年终活动
搜索
    上传资料 赚现金
    英语朗读宝

    四川省绵阳市江油市2024-2025学年七年级上学期10月月考考语文试卷[解析版]

    四川省绵阳市江油市2024-2025学年七年级上学期10月月考考语文试卷[解析版]第1页
    四川省绵阳市江油市2024-2025学年七年级上学期10月月考考语文试卷[解析版]第2页
    四川省绵阳市江油市2024-2025学年七年级上学期10月月考考语文试卷[解析版]第3页
    还剩10页未读, 继续阅读
    下载需要10学贝 1学贝=0.1元
    使用下载券免费下载
    加入资料篮
    立即下载

    四川省绵阳市江油市2024-2025学年七年级上学期10月月考考语文试卷[解析版]

    展开

    这是一份四川省绵阳市江油市2024-2025学年七年级上学期10月月考考语文试卷[解析版],共13页。试卷主要包含了选择题,默写,综合读写,古诗词赏析,文言文阅读,现代文阅读,作文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
    一、选择题(共10分)
    1.下列加点字的注音全对的一项是( )
    A.酝酿(niàng) 澄清(chéng) 黄晕(yùn) 抖擞(sǒu)
    B.济南(jǐ) 看护(kàn) 萧瑟(sè) 应和(hé)
    C.贮蓄(zhú) 莅临(wèi) 发髻(jì) 粗犷(guǎng)
    D.吝啬(sè) 静谧(mì) 栖息(xī) 竦峙(zhì)
    【答案】A
    【解析】B.看护(kān),应和(hè);
    C.贮蓄(zhù),莅临(lì);
    D.栖息(qī)。
    2.下列各组词语中有错别字的一项是( )
    A.卖弄 稀疏 缭亮 烘托 呼朋引伴
    B.静默 应和 薄烟 舒活 抖擞精神
    C.蓑笠 嫩绿 抚摸 酝酿 繁花嫩叶
    D.润湿 眨眼 黄晕 婉转 花枝招展
    【答案】A
    【解析】本题考查字形。
    A.缭亮——嘹亮。故选A。
    3.选出下列句子所用修辞手法与其他三项不同的一项( )
    A.一切都像刚睡醒的样子,欣欣然张开了眼。
    B.春天像小姑娘,花枝招展的,笑着,走着。
    C.红的像火;粉的像霞;白的像雪。
    D.桃树、杏树、梨树,你不让我,我不让你,都开满了花赶趟儿。
    【答案】C
    【解析】这道题目是对修辞方法的考查。排比是把三个或三个以上意义相关或相近、结构相同或相似、语气相同的词组或句子并排在一起组成的句子。拟人是把事物人格化,把本来不具备人的一些动作和感情的事物变成和人一样。比喻就是把一个物体或人比成另一个物体,一般由本体、喻体和比喻词组成。夸张,是为了达到某种表达效果的需要,对事物的形象、特征、作用、程度等方面着意夸大或缩小的修辞方式。C项运用的是排比和比喻的修辞,其余三项为拟人修辞。
    4.依次填入下面句子中横线上的词语恰当的一项是( )
    风里带来些_____________泥土的气息,____________青草味儿,还有各种花的香,都在微微____________空气里酝酿。
    A.润湿的 混着 新翻的B.混着 润湿的 新翻的
    C.新翻的 润湿的 混着D.新翻的 混着 润湿的
    【答案】D
    【解析】本题考查对课文内容的掌握。选段出自朱自清的《春》,本文要求能够有感情的背诵课文。可以根据语境分析,“泥土的气息”只有在“翻地之后”才能闻得到。“泥土的气息、青草味儿、还有各种花的香”需要“混在”一起,才能“酝酿”。故选D。
    原文是:“吹面不寒杨柳风”,不错的,像母亲的手抚摸着你。风里带来些新翻的泥土的气息,混着青草味儿,还有各种花的香,都在微微润湿的空气里酝酿。鸟儿将巢安在繁花嫩叶当中,高兴起来了,呼朋引伴地卖弄清脆的喉咙,唱出宛转的曲子,与轻风流水应和着。牛背上牧童的短笛,这时候也成天嘹亮地响着。
    5.阅读下面的文字,回答问题。
    忽然到了晚间,水银柱降下来,黎明提前敲着窗户,你睁眼一看,屋顶、树枝、街道,都已经盖上柔软的雪被,地上的光亮比天上还亮。这雨的精灵,雨的公主,给南国城市和田野带来异常的蜜情,是它送给人们一年中最后的一份礼物。
    下列表述有误的一项是( )
    A.“屋顶”树枝”“街道”是名词。
