新型冠状病毒变种。世卫组织称,该变异毒株在全球总体风险评估为“非常高”,可能在世界范围内广泛传播。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A. 新型冠状病毒中含有 A、T、C、G、 U5 种碱基最多可以组成 8 种脱氧核苷酸
    B. 新型冠状病毒的核酸中并不是每个核糖分子都连着两个磷酸和一个碱基
    C. 新冠肺炎病毒的遗传物质位于其拟核中
    D. 核酸分子的多样性取决于其空间结构的多样性
    【答案】 B;
    【解析】 A、新型冠状病毒是一种 RNA 病毒,RNA 的单体是 4 种核糖核苷酸,A错误;
    B、新型冠状病毒的核酸中,绝大多数核糖分子上连着两个磷酸和一个碱基,只有末端的核糖分子连接一个磷酸和一个碱基,B正确;
    C、新型冠状病毒的遗传物质是 RNA,没有拟核,C错误;
    D、核酸分子的多样性主要取决于核酸中核苷酸的排列顺序,与核苷酸的数量也有关,D错误。
    故选B。
    6、某生物兴趣小组在野外发现一种组织颜色为白色的不知名野果,该小组把这些野果带回实验室欲检测其中是否含有还原糖、脂肪和蛋白质。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A. 若在该野果的组织样液中加入斐林试剂并进行水浴加热,出现较深的砖红色,说明该野果中含有大量的还原糖
    B. 进行还原糖检测实验结束时将剩余的斐林试剂装入棕色瓶,以便长期保存备用
    C. 若用苏丹 III 试剂对该野果中的脂肪进行检测,可在显微镜下观察到橙黄色脂肪颗粒
    D. 进行蛋白质的检测时可用斐林试剂的甲液和乙液直接代替双缩脲试剂 A 液和 B 液, 因为它们的成分相同
    【答案】 A;
    【解析】 A、在水浴加热的条件下,斐林试剂可与还原糖反应呈现较深的砖红色,A正确;
    B、斐林试剂使用时是将 NaOH 和 CuSO4 混合后立即使用,不能长期放置,B错误;
    C、脂肪可用苏丹 III 染液鉴定,在高倍镜下能看到橘黄色脂肪颗粒,C错误;
    D、斐林试剂甲液与双缩脲试剂 A 液的成分及浓度相同,斐林试剂乙液和双缩脲试剂 B 液的成分相同,但浓度不同,因此进行蛋白质的检测时不能直接用斐林试剂的甲液和乙液代替双缩脲试剂 A 液和 B 液,D错误;
    故选A。
    7、细胞学说建立的过程是科学家探究、开拓、继承、修正和发展的过程,充满了曲折。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 英国科学家虎克最终建立了细胞学说
    B. 细胞学说认为细胞分为原核细胞和真核细胞
    C. 德国科学家施莱登和施旺是细胞的发现者和命名者
    D. 德国科学家魏尔肖对细胞学说的补充是“细胞通过分裂产生新细胞”
    【答案】 D;
    【解析】 A、英国科学家罗伯特胡克最早发现并命名了细胞,A错误;
    B、细胞学说认为一切动植物均是由细胞组成,没有将细胞分为真核细胞和原核细胞两大类,B错误;
    C、英国科学家虎克是细胞的发现者和命名者,C错误;
    D、德国科学家魏尔肖对细胞学说的补充是“所有的细胞都来源于先前存在的细胞”,得出新细胞从老细胞中来,D正确。
    故选D。
    8、下列关于细胞的成分、结构及功能的叙述中,正确的有
    ①没有核糖体的细胞一定不能合成蛋白质
    ②没有线粒体的细胞一定不能进行有氧呼吸
    ③能进行光合作用的细胞一定含有叶绿体
    ④叶绿体、线粒体和核糖体中都含有 RNA 和蛋白质
    ⑤内质网与植物细胞细胞壁的形成有关
    ⑥高倍显微镜下可看到线粒体外膜、内膜及内膜向内折叠成的嵴
    ⑦溶酶体可以分解自身的细胞器和蛋白质
    A. 一项
    B. 两项
    C. 三项
    D. 四项
    【答案】 C;
    【解析】 ①核糖体是合成蛋白质的唯一场所,若细胞没有核糖体,一定不能合成蛋白质,①正确;
    ②有些没有线粒体的细胞,含有与有氧呼吸有关的酶,也可以进行有氧呼吸,②错误;
    ③蓝细菌细胞是原核细胞,不含叶绿体,但含有藻蓝素和叶绿素,能进行光合作用,③错误;
