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疆喀什市2022-2023学年高二下学期期末质量监测生物试卷(解析版)
展开一、选择题(每小题2分,共50分)
1. 下列有关传统发酵技术的描述,正确的是( )
A. 传统发酵技术所用的菌种一般是接种的纯净的菌种
B. 传统发酵技术是各种微生物在有氧条件下将大分子有机物分解成小分子有机物
C. 传统发酵技术的目的是获得发酵产品或更多的微生物
D. 果酒、果醋、泡菜等是传统发酵技术的产物
【答案】D
【分析】传统发酵技术是指利用微生物的发酵作用,运用一些技术手段控制发酵过程,大规模的生产发酵产品的技术。发酵工业起源很早,中国早在公元前22世纪就用发酵法酿酒,然后开始制酱,制醋,制腐乳等,这些都是我国传统的发酵产品。
【详解】A、传统发酵技术所用的菌种一般是原料中天然存在的微生物,或是面团、卤汁等发酵物中的微生物,A错误;
B、传统发酵技术是微生物在有氧或无氧条件下的物质的氧化分解,B错误;
C、传统发酵技术的目的是生产各种发酵产品,C错误;
D、传统发酵技术的应用包括果酒、果醋、泡菜等的制作,D正确。
故选D。
2. 人类利用微生物发酵制作果酒、果醋历史悠久。果酒进一步发酵可获得果醋,二者都具有一定的保健养生功效。下列有关果酒、果醋的制作叙述错误的是( )
A. 制作果酒、果醋的菌种在结构上最大的差异是有无成形细胞核
B. 醋酸菌在氧气充足与缺乏时都可生成醋酸,但利用的原料不同
C. 用葡萄酒制作葡萄醋时,需将发酵的温度适当提高
D. 果汁发酵后是否产生酒精可用酸性重铬酸钾来检验
【答案】B
【分析】1、果酒制作原理:酵母菌是兼性厌氧微生物。在缺氧、呈酸性发酵液中,酵母菌可以生长繁殖,而绝大多数其他微生物生长受抑制。 酵母菌在无氧条件下进行酒精发酵。酒精发酵的温度,20℃左右。
2、果醋的制作
(1)菌种:醋酸菌,又名醋酸杆菌。①繁殖方式:二分裂。②代谢类型:异养需氧型。③温度:30℃-35℃
(2)原理:①当氧气充足、糖源充足时,醋酸菌将葡萄汁中的糖分解成醋酸。④当氧气充足、缺少糖源时,醋酸菌将乙醇变为乙醛,再将乙醛变为醋酸。
【详解】A、制作果酒的酵母菌为真菌,制作果醋的醋酸杆菌为细菌,属于原核生物,所以,二者菌种在结构上最大的差异是有无成形细胞核,A正确;
B、当氧气充足、糖源充足时,醋酸菌将葡萄汁中的糖分解成醋酸;氧气充足、缺少糖源时,醋酸菌将乙醇变为乙醛,再将乙醛变为醋酸。要产生醋酸,氧气必须充足,不能缺乏,B错误;
C、醋酸菌的最适温度高于酵母菌,所以用葡萄酒制作葡萄醋时需将发酵的温度适当提高,C正确;
D、酒精与酸性重铬酸钾在酸条件下发生反应生成灰绿色,所以果汁发酵后是否产生酒精可用酸性重铬酸钾来检验,D正确。
故选B。
3. 下列有关培养基的叙述,正确的是( )
A. 微生物在琼脂固体培养基表面或内部生长,可以形成肉眼可见的菌落
B. 各种培养基的配方不同,但是一定都含有水、碳源、氮源和无机盐等营养物质
C. 在培养细菌时,一般需要将培养基调至中性或者弱酸性
D. 无机盐是微生物不可缺少的营养物质,所以配制培养基时无机盐越多越好
【答案】A
【分析】培养基的成分一般都有微生物生长所必需的营养:碳源、氮源、无机盐、水。因微生物不同,对碳源、氮源、无机盐、生长因子的需求也不相同,可以根据微生物的生长需求制备特殊的选择培养基,来获得单一纯种。
【详解】A、微生物在固体培养基上生长时,可形成肉眼可见的菌落,单个细菌不能用肉眼看到,A正确;
B、微生物的培养不一定都需要提供碳源、氮源,如培养自生固氮菌时不需要加入氮源,B错误;
C、不同微生物对培养基中的pH的要求不同,培养细菌时,需要将培养基调至中性或弱碱性,C错误;
D、配制培养基时无机盐也要适量,并不是越多越好,D错误。
故选A。
4. 防止杂菌入侵,获得纯净的培养物,是研究和应用微生物的前提。下列有关叙述错误的是( )
A. 煮沸消毒法可以杀死微生物的营养细胞和一部分芽孢
B. 对试管口、锥形瓶口等部位,通过火焰灼烧进行灭菌
C. 接种环、培养基、培养皿等均须采用干热灭菌法灭菌
D. 调节培养基的pH应该在配制培养基之后,灭菌之前进行
【答案】C
【分析】微生物培养过程中要进行无菌操作,关键就在于防止外来杂菌的入侵,其中消毒和灭菌是常用的防止杂菌入侵的方法。
【详解】A、煮沸消毒法可以杀死微生物的营养细胞和部分芽孢,不能彻底消灭所有微生物,A正确;
B、对试管口、锥形瓶口等部位,通过火焰灼烧进行灭菌,B正确;
C、培养基灭菌常用高压蒸汽灭菌锅进行湿热灭菌,C错误;
D、应该在配制培养基之后,灭菌之前调节培养基的pH,D正确。
故选C。
5. 在实验室进行“酵母菌纯培养”时,下列叙述不正确的是( )
