所属成套资源:2024-2025学年中考语文作文指导
专题28 心理描写(教案)-2024-2025学年中考语文作文指导
展开
这是一份专题28 心理描写(教案)-2024-2025学年中考语文作文指导,共7页。教案主要包含了导入,习作剖析,例文赏析,写作实践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
1.认识人物心理活动描写的基本方法。
2.能结合情境进行具体生动的人物心理活动描写。
教学重难点:
学习如何捕捉生活细节,描写生动的细节
教学过程:
一、导入:
人的表情、神态、动作、语言的变化,都来自于心理活动的变化。不同的心理,就会产生不同的情感,不同的情感就会表现出不同的神情和言行。在我们的作文中,常常会用到人物心理活动的描写,那什么是心理活动的描写呢?
心理活动的描写就是将人物在特定环境中内心的喜、怒、哀、惧、秘密和矛盾生动具体地呈现出来。总之,写作文应当深入人物的心灵,揭示人物的内心世界, 表现人物丰富而复杂的思想感情。
二、习作剖析
找出以下片段中的心理活动描写的语句(在原文段中用横线画出),说说其心理活动描写过程中的不足之处。
语文课开始了,老师把批好的试卷发了下来。在拿到试卷之前,我紧张得要命,就怕自己考砸了。试卷拿到手以后,我一看不及格,很是伤心。
这个作文片段,写的是“我”知道考试成绩前后的心理活动。虽然,用“紧张得要命”“很是伤心”等语句,但我们并不感觉到他有多紧张,有多伤心,原因就是他用抽象的概述代替具体可感的描写,显得单调、乏味、无新意。
心理描写精彩片段
1.推开房间,看看照出人影的地板,又站住犹豫:‘脱不脱鞋?’一转念,忿忿想到:‘出了五块钱呢!’再也不怕脏,大摇大摆走了进去,往弹簧太师椅上一坐:‘管它,坐瘪了不关我事,出了五元钱呢。’”
——高晓声《陈奂生上城》
分析:以上的心理描写就属于直接描写式,它非常恰当的将陈奂生患得患失、狭隘自私的小农经济的心理描写了出来。
2、“我一边跑一边想:看样子是难以逃脱了。扔了米跑吧,山上急等着用用粮食,舍不得丢,——而且就是扔了也不一定能逃得脱;不扔吧,叫敌人追上了也是人粮两空。怎么办呢?……这时,洪七还紧跟着我,呼哧呼哧直喘气呢。我听着他的喘气声,蓦地想出了一个法子。可是当我这样想着的时候,我自己不由得浑身都颤抖了起来:儿子,多好的儿子……这叫我怎么跟他妈交代呢。……可是,不这样又不行,孩子要紧,革命的事业更要紧!也许我能替了孩子,可孩子替不了我呀!……”
——王愿坚《粮食的故事》
分析:以上的文段,心理描写非常成功。作者用抒情的笔法,写“我”与儿子洪七给山上的红军送粮,在途中遇到了敌人。在万分危急的情况下,是牺牲儿子保护粮食,还是保护儿子?“我”的内心斗争非常激烈,心情极度矛盾、复杂。最后,“我”毅然牺牲了儿子, 使“我”的崇高品质得到了最好的表现。
3、那个小女孩的妈妈却没有说什么,嘴唇微微动了一下,对小女孩的话似乎既没表示认可,也没有训斥。我想那位老太太一定很生气,心里一定不好受,可老太太的表情却意外平静得很,似秋日的水波毫无波澜,似冬日的暖阳毫不灼人。
我的天啊!难道那位老太太听不见吗?受到一个小女孩如此的侮辱,还这么和气。我觉得这个小女孩太不懂事了,如此伤害一位老太太。我真为老太太伤心。周围的人群随后议论起来,年轻的母亲红着脸拉走了小女孩迅速离开了商场,消失在人们的视线中,消失在人们的议论声中。
如何进行心理描写
(一)内心独白
内心独白,就是自己对自己讲的无声的话。人在不同的心理状态下会对自己讲不同的话,这不同的话就能反映人物不同的心理状态。把特定状态下自己对自己讲的话详尽地描写下来就能生动地表现出人物的心理。
注意在内心独白之前应加上“想”、“心说”等提示语。
例如要描写上文中那位同学的紧张心理就可以这样写:
例1:我不停地在心里念叨:阿弥陀佛,大慈大悲的观世音菩萨,保佑我吧!我再也不踢球了,不看电视,不打游戏机了。唉!都怪我自己,老想着打游戏机,考试前一天还趁父母不在家偷看了一个小时的电视。老师啊,手下留情,你让我过了这一关,我以后上课一定好好听讲,千万千万别让我不及格啊!