    ④蛋白质是生命活动的主要承担者,因此,叶绿体、线粒体和核糖体中都含有蛋白质,且三种结构中都含有 RNA,④正确;
    ⑤高尔基体与植物细胞壁的形成有关,⑤错误;
    ⑥电子显微镜下可看到线粒体外膜、内膜及内膜向内折叠成的嵴,⑥错误;
    ⑦溶酶体在细胞中的功能是分解从外界进入到细胞内的物质,也可消化细胞自身的细胞器和蛋白质,当细胞衰老时,其溶酶体破裂,释放出水解酶,消化整个细胞而使其死亡,⑦正确。
    综上,有三项正确;
    故选C。
    9、3H 标记的亮氨酸参与合成某生物大分子 X 的过程如图所示,a、b、c、d 代表四种细胞器。下列叙述错误的是
    A. 分离细胞器常用差速离心法
    B. 蓝细菌只含上述细胞器中的 a
    C. 图中唯一含 DNA 的细胞器是 c
    D. 发生图示过程时,膜面积会发生变化的细胞器是 a、b、 d
    【答案】 D;
    【解析】 A、差速离心主要是采取逐渐提高离心速率分离不同大小颗粒的方法,可以用于分离细胞中的细胞器,A正确;
    B、图中 a 是核糖体,b 是内质网,d 是高尔基体,c 是线粒体。蓝细菌属于原核生物,只有一种细胞器——核糖体,B正确;
    C、图示四种细胞器中,只有线粒体含有 DNA 和 RNA,其余三种细胞器均不含 DNA,C正确;
    D、a 是核糖体,无膜结构;发生图示过程时,b 内质网的膜会鼓出形成囊泡,将初步加工的蛋白质包裹,并运输至 d 高尔基体,来自 b 内质网的囊泡的膜会与 d 高尔基体的膜发生融合,所以 b 的膜面积会减小,d 的膜面积会增大;即发生图示过程时,膜面积会发生变化的细胞器是 b 和 d,D错误。
    故选D。
    10、从洋葱根尖细胞中分离出 X、Y、Z 三种细胞器,测定其有机物的含量如下表所示。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
    A. 细胞器 X 的形成可能与核仁有关
    B. 细胞器 Z 可能与蛋白质的分泌有关
    C. 细胞器 Y 是双层膜结构的线粒体
    D. 这三种细胞器均可用光学显微镜观察到
    【答案】 D;
    【解析】 A、X 有蛋白质和核酸,但没有脂质,说明此细胞器没有膜结构,是核糖体,核仁与某种 RNA 的合成和核糖体的形成有关,A 说法正确;
    B、Z 只有蛋白质和脂质,没有核酸,应该是具膜结构,在植物细胞中可能是内质网、高尔基体、液泡、溶酶体,内质网和高尔基体都与分泌蛋白的合成和分泌有关,B 说法正确;
    C、Y 有蛋白质和脂质,有少量的核酸,又是洋葱根尖细胞,则为线粒体,具有双层膜,C 说法正确;
    D、核糖体、内质网、高尔基体、溶酶体只能在电子显微镜下观察到,D 说法错误。
    故答案为 D。
    11、右图是细胞局部的电镜照片,a~c 为细胞核的相关结构,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A. 利用电子显微镜拍摄的细胞核照片属于物理模型
    B. 结构 a 具有双层膜结构,并有核糖体附着
    C. 结构 b 在细胞核内所占区域较大,是遗传物质储存的场所
    D. DNA 通过结构 c 从细胞核出去,完成信息传递
    【答案】 B;
    【解析】 A、利用电子显微镜拍摄的细胞核照片不属于任何模型,A错误;
    B、结构 a 为核膜,有双层膜结构组成,外模上附着许多核糖体,常与内质网相连,B正确;
    C、结构 b 为核仁,在细胞核内所占区域较大,但是遗传物质储存的场所为染色体,而不是核仁,C错误;
    D、结构 c 为核孔,具有选择透过性,大分子物质不能通过核孔自由进出细胞核,D错误。
    故选B。
    12、dATP(d 表示脱氧 ) 的结构简式为 dA-P∼P∼P,用某种酶将 dATP 中的两个特殊的化学键水解,得到的产物是
    A. 核糖、腺嘌呤、磷酸
    B. 脱氧核糖、磷酸、腺嘌呤
    C. 磷酸、腺嘌呤核糖核苷酸
    D. 磷酸、腺嘌呤脱氧核苷酸
    【答案】 D;