    B.“晚间”“忽然”不全是名词。
    C.画线句子运用了比喻和拟人的修辞手法。
    D.“柔软”“蜜情”是名词。
    【答案】D
    【解析】D.有误。“柔软”是形容词。
    二、默写(共10分)
    6.按要求默写诗句。
    (1)日月之行,_________; _________,若出其里。(曹操《观沧海》)
    (2)《次北固山下》一诗中,借景抒情又蕴含自然理趣的两句是:__________,__________;描绘涨潮时水面宽阔,帆船顺风而行的句子是:__________,__________;抒发乡愁的句子是:__________?__________。
    (3)李白在《闻王昌龄左迁龙标遥有此寄》中对诗友进行由衷地劝勉和宽慰的句子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答案】(1)若出其中 星汉灿烂 (2)海日生残夜 江春入旧年 潮平两岸阔 风正一帆悬 乡书何处达 归雁洛阳边 (3)我寄愁心与明月 随君直到夜郎西
    三、综合读写(共5分)
    7.在潍坊国际风筝会志愿者活动中,你参与文字编辑工作。请阅读下面的两则材料,完成任务。
    材料一 战国时期,思想家墨子在鲁山(潍坊境内)“斫木为鸢,三年而成”。到了清代,潍县城里的风筝作坊已有30多年,商贾云集,生意兴隆。①1988年,世界风筝联合会确定潍坊为世界风筝都。②2006年,潍坊风筝制作工艺被国务院批准列入第一批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风筝成为了潍坊的城市名片和文化象征。
    材料二 潍坊风筝的制作工艺非常精湛;先用竹精巧地扎成骨架,再把纸、绢、绸等细心地糊到骨架上,然后独具匠心地绘制出色彩艳丽的图案。潍坊风筝融入了潍县木版年画技法和宫廷风筝庄重典雅的风格后,具有了很高的艺术价值。传承和创新使潍坊风筝既有娱乐、运动方面的实用性,又有造型、绘画方面的艺术性。
    (1)为使解说词句式协调,请你改写“材料一”画线句中的一句,使它与另一句句式一致。
    (2)请结合“材料一”“材料二”简要概括潍坊风筝的三个特点。不超过20字。
    【答案】(1)①1988年,潍坊被世界风筝联合会确定为世界风筝都.或:②2006年,国务院批准把潍坊风筝制作工艺列入第一批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
    (2)①历史悠久;②工艺精湛;③实用性和艺术性兼具.
    【解析】(1)此题考查了学生句式变换能力。做此题首先要分析原句格式,根据原句格式进行修改。或修改第一句成被字句;或修改第二句为把字句。(2)此题考查了学生材料探究能力。做此题要从材料中搜索信息:战国时期,思想家墨子在鲁山(潍坊境内)“斫木为鸢,三年而成”;潍坊风筝的制作工艺非常精湛;传承和创新使潍坊风筝既有娱乐、运动方面的实用性,又有造型、绘画方面的艺术性.由以上信息得出结论。
    四、古诗词赏析(共6分)
    阅读下面这首诗,完成小题。
    泸川纪行①
    杜甫
    自昔泸川负盛名,归途邂逅慰老身。
    江山照眼灵气出,古塞城高紫色②生。
    代有人才探翰墨,我来系缆结诗情。
    三杯入口心自愧,枯肠③无字谢主人。
    【注】①杜甫于代宗永泰元年(765年)从成都乘船东下,路过了泸州,创作《泸川纪行》一诗。泸川即指泸州。②紫色:可解为紫气,即祥瑞之气。③枯肠:一作“枯口”。
    8.本诗开篇写泸州久负盛名,请结合全诗概括“盛名”体现在哪些方面。
    9.请赏析“江山照眼灵气出,古塞城高紫色生”两句诗。
    【答案】①山河灵秀、位置险要、人才辈出和酒好。 ②本句采用对偶的手法,“江山照眼”和“古塞城高”相对,“灵气出”与“紫色生”相对,对仗工整,描绘出了泸州山河灵秀,城池高峻,地理位置重要的特点,流露出作者对泸州的赞美之情,呼应首句的“盛名”。
    【解析】
    【8题详解】
    本题考查对诗歌内容的理解。
