所属成套资源:【备战2025】高考地理一轮复习单元+模块+综合检测(含解析)
2025年高考地理一轮复习:单元检测四 地表形态的塑造(含解析)
展开
这是一份2025年高考地理一轮复习:单元检测四 地表形态的塑造(含解析),共17页。试卷主要包含了在Ⅴ点进行钻探,最可能发现,推断组成“浮石筏”的物质是,此处两侧板块运动方向和地形是,推测Ⅰ期洪积扇发育时,该地区,青海省开特米里克矿区,阅读图文资料,完成下列要求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
1.本试卷分选择题和非选择题两部分,共8页。
2.答卷前,考生务必用蓝、黑色字迹的钢笔或圆珠笔将自己的姓名、班级、学号填写在相应位置上。
3.请在密封线内作答,保持试卷清洁完整。
一、选择题:本题共15小题,每小题3分,共45分。每小题只有一个选项符合题目要求。
(2024·新疆和田模拟)平潭位于福建沿海地区,该地有一种特殊的花岗岩地貌景观——“千层石蛋”(图1),“千层石蛋”上有一层层的圆圈式纹理,独特的地貌吸引了众多游客。图2为“岩石圈物质循环示意图(部分)”。据此完成1~2题。
1.形成“千层石蛋”的岩石属于图2中的( )
A.甲 B.乙 C.丙 D.丁
2.与“千层石蛋”的形成密切相关的地质作用有( )
①岩浆活动 ②冰川侵蚀 ③变质作用 ④球状风化 ⑤流水堆积 ⑥海浪侵蚀
A.①⑤⑥ B.①④⑥
C.③④⑤ D.②④⑥
(2024·河北承德期中)下图示意野外钻探过程中对某岩层的钻探数据统计,其中横线以上数据为钻井顶的海拔,横线以下代表该岩层顶部的埋藏深度。据此完成3~5题。
3.该岩层所在区域的构造地貌为( )
A.背斜谷 B.向斜谷
C.背斜山 D.向斜山
4.在Ⅴ点进行钻探,最可能发现( )
A.金属矿产资源 B.地下水资源
C.油气资源 D.地热资源
5.推测沿Ⅰ→Ⅵ钻探点一线出露地表的岩层新老变化为( )
A.由老逐渐变新 B.先变老,后变新
C.由新逐渐变老 D.先变新,后变老
(2023·广东实验中学模拟)2019年8月,水手在汤加群岛附近先是发现海上上升蒸汽柱,然后看到海面覆盖了大片“浮石筏”(如下图所示)。据此完成6~7题。
6.推断组成“浮石筏”的物质是( )
A.海洋污染物组成的陆地
B.鱼类、水藻组成的群落
C.由海底岩浆喷出快速冷却形成
D.由海水上升导致岩石上浮形成
7.此处两侧板块运动方向和地形是( )
A.相向运动 海岭 B.相向运动 海沟
C.相离运动 裂谷 D.相离运动 岛弧
(2023·河南郑州统考)大青山位于阴山山脉中部,全新世(距今约1万年)以来,山前形成逐层叠覆的三期洪积扇,洪积扇发育主要受气候变化和构造活动影响。下图为“大青山山前洪积扇示意图”,下表为“三期洪积扇气候特征统计表”。据此完成8~9题。
8.三期洪积扇发育过程中,河流出山口位置最稳定的是( )
A.① B.② C.③ D.④
9.推测Ⅰ期洪积扇发育时,该地区( )
A.河流水量最大 B.山区抬升强烈
C.岩体坚硬稳固 D.河流流速最慢
(2024·吉林长春模拟)青海省开特米里克矿区位于柴达木盆地西部,海拔一般在2 742~3 200 m,地表以泥土为主的湖相沉积物为主,常年盛行西北风,雅丹地貌分布广泛。下图示意该地区雅丹体形态。据此完成10~12题。