例2:京京垂下头。他多么喜欢这个故事啊!他真想念一段,哪怕是几行字的那么一小段呢!他准能念好。朗读课文难道一定要唱歌的嗓子吗?
(二)用梦幻,巧妙地发出心灵的呼唤
幻境是反映人物心理的一种特殊而又新颖的表现方式。它常常是一种尚未有过,却可能出现的生活现象的形象表现。
还是以上面那位同学的“紧张”为例。人在极度紧张的状态下,眼前或耳边会有虚幻的画面或声音,其内容往往是自己最怕看到或听到的,把这些详细地描绘下来,就能十分准确地表现人物的内心世界。——在进行幻觉描写前也要用一些提示语,如:“似乎看见”“仿佛听到”等。
例1:我好像看见满试卷鲜红的钢叉组成一张巨大的网向我卷来,使我不得动弹,不能呼吸。我又仿佛看到了老师满面的怒容,仿佛听到了父母悲伤的叹息声和旁人的嘲笑声。
例2:每当夜间疲倦,正想偷懒时,仰面在灯光中瞥见他黑瘦的面貌,似乎正要说出抑扬顿挫的话来……于是点上一枝烟,再继续写些为“正人君子”之流所深恶痛疾的文字。
(三)用神态语言动作反映内心的变化
一个人的思想的波动,往往能够从人物的言语神态中表现出来,语言行动是心理的外在表现形式,人物的心理通过语言行动向外界传达。通过抓住人的形态的变化来刻画心理活动,不失为一种高明的写作方法。
例1:试卷静静地反躺在桌上。我用有点颤抖的手去掀试卷,一个鲜红的“4”字映入我的眼帘,我的手一抖,试卷又合上了。我一咬牙,把手伸到试卷底下,用力一翻,随着“啪”的一声,我看到了我的分数──48,可怜的“48”,我“唉”的一声便瘫在了桌上。
例2:韩麦尔先生站起来,脸色惨白,我觉得他从来没有这样高大。“我的朋友们啊,”他说,“我——我——”但是他哽住了,他说不下去了。他转身朝着黑板,拿起一支粉笔,使出全身的力量,写了两个大字:“法兰西万岁!”然后他呆在那儿,头靠着墙壁,话也不说,只向我们做了一个手势:“散学了,——你们走吧。”
(四)用景物自然地折射内心的感受
一个人在不同的心情时看相同的景物,会产生不同的感受,因为人对使自己心灵产生感应的事物特别敏感,因此人的眼睛能根据自己的心情选择景物,并伴随着强烈的主观感受。
人物的性格、情绪一般都可以通过景物描写来反映。古诗文中就常有“采菊东篱下,悠然见南山”的闲适之心,也常有“感时花溅泪,恨别鸟惊心”的悲伤之感,这种寄情于景、借景抒情的写法,能够收到“状难写之景于眼前,含不尽之意于言外”的效果。
一位同学在《茵草坪上的故事》中的一段景物描写就很不错:
例1:“一场春雨之后,坪里的小草长得愈发茂盛了,那一大片的翠绿简直就是一块碧玉,绿得发疯,绿得逼你的眼睛。在他眼中,那滋生的不是一种植物,而是一种叫‘幸福’的种子。”
[这段景物描写很好地写出了主人公喜悦和幸福的感受。]
上面考试紧张的作文,也可以用景物描写来烘托“我”的紧张担忧。
例2:天阴沉沉的,不时刮来阵阵冷风。风刮到我身上,我就不由自主地打颤。教室里静悄悄的,只听见“沙沙”的发试卷的声音,“哗啦!”我的心随之猛跳了一下,一个同学不小心把书碰到了地下。同桌的试卷已发下来了,72分,看着同桌哭丧的脸,我不由得心里直打鼓。
[这段场景描写很好地写出了主人公等待发试卷时的紧张心理。]
例3:四周只是草滩或凹地,已无一户人家。
黄昏,船舱里的小泥炉,飘起第一缕炊烟,它是这里的惟一的炊烟。它们在晚风中向水面飘去,然后又贴着水面,慢慢飘去。当锅中的饭已经煮熟时,河水因晒了一天太阳而开始飘起炊烟一样的热气。此时,热气与炊烟,就再也无法分得清楚了。
五、例文赏析
阅读下面的中考佳作,在文中找出心理活动描写的句子(在原文中用横线画出),并说说这些句子的表达效果。
最好的奖赏
人们在做了好事之后,得到的奖赏往往有许多种:可以是物质上的奖赏,像金钱;可以是精神上的奖赏,像一声“谢谢”。但我觉得,人做了好事之后,能给人带来便利,那才是最好的奖赏。
那是一个普通的黄昏,我像平时一样骑着自行车回家。路上车来车往,人们步履匆匆,我也马不停蹄地赶路。忽然,在离我三米左右的前方出现了一个不大不小的洞。我心头一缩,猛地按住刹车,车轮擦出一声刺耳的响声后在洞旁停下。“好险!”我心有余悸地看了眼,原来是沟井口,上面原有的盖子不翼而飞,怕是被些没良心的人给盗走了。我调整了一下紊乱的呼吸,刚准备赶路,可脚停在踏板上:这个洞虽不大,可是一旦陷进去了,即使不会头破血流,至少会人仰马翻。
霎时,我想起“今日视线”中多次报道的由于沟井口盖被偷而酿成的惨剧:一张张鲜血淋漓的脸庞、一声声疼痛呻吟回放在我的脑里…难道我能这样一走了之吗?不,我不能!
