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2022年高考历史复习专题一第2讲中国古代经济训练新人教版
展开
这是一份2022年高考历史复习专题一第2讲中国古代经济训练新人教版,共5页。试卷主要包含了选择题,非选择题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
1.神农之教曰:“士有当年而不耕者,则天下或受其饥矣;女有当年而不绩者,则天下或受其寒矣。”故身亲耕,妻亲绩,所以见致民利也。(引自《吕氏春秋》)材料用神农的话指出了 ( )
A.重农抑商的必要性 B.男耕女织的重要性
C.井田制瓦解的必然性 D.自然经济的脆弱性
答案 B
解析 本题易错选为A,题干材料体现不出对商业的抑制,主要强调了一家一户男耕女织,即“身亲耕,妻亲绩”的重要性。
2.唐代诗人王绩在《田家》一诗中写到:“倚床看妇织,登垅课儿锄。”对诗中反映的生产模式表述错误的是 ( )
A.生产中存在雇佣与被雇佣的关系
B.以家庭为生产生活单位
C.生产目的是为了生活的需要和交纳赋税
D.农业和家庭手工业相结合
答案 A
解析 从“妇织、儿锄”可以看出该诗反映的是小农经济,不是雇佣关系。
3.清代学者陶煦说:“金宝庐舍,转瞬灰烬,惟有田者,岿然而独无恙。故上自绅富,下至委巷工贾胥吏之俦,赢十百金,即莫不志在良田。”下列理解错误的是 ( )
A.反映了当时“以末致富,以本守之”的社会风气
B.土地兼并的盛行瓦解了自给自足的个体小农经济
C.这导致工商业缺乏必要的资本积累,严重阻碍了资本主义萌芽的发展
D.这与清政府倡导的“农为天下之本,而工商皆其末也”的指导思想相吻合
答案 B
解析 材料所反映的信息为农业与工商业的关系,选项A、C、D符合中国封建社会的史实。注意题目是逆向选择。
4.下图是反映宋代社会经济状况的著名画卷《清明上河图》(局部),从中可以获得的历史信息有 ( )
①商业交易受到严格控制 ②城市功能以军事为主 ③是当时商品经济发展的写照 ④打破坊市界限,城市商业面貌变化大
A.①②③④ B.②③④ C.①② D.③④
答案 D
解析 注意时间是宋代,即可判断。
5.“三旬蚕忌闭门中,邻曲都无步行踪。犹是晓晴风露下,采桑时节暂相逢。”“小妇连宵上绢机,大耆催税急于风。今年幸甚蚕桑熟,留得黄丝织夏衣。”此材料描述的是
( )
A.丝织业 B.制瓷业 C.冶铸业 D.造纸业
答案 A
解析 由材料中的“采桑”“蚕”“黄丝”可知描述的是丝织业。
6.各朝末期土地高度集中的状况,用一句在中国两千年封建史上被历朝历代抑兼并思想家反复引用的话可以说明,叫“富者田连阡陌,贫者无立锥之地”。对这一现象的表述不正确的一项是 ( )
A.根源在于封建土地私有制的发展
B.封建中央政权软弱是造成王朝末期土地兼并愈演愈烈的直接原因
C.土地兼并严重时农民与地主的矛盾和封建国家与地主的矛盾会突出起来
D.均田制是根本解决土地兼并现象的良策
答案 D
解析 封建国家往往是在不触动地主土地所有权的条件下,去争取延缓土地兼并的形势,因此它只能缓和这种形势,是无法从根本上解决这一问题的。
7.《荀子·王制》载:“论百工,审时事,辨功苦,尚完利,便备用,使雕琢、文采不敢专造于家,工师之事也。”如果你是其中一位工匠,不可能 ( )
①在家制造供统治者使用的产品 ②按生产件数领取工资
③在白瓷器皿上雕琢美丽图案 ④有选择雇主的自主权
A.①②③ B.①③④ C.②③④ D.①②③④
答案 D
解析 题干材料出自《荀子·王制》,说明材料反映的是先秦时期官营手工业的状况,②③④皆不可能;“使雕琢、文采不敢专造于家”反映的就是官营手工业工匠不敢在家制造供统治者使用的产品,必须在官府作坊劳作,①也不可能。
8.明代张居正说:“商不得通有无以利农,则农病;农不得力本穑以资商,则商病。故商农之势,常若权衡。”这种农商并重的言论 ( )
A.反映了商品经济的发展
B.表现了重农抑商政策的瓦解
C.表明政府十分重视商业
D.代表了士大夫对商业的态度
答案 A
解析 中国古代封建王朝基本的经济政策是“重农抑商”,明朝时仍继续实行,据此可排除B、C、D。明朝时期,在农业、手工业恢复发展的基础上,商品经济十分繁荣,小农经济与市场的联系日益密切。在此背景下,张居正主张农商并重。
二、非选择题
9.阅读下列材料:
材料一 “徐州古丰县,有村曰朱陈。去县百余里,桑麻青氛氲。机梭声札札,牛驴走纭纭。女汲涧中水,男采山上薪。县远官事少,山深人俗淳。有财不行商,有丁不入军。家家守村业,头白不出门。”
材料二 “稳定小农”是封建王朝长治久安的良策,每一个新王朝建立时,对此尤为关注。 ——叶显恩《明清徽州农村社会与佃仆》
材料三 “民有幸不役于人而有田者自耕者,皆以等书于籍而公(官府)役之……至不胜(不能承受),则贱卖其田,或逃而去。是以民服事其上,而下无觊觎。”
——欧阳修《欧阳文忠公全集》
材料四 “自田制坏而兼并之法行,贫民下户极多,而中之家(相当于自耕农)赈贷之所不及,一遇水旱,狼狈无策,只有流离饿莩耳。” ——董喟《救荒活民书》
请回答:
(1)材料一反映的是怎样的生产方式?它有什么特点?