    【解析】 一个 dATP 分子中含有一个腺苷、3 个磷酸基团、2 个特殊的化学键。dATP 的一个特殊的化学键水解,形成 dADP(二磷酸腺苷),两个特殊的化学键水解,形成 dAMP(一磷酸腺苷即腺嘌呤脱氧核苷酸)和 2 个磷酸,ABC错误,D正确。
    故选D。
    13、用新鲜的马铃薯悬液分解 H 2 O 2的实验结果如图所示,其中第 1 组是在 10℃、pH 为 5.0 条件下,向 5mL1%的 H 2 O 2溶液中加入 2 滴马铃薯悬液的结果,第 2 组是只改变了一个实验条件的结果。第 2 组实验改变的条件不可能是( )
    A. 提高 H 2 O 2溶液的浓度
    B. 增加马铃薯悬液的量
    C. 提高反应体系的温度
    D. 提高反应体系的 pH
    【答案】 A;
    【解析】 A、提高 H 2 O 2溶液的浓度,会使反应生成 O 2的总量增加,这与图示不符,A 符合题意;
    B、增加马铃薯悬液的量,即是增加过氧化氢酶的用量,可加快反应的速率,但不改变最终生成氧气的总量,B 不符合题意;
    C、适当提高反应体系的温度,可提高酶的活性,加快化学反应的速率,使底物完全被分解所利用的时间缩短,C 不符合题意;
    D、适当提高反应体系的 pH,可提高酶的活性,加快化学反应的速率,使底物完全被分解所利用的时间缩短,D 不符合题意。
    故选A。
    14、如图为某同学利用紫色洋葱鳞片叶作为实验材料,观察植物细胞质壁分离与复原的基本操作步骤。下列相关叙述中,错误的是
    A. 观察 (d) 和观察 (b) 形成对照,观察 (f) 和观察 (d) 形成对照
    B. 该实验用显微镜主要观察原生质层和细胞壁的位置、液泡的颜色和大小等
    C. 增大蔗糖溶液的浓度,实验效果会更明显且不影响细胞的活性
    D. 如将蔗糖溶液换成浓度适宜的 KNO3 溶液,可以不经 e 操作就观察到质壁分离复原
    【答案】 C;
    【解析】 A、第二次观察(d)和第一次观察(b)形成对照,观察细胞质壁分离现象,第三次观察(f)与第二次观察(d)形成对照,观察细胞质壁分离复原现象,A正确;
    B、在质壁分离过程中,原生质层与细胞壁逐渐分开,液泡的体积逐渐变小,液泡的颜色逐渐变深;在质壁分离复原过程中,原生质层与细胞壁之间逐渐接近,液泡的体积逐渐变大,液泡的颜色逐渐变浅,因此该实验可以观察原生质层和细胞壁的位置、液泡的颜色和大小作为判断的依据,B正确;
    C、适当提高蔗糖溶液的浓度,使蔗糖溶液与细胞液的浓度差变大,质壁分离的速度加快,但如果蔗糖浓度过高,会导致细胞失水过多而死亡,C错误。
    D、适宜浓度的 KNO3 溶液能让细胞发生质壁分离后自动复原,省略人为滴加清水 e 的操作,D正确;
    故选C。
    二、多选题(本部分包括5题,每题3分,共计15分。每题有不止一个选项最符合题意。每题全选对者得3分,选对但不全的得1分,选错或不答的得0分)
    15、一条由 39 个氨基酸形成的环状多肽,其中有 4 个谷氨酸(R 基为一 CH 2一 CH 2一 COOH),这些氨基酸的平均相对分子质量是 110,则该多肽( )
    A. 有 38 个肽键
    B. 至少含有 47 个氧原子
    C. 至少含有 5 个游离羧基
    D. 相对分子质量是 3588
    【答案】 B;D;
    【解析】 A、一条由 39 个氨基酸形成的环状多肽,氨基酸数等于肽键数,则有 39 个肽键,A错误;
    B、这 39 个氨基酸原本至少有 2×39+4×2=86 个 O,通过脱水缩合失去 39 个 O,则该多肽至少含有 47 个氧原子,B正确;
    C、游离羧基 =R 基上的羧基 + 肽链末端羧基 =4+0,则该多肽至少含有 4 个游离羧基,C错误;
    D、该多肽相对分子质量 =39×110-39×18=3588,D正确。
    故选BD。
    16、如图所示四种不同生物,下列相关叙述正确的是
    A. 甲和丙的主要区别在于甲具有细胞结构
    B. 丙的生命活动离不开活细胞
    C. 能够发生渗透作用的只有丁细胞
    D. 甲、乙、丁细胞内都含有 DNA 和 RNA
    【答案】 A;B;D;
    【解析】 A、甲为原核细胞,丙为非细胞生物病毒,二者的主要区别在于甲具有细胞结构,A正确;