A. 分离和纯培养微生物最常用的培养基是琼脂固体培养基
B. 倒平板时,拔出锥形瓶棉塞后,应将瓶口迅速通过火焰
C. 倒平板时要在酒精灯火焰旁进行,以防杂菌污染
D. 为了防止污染,接种环经灼烧灭菌后应趁热快速蘸取菌液
【答案】D
【分析】1、无菌技术的主要内容:①对实验操作的空间、操作者的衣着和手,进行清洁和消毒;②将用于微生物培养的器皿、接种用具和培养基等器具进行灭菌;③为避免周围环境中微生物的污染,实验操作应在酒精灯火焰附近进行;④实验操作时应避免已经灭菌处理的材料用具与周围的物品相接触。
2、微生物常见的接种的方法:①平板划线法:将已经熔化的培养基倒入培养皿制成平板,接种,划线,在恒温箱里培养。在线的开始部分,微生物往往连在一起生长,随着线的延伸,菌数逐渐减少,最后可能形成单个菌落。②稀释涂布平板法:将待分离的菌液经过大量稀释后,均匀涂布在培养皿表面,经培养后可形成单个菌落。
【详解】A、分离和纯培养微生物最常用的培养基是琼脂固体培养基,A正确;
B、倒平板时,拔出锥形瓶棉塞后,应将瓶口迅速通过火焰,以防止杂菌污染,B正确;
C、为了防止杂菌污染,倒平板时要在酒精灯火焰旁进行,C正确;
D、接种环经火焰灼烧灭菌后,应该在火焰旁待接种环冷却后再蘸取菌液,以避免接种环因温度太高而杀死菌种,D错误。
故选D。
6. 若要通过稀释涂布平板法分离纯化土壤中的微生物,其正确操作步骤是
①土壤取样
②称取1g土壤加入盛有99mL无菌水的锥形瓶中,制备10-2土壤稀释液
③吸取0.1mL土壤稀释液进行平板涂布
④依次将土壤稀释液稀释至浓度为10-3、10-4、10-5、10-6、10-7的溶液
A. ①②③④B. ①③②④C. ①②④③D. ①④②③
【答案】C
【详解】稀释涂布平板法分离纯化土壤中微生物的正确操作步骤是:①土壤取样;②称取1g土壤加入盛有99mL无菌水的锥形瓶中制备土壤提取液;④进行梯度稀释,即依次稀释至10﹣3、10﹣4、10﹣5、10﹣6、10﹣7稀释度,③吸取0.1mL土壤稀释液进行平板涂布,故选C。
7. 下图为研究者从红棕壤中筛选高效分解尿素细菌的示意图,有关叙述不正确的是( )
A. 配制步骤②、③的培养基都需要严格灭菌
B. 步骤③采用涂布平板法接种,需要在完全培养基中加入尿素
C. 步骤③的原理是将聚集的细菌分散,以获得单细胞形成的菌落
D. 步骤④挑取③中不同的菌落分别接种,比较细菌分解尿素的能力
【答案】B
【分析】微生物常见的接种的方法:(1)平板划线法:在线的开始部分,微生物往往连在一起生长,随着线的延伸,菌数逐渐减少,最后可能形成单个菌落。(2)稀释涂布平板法:将待分离的菌液经过系列稀释后,均匀涂布在培养皿表面,经培养后可形成单个菌落。
【详解】A、培养基的配置应严格灭菌,以避免杂菌污染,A正确;
B、要筛选出能高效分解尿素细菌,所选用的培养基要以尿素为唯一氮源,但完全培养基中含有N元素,故不能用完全培养基进行培养,B错误;
C、步骤③筛选、纯化分解尿素的原理是将聚集的细菌分散,可以获得单细胞菌落,C正确;
D、步骤④是细菌分解尿素能力的鉴定和比较,该步骤中需要挑取③中不同的菌落分别接种,比较细菌分解尿素的能力,以便筛选分解能力强的菌种,D正确。
故选B。
8. 下列有关发酵工程及其应用的叙述,错误的是( )
A. 分离、提纯产物可以获得微生物细胞本身或其代谢产物是发酵工程的中心环节
B. 发酵工程的菌种可以从自然界中筛选出来,也可以通过诱变育种或基因工程育种获得
C. 发酵罐培养的环境条件会影响微生物的生长繁殖,也会影响微生物代谢产物的形成
D. 利用发酵工程大规模发酵可以生产利用微生物或其代谢物来防治病虫害的微生物农药
【答案】A
【分析】发酵罐内发酵是发酵工程的中心环节。在发酵过程中,要随时检测培养液中的微生物数量、产物浓度等,以了解发酵进程。还要及时添加必需的营养组分,要严格控制温度、pH和溶解氧等发酵条件。环境条件不仅会影响微生物的生长繁殖,而且会影响微生物代谢物的形成。
【详解】AC、发酵罐内发酵是发酵工程的中心环节,发酵罐培养的环境条件会影响微生物的生长繁殖,也会影响微生物代谢产物的形成,A错误,C正确;
B、性状优良的菌种可以从自然界中筛选出来,也可以通过诱变育种或基因工程育种获得,如生产柠檬酸就需要筛选产酸量高的黑曲霉,B正确;
D、发酵工程应用于现代农牧业的很多方面,如生产微生物农药,与传统的化学农药不同,微生物农药是利用微生物或其代谢物来防治病虫害的,D正确。
故选A。
9. 如图是四倍体兰花的叶片通过植物组织培养形成植株的示意图。下列相关叙述中正确的是( )
A. ②阶段会发生减数分裂过程
B. ①阶段需生长素,而③阶段需细胞分裂素
C. 此过程体现了植物细胞具有全能性
D. 此兰花的花药经离体培养所得植株为二倍体