10.青海省开特米里克矿区( )
A.地表水系发育好 B.风化、风蚀作用弱
C.岩性坚硬致密 D.全年风向稳定
11.图示雅丹体( )
A.①为背风坡 B.②为迎风坡
C.①处朝向西北 D.②处朝向西南
12.伴随雅丹地貌的发展过程,该地区( )
A.气候逐渐由干变湿
B.海拔逐渐由低变高
C.地势逐渐趋向平坦
D.垄脊长度逐渐变长
(2023·辽宁名校期中)终碛堤是在冰川末端形成的堤状堆积体,多条终碛堤标志冰川的变化。冰川融水流过终碛堤后,其挟带的大量碎屑物质堆积成扇形堆积体,称为冰水扇。下图为“冰川终碛堤、冰水扇示意图”。据此完成13~15题。
13.终碛堤1比终碛堤2( )
A.形成时间早 B.冰水侵蚀强
C.碎屑粒径小 D.堆积时间短
14.气温最低的时间出现在( )
A.终碛堤1形成之前
B.终碛堤1形成之后
C.终碛堤2形成之前
D.终碛堤2形成之后
15.冰水扇形成的主要地质作用过程是( )
A.流水堆积、侵蚀→冰川堆积、侵蚀
B.冰川堆积、侵蚀→流水侵蚀、堆积
C.冰川侵蚀、堆积→流水堆积、侵蚀
D.冰川侵蚀、堆积→流水侵蚀、堆积
二、非选择题:本题共4小题,共55分。
16.阅读图文材料,完成下列问题。(15分)
地貌是地球表面岩石在内外力地质作用下发生剥蚀、搬运、沉积后形成的地球表面的起伏。下图示意江西某盆地地貌发育四个阶段的地质剖面。
(1)按地貌发育的先后顺序排列a、b、c、d四幅图,并说明排序的理由。(6分)
(2)分析盆地边缘比盆地中部的地貌发育程度更高的原因。(6分)
(3)比较该盆地南北两侧的地貌发育程度差异并推测其影响因素。(3分)
17.(2024·湖北武汉模拟)阅读图文材料,完成下列问题。(12分)
壶穴是一种近似壶形的凹坑,一般位于基岩河床上,是河流上游经常出现的一种流水地貌,是由水流挟带砾石或粗沉积物磨蚀基岩河床形成的凹坑,主要分布在瀑布、跌水的陡崖下方以及坡度较陡的急滩。下图示意壶穴的形成演化阶段。
(1)说出壶穴地貌的形成条件。(4分)
(2)指出“碟形”“倒Ω形”,“锅形”壶穴形成的先后顺序,并说明理由。(4分)
(3)若壶穴发育区地壳进一步抬升,推测壶穴位置的变化并分析原因。(4分)
18.(2023·广东中山模拟)阅读图文资料,完成下列要求。(13分)
马卡迪卡迪盆地地处非洲博茨瓦纳北部,年降水量约400毫米,蒸发量约是降水量的三倍。该盆地为多条内流河的汇水中心,地质历史时期曾是广阔的湖泊,目前沙丘集中在盆地西部发育。沙源、动力、植被、沙丘表面物质等因素能够影响沙丘的侵蚀和堆积,进而影响沙丘的形态及流动性。沙丘集中区西部和东部沙丘的流动性有较大差别。图1示意马卡迪卡迪盆地位置及沙丘分布,图2示意沙丘集中区西部到东部沙丘形态变化。
(1)推测马卡迪卡迪盆地沙丘集中区的沙源。(3分)
(2)马卡迪卡迪盆地西部的沙丘发育更好,对此做出合理解释。(4分)
(3)随着气候暖干化,预测沙丘集中区东部和西部沙丘流动性的变化趋势并分别说明原因。(6分)
19.(2023·河北保定联考)阅读图文材料,完成下列要求。(15分)