    “江山照眼灵气出”的意思是:江河山岳光亮耀眼生出仙灵之气,可知泸川地区山河灵秀,富有盛名;“古塞城高紫色生”的意思是:地处古时边界要塞,城池高峻,祥瑞之气笼罩,可知泸川地势高险,是关塞要道;“代有人才探翰墨”的意思是:代代人才辈出,于文章书画方面崭露才华,可知泸川地区人才济济;“三杯入口心自愧,枯肠无字谢主人”的意思是:三杯酒入口内心感到羞愧,因为绞尽脑汁也想不到好的词句说出酒的好,表达对主人的感谢,可见泸川地区酒好醇香。综上所述,“盛名”体现在山河灵秀、位置险要、人才辈出和酒好。
    【9题详解】
    本题考查诗句的赏析。
    “江山”和“古塞”一指河山,一指位置,意思相关,“照眼”意思为:耀眼,与“城高”相对,“灵气”与“紫色”同为名词,“出”和“生”同为动词,因此上下为对偶句,对仗工整,上联从江河山岳光亮耀眼生出仙灵之气来展现出泸州山河灵秀,下联从泸州地处古时边界要塞,城池高峻,笼罩祥瑞之气来展现泸州地理位置的重要,流露出作者对泸州的赞美之情,呼应首句的“盛名”。
    五、文言文阅读(共12分)
    10.阅读甲乙两段文言文,完成各题。
    【甲】
    初,权谓吕蒙曰:“卿今当涂掌事,不可不学!”蒙辞以军中多务。权曰:“孤岂欲卿治经为博士邪!但当涉猎,见往事耳。卿言多务,孰若孤?孤常读书,自以为大有所益。”蒙乃始就学。及鲁肃过寻阳,与蒙论议,大惊曰:“卿今者才略,非复吴下阿蒙!”蒙曰:“士别三日,即更刮目相待,大兄何见事之晚乎!”肃遂拜蒙母,结友而别。
    (选自《资治通鉴•孙权劝学》)
    【乙】
    一年来归,妻跪问其故羊子曰久行怀思无它异也。妻乃引刀趋①机而言曰:“此织生自蚕茧,成于机杼。一丝而累,以至于寸,累寸不已,遂成丈匹。今若断斯织也,则捐②失成功,稽废时日。夫子积学,当日知其所亡③,以就懿④德。若中道而归,何异断斯织乎?”羊子感其言,复还终业,遂七年不返。
    (节选自《后汉书•烈女传》)
    【注】①趋:快步走向 ②捐:抛弃 ③亡,通“无”,不足 ④懿:美好
    (1)解释下面加点的词。
    ①见往事耳_______
    ②及鲁肃过寻阳_______
    ③当日知其所亡_______
    ④遂七年不返_______
    (2)乙文段中划线句子断句正确的一项是( )
    A.妻跪问其/故羊子曰/久行怀思/无它异也
    B.妻跪问其故/羊子曰/久行怀思/无它异也
    C.妻跪问其故/羊子曰/久行/怀思无它异也
    D.妻跪问其/故羊子曰/久行/怀思无它异也
    (3)下列说法不正确的一项是( )
    A.甲文段孙权要求吕蒙不仅要涉猎广泛,而且要钻研经书。
    B.乙文段中羊子被妻子的话感动,又回去修完了他的学业。
    C.甲乙两文段中,孙权、羊子之妻都劝学有法,并达到了劝学的目的。
    D.甲文段孙权指出“学”的必要性;乙文段羊子之妻指出“学”要不断积累,持之以恒。
    (4)把下列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
    ①蒙辞以军中多务。
    ②何异断斯织乎?
    【答案】(1)①了解 ②到了……的时候 ③每天 ④于是,就
    (2)B (3)A
    (4)①吕蒙用军中事务多来推辞。②同切断这丝织品又有什么不同呢?
    【解析】
    (1)本题考查重点文言词语在文中的含义。解释词语要注意理解文言词语在具体语言环境中的用法,如通假字、词性活用、古今异义等现象。
    ①句意为:了解历史罢了。见:了解。
    ②句意为:当鲁肃到寻阳的时候。及:到了……的时候。
    ③句意为:就应当每天知道自己不足的地方。日:每天。
    ④句意为:于是七年没有回来。遂:于是,就。
    (2)本题考查文言断句的能力。
    句意:妻子跪起身问他回来的缘故。羊子说:“出行在外久了,心中想念家人,没有别的特殊的事情。”“妻跪问其故”是完整的一个动作句,说明妻子问原因。“羊子曰”是引出羊子的话,后面是回答原因的内容,“久行怀思”“无它异也”从两方面回答了妻子的问话,分开即可。故断句为:妻跪问其故/羊子曰/久行怀思/无它异也。
    (3)本题考查理解材料内容。
    A.有误,根据甲文中的“孤岂欲卿治经为博士邪!但当涉猎,见往事耳”可知,孙权只要求吕蒙涉猎广泛而已,故选项中“钻研经书”错误;
    (4)本题考查文言句子翻译。解答时一定要先回到语境中,根据语境读懂句子的整体意思,然后思考命题者可能确定的赋分点,首先要找出关键实词、虚词,查看有无特殊句式,运用“留”“删”“调”“换”“补”的方法,直译为主,意译为辅。并按现代汉语的规范,将翻译过来的内容进行适当调整,达到词达句顺。此句中重点的词有:
    ①辞:推辞;以:用。
    ②何:什么;异:不同,区别;断:割断;斯:这。
    参考译文:
    【甲】当初,孙权对吕蒙说:“你现在当权管事,不可以不学习!”吕蒙用军中事务繁多来推托。孙权说:“我难道想要你研究儒家经典,成为博士(专掌经学传授的学官)吗?我只是让你粗略地阅读,了解历史罢了。你说军务繁多,谁比得上我(事务多)呢?我经常读书,自己觉得获益很多。”吕蒙于是开始学习。当鲁肃到寻阳的时候,鲁肃和吕蒙一起谈论议事,鲁肃十分吃惊地说:“你现在的军事方面和政治方面的才能和谋略,不再是原来的那个吴县的(没有学识的)阿蒙了!”吕蒙说:“志士(君子)分别几天,就重新另眼看待了,长兄你认清事物怎么这么晚呢?”于是鲁肃拜见吕蒙的母亲,和吕蒙结为朋友后分别了。
    【乙】一年后羊子回到家中,妻子跪起身问他回来的缘故。羊子说:“出行在外久了,心中想念家人,没有别的特殊的事情。”妻子听后,就拿起刀来快步走到织机前说道:“这些丝织品都是从蚕茧中生出,又在织机上织成。一根丝一根丝地积累起来,才达到一寸长,一寸一寸地积累,才能成丈成匹。现在如果割断这些正在织着的丝织品,那就无法成功(织出布匹),迟延荒废时光。你积累学问,就应当每天知道自己不足的地方,以此成就自己的美德;如果中途就回来了,那同切断这丝织品又有什么不同呢?”羊子被他妻子的话感动了,重新回去修完了自己的学业,并且七年没有回来。
    六、现代文阅读(共27分)
    11.阅读下文,回答相关问题。
    济南的冬天(节选)
    ①设若单单是有阳光,那也算不了出奇。请闭上眼睛想:一个老城,有山有水,全在天底下晒着阳光,暖和安适地睡着,只等春风来把它们唤醒,这是不是个理想的境界?小山整把济南围了个圈儿,只有北边缺着点口儿。这一圈小山在冬天特别可爱,好像是把济南放在一个小摇篮里,它们安静不动地低声地说:“你们放心吧,这儿准保暖和。”真的,济南的人们在冬天是面上含笑的。他们一看那些小山,心中便觉得有了着落,有了依靠。他们由天上看到山上,便不知不觉地想起:“明天也许就是春天了吧?这样的温暖,今天夜里山草也许就绿起来了吧?”就是这点幻想不能一时实现,他们也并不着急,因为有这样慈善的冬天,干啥还希望别的呢!
    ②最妙的是下点小雪呀。看吧,山上的矮松越发的青黑,树尖上顶着一臂地白花,好像日本看护妇。山尖全白了,给蓝天壤上一道银边。山坡上,有的地方雪厚点,有的地方草色还露着;这样,一道儿白,一道儿暗黄,给山们穿上一件带水纹的花衣;看着看着,这件花衣好像被风儿吹动,叫你希望看见一点更美的山的肌肤。等到快回落的时候,微黄的阳光斜射在山腰上,那点薄雪好像忽然害了羞,微微露出点粉色。就是下小雪吧,济南是受不住大雪的,那些小山太秀气!
    ③古老的济南,城里那么狭窄,城外又那么宽敞,山坡上卧着些小村庄,小村庄的房顶上卧着点雪,对,这是张小水墨画,也许是唐代的名手画的吧。
    (1)给第一段描绘的画面拟个标题___________________
    (2)仔细揣摩下面这个句子,好在哪里?
    这一圈小山在冬天特别可爱,好像是把济南放在一个小摇篮里,它们安静不动地低声地说:“你们放心吧,这儿准保暖和。
    (3)找出第②段中表示色彩的词语(至少四个),说说它们的作用?
    (4)“就是下小雪吧,济南是受不住大雪的,那些小山太秀气!”表达了作者怎样的思想感情?
    【答案】(1)阳光朗照下的山
    (2)比喻和拟人;形象地写出了济南四面环山的地形特点。同时,将小山写得像慈母般温存、可爱、慈善。生动而巧妙地突出了济南的冬天温晴的特点。
    (3)青黑白蓝银暗黄微黄粉(四个即可);使丰富的色彩相互映衬,画面显得色彩缤纷,赏心悦目。(意思相近即可)
    (4)表达了作者对秀美的济南小山的爱怜、赞叹之情。
    【解析】
    (1)仔细阅读第①段,概括出第一段的中心内容主要是写阳光照耀下的山,然后根据中心内容再来浓缩成标题。而且一般这样的题不要脱离原来的语段,尽量用文中原话来回答问题。
    (2)此句运用了比喻和拟人的修辞手法,这两种修辞手法主要是使语言生动形象,学生在赏析时要结合具体语句来说明。将小山比成摇篮形象地写出济南四面环山的特点,将山写成人的行为,又生动的写出济南冬天温晴的特点。