    B、病毒没有细胞结构,只能寄生在活细胞中生存,B正确;
    C、发生渗透作用的两个条件为:具有半透膜、膜两侧具有浓度差,因此甲、乙、丁在适宜条件下均能发生渗透作用,C错误;
    D、艾滋病病毒是一种 RNA 病毒,不含由 DNA,甲、乙、丁细胞内都含有 DNA 和 RNA,D正确;
    故选ABD。
    17、某实验小组从成熟的叶肉细胞中提取出多种细胞器,并分析了各种细胞器的组成成分。下列有关叙述错误的是
    A. 若某细胞器含有 DNA 分子,则该细胞器能合成 RNA 分子
    B. 若某细胞器含有色素,则该细胞器一定与能量转换有关
    C. 若某细胞器含有 P 元素,则该细胞器能参与细胞内囊泡的形成
    D. 若某细胞器不含有膜结构,则其一定能合成蛋白质
    【答案】 B;C;
    【解析】 A、若某细胞器含有 DNA 分子,该细胞器为线粒体和叶绿体,则该细胞器能转录合成 RNA 分子,A正确;
    B、若某细胞器含有色素,该细胞器为液泡或叶绿体,叶绿体能能吸收、传递和转化光能,但是液泡中的色素为花青素,不能吸收、传递和转化光能,B错误;
    C、参与细胞内囊泡的形成的细胞器为内质网和高尔基体,无膜的核糖体中含有 RNA,含有 P 元素,不参与细胞内囊泡的形成,C错误;
    D、不具膜结构的细胞器有核糖体和中心体,叶肉细胞中无中心体,所以该细胞器是核糖体,可以合成蛋白质,D正确;
    故选BC。
    18、图一是物质跨膜运输示意图,其中组成离子通道的通道蛋白是横跨生物膜的亲水性通道,允许相应的离子通过,①②③④代表不同的运输方式。图二表示物质通过膜的运输速率随 O2 浓度变化的情况。据图分析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 ①和②代表自由扩散,其运输速率取决于膜两侧的浓度差
    B. ④代表的物质运输方式与图二中的物质运输方式一致
    C. 温度仅影响①的运输过程
    D. ③不能代表人的成熟红细胞吸收葡萄糖
    【答案】 B;D;
    【解析】 A、②需要借助通道蛋白进行顺浓度梯度转运物质,为协助扩散,A错误;
    B、④需要借助通道蛋白,同时消耗能量进行逆浓度梯度转运物质,为主动运输,因此能够影响能量供应的因素也会影响主动运输的速率,如温度、氧气浓度,B正确;
    C、主动运输耗能,协助扩散是小分子物质沿浓度梯度扩散,不消耗能量,但都需要蛋白质协助扩散,温度会影响蛋白质活性,比如高温会使蛋白质变性,会影响协助扩散速率。而自由扩散是简单的物理扩散过程,温度越高,分子运动越快,扩散速度也越快,所以这几种运输方式均受温度影响,C错误;
    D、人的成熟红细胞从血浆中吸收葡萄糖,其运输方式为协助扩散,细胞内葡萄糖浓度应该低于细胞外浓度,与图一中细胞膜两侧的浓度不符,故③不能代表人的成熟红细胞吸收葡萄糖,D正确。
    故选BD。
    19、下列关于生物学实验的叙述,正确的是
    A. 高倍显微镜下观察细胞中的叶绿体时,应选用含叶绿体小而多的细胞来观察
    B. 可用台盼蓝染液使死细胞染上蓝色,用健那绿染液使活细胞中的线粒体染成蓝绿色
    C. 验证酶的专一性实验中,不能用碘液检测淀粉酶是否使淀粉和蔗糖水解
    D. 探究温度对酶活性影响的试验中,常温条件是对照组,低温和高温条件是实验组
    【答案】 B;C;
    【解析】 A、高倍显微镜下观察细胞中的叶绿体时,应选用含叶绿体大而少的细胞来观察,A错误;
    B、由于活细胞具有选择透过性,台盼蓝不能进入活细胞,但可以使死细胞染上蓝色。健那绿染液是一种活体染料,能将线粒体染成蓝绿色,B正确;
    C、不能用碘液对实验结果进行检测,因为用碘液无法检测出蔗糖是否被水解,C正确;
    D、探究温度对酶活性影响的实验中,温度是自变量,不同实验温度相互对照,常温、低温和高温条件均为实验组,D错误;
    故选BC。
    三、非选择题(本部分包括5题,共计57分)
    20、肉毒杆菌(厌氧性梭状芽孢杆菌)是致死性最高的病原体之一,广泛存在于自然界中。肉毒杆菌的致病性在于其产生的神经麻痹毒素,即肉毒毒素。它是由两个亚单位(每个亚单位由一条链盘曲折叠而成)组成的一种生物大分子。下图是肉毒毒素的局部结构简式 :