琼州海峡地处海南岛与雷州半岛之间,海峡南岸东起海南角临南海北部,西至临高角接北部湾。琼州海峡南侧沿岸分布向峡内伸突的岬角,将沿岸分割成3个大型弧形海湾:铺前湾、海口湾和澄迈湾。琼州海峡南岸波浪主要受风控制,夏季以东南风为主,冬季以东北风为主。海域内人工岛(明珠岛、如意岛)的建设对邻近海湾区域地形造成重大影响。琼州海峡南岸海滩地貌存在季节性沙坝。下图示意琼州海峡南岸海滩位置,下表示意琼州海峡南岸各海湾平均潮差统计数据。
(1)简述影响琼州海峡南岸海滩地貌变化的主要因素。(3分)
(2)说出图示三大海湾中淤积最严重的海湾,并说明理由。(4分)
(3)指出琼州海峡南岸水下季节性沙坝的变化,并分析原因。(4分)
(4)说明澄迈湾内潮差最大的原因。(4分)
单元检测四 地表形态的塑造
考生注意:
1.本试卷分选择题和非选择题两部分,共8页。
2.答卷前,考生务必用蓝、黑色字迹的钢笔或圆珠笔将自己的姓名、班级、学号填写在相应位置上。
3.请在密封线内作答,保持试卷清洁完整。
一、选择题:本题共15小题,每小题3分,共45分。每小题只有一个选项符合题目要求。
(2024·新疆和田模拟)平潭位于福建沿海地区,该地有一种特殊的花岗岩地貌景观——“千层石蛋”(图1),“千层石蛋”上有一层层的圆圈式纹理,独特的地貌吸引了众多游客。图2为“岩石圈物质循环示意图(部分)”。据此完成1~2题。
1.形成“千层石蛋”的岩石属于图2中的( )
A.甲 B.乙 C.丙 D.丁
2.与“千层石蛋”的形成密切相关的地质作用有( )
①岩浆活动 ②冰川侵蚀 ③变质作用 ④球状风化 ⑤流水堆积 ⑥海浪侵蚀
A.①⑤⑥ B.①④⑥
C.③④⑤ D.②④⑥
答案 1.A 2.B
解析 第1题,由材料可知,形成“千层石蛋”的岩石为花岗岩,属于侵入型岩浆岩。结合所学知识推断出图2中甲为侵入型岩浆岩,乙为喷出型岩浆岩,丙为沉积岩,丁为变质岩,故选A。第2题,“千层石蛋”属于花岗岩地貌,岩浆侵入形成花岗岩,后地壳抬升出露地表。平潭地处沿海地区,海浪作用强烈,岩石表面受海浪侵蚀和球状风化影响一层层剥落,露出岩石内部的部分,长此以往,形成了一层层的圆圈式纹理,①④⑥正确;该地位于我国亚热带沿海地区,无冰川作用,②错误;“千层石蛋”是花岗岩地貌(经岩浆活动形成),无变质作用,③错误;“千层石蛋”圆圈式纹理经风化、侵蚀形成,并非经流水堆积作用形成,⑤错误。故选B。
(2024·河北承德期中)下图示意野外钻探过程中对某岩层的钻探数据统计,其中横线以上数据为钻井顶的海拔,横线以下代表该岩层顶部的埋藏深度。据此完成3~5题。
3.该岩层所在区域的构造地貌为( )
A.背斜谷 B.向斜谷
C.背斜山 D.向斜山
4.在Ⅴ点进行钻探,最可能发现( )
A.金属矿产资源 B.地下水资源
C.油气资源 D.地热资源
5.推测沿Ⅰ→Ⅵ钻探点一线出露地表的岩层新老变化为( )
A.由老逐渐变新 B.先变老,后变新
C.由新逐渐变老 D.先变新,后变老
答案 3.A 4.C 5.B
解析 第3题,读图并计算可得,该岩层顶部海拔中间高两侧低,岩层向上弯曲,为背斜,由图中等高线分布可知,该地为谷地,所以该地为背斜谷,故选A。第4题,该地地质构造为背斜,背斜是良好的储油储气构造,C正确。金属矿产资源一般分布在变质岩岩层,向斜储水,地热资源一般在板块边缘或断层不稳定处丰富,A、B、D错误。第5题,该地地质构造为背斜,背斜构造岩层新老关系是自中间向两翼由老变新,从钻探点Ⅰ→Ⅵ,岩层年龄先变老,后变新。B正确。