【答案】C
【分析】分析题图:图示表示将四倍体兰花的叶片通过植物组织培养形成植株的过程,其中①阶段表示脱分化,该阶段能形成愈伤组织,其细胞分化程度低,全能性高;②阶段表示再分化过程,该阶段能形成胚状体,进一步发育形成植株。
【详解】A、②阶段细胞通过有丝分裂方式增殖,不能发生减数分裂,A错误;
B、①和③阶段都需要生长素和细胞分裂素,只是这两种激素的比例不同,B错误;
C、图解显示的是植物组织培养过程,其原理是植物细胞具有全能性,C正确;
D、此兰花的花药经离体培养所得植株为单倍体,D错误。
故选C。
10. 植物组织培养技术是指将离体的植物器官、组织或细胞等,在人工配制的培养基上,给予适宜的培养条件,诱导其形成完整植株的技术。下列关于菊花组织培养的操作,叙述错误的是( )
A. 组织培养选择植物幼嫩的部分作外植体,更易诱导脱分化
B. 接种时用镊子夹取菊花的外植体,全部插入诱导愈伤组织的培养基中
C. 将愈伤组织转接到诱导生芽的培养基上培养,长出芽后再诱导生根
D. 将幼苗先移植到消过毒的蛭石或者珍珠岩等环境中,待其长壮后再移栽入土
【答案】B
分析】
植物组织培养依据的原理为植物体细胞的全能性,即已经分化的细胞仍然具有发育成完整植株的潜能;培养过程的顺序是离体植物器官、组织或细胞(外植体)脱分化形成愈伤组织,再分化形成根、芽等器官进而形成新的植物体。
【详解】A、植物幼嫩部分全能性高,细胞分裂能力强,更容易经过脱分化形成愈伤组织,A正确;
B、接种时用镊子夹取菊花的外植体,将其部分插入诱导愈伤组织的培养基中,而不是全部插入,B错误;
C、植株组织培养时,将愈伤组织转接到诱导生芽的培养基上培养,长出芽后再转移至生根培养基中诱导生根,C正确;
D、移栽的过程:将幼苗先移植到消过毒的蛭石或者珍珠岩等环境中,待其长壮后再移栽入土,D正确。
故选B。
11. 下列有关植物细胞工程应用的叙述,不正确的是( )
A. 植物微型繁殖具有高效、快速的特点
B. 用组织培养技术繁殖的植物体不产生突变
C. 用马铃薯、草莓的茎尖培养可获得脱毒苗
D. 利用组织培养获得的胚状体、腋芽等可制造人工种子
【答案】B
【分析】植物组织培养技术的应用:植物繁殖的新途径(微型繁殖、作物脱毒、人工种子)、作物新品种的培育(单倍体育种、突变体的利用)、细胞产物的工厂化生产。
【详解】A、植物微型繁殖具有高效、快速的特点,A正确;
B、用组织培养技术繁殖的植物体也可能会产生突变,B错误;
C、茎尖几乎不含病毒,因此用马铃薯、草莓的茎尖培养可获得脱毒苗,C正确;
D、人工种子是指通过植物组织培养得到的胚状体、不定芽、顶芽和腋芽等为材料,通过人工薄膜包装得到的种子,D正确。
故选B。
12. 对某种动物的肝肿瘤细胞进行细胞培养,下列叙述错误的是( )
A. 在利用肝组织块制备细胞悬液时,可用胰蛋白酶或胶原蛋白酶处理
B. 动物细胞培养应在含5%CO2的恒温培养箱中进行,CO2的作用是刺激细胞呼吸
C. 动物细胞培养过程中必须保证培养环境是无菌、无毒的
D. 在合成培养基中,通常需加入血清等天然成分
【答案】B
【分析】动物细胞培养的条件:(1)无菌、无毒的环境:①消毒、灭菌;②添加一定量的抗生素;③定期更换培养液,以清除代谢废物。(2)营养物质:糖、氨基酸、促生长因子、无机盐、微量元素等,还需加入血清、血浆等天然物质。(3)温度和pH。(4)气体环境:95%空气(细胞代谢必需的)和5%的CO2(CO2的作用是维持培养液的PH)
【详解】A、在利用肝组织块制备细胞悬液时,可用胰蛋白酶或胶原蛋白酶处理,以分解组织细胞间的蛋白质,得到单个细胞,A正确;
B、细胞培养应在含5%CO2的恒温培养箱中进行,CO2的作用是维持培养液的pH,B错误;
C、动物细胞培养过程中必须保证培养环境是无菌、无毒的,C正确;
D、合成培养基的成分包括糖、氨基酸、促生长因子、无机盐、微量元素等,通常需加入血清、血浆等天然成分,D正确。
故选B。
13. 干细胞有着广泛的应用前景。下列相关叙述中,错误的是( )
A. 干细胞是从胚胎中分离提取的细胞
B. 造血干细胞可以分化为各种血细胞
C. 不同类型的干细胞,它们的分化潜能是有差别的
D. 由iPS细胞产生的特定细胞,可以在新药的测试中发挥重要作用
【答案】A
【分析】1、干细胞的概念:动物和人体内保留着少量具有分裂和分化能力的细胞。
2、干细胞的分类:1)全能干细胞:具有形成完整个体的分化潜能。2)多能干细胞:具有分化出多种细胞组织的潜能。3)专能干细胞:只能向一种或两种密切相关的细胞类型分化。如神经干细胞可分化为各类神经细胞,造血干细胞可分化为红细胞、白细胞等各类血细胞。
【详解】A、胚胎干细胞是从早期胚胎或原始性腺中分离提取的细胞,干细胞不一定来自胚胎,如造血干细胞,A错误;