    请据此回答 :
    (1) 肉毒杆菌属于 ( 填“真核”或“原核 ”) 生物,幽门螺杆菌与植物细胞在细胞结构上最主要区别是 ,植物细胞壁成分主要是 。
    【答案】 原核;幽门螺旋杆菌无成形的细胞核
    ;纤维素和果胶;
    【解析】 肉毒杆菌(厌氧性梭状芽孢杆菌)属于细菌,是原核生物,是单细胞生物。幽门螺旋杆菌属于原核细胞,植物细胞是真核细胞,它们在细胞结构上最主要的区别是前者无成形的细胞核。植物细胞壁的主要成分是纤维素和果胶。
    (2) 由上图可知,该片段含有 种氨基酸,在形成该片段时要脱去 分子水,因脱水而形成的化学键称为 。一分子肉毒毒素至少含有 个氨基。
    【答案】 5;4;肽键;2;
    【解析】 分析图片可知,该片段含有 4 个肽键,含有 5 个氨基酸,5 个氨基酸的 R 基不同,即该片段含有 5 种氨基酸,在形成该片段时要脱去 5-1=4 分子水。由题意可知,肉毒毒素是由两个亚单位(每个亚单位由一条肽链盘曲折叠而成)组成的多肽,多肽由氨基酸经过脱水缩合结合形成,一分子肉毒毒素有 2 条肽链,每条多肽链中至少有一个游离的氨基,所以游离的氨基酸至少是 2 个。
    (3) 高温可使肉毒毒素失活的主要原理是 。
    【答案】 高温改变了肉毒毒素的空间结构
    ;
    【解析】 高温可使肉毒毒素失活的主要原理是高温可破坏肉毒毒素的空间结构而使其失活。
    (4) 若组成肉毒毒素的氨基酸有 m 个,氨基酸的平均分子量为 128,则肉毒毒素的相对分子质量为 。
    【答案】 110m+36;
    【解析】 蛋白质相对分子质量 = 氨基酸数目 × 氨基酸平均相对分子质量 - 脱去水分子数 ×18,因此肉毒毒素的相对分子质量为:m ×128 - (m -2)7215ee9c7d9dc229d2921a40e899ec5f ×18 = 110m+36。
    21、下图为组成细胞的分子的相关概念图,据图回答问题 ;
    (1) 若多糖 Y 是植物细胞壁的主要成分之一,则单糖 X 是 ;若多糖 Y 存在于动物细胞中,则其是 。
    【答案】 葡萄糖;糖原;
    【解析】 1. 若多糖 Y 是植物细胞壁的主要成分之一,则 Y 是纤维素,组成纤维素的单糖是葡萄糖。
    2. 动物细胞中的多糖是糖原(或肝糖原和肌糖原)。
    (2) 除五碳糖外,组成 DNA 的核苷酸 W1 与组成 RNA 的核苷酸 W2 的差异是 。
    【答案】 W1 中有胸腺嘧啶(T),W2 中含有尿嘧啶(U)
    ;
    【解析】 除五碳糖外,组成 DNA 的核昔酸 W1 与组成 RNA 的核苔酸 W2 的差异是:组成 DNA 核昔酸中含有胸腺密淀 (T),组成 RNA 的核昔酸中含有尿喀淀 (U)。
    (3) 若 V 只含一种元素,则 V 表示的元素是 ; 元素 S 存在于乙类氨基酸的 基上。若蛋白质 T 能携带氧气,则蛋白质 T 含有的微量元素是 。
    【答案】 N;R;Fe;
    【解析】 组成氨基酸的基本元素为 C、H、O、N,若 V 只含一种元素,则 V 表示的元素是 N,蛋白质中的 S 存在于氨基酸的 R 基中。若蛋白质 T 能携带氧气,则蛋白质 T 是血红蛋白,含有的微量元素是 Fe。
    (4) 脂质 U 是不是构成细胞质膜的主要成分? ( 填“是”或“否 ”),判断的理由是 : 。
    【答案】 否;脂质 U 仅由 C、H、O 三种元素组成,脂质中的磷脂是细胞膜和细胞器膜的主要组成成分,但磷脂双分子的组成元素中还含有 N、P。
    ;
    【解析】 脂质中的磷脂是细胞膜和细胞器膜的主要组成成分,磷脂分子的组成元素为 C、H、O、N、P,而脂质 U 仅由 C、H、O 三种元素组成,脂质 U 不是构成细胞膜和细胞器膜的主要成分。
    22、如图甲是四类细胞的亚显微结构模式图,图乙为真核细胞结构及细胞内物质转运的示意图,请据图回答下列问题 :
    (1) 图甲中四类细胞共有的细胞器是 。能够进行光合作用的细胞有 (填序号),细胞 II 中遗传物质的主要载体是 ,其主要化学成分的基本组成单位是 。