我环视了一周,一面“汕头投资洽谈会”的红旗落入我的视线中。它虽插在绿化带上,可身子却斜向马路,过路的车子对它都要礼让三分。“有了!”我暗暗一喜,将自行车靠在路边,小心翼翼地穿过车流,拔起红旗,再回到洞口旁,将红旗插进洞里。红旗从洞口探出头来,鲜艳的旗帜随风飘扬,在平坦而宽阔的马路上,显得格外抢眼,格外美丽。我满意地一笑,翻上单车,继续赶路。
骑出几米远后,我回头一望,车流人流来来往往,却都避开红旗行走。霎时,一股惬意和欣喜油然而生。
也许人们并不知道我的存在,也许他们没有看到我的所作所为。但我一个小小的动作,却使他们化险为夷,平安到家。我觉得,这就是对我最好的奖赏。
通过对自己的内心独白、语言、动作的心理描写,把我在沟井口洞里插上红旗以提示大家避行这件事的心理活动描写得生动具体,充分地表现了我当时的心情,突出了文章的主题“最好的奖赏”。
我与父亲的亲密接触
窗外,雨纷纷飘落,很是阴冷。望着父亲蹒跚离去的背影,我的心里暖暖的,我们的心近了。
下课了,同学们挤在屋檐下,欢悦的笑声溢满校园。初秋的风像刀,我只有躲在教室里,不知妈妈会不会给我送衣服来。
“瞧!那个人。”不知是谁喊了声。
“是个瘸子。看,他摔倒了。”“哈哈!”同学们的注意力立刻被吸引了过去。
一个瘸子在泥泞中挣扎着,他驼着背。泥泞的土路仿佛成心和他过不去,不是抓下他的鞋子,就是滑倒他的拐杖。瘸子就在泥泞里挣扎着,一步一滑地向学校走来。
上课了,同学们挤进了教室,教室里好像暖和了些。“安得广厦千万间,大庇天下寒士俱欢颜,风雨不动安如山。”老师的读书声飞出教室,也飞进了我的心。“哎!妈,你怎么还不来呢?”我心里暗自嘀咕着,“下午我可怎么过啊!这么冷的天,我今天可只穿了件单衣啊!”
教室窗外闪出了一个身影。
“瘸子!他来找谁啊?”同学们小声地嘀咕着。我扭头望去,“怎么是他!妈呢?她怎么没来?难道……”
“你来说一下刚才那一句如何翻译。”老师走到我面前。我站起来,不知道老师刚才讲的什么。
“上课怎么能走神呢,别辜负了父母对你的期望。”父母的期望?我爸才不会关心我,他只知道关心他养的鸡,只有妈妈会关心我。我瞟了眼窗外。
“去吧!”老师仿佛知道我在想什么,“你父亲经常在我回家的路上等我,问你在学校的情况,他不愿意到学校来,他说你大了…”
老师的话没有说完,我的头“嗡”的一声,怎么是这样,他不是从来都不关心我吗?