    (3)仔细阅读第②段,学生不难找出描写色彩的词语,如“山上的矮松越发的青黑,树尖上顶着一臂地白花,好像日本看护妇。”“山尖全白了,给蓝天壤上一道银边。”,这里作者运用“青黑”“白”和“蓝”等表示色彩的词语相互映衬,达到了赏心悦目的作用。
    (4)这篇文章表达了作者对济南冬天的热爱和赞美之情,而这句话正是作者这种情感的流露。第二段是写济南的小山的,所以这句话表达了作者对济南小。
    家乡雨
    安 谅
    ①我不习惯带伞,嫌烦,嫌多余。衣衫湿透,犹如落汤鸡一般,时常引发感冒,大人叱责,同学嘲笑,自己依然我行我素。工作之后,也不带伞。对雨季来与不来,也并不在乎,你要来就来吧,我以不变应万变,这雨砸在头上也不会砸出窟窿来,也就更加淡然视之。
    ②后来也开始躲闪雨水了。还是青春期时就发现前额的头发日渐稀少,就怀疑自己太不把头发乃至自己当一回事了,这雨也许是掉发的一大缘由。
    ③南方的雨,上海的雨,也真够绵密的。梅雨季节,身子老是有湿漉漉的感觉,雨伞也遮挡不住细雨纷扬。有一阵子是骑自行车上班的,那雨披裹在身上,像被包粽子似的,那雨帽还禁不住风的挑拨,时不时地掀开以示罢工,感觉很是不爽。后来有车了,避开了不少风雨。当然,很多时候,还是有点厌烦这突如其来,频频造访的雨。雨,终是太多了,也迷蒙了天空,曾有过的诗意,也逐渐淡去。
    ④到了大西北,到了南疆,并且工作生活了几年之后,领略了这里的干燥缺雨,忽然就生发了另一种感受。
    ⑤一年四季,几乎见不到一场豪雨。也见识过雨滴,那是在公路上疾驰。还没听到什么动静,就听当地司机说,看,下雨了!在他的指点下,才发现车窗挡风玻璃上散落着几滴雨珠,混浊黏稠。紧接着,又看见几滴弱弱地飘打在窗玻璃上,怯怯的,像一只只懦弱的小昆虫。后来也看见过雨势稍微强盛些的,密密匝匝地从天而降,但很是短暂,飘落的雨,沉没在虚土里,若有若无,显得孱弱而又委顿。
    ⑥那天南疆的日志,沙尘暴昏黄了纸页,像一只巨大的茧,密封了整个世界。雨,那轻灵的雨,在深夜也突然来临,以它透明的身躯,舍生取义,裹挟着猖狂的尘土,坠落,毫不犹豫。翌日,一个阳光的日子,雨破茧而出,仿佛凤凰涅槃。我想追寻这一场雨,但它已幻化成一种传奇。于是我十分想念家乡的雨了。
    ⑦南方的家乡的雨,春天,多半是淅淅沥沥的。飘洒在身上,有春天回归、大地回暖的感觉,舔一舔,也有些微甜润。而夏天,雨经常说来就来,说走就走,晶亮清澈,对炎热一阵鞭打,酷暑多少退却了几分。那种凉爽清冽是难以忘怀的。
    ⑧但白天我能有一种期冀吗?是的,想在喀什淋一场家乡的骤雨,这一次我不会撒腿就跑。南方的雨季里,有来自天朝的诏书,要让戈壁变成一片雨巷。那缥缈中,还会走出一株株的丁香。就让我自告奋勇,做一回喀什的舞者,在雨中湿漉漉地飞翔。
    ⑨后来终于有机会回到家乡,一出机场就与湿润紧紧相拥了。深秋的雨,也在与树叶嬉戏着飘落,抚摸着我的脸庞,扑打着我的衣裳。虽有一种萧瑟之意,但我仍感觉心旷神怡,温馨氤氲。
    ⑩我迎了上去。没有打伞,自然也不用雨披。
    (《人民日报》2016年3月28日,有删改)
    12.结合选文,说说“我”对家乡的雨的态度是怎样变化的。
    13.结合选文,说说家乡的雨和南疆的雨有什么不同。
    14.从修辞手法的角度赏析下列句子的表达效果。
    那天南疆的日志,沙尘暴昏黄了纸页,像一只巨大的茧,密封了整个世界。
    15.请从结构和内容两方面谈谈选文末段的作用。
    【答案】12.淡然视之——躲闪厌烦——想念
    13.家乡的雨:绵密、多、晶莹清澈。南疆的雨:一年四季,几乎见不到一场豪雨,若有若无,浑浊黏稠。
    14.运用比喻的修辞手法,将南疆的沙尘暴比作“巨大的茧”,生动形象,写出了南疆“沙尘暴”之严重,突出了雨的可贵。
    15.内容上写自己回到家乡,拥抱家乡的雨,表现出对家乡的思念与亲近之情。结构上首尾照应,使文章结构更严谨。
    【解析】
    【12题详解】
    本题考查筛选信息的能力。
    根据题干“‘我’对家乡的雨的态度是怎样变化的”的提示,找到①“雨砸在头上也不会砸出窟窿来,也就更加淡然视之”可提炼出:淡然视之;
    根据题干“‘我’对家乡的雨的态度是怎样变化的”的提示,找到②“后来也开始躲闪雨水了”和③段“很多时候,还是有点厌烦这突如其来,频频造访的雨”可提炼出:躲闪厌烦;
    根据题干“‘我’对家乡的雨的态度是怎样变化的”的提示,找到⑥“于是我十分想念家乡的雨了”和⑨段“一出机场就被湿润紧紧相拥了”可提炼出:想念。