    【答案】 核糖体;Ⅱ;Ⅲ;Ⅳ;
    【解析】 图甲中四类细胞中,I、II 和 IV 细胞属于真核细胞,III 细胞属于原核细胞,真核细胞和原核细胞共有的细胞器是核糖体;能够进行光合作用的细胞是 I(高等植物细胞)、III(蓝藻细胞)、IV(低等植物细胞)。
    (2) 图乙中具双层膜的结构有 (填名称)。研究表明硒元素对图甲 I 细胞中的②的膜有稳定作用,可以推测人体缺硒时下列细胞中最易受损的是 (填序号)。
    ①成熟的红细胞 ②平滑肌细胞 ③心肌细胞 ④口腔上皮细胞
    【答案】 线粒体、叶绿体
    ;③④
    ;
    【解析】 1. 细胞胞中主要的八种细胞器包括:线粒体、叶绿体、内质网、高尔基体、溶酶体、液泡、中心体、核糖体,其中具有双层膜的细胞器是线粒体和叶绿体
    2. 硒对线粒体膜有稳定作用,线粒体是细胞的动力车间,因此人体缺硒时最容易受损的细胞是需要能量多的细胞,口腔上皮细胞、心肌细胞需要能量更多。
    (3) 不同生物膜的功能不同,从生物膜的组成成分分析,其主要原因是 。
    【答案】 含有的蛋白质种类和数量不同
    ;
    【解析】 蛋白质是生命活动的主要体现者,不同生物膜的功能不同,从生物膜的组成成分分析,其主要原因是含有的蛋白质种类和数量不同。
    (4) 图甲中的 I 细胞放在等渗的葡萄糖溶液中,则细胞的体积会增大,请分析原因 。
    【答案】 细胞吸收葡萄糖,浓度增大,吸水体积变大
    ;
    【解析】 图甲中的|类细胞放在等渗的葡萄糖溶液中,由于细胞会吸收葡萄糖,导致细胞液浓度增大,当细胞液浓度大于外界溶液浓度时,细胞吸水,体积变大。
    (5) 用 3H- 亮氨酸(一次性提供一定量)标记细胞内的分泌蛋白,追踪不同时间具有放射性的分泌蛋白颗粒在细胞内分布情况和运输过程,其中正确的是 。
    A.
    B.
    C.
    D.
    【答案】 C;
    【解析】 含 3H- 亮氨酸的分泌蛋白,首先由附着在内质网上的核糖体合成,之后进入内质网中进行加工,而后由高尔基体包装形成分泌小泡。因此放射性开始在附有核糖体的内质网中较高,随后放射性在高尔基体中逐渐积累,最后,分泌小泡的放射性逐渐升高。
    故选C。
    23、南酸枣内含有多酚氧化酶,因能氧化多酚类物质极易发生褐变,很大程度上影响了其品质,科研人员用南酸枣粗酶液和邻苯二酚(多酚类物质)探究温度对多酚氧化酶活性的影响。实验步骤如下:
    ①制备南酸枣粗酶液 : 取适量南酸枣肉,加入 100mLpH=7 的磷酸盐缓冲液,混合搅拌,置于冷冻离心机中离心,取上清液,4°C 保存备用。
    ②取 16 支试管,分为 A、 C、D、E、F、G、H 八组,每组两支试管,其中一支试管加入 0.5mL 邻苯二酚和磷缓冲液,另一支加入 0. 5mlL 的南酸枣粗酶液。
    ③将八组试管分别置于不同温度水浴保温 5min。
    ④将每组两支试管中的溶液合后在原水浴中保温,5min 后检测试管中邻苯二酚的含量,计算多酚氧化酶的活性,实验结果如图所示。
    (1) 多酚氧化酶催化多酚类物质的氧化反应更高效的原因是 。
    【答案】 降低了化学反应的活化能
    ;
    【解析】 酶的催化机理是降低化学反应的化学能,多酚氧化酶催化多酚类物质氧化的机理是多酚氧化酶能降低多酚类物质氧化的活化能。
    (2) 步骤①和②中均加入 pH=7 的磷酸盐缓冲溶液的目的是控制无关变量 。
    【答案】 维持酶的最适 pH
    ;
    【解析】 据题意可知,本实验的自变量为温度,pH 属于无关变量,因此加入 pH=7 的磷酸盐缓冲溶液是维持酶的最适 pH,控制无关变量。
    (3) 实验结果显示 条件下多酚氧化酶的活性最高, 条件下邻苯二酚的含量最高,此时酶的空间是否遭到破坏? ( 填“是”或“否 ”)。如果被破坏,用双缩脲试剂鉴定是否发生紫色反应? ( 填“是”或“否 ”)。
    【答案】 50℃;10℃;否;否;
    【解析】 据图可知,50℃条件下多酚氧化酶的活性最高,多酚氧化酶能催化邻苯二酚的分解,酶活性越强,底物邻苯二酚分解更多,底物的含量较低,据此可知,10℃条件下多酚氧化酶的活性最低,邻苯二酚的含量最高。低温时,酶活性较低,但酶的空间结构没有遭到破坏。
