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2年高中化学第一章物质结构元素周期律第二节元素周期律课时练习新人教A版必修2第1页](http://img-preview.51jiaoxi.com/3/7/16342715/0-1730956418954/0.jpg?x-oss-process=image/resize,w_794,m_lfit,g_center/sharpen,100)
![2022年高中化学第一章物质结构元素周期律第二节元素周期律课时练习新人教A版必修2第2页](http://img-preview.51jiaoxi.com/3/7/16342715/0-1730956418991/1.jpg?x-oss-process=image/resize,w_794,m_lfit,g_center/sharpen,100)
![2022年高中化学第一章物质结构元素周期律第二节元素周期律课时练习新人教A版必修2第3页](http://img-preview.51jiaoxi.com/3/7/16342715/0-1730956419014/2.jpg?x-oss-process=image/resize,w_794,m_lfit,g_center/sharpen,100)
2022年高中化学第一章物质结构元素周期律第二节元素周期律课时练习新人教A版必修2
展开
这是一份2022年高中化学第一章物质结构元素周期律第二节元素周期律课时练习新人教A版必修2,共9页。试卷主要包含了选择题,非选择题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
一、选择题(包括8小题。1~6小题只有一个选项符合题意,7~8小题有两个选项符合题意。)
1.下列有关非金属的说法中正确的是( )
①常温下为气体的单质都是由非金属组成
②非金属氧化物都可以与水反应生成酸
③非金属元素都是主族元素,
其最外层电子数都大于等于4
④因为非金属具有得电子的性质,
其单质均不能作还原剂
A.①正确
B.①③正确
C.②④正确
D.都不正确
2.下列各组物质的性质比较,正确的是( )
A.酸性:HClO4>H3PO4>H2SO4
B.氢化物稳定性:H2S>HF>H2O
C.碱性:NaOH>Mg(OH)2>Ca(OH)2
D.氧化性:F2>Cl2>Br2>I2
3.如下图表示一些元素原子半径规律性的变化示意图。由此图不能得出的结论是(不考虑稀有气体元素)( )
A.当电子层数相同时,核电荷数越小,原子半径越大
B.当最外层电子数相同时,质子数越多,原子半径越大
(F-)r(Al3+)
D.原子电子层数越多,对应的原子半径越大
4.下列叙述中能肯定A金属比B金属活泼性强的是( )
原子的最外层电子数比B原子的最外层电子少
原子电子层数比B原子的电子层数多
C.1 ml A与酸反应生成的H2比1 ml B与酸反应生成的H2多
D.常温时,A能从水中置换出氢,而B不能
5.已知1~18号元素的离子aW3+、bX+、cY2-、dZ-都具有相同的电子层结构,下列关系正确的是( )
A.质子数:c>d
B.离子的还原性:Y2->Z-
C.氢化物的稳定性:H2Y>HZ
D.原子半径:XH2SO4>H3PO4 B项应为HF>H2O>H2S;C项应为NaOH>Ca(OH)2>Mg(OH)2。
答案:D
3.解析:同周期和同主族的离子半径与原子半径的递变规律是一致的,故A、B、C三项均正确;而从表中看出电子层数多的原子半径未必比电子层数少的原子半径大,故D项不正确。
答案:D
4.解析:不在同一周期,最外层电子数多少不能说明金属性强弱;不在同一主族,电子层数的多少也不能说明金属性强弱;等物质的量金属分别与酸反应生成H2多少与金属性强弱无必然联系;A与H2O反应,而B不能,说明A的金属性比B强。
答案:D
5.解析:具有相同电子层结构的四种微粒对应的元素处于周期表中相邻两周期,其相对位置关系如图所示
质子数:d>c,故A项不正确;离子还原性Y2->Z-,故B项正确;氢化物的稳定性:HZ>
H2Y,故C项不正确;原子半径:X>W,故D项不正确。
答案:B
