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部编版语文五年级下册 第四单元 9 古诗三首同步练习(含答案)第1页](http://img-preview.51jiaoxi.com/1/2/16345824/0-1731021993615/0.jpg?x-oss-process=image/resize,w_794,m_lfit,g_center/sharpen,100)
![部编版语文五年级下册 第四单元 9 古诗三首同步练习(含答案)第2页](http://img-preview.51jiaoxi.com/1/2/16345824/0-1731021993661/1.jpg?x-oss-process=image/resize,w_794,m_lfit,g_center/sharpen,100)
![部编版语文五年级下册 第四单元 9 古诗三首同步练习(含答案)第3页](http://img-preview.51jiaoxi.com/1/2/16345824/0-1731021993677/2.jpg?x-oss-process=image/resize,w_794,m_lfit,g_center/sharpen,100)
部编版语文五年级下册 第四单元 9 古诗三首同步练习(含答案)
展开
这是一份部编版语文五年级下册 第四单元 9 古诗三首同步练习(含答案),共6页。
部编版语文五下 第3单元 9 古诗三首给加点字选择正确读音给下列加点字选择正确的读音,打“√”。万仞(rěn rèn) 涕泪(tì tī) 遗民(yì yí)填空比一比,再组词。暗 摇 孤 摩 喑 遥 狐 磨 填空解释下列词语。(1) 从军行: (2) 将晓: (3) 摩天: (4) 遗民: (5) 王师: (6) 妻子: 单选对《从军行》的理解,下列说法中错误的一项是 A.《从军行》的作者是唐代著名的边塞诗人王昌龄。 B.“黄沙百战穿金甲”仿佛为我们展现了一幅将士们身穿金属铠甲在大漠风沙中征战的情景。 C.“黄沙百战穿金甲,不破楼兰终不还”是本诗中的名句,表明边塞将士誓死杀敌的气概。填空默写古诗。从军行[唐]王昌龄 , 。 , 。阅读文言文,回答问题阅读古诗,并完成练习。秋夜将晓出篱门迎凉有感[宋]陆游三万里河东入海, 。遗民泪尽胡尘里, 。(1) 在文中将古诗补充完整。(2) 这首诗的作者是 代著名爱国诗人 。本诗表达了诗人向往着中原地区的大好河山,惦念中原地区的人民,盼望宋朝能够 。(3) 诗句“ , ”用夸张的手法写出了祖国山河的雄阔壮丽,饱含作者的热爱之情。(4) 用自己的话写出后两句诗的意思。 阅读诗歌,回答问题赴戍登程口占示家人[清]林则徐力微任重久神疲,再竭衰庸定不支。苟利国家生死以,岂因祸福避趋之。谪居正是君恩厚,养拙刚于戍卒宜。戏与山妻谈故事,试吟断送老头皮。【注释】林则徐抗英有功,却遭投降派诬陷,被道光帝革职,发配伊犁,效力赎罪。诗人在古城西安与妻子离别赴伊犁时,在满腔愤怒下写下此诗。衰庸:意近“衰朽”,衰老而无能,这里是自谦之词。以:用,去做。谪居:因有罪被遣戍远方。养拙:犹言藏拙,有守本分、不显露自己的意思。刚:正好。戍卒宜:做一名成卒为适当。这句诗谦恭中含有愤激与不平。山妻:对自己妻子的谦称。故事:旧事,典故。(1) 诗人在诗句“ , ”中称自己才能平庸、身体衰弱,其实是“正话反说”,表达了内心的不平。(2) 结合注释,写出“苟利国家生死以,岂因祸福避趋之”的意思。 (3) “谪居正是君恩厚,养拙刚于戍卒宜”表现了诗人的 A.心平气和、逆来顺受。 B.内心剧痛、不忘报国。答案1. 【答案】rèn;tì;yí2. 【答案】黑暗;喑哑;摇头;遥远;孤独;狐狸;摩天;磨难3. 【答案】(1) 乐府曲名,内容多写边塞情况和战士的生活。(2) 快要天亮。(3) 碰到天。(4) 指在金统治地区的原宋朝老百姓。(5) 指南宋朝廷的军队。(6) 妻子和孩子。【解析】(6) 本题考查课内古诗词句中重点字词的理解。作答时可结合课内的注释。4. 【答案】B;A5. 【答案】青海长云暗雪山;孤城遥望玉门关;黄沙百战穿金甲;不破楼兰终不还6. 【答案】(1) 五千仞岳上摩天;南望王师又一年(2) 宋;陆游;收复中原、实现统一(3) 三万里河东入海;五千仞岳上摩天(4) 中原人民在胡人压迫下眼泪已流尽,他们盼望王师北伐盼了一年又一年。7. 【答案】(1) 力微任重久神疲;再竭衰庸定不支(2) 如果对国家有利,我将不顾生死。难道能因为有祸就躲避,有福就上前迎受吗?(3) B
![文档详情页底部广告位](http://img.51jiaoxi.com/images/257d7bc79dd514896def3dc0b2e3f598.jp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