B、造血干细胞可以分化为各种血细胞,B正确;
C、不同类型的干细胞,它们的分化潜能是有差别的,如胚胎干细胞的分化潜能大于多能干细胞,C正确;
D、由iPS细胞产生的特定细胞,可以在新药的测试中发挥重要作用,D正确。
故选A。
14. 下列有关动物细胞融合叙述错误的是( )
A. 指两个或多个细胞融合成一个细胞的现象
B. 可以在基因型相同或不同的细胞间进行
C. 动物的体细胞融合通常伴随一次减数分裂
D. 其原理是根据细胞膜具有一定的流动性
【答案】C
【分析】1、动物细胞融合又叫细胞杂交,是指两个或多个动物细胞结合形成一个细胞的过程,融合后形成的具有原来两个或多个细胞遗传信息的单核细胞。体细胞杂交技术的优点是克服远缘杂交不亲和的障碍。
2、诱导细胞融合的方法有三种:生物方法(病毒)、化学方法(聚乙二醇)、物理方法(离心,震动,电刺激);
3、细胞融合的过程
(1)细胞准备,分贴壁和的具体步骤包括:悬浮细胞两种,前者可直接将两亲本细胞混合培养,后者需制成一定浓度的细胞悬浮液;
(2)细胞融合,加促融因子于将行融合的细胞之中,诱导融合;
(3)杂种细胞选择,利用选择性培养基等,使亲本细胞死亡,而让杂种细胞存活;
(4)杂种细胞克隆,对选出的杂种细胞进行克隆(选择与纯化),经过培养,就能获得所需要的无性繁殖系。
【详解】A、动物细胞融合又叫细胞杂交,是指两个或多个动物细胞结合形成一个细胞的过程,融合后形成的具有原来两个或多个细胞遗传信息的单核细胞,A正确;
B、细胞杂交技术的优点是克服远缘杂交不亲和的障碍,可以用不同种类的两个或多个细胞进行融合,可以在基因型相同或不同的细胞间进行,B正确;
C、动物的体细胞融合,不能进行减数分裂,融合后为一个细胞核,但是含有原来两个或多个细胞遗传信息,C错误;
D、由于细胞膜具有一定的流动性,所以通过一定的手段进行诱导,会发生动物细胞融合,D正确。
故选C。
15. 单克隆抗体技术在生物工程中占有重要的地位,下列有关单克隆抗体应用的叙述错误的是( )
A. 单克隆抗体能准确地识别抗原的细微差异
B. 作为诊断试剂,可定位诊断肿瘤、心血管畸形、白化病等疾病
C. 单克隆抗体自身也能用于治疗疾病
D. 在ADC(抗体—药物偶联物)中,单克隆抗体的作用是定位而不是杀伤
【答案】B
【分析】单克隆抗体能准确地识别抗原的细微差异,与特定抗原发生特异性结合,并且可以大量制备,因此被广泛用作诊断试剂,在多种疾病的诊断和病原体鉴定中发挥重要的作用。例如,利用同位素或荧光标记的单克隆抗体在特定组织中成像的技术,可定位诊断肿瘤、心血管畸形等疾病。除前面介绍的单克隆抗体可以运载药物外,单克隆抗体自身也能用于治疗疾病。
【详解】A、单克隆抗体能准确地识别抗原的细微差异,与特定抗原发生特异性结合,A正确;
B、单克隆抗体被广泛用作诊断试剂,例如,利用同位素或荧光标记的单克隆抗体在特定组织中成像的技术,可定位诊断肿瘤、心血管畸形等疾病,但不能诊断白化病,B错误;
C、单克隆抗体可以运载药物,单克隆抗体自身也能用于治疗疾病,C正确;
D、抗体—药物偶联物通过将细胞毒素与能特异性识别肿瘤抗原的单克隆抗体结合,实现了对肿瘤细胞的选择性杀伤,其中单克隆抗体的作用是定位而不是杀伤,D正确。
故选B。
16. 大熊猫是我国的国宝,尽管采取了许多保护措施,但由于其繁殖能力及幼仔成活率均较低,数量仍然非常少。有科学家尝试采用体细胞核移植技术来克隆大熊猫。下列相关叙述错误的是( )
A. 在体细胞核移植过程中,普遍使用的去核方法是显微操作法
B. 用体细胞核移植技术克隆大熊猫,体现了动物细胞具有全能性
C. 由于体细胞分化程度高,因而体细胞核移植难度明显高于胚胎细胞核移植
D. 在保护濒危物种方面,体细胞核移植技术有望增加濒危物种的存活数量
【答案】B
【分析】动物体细胞核移植是指将动物的一个细胞的细胞核移入一个去掉细胞核的卵母细胞中,使其重组并发育成一个新的胚胎,这个新的胚胎最终发育为克隆动物。
【详解】A、在体细胞核移植过程中,采集的卵母细胞需培养到减数第二次分裂中期时,用显微操作去核法去除卵母细胞的核,A正确;
B、用体细胞核移植技术克隆大熊猫,体现了动物细胞的细胞核具有全能性,不能体现细胞具有全能性,B错误;
C、相对于胚胎细胞,体细胞分化程度高,全能性不容易恢复,因此利用体细胞进行核移植的难度明显大于胚胎细胞的核移植,C正确;
D、动物体细胞核移植技术的应用前景包括加速家畜遗传改良进程;培养可用于移植的组织、器官;体细胞核移植技术还可以保护濒危物种,增加动物存活数量,D正确。
故选B。
17. 以下关于桑葚胚、囊胚、原肠胚的说法,不正确的是( )
A. 胚胎发育的顺序是受精卵→桑葚胚→囊胚→原肠胚
B. 囊胚期的细胞出现了细胞分化,其原因是细胞中的遗传物质发生了变化