    【13题详解】
    本题考查信息筛选与概括。
    根据题干“家乡的雨”的提示,找到③段“南方的雨,上海的雨,也真够绵密的”“雨,终是太多了”可知家乡雨的特点:绵密、多、晶莹清澈;
    根据题干“南疆的雨”的提示,找到⑤段“一年四季,几乎见不到一场豪雨”“混浊黏稠”“很是短暂,飘落的雨,沉没在虚土里,若有若无,显得孱弱而又委顿”可知新疆雨的特点:一年四季,几乎见不到一场豪雨,若有若无,浑浊黏稠。
    【14题详解】
    本题考查语句赏析。要求从修辞手法的角度赏析。
    ⑥段“那天南疆的日志,沙尘暴昏黄了纸页,像一只巨大的茧,密封了整个世界”这句话把南疆的沙尘暴比作巨大的茧,这是比喻的修辞手法,生动地写出天气的恶劣和严重,突出了雨的珍贵。
    【15题详解】
    本题考查语段作用。
    在内容上,结合⑥段“于是我十分想念家乡的雨了”可知,“我迎了上去。没有打伞,自然也不用雨披”一句,表现了作者对家乡雨的思念与亲近,这也是本文的主旨;
    在结构上,结合①段“我不习惯带伞……这雨砸在头上也不会砸出窟窿来,也就更加淡然视之”可知,与第一段形成首尾呼应,使文章构成一个统一的整体。
    阅读下面文章,完成下列小题。
    倾听草木的呼吸
    曹洁
    ①烟花三月,没有下扬州,只一路北上,抵达在北京的鲁院,与草木在一起。一个人,走遍院子的每一个角落,安静极了。听得见阳光落地的声音。浴在蓝色的光里,某些无可名状的情绪被洗净,身体与灵魂如水一样清透。
    ②这个院子,就是一个世界,这么小,也这么大。
    ③轻轻踏在大地上,一步一步,踏稳了走,放慢了走。每一棵草木都在春阳中舒缓呼吸。
    ④小院花欲燃,“燃”不单是梅的艳红,更是一种奔放热烈的开放姿态。白玉兰也在燃,花瓣舒展,花香浓烈,开得奔放,落得决绝。梅种很多,丰厚梅花、淡丰厚梅花、杏燕梅花、白蝴蝶梅花、垂枝梅、腹瓣梅花等等,以前从未见过。梅是贴近女子的花,以梅为名,是梅的幸,也是人的幸。花人两相映。自然才美,生物才活,人类才安生。
    ⑤悄悄靠近一棵玉兰树,看看她,也让她看看我。玉兰花大雅大俗的美,惊艳满树。这是一种古老的花,也是贴近生命气息的花。屈子“朝饮木兰之坠露兮,夕餐菊之落英”,将玉兰推向春秋。“已向丹霞生浅晕,故将清露作芳尘”,这是玉兰花的幸。玉兰的香是清香,无药味;玉兰的花是柔软的,即使落地,踩上去也不是脆的。捡拾几片落花,摊在手心,默然对视,想听懂她干干净净的语言。她开时极盛,谢时决绝,有一种清绝的孤勇与优雅。唐人言“晨夕目赏白玉兰,暮年老区乃春时”。若女性晨夕赏阅玉兰,嗅其芳香,可人老心童,留驻岁月。其实,这不是歌者妄言,若以本真之心感受,诗吟出来了,春也留驻了。
    ⑥花树之外,是荷塘水畔的两株垂柳。嫩黄的颜色,已泛出春暖的绿,像正在成长的青少年。每一日都在变化,柳烟、柳色、嫩黄、嫩绿、黄绿,而今,已是蓬蓬勃勃的绿了。它们在水边相依,在水里拥抱。穿树而过的风,是他们亲和的呢喃吗?一边花谢,一处柳绿,一水相依,两样风物。花儿的殷红与嫩柳的青色,水汽一般氤氲,坐在花红柳绿的云气上,仿佛连自己也花红柳绿了。
    ⑦不伤花谢,不羡柳青,花柳为木,树生盎然,这是朴素真纯的生命风度。小时候盼望长成一棵树,长大才明白。人不能成为树不是因为不能像树一样高大,而是缺失树干净、坚守、温暖的灵魂。所以,先得学着好好做人,而后,学着做一棵向着阳光的树。
    ⑧我不是树,但行走草木间,总能看见自己的灵魂,干干净净。我在这世界里渐渐欢喜,散着长发,往深处而去,风不冷,只是远,远得吹不来暖,也带不走寒。这是自然常态,也是人间常态。
    ⑨还有荷塘和竹林。等着再暖一些,等着夏天来了,荷花会开,竹子也会青。鸟儿也不甘寂寞。它们在你看得见、看不见的地方鸣叫,叫出三月的小欢喜。我懊恼楼太高,树太低,站在窗前,伸长了耳朵,用眼睛聆听。每每被鸟鸣诱惑,离开书桌,雀跃下楼,小院生长在土地上的欢腾立刻包裹了我。夕阳从城市的高楼缝儿洒进来,院子沐浴在柔和宁静的光里,这光紧紧地包裹着院子的安宁与吉祥,外物难侵。
    ⑩这是一个相生共荣的院子,花树、鸟鸣、沉默的大师们。这是小院的福气,更是我可以安居在小院的福气。我愿自己也是这里的草木,生长在三月的土地上,每天发出一节一节上拔的声音。哪怕一点点,一点点。