第1部分第5章地表形态的塑造 第2讲构造地貌的形成 考点1:地质构造与地貌 题点1:褶皱 微题点1:背斜
(2023·广东实验中学模拟)2019年8月,水手在汤加群岛附近先是发现海上上升蒸汽柱,然后看到海面覆盖了大片“浮石筏”(如下图所示)。据此完成6~7题。
6.推断组成“浮石筏”的物质是( )
A.海洋污染物组成的陆地
B.鱼类、水藻组成的群落
C.由海底岩浆喷出快速冷却形成
D.由海水上升导致岩石上浮形成
7.此处两侧板块运动方向和地形是( )
A.相向运动 海岭 B.相向运动 海沟
C.相离运动 裂谷 D.相离运动 岛弧
答案 6.C 7.B
解析 第6题,根据图示信息可知,浮石多气孔构造,为喷出型岩浆岩,当岩浆喷出地表之后,其中的气体沿岩浆未凝固的缝隙释放出来,形成了气孔,故组成“浮石筏”的物质是由海底岩浆喷出快速冷却形成,故选C。第7题,由图可以看出,汤加群岛位于印度洋板块和太平洋板块的交界处(消亡边界),板块发生相向运动,大洋板块与大陆板块碰撞挤压,大洋板块俯冲到大陆板块之下形成海沟,大陆板块受挤压上升形成岛弧和海岸山脉。此处位于汤加群岛东侧,应该是板块相向运动形成的海沟,故选B。
第1部分第5章地表形态的塑造 第2讲构造地貌的形成 考点2:板块运动与地貌
(2023·河南郑州统考)大青山位于阴山山脉中部,全新世(距今约1万年)以来,山前形成逐层叠覆的三期洪积扇,洪积扇发育主要受气候变化和构造活动影响。下图为“大青山山前洪积扇示意图”,下表为“三期洪积扇气候特征统计表”。据此完成8~9题。
8.三期洪积扇发育过程中,河流出山口位置最稳定的是( )
A.① B.② C.③ D.④
9.推测Ⅰ期洪积扇发育时,该地区( )
A.河流水量最大 B.山区抬升强烈
C.岩体坚硬稳固 D.河流流速最慢
答案 8.A 9.B
解析 第8题,根据图示信息可知,①河口发育了Ⅰ期、Ⅱ期、Ⅲ期洪积扇,②④河口都只发育了Ⅱ期、Ⅲ期洪积扇,缺失了Ⅰ期洪积扇;③河口只发育了Ⅲ期洪积扇,因此①河流出山口位置最稳定,故选A。第9题,根据材料信息可知,Ⅰ期洪积扇发育时气候暖干,降水较少,河流流量较小,A错误;Ⅰ期洪积扇面积最大,可能是由于山区地壳抬升强烈,河流落差大,水流速度快,河流搬运的洪积物数量多、堆积区域大,B正确;岩体坚硬稳固不利于洪积扇的形成,C错误;河流流速慢,搬运的物质少,不利于面积较大的洪积扇形成,D错误。
第1部分第5章地表形态的塑造 第3讲 河流地貌 考点2:河流堆积地貌 题点1:山前冲积平原
(2024·吉林长春模拟)青海省开特米里克矿区位于柴达木盆地西部,海拔一般在2 742~3 200 m,地表以泥土为主的湖相沉积物为主,常年盛行西北风,雅丹地貌分布广泛。下图示意该地区雅丹体形态。据此完成10~12题。
10.青海省开特米里克矿区( )
A.地表水系发育好 B.风化、风蚀作用弱
C.岩性坚硬致密 D.全年风向稳定
11.图示雅丹体( )
A.①为背风坡 B.②为迎风坡
C.①处朝向西北 D.②处朝向西南
12.伴随雅丹地貌的发展过程,该地区( )
A.气候逐渐由干变湿
B.海拔逐渐由低变高
C.地势逐渐趋向平坦
D.垄脊长度逐渐变长
答案 10.D 11.C 12.C