(2)依据材料,结合所学知识分析自耕农经济在古代中国经济中具有怎样的地位和作用?
(3)依据材料,结合所学知识分析自耕农在我国古代社会中存在的有利因素和不利因素分别有哪些?
(4)依据上述材料并结合所学的知识指出,中国封建经济的内在矛盾是什么?
答案 (1)“男耕女织”式的小农经济。(或自耕农经济)
特点:男耕女织,自给自足;生产规模小,生产资料有限;脆弱性;封闭性;分散性。
(2)自耕农是封建国家长治久安的基础,是封建国家赋税和徭役的依据;自耕农具有比较强的生产积极性,有利于古代社会经济的发展。
(3)有利因素:封建王朝初期往往采取奖励农耕和扶持自耕农的政策。不利因素:封建国家加在自耕农身上沉重的徭役负担、自耕农经济难以抵抗自然灾害的侵袭、土地兼并现象的出现和严重等。
(4)内在矛盾:封建统治的安定依赖于大量自耕农的存在和稳定,但封建国家和政府的剥削、地主阶级的土地兼并不断破坏自耕农经济,这成为封建社会和国家经济内部不可调和的矛盾。
10.阅读下列材料:
材料一 著名的(晋商)旅蒙商号大胜魁(注:创始人最初是肩挑小贩)……成为有影响的大商号后,还在店内供奉着一条扁担、两个木箱、一块石头(曾作秤砣用),其意是警示商号后人不忘当年创业之艰难。……晋商在经营活动中,总结出许多谚语,如“宁叫赔折腰,不让客吃亏”;“售货无诀窍,信誉第一条”;……“买卖成不成,仁义都要在”等。
材料二 关于明代中后期石门镇(注:浙北名镇之一)油坊经济的发展,文献有载:“崇为吾郡上游,当孔道,号剧难治,而石门镇为甚……镇油坊可二十家,杵油须壮有力者,夜作晓罢,即丁夫不能日操杵。坊须数十人,间日而作。镇民少,辄募旁邑民为佣。其就募者,类赤身无赖,或故髡钳而匿名避罪者。二十家合之八百余人。一夕作,佣值二铢而赢。”
材料三 乾隆二十四年,两广总督李侍尧上《防夷五事》:据称夷商在省住冬,应请永行禁止也;据称夷人到粤,宜令寓居行商管束稽查也;据称借领外夷资本积雇请汉人役使,并应查禁也;据称外夷雇人传递信息之积弊,宜请永除也;据称夷船进泊处,应请酌拨营员弹压稽查也。
请回答:
(1)上述材料分别反映了明清时期我国经济领域出现了怎样的新现象?
(2)依据材料一和所学知识概括晋商发达的原因。
(3)材料二石门镇油坊经济出现的新现象有何具体体现?
(4)你对材料三中《防夷五事》有何理性上的认识?
答案 (1)材料一:出现了区域性商人群体(商业资本活跃)。材料二:在明代中后期的江南一些地区出现了具有了资本主义萌芽性质的手工业部门。材料三:将对外贸易严加管理,有了明确的法规,使闭关政策形成为制度。
(2)主观上:自强不息的进取精神、诚信为本的经营道德等。(如答“敬业、进取”“守信、讲义”等也可)客观上:明清时期,小农经济与市场联系日益密切,城镇经济繁荣。
(3)石门镇的油坊拥有雄厚资金、能够雇佣很多工人;手工工场主招募邻近游民进行手工业生产,生产规模很大,这些游民丧失了土地,脱离了官府户籍的束缚,为了谋生受雇于手工工场主,是单纯依靠出卖劳动力为生的无产者;手工工场主付给被雇佣者工资,他们之间的关系是雇佣与被雇佣的关系。
(4)《防夷五事》是清政府闭关政策的体现;闭关政策使中国失去了对外贸易的主动权,阻碍了中外经济文化的交流和科学技术的进步,阻碍了中国资本主义萌芽的发展。
相关试卷
这是一份2022年历史高考复习专题一第1讲中国古代政治制度训练新人教版,共5页。试卷主要包含了选择题,非选择题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
这是一份备战2025届高考历史一轮总复习训练题第54讲商业贸易和人类的经济与生活,共6页。
这是一份备战2025届高考历史一轮总复习训练题第42讲中国古代的政治制度官员选拔与管理及变法与改革,共5页。试卷主要包含了明太祖圣谕,下面为各时期门下省诸局情况表,元代行省实行一署多员制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