    ⑪三月,是春天最后的笙歌。玉兰轻轻地为三月画了一个花朵的句号,又轻轻地带了一下,带出一抹一抹的绿,绿起人间四月天。三月如桃花一样,红灼灼的,缤纷惹人;四月则似青柳,绿葱葱地,教人如何不喜欢?仓促的红尘之外,我与草木在一起,一起呼吸,滋养性灵。时间如舞台,一直在,在或不在的,是我们。当生命属于我们时,万不可贪求所欲,肆意挥霍;也无需过分矜持,错失美意。当遵从一心,踏浪而往,纵千山万水,也要抵达。
    ⑫这是三月草木告诉我的语言。
    (选自《中国散文年选》,有删改)
    16.结合选文,说说标题“倾听草木的呼吸”的作用。
    17.结合文章内容,理解第②段“这个院子,就是一个世界,这么小,也这么大”的含义。
    18.请简要赏析第④段中画线语句“白玉兰也在燃,花瓣舒展,花香浓烈,开得奔放,落得决绝”。
    19.文章最后一段“这是三月草木告诉我的语言”,请结合文章内容谈谈草木告诉了我们什么。
    【答案】16.①运用拟人的修辞,表明对草木的关注、欣赏,产生对人生的思考和感悟 ②交待文章的写作对象 ③点明写作内容 ④暗示文章的主旨 ⑤引起读者思考和阅读兴趣
    17.“这么小”指的是院子本身的空间小;“这么大”既指这个小院丰富多彩的草木世界,又指小小的草木世界包含着丰富的精神世界,给人丰富的人生启迪 (意近即可)
    18.①“燃”运用比喻的修辞手法,生动形象的写出了花瓣舒展,花香浓烈;②“燃”以动写静,突出白玉兰花开得奔放,落得决绝;③运用短句,句式整齐,节奏明快;④表达了作者对白玉兰花的喜爱和赞美之情。
    19.①花人两相映,自然才美,生物才活,人类才安生;②以本真之心去欣赏草木之美,人就会青春长驻;③先得学着好好做人,而后,学着做一棵向着阳光的树;④当生命属于我们时,万不可贪求所欲,肆意挥霍;也无需过分矜持,错失美意。当遵从一心,踏浪而往,纵千山万水,也要抵达。
    【解析】
    【16题详解】
    试题分析:考查标题的作用。标题是文章的眼睛,其作用是交代文章的写作对象;关联主要情节,起到贯穿全文的线索作用;透露出作者的观点或感情倾向,暗示文章的主旨。标题有独特之处(修辞手法或写作手法)的,可以从寓意含蓄深刻、制造悬念、引人深思、激发读者的阅读兴趣等方面去分析。然后结合本文分析,“倾听草木的呼吸”交待文章的写作对象“草木的呼吸”;点明写作内容“倾听草木的呼吸”;暗示文章的主旨;引起读者思考和阅读兴趣;运用拟人的修辞,表明对草木的关注、欣赏,产生对人生的思考和感悟。
    【17题详解】
    试题分析:这类试题,不要浮于语句的表面意思,如果简单地理解为词句的表层意思,就容易理解偏差,一般要重点进行片段研读和探究,结合语境,联系上下文,紧扣文章中心主题分析其深层意思即可得分。本句中的“小”是院子的空间小;“大”小院包含着丰富的人生。据此理解,结合文本内容分析即可。
    【18题详解】
    试题分析:体会重要语句的含意,品味语言表达艺术。结合语境,对句子进行赏析是重要的考点之一。赏析的句子往往具有某一特色,或是修辞,或是表达方式,或是遣词造句,或表现手法,表现的情境等。赏析时,要结合具体语境灵活作答。通常解题思路是:先写出句子的特点,然后结合具体语境进行分析,最后写出表达效果。(注意作者的情感)。本题可以从比喻修辞、化静为动和句式的使用等角度结合语境分析作答。“燃”运用比喻的修辞手法,生动形象的写出了花瓣舒展,花香浓烈;也可以从描写的方法的角度。“燃”运用了动作描写,突出白玉兰花开得奔放,落得决绝;也可以从遣词造句的角度赏析,运用短句,句式整齐,节奏明快。表达了作者对白玉兰花的喜爱和赞美之情。
    【19题详解】
    本题考查学生对主旨的理解和把握。理解文章的主旨,可以通过作者叙述和描写的文字来理解来体会作者的思想情感,可以抓住文中作者发表感慨的语言句来理解,这些语句可在文题、文首、文尾处寻找,根据作者总结评述性的句子来理解概括文章的主旨。理解本文的主旨,要结合文中作者对“草木”的描写,重点阅读最后一段文字,抓住“当生命属于我们时,万不可贪求所欲,肆意挥霍;也无需过分矜持,错失美意。当遵从一心,踏浪而往,纵千山万水,也要抵达。”从而理解“这是三月草木告诉我的语言”。
    七、作文(共30分)
    20.刚上初中,来到新校园,走进新教室,见到新老师,结识新同学,你一定有许多新的感受、见闻和想法吧?请任选一个方面,自拟题目,把它写下来,不少于500字。
    【答案】略。