C. 桑葚胚期之前的细胞均未出现细胞分化
D. 原肠胚的外胚层由内细胞团的表层细胞形成
【答案】B
【分析】受精卵是个体发育的起点: 卵裂是指受精卵进行的有丝分裂;囊胚期的特点是具有内细胞团和囊胚腔; 在原肠胚期出现三个胚层的分化,三个胚层逐渐分裂分化形成动物的组织器官,继而形成个体。
【详解】A、胚胎发育的顺序是受精卵→桑葚胚→囊胚→原肠胚→组织器官的分化,A正确;
B、囊胚期的细胞出现了分化,形成滋养层和内细胞团,其原因是细胞中基因的选择性表达,遗传物质并未发生改变,B错误;
C、桑葚胚期之前的细胞均未出现分化,细胞分化开始于囊胚,C正确;
D、原肠胚的内细胞团的表层细胞发育为外胚层,D正确。
故选B。
18. 下图表示研究人员利用胚胎工程培育优质奶牛的过程,下列相关说法正确的是( )
A. ①代表体外受精,与体内受精不同的是体外受精前精子需要获能
B. ②代表胚胎的体外培养,可移植的胚胎应发育到原肠胚或囊胚阶段
C. ③代表胚胎分割,需均等分割桑葚胚的内细胞团,以免影响胚胎发育
D. ⑤代表胚胎移植,此时要使供体和受体的生理状况保持一致
【答案】D
【分析】胚胎工程是指对动物早期胚胎或配子所进行的多种显微操作和处理技术,分析题图,①是体外受精过程,②是早期胚胎培养,③是胚胎分割,④是分割后胚胎的恢复, ⑤是胚胎移植。
【详解】A、①代表体外受精,体外受精前和体内受精前精子均需要获能,A错误;
B、②代表早期胚胎培养,可移植的胚胎应发育到桑葚胚或囊胚,B错误;
C、③代表胚胎分割,在对囊胚阶段的胚胎进行分割时,要注意将内细胞团均等分割,以免影响分割后胚胎的恢复和进一步发育,而桑椹胚阶段的胚胎还未形成内细胞团,C错误;
D、⑤代表胚胎移植,胚胎移植能否成功,与供体和受体的生理状态有关,要对供体、受体进行同期发情处理,使供体和受体的生理状态相同,D正确。
故选D。
19. 下列有关基因工程的工具的叙述,正确的是( )
A. 基因工程的载体只有质粒
B. 限制酶和其他酶一样具有专一性,只能识别特定的核苷酸序列
C. 噬菌体可以作为动物基因工程的载体
D. 天然质粒均可以直接作为载体将目的基因送入受体细胞
【答案】B
【分析】基因工程的工具包含限制性核酸内切酶、DNA连接酶和载体。载体是运载着外源DNA进入宿主细胞的“车子”,即运载工具;除质粒外,基因工程的载体还有λ噬菌体的衍生物、植物病毒和动物病毒。限制性核酸内切酶是能够识别和切割DNA分子内一小段特殊核苷酸序列的酶。DNA连接酶的作用是将具有末端碱基互补的外源基因和载体DNA连接在一起,形成的DNA分子称为重组DNA分子。
【详解】A、目前常用的运载体有质粒、λ噬菌体的衍生物和动植物病毒,A错误;
B、限制酶和其他酶一样具有专一性,只能识别特定的核苷酸序列,B正确;
C、噬菌体专门侵染大肠杆菌,不可作为动物基因工程的载体,C错误;
D、天然质粒往往不能直接作为载体,要根据不同的目的和需求进行人工改造,D错误。
故选B。
20. 基因工程的正确操作步骤是( )
①基因表达载体的构建 ②将目的基因导入受体细胞 ③目的基因的检测与鉴定 ④目的基因的筛选与获取
A. ③②④①B. ②④①③C. ④①②③D. ③④①②
【答案】C
【分析】基因工程是指按照人们的愿望,通过转基因等技术,赋予生物新的遗传特性,创造出更符合人们需要的新的生物类型和生物产品。从技术操作层面看,由于基因工程是在DNA分子水平上进行设计和施工的,因此又叫作重组DNA技术。
【详解】基因工程的基本操作步骤顺序主要包括四步:目的基因的筛选与获取,即④;基因表达载体的构建,是基因工程的核心工作,即①;将目的基因导入受体细胞,即②;目的基因的检测与鉴定,检测目的基因是否稳定维持和表达,即③。综上所述,基因工程的操作步骤的正确顺序是④①②③,ABD错误,C正确。
故选C。
21. 基因工程应用广泛,成果丰硕。下列不属于基因工程应用的是( )
A. 利用乳腺生物反应器生产药物B. 经太空育种获得高产量的太空椒
C. 培育一种能抗除草剂的农作物D. 培育工程菌使其能够产生胰岛素
【答案】B
【分析】1、植物基因工程的应用:(1)抗虫转基因植物;(2)抗病转基因植物;(3)抗逆转基因植物;(4)转基因改良植物品质。总之基因工程在农业上用于生产高产、稳产和具有优良品质的品种,能产生抗逆性品种。
2、动物基因工程的成果:(1)提高动物的生长速度:外源生长激素基因;(2)改善畜产品的品质;(3)转基因动物生产药物;(4)转基因动物作器官移植的供体;(5)基因工程药物,如人胰岛素、细胞因子、抗体、疫苗、生长激素、干扰素等。
3、基因诊断是采用基因检测的方法来判断患者是否出现了基因异常或携带病原体。基因治疗指利用正常基因置换或弥补缺陷基因的治疗方法。