解析 第10题,该地区地处干旱地区,地表水系发育差,A错误;干旱地区风力作用显著,故风化、风蚀作用强,B错误;由材料可知,该地地表以泥土为主的湖相沉积物为主,岩性脆弱,C错误;由材料可知,该地常年盛行西北风,风向稳定,D正确。第11题,该地常年盛行西北风,故西北方向为迎风坡,风力侵蚀作用明显,大风挟带的沙粒冲击和摩擦岩石下部,使岩石下部呈凹槽化,坡度陡,而背风坡风力弱,坡度缓。因此①为迎风坡,朝向西北方向,C正确。第12题,雅丹地貌形成、发育、衰亡过程中气候逐渐由湿变干、海拔逐渐变低、地势趋向平坦、垄脊长度逐渐变短。故选C。
(2023·辽宁名校期中)终碛堤是在冰川末端形成的堤状堆积体,多条终碛堤标志冰川的变化。冰川融水流过终碛堤后,其挟带的大量碎屑物质堆积成扇形堆积体,称为冰水扇。下图为“冰川终碛堤、冰水扇示意图”。据此完成13~15题。
13.终碛堤1比终碛堤2( )
A.形成时间早 B.冰水侵蚀强
C.碎屑粒径小 D.堆积时间短
14.气温最低的时间出现在( )
A.终碛堤1形成之前
B.终碛堤1形成之后
C.终碛堤2形成之前
D.终碛堤2形成之后
15.冰水扇形成的主要地质作用过程是( )
A.流水堆积、侵蚀→冰川堆积、侵蚀
B.冰川堆积、侵蚀→流水侵蚀、堆积
C.冰川侵蚀、堆积→流水堆积、侵蚀
D.冰川侵蚀、堆积→流水侵蚀、堆积
答案 13.A 14.A 15.D
解析 第13题,终碛堤是在冰川末端形成的堤状堆积体,所以终碛堤的位置应该就是冰川的最外侧边缘。从图上看,终碛堤1位于终碛堤2下方,说明终碛堤1形成于终碛堤2之前,堆积体更大,堆积时间更长;从材料无法判断二者冰水侵蚀的强弱;冰川侵蚀分选性较差,大小颗粒混杂,故选A。第14题,终碛堤2是冰川收缩后在更高位置形成的,可见冰川是在向上萎缩,应该是环境在变暖之中,时间越靠前气温越低。终碛堤1形成于终碛堤2之前,终碛堤1形成之前是最靠前的时间,故选A。第15题,冰水扇是冰川融水流过终碛堤1、终碛堤2之间时,侵蚀、搬运地面物质,在终碛堤1下方堆积而成,因此首先是冰川侵蚀、堆积形成两个终碛堤之间的物质,再由流水侵蚀、堆积而成,故选D。
第1部分第5章地表形态的塑造 第4讲其他外力地貌 考点4:冰川地貌 题点2:冰川堆积地貌
二、非选择题:本题共4小题,共55分。
16.阅读图文材料,完成下列问题。(15分)
地貌是地球表面岩石在内外力地质作用下发生剥蚀、搬运、沉积后形成的地球表面的起伏。下图示意江西某盆地地貌发育四个阶段的地质剖面。
(1)按地貌发育的先后顺序排列a、b、c、d四幅图,并说明排序的理由。(6分)
(2)分析盆地边缘比盆地中部的地貌发育程度更高的原因。(6分)
(3)比较该盆地南北两侧的地貌发育程度差异并推测其影响因素。(3分)
答案 (1)顺序:c-a-d-b。
理由:按c-a-d-b顺序,河床切割程度不断加深(盆地中部下沉明显);地表岩石更加破碎。
(2)盆地边缘受断层活动影响,岩石更加破碎;盆地边缘地层抬升,地势较高,受侵蚀强;盆地中部断层活动相对较弱,岩层较稳定,侵蚀较弱。
(3)南侧较北侧发育程度高(强烈)。
影响因素:岩层类型(岩性)、地(岩)层厚度。