    空间结构一般指的酶( 蛋白质 )的二、三、四级结构。 空间结构被破坏不影响 一级结构 ,不影响肽键的。 而 双缩脲试 是与肽键反应,所以不影响。
    (4) 为了在运输和储藏中减轻褐变,请你依据研究结果给出合理的建议 。
    【答案】 低温运输和储藏
    ;
    【解析】 南酸枣内含有多酚氧化酶,因能氧化多酚类物质极易发生褐变,据图可知,低温时,多酚氧化酶活性较低,多酚类物质不易发生褐变,因此在运输和储藏中为减轻褐变,可以低温运输和储藏。
    (5) 科研人员在研究中发现, 较高浓度的乳酸能抑制多酚氧化酶的活性,其原理是 。
    【答案】 乳酸能破坏多酚氧化酶的空间结构
    ;
    【解析】 过酸或者过碱能使酶的空间结构发生改变导致酶失活,因此一定浓度的乳酸能抑制多酚氢化酶的活性,原理是乳酸破坏多酚氧化酶的空间结构。
    24、盐地碱蓬能生活在靠近海滩或者海水与淡水汇合的河口地区,它能在盐胁迫逆境中正常生长,与其根细胞独特的转运机制有关。如图是盐地碱蓬根细胞参与抵抗盐胁迫的示意图 (HKT1、AKT1、SOS1 和 NHX 均为转运蛋白 )。请回答问题 :
    (1) 植物液泡中能储存较高浓度的某些特定物质,这体现了液泡膜具有 的特性。
    【答案】 控制物质进出
    ;
    【解析】 细胞膜的功能特点是具有选择透过性,可以让水分子自由通过,细胞要选择吸收的离子和小分子也可以通过,而其他的离子、小分子和大分子则不能通过,所以植物液泡中能储存较高浓度的某些特定物质。
    (2) 在高盐胁迫下,当盐浸入到根周围的环境时,Na+ 借助通道蛋白 HKT1 以 方式大量进入根部细胞,同时会抑制了 K+ 进入细胞,导致细胞中 Na+、K+ 的比例异常,使细胞内的酶失活,影响蛋白质的正常合成。
    【答案】 协助扩散;
    【解析】 在高盐胁迫下,当盐浸入根周围的环境时,Na+ 顺浓度梯度借助通道蛋白 HKT1 进入根部细胞的方式为协助扩散 ; 图中显示 HKT1 能协助 Na+ 进入细胞,AKT1 能协助 K+ 进入细胞。
    (3) 盐地碱蓬的根细胞会借助 Ca2+ 调节 Na+、 K+ 转运蛋白的功能,进而调节细胞中 Na+、K+ 的比例。由此推测,细胞质基质中的 Ca2+ 对 HKT1 和 AKT1 的作用依次为 、 (填“激活”或“抑制”),使细胞内的蛋白质合成恢复正常。另外,一部分离子被运入液泡内,通过调节渗透压促进根细胞吸水,从而降低细胞内盐浓度。水分子进入根细胞的方式为 。
    【答案】 激活;抑制;自由扩散;
    【解析】 根据题意分析,细胞中 Na+、K+ 的比例异常,使细胞内的酶失活,会影响蛋白质的正常合成从而影响植物生长,要使胞内的蛋白质合成恢复正常,结合题干信息和图示分析,细胞质基质中的 Ca2+ 抑制 HKT1 运输 Na+,激活 AKT1 运输 K+,进而使细胞中 Na+/K+ 的比例恢复正常。水分子进入根毛的方式是自由扩散,不需要载体协助。
    (4) 盐地碱蓬根细胞的细胞质基质与细胞液、细胞膜外的 pH 不同。这种差异主要由 H+-ATP 泵以 方式将 H+ 转运到 来维持的。这种 H+ 分布为图中的 转运蛋白运输 Na+ 提供了动力。
    【答案】 主动运输;细胞膜和液泡膜
    ; SOS1
    ;
    【解析】 据图可知,耐盐植物根细胞的细胞质基质中 pH 为 7.5,而细胞膜外和液泡膜内 pH 均为 5.5,细胞质基质中 H+ 含量比细胞膜外和液泡膜内低,要维持浓度差,则主要由细胞膜和液泡膜上的 H+-ATP 泵以主动运输方式将 H+ 转运到细胞膜外和液泡来维持 ;H+ 借助转运蛋白 SOS1 顺浓度梯度从细胞膜外运输到细胞质基质形成的势能,为 Na+ 从细胞质基质运输到细胞膜外提供了动力。深剖。此时 H+ 与 Na+ 借助 SOS1 的转运方式为协同运输。
    (5) 根据植物抗盐胁迫的机制,农业生产上促进盐化土壤中耐盐作物增产的措施有 (答出一点即可)。
    【答案】 通过灌溉降低土壤溶液浓度
    ;
    【解析】 根据植物抗盐胁迫的机制,农业生产上促进盐化土壤中耐盐作物增产的措施有:通过灌溉降低土壤溶液浓度;增施钙肥等。