6.解析:由方程式(3)可知X不是氧气,理由是M的组成元素为X、Z,方程式(3)的反应物共含三种元素,而产物中X为O2,R由O和另一种元素组成,可见产物仅含两种元素,是不成立的,所以Z为O2。X为非金属,则Y必为金属,只有C符合题意。
答案:C
7.解析:由④⑦两组数据可知:④为P,⑦为N,原子序数关系为④大于⑦,故A项不正确;
②、③分别为ⅡA族和ⅠA族,从半径关系看③在第2周期,而②在第3周期,故B项不正确;⑤号元素比N元素半径还大,结合化合价可知⑤为Cl,其最高价含氧酸为最强的无机含氧酸,故C项正确;⑧号元素位于ⅢA族,其半径大于N,小于P,所以为B,是非金属元素,故D项正确。
答案:CD
8.解析:本题考查原子半径的比较、酸性强弱的比较、镁的化学性质、P和N的非金属性。A选项中A、B还可能在同一周期,且A在B的左边;D选项中非金属性应该是N>P。
答案:BC
9.解析:由⑤⑥⑦可构成18电子微粒可知上述7种元素为2、3两周期的元素,⑤号元素可形成两种18电子阴离子,只有S2-和HS-,故①②③④⑤⑥⑦分别为C、N、O、F、S、Cl、Ar。
答案:(1)①用14C进行考古断代(2)HS- S2- (3)H2O(4)C
10.解析:由B元素原子最外层电子数是它电子层数2倍,B应为碳;综合信息不难得出A为氢,C为氮,D为氧。
答案:
(1)H N
H∶CC∶H
(2)C
(3)(NH4)2CO3 NH4HCO3
11.解析:由2、3两周期均仅含七种主族元素知,F、G、M分别为ⅠA、ⅡA、ⅢA族元素。半径数据知,A、B、D、E为第2周期,F、G、M、N、P为第3周期元素。综上所述,
六种非金属元素在元素周期表中的相对位置应如图所示:〖4C5-16D.TIF,JZ〗 由原子半径数据和题意可知F、G、M三种金属元素依次是Na、Mg、Al,则第2周期的四种非金属元素只能依次为:C、N、O、F,而N和P分别是:S、Cl。
答案:(1)
(2)第2周期ⅤA族
(3)2H2SO4(浓)+CCO2↑+2SO2↑+2H2O
(4)Al(OH)3+3H+=Al3++3H2O
NaOH为强碱,有强腐蚀性,不可食用
(5)MgO、MgS、S
2Mg+SO22MgO+S, Mg+S点燃MgS
12.解析:(4)由周期表不难得出⑧为硫,⑨为铁;①为氢,④为氧;则转化关系图中B为FeS,C为FeSO4,4为H2O2,D为Fe2(SO4)3,F为Fe(OH)3,G为Fe2O3。 n(Fe2+)∶n(H2)=112/56∶1/2=4∶1,由电荷守恒知:1 ml H2需 2 ml H+氧化Fe 1 ml,那么Fe3+降为Fe2+时需Fe3+
2 ml。
答案:(1)OH2SiO3
(3)H2O2 NH3
(4)a.1 nm~100 nm(或10-9 m~10-7 m) 3++3NH3·H2O=Fe(OH)3↓+3NH4+
c.2 1元素编号元素性质
①
②
③
④
⑤
⑥
⑦
⑧
原子半径
2
最高化合价
+2
+1
+5
+7
+1
+5
+3
最低化合价
-2
-3
-1
-3
实验事实
结论
A
A元素的原子半径比B元素的原子半径大
周期表中A位于B的下一周期
B
将CO2通入到Na2SiO3溶液中产生白色浑浊(H2SiO3)
酸性:H2CO3>H2SiO3
C
将燃烧的镁条放入CO2中能继续燃烧
还原性:Mg>C
D
常温下白磷可自燃而氮气须在放电时才与氧气反应
非金属性:P>N
①
②
③
④
⑤
⑥
⑦
元素
A
B
D
E
F
G
M
N
P
原子半径/nm
86
相关试卷
这是一份必修 第一册第二节 元素周期律同步训练题,共5页。
这是一份人教版 (2019)必修 第一册第四章 物质结构 元素周期律第二节 元素周期律第2课时课后测评,共10页。试卷主要包含了下列有关过渡元素的说法正确的是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
这是一份人教版 (2019)必修 第一册第二节 元素周期律第2课时同步达标检测题,共9页。
![文档详情页底部广告位](http://img.51jiaoxi.com/images/257d7bc79dd514896def3dc0b2e3f598.jp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