解析 (1)由材料“地貌是地球表面岩石在内外力地质作用下发生剥蚀、搬运、沉积后形成的地球表面的起伏”可知,先有内力作用,后有外力作用。由图可知,c图主要为内力作用,所以形成最早;中间岩层相对下降形成地堑,流水沿裂隙下渗,有了a图信江的发育;信江不断下蚀深切,形成d图形态;地表岩石在流水等外力作用下,更加破碎,形成b图地貌。所以,地貌发育的先后顺序为c-a-d-b。(2)由图可以看出,盆地边缘处于断层处,受其影响,岩石更加破碎;盆地边缘两侧地层抬升,地势较高,受外力侵蚀强;盆地中部断层活动相比边缘两侧相对较弱,岩层相对稳定,受外力侵蚀较弱。(3)读图可知,南侧岩石破碎,沟谷发育众多,发育程度高(强烈)。由图中沉积岩的厚度与地貌发育程度差异可知,南北两侧的地貌发育程度差异与两侧沉积岩的类型(岩性)、岩层的厚度关系密切。
17.(2024·湖北武汉模拟)阅读图文材料,完成下列问题。(12分)
壶穴是一种近似壶形的凹坑,一般位于基岩河床上,是河流上游经常出现的一种流水地貌,是由水流挟带砾石或粗沉积物磨蚀基岩河床形成的凹坑,主要分布在瀑布、跌水的陡崖下方以及坡度较陡的急滩。下图示意壶穴的形成演化阶段。
(1)说出壶穴地貌的形成条件。(4分)
(2)指出“碟形”“倒Ω形”,“锅形”壶穴形成的先后顺序,并说明理由。(4分)
(3)若壶穴发育区地壳进一步抬升,推测壶穴位置的变化并分析原因。(4分)
答案 (1)河流径流量大,含沙量大,流水对基岩的磨蚀作用强;落差大,水流速度快;岩性较软且有裂缝发育,易被侵蚀。
(2)由先到后:“碟形”壶穴,“倒Ω形”壶穴,“锅形”壶穴。理由:在季节性洪水的作用下,河流挟带大量泥沙、砾石在凹陷处不断旋转打磨形成“碟形”壶穴;在“碟形”壶穴的基础上,砾石继续研磨侵蚀,导致“碟形”壶穴加大、加深,形成“倒Ω形”;随着壶穴深度和大小的增加,壶穴口部和底部流水差异侵蚀明显,“倒Ω形”壶穴顶部塌陷,形成“锅形”壶穴。
(3)位置变化:向上游移动。理由:地壳抬升,侵蚀基准面相对下降,溯源侵蚀加剧,壶穴向上游移动。
第1部分第5章地表形态的塑造 第3讲 河流地貌 考点1:河流侵蚀地貌 题点3:其他河流侵蚀地貌
18.(2023·广东中山模拟)阅读图文资料,完成下列要求。(13分)
马卡迪卡迪盆地地处非洲博茨瓦纳北部,年降水量约400毫米,蒸发量约是降水量的三倍。该盆地为多条内流河的汇水中心,地质历史时期曾是广阔的湖泊,目前沙丘集中在盆地西部发育。沙源、动力、植被、沙丘表面物质等因素能够影响沙丘的侵蚀和堆积,进而影响沙丘的形态及流动性。沙丘集中区西部和东部沙丘的流动性有较大差别。图1示意马卡迪卡迪盆地位置及沙丘分布,图2示意沙丘集中区西部到东部沙丘形态变化。
(1)推测马卡迪卡迪盆地沙丘集中区的沙源。(3分)
(2)马卡迪卡迪盆地西部的沙丘发育更好,对此做出合理解释。(4分)
(3)随着气候暖干化,预测沙丘集中区东部和西部沙丘流动性的变化趋势并分别说明原因。(6分)
答案 (1)河流带来的松散沉积物;古湖床沉积物;强烈的物理风化导致岩石就地破碎;古沙翻新。
(2)该地盛行偏东风,向西输送的风沙较多;时令河注入盆地西部,河流带来的沙源较多;偏东风向西搬运过程中,遇到盆地西侧地形阻挡,风沙沉降。
(3)变化趋势:东部沙丘趋于固定,西部沙丘趋于流动。原因:东部蒸发增强,盆地中心盐碱化加剧,沙丘表面形成盐结壳,对沙丘起到保护作用;西部植被退化,固沙能力减弱。
第1部分第5章第4讲 其他外力地貌 考点2:风沙地貌 题点2:风积地貌