“去吧!”老师眼里满是鼓励,“你父亲是关心你的。”
我走出教室,“爸,你……“
“快,把衣服穿上,回头别着凉了。”父亲一边说,一边脱下满是泥水的雨衣,从背上解下干爽的包袱。我接过,一股暖流传来。
“你妈胃病犯了,来不了。我本不想来,可我怕你冻着,所以就来了。”
一向冷漠得像石头一样的父亲,竟然这样温情。
“爸!你到我宿舍歇会儿,等雨停了再回。”我扶着父亲,向宿舍走。
“不行啊,我还得去鸡棚看看呢!可不能冷着它们。你回吧,好好的,听老师的。”说完,他一头扎进雨里,那蹒跚的背影模糊在风雨里。
雨在飘落,风在吹。可我身上不冷了,因为心里暖暖的。我和父亲的这次亲密接触,让我们的心近了。
景物描写简练而准确,情景自然融合,起到渲染气氛,烘托人物心情的作用;首尾两段前后照应,突出文章主题,水到渠成;事例叙述得生动具体,生活气息浓厚,人物的言行符合各自身份特点;对人物的语言、神态、动作等,进行精心细腻的描绘,特别是心理描写丰富具体,充分地显示了“我”由不理解父亲到理解、敬佩父亲的心理变化过程;对细节传神的刻画,恰到好处地揭示人物的内心世界。
六、写作实践
“一粒沙里见世界,半瓣花上说人情。”大千世界就是由“一粒沙”“半瓣花”这样的微小事物构成的。生活中,触动你心灵,给你启迪,助你成长的,往往是那人、那物、那情……
请以“与 _____ 相处的日子”为题,叙写自己真实的生活故事。
要求:
(1)在横线上把题目补充完整。
(2)字数600字以上。
(3)不得抄袭,不得套作。
(4)行文中不得出现真实的地名、校名、人名。
【范文】
与奶奶相处的日子
从小,我就和奶奶一起生活。奶奶时常会带我回山村老家,这样我能和奶奶看到外面世界的日新月异的变化。
和奶奶相处时,我时常问奶奶:“你们过去是怎么生活的呢?”奶奶像是陷入深深的沉思中。想了一阵以后才缓缓地叙说她们那一辈人的艰难情景。
奶奶和爷爷最早住在一个叫秀阳的小山村,在那里生活了十几年,生活可苦了。五六十年代,那时他们的山村没有通电,点的是煤油灯整个村子里连一台黑白14寸电视都没有。晚上,人们早早入睡,山村一片漆黑。那时路也没有通,人们靠的是肩挑手提……”至于住房,奶奶说,那低矮的木房子,冬天北风刮,夏天台风吹,住得都提心吊胆的。当奶奶说这些时,我无法想像她和爷爷那个时候的日子,也无法体会祖辈们的含辛茹苦,因为我很幸运的生活在改革开放的年代里,我们的生活那么的优越。
如今,奶奶和爷爷早已不在那小山村生活了。我们都搬到福鼎住进了城里的高楼大夏,我在实验小学读书。在上学的路上,奶奶也会和我看城市的新景象;一路上,所见的是桐山溪水宽阔无比,清澈如潮溪水;岸边高楼大厦,幢幢拔地而起;商店摆着满琳琅满目的货品;车辆来来往往,奔驰而去。到了晚上,整个福鼎沉浸在多彩绚丽的霓虹灯中,一派欣欣向荣的景象。
是啊,人们的生活蒸蒸日上,无数的小朋友在长辈们的呵护下送到学校门口。我们这一代人与奶奶那时不一样,连上学的方式也改变了。我想,我们是幸运的,享受到祖辈们用辛勤的双手创造的劳动果实,更应该珍惜时间,好好学习,把我们的家乡建设得更加美好。
作文标题“与 相处的日子”。半命题作文,关键是填好关键性词语,有什么样的生活,对什么样的生活熟悉就填什么,认识什么样的好人、优秀的人,就填什么人。谁对你影响最大,谁对你帮助最大就写什么人。我们人生收获了很多很多的感情、经历、感悟、经验、教训等等。要写自己收获最大的一个方面,不能面面俱到。只有写自己的人生,才能写出真情实感。要写身边的人,身边的事,才能有生活,有东西可写。如可填“老师”“同桌”“外婆”“小猫”“书”“春天”“幸福”等。题目难度不大,但对审题有一定的要求,如果要想写得出彩并不容易。
相关教案
这是一份专题30 神态描写(教案)-2024-2025学年中考语文作文指导,共5页。教案主要包含了导入,认识神态描写,跟着课文学作文,人物神态描写经常片段,写作实践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
这是一份专题29 外貌描写(教案)-2024-2025学年中考语文作文指导,共8页。教案主要包含了导入,外貌描写剖析,改写训练,写作实践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
这是一份专题27 动作描写(教案)-2024-2025学年中考语文作文指导,共7页。教案主要包含了导入,认识动作描写,学生常见错误,如何进行动作描写,写作训练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