    相关试卷

    江苏省徐州市第七中学2023-2024学年高一上学期期末生物学试题:

    这是一份江苏省徐州市第七中学2023-2024学年高一上学期期末生物学试题,共4页。

    江苏省徐州市2023-2024学年高一上学期1月期末生物试题:

    这是一份江苏省徐州市2023-2024学年高一上学期1月期末生物试题,共8页。

    江苏省海安高级中学2023-2024学年高一上学期期中考试生物试卷(含答案):

    这是一份江苏省海安高级中学2023-2024学年高一上学期期中考试生物试卷(含答案),共24页。试卷主要包含了单选题,读图填空题,实验探究题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

    文档详情页底部广告位
    欢迎来到教习网
    • 900万优选资源,让备课更轻松
    • 600万优选试题,支持自由组卷
    • 高质量可编辑,日均更新2000+
    • 百万教师选择,专业更值得信赖
    微信扫码注册
    qrcode
    二维码已过期
    刷新

    微信扫码,快速注册

    手机号注册
    手机号码

    手机号格式错误

    手机验证码 获取验证码

    手机验证码已经成功发送,5分钟内有效

    设置密码

    6-20个字符,数字、字母或符号

    注册即视为同意教习网「注册协议」「隐私条款」
    QQ注册
    手机号注册
    微信注册

    注册成功

    返回
    顶部
    Baidu
    ma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