19.(2023·河北保定联考)阅读图文材料,完成下列要求。(15分)
琼州海峡地处海南岛与雷州半岛之间,海峡南岸东起海南角临南海北部,西至临高角接北部湾。琼州海峡南侧沿岸分布向峡内伸突的岬角,将沿岸分割成3个大型弧形海湾:铺前湾、海口湾和澄迈湾。琼州海峡南岸波浪主要受风控制,夏季以东南风为主,冬季以东北风为主。海域内人工岛(明珠岛、如意岛)的建设对邻近海湾区域地形造成重大影响。琼州海峡南岸海滩地貌存在季节性沙坝。下图示意琼州海峡南岸海滩位置,下表示意琼州海峡南岸各海湾平均潮差统计数据。
(1)简述影响琼州海峡南岸海滩地貌变化的主要因素。(3分)
(2)说出图示三大海湾中淤积最严重的海湾,并说明理由。(4分)
(3)指出琼州海峡南岸水下季节性沙坝的变化,并分析原因。(4分)
(4)说明澄迈湾内潮差最大的原因。(4分)
答案 (1)沿岸潮差变化;泥沙来源;海湾开口方向。
(2)海口湾。理由:有南渡江汇入,带来大量泥沙;海湾较为封闭,湾内海水流速较慢,有利于泥沙淤积;受人工岛的阻挡,湾内风浪小,冬季风对海湾的侵蚀作用弱。
(3)夏、秋季出现,冬、春季消散。原因:夏、秋季以东南风为主,波浪动力较弱,海滩向海洋方向发育,促进海滩淤积,形成水下沙坝;冬、春季盛行东北风,海滩遭受侵蚀,水下沙坝消失。
(4)海湾北部无海岛阻挡,进入和退出海湾内的水量大;澄迈湾呈喇叭口形状,口大腹小,海水进入和退出海湾内时水位变化大。
第1部分第5章地表形态的塑造 第4讲其他外力地貌 考点3:海岸地貌 题点2:海积地貌
年代
气候
Ⅰ期洪积扇
距今11 000~8 000年
暖干
Ⅱ期洪积扇
距今8 000~5 000年
暖湿
Ⅲ期洪积扇
距今3 000年以来
冷干
海湾
潮差/m
春
夏
秋
冬
全年
铺前湾
0.48
1.01
0.99
0.82
0.83
海口湾
1.12
1.26
1.22
1.16
1.19
澄迈湾
1.51
1.54
1.43
1.43
1.47
年代
气候
Ⅰ期洪积扇
距今11 000~8 000年
暖干
Ⅱ期洪积扇
距今8 000~5 000年
暖湿
Ⅲ期洪积扇
距今3 000年以来
冷干
海湾
潮差/m
春
夏
秋
冬
全年
铺前湾
0.48
1.01
0.99
0.82
0.83
海口湾
1.12
1.26
1.22
1.16
1.19
澄迈湾
1.51
1.54
1.43
1.43
1.47
相关试卷
这是一份(新高考)高考地理二轮复习精品专题四 地表形态的塑造(含解析),共20页。试卷主要包含了下列说法正确的是,面积仍在扩大的平坦面是,该断面河流流速最大的时期为,推测该河段所在区域的地壳经历了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
这是一份2024版新教材高考地理复习特训卷单元检测四地表形态的塑造,共10页。试卷主要包含了选择题,非选择题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
这是一份2023届新高考地理一轮复习测试(12)地表形态的塑造单元检测(湘教版)含答案,共14页。试卷主要包含了选择题,非选择题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