4、基因工程与环境保护,如利用DNA探针检测饮用水中有无病毒。
【详解】A、利用乳腺生物反应器生产药物,这属于动物基因工程的应用,A不符合题意;
B、经太空育种获得高产量的太空椒,属于诱变育种,没有采用基因工程技术,不属于基因工程的应用,B符合题意;
C、培育一种能抗除草剂的农作物,这属于植物基因工程的应用,C不符合题意;
D、培育工程菌使之能产生胰岛素属于基因工程技术在医疗方面的应用,D不符合题意。
故选B。
22. 下列关于蛋白质工程的说法,错误的是( )
A. 蛋白质工程能生产自然界中不存在的新型蛋白质
B. 实施蛋白质工程的基本途径必须从预期蛋白质功能出发
C. 蛋白质工程实施过程中可对关键氨基酸直接置换或增删
D. 构建基因表达载体也是蛋白质工程的核心步骤
【答案】C
【分析】蛋白质工程的过程为:预期蛋白质功能→设计预期的蛋白质结构→推测应有氨基酸序列→找到对应的脱氧核苷酸序列(基因)。
【详解】A、蛋白质工程能通过修改基因或创造合成新基因,生产自然界中不存在的新型蛋白质,A正确;
B、蛋白质工程的过程为:预期蛋白质功能→设计预期的蛋白质结构→推测应有氨基酸序列→找到对应的脱氧核苷酸序列(基因),实施蛋白质工程的基本途径必须从预期蛋白质功能出发,B正确;
C、蛋白质工程不是对蛋白质分子的直接改造,而是通过修改基因或创造合成新基因来改变生物的遗传和表达性状,合成新的蛋白质,C错误;
D、基因工程的核心步骤是基因表达载体的构建,蛋白质工程是二代基因过程,则核心步骤也是构建基因表达载体,D正确。
故选C。
23. 转基因作物是通过转基因对农作物进行精确的改造而产生的,转基因作物一方面在产量、抗逆性及品质等方面有显著改进,极大地降低农业生产成本;另一方面,科学家通过动物实验发现转基因作物可能对人类健康存在着危害。就以上材料你认为下列说法欠妥的是( )。
A. 转基因技术应用的基本原理是基因重组,转基因作物是转基因技术的一种产物
B. 如果转基因作物产生了对人类健康及环境的负面影响,我们应该坚决抵制转基因作物
C. 科学家必须在现有知识与技术的基础上,尽量考虑转基因作物可能存在的风险并采取相应的防范措施
D. 国家必须对转基因作物的研究制定相应的法律法规,并进行严格管理与有效控制
【答案】B
【分析】转基因技术的实质是基因重组,转基因生物的成功培育是转基因技术取得的丰硕成果;该技术具有双刃剑效应,既可以造福人类,也可能给人类带来灾难,面对转基因技术可能产生的负面影响,应理性看待,从多个方面、多个角度进行防范,严格管理,有效控制,趋利避害,不能因噎废食。
【详解】A、转基因技术应用的基本原理是基因重组,转基因作物是转基因技术的一种产物,A正确;
B、尽管转基因作物有可能产生对人类健康及环境的负面影响,但应正视转基因技术可能带来的安全性问题,要趋利避害,不能因噎废食,B错误;
C、转基因作物可能存在的风险应做到及时防范,C正确;
D、转基因作物可能对人类健康存在着危害,国家必须制定相应的法律法规来管理转基因作物,并进行严格管理与有效控制,D正确。
故选B
24. 无论是公众还是专家,对是否克隆人的见解十分对立。我国政府的态度是( )
A. 禁止生殖性克隆人,不反对治疗性克隆人
B. 禁止治疗性克隆人,不反对生殖性克隆人
C. 禁止生殖性克隆人,也禁止治疗性克隆人
D. 不反对生殖性克隆人,也不反对治疗性克隆人
【答案】A
【分析】“治疗性克隆”将使人胚胎干细胞(简称ES细胞)造福于人类的一种非常重要的途径。治疗性克隆是指把患者体细胞移植到去核卵母细胞中构建形成重组胚胎,体外培养到一定时期分离出ES细胞,获得的ES细胞定向分化为所需的特定类型细胞(如神经细胞、肌肉细胞和血细胞),用于治疗。
【详解】对于生殖性和治疗性克隆人,我国政府的态度是禁止生殖性克隆人,不反对治疗性克隆人。
故选A。
25. 下列关于生物武器的叙述,不确切的是( )
A. 生物武器造价昂贵,但却是具有大规模杀伤性的武器
B. 生物武器包括致病菌类,病毒类,生化毒剂类等
C. 生物武器可以直接或者通过食物,生活必需品等散布
D. 生物武器一旦使用,可造成大规模的杀伤后果
【答案】A
【分析】生物武器包括致病菌,病毒、生化毒剂,以及经过基因重组的致病菌等,生物武器中使用的病原菌有可能会通过食物、生活必需品等散布,造成杀伤性后果,因此要禁止生物武器。
【详解】A、生物武器造价低,技术难度不大,但却是具有大规模杀伤性的武器,A错误;
B、生物武器包括致病菌,病毒、生化毒剂,以及经过基因重组的致病菌等,B正确;
C、这些病原菌直接或者通过食物、生活必需品等散布到敌方,C正确;
D、生物武器中的病原菌或生化毒剂直接或者通过食物、生活必需品等散布到敌方,可以对军队和平民造成大规模的杀伤后果,D正确。
故选A。