    相关试卷

    四川省绵阳市安州区2024-2025学年七年级上学期10月月考语文试卷(解析版):

    这是一份四川省绵阳市安州区2024-2025学年七年级上学期10月月考语文试卷(解析版),共11页。试卷主要包含了选择题,综合读写,默写,古诗词赏析,文言文阅读,现代文阅读,作文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

    四川省绵阳市游仙区2024-2025学年七年级上学期10月月考语文试卷(解析版):

    这是一份四川省绵阳市游仙区2024-2025学年七年级上学期10月月考语文试卷(解析版),共12页。试卷主要包含了选择题,综合读写,默写,古诗词赏析,文言文阅读,现代文阅读,作文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

    四川省绵阳市江油市2024-2025学年八年级上学期10月月考语文试题(解析版):

    这是一份四川省绵阳市江油市2024-2025学年八年级上学期10月月考语文试题(解析版),共16页。试卷主要包含了选择题,默写,综合读写,古诗词赏析,文言文阅读,现代文阅读,作文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

    欢迎来到教习网
    • 900万优选资源,让备课更轻松
    • 600万优选试题,支持自由组卷
    • 高质量可编辑,日均更新2000+
    • 百万教师选择,专业更值得信赖
    微信扫码注册
    qrcode
    二维码已过期
    刷新

    微信扫码,快速注册

    手机号注册
    手机号码

    手机号格式错误

    手机验证码 获取验证码

    手机验证码已经成功发送,5分钟内有效

    设置密码

    6-20个字符,数字、字母或符号

    注册即视为同意教习网「注册协议」「隐私条款」
    QQ注册
    手机号注册
    微信注册

    注册成功

    返回
    顶部
    Baidu
    ma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