二、非选择题(每题10分,共50分)
26. 孔雀石绿(简称MG)是广泛使用的有机染料,在自然环境中极难降解,容易引起土壤污染,进而危害人体健康。因此从土壤中分离和筛选出高效的MG降解菌有非常重要的意义。已知MG在水中溶解度低,含过量MG的固体培养基不透明。
(1)培养基的配制:MG降解菌富集培养基需含有NaH2PO4、KH2PO4、NaCl、NH4Cl、CaCl2、MgSO4、水等,再加____作为唯一碳源。配制好的培养基,需用____法进行灭菌。
(2)MG高效降解菌株的分离和纯化:图中所示的分离纯化细菌的方法是____,用该方法统计样品的菌落数目比活菌的实际数目____(“少”或“多”),原因是____。
【答案】(1)①. 孔雀石绿(MG)②. 高压蒸汽灭菌(湿热灭菌)
(2)①. 稀释涂布平板法 ②. 少 ③. 当两个或多个细胞连在一起时,平板上观察到的只是一个菌落
【分析】微生物常见的接种的方法:①平板划线法:将已经熔化的培养基倒入培养皿制成平板,接种,划线,在恒温箱里培养。在线的开始部分,微生物往往连在一起生长,随着线的延伸,菌数逐渐减少,最后可能形成单个菌落。②稀释涂布平板法:将待分离的菌液经过大量稀释后,均匀涂布在培养基表面,经培养后可形成单个菌落。
(1)分析题意,该实验的目的是从土壤中分离和筛选出高效的MG降解菌,故培养基中应以MG作为唯一碳源,这样能够降解MG的细菌能够生长,其他微生物的生长会受到抑制,从而达到筛选的目的。培养基的灭菌一般用高压蒸汽灭菌法。
(2)图中所示方法先是逐步稀释培养液,再取0.1mL进行涂布,故图中所示的分离纯化细菌的方法是稀释涂布平板法。用该方法统计样品的菌落数目比活菌的实际数目少,因为当两个或多个细胞连在一起时,在平板上只观察到一个菌落。
27. 草莓是人们经常食用的一种水果,有较高的营养价值。草莓是无性繁殖的作物,长期种植会使病毒积累在体内,使其产量减少,品质下降。如图是利用植物组织培养技术培育脱毒草莓苗的过程。请据图回答下列问题:
(1)外植体能够形成幼苗所依据的原理是____。培育脱毒苗时,一般选取____作为外植体,其依据是____。
(2)①是脱分化过程,细胞脱分化是指已经分化的细胞,经过诱导后,失去其____而转变为未分化细胞的过程。②是____过程。
【答案】(1)①. 细胞的全能性 ②. 茎尖 ③. 该部位病毒极少,甚至无病毒
(2)①. 特有的结构和功能 ②. 再分化
【分析】分析题图:图示表示利用植物组织培养技术培育草莓脱毒苗的过程,其中外植体通过①脱分化形成愈伤组织的过程,愈伤组织通过②再分化形成胚状体的过程。
(1)外植体能够形成幼苗所依据的原理是植物细胞的全能性。培育脱毒苗时,一般选取茎尖(或芽尖或根尖)作为外植体,其依据是植物分生区附近(茎尖)病毒极少,甚至无病毒。
(2)①是脱分化过程,细胞脱分化是指已经分化的细胞,经过诱导后,失去其特有的结构和功能而转变为未分化细胞的过程。②是再分化过程。
28. 科学家利用基因工程和细胞核移植技术培育了绿色荧光蛋白转基因克隆猪。基本流程是:从荧光水母中获取目的基因,与有关载体重组,将其导入猪胎儿的成纤维细胞,经培养后再将成纤维细胞核植入去核的卵母细胞中,最后培养出转基因克隆猪。
(1)成纤维细胞贴壁生长分裂到表面相互接触时,就会停止分裂,这种现象叫做细胞的____。若将成纤维细胞进行传代培养,操作时首先用____处理成细胞悬液。
(2)作为核移植受体细胞的去核卵母细胞一般处在____期。目前核移植技术中普遍使用的去核方法是____。将供体细胞注入去核的卵母细胞,通过电融合法使两细胞融合,供体核进入卵母细胞,形成重构胚。常通过____(物理方法)激活重构胚,使其完成细胞分裂和发育进程。
【答案】(1)①. 接触抑制 ②. 胰蛋白酶
(2)①. MⅡ ②. 显微操作 ③. 电刺激
【分析】动物细胞培养流程:取动物组织块(动物胚胎或幼龄动物的器官或组织)→剪碎→用胰蛋白酶处理分散成单个细胞→制成细胞悬液→转入培养瓶中进行原代培养→贴满瓶壁的细胞重新用胰蛋白酶处理分散成单个细胞继续传代培养。动物细胞培养需要的条件有:①无菌、无毒的环境;②营养;③温度和pH;④气体环境:95%空气+5%CO2;动物细胞培养技术主要应用在:制备病毒疫苗、制备单克隆抗体、检测有毒物质等。
(1)成纤维细胞贴壁生长分裂到表面相互接触时,就会停止分裂,这种现象叫做细胞的接触抑制,这时需要对细胞进行分瓶培养,让其继续增殖。若将成纤维细胞进行传代培养,操作时首先用胰蛋白酶使细胞相互分离开,处理成细胞悬液。
(2)作为核移植受体细胞的去核卵母细胞一般处在减数第二次分裂中期,利用显微操作去核法,将细胞核和第一极体一并吸出。接着将供体细胞注入去核的卵母细胞,通过电融合法使两细胞融合。还可通过电刺激法激活重构胚,使其完成细胞分裂和发育进程。
29. 下图为牛胚胎移植的基本程序,请据图回答:
(1)图中a、b、c过程分别是指____、胚胎的收集(冲卵)、____。
(2)在胚胎移植过程中,供、受体母牛选择好后,要用激素进行____处理,这样处理的原因是供体和受体生殖器官的生理变化相同,为胚胎移入受体提供了相同的生理环境,以保证移植的胚胎能够继续正常发育。
(3)为了提高牛胚胎的利用率,常采取的方法是____;处理的时期是____或者桑椹胚。
【答案】(1)①. 超数排卵处理 ②. 胚胎移植
(2)同期发情 (3)①. 胚胎分割 ②. 囊胚期
【分析】分析题图:图中a表示超数排卵;b表示冲卵;c表示胚胎移植,据此分析作答。
(1)图中a表示超数排卵处理,目的是使供体排出更多的卵子,b表示(胚胎的收集)冲卵,c表示胚胎移植。
(2)在胚胎移植过程中,供、受体母牛选择好后,要用促性腺激素进行同期发情处理,这样处理的原因是:使供体和受体生殖器官的生理变化相同,为胚胎移入受体提供了相同的生理环境,以保证移植的胚胎能够继续正常发育。
(3)同一胚胎的后代具有相同的遗传物质,因此为了提高牛胚胎的利用率,常采取的技术是胚胎分割移植;进行胚胎分割时,应选择发育良好、形态正常的桑葚胚(桑椹胚)或囊胚。
30. 用DNA重组技术可以赋于生物以新的遗传特性,创造出更符合人类需要的生物产品。在此过程中需要使用多种工具酶,其中4种限制性核酸内切酶的切割位点如图所示。
回答下列问题:
(1)常用的DNA连接酶有E.cli DNA连接酶和T4DNA连接酶。上图中____酶切割后的DNA片段可以用E.cli DNA连接酶连接。上图中____酶切割后的DNA片段可以用T4DNA连接酶连接。
(2)DMA连接酶催化目的基因片段与质粒载体片段之间形成的化学键是____。
(3)DNA重组技术中所用的质粒载体具有一些特征,如质粒DNA分子上有复制原点,可以保证质粒在受体细胞中能自我复制;质粒DNA分子上有____,便于外源DNA插入;质粒DNA分子上有标记基因(如某种抗生素抗性基因),标记基因的作用是____。
(4)表达载体含有启动子,启动子的作用是____。
【答案】(1)①. EcRⅠ、PstⅠ ②. EcRⅠ、SmaⅠ、PstⅠ、EcRⅤ
(2)磷酸二酯键 (3)①. 限制酶切割位点 ②. 用于重组DNA的筛选和鉴定
(4)RNA聚合酶识别、结合,并启动转录的一段特殊序列的DNA片段
【分析】分析图示可知:EcRⅠ和PstⅠ切割DNA后产生的是黏性末端,SmaⅠ和EcRⅤ切割DNA后产生的是平末端。
(1)E.cliDNA连接酶和T4DNA连接酶都能连接黏性末端,另外T4DNA连接酶还可以连接平末端,但连接平末端时的效率比较低。据图可知,EcRⅠ和PstⅠ切割DNA后产生的是黏性末端,SmaⅠ和EcRⅤ切割DNA后产生的是平末端。因此图中EcRⅠ、PstⅠ酶切割后的DNA片段可以用E.cli DNA连接酶连接,图中EcRⅠ、PstⅠ、SmaⅠ、EcRⅤ酶切割后的DNA片段可以用T4DNA连接酶连接。
(2)目的基因片段与质粒载体片段均是DNA片段,因此两片段之间通过核苷酸形成磷酸二酯键连接。因此DNA连接酶催化目的基因片段与质粒载体片段之间形成的化学键是磷酸二酯键。
(3)质粒DNA分子上有复制原点,可以保证质粒在受体细胞中能自我复制、稳定存在;质粒DNA分子上有限制酶切割位点,通过不同的限制酶对质粒进行切割,以便插入外源DNA。标记基因的作用是为了用于重组DNA的筛选和鉴定。
(4)表达载体含有启动子,启动子位于目的基因首端,是RNA聚合酶识别、结合并启动转录的一段特殊序列的DNA片段。
新疆喀什市2022-2023学年高一下学期期末质量监测生物试卷(解析版): 这是一份新疆喀什市2022-2023学年高一下学期期末质量监测生物试卷(解析版),共19页。试卷主要包含了选择题,非选择题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
新疆克州2023-2024学年高二下学期期中质量监测生物试卷(解析版): 这是一份新疆克州2023-2024学年高二下学期期中质量监测生物试卷(解析版),共21页。试卷主要包含了选择题,非选择题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
新疆喀什市2022-2023学年高一下学期期末质量监测生物试卷(解析版): 这是一份新疆喀什市2022-2023学年高一下学期期末质量监测生物试卷(解析版),共19页。试卷主要包含了选择